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文化旅游志
❶ 民间有什么关于关羽的风俗
关羽在当阳败走麦城后,在临沮被孙权部将俘诛,孙权将关羽首级献给曹操,曹操念其为人忠义,为关羽头配了一个沉香木身躯厚葬于洛阳。人死了,自然如灯灭。可偏偏讲究“轮回报应”的佛教看中了他。隋代时,佛教的代表人物智顗,为弘扬佛法,从浙江的天台山云游到湖北当阳的玉泉山坐禅讲经,梦见关羽玉泉山显灵,便秦请晋王杨广,封了关羽为护法的伽蓝神,从此,关羽与诸神一起被人祭拜。此至唐朝,敬祀关羽还仅限于湖北荆州一带。到了宋朝,民间故事把关羽推到了一个极致,说他“英武善战,为万人敌”,对他的人品作了这样的概括“忠义大节”,“虽高贵在前,死亡居后,不可夺也。”于是,为统治阶层需要,宋徽宗敕封关羽为“崇宁真君”。此后,历代帝王都把关羽作为忠义仁勇的化身并为之御旨加封。关羽的地位也逐渐从君到侯到王到帝圣。明朝时关庙遍及城乡。清代达到顶峰,州县街巷乡里,无处不关庙,仅北京城,关庙和以祀关公为主的庙宇共有116座。有资料表明,台湾有关庙460多座。美国纽约、日本横滨、神户、大板等地以及新加坡、泰国、越南、缅甸、印尼、澳大利亚等国也建有关庙。
民间尊崇关羽,与统治者不同,既有英雄崇拜的因素,也有禳灾祈福的心理需要。所以,在老百姓眼里,关羽是保护神、恩主公、财神爷。聚集海外的华人,兴建关庙,敬崇关羽,是寻找一个凝聚民族合力、弘扬中华文化的心理趋同。前国民党元老于佑任为马来西亚一关庙书写的对联是“忠义二字团结了中华儿女,《春秋》一书代表着民族精神。”可见,关羽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本原的再生性是延续民间崇拜的基础,它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得到创新和升华。
最早人们祭关羽,是手捧3支香,在关庙内对着关羽像,口念到求关老爷保佑平安等等祈福之类的话既可。后来,逐渐演化形成一套完整的“仪注”。据《解梁关帝志》载:“明嘉庆年间,定京师祀典,每岁五月十三日,遇关帝生辰,用牛一、羊一、果品五、帛一,遣太常官行礼。”《清史稿》也有“每岁春秋并五月十三日致祀”关羽的记载。可见,明朝时,已将关羽祭祀纳入了国家祀典的范畴。不过,当阳的关陵庙祭祀与之有所不同。明清时,当阳关陵施行的是春秋两祭。春祭为四月初八日(关公封爵日),秋祭为九月十三日(关公升天日)。民国年间,关陵祭祀改为五月十三日一次祭。祭祀的等级和形式很有讲究。清代当阳关陵春祭由宜昌总镇兵官主祭,秋祭由荆门直隶州守主祭。拜殿设坛,正殿前设三牲祭品,寝殿和陵墓神位前各设香盏果品,参祭官员斋戒沐浴,依品位由三元门中门和左右侧门进入。主祭官员率僚属于正殿神像前之拜殿内行叩拜礼,烧香化纸,由礼仪师行令和诵祝文。祭祀期间,各地商贾云集,官人游客,人物荟萃。经商的,卖艺的,开店的,唱戏的,七十二行各显神通。这与祭祀无关似乎又有关的活动,在一起形成了“会”,因而,《辞海》引《妙香室丛话》说:“百货云集,谓之庙会。”这样,庙会在满足了达官贵人祈安求福的同时,也促进了城乡物资交流,满足了老百姓的需要。当阳关陵庙会的有着悠久的历史,后因种种原因,当阳关陵庙会一度中断。
