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文化元素
㈠ 红色旅游论文
你好 论文的格式你可以去查 很容易查到 不阐述了 论文主要就是 你明白了格式版 把你的调查成果 你的好权文采 你的 引经据典 证据 还有情感 当然 论述证据 最重要 这不是作文 说这个就是告诉你 你明白了格式 往里面套 证据够多 格式够准 就好了 科学发展观 这个一直是我国大力宣传的 所以去查并不十分困难 明白了科学发展观 请花时间去了解一下 还有红色旅游 这个就是爱国情怀 发展旅游促进爱国主义教育 与当地发展和你所理解的科学发展的结合 这两点不冲突 所以并不难结合 记住 按照格式写 因为这是论文不是诗歌 这是我的看法 论文的格式很好查 谢谢
㈡ 重庆市区内有哪些旅游景点
天坑地缝、奥陶纪、仙女山、长江索道、洪崖洞、磁器口、渣滓洞等网红景点值得一去的地方。
洪崖洞,它是重庆最热门的景点,最具巴渝传统特色的吊脚楼建筑,整座楼依着悬崖所建,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因为壮观的夜景而成为重庆必打卡的景点,夜晚是洪崖洞的最美时刻。
磁器口古镇,国家4A级景区。全国的古镇其实都大同小异,瓷器口的特色是什么呢?大概就是人多和巷子窄吧(不是故意黑自己家乡的)。不过来都来了,自然要去看一下的,越往里走人越少景色越美,所以进去了就走到头吧。一定要牵好爱人的手哦,因为真的真的真的人超多,超级挤。
㈢ 广西陆川民居特征和民俗风情
广西陆川民居特征
此戏是以啀话进行说唱的戏种,以讲述客家人劳动、生活、爱情、家长里短、悲欢离合等为题材,有一套较完整的戏剧唱腔。最大的特点是根据啀话问字定音,语言显得干净而清晰,在音乐上以大二度、小三度、前倚音较多,如宜(你)、啀(我)、来、从、黄、河、铃等,其次是以3、4、5、8度大跳为主,曲式结构以单段体为主,每个唱腔有四个乐句或两个乐句。啀戏广泛分布于陆川县所辖的14个镇及其周边地区,尤其是温泉、大桥、横山、乌石、滩面、良田、清湖、古城等镇的民间啀戏剧队常年开展活动,很受人民群众的欢迎。
比如客家风情表演唱《卖豆腐花》、客家山歌剧《相亲》、客家啀戏《垃圾风波》、情景歌曲《印象·客家情》、《陆川名猪美名扬》等一批具有浓郁客家文化元素的精品节目,分别获得自治区八桂群星金奖、银奖、玉林市文艺大赛一等奖等一系列各类奖项。
㈣ 促进三门峡红色旅游发展有哪些对策
看看其他地方的案例
一、延安红色旅游的内涵及发展现状分析
延安作为中国革命圣地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特别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辛苦战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培养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革命旧址。延安发展以红色旅游为首的文化旅游产业,对于提升延安GDP水平,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红色旅游的内涵
红色旅游主要是针对其历史、精神、物质、文化等方面内涵而提出的。不同学者对此内涵有不同的认识。毛日清提出红色旅游是指游客通过参观革命历史文化遗迹,使革命先辈的功绩与历史事件浮现在眼前,印记于心脑,达到丰富革命历史文化知识,影响思想意识,起到教育激励作用的旅游[1]。李宗尧认为是以游览革命老区和遗迹为主,在过程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旅游方式[2]。潘碧秀提出红色旅游是以革命圣地和纪念地为主要旅游吸引物的旅游产品的观点[3]。
综合以上观点:红色旅游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立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的物以及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和精神吸引并接待旅游者,并且组织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体性旅游活动[4]。
(二)红色旅游的功能及其发展意义
我们对于红色旅游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功能、教育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方面。其中刘建平、伍先福是较早分析红色旅游的学者,提出红色旅游具有政治教育、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三大功能[5]。周振国、周海生(2008)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意义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6]。现在大家比较赞同的观点是红色旅游至少具有四种功能,即政治教育功能、经济发展功能、传承文化功能和凝聚民心功能。总的来说我们研究的重点就是红色旅游的经济功能如何实现。
(三)延安红色旅游资源及其发展现状
1.红色旅游资源。延安是举世瞩目的中国革命圣地和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这块红色的革命圣地上,共存有革命旧址351处,是全国保存面积最大、最完整的革命遗址群。
