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黎文化旅游有限公司
『壹』 重庆出发,四天时间可以去哪里玩啊
酉阳古城原名武陵古州,实际上是一条以土家族、苗族文化为载体的民族风情街,被誉为“土家建筑博物馆,民族文化清明上河图”。青石板街两旁是风格迥异的土家吊脚楼,有土家生活体验馆、土家映像雕塑馆、八部大王庙、土司城、西秦会馆、土家图腾墙、摆手舞广场、土家傩戏楼等。
『贰』 重庆彭水蚩尤九黎城好玩吗
蚩尤九黎城是展示和传承蚩尤九黎文化和苗族文化的圣地,风景优美 ,建筑独特,这里不仅有中国最大的苗族建筑景观, 也是我国祭拜人文三大始祖之一蚩尤的地方,景区着重突出“自然生态、民族风情、历史文化”三大特色,是一个适合旅游和休闲的好地方。蚩尤九黎城占地10000亩,主要以苗族始祖蚩尤部落为文化载体,体现苗族文化和风情, 成为渝东南旅游廊道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三、蚩尤九黎城的文化意义。蚩尤九黎城充分展示了苗族文化和民俗风情,把彭水自然风光与苗族风情的完美的结合起来,丰富当地的旅游文化和资源,吸引了各地的游客慕名来参观。
『叁』 重庆哪些地方比较好玩
重庆比较好玩的地方推荐如下:
1.重庆人民大礼堂
人民大礼堂位于人民路,建于1950年代,是一座精美的仿古民族建筑群,也是重庆的标志建筑物之一。大礼堂采用了明清的建筑特色,传统的中轴线对称,在外观上仿造北京天坛祈年殿。大礼堂最初建设时曾命名为"西南军政大会堂",建成后即正式命名为"西南行政委员会大礼堂",1955年改名"重庆人民大礼堂"至今。大礼堂现在是剧院和会议中心,是重庆人代、党代会召开的地方。
2.重庆三峡博物馆
三峡博物馆位于重庆人民广场西侧,馆内收藏有巴蜀青铜器、汉代雕塑艺术品等各类文物上万件,展示了这座山城的发展历史。馆内的《壮丽三峡》展厅里,还收集了大量三峡库区的实物,真实再现了三峡原貌。博物馆建筑正上方漏斗型的圆形穹顶很像一个巨大的承露盘,取三峡之水天上来之意。外墙以大面积的蓝色玻璃和古朴的砂岩构成,蓝色玻璃象征着水,而砂岩外墙则代表着山。三峡博物馆共分四层,主要由360度环幕电影、4个基本陈列(《壮丽三峡》、《远古巴渝》、《重庆城市之路》、《抗战岁月》)和6个专题陈列等组成。
3.磁器口古镇
磁器口古镇——国家AAAA级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重庆市重点保护传统街,重庆“新巴渝十二景”,巴渝民俗文化旅游圈。
磁器口古镇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嘉陵江畔,始建于宋代,拥有“一江两溪三山四街”的独特地貌,形成天然良港,是嘉陵江边重要的水陆码头。曾经“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繁盛一时。
4.朝天门
朝天门位于重庆渝中半岛的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是重庆以前的十七座古城门之一,南宋时期宋朝定都临安,即今天的杭州,那时有圣旨传来是经长江到达朝天门,所以才有了朝天门这个名字。朝天门左侧嘉陵江纳细流汇小川,纵流1119千米,于此注入长江。朝天门是两江枢纽,也是重庆最大的水路客运码头。
5.渣滓洞
渣滓洞在重庆市歌乐山麓,距离白公馆2.5公里。渣滓洞原是重庆郊外的一个小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渣滓洞三面是山,一面是沟,位置较隐蔽。1939年,国民党军统特务逼死矿主,霸占煤窑,在此设立了监狱。分内外两院,外院为特务办公室、刑讯室等,内院一楼一底16间房间为男牢,另有两间平房为女牢。