现代关陵庙会始于1991年台湾桃园县统天宫潘阿来等人捐资制作的关羽铜像揭幕之际。现代庙会既有传统文化的形式,也有与时俱进的新内容。为了满足民众传统心理习惯,促进内地与台湾地区文化交流,祭祀关羽依然如旧。大殿走廊的正中,摆一张祭台,中间供奉一颗黑水牛头、一头全猪和一只全羊,香炉、蜡台、花瓶、五供齐备;天井中的铜香炉两侧,黄缎子墁铺两张条桌上,摆数十样时鲜水果、时令蔬菜;在大殿与拜殿之间,凌空拉起九条红线,线上挂数百个黄缨灯笼;主祭人与朝拜者在祭台前按照“仪注”进行诵祝文、叩拜、烧香。庙内钟鼓鞭炮齐鸣,民间乐队细吹细打。同时,在庙内也开展一些狮子、高跷、采莲船、腰鼓等民间艺术表演,有时也开展戏曲小品、歌舞比赛、卡拉ok赛活动。大型民俗剧当阳杀故事《关公过五关》是文化部门新近挖掘的民间艺术精品,在关陵庙会上是吸引人们眼球的一个亮点。现代庙会是民间艺术展示的舞台,对传承文化来说是一个扬其精华、剔除糟粕、推陈出新的机会。所以,2001年,当阳将关陵庙会改为了“中国当阳武圣关公文化旅游节”,为关陵庙会注入了全新的内容。近来,“当阳关陵庙会”已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❷ 关公家庙的文化
关公家庙中,娘娘殿内那仪态端庄、神情淑静的关娘娘塑像,关平、关兴夫妇殿中儒雅纯朴的关平、关兴夫妇塑像,将关公文化中所蕴含着的家庭伦理道德内容,作了进一步的拓展与完善,即贤妻良母式的道德呼唤,以及子承父志式的伦理规范。
至于围绕着关公家庙中那些虎柏、凤柏、五世同堂桑树等神奇植物,所流传着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则更为关公的生平和身世增加了传奇的内容和神话般的色彩,使关公的故事和关公文化,在一般的民众之间得到了更为广泛的流传。同时,也为关公庙宇带来了更为兴盛的香火,赢得了更加众多的敬仰和崇拜。前人咏关公家庙有诗云:旧宅千余载,看侯去不归。英雄轻书锦,田舍薄征衣。古墓高槐合,遗龛细草霏。画梁双燕子,还似汉时飞。常平关公家庙,作为海内外独一无二的祭祀关公家庭的庙宇,作为关公文化拓展和深化的重要实物载体,在认识和研究关公文化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地位。确实,在细雨微风、双燕斜飞中,参拜或凭吊这座古柏森森、青草萋萋的古老家庙,能使人产生无限的感伤和感慨,同时也能使人领悟到关公文化更为丰富、复杂的精神和内涵。 关公的故里在古河东郡(今山西省运城市解州镇),那里有全国最大的关帝庙,关公家庙和关公祖茔。是全球关公信仰者的朝拜圣地。随着关公文化和关公故里旅游的兴起,关公故里已形成了专业生产关公铜像的巨大产业链。
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是:“解州关公”铜像。这里的“解州关公”不仅是地域意义上的名词,它是一个文化品牌,已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是中国关公第一品牌,山西省著名文化品牌。关公故里“解州关公”铜像传承中国青铜历史,承载千年关公文化,融入关公故里纯正气脉,成为最有价值的山西文化名片,颇受社会各界青睐。具有以下特点和文化内涵:
1、关公面部神态逼真,表情丰富赋予关公生生活力;
2、纹饰写实精美,雕刻工艺精湛。
3、艺术造型参考解州关帝庙内历代壁画和历史资料;
4、原创作品均由著名雕塑家和关公研究专家指导把关;
5、作品泥塑模型取用黄河之水和关公故里黄泥土精雕细琢;
6、选用关公故里中条山产的优质电解铜精心浇铸;
7、传统手工流程,千锤百炼,表面防锈防氧化特殊处理;