全市共有各类文物遗址5805处,其中古文化遗迹2956处,古墓葬491处,石窟177处,石刻1344处,古建筑180处,革命旧址350处[7]。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单的有9种,省级保护的有13种。这些文物遗址成为延安红色文化产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2.延安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延安精神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从上海成立到井冈山会师、从遵义会议到延安时期、从西柏坡到夺取全国胜利的每一个时期、每一次成功中所表现出的理想追求、精神风貌、思想品德、行为准则和工作作风[8]。
据统计,2013年全市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2847.7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151.90亿元人民币。如图可以看出“十一”黄金周七天各主要景区接待人次最低为影视城0.6万人次,最高接待人数为13.8万人次。壶口瀑布接待人次达影视城的20余倍。各大宾馆饭店节假日期间客房七天平均出租率达到92.1%,其中10月2、3、4、5日宝塔区范围内连续客房出租率为100%。
据数据分析显示,2009~2013年短短五年间,延安红色旅游业产值增幅高达98.02亿元,增长率为181.92%,逐年稳步提升。2011年接待中外游客突破2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00亿元,以红色旅游为核心的旅游产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更加突出,同时也成为延安经济增长的新亮点。从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贡献度评价指标角度分析得到,旅游业对延安经济增长的贡献由2009年的7.48%增长到2013年的11.22%,旅游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稳步增强,平均贡献率为9.44%,成为拉动延安经济增长的主要因子之一。
二、延安红色旅游的发展存在的问题
延安是我国开放最早的风景名胜区和国家优秀旅游城市,拥有悠久革命历史的红色旅游资源,在发展旅游经济和文化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发展的态势良好。然而近年来在延安旅游业的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基础设施落后、旅游规划项目策划开发等工作滞后、红色旅游资源利用率太低,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等等。
(一)经济基础薄弱,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
交通的畅通和通讯的发达是形成开放型红色旅游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当前红色旅游突飞猛进的阶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滞后则成为制约红色旅游发展的一大难题,而且这个难题将直接影响到革命老区的脱贫致富和红色旅游景区的长足发展。因此,加快完善红色旅游景区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二)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率低,宣传活动不到位
我们要遵循旅游市场的发展规律,发展红色旅游。游客接待规模越来越大,年龄在18~40岁之间的占63.9%,旅游目的主要是观光、学习和休闲度假等[9];青年比例较高、学生市场和中老年人市场构成红色旅游的核心目标市场,而小学生和初中生的占有比例较低,机会目标市场是专业修学市场[10]。但是我们却没有抓住客源特点,准确开发游客喜欢的红色旅游景点。 另外,虽然延安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但景区景点开发与利用有限,红色资源的开发单一化、程序化,景点形式基本一样。整体规划不足,项目开发、宣传活动、产品研制开发等工作落后,导致参与型和学习体验型的旅游项目过少。
(三)延安红色旅游景区形式单一,大大削减了游客的兴趣
旅游是一项广义的文化活动,是人们一种高雅的文化享受,延安地区有着丰富多彩的名俗文化,例如陕北秧歌、陕北民歌信天游、民间剪纸、安塞腰鼓等,但延安红色旅游景区却多以展览馆、纪念馆等静态的呈现方式向游客展示,这种形式单调无趣,对于旅游者而言缺乏吸引力,难以引起旅游者的兴趣和互动,使旅游者的参与程度降低。
三、促进延安红色旅游发展的对策
延安务必要抓住中央加快红色旅游发展的机遇,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抓住旅游重点区,加大宣传力度、丰富旅游形式、提高服务人员素质等手段力争将自身建成全国一流红色旅游景区。
(一)加大红色旅游投入力度,确立红色旅游长远发展战略
红色旅游是一种新型主题的旅游,它既具有传统旅游的风格,又具有现代旅游的特质,是有形与无形相结合的特色产业。在交通条件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延安红色旅游要树立长远发展的意识,增加旅游产业的投入,例如拓宽马路,改变交通拥堵现象,加快建设4G网络全覆盖,在旅游的同时留下对延安的美好回忆等等。