『肆』 文山九黎旅游文化开发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文山九黎旅游文化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04月22日,主要经营范围为旅游项目开发等。
法定代表人:杨道洪
成立时间:2014-04-22
注册资本:16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532600100007747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西华路水上乐园
『伍』 晋文化的晋文化八大旅游文化品牌
晋文化八大文化品牌是指:华夏之根、佛教文化、黄河之魂、晋商家园、边塞风情、关公故里、古建瑰保、太行神韵八大旅游文化品牌 三晋大地,表里山河,人杰地灵。山西作为中华文明历史最长最完整的地区之一,从史前文明的旧石器时代发端,联系贯通了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其历史文化脉络清晰,框架完整,文明进程从未间断,影响深远,留存有35000处文物古迹,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19处,位居全国第一。山西历史文化的完整性、先进性以及艺术性,对中华民族的精神、风俗、习惯的形成发生了重要作用,对华夏五千年文明史产生了巨大的辐射力、渗透力和影响力,并以“华夏文明主题公园”、“古代东方艺术博物馆”、“中国社会变更和进步的思想库”三大特征组成了“华夏文明看山西”的深厚内涵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迅速成为实力雄厚的三个方国,在那个诸侯连绵征战、百家争鸣不停的特殊历史时期,韩、赵、魏的活动直接影响着中国的发展进程,在三晋大地上演了李悝变法、魏文侯改革,西门豹治邺、张仪纵横天下、胡服骑射、围魏救赵、长平之战等一幕幕精彩纷呈、声势浩大的历史正剧。
秦汉以来的山西谱写了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光辉篇章。从某种角度看,山西的历史就是一部民族融合史。自古以来,山西就是中原与北方各民族文化交汇融合的天然通道,是中原农耕经济与北方游牧经济冲撞对接的前沿地带。山西始终发挥着民族大融炉的作用,谱写了民族大融合的辉煌篇章。
上古时中原各国因经济文化方面的优势而称华夏,与其毗邻或是错杂居住的其他民族被视为戎狄蛮夷。随着华夏各国的日益强大,西戎为秦所灭,赤狄、白狄为晋所灭,齐灭莱夷,大部分的淮夷小国被楚、鲁所灭,戎狄蛮夷逐渐接受了较为先进的华夏文化,逐渐融合于华夏族。西汉一朝,通过武力打击、和亲通商等政策,促进了与匈奴的民族融合。东汉时,北方草原大旱,匈奴分为两支,南匈奴依附汉朝,南移入山西汾河流域。建安初,曹操分匈奴为五部,分居山西,合计约20万人。两晋时民族融合的规模再次升级,匈奴四次大规模内附,移民部落多达19种,特别是太原地区成为移民的集中地。与此同时,杂居于山西的还有羯人、鲜卑人、羌人、氐人等。十六国时期,山西是当时矛盾集中的地区,各族迭相称雄,战乱相因不断,但民族融合、文化融合亦加剧。三晋文化因民族融合充实了新鲜血液,各族人民在汉化过程中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宋明时期的大槐移民是中华民族艰苦创业、爱国念祖的精神象征。据学者考证,南宋时即有从山西移民事,但明初洪武、永乐两朝移民规模大、次数多,达20余次,长达50年之久。明廷在洪洞大槐树下设局驻员,为移民登记造册,发放川资凭证,住户部循入里籍后,由后军都督府派兵押解赴各省州县定居。移民不仅来自洪洞,还遍及山西全省。去向则尤为广远,遍布国内30个省市,2217个县市。大槐树成为移民聚散地的标志,各地后代移民共认大槐树为其祖先故地所在。