8、产权的唯一性。所有作品均已进行版权登记和申请外观专利保护;
9、在关公故里关公家庙开光接灵,最为正宗富有灵气;
10、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代表山西传统文化的特定产品;
11、2011年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山西省政府特选文化礼品
12、非物质文化遗产“关公信俗”的最好载体; 1、世博会关公青铜雕像《夜读春秋》。2010年代表山西省政府参加上海世博会,引起很大反响。
2、《诚信》关公。2011年第六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山西省人民政府精选特色文化礼品,赠送给世界五百强公司领导。 中国关庙虽多,但关圣家庙却仅此独有,天下无双。关圣家庙亦称[关帝祖祠],位于关公故里的运城常平村,与解州关帝庙遥相呼应,相传系常平村民于隋朝初年创建,始为祠堂,至金代形成庙宇。据明神宗万历二十年(西元1599年)魏养蒙所撰的《重修常平关圣家庙碑记)称,金代常平里舍人王兴于金世宗大定十七年(西元1177年)创建正殿三间,转护环廊四十间,寝殿、仪门各三间,大门三间,北向。後来又有常平村人胡錀对庙宇进行过局部修葺及增扩,至清高宗乾隆四十二年(西元1777年)兴建圣祖殿,此後再无修葺。庙宇坐北向南,规模宏伟,布局严谨,殿阁壮丽,占地13,320平方公尺。庙前建牌坊三座,位于东西两侧者为木结构,三门四柱庑殿顶,分别名为「灵钟鹾海」、「秀毓条山」;居中者为石结构,三门四柱,正前方置铁狮一对,明间门頟书「关王故里」四字。庙内中轴线上由前至後依次排列着山门、午门、献殿、崇宁殿(关帝殿)、娘娘殿(关夫人殿)、圣祖殿等六座建筑,两侧则配置钟、鼓二楼及厢房、配殿、碑亭、回廊及道士院等,在总体布局上与解州关帝庙同样沿袭了「前朝後寝」之型制。山门、午门、献殿均面阔三间,单檐悬山顶,灰色筒板瓦覆盖,绿琉璃瓦剪边。崇宁殿是庙内主体建筑,建于砖砌台基之上,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四周回廊均进深一间,总面宽七间,总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绿琉璃覆盖,施花琉璃脊饰;大殿明间施板门两扇,左右次间施直棂窗;殿内木雕神龛装饰富丽,内置关羽像,器宇轩昂,神情肃穆。龛内、外分置侍者像四尊,造型丰满,神态逼真,谦卑恭谨。娘娘殿面阔与进深各五间,重檐歇山顶,殿前檐建插廊,施垂花门,左右两侧建配殿,自成院落;殿内神龛供关夫人像,左右两侧侍女像或持帕、或握笏,恭身肃立,乃清代塑像之佳作。圣祖殿在庙宇后端,建于清高宗乾隆三十八年(西元1773年),面阔三间,单檐悬山顶,灰色筒板瓦覆盖,置于砖石构筑的台基之上,殿前月台宽敞,殿内供关羽始祖、曾祖、祖父和父及其三祖夫人像,为海内外其他武庙所未见。 庙内东隅午门前檐右侧有六角七级砖塔一座,高约15公尺。塔的底部为方形基座,四壁镶嵌金世宗大定十七年(西元1177年)、明世宗嘉靖八年(西元1529年)和四十四年(西元1565年)以及清仁宗嘉庆二十二年(西元1817年)四通碑碣。塔身上下收分较大,层间叠涩出檐,反叠涩收进,形成下层塔檐及上层基座,极顶砌筑圆盘,惜其上塔刹今已不存。砖塔肥硕持重,端庄稳健,平素无饰,历经明嘉靖年间(西元1552~66年)河东地区大地震的考验而安然无恙。