注重打造以红色品牌为目标,优化投资政策环境,鼓励当地多元化的民间资本和民营企业投资,将餐饮、娱乐、住宿有机结合,不仅要将红色旅游纳入延安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之中,更重要的是要把以红色旅游为主的延安旅游业上升为延安的精神支柱产业。
(二)传播延安红色旅游历史文化,塑造中国延安红色旅游网络品牌
延安旅游的龙头是红色旅游。目前正面临着国家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契机,我们延安应结合政府主导模式,把红色旅游资源保护纳入法治轨道。
抓住红色旅游人群特点,拓展以青少年目标人群为主的旅游形式。调查表明,游客的文化程度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因此延安红色旅游产品开发须注重知识性和趣味性,提高文化品位,如利用博物馆动态宣传充实红色旅游文化,用新金属的音乐风格演绎红色歌曲,并让游客亲身感受红色歌曲,丰富延安旅游的文化内涵。
利用网络,加强与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推出“指尖上的延安”等活动,使游客利用网络、手机将延安文化尽收眼底;并采用网络购票优惠政策让绝大部分人有机会游延安,最终实现口碑宣传、网络宣传双丰收的效果。
(三)丰盈旅游产品,激发游客旅游兴趣
以丰富的文化主题项目创新丰盈文化旅游产品,包括融合多元素的旅游线路,提高游客对延安人文气息的游览追索兴趣。让旅游者穿上革命服饰参加各种文艺活动亲身体验革命精神,加强与游客的互动。扶持和创办窑洞主题宾馆,让游客感受黄土风情与特色住宿文化,配套提供延安特色小吃和红军餐,设计使用凸显革命时期特色的粮票、餐票、水票等为购买形式。恢复一些极具代表性的知情旧址,开展“知情游”等活动,加强它的文化底蕴。
在建立方便快捷的旅游环境的同时,大力改善餐饮住宿设施,在干净整洁、朴实实用的同时,凸显延安红色旅游区特色, 建议扶持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土特产作为特色旅游商品,如吴起荞麦醋,甘泉豆腐干、子长糜子黄酒等,让游客购得满意;
红色旅游概念的提出适应了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形势和需求;红色旅游工程的启动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弘扬延安精神,发展延安文化,拉动延安经济新增长,成为当下建设和谐延安的新需求,未来我们将打造一条展示西北红军革命和战斗历程的精品旅游线路,全面展示延安红色旅游文化内涵,使延安红色旅游更“火”!
㈤ 红色旅游景点运用了那些科技新体验
据国家旅游局消息,10月1日,全国当天共接待游客1.13亿人次,同比增长10.5%,2日,版接待游客1.14亿人次,同比权增长9.9%,一些景点开展了科技新体验,不少网友感受后表示,革命先烈太伟大了,现在的生活真是来之不易。
馆长表示,文物的大数据化是基础,技术一定要服从于文物本真。以文物的扫描数据为核心,通过高科技手段使文物活起来!觉科技打造的沉浸式红色文化体验使参观者置身于逼真的场景中,增强了代入感,从而让红色文化更加贴近不同年龄的人群。
㈥ 兴安盟红色旅游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依托丰富的自然地理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按照红、绿、银三色并举,春、夏、秋、冬四季并重的方针,积极构建以阿尔山、乌兰浩特、科尔沁右翼中旗为轴线和重要节点的旅游业发展格局,不仅提升了兴安盟的旅游品位,而且使旅游品牌优势得到了空前的增强。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的游人纷纷来到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踏访全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政府成立的地方,乌兰浩特掀起了“红色旅游”热。乌兰浩特市的红色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五一会址、乌兰夫办公旧址、内蒙古党委办公旧址、五一广场以及新建的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等,形成了“红色旅游品牌”。 据了解,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自去年开馆以来已接待参观者达18万多人次,平均每天接待参观者达1000多人次,其它几处红色文化场馆平均每天接待200人次到300人次。 兴安盟阿尔山市市委书记刘文山说,生态是阿尔山魅力之源,必须立足生态,打造“健康阿尔山”品牌,才能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于是,他们紧紧抓住阿尔山“健康元素最多的城市”这一核心定位,按照旅游大规划建设六大标志性产品,精心打造三个国家级中心即国家生态旅游中心、国家休闲度假中心、国家火山科考中心;精心打造三个国际级中心即国际温泉度假中心、国际冰雪运动中心、国际会议论坛中心。 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是历史悠久的科尔沁文化的发祥地,这里是内蒙古著名的“乌力格尔之乡”、“安代之乡”、“四胡之乡”。这里有内蒙古唯一的马术俱乐部。这里也是全国蒙古族人口最聚集的旗县。 