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旅游发展背景
A. 石家庄旅游发展现状
关于石家庄旅游文化发展的思考 石家庄旅游业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高速增长而迅速发展,但面临着缺乏旅游精品缺乏特色、产业政策支持不足、运营机制缺乏活力、人才短缺等许多问题。今后应该突出省会旅游城市的地位、建设精品和特色旅游产品、推行开放和积极的产业发展政策、强化营销宣传等,使石家庄市旅游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旅游业是石家庄市的窗口产业、形象产业和先导产业,早在1998年3月,市委、市政府在石家庄全市旅游工作会议上就将旅游业定位为“在国民经济中起先导作用的新兴支柱产业”。尽管石家庄2000年被评为第二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但旅游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要提高石家庄市旅游开发水平,加强市区作为中心旅游城市的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发城市旅游,优化城市旅游产品组合将成为选择的必然。
一、石家庄市旅游业的基础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石家庄市确立发展旅游业的产业目标。石家庄是河北省省会,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紧邻北京和天津的特大交通枢纽城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讯便捷。现全市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人口924万(其中市区面积307平方公里,人口200.8万)。石家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既有秀美的自然风光,也有珍贵的文物古迹,其中,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嶂石岩、苍岩山、西柏坡、天桂山;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正定;有世界桥梁鼻祖赵州桥为代表的18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新中国的摇篮西柏坡;有国家级森林公园五岳寨;全国十大集贸市场之一的南三条、新华商贸城等一大批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和景点。目前已形成了红色旅游、绿色旅游、古文化旅游、新都市旅游四大系列旅游特色产品,全市现有对外开放且具规模的景区(点)50余处,其中国家4A级景区6处,国家3A级景区3处,国家2A级景区2处。全市现有星级饭店40家(其中三星级以上17家),各酒店、餐馆汇集了全国各地的风味菜系,娱乐、健身设施遍布市区。民航石家庄机场已开通国内外近30条航线;铁路、公路四通八达,有12条旅游专线通往各主要旅游景区。全市现有旅行社133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2家。
二、石家庄市旅游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经过培育,石家庄市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缺乏精品
虽然旅游产品很多,但拳头产品少,尚未形成强大的旅游吸引力。总的来说缺少如北京故宫等具有较高的中外影响力的景点,甚至没有像位于省内的承德避暑山庄、秦皇岛北戴河等具有较强旅游吸引功能的旅游景点。由于石家庄市没有形成真正的旅游中心城市,外地游客往往不把石家庄市作为首选的旅游目的地,也不会选择这里作为第一站,因此,造成了石家庄市绝大部分景区一直处于温冷线范围,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劣势,从市区到周边地区都缺乏稳定的旅游热线,只有西柏坡、动物园、植物园拥有较稳定的客源,即使在这几个游客较多的景点也存在着旅游内容单调和旅游项目设置不当的问题。
2.开发缺乏特色
目前石家庄市旅游资源缺乏深层次的开发,尤其是旅游资源的利用流于表面化和随大流,缺乏独特的文化底蕴。石家庄市既有山林、湖泊、温泉等自然资源,又有历史文化名城、现代革命圣地等人文资源,而且数量多,开发价值很高。然而,石家庄缺乏在同类景观中独树一帜的品牌,很难吸引更多远方的游客。