庙南中条山下古柏苍翠,石碑林立,乃关氏祖坟。由关圣家庙至关氏祖坟的通道上建有献殿、祭台等,惜今已不存。庙内有各种碑碣数十通,对关羽封号及关族世袭,庙宇沿革等记述甚详。 关圣家庙古木参天,盘根错节,苍翠蓊郁,扎枝纵横,几乎每株古树都有隽永神奇的传说。娘娘殿院内有古桑一株,乃明代所植,树龄逾500余年,粗可合围,表皮鳞状,俗谓之「麒麟皮」。一般桑树所结桑椹一年仅成熟一次,但是这株桑树的桑椹却于一年之内可五熟五落。其下部有五条树根,约碗口粗细,裸露于地面约1公尺。根部上方为树干,树干距地面约5公尺处伸出五株粗枝,不但与树干下五条祖根相互呼应,也与家庙供奉关羽之曾祖、祖父、父亲、关羽本人、关羽子关平及关兴五代暗合,号称「五世同堂桑」。 庙院内娘娘殿西北隅另有古柏一株,名曰「云柏」,树干中裂,以铁箍环护,树身倾斜,与地面成45度角,直指10公里外的解州关庙。每至严冬,大雪纷飞,笼罩万物,此柏却落雪必化,无有覆压,故亦称「热柏」』、「化雪柏」、「无雪柏」。据自东瀛的参观者声称,此类树种世界上属濒危植物,已极罕见。庙内主体建筑崇宁殿前檐左右两侧各有古柏一株,名「龙」、「虎」柏,二柏主干内侧距地面约1公尺处树皮凸凹,形成龙身、虎首,自然天成,唯妙唯肖,令人称奇。乡里习俗以红绳缠绕龙、虎柏身,然後裁龙柏、虎柏所缠红绳一段为幼子做项圈,便是认其为「乾爹」,可保佑子女健康成长,鸿福齐天。此俗历久不衰,遗风迄今犹存。
❸ 当阳关公文化旅游城现在建的怎么样了
已经建了大半了,开始招商加盟了
❹ 当阳胜鹏达关公文化旅游城是骗子吗
全部烂尾楼,三年没动工。
❺ 谈谈关公文化现象400字
关公文化是一种汉族民间信仰。在中国,供奉文圣孔子的文宣王庙有很多,过去在各个城邑都有这类建筑。而武圣关公庙在海内外数量及规模远远超过了孔子的文庙。有人说,关公是一种文化,关公是一种精神。关公本名关羽,字云长,出生于公元160年,卒于公元219年。
天台宗和禅宗的相继出现,意味着佛教中国化的开始。从这个意义上看,佛教最初记述中的「关公信仰」,也是其本土化进程中的一个插曲。
关羽传说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源于佛教中国化,公元六世纪(陈、隋之际)天台宗为在荆楚地区传播佛教,借用关羽显灵,帮助修建玉泉寺,并且愿为佛教护法,成为「伽蓝神」。第二阶段是公元11世纪北宋关羽成为军队护佑之神,传说能够率领阴兵为宋军助阵,帮助他们获得胜利,这也是依托佛教战神毗沙门天王的神话传说转化而成的。第三阶段是公元13世纪宋元道教「关公战蚩尤」的神话,使他成为道教尊神。第四个阶段则是明清以后各地民间不断涌现「关公显灵」传说,扶危济困,惩恶扬善,无所不能,以至康熙朝已编辑《关帝圣迹图志》,广泛宣扬关公对于社会各个阶层的护佑传说。从中可反映了关羽崇拜之形成与神话传说增多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些都能表明关公是深入民心,后人为了能祭奠他。把这一段佳话流传下来,在有寺庙的地方。都想建造一座雕像,来怀念他。其实我们无论到哪里,加入有寺庙的地方。或者是盛大节日,都想着能烧香拜佛。这也是人们的一种信仰。
在小县城可能可以就附近寺庙走走,如果是在大城市。那可能只能找有这样组团一起去的机构,这种传统文化文化目前的机构并不是很多。不过也可以到网上搜搜文化旅游、国学、阳明心学、传统文化、知行合一、湘军、根源游学等等之类的词。
❻ 卓刀泉寺的历史传说