元末明初,中原江淮间战乱不已,极大的破坏了生产力,人民死伤无数,城郭为墟,农村残破,兼以水旱蝗灾,两淮、山东、河北、河南、湖北之民,十亡七八,“生民百遗一,千里无鸡鸣”“春燕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少人烟”。而山西由于地形险要,邻省的战事很少波及山西,省内大部分地区,又风调雨顺,连年丰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丁兴旺。明廷为了巩固政权,恢复生产,采取了以移民垦荒为中心的振兴农业的举措,将洪洞县广济寺定为移民之地。大槐树移民在各地力披荆棘,除草莱,立街市,渐至人烟繁多,百货骈阗,野有余粮,民无菜色,在各地经济发展、民生振兴中贡献颇巨。后世移民子孙,又外出奔走,近代颇多赴海外谋生者,故海内外华人后代均有以大槐树为祖籍,追念先人辛勤创辟,寄托爱国爱乡之情。广济寺门前汉植大槐树便同移民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移民之根,成为根祖的代名词,也成为激发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渊源。 山西东以太行为天然屏障,西和南以黄河为自然疆界,北边横亘长城天堑,境内太行、恒山、五台、太岳、中条、吕梁六大山脉纵横起伏,丘陵、盆地遍布期间,山地、高原回互相连,地势险峻,关隘众多,形势天成,表里山河,据之则居高临下,东出可取冀豫平原,南下可逐鹿中原,西进可窥视关中,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民族交融之所,文化激荡之处,呈现着独特的边塞风情。
5000多年前,河东解州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黄帝族先后战胜了炎帝族、九黎族,形成了华夏民族。古代战争遗址,有战国后期规模最大的战役“长平之战”古遗址,有闻名遐迩富有历史传奇色彩的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有曾经杀声震天、尸横遍野的金沙滩古战场,有荒冢累累葬有万千汉代戍边将士遗骨的山阴汉墓群以及至今仍然较好保存的代县杨家将祠堂、宁武宋建宁化古城、新广武城与旧广武城等。古代众多名将如战国的廉颇、李牧;汉代的卫青、霍去病、李广;三国时的关羽、张辽;唐代的尉迟恭、薛仁贵;宋代的杨业及杨家将、狄青等,皆出自山西,他们与长城一道演绎着民族的历史,铸造着民族的精魂,是山西乃至长城文化的不尽源泉。 古色太行——古老的人类文明。太行山是一座不朽的人类历史丰碑。早在远古时代就有人类在这片沃土繁衍生息,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氏就在这里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游牧到定居,从渔猎到农耕的伟大变革。太行山亦曰王母山,又名女娲山,“神农尝百谷”、“粒王填海”、“参卢农耕”、“羿射九曰”“、女娲补天”等神话传说都发生在这里。相传九黎部落首领蚩尤及尧、舜、禹都在此活动过。女娲的主要活动舞台就在山西太行山,有不少女娲遗迹留存,如长治天台山有女娲“炼石补天”的“望天台”;晋城浮山北谷,有女娲“炼石补天”的“娲皇窟”;长子发鸠山,有女娲“精卫填海”的遗迹;黎城广志山,有女娲所至的“娲皇庙”等。