3.产业政策支持不足
石家庄市旅游业起步晚,产业政策不够配套和完善,对旅游资源、旅游生态环境、旅游服务企业等等的管理比较滞后。此外旅游业是综合性很强的产业,与交通、宾馆、饮食、商业、保险等部门关系非常密切,因而需要有大政策的观念,即制定政策时要考虑与其他产业的协调,目前这方面政策的制定工作也很缓慢。产业政策的不完善、不配套、不协调造成了旅游业的发展呆滞,不利于旅游业发展的合力形成。
4.运营机制缺乏活力
从国内外的旅游业发展历史来看,随着旅游业从兴起到成熟,其运营机制也逐渐从政府为主转向市场为主,即投资渠道以市场为主,经营主体以企业为主。石家庄市的旅游业投资渠道单一,旅游景点的建设资金主要来自政府,景点的经营权也大多在政府。尤其是区、市两级对旅游景区的双重管理,阻碍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的产业化进程。石家庄旅游业之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徘徊不前,发展较缓慢,就是因为把目标、过程、主体混淆在一起。
三、石家庄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旅游业是石家庄市经济的新兴产业,对优化石家庄市经济结构、改善河北旅游业格局、提升石家庄市城市形象、促进石家庄市的对外开放、促进石家庄市的城市建设和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近几年来看,石家庄市旅游业应着重做好下面几方面的工作:
1.突出省会旅游城市的地位
作为河北的省会,石家庄市比周边城市具有更多的旅游优势,这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等诸多方面,因此石家庄市应该朝综合型旅游城市发展。旅游业尤其要突出石家庄历史文化,石家庄虽然建市时间较短,但是她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仰韶文化时期。作为一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东垣古城到常山郡治,从石邑古城到真定府城,百代古城,千年兴废,一直是环石家庄近郊而变迁。石家庄市旅游业的发展应以发掘文化内涵为主,除此以外要利用省会具有强大的物流、人流和信息流的集散功能重视开展会议、展览、商务、学习、购物、探亲访友等旅游活动,在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的建设当中要注入旅游意识,营造出良好的旅游空间环境。
2.建设精品景点和精品路线
在市区、郊区和周边地区选取若干个景点或景区作为精品景点景区来重点建设。在市区可选择动物园、水上公园、世纪公园,在郊区可选择蟠龙湖、隆兴寺、赵州桥、柏林寺,在周边地区可选择西柏坡、驼梁、天桂山、嶂石岩、苍岩山。它们受季节的影响比较小,游客可以随时去。以它们为节点形成精品路线。通过精品景点和精品路线的建设来形成特色明显的旅游景点,带动整体旅游景点和路线的发展,为石家庄市旅游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整合大区域资源、形成区域竞争优势,构建石家庄中心旅游城市
石家庄市本身虽然拥有众多的旅游资源,但客观地说它们存在着规模小、分布散等先天不足的问题,发展中心旅游城市地位是当务之急。鉴于此,试拟定石家庄市旅游业三个较大的项目发展旅游业,从而形成“三大旅游增长极”和“四环旅游辐射区域开发”,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并发展成为我国东部、东北、东南部的游客进入西部远程旅游的中转站,形成具有特色的石家庄市大旅游圈。
(1)构建中心旅游城市,形成“三大旅游增长极”
三大旅游增长极为“中华药都”、“购物天堂”、“会展中心”。
打造新的“药都”城市旅游形象,以产业发展带动旅游业发展。石家庄市打造新的“药都”城市旅游形象具有较好的历史基础。全国最大的华北制药厂为“一五”期间国家156项重点工程项目之一,至今已有50年的历史。目前,全市已有医药生产企业250家,医疗器械、药用包装、医药商业企业近800家。根据目前的发展,石家庄市规划在2005年建成“药都”雏形,2010年建成中国最大的“药都”,成为医药生产基地及流通、科研、信息、培训的中心。建立全国最大的“医药工业园区”、“医药药品流通中心”、“中药材种植基地”。中华药都的兴建可以大大加强和全国乃至世界的联系,随着大量人员涌入,再加上旅游的宣传,可以大力开发药业旅游、药膳旅游、到制药工厂参观旅游、亲自制药旅游等知识性和参与性较强的项目。
