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潼南旅游发展分析
㈠ 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发展现状应该从哪些方面分析
觉得应该会是咸咸或者别的事情,或者经济吧!
㈡ 中国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实践表明,发展旅游业是推动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领域,是统筹经济社会以及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也是满足人们生活需求、落实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因为旅游直接就是为人服务的,大家也知道,从中国的旅游业,过去不知旅游为何物,到现在认为旅游是高端消费,旅游业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国人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这个也说明了旅游业的发展是深深植根于民众之中的一种需求
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点,是入境旅游,持续稳定增长。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持续上升、国际影响不断的扩大、市场拓展更加深入,入境旅游持续稳定增长。
第二个表现是国内旅游,国内旅游持续全面增长,国内旅游是旅游量最大、潜力最深、基础性最强的,国内旅游良好的成长性能和强劲的带动功能继续蓬勃发展,居民出游人数持续增长,国内旅游首先是把入境旅游放在首位,应该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国内旅游越来越显得重要。
第三个表现是出境旅游,出境旅游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公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以及出国旅游目的地不断的增多,我国国民出境旅游,保持快速增长的速度,出游范围更加宽广、出游方式更加灵活、出游规模日益扩大。
从国内旅游来说,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中国拥有13亿人口,这里把中国旅游业的现状做了简单的介绍。
中国旅游业发展趋势:
第一个,从政治上看,当前国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国内立足改革与发展,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国际立足和平发展,整体塑造文明大国形象,而作为旅游业,从本质上来说是符合构建以人为本、循环经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国策取向,作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地位也不断的得到提升,从1985年,中央首次明确旅游产业的地位,到1992进一步明确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点,再到1998年将旅游业列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直到十一五期间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加大培育,从这个发展的历程来看,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环境全面优化,地位越来越显得重要。
第二个,从经济环境分析,经济环境表现为强力支撑和转型跃升,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化合作进一步加强,这就为中国发展旅游提供了稳定的市场,经济全球化,国际环境越来越宽松,对于入境旅游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环境,中国经济正在实现向全面小康经济发展转变,按照预测,未来10年将保持7%的稳健增长的态势,国民人均GDP也将大幅度提升,国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总体上得到满足以后,消费结构将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旅游人口、出游率、旅游花费及结构正处在转型升级的拐点。而且刚才讲了,旅游从目前来说已经成为国民生活的必要内容之一,这些经济环境将呈现富裕居民出境游、城镇居民休闲游、农村居民观光游三足鼎立的局面,这样我们说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经济环境是强力支撑着转型升级。
第三个,从社会环境来讲,因为大家知道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中国大力创造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人居环境、民生经济、和谐社会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流,中国作为全球最安全的旅游地国家的形象,以及出境入境旅游的双向互动效应,能为发展旅游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在提高国民收入增加闲暇时间和提供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汇集全民的基础上,旅游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动力之一,理应也肯定应当成为人类共享、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休闲旅游消费也正在逐步进入国民生活领域,休闲权、旅游权,如同劳动权和受教育权一样,是人类全面发展应该享受的权利。这是从中国的旅游发展来看,从传统的观光游正在向休闲、度假发展,所以这样中国发展的社会环境是以人为本、共享成果。
第四从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文化环境,表现为文明大国、文化旅游共融大国,大家知道中国文化正在实现伟大的复兴崛起,中国年系列文化生活,以及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加上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程的实施,进一步增强中国旅游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丰富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提升中国旅游产业的形象。也就是说中国的旅游业经过30年的发展越来越注重文化内涵,越来越注重文化与旅游的关系,因为文化因旅游而传承,旅游因文化而繁荣,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所以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文化环境是文明大国,文化旅游共同繁荣。
第五个,科教环境,科教兴国创新发展,随着科教兴国方略的实施,信息科技化、装备科技化、交通科技化,在旅游业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运用,这些科教兴国方略实施,科技的增强是促使了旅游业开发的手段、经营方式、发展空间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也有利于中国旅游业直接面向世界,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与此同时,国民教育的普及化、国民教育旅游的教育功能,更加有利于提升国民素质、旅游环境和旅游意识,也可以极大的增强游客的旅游品质和旅游创新,因为科教的兴起,旅游业的发展极大的提高了素质,包括产权酒店和分时度假,这里涉及到国民的素质问题以及受教育程度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涉及到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这几个因素的影响,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大发展,中国旅游业从事业型,过去中国旅游业是事业型或者外事接待型,到产业型的转变,也实现了从资源经济到要素经济,再到产业经济两次质的飞跃,未来的10年将是中国旅游业战略转型期发展的新时代,中国旅游业将进入强国旅游时代、全民旅游时代、休闲旅游时代、品质旅游时代,而中国经过研究判断,经过这次金融危机的洗礼之后,中国的旅游业因为有改革开放30年发展的基础,又由于旅游是深深植根于民众之中的需求。所以风雨过后,中国旅游业必将迎来发展的拐点,实现新一轮质的飞跃,