太行山历史悠久,不仅有古老的人类文明,而且有丰富的文化宝藏。太行山两侧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散发出古色古香的魅力,留下了历代帝王将相、达官贤士、文豪武杰、宗教名流、神医巧匠的足迹。“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唐代诗人李白曾吟出《行路难》的诗句;三国魏相曹操在北征途中也写下了“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的凄凉与哀叹。先人的感悟使太行山更增添了几分神秘与苍茫,从山西解州的涿鹿大战到中国历史上的夏商,从晋国诸侯到开创东周,从春秋晋国到三晋分家,从长平之战到秦朝一统,兴衰起伏的历史剧在山西轮番上演。历史的凝固使山西的地面古建筑占到全国的72%,这72%中在太行山地区就占到80%以上。
『陆』 海南省的原著民族是那个
海南省的居民,分属汉、黎、苗、回、藏、彝、壮、满、侗、瑶、白、泰、佤、畲、水、京、土、蒙古、布依、朝鲜、土家、哈尼、僳僳、高山、锡伯、门巴、纳西、仫佬、哈萨克、鄂伦春等30多个民族。世居的有黎、苗、回、汉等族。千百年来,古朴独特的民族风情使本岛社会风貌显得更加丰富多彩,其中最具有特色的便是黎族与苗族的生活习俗。 据历史记载,黎族是海南的土著民族。早在远古时代,黎族同胞就在这块土地上刀耕火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绚丽的织锦工艺著称于世,民风质朴、敦厚。黎族同胞主要聚居在五指山区地势较平的山麓或临河的盆地,村寨大小不等,错落有致。 低矮的茅草房掩映在严严实实的椰子树与槟椰树间,在树的空隙处有用竹篱笆围成的小地方,各色蔬菜娇嫩欲滴,清澈的小溪淙淙流过房前,让人有"走进山间别墅"的感觉。槟椰是黎胞走亲访友的贵重礼物,以数目多小表示情意的厚薄。
〔黎族〕
【 起源 】
传说上古时代炎帝时代,其诸侯部落之一的"蚩尤"(chi you)部落是东部、南部各族部落的统称,各族部落众多,以后又称"南蛮"、"百越"、"九黎"、"三苗",是黎族、苗族、壮族等现今南方少数民族的祖先。"蚩尤"部落因为经常叛乱,被黄帝、尧、舜、禹以及以后朝代兼并、驱敢,逐渐向南躲避于山岭,以至其中一支古骆越人(后称"俚人"),人口大量减少,部分人从大陆两广和越南北部一带乘独木舟、竹筏登上海南岛,成为海南最早的居民,这就是黎族的祖先。到了南北朝时,大陆两广一带的"俚人"跟随首领冼夫人,大规模迁移海南岛,并归附冼夫人统治。海南岛的"俚人"在宋朝以后始称"黎"至今。
【 范围 】
黎族是唯海南独有的民族,人口约114万人,是3000多年前就开始由大陆来到海南岛的原始居民,历代受后期登岛的汉族居民逼迫,从沿海平原退居到岛中南部山区。
【 住宅 】
内为竹架或木架、外铺茅草的架空高脚船形屋(可能是源自于黎族祖先乘船从大陆而来)。
【 放寮 】
因黎族生活在山区,男女接触机会较少,加上自然条件恶劣导致人口繁殖率低,儿女到了十五岁时,父母会为他(她)搭建一个茅草房(寮房),为其提供机会自由选择异性;在平时劳动结束后或每年三月三节日时,男女青年会结队在山坡上对歌以寻觅心上人,而后成双成对地离开去谈情说爱。
【 节日 】
"三月三"节,与海南苗族节日相同。传说,上古洪水时期,兄妹两人躲在南瓜中幸存下来。为了成家立业他们决定分头寻找其他人,并约好来年农历三月三会合。结果几年过去了,两人都是无功而返。妹妹见找不到别人,就忍痛用竹签将自己的脸刺上花纹,又用植物染上了颜色,不让哥哥认出自己,以结夫妻,从而使种族得以延续。这也是黎族"三月三"节和纹面来历的传说。至今在东方市东方镇中方乡,每年农历三月三,各地的黎族青年男女汇集一起,参加"三月三"盛会,载歌载舞、谈情说爱。(参见"人类历史"中"黎族起源传说"解说和"木棉树"解说)
【 黎族歌舞 】
取材于劳动和生活,有竹竿舞、舂(chong)米舞、钱铃双刀舞、踩波舞、草笠舞等;另有别具一格的鼻萧、树叶吹奏、竹木打击乐等。