建造旅游购物中心,以商业发展促进旅游业发展。石家庄正在向国际大都市发展,其商业地位十分重要。关键是如何利用现有各类批发市场、各类商厦、超市,以及专业市场资源,进行重新界定整合后开发旅游业。
同时大力发展会展经济,以商务发展促进旅游业发展。目前,石家庄市四通八达、立体便捷的公路、铁路、航空交通网,完善的会展基础设施,都为其开办博览会,以会促市,以展兴市及吸引大量商务旅游者进行旅游提供了大量契机。石家庄市会展旅游发展主要包含两大部分,一是以目前条件较好的市内中央商务区为主,主要包含河北会议中心、河北国际展览中心等。二是开辟新的会展中心,可定为石家庄市东部高新技术开发区。
(2)重新整合旅游资源,形成“四环旅游辐射区域开发”
石家庄作为省会及中心旅游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日益增强,应充分发挥出辐射、集聚、带动的龙头作用,建设以石家庄市市域旅游区为中心向外辐射的跨区域大旅游开发模式,形成“四环旅游辐射区域开发”的构想。
一环:市内旅游区以购物、会展、商务休闲、城市新风貌为主。范围在石家庄市建成区内。主要功能为集聚、带动,进而向外辐射,形成冀中南旅游圈的节点、中心旅游城市。
二环:近距离旅游区范围在1日游可往返的距离之内。旅游者以石家庄市为核心,向外作辐散。主要包含正定隆兴寺、赵县赵州桥、平山温塘温泉、毗卢寺等。这些景点距市区较近,交通方便,人们在购物、会议、参观工厂等活动结束后,去这些景区进行旅游较易实现。
三环:远距离的旅游区范围在2日游可往返的距离之内。景区主要包含五岳寨、嶂石岩、苍岩山、邢台临城崆山白云洞等。这部分旅游景点因距离石家庄市较远,旅游者到达的机率偏小,因此在加强景区建设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宣传,扩大知名度和吸引力。
四环:跨省区乃至国外的辐射旅游区。石家庄市大力开发中心城市旅游之后,在购物、参观、商务的基础上,必然会成为较远省份和国外的大量游客的中转地,因此,以石家庄作为基点,一是可以继续推出河北省其他著名旅游地,如秦皇岛北戴河、山海关、承德避暑山庄、张家口坝上草原、邯郸赵王城等;二是联合周边的省份,向西可到山西省、向北可至北京、天津、内蒙,向东到达山东,向南为河南省,形成跨省区的旅游辐射区,为大量游客长途出游提供多样的选择和便利。
4.制定积极的产业政策
我国加入WTO后,旅游业面临的第一个冲击波是政府包办旅游资源开发和经营的局面将被打破,大部分景点的经营权可以进入市场转让和拍卖,景点经营市场化和企业化,投资渠道也更多地来自民间和企业。因此石家庄市应及早制定适应WTO规则的产业发展政策,目前应主要制定企业经营规范、吸引投资、旅游纠纷、旅游资源及其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行政规章和实施办法,引导旅游业健康地发展,早日与国际接轨。在投资方面应制定优惠政策,如达到一定规模投资的旅游企业,应实行五年全免企业所得税,或按15%征收,然后返还企业再投入旅游基础设施;对投资重点旅游项目的私营企业,提供贷款贴息,扩大融资渠道。可以西柏坡风景区为试点,进行投资、管理和经营等方面的改革。
5.加强旅游营销
旅游营销一直是石家庄市旅游业发展的薄弱环节。这几年通过举办“吴桥杂技艺术节”和“旅游大篷车”活动,石家庄市的旅游知名度有了很大提高,但专业性质的营销活动仍然十分缺乏。为改变这种被动和消极的局面,应该强化营销活动的意识和行为;要以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进行旅游促销;要充分利用传播媒体和因特网定期和分批地宣传石家庄市的旅游资源及其优势;可以通过电视、报刊、广播、编制风景名胜区简介、导游图以及商品广告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提高石家庄市及其各风景名胜区的知名度,扩大客源市场范围;要尽早建立石家庄市旅游信息系统,它不但为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业提供信息服务,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要为旅游者提供游、行、住、购等多方面的信息,利于旅游者做出旅游决策。
总之,石家庄的旅游开发和发展任重道远,旅游从业者要在以往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求新求变,寻找更为切实合理的方式,满足日益发展的旅游市场需要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求。相信文化内涵的不断开掘会给石家庄市的旅游注入更多的活力,石家庄的旅游一定能够更上一层楼!
