江西文化旅游业不足
❶ 江西的发展为何总是较慢
在经历这一次绝无仅有的全球性新冠疫情影响之后,各个省份早已重新规划生产,全面的开始复工复产,经济上重新回到了正轨,疫情虽说是对我国带了不好的影响,但是过后也带了全新的发展机遇,现在的局面可以说是破而后立、凤凰涅槃,每个省份也采取了具体的措施积极发展经济,为经济建设注入了全新的活力,总体来说呈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总的来说江西虽然在目前的发展上让人着急,但是随着我国发展的不断深入,江西独特的优势肯定会被发掘出来,未来凭借自身优势抓住发展机遇,完全有机会追上周围的“大佬”省份,展现出自己的实力。
❷ 江西,可不可以不这么低调!
这几天频频受刺激,中国就这样忽视咱们江西?!
先说说地理环境方面。以前从地理课上学到江西是丘陵地形,但一直呆在南昌也没好好去感受江西是怎么个丘陵法的。读了大学后,反而节假日在江西境内游玩的机会多了。庐山,三清山,龙虎山,井冈山,甚至连小小的梅岭也够我爬的汗流浃背了。到处都是山,咱江西到处都是山。至于水,除却长江支流赣江不说,就江西而言,有山之处也必有水。山中必有泉,大概因为咱江西确实不够发达,泉水大多十分清冽。
站在山间闭上眼听水声淙淙,你绝对可以感受到古代骚人墨客笔下的悠远怡然的意境。那是真正的无污染的原生态的自然。
但是说实话,作为外省人的你们,谁听说过除了庐山之外的景区,更有甚者,连庐山对他们来说也是陌生的。最可气的还是那篇在天涯上曾经一度流行的文章,两人对话问南昌的省会是不是在江西,下次去江西的丽江旅游时一定来找其中一人的文章。宣传太少,好也不好。好在江西大部分景区现在仍是原生态的,较少有真正得到了充分开发的,自然环境确是应了万物皆有灵的那份灵气。不好在,咱江西的旅游业就这样平平荒荒,守着这样大好的河山,却依旧无法成为支柱产业给江西的建设与名声的构筑添砖加瓦。不过说真的,就江西的发展确实是开发了比较好,但
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是希望江西的自然环境少被开发为妙,这山清水秀的瑰宝,还是好好的完整的把它保存下来,爱去赏景的人去便是,无甚兴趣我还谢您给咱江西留下更多不粘人气的纯真。
说到经济的滞后发展。
江西一直被称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国比较富裕的一个省份。
清朝各省税负的税负以经济状况划分,江西每年的税负一直都是中上,这也可以反映出江西经济当时在全国的位置。但自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经济在全国的相对位置不断下滑。目前江西的经济状况在相邻的几个省中是最差的。即使在改革开发前,江西也一直是中国中等偏富的省份,但80年代以来,江西的经济开始落后,不要说和沿海省份相比,比起周边的几个内陆省份如湖南、安徽也要差。
其实之前就看过很多倒苦水的家乡人写的分析江西经济落后归因的文章。有人说,江西人的性格普遍偏稳,缺乏闯劲。这在一定的情况下可能是好事,如在59年大跃进时,全国都在放卫星,江西人就比较理智。以致很多省包括一些产粮大省如湖 北都粮食不足饿死人时,江西还有余粮去接济其他省。但这也可能是造成江西经济落后最大的一个原因。举个例子,80年代中,江西的张果喜就已经是亿万富翁了,但现在在富豪榜上已经找不到他的名字了,他不是因为过度扩张以致出现问题的,恰恰相反,是因为他只守着他的根雕事业。从这里应该可以看出江西人 稳的性格,在农业社会,不需要创新发展,只要守成就行了,因此江西经济一直不至于落后,但中国真正进入工业社会后,江西人性格的缺陷显现。历届江西的省长、书记大都在经济上不敢闯荡,以致江西差距越来越大。
说实话,江西位于华中区的正中部位,毗邻上海江浙广东,硬件软件条件都不差,就是欠开发。没错,咱们是丘陵地,沿省界周围被地理屏障包围,东有武夷山脉,西有罗霄山脉,南有南岭,北部也为长江及丘陵所阻。地理位置上的封闭性,造成了信息传播的障碍。众山环抱,使得江西好似一口井,可是
咱江西人不能做井中观天人
。然而呢,政府对教育的投资力度极为不够。早在80年代,邻省湘、皖就要求中央拨大量款项用于本省的教育建设。而本省的领导却为表现政绩,并不对中央反映教育经费的短缺。我说领导能不能不要这样舍己为人,把发展的机会留给别人苦了自家的老百姓啊,或者从你们的腰包里掏出部分真正用来落到实处,是不是咱江西现在也没有这么低调?!说到咱们江西厚重的文化底蕴
,就更少有人关注了。能被喊得上名字的文人,除了陶渊明、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也许被大家从小的应试教育逼迫着必须记下他是江西人
❸ 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1、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够,规划不当。
我国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可供观光的旅游景区约1万余处,现在已开发并可以接待国内外游客的仅有1800余处,不足1/5,文化旅游资源价值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同时也存在规划不当的问题。例如:世界文化遗产的“丽江古城”,正是由于对风景区已超常开发,使得其人工化,商业化现象十分严重,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民族气息,历史文化“古城南京”在古城墙边上架设电梯的计划更是严重的景区开发过度。
2、文化旅游配套基础设施落后。
文化旅游基础设施,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旅游交通业、饭店业,也包括融入新技术的旅游信息化基础设施。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交通问题、饭店旅店业问题、文化旅游信息化问题等,尤其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即使它拥有很优秀的文化旅游资源,但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比如交通不方便,饭店入住不好等,也会导致文化旅游业受到限制。