近年来,科尔沁右翼中旗加大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挖掘、利用,整合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加大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使科尔沁传统文化表现出旺盛的活力和多彩的魅力。 为深入挖掘和保护科尔沁传统文化,科右中旗出台了《科尔沁右翼中旗(2007-2010)民族文化发展规划》,成立了科尔沁文化研究室和科尔沁文化作品评审委员会,注册了“图什业图王府服饰刺绣”、“科尔沁四胡之乡”和“科尔沁文化传媒”公司等一批文化品牌,把传统文化的发掘和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文艺人才的培养,文化的研究与交流等提到了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为科尔沁文化建设夯实了基础。
㈦ 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红色旅游是什么
红色旅游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兼顾市场发展和公益性
红色旅游主要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蕴含着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的红色旅游再次成为热点。综合高德地图和各大在线旅游平台的数据来看,今年暑期,红色旅游持续升温,总体天气条件适宜出游,预计将有过亿人次的旅游者选择红色旅游。“八一”建军节前后,或为出行高峰期。
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红色旅游接待游客11.47亿人次,同比增长11.7%,综合收入达到3060.9亿元,同比增长17.2%。近三年来,全国红色旅游接待游客累计达34.78亿人次,综合收入达9295亿元。。现在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红色旅游正成为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板块。
年轻人渐成主力
红色旅游的一个较显著变化是年轻人渐成主力人群。今年国内红色旅游的主要客群已由60后、70后向80后、90后转移。今年1月至6月,红色旅游游客平均年龄为33岁,在红色旅游总人数中80后占24.9%、90后占8%、00后占5%。红色旅游游客中,80后和90后的占比已升至39%,60后和70后则降至32%。
红色旅游推动有利因素
1、红色旅游在时代特色、意涵方面的特殊性对年轻人形成一定吸引,注重游客体验成为产品设计的重要考量因素,绿色生态、自然风光、文化名胜、研学教育等与红色旅游相结合,形成更多样化的产品体系,契合了不同游客类型的需求
2.、另一方面,是相关政策的推动。早在2004年,国务院颁布《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之后国务院持续颁布《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文件提出,要继续扩大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加强革命文物创意产品的开发,鼓励支持文化文物单位和社会力量参与革命文物创意产品的开发,并提高红色旅游发展质量,包括推出更多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研学旅行、体验旅游、休闲旅游项目等。
3、从目的地一端来看,红色旅游景点密集,相关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挖掘力度相对较大及其旅游产品相对多样化,是受捧的重要原因。不少目的地城市也在寻求更多彼此合作的机会,增加彼此间红色旅游市场的连接。
红色旅游发展痛点分析
不过在市场趋好背后,红色旅游也出现一些问题。其中低俗、过度娱乐化等现象在某些地区红色旅游区域较为突出。红色旅游中低俗、庸俗和恶俗现象主要包括,有的“景区”移花接木虚造历史场景、建筑和器物;有的做成不伦不类的游乐园;有的讲解词不实;有的纪念馆越建越气派,纪念碑越建越高;有的垄断和强行兜售高价花圈、花篮牟利;有的借吃“忆苦饭”提供价实不符的饮食等等。
国内大部分红色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商品开发现状还不尽如人意,旅游商品的同质化倾向严重,旅游商品创意概念的表达受阻。他认为,国内红色旅游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诸如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单一、项目建设同质化严重、产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兼顾市场发展和公益性
下一步需要加强红色旅游特色商品与创新型商品的开发力度,进一步优化旅游购物环境和市场秩序;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到旅游商品的打造之中,充分整合利用当地社会资源,鼓励企业本着社会责任的精神,积极投身红色旅游商品创新公益行活动,打造出有特色的旅游商品品牌。
红色旅游应在市场发展与公益性方面保持平衡。红色旅游应该围绕红色主题,营造氛围、深化体验、寓教于游,切不可随意用“产业化”“市朝”削弱文化主题和公益性质。
如何做大红色旅游市场?
