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浅析甘孜州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论文

浅析甘孜州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论文

发布时间: 2021-03-02 19:37:48

❶ 求《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论文一篇,3000字左右就可以

我来自安阳,对安阳的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相对较为了解,下面我就爱谈一下自己对安阳旅游业的一些认识和自己的看法。
近年来,安阳旅游业发展相当迅猛,继殷墟甲骨文红旗渠太行大峡谷之后,又有了中国文字博物馆,和现在争议热点曹操墓。我们安阳的旅游业可以说已成为安阳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产业。但是与省内旅游业发达城市相比,安阳旅游业的发展还是不成熟,旅游业仍处在初期萌芽的后一个阶段。我查了一些资料:2008年,安阳旅游收入仅占全市GDP的5.03%,不仅比焦作低5.88个百分点,也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95个百分点;同为世界文化遗产,洛阳龙门石窟门票收入超过9000万元,而安阳殷墟还不到1000万元。明显的差距引起了关注安阳旅游的业内人士的思考,如何客观评价安阳旅游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与问题,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促进安阳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先说一下安阳旅游业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吧
1.安阳旅游业发展的优势与面临的机遇
(1)旅游资源丰富,人文名胜与青山秀水交相辉映
三千年历史,留下名胜无数。

安阳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悠久历史造就了许多令人神往的名胜古迹,像包括甲骨文、青铜器和都市建设在内的殷商文化,周易发祥地的羑里城等。这块神奇的土地还哺育过文治武功、彪炳青史的名人贤士,周文王姬昌就是在羑里演绎出《周易》,民族英雄岳飞就出生在安阳市的汤阴县。
与名胜古迹相辉映的还有青山秀水。集“雄、险、奇、秀”为一体的太行大峡谷重峦叠嶂,平湖碧绿;被称为人间奇迹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原始质朴、风光奇特。
(2)地理位置优越
安阳历史上就是较为著名的商贸集散地,区位优势明显。安阳位于河南省最北端、晋冀鲁豫四省交汇处,东望黄河近齐鲁,西依太行接山西,南经新乡达郑州,北隔漳河临河北,距省会郑州180公里,距首都北京500公里。境内交通发达,铁路、公路、航空交通便利,辐射性强。京广铁路、汤鹤铁路、汤台地方铁路、即将开工的京港澳客运高速铁路和长日铁路连接四方;京珠高速、京港澳高速、安林高速、107国道、219国道、302国道纵横交错,通向四面八方。
(3)市场空间大,旅游业进入黄金发展期
从发展规律看,国内旅游业正在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世界旅游业发展规律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旅游消费需求迅速膨胀,旅游业将出现爆发性增长。2008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河南省人均GDP接近3000美元,预示着包括河南省在内的国内旅游业正在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从发展阶段看,旅游业转型升级方兴未艾。随着人们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众旅游消费结构正由观光旅游为主向观光、休闲、度假、健身旅游并重转型,新兴业态不断涌现,发展空间大大拓展,蕴藏着弯道超越和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
(4)政策环境好
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扶持政策,旅游业发展的底气更足、动力更强。2006年八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两大跨越”的历史任务,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特别是围绕建设文化强省,着力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2009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实施“旅游立省”战略的重大决策,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放在更加优先的位置来发展,使旅游业成为实现中原崛起的强大支撑。
2.安阳旅游业发展的劣势与面临的威胁
(1)尚未形成龙头品牌和拳头产品
品牌打造重点不突出,尚未形成在全国叫得响的拳头品牌和龙头产品。现有的殷墟博物苑、羑里城等景点规模较小,配套设施不完善,布局分散,可进入性、可逗留性较差,对游客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不强。这已成为制约安阳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2)旅游产品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
旅游项目设计和开发深度不够,产品单一,产业链条有待拉长。目前安阳旅游收入主要来源于门票,游客在文化娱乐和购物方面的消费还不够,其占旅游总收入的比例还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安阳旅游景区大部分处于低层次的经营水平上,文化娱乐项目类同,缺乏娱乐性、参与性。旅游观光多以爬山、看庙、聊风情为主,休闲娱乐仅能提供简单的食宿和棋牌、钓鱼之类的活动,无法满足游客休闲娱乐、文化风情体验、学习考察等多种需求,吸引不了回头客。另外,作为旅游资源大市的安阳,旅游购物收入的比例一直徘徊在10%左右。特色旅游商品开发滞后,旅游者的主要购物对象是农副产品、土特产品和农村手工艺品,文化内涵不高,种类单一。
(3)对外宣传和推销力度有待加强,方法、手段有待创新
整体看,围绕旅游的对外宣传和推销力度小,方法、手段不够丰富。目前,除殷墟博物苑、红旗渠等少数景区外,安阳所辖各县景区的宣传推介工作较为薄弱,在新闻媒体上做广告的还不多。