【 黎锦 】
古称"吉贝"布、"崖州被"、"棉布",是黎族的一种特色花布,远在春秋时期就盛行,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黎族人民采用木棉花蒴果内的棉毛、苎(zhu)麻纤维,及分别来自于美洲和印度的海岛棉、巴西木棉、大陆棉和树棉等灌木类棉花,以织绣、织染、织花为主,刺绣较少,用天然植物色素作颜料,纺织成一种特色花棉布(以麻、棉分别做经线和纬线)。因木棉又名吉贝,故黎锦也叫吉贝。黎锦精细、轻软、洁白、耐用,古语称"黎锦光辉若云"。宋朝以前黎族人的棉纺织技术领先于中原汉族,后来灌木类棉花逐渐由海南岛传入中国南方,元朝时黄道婆又将黎族的纺纱、织布等技术加以改进传播到内地,迅速推动了长江下游棉纺业的发展,掀起了被海内外学者称誉的持续数百年的"棉花革命",使棉织品取代麻织品成为生活必需品,黄道婆也成为中国纺织业的始祖。(参见"南山文化旅游区自助导游"和"木棉树"解说)
【 服饰 】
对襟上衣和筒裙,加各种饰物。
【 竹筒饭 】
用山兰米(一种旱稻)配肉类为原料,放进新鲜竹筒中,以炭火烤焦绿竹即熟,是黎家人出远门、上山、待客之食用佳品。
【 甜糟、山兰玉液 】
用黎族特产山兰糯米发酵,半个月便可制成甜糟;如果将甜糟装在坛里深埋在芭蕉树下,一年后酒呈黄褐色,二三年则显红色甚至黑色,其时甜糟已经全部化为浆液而变成山兰玉液(山兰酒),黎家人称之"biang",被誉之为黎族"茅台"。山兰酒汇集黎山大自然之精华,消食去滞、愈伤生肌、滋补养身、去湿防病、驻颜长寿,每逢宾客莅临、重大节日或妇女坐月子,便以此为礼,用细竹竿插入坛中吸食。
〔苗族〕
【 历史 】
苗族同黎族拥有共同的祖先--东部、南部的蚩尤各氏族部落,被黄帝、尧、舜、禹以及以后朝代兼并、驱赶,逐渐向南、向西南躲避于山岭;明代嘉靖、万历年间,从广西调防来海南岛戊边的苗族士兵撤防后留了下来,后代变成了现在的苗族,上岛历史已有400 多年,人口约6万人。
【 范围 】
与黎族同居岛的中南部山区,因为入居海南岛时间较晚,加之人少势弱,往往在黎族的居住区里见缝插针,或生活在深山密林之中。
【 住宅 】
茅草盖顶的金字型房屋。
【 节日 】海南苗族与黎族同有农历三月三节。
【 蜡染 】
是苗族古老的印染工艺,用蜡刀蘸蜡液于白布上绘图,再浸入蓝靛缸染色,然后水煮脱蜡,即显出蓝底白花纹布。
【 服饰 】
头用红绸带,或蜡染,或刺绣花角巾束髻;上身为无领、开右襟的青色上衣,束红绸腰带;下身是短裙,扎有绑腿。
【 五色饭 】
在三月三节庆时家家制作。有红、黄、蓝、白、黑五色,皆用桑叶等植物汁液作天然色素拌于糯米中,然后放进特制的木蒸笼里蒸成。五色饭色彩鲜艳,清香可口,是开胃去火的清凉美食。
回族
【 回族起源 】
回族古称回回人,皆为穆斯林,信仰伊斯兰教,其祖先是阿拉伯人与汉族等民族通婚的后裔。
【 海南回族 】
西汉(公元1世纪)以后,沿"海上丝路"乘船来华贸易的外籍伊朗(古称波斯)、阿拉伯(大食国)穆斯林在海南休整、补给物品和淡水,或遇台风避难滞留,或遭海盗掠劫上岸,形成海南的回族雏形;宋末元初,忽必烈元军南征越南中部古国占城("海上丝路"另一个中转站),占城大批回族被迫移居海南岛;还有一小部分回族由中国大陆迁居而来。现居广东、福建、江苏等沿海城市的回族均是当时由"海上丝路"通商口岸登岸的穆斯林的后裔。
【 西北内陆的回族 】唐朝时(公元7世纪中叶)就有阿拉伯、伊朗穆斯林陆续来中国经商而定居,到了公元13世纪初成吉思汗西征时,中亚各族穆斯林、波斯人、阿拉伯人被大量充军迁徙而来,与当地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通婚后繁衍下来,现居甘肃、宁夏、新疆、陕西、河南、山东、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