“北有归元寺,南有卓刀泉”。
据史料记载,这座历经1800年的古井为三国时期所立。公元208年(建安13年)关羽屯兵于此,遇到大旱,天气炎热士兵无水解渴,一时怨声四起。关羽闻知,甚是着急,拿起他200斤重的青龙刀奋力斫地,并大声叹道:“如此炎热,官兵怎可一日无水呢?”说着,又是连斫几刀。没想到,勇武无比的关羽几刀下去,竟有泉水潺潺流出,关羽大喜,捧一口泉水喝下,甘甜可口,便令三军畅饮,营中官兵欢呼雀跃,士气大振。后来,当地人在泉水涌出之地围了一口井,称着“卓刀泉”。
古卓刀泉寺中有一块《卓刀泉记》碑,碑石上有这样一段记载:“城东十五里,有卓刀泉者,吾楚胜迹也。昔汉寿亭侯关公治兵江陵时,卓刀于此,故名。斯泉之水,冬温而夏冽,其色淡碧,味甘如醴,饮之可以疗疾。”原来,卓刀泉是关羽用大刀斫出来的啊!而且斫出的是一口“饮之可以疗疾”的好井。
除了碑石上记载的故事之外,在民间还有一段传说。赤壁大战前,关羽奉军师诸葛亮之命率兵马途经此地。时值盛夏,酷暑难熬,士兵极度缺水。于是,关羽派兵四出寻找水源。这里,一位银须飘拂的老翁告诉关羽:“这里原是水丰林茂之地,后来出了个老虎精,把湖湾水源全部截断了。百姓们为求水用,得给老虎精送去童男童女呢!”关羽闻之,凤眉横竖,怒不可遏。恰在此时,狂风乱起,一只猛虎随风而现。关羽祭起青龙堰月刀,刀在瞬间便化为一条青龙,呼啸着迎虎而上,龙虎相搏,一时间飞沙走石,天昏地暗。不久后猛虎一阵惨叫,趴在地上化成了一座石头山。这就是伏虎山。伏虎为山后,大刀重回关羽手中。关羽以刀斫地,仰天大笑。没想到,就在大刀斫地之处,冒出了涓涓清泉。将士们痛饮泉水解渴,军威士气大为振奋。然后,关羽以刀蘸水浇洒石头山,山上即刻便绿树丛生。真个是“青龙降虎关云长,甘醇还数卓刀泉。”后人感念关羽,便把这眼清泉取名卓刀泉,在泉畔建起了卓刀泉庙,把猛虎化成的小山称伏虎山。这便是伏虎为山、卓刀为泉的传说故事。
三国时期,有很多的英雄豪杰逐鹿沙场,可真正能成为神并被立庙祭祀与供奉的可谓凤毛麟角,但关羽就是其中的一个。关羽在武汉活动的时间其实并不长,但只要关羽的足迹到过这里,这里便有了与关羽相关的传说与故事。无论我们从哪个角度看,这些传说与故事都让关羽的英雄之气弥漫在了武汉的城市空气之中。
随着汉蜀的消亡,关羽的“忠义仁勇”被人们世代传诵。宋朝,朝廷为纪念关羽,在这里建了一个寺,名叫“御泉寺”。因“关公文化”在民间广为流传,寺内香火鼎盛,游人如织,一时间,御泉寺名扬中原。明朝时,御泉寺更是盛极一时,当时朱元璋之子楚昭王朱帧游览至此,仰关公之名,命人打井水畅饮。泉水入口,甘甜无比,令朱帧欣喜不已。于是,他令人为此泉筑井台,修石栏,建造井亭,并亲书“卓刀泉”三字,刻于石栏之上。在古卓刀泉寺看到,经多次兵火战乱后,寺内古时的亭台与护栏早已消失匿迹,唯有这口井保存完好,见证着1800年的沧桑岁月。,斑驳的井壁上,“卓刀泉”三个大字十分醒目。
只可惜,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作为武昌之胜景的古寺庙大部分建筑在清初毁于战火。咸丰八年(1858)重建,1916年重修。重修后的山门上刻有“卓刀泉”三字。今天,当我们进入古寺的山门,可以看见一四合院落。院落中央,即是古泉井;左侧为桃园阁,供奉桃园三结义之刘备、关羽、张飞的塑像;左右两厢为禅堂。再进为正殿,供关羽塑像。
大事记
卓刀泉,又名御泉寺、玉泉寺、泉寺、关庙,位于伏虎山麓。据明代《寰宇通志》和清代《武昌府志》记载及民间传说,东汉末年,蜀将关羽曾驻兵于此,因天旱无水,兵干马渴,关羽一急之下,卓刀于地,顿时水涌成泉,后人便把此泉取名为“卓刀泉”。