3、发展资金不足,投融资渠道单一。
文化旅游业以文化为底蕴,以历史文物景观及文化活动的浏览观光服务为核心,涉及到各个方面,它是一个产业集群,因此它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我国目前文化旅游主要资金主要来自于政府投入,民营资本介入很少,其他像金融行业也没有发挥作用,融资渠道单一,而政府所能提供的毕竟是有限的。
4、法规体系不健全。
中国旅游法律体系应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居主导地位的完整的法律体系。其中除旅游基本法外,还应当包括旅游业的各个方面。但目前看来,这一体系的框架结构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同时各项旅游专业法规也不够健全,主要是范围跟不上行业发展的步伐,具有暂时性,后续法规缺乏。由于对旅游业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法律缺失,导致恶性竞争、虚假广告、合同欺诈以及破坏旅游资源的等各种违法现象充斥着我国的旅游市场,例如“香港阿珍”事件,还有众所周知的“海南三亚宰客”事件,这些都必将导致该地区旅游业收入的急速下滑。严重影响了文化旅游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5、缺乏优秀文化旅游产业专业人才。
21世纪,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然而我国旅游业是最近兴起来的,在人才的培养上明显落后与缺乏,尤其是精通以文化为依托的来发展旅游业的人才,更是稀缺。
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分析
❹ 为什么江西拥有那么好的旅游资源但旅游业没有发展起来
江西人细致、安稳,有时候比较小心谨慎——作为传统农业大省可能这是存在于我们专基因里面的先天性格。属这种性格的人是不太会做商业化运作的。我老家赣州,其实就周边18个县市的消费能力已经足够支撑起一个中等规模的旅游城市了,更何况离广东、福建、湖南等都那么近,可是真的是空有底蕴,没有发展。有时间我再把老家的宋城底蕴详细说说,希望可以抛砖引玉。
❺ 投资文化旅游,在江西怎么就这么难
光有钱是没用的,还必须要有关系和权力
❻ 为什么江西文化产业越来越迅猛
作为南昌人,对于这个话题十分有发言权;一直以来南昌都是被低估的城市,如果你有机会来南昌一定会感叹这里的“美”,两岸灯光秀十分的动感,晚上赣江边上的红谷滩简直就是小曼哈顿;江西近年来经济增长态势向好(GDP增速处于全国“第一阵列”)也激发了人们物质之外的文化消费需求;经济的增长是一个因素。而且越来越多文创园崛起,其实也是代表文化企业越来越多吧。今年我都看见好几个园区要开发,我家旁边就有一个东湖意库要开业。
❼ 江西红色旅游的发展存在的优势
红色旅游作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政治工程,作为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文化工程,作为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经济工程,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对江西省来说,发展红色旅游是“三位一体”的重大工程。
江西是一个红色旅游资源大省,被称为“红色摇篮”。这里有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共和国的摇篮——瑞金、人民军队的摇篮——南昌和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安源。这里还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起点,孕育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辈和英烈在这里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部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为后人留下了一大笔值得永远学习和传承的伟大精神。利用红色资源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始终是江西省培育和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形式。发展红色旅游是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结果。
江西作为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省份之一,正在努力打造“具有震撼力”的红色旅游品牌。早在2000年,江西省就提出树立“红色摇篮,绿色家园”的旅游形象,将红色旅游作为江西省重要的旅游品牌。2004年1月,江西省联合北京、上海、河北、广东、福建、浙江等省市,签署了《七省市共同发展红色旅游郑州宣言》,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得到社会广泛认同。2004年10月,联合15省市开展了“红色之旅万里行”大型红色旅游宣传活动,为发展红色旅游宣传造势;提出了“新世纪、新长征、新旅游、新形象”的红色旅游主题,努力把“红色摇篮,绿色家园”的品牌唱响中华,走向世界;率先制定了《江西省红色旅游发展纲要》,力求对全省的红色旅游发展加强指导和规范,努力使红色旅游成为江西省旅游新的亮点和重要增长点。
通过发展红色旅游的实践和探索,江西对中央关于发展红色旅游的精神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充分发挥红色旅游资源的“资政育人”作用,是推动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举措