要提高红色旅游发展的质量,依托革命文物资源,推出更多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研学旅行、体验旅游、休闲旅游项目,丰富红色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提升红色旅游的服务质量。
针对红色旅游参与主体年轻化的发展格局,红色旅游景区要将自身的红色文化与美食、体育、科技、动漫、电子竞技等现代化元素进行探索性的有机融合,从而更加直观、有趣、有效地传播红色旅游背后的主流价值观。要充分认识到“旅游+”是壮大红色旅游的重要发展方向,红色旅游需要在与时俱进和不断融合的过程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培育红色旅游主题产品体系,构建红色主题的餐饮、娱乐、购物等系列产品及品牌,大力推动红色旅游和观光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等其他旅游产品相结合,形成以红色旅游为主题、形式多样的复合型旅游产品和线路,增强其吸引力和竞争力,实现产业化发展。
㈧ 江西有哪些旅游景点
1、武夷山,武夷山位于江西与福建西北部两省交界处,武夷山脉北段东南麓总面积999.75平方公里,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和避暑胜地。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2、江西庐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北濒长江,南傍鄱阳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山”之美称。占地面积500平方公里。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诗人李白曾这样赞美庐山:“予行天下,所游山水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天下之壮观也”。
3、三清山又名少华山、丫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与德兴市交界处。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巅而得名。
4、江西三爪仑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靖安县境内,国家AAAA级旅游区,公园总面积21333.3公顷,由况钟园林景区、骆家坪景区、宝峰景区、盘龙湖景区、躁都景区、铁门堑景区等组成百里风光带。
5、庐山风景名胜区,隶属于江西省九江市,位于九江市南36公里处,北靠长江,南傍鄱阳湖。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景区大部分山峰在海拔1000米以上,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 ,是我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和避暑疗养胜地,于199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㈨ 近年来红色旅游为什么这么红
因为它是不断变化的,时代在变,对于旅游的需求也在变,红色旅游的内涵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其形式也变得越来越生动活泼。今天的红色旅游,正在呈现一些新的特性:
第一,百年纵横的宏阔历史厚度。红色文化在不断扩展内涵,今天的红色旅游至少涵盖了1840年到今天的整个中国近现代开拓、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百年历史纵横,给予了红色旅游宏阔的历史厚度和多样的题材选择空间,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加入更为红色旅游增加了工业的、科技的甚至时尚前卫的元素。红色旅游可以站在大历史的视角,纵横捭阖,直指时代人心,这令红色文化成为驱动红色旅游持续发展的强劲芯片。
第二,“1+×”的体验经济模式。今天的红色旅游,已经有了新的发展模式,我们可以称之“1+×”体验经济模式。“1”是一个坚实核心,也就是红色文化,“×”是按照体验经济的规律,将红色文化与自然生态、休闲度假等旅游形式相融合,发展综合红色观光、红色教育、红色餐饮、红色休闲、红色体验、红色艺术、红色演出、红色展览、红色商业等多种旅游形式于一体的综合型的新型红色旅游方式,红色文化一旦与体验经济相汇,自然五光十色、神采不凡。
第三,有情感、有体温、有故事、有色彩的新文化形态。今天的红色旅游,变得越来越可以触摸,变得有情感、有体温、有故事、有色彩。从孟良崮博物馆外墙上的子弹壳可以触摸到时代的温度,“井冈山”、“梦回延安保卫战”等实景演出无不打动人心,红色旅游成为了属于当代的文化形态。
第四,不断突破的运营创新。今天的红色旅游,也在讲运营、讲市场、讲资本、讲盈利模式,在用现代的思维丰富和完善产业链。有力的运营给予教育、文化等主体功能强劲的支撑,红色旅游由此进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有了动力机制。