㈢ 重庆潼南县发展前景
潼南位于重庆市西北部,东与合川市接壤,南与铜梁县、大足县交界,西与遂宁市为邻,北与蓬溪县毗连,距重庆93公里,成都193公里,是重庆西北的重要门户和成渝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全县辖两个街道办事处、20个乡镇(县人民政府驻桂林街道办事处),总人口95万,99%以上为汉族。全县幅员面积1583平方公里,常用耕地面积80万亩。潼南境内地貌属盆地浅丘,冲击平坝较多,海拨为200-450米。潼南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7.8℃,年均降雨量997毫米。潼南人杰地灵、英雄辈出,是原国家主席杨尚昆、原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任书记杨闇公同志的故乡,道教至尊陈抟老祖也诞生于此,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潼南历史悠久,早在东晋孝武帝时就开始建县设治,其后于民国元年(1912年)新置东安,治所梓潼镇。民国3年,因地处潼川府之南,遂更名为潼南县。解放后,潼南县归属川北行政署遂专区,1958年隶绵阳专区,1976年1月归江津区(1981年更名永川地区),1993年4月潼南划归重庆市领属至今。潼南交通四通八达,渝遂高速公路、渝遂快速铁路穿境而过,国道319线、省道205横贯东西,王兴公路、中塘公路纵贯南北,县内镇乡公路均实现1小时通达县城,拥有年吞吐34万吨的铁路货站和年吞吐18万吨的化危品专线,同时涪、琼两江横全境,随着富金坝航电枢纽工程全面建成,500吨级船舶可从潼南直达重庆朝天门码头,全县初步形成了四通八达的水陆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潼南配套基础设施完善,具有企业投资的优越条件:一是水源富足,境内有大小溪河75条,涪江、琼江横贯194公里,县城有自来水厂2座,日供水能力12万吨,企业也可就近设生产用取水点;二是电力充沛,现有自建电站7座,水电装机3.3万千瓦时,年发电量1.7亿千瓦时,有20千伏输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3座、235千伏变电站8座,是全国首批电气化县;三是燃气充裕,县境内天然气储量370亿立方米,年开采量3.7亿立方米,有日输气30万立方米专用管道2条、配送气站2座;四是劳力富足,全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达20万多人,能为企业提供可靠的用工保障。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带领下,通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特别是本届政府以来,潼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精细化工、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引进和培育了民丰农化、万利来化工、新华化工、康河食品等6家亿元级企业;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初步形成了无公害蔬菜、生猪、优质粮油、笋竹等特色产业,中国西部绿色菜都建设已初具规模,是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蔬菜)生产示范县、产粮大县和优质商品瘦肉猪基地县;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商贸、旅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08年,全县地区内生产总值达到86.31亿元,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达到3.8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7.74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2240元和4509元,城镇化率达到34.6%。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25.4:34.2:40.4,形成了“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格局。全县经济发展逐步进入到既重经济体量、又重结构变化,既有发展速度、又有运行质量的良性发展轨道。
㈣ 潼南区的风景名胜
潼南区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1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其中一级景区有大佛寺,双江古镇,东升茶山3处;二级景区有人工运河,太安—琼江,青云湖3处;三级景区有马龙山卧佛,马鞍山,龙多山3处。 景区一览表名称简介图片大佛寺景区大佛寺景区位于重庆潼南区城西北1.5公里的定明山下,主要景观有:玉皇殿、观音殿、大佛殿、石磴琴声、鉴亭、顶天佛字、关羽像、救苦天尊、翠屏秋月、海潮音等。1999年评为重庆市风景名胜区,2006年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8月创国家AAA级景区。 马龙山马龙山在潼南至大足公路段的卧佛镇,有一处我国唯一的年代最晚,规模最大的摩岩造像群。存有雕刻186龛,631尊,圆雕石像92尊,共计造像723尊,其中规模最大的一龛长40余米,最小的一龛仅0.57米。建于1926年。其建造年代之晚,规模之大在我国石窟寺建造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杨闇公故里景区杨闇公故里景区属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重庆市六个红色景区暨十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辖杨闇公旧居、陵园,杨尚昆旧居、陵园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氏民宅五个景点。2011年创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陈抟故里(菜花)景区陈抟故里位于潼南县崇龛镇,是五代宋初著名道教学者和道教至尊陈抟的故乡,距潼南县城30公里,崇龛镇是一个已有14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镇,2013年被评为重庆特色景观旅游名镇。这里旅游资源丰富,有太极古镇、太极塔、高36.9米的陈抟塑像、佛教圣地玉佛寺、千佛岩、万佛岩、明月山、遇仙桥等陈抟遗迹和人文景观。陈抟故里景区油菜花核心区种植面积达3万余亩,形成了每年3月“十里菜花、黄金铺地”的美丽景观,每年菜花节都要吸引近百万游客前来观光。 杨尚昆陵园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任国家主席杨尚昆陵园坐落在距潼南县城3.5公里的梓潼镇卫星村杨家嘴,位于205省道旁左侧,距杨尚昆的出生地双江镇6.5公里。于1998年动工修建,2000年2月底竣工,占地11.4亩。分陵道、标志建筑、瞻仰广场、墓区四部分组成。陵园坐南朝北,后面有寨子坡,左边有凤凰山,右边有木鱼坡,旁边湖水清清,白鹭去集,墓前一条小河蜿蜒环绕,似一条玉带飘向涪江。杨尚昆陵园是缅怀伟人业绩,凭吊伟人忠魂,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激励后人以振兴中华为已任的纪念地。 双江古镇双江古镇位于重庆市西北方向的潼南县双江镇,地处嘉陵江支流涪江的下游,是重庆市十大历史名镇之一。古镇上的房屋历史都比较久远,部分是明清时期的建筑,保存非常完好,有前国家主席杨尚昆的故居,是非常完好的明清建筑。古镇上还有“杨氏民居”、“禹王宫”、“兴隆街大院”、“源泰和大院”、“邮政局大院”(即杨闇公旧居)、“惠民宫”等规模大、颇具清代民居建筑风格的古民居20余座,因此被专家们誉为“难得的清代民居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