宋时在此依泉建寺,名曰“御泉寺”,以纪念关羽,一度是香火鼎盛、游人如织的地方。
明初楚昭王朱桢在此井泉筑台建亭。今亭已倾废,井台与井栏犹存,井石上刻“卓刀泉”三字仍清晰可见。
明末毁于兵燹,清康熙时重建,太平军曾在此銮战惨败,庙木尽毁。
清咸丰八年(1858),中丞胡林翼捐资重建。
清光绪九年(1883),重修,今存《古卓刀泉记》碑文。
民国六年(1916),再次重修,定名为御泉寺,今存《御泉寺碑记》碑文。
1956年曾将卓刀泉纳入东湖风景区的文物景点进行过维修,改名为“古卓刀泉寺”。武汉市人民政府于1959年把它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大革命中,惨遭破坏,庙里的和尚被赶走,大殿祖师台被挖掉,殿堂变成了存放骨灰盒的灵堂。
1988年,根据国务院有关指示精神,该寺退还给武汉市佛教协会,恢复为寺庙。
2004年8月,能静法师晋院主持法务,正式恢复为佛教比丘丛林。
2005年11月,经一年的重新修缮,恢复了故有面貌,正式对外开放。现寺为三进院落,一进为山门,入眼即为关圣殿;二进为正方形院落,院中就是卓刀泉;三进便是大雄宝殿。古卓刀泉寺现不收门票。
据德如法师介绍,古卓刀泉寺在其周边的一批企事业单位全部迁出后,将与寺后的伏虎山整合开发,并纳入到东湖风景区整体规划。开发工程约要五年左右时间。届时,古卓刀泉寺占地总面积达15258平方米(包括后山6575平方米),将凭借其佛、道、关公文化,以及伏虎山上抗战英烈墓等,成为武汉市文化旅游的新亮点。
❼ 山西特色人文风俗
1、山西锣鼓。山西的鼓品种达数十种,其中代表为山西威风锣鼓。威风锣鼓是流行在霍州、洪洞、汾西、临汾一带的民间广场艺术,特色是“威风”:从锣鼓的配置打法,演奏队的组织、表演、着装,都在展示威风。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李世民在霍州大战刘武周部,击鼓迎战,鸣锣收兵,取得胜利,于是流传下威风锣鼓。
2、剪纸。“广灵窗花”以造型写实、刻制精巧著称。原料是一种单一的雪白宣纸,工具是几把刀刃为斜形的大小不等的刻刀。先用刀刻出剪纸成品,再点染着色。民间巧匠非常讲究刀工刻法和着色技艺,采取阴刻为主,阳刻为辅的办法制出成品。着色时用上好白酒调色,调配较深的颜色可加少量白矾。
3、面塑。山西民间面塑主要是对天、地、神的祭祀和祈祷,是生活理想的体现。面塑在造型意识上,大多是抽象性的、信仰性的、理想性的。供奉天地的叫枣山,祭供灶神的叫饭山、花糕,形制都较大,谓之米面成山。
4、旺火。生旺火是山西北部地区的一种风俗习惯。每逢除夕和元宵节,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名曰旺火,以图吉利。里面放柴,外面贴上大红字条,上写“旺气冲天”等字。单等午夜十二点,鞭炮齐鸣之时,将旺火点燃。
5、炕围画。炕围画的形式构成有一套固定的程式。以上下两组边道,按照一定的规格布置而形成其主体框架,中间等距离安排以各种画空。既具完整对称的装饰形式,又具简繁对比的表现内涵。炕上部分是其主体,锅台画、灶头画、看墙画是其外延部分。
(7)关公文化旅游志扩展阅读:
山西又称“三晋”,古称河东,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