另外,许多新的方法、手段还没有尝试,难以完全覆盖各种游客群体。与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4)旅游服务条件及环境条件不尽完善
旅游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不尽完善。主要表现在:一是交通设施不健全。通往一些乡村旅游目的地的道路较差,景区之间缺乏专业旅游线路,停车位不能满足旅游旺季的需要等。二是饮食安全和公共卫生不同程度的存在问题。在一些景区,厨房、厕所的卫生条件与预期标准相差甚远,对苍蝇、蚊子等缺乏有效控制。三是配套设施不健全。中高档次的涉外宾馆、饭店和能够为散客提供医疗保健、金融保险、加油检修等综合服务的游客服务中心较为缺乏。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旅游接待的质量和消费者的满意程度,限制了游客的逗留时间和消费。
(5)周边地市的“先发优势”给安阳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挑战
近年来,安阳周边地市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占据了“先发优势”。河南旅游资源丰富,发展优势得天独厚,近年来成功探索出了“焦作现象”、“栾川模式”等著名的旅游发展模式,打造出了郑汴洛“三点一线”沿黄文化游、太行山水游等精品旅游名牌。这一方面给安阳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榜样和区域联盟、共荣共赢的机会,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对安阳旅游业发展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安阳人我深知安阳在旅游业方面还有很多任务等待我们这代人去完成。
1.我认为安阳需要进行全面、细致的创意策划和科学规划
我们可以邀请全国各地旅游业精英来安阳进行创意策划比赛,一是集思广益开发出新型旅游产品,二是起到吸引眼球、宣传促销的作用。在综合各路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对安阳旅游业发展进行科学定位,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高起点、高标准地抓好旅游景区的规划编制工作。根据国内外旅游业发展趋势科学制定规划,对旅游项目的投资方向和方式、产品开发、建设布局等进行整体规划。加强对各重点景区、星级饭店、大中型度假村的规划管理,科学安排景点、线路,注重周边环境和文化品位。
2.安阳的标志性的地物较少几乎没有,或者说不够显著特别,我们要塑造旅游形象
关机其实还是在于宣传,以便进一步用好独特的旅游资源——殷墟、周易、红旗渠、太行大峡谷等“四大品牌”,向外强力推介。借助我们这“四大品牌”的知名度打造代表安阳旅游形象的旅游符号和城市名片。
3.开发自己的旅游产品不能局限于门票。
可以重点建设文化体验、休闲娱乐和旅游购物项目,拉长产业链条。借鉴香港迪士尼、深圳欢乐谷等国内外旅游景点的成功经验,在旅游六要素上做足、做好文章。用高水平创意实现产品创新,让游客得到超值体验和享受,从而延长逗留时间,超越“门票经济”。
4.强力宣传与推介,提高旅游市场占有率
(1)利用多种媒介资源进行高频率、立体宣传,树立安阳旅游形象
一是策划与安阳名胜有关的电影、电视剧,提高安阳知名度。二是制作安阳旅游形象广告,在中央电视台、重要客源地及周边县市新闻媒体上投放,提高全国人民对安阳旅游的认知度。三是编印与安阳名胜有关的照片集、连环画册、书籍等,向更多的游客展示安阳独特的魅力。四是利用互联网、手机平台等新型渠道开展经常性的广告宣传,使安阳成为游客和旅行社关注的热点。
(2)定期策划、开展专题活动,宣讲和推介安阳旅游产品
一是召开专题活动新闻发布会,邀请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大河报》等重要新闻单位全程报道,使安阳旅游品牌逐渐在全国叫响。二是定期在重要客源地举办专题旅游推介、促销活动,如在郑州、北京、香港等地举办“殷商文化旅游节”、“周易与现代化国际研讨会”、“感悟红旗渠精神、走进安阳旅游”等主题活动,宣传推介安阳旅游资源,吸引游客走进安阳。
(3)加强与各地旅行社、旅游主管部门的合作,拓宽市场
一是加强与各地旅行社的合作,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安阳旅游。与重要客源地旅行社签订长期合作协议,通过建立办事处、联络点和联营等多种形式,为安阳输送游客。
二是加强与周边地区旅游主管部门的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共荣共赢的格局中。例如,联合新乡、鹤壁、济源、焦作、邯郸等城市,实施南太行旅游协调开发和统一营销,积极打造南太行联盟。
5.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升级改造。重点投资建设旅游公共服务设施,通过政府投资引导社会投资,创造一个优良的旅游公共服务环境。加大资金投入,重点加强道路、通讯、水电以及食宿设施升级改造的力度。
6.加强旅游人才引进和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
一是引进、培养旅游开发和经营管理人员。对于具备高度创意能力的新型人才,以引进“外脑”,为主;对于日常经营管理人才,主要靠自己培养。二是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通过各种途径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尤其要对导游、宾馆接待、餐饮服务等一线从业人员进行旅游服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三是开展各种形式的生态环境教育和文化传统教育,提高旅游开发者、经营管理者及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和文化自豪感,以更好地实现旅游生态、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少不了与资金投入挂钩,这就关系到经济问题,徐哟其它产业包括重工业加工业等的相互配合,也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大力宣传,吸引外资的引入,在河南甚至中国越来越有影响力,这期间我们会有很多事情要做,对我们安阳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每一个安阳人的积极配合,尤其是政府的英明决策,这样安阳的旅游业才能够得到大力发展。
作为安阳人,为安阳的今天的蓬勃发展感到自豪,为安阳的将来和近期的努力感到欣慰,毕业后有打算在安阳发展的想法,为自己的家乡尽一份自己的力量,相信安阳的明天会更好,终会有一天,我走在安阳的大街上,五步能看到游客在拍照,十步有外国人在点头称赞。那是怎样一种美美妙的情景。