B. 河北旅游的内容简介
河北省内环京津,外环渤海,是中国重要的旅游资源大省。文物古迹众多。早在回5000多年前,中华答民族的三大始祖黄帝、炎帝和蚩尤就是在河北由征战到融合,开创了中华文明史。春秋战国时期,河北地属燕国和赵国,故有“燕赵”之称。元、明、清三朝定都北京,河北成了拱卫京师的畿辅之地。悠久的历史使河北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全省有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670处,其中国家级88处,是中国著名的文物大省。河北现有世界文化遗产3处,历史文化名城5座。主要景点有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清代帝王陵寝群清东陵和清西陵,长城精华地段等。此外,保定古莲花池和总督署衙,正定隆兴寺,赵县赵州桥,邯郸黄粱梦吕仙祠、武灵丛台、响堂山石窟、涉县娲皇宫等也饮誉海内外。
自然风光秀美。河北是中国唯一兼有海滨、平原、湖泊、丘陵、山地、高原的省份,地形地貌齐全。有中国十大风景名胜2处,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3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处,国家级森林公园9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处。秦皇岛海滨、黄金海岸滑沙场、华北明珠白洋淀、燕山峻岭、太行风光、坝上森林草原均为旅游热点。
C. 中国近代旅游业生产的背景是什么
中国近代旅游业产生的背景是:
1、近代以来的中国旅游活动局部存在,未形成产业,亟待改进。
(1)与帝国主义的殖民侵略活动紧密联系,西方的商人、传教士、学者和一些冒险家来到中国,在一些通商口岸和风景名胜地区巧取豪夺,建造房舍,供其经商、传教、游览和休憩之用;
(2)旧中国政府与西方列强建立外交关系,向西方各国派驻使节,不少外交官员考察异域,游历甚为广泛;
(3)不少人民出国出卖劳动力,其中也有一些人在谋生之余顺道游览观赏;
(4)为学习西方的科技知识,不少青少年漂洋过海出国留学,尤其是19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时期,出现“留学热潮”,得以游学欧美。
2、与旅游相关的行业有一定发展,具备发展旅游业的条件。
(1)交通。铁路是近代旅游的主要交通工具,中国从1876年起铁路建设有胶济铁路、滇越铁路、广九铁路、中东铁路。近代中国的内河航运、远洋航运、公路运输和民用航空对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2)旅游住宿。近代旅馆从清代末期开始发展。有外资经营的西式旅馆,民族资本经营的中西式旅馆,铁路沿线的招商旅馆以及公寓等。
由此可见,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近代旅游业起端很迟,直到本世纪20年代初,上海、南京、北平等地还仅有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外国公司开办的旅行社。因此,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陈光甫于1923年在该行设立了旅行部。1927年6月,旅行部独立,更名为中国旅行社,这是中国第一家旅行社。由于创办者陈光甫等人的竭力经营,该社发展迅速,独占中国旅游业鳌头30年,拉动了中国近代旅游业的发展。
D.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的背景与条件
A、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使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
B、产业革命的产生和发展,使得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大幅提高
C、产业革命带动了交通工具的革新,使旅行活动更为便捷
E. 谈谈如何去整合,开发和利用河北省旅游资源论文1500字
[关键词] 海南国际旅游岛 机遇 挑战 对策
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介绍
今年是海南建省创办经济特区二十周年,经过20年的探索、开拓与发展,海南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尤其是确立了以旅游业为龙头的产业结构群。2007年海南省政府正式向国务院申请设立“海南国际旅游岛试验区”。2008年3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关于支持海南省发展旅游业有关问题的函》原则同意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2008年4月25日,海南省政府在海口市举行了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新闻发布会,海南省旅游局局长宣读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行动计划》,根据行动计划,海南旅游业将全面与国际接轨。