概言之,红色旅游这么红,是因为不断创新。历史赋予了红色旅游越来越重要的责任和功能,红色旅游也将在旅游业的大舞台上不断创先争优。
㈩ 赣鄱文化的赣鄱文化“五行”功夫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当我们的目光掠过中国地图时,或许会忽略这样一块图形:它像一片树叶,绽开些许春意;又像一轮帆船,勃发些许英姿——这块版图,它落在我们视野下方,只有移动目光才能把它仔细端详。
这块署名为“江西”的土地,自古号称“文章节义之邦”,历史悠久绵长,文化异彩纷呈,人才层出不穷,是一个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有着丰富文化资源的文化大省。“初唐四杰”之冠王勃的千古绝唱,毫无保留地描绘出它所散发的无穷魅力。
近年来,江西省立足本省与“金”、“木”、“水”、“火”、“土”相对应的资源优势,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推介“铜都”、“绿都”、“洪都”、“红都”和“瓷都”为契机,把江西打造成自然环境好、休闲品位高、生活质量优、文化氛围浓的中部“生态休闲旅游胜地”,推动江西文化不断行远播广。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20年前,一座沉睡3000多年的商代大墓在江西省新干大洋洲被发现,可与安阳殷墟商王墓媲美,被誉为“江南青铜王国”,出土青铜器、玉器等多达2000多件,以其数量众多、种类繁杂、特点鲜明,享誉海内外。这一重大发现,不仅弥合了江南文明历史的断层,也与四川三星堆青铜文化交相辉映,谱写铸就了中国商周青铜文明辉煌的篇章。
江西德兴铜矿,有“中国铜都”之称,是亚洲最大的露天铜矿,也是亚洲第一大斑岩铜矿,已探明储量并开发矿产30多种,年产铜居全国之首。在此可以领略灿烂的铜文化,感受历史悠久的华夏文明。
2009年2月7日,江西省省长吴新雄来到江铜工业园,视察生产经营情况。吴新雄高度赞扬江铜对江西工业的贡献,强调江铜是江西工业的重点骨干企业,对经济影响大、贡献大。今年,江铜努力保持满负荷生产,按照最大产能安排生产任务,就是保增长,保就业,保稳定,就是为江西经济作贡献。作为全省工业的领头羊,江铜要继续保持争先的锐气,在挑战中奋进,在竞争中突围,为实现江西在中部崛起作出新的贡献。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江西是旅游资源大省,又是生态资源大省,森林覆盖率达60.5%,位列全国第二,青山绿水在旅游业中唱主角。全省拥有庐山、井冈山、三清山等11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其中庐山、三清山先后作为文化和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鄱阳湖、井冈山等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36处国家级森林公园,与“中国最美乡村”的婺源都成为国内外游客热捧的对象。2008年江西全省接待游客8103万人次,同比增长15.6%,旅游总收入559亿元,同比增长20.6%。
赣鄱大地巧夺天工的江山胜景,孕育出美丽的江南美景,可谓“山水皆美景,满目收不尽”。为实现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强省迈进,江西省采取一系列措施,并取得明显成效,其中生态旅游表现出强大的发展后劲与势头。
2009年1月17日,“2009中国生态旅游年江西启动仪式”在抚州举行。今年是国家旅游局确定的生态旅游年,主题为“走进绿色旅游,感受生态文明”。江西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旅游通达能力和管理水平,加大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力度,着力打造一批生态旅游精品工程,全面提升江西生态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鄱阳湖上都昌县,灯火楼台一万家。水隔南山人不渡,东风吹老碧桃花。”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是我国重要湿地,在长江流域发挥巨大的调蓄洪水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是我国十大生态功能保护区之一,也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之一。
作为江西的“眼睛”,它因“泽国芳草碧,梅黄烟雨中”的湿润季风型气候,成为著名的鱼米之乡。每年秋末冬初,成千上万只候鸟从俄罗斯西伯利亚、蒙古及中国东北等地飞来,直到翌年春离去。如今,保护区内鸟类已达300多种,近百万只,其中珍禽50多种,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尤其可喜的是在这儿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白鹤群,它被誉为“白鹤世界”、“珍禽王国”。