❷ 浅谈民俗旅游资源开发

[旅游管理]浅析民俗文化对旅游开发的影响
http://ww2.tabobo.cn/soft/20/233/2008/910556119535.html

内容提要:随着当今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伴随着的压力也积聚增加,旅游作为一种放松心情和舒缓压力的重要方式,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青睐,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时尚。人们在旅游过程中不仅追求自然风光美的精神享受,而且还想通过旅游来满足其对文化信息的需求,因而文化已成为现代旅游的灵魂。民俗旅游是文化旅游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形式出现在当今的旅游舞台上,在旅游者的面前尽显其独特魅力和风采。本文主要从贵州的傩戏在旅游开发中的现状入手,具体分析了傩戏这一古老的民俗文化现象,在当今旅游开发中已经被开发到了什么程度,有哪些开发层次以及它们的作用和影响,进而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或不足提出自己的开发建议。

关键词:民俗文化 旅游资源 旅游开发 傩戏

目 录
绪论 1
1.民俗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 1
2.贵州傩戏的旅游开发现状分析 3
2.1 傩戏的起源极其特征 3
2.2 贵州傩戏分布现状 4
2.3 傩戏的旅游开发现状 4
3.傩戏在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5
4.结论 6
注释 8
参考文献 8
后记 9

7800字

❸ 有关成都旅游文化的论文3000字左右

旅游文化相关的论文算是简单的,如果是专业的论文还是需要专业的合作伙伴,可以搜一下“春泥期刊库”,会给你更多的帮助

❹ 民族文化类论文范文资料,与特色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相关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专业应考者完成本科阶段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应考者的总结性独立作业,目的在于总结学习专业的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文体而言,它也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论说文。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分两个步骤,即选择课题和研究课题。

首先是选择课题。选题是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因为,选题是毕业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它实际上就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亦即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如果“写什么”不明确,“怎么写”就无从谈起。

教育部自学考试办公室有关对毕业论文选题的途径和要求是“为鼓励理论与工作实践结合,应考者可结合本单位或本人从事的工作提出论文题目,报主考学校审查同意后确立。也可由主考学校公布论文题目,由应考者选择。毕业论文的总体要求应与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相一致,做到通过论文写作和答辩考核,检验应考者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但不管考生是自己任意选择课题,还是在主考院校公布的指定课题中选择课题,都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切实可行的课题。选好课题是毕业论文成功的一半。

第一、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紧密结合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以促进科学事业发展和解决现实存在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选题要符合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要具有新颖性,有创新、有理论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或推动作用,一项毫无意义的研究,即使花很大的精力,表达再完善,也将没有丝毫价值。具体地说,考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选题。首先,要从现实的弊端中选题,学习了专业知识,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和理论上,还要下一番功夫,理论联系实际,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去寻找和解决工作实践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其次,要从寻找科学研究的空白处和边缘领域中选题,科学研究
还有许多没有被开垦的处女地,还有许多缺陷和空白,这些都需要填补。应考者应有独特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去思索,去发现,去研究。最后,要从寻找前人研究的不足处和错误处选题,在前人已提出来的研究课题中,许多虽已有初步的研究成果,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还有待于丰富、完整和发展,这种补充性或纠正性的研究课题,也是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的。

第二、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切实可行的课题。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不但要有考生个人的见解和主张,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由于考生个人的主观、客观条件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选题时,还应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及所具备的客观条件来选题。具体地说,考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综合考虑。首先,要有充足的资料来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缺少资料的情况下,是很难写出高质量的论文的。选择一个具有丰富资料来源的课题,对课题深入研究与开展很有帮助。其次,要有浓厚的研究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可以激发自己研究的热情,调动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以专心、细心、恒心和耐心的积极心态去完成。最后,要能结合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每个考生无论能力水平高低,工作岗位如何,都有自己的业务专长,选择那些能结合自己工作、发挥自己业务专长的课题,对顺利完成课题的研究大有益处。