结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行动计划》,我们可以得出“国际旅游岛”的一般含义是指在特定的岛屿区域内,以扩大旅游业开放为重点,对外实行以“免签证、零关税、放航权”为主要特点的旅游开放政策,推进旅游服务的国际化进程,以成为具有特色和极具影响的国际旅游度假胜地。综观当今国际旅游业界,类似于国际旅游岛的旅游天堂不胜枚举,如:美国的夏威夷群岛,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泰国的普吉岛,太平洋的斐济、瓦图阿努,印度洋的马尔代夫群岛,甚至新加坡,都是依托海岛优势,大力发展国际旅游业,最终形成各具鲜明特色的旅游度假胜地。
二、海南旅游的发展状况与发展国际旅游的机遇和挑战
1.海南旅游发展现状
凭借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遍布岛内的400多家旅游饭店,和众多旅行社的努力,海南旅游业在20内迅速崛起。根据下表数据分析,与1987年建省前相比,2007年海南接待国内外游客1845.51万人次,是1987年的25倍,旅游总收入171.37亿元,是1987年的150倍,国际旅游收入是1987年建省前的25倍,而境外旅游人数是1987年的4.35倍。
2.海南发展国际旅游的机遇
(1)国家对于海南发展国际旅游的特殊优惠政策支持。2000年底,国务院批准对21个国家的旅游团实行从海南开放口岸入境,在海南居留15天内免签证的优惠政策。随后海南省又实行了对台湾同胞的特别签证,拥有了全国有权为台湾居民审查签发一次性有效签证的四个口岸中的两个城市。从2002年4月1日起,海南岛实行了面向全球的落地签证,所有来海南的旅游团,都可在海口、三亚口岸签证机关办理即落地签证。2003年3月24日,中国国家民航总局正式批复将海南作为中国民航开放三、四、五航权的试点地区。
(2)国际赛事于会议,旅游节庆的举办。2001年2月26日,来自亚洲和澳大利亚的26个国家的代表在海南举行了博鳌亚洲论坛的成立大会。博鳌亚洲论坛的成立,以及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举行,亚洲的崛起和活力使世界的目光投向了海南,随之而来的外国资金、技术与人才进入海南岛。进一步塑造了海南“国际商务会展旅游地”的新形象。
2002年世界小姐组织机构宣布将在海南三亚举办第53届世界小姐总决赛,从此三亚拉开了“美丽”的序幕。三亚分别于2003年、2004年、2005年连续举办了三届世界小姐总决赛,这是世界上第二座连续举办三届世界小姐总决赛的城市。
1996年开始举办的中国三亚天涯海角国际婚礼节已经成为集婚庆、旅游和度假于一体的大型国际性旅游节庆活动,每届都吸引了数百对海内外新婚或纪念婚夫妇前来喜结良缘或重叙温情。这些国际会议、赛事和旅游节庆的举办,吸引了来自全球的目光,使海南知名度大大提升。
(3)游轮经济对海南国际旅游发展的影响。从2001年到2005年,全省共接待国际游轮1104艘次,出入境旅客达51.6万人次,其中出入海口市口岸898艘次,出入境旅客28.6万人次,当然,主要是海口至越南的短程航线;出入境三亚口岸206艘次,出入境旅客23万人次。据统计,2008年1月~3月份,三亚海港口岸邮轮船舶入出境50个航次,旅客入出境42898人次,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27%和320%,比去年全年增长120%。创三亚海港口岸历史纪录。这些旅游多为来自欧洲地区的高端游客。
3.海南发展国际旅游的挑战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与海南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相似的岛屿星罗棋布,夏威夷、巴厘岛、普吉岛、大溪地等世界著名岛屿竞相辉映,这些岛屿的旅游资源与海南岛的旅游资源有很强的相似性。海南岛在国内旅游市场中最有特色的热带海洋旅游优势,在国际旅游市场中并没有出彩之处。海南发展国际旅游,需要面对的是众多同质旅游地的竞争,而海南旅游产业起步晚,旅游产品缺乏文化内涵,文化教育基础相对落后,旅游企业规模小、经营水平低、服务质量差、效益差,而其他国际著名旅游岛屿均已具备较高的国际知名度,以及较成熟的营销网络。
海南旅游产业现有问题简要总结如下:
(1)旅游宣传促销力度不够,促销主题不明确。海南境外客源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际知名度不高, 西方发达国家对海南岛知之甚少, 这与海南对外宣传促销力度不够,以及缺乏鲜明的营销定位和品牌是有很大的关系。
(2)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的深度与广度不够,缺少具有文化底蕴的旅游景点,没有将海南特有的海洋文化、热带原始森林文化、黎苗少数民族文化充分挖掘。
(3)海南旅游业缺乏对海南旅游业定位、发展方向与阶段的客观认识和准确把握。在旅游产业规划上,片面开发低档次的观光旅游产品,从旅游线路组合、旅游饭店、旅游景点的开发规划和城市规划都体现出产品开发与资源特色的不协调,形成了旅游资源的高品位和开发产品的低档次的严重错位。