2008年7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建设高峰论坛在南昌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作了《文化视角看江西》的主旨演讲,来自省内外的领导、专家和社会各界人士共谋文化建设大计,共襄科学发展盛举。
江西省文化厅厅长李玉英说,推进鄱阳湖生态文化建设正逢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就是国内外注重文化发展的大势和江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有力保障;地利,就是江西丰富而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独特而色彩斑斓的艺术品种,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取之不竭的源泉;人和,就是全省干群一心一意谋发展浓厚氛围的形成,全省上下注重科学发展理念的确立,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江西是著名的红土地,是革命战争时期全国最重要的革命中心,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旧址、故居及纪念建筑物数量多、分布广,红色资源在数量和层次上都位居全国前列。凭借丰厚的红色资源,江西率先在全国提出“红色旅游”,首个推出省一级的红色旅游规划,推出红色旅游线路,精心打造红色品牌。如今,红色旅游正以星火燎原之势燃遍赣鄱大地。
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红色旅游,成立了红色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推进红色旅游发展的政策措施,协调解决了红色旅游发展的重大问题。近年来,江西完成了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建设方案,投入上百亿元加强旅游交通、景区景点的保护和建设等。其中,投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以及革命文物修缮、保护、开发的资金多达10多亿元。红色资源开发在创新、探索、实践中健康发展,旅游品位也不断提升。
为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经典和先进文化,江西省组织创排了大型情景歌舞《井冈山》和大型实景演出《井冈山》。前者自2005年公演以来,演出近300场;后者于2008年10月1日首演,反响强烈,好评如潮,被誉为红土地又一部艺术经典。它由《印象·刘三姐》的创作班底倾力打造,总投资1亿元,以井冈山自然景观为背景,在环山与水库中建造与自然、人文环境相协调的建筑景观作为舞台,演员多达600多名,均为井冈山地区普通群众。《井冈山》共分为序幕《血》和《旗》、《灯》、《情》、《火》、《路》五幕,精心制作的舞台、绚丽的灯光、宏大的场面以及演员们的完美演绎,为观众奉上了视听盛宴。 “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江西景德镇素有“瓷都”的美誉,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瓷器源远流长,闻名中外。世界也因瓷器而认识中国。
“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景德镇制瓷已有1700多年历史。它集各地名窑之大成,汇聚制瓷技艺之精华,形成独具特色的景德镇瓷器,以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造型优美、制作精良而著称于世。
景德镇制瓷在清朝达到历史高峰,技术更趋娴熟精湛,品种尤为丰富多彩,高温颜色釉“晶莹纯全”,珐琅彩、粉彩精细秀雅。康熙时期的青花、三彩、五彩风格别致,雍正时期的墨彩朴素清逸,乾隆时期的青花玲珑和仿古瓷雕等特种工艺瓷巧夺天工,出神入化,令人惊叹。
而今,瓷器已成江西在全国乃至世界最具识别性的风物之一,千年以来形成的瓷文化更可谓是江西文化里精致华美的一章。2008年5月,作为北京奥运会主要文化演出活动之一,大型原创舞剧《瓷魂》在北京天桥剧场上演。由江西省歌舞剧院、省军区文工团演绎的《瓷魂》以景德镇一个家喻户晓的“以身塑瓷”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陶瓷艺术之精灵。
江西省歌舞剧院院长徐向东说,《瓷魂》以景德镇陶瓷文化为题材,通过特点鲜明的民族和地方特色舞蹈,结合现代舞蹈元素,表现了中国千年陶瓷文化的精粹,高品位的文化底蕴在大气、绚丽、现代的舞台艺术中演绎出陶瓷文化“日新不弊”的创造精神。
自古以来,江西以其秀丽的山水、丰富的物产羁绊着无数骚人墨客的视线。在诗人的眼中,江西的山河是如此美丽,江西的文化是如此灿烂。循着诗人的诗句,游走在赣鄱大地之中,眼前展现一道道耐人寻味的人文景观,让人不得不痴迷于深厚悠久的赣鄱文化,也看到了赣鄱文化崛起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