红色景区蕴藏着深厚的革命历史文化内涵,是资政育人、培育干部的重要基地。红色旅游将中国革命的辉煌历史与现代旅游形式统一起来,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持。多年来江西省井冈山、瑞金等革命圣地一直被辟为党政军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去年,中央在井冈山建立了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发改委、财政部等36个部委在瑞金修复旧址并辟为教育基地,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上百万党员干部前来参观学习。红色景区被广大党员干部誉为“党性培养和锻炼的大课堂”,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发挥出更为重要的作用。
充分发挥红色旅游活动的“寓教于游”功能,是新形势下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弘扬优秀民族精神的鲜活形式
红色旅游既是革命精神教育活动,又是旅游观光活动,为开展有声有色的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广阔天地。红色旅游实现了传统教育与现代休闲方式的有机结合,寓教于游,寓教于乐。通过红色旅游活动,传输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给人们以知识的汲取、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激励和思想的启迪。江西省在组织红色旅游活动中广泛开展的上一堂革命传统教育课、唱一首红军歌、吃一顿红军饭、看一场红色歌舞、走一段红军挑粮路、写一篇参观学习心得体会等“六个一”活动,受到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欢迎。
充分发挥红色旅游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是以红色旅游为龙头,整合、优化、提升当地经济社会资源,促进包括旅游业在内的第三产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有效途径
发展红色旅游能激活当地经济,有效地整合、优化经济社会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激活当地群众的市场经济意识、对外开放意识、勤劳致富意识、自主发展意识。为适应广大群众的需求,江西省围绕打造红色旅游精品区和完善旅游六大要素,加强革命旧址、遗迹的修缮,加快景区道路、供电、消防、环卫、给排水等设施建设,积极开发红色旅游商品、纪念品,建设旅游商品销售网点,建设红色旅游景区农副产品供应基地,使红色旅游景区成为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市场繁荣,人民富裕,经济快速发展的红色旅游城市。一业兴、众业旺。红色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整个旅游业的繁荣,带动了建筑、商贸、交通、电信、加工业和农业等多项关联产业的发展。
充分发挥“红色摇篮,绿色家园”品牌作用,是实现江西在中部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劲动力江西省委明确提出,把江西建设成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基地、优质农副产品供应的基地、劳动力输出的基地和旅游休闲的“后花园”,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奋斗目标。做强、做大江西红色旅游产业,成为实现这一奋斗目标的重要支柱和新的增长点。几年来,江西省紧紧围绕江西发展战略,打造“红色摇篮,绿色家园”品牌,加大红色旅游景区建设,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先后建成了井冈山、瑞金、南昌、安源等一批红色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2004年,全省红色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1350余万人次,红色旅游总收入77亿元,占全省接待国内游客总量、旅游总收入的30%,红色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省GDP的2.2%。“红色摇篮,绿色家园”的品牌效应,使江西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红色旅游热点,扩大了对外影响,有力地促进了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为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❽ 江西旅游业的发展优势与劣势
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对老区其他产业的带动功能
旅游业是“一业兴起、百业皆旺”的内关联性很强的经济容产业,它涉及到“行”、“住”、“食"、“游”、“购”、“娱”六个大方面。因此,在革命老区开展红色旅游将为建筑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娱乐业、轻工业等部门行业带来发展契机。与此同时,随着老区交通条件的改善、老区的区位劣势的改观,革命老区将逐渐与其他周边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产生经济往来,周边高梯度的增长极城市便可以有效发挥其辐射功能,从而使增长极有效传递经济中心的扩散效应:在城市中的一些逐渐丧失优势的产业,或因为过度聚集而不经济的产业会逐步向低梯度的老区转移,这期间常常会进行相应的投资和技术转移,从而使老区经济得以迅速发展,会实现前所未有的经济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