(4)旅游企业管理不善,规模小,经济基础薄弱的通病相当突出。在缺乏统一管理的情况下,低水平重复建设,恶意破坏生态环境,价格竞争带来的普遍服务质量低下等情况屡见不鲜。
(5)旅游区布局不合理,旅游相关配套设施不健全,旅游交通相对落后,国际航线少。
三、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具体对策
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就是要在国家相关优先发展的政策指引下,通过全岛从政府到普通民众的群策群力,经过一系列的努力,把海南打造成我国旅游的窗口,世界旅游目的地的首选之地。为此,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1.政府加强宏观管理与协调是目标成功的第一步
旅游业是综合性特别强的产业,需要很多相关部门和产业的配合,同时提供的产品又是最终体现为无形的服务的一个特殊的行业。所以要发展海南国际旅游岛,首先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统一管理和协调。回顾世界著名国际海岛型旅游目的地,无一例外。我们高兴的看到,海南省已经制定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行动计划》,以及相关的配套措施。但要真正的得到有效的实施,第一,应该在省内设立高规格的旅游发展协调部门,以便整合资源,协调部门与部门,地方与地方的关系;第二,尽早建设促进旅游业国际化发展的平台,整顿岛内旅游业秩序,彻底扭转目前不利于旅游业国际化发展的一切不利因素;第三,严把海南岛整体规划设计,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避免出现一哄而上,低层次重复开发,野蛮开发,破坏整个海岛生态环境的情况,生态环境是脆弱的,又是不可逆的,在宏观把握上一定要慎之又慎。
2.旅游形象的国际化定位和旅游产品的开发
宣传促销是海南发展国际旅游的突破口,好的旅游产品往往需要多年经营创立的品牌,精心设计的广告定位口号,以及不遗余力地推广活动。美国夏威夷州旅游署每年投入2000万美元作为旅游促销费用,派出自己的促销员到伦敦、东京、法兰克福、香港等地全方位出击,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当然也离不开适当的宣传推广,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第一,品牌本身应具有国际化,同时又能彰显地方,民族特色;第二,利用已有的推广宣传渠道,特别是像博鳌亚洲论坛,三亚世界小姐比赛等,建议在条件适合的时候创办国际顶级体育赛事,包括国际摄影比赛等;第三,针对各细分市场的特点,设计个性化宣传推广策略。
海南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但旅游产品国际化程度低,难以满足国际游客需求。当前产品带有明显的旅游观光特点。具体措施,可以考虑,第一,海南可以凭借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争取将Club Med这样的世界顶级度假村品牌引进海南,以提升产品档次;第二,在产品开发设计理念上变观光旅游为度假、休闲、疗养、生态旅游等体验型旅游产品;第三,借鉴成熟著名的国际海岛开发的成功经验。
3.创建国际化旅游环境平台
要成为真正的国际旅游岛,必要的软硬件就成为支撑产业的发展平台。从目前来看,海南要完善:第一,旅游标识的国际化,以及语言的国际化,提倡全民学讲英语;第二,建立环岛信息与服务平台,能让身处异国他乡的国外游客在大多数游客集散地方便快捷的得到他们想要知道的所有信息;第三,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医疗急救服务保障体系;第四,制定国际化的旅游标准体系与旅游市场法规,建立高效、快捷的旅游质量投诉热线;第五,提高岛内民众素质,提倡良好社会风尚和居民服务意识;第六,旅游交通的国际化,要形成岛内多层次的快捷交通网络,同时要尽量多开通与境外主要中心城市的直航,包括国内主要城市的航运;第七,构筑国际购物环境。
4.旅游产业组织结构国际化
一流的旅游业需要一流的旅游产业企业来承担,从目前来看,海南的旅游也存在这方面的困难,“小,乱,散,差”是这些企业
F. 河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张家口、秦皇岛等北部县市旅游业较好,中南部衡水、邢台却不足。
G. 河北旅游市场开发策划书
旅游就是吃,住,游,购,娱,结合交通,高速路,机场航班次,地方景点特色,旅行社服务水平,酒店星际分级,红色旅游,寺庙旅游,中药医疗旅游,山水旅游,农家乐乡村旅游,京津冀一体化整体考虑,分出高中低客户群,疏通投诉机制,专门人员负责,客人至上,
H. 中国旅游业发展背景
题目好大,新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要分几部分讲:首先,49-66年是政治接待任务;其次,66-76年 停滞阶段;目前 76-目前,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国家需要大量的外汇来建设国家,同时要对外宣传。所以就大力发展旅游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