选好课题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研究课题,研究课题一般程序是:搜集资料、研究资料,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最后是执笔撰写、修改定稿。

第一、研究课题的基础工作———搜集资料。考生可以从查阅图书馆、资料室的资料,做实地调查研究、实验与观察等三个方面来搜集资料。搜集资料越具体、细致越好,最好把想要搜集资料的文献目录、详细计划都列出来。首先,查阅资料时要熟悉、掌握图书分类法,要善于利用书目、索引,要熟练地使用其他工具书,如年鉴、文摘、表册、数字等。其次,做实地调查研究,调查研究能获得最真实可靠、最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调查研究时要做到目的明确、对象明确、内容明确。调查的方法有:普遍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调查的方式有:开会、访问、问卷。最后,关于实验与观察。实验与观察是搜集科学资料数据、获得感性知识的基本途径,是形成、产生、发展和检验科学理论的实践基础,本方法在理工科、医类等专业研究中较为常用,运用本方法时要认真全面记录。

第二、研究课题的重点工作———研究资料。考生要对所搜集到手的资料进行全面浏览,并对不同资料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阅读、选读、研读。

通读即对全文进行阅读,选读即对有用部分、有用内容进行阅读,研读即对与研究课题有关的内容进行全面、认真、细致、深入、反复的阅读。在研读过程中要积极思考。要以书或论文中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与研究方法来触发自己的思考,要眼、手、脑并用,发挥想象力,进行新的创造。

在研究资料时,还要做好资料的记录。

第三、研究课题的核心工作―――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在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考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根据选题,确立基本论点和分论点。提出自己的观点要突出新创见,创新是灵魂,不能只是重复前人或人云亦云。同时,还要防止贪大求全的倾向,生怕不完整,大段地复述已有的知识,那就体现不出自己研究的特色和成果了。


根据已确立的基本论点和分论点选定材料,这些材料是自己在对所搜集的资料加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组织材料要注意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注意前后材料的逻辑关系和主次关系。

第四、研究课题的关键工作―――执笔撰写。考生下笔时要对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注意:拟定提纲和基本格式。

拟定提纲包括题目、基本论点、内容纲要。内容纲要包括大项目即大段段旨、中项目即段旨、小项目即段中材料或小段段旨。拟定提纲有助于安排好全文的逻辑结构,构建论文的基本框架。


基本格式:一般毕业论文由标题、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等4方面内容构成。标题要求直接、具体、醒目、简明扼要。摘要即摘出论文中的要点放在论文的正文之前,以方便读者阅读,所以要简洁、概括。正文是毕业论文的核心内容,包括绪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说明研究这一课题的理由、意义,要写得简洁。要明确、具体地提出所论述课题,有时要写些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本人将有哪些补充、纠正或发展,还要简单介绍论证方法。本论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即表达作者的研究成果,主要阐述自己的观点及其论据。这部分要以充分有力的材料阐述观点,要准确把握文章内容的层次、大小段落间的内在联系。篇幅较长的论文常用推论式(即由此论点到彼论点逐层展开、步步深入的写法)和分论式(即把从属于基本论点的几个分论点并列起来,一个个分别加以论述)两者结合的方法。结论部分是论文的归结收束部分,要写论证的结果,做到首尾一贯,同时要写对课题研究的展望,提及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或可能解决的途径等。参考文献即撰写论文过程中研读的一些文章或资料,要选择主要的列在文后。


第五、研究课题的保障工作―――修改定稿。通过这一环节,可以看出写作意图是否表达清楚,基本论点和分论点是否准确、明确,材料用得是否恰当、有说服力,材料的安排与论证是否有逻辑效果,大小段落的结构是否完整、衔接自然,句子词语是否正确妥当,文章是否合乎规范。


总之,撰写毕业论文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对于缺乏写作经验的自考生来说,确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考生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虚心向指导教师求教。 毕业论文写作规范
毕业论文应包含以下几方面:封面、任务书、目录、中英文摘要、正文、小结、致谢、参考文献、附录、考核表等。有关要求如下:
1、 摘要
应扼要叙述本设计的主要内容、特点,文字要精练。一般字数控制在400字左右,采用小四号宋体,要有3-8个关键字。
2、前言
应说明本设计的目的、意义、范围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阐述本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3、 正文
正文要求字数在8000以上,一般分若干章,每章分若干节,又可分若干小节。
正文中的图和表按章编排,图和表均应有名,如:图3-1阅卷系统图,表5-1系统配置表。图名位于图的下方,表名位于表格上方。
4、 结论
概括说明本设计的情况和价值。分析其优点、特色,有何创新,性能达到什么水平,并应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改进的方向,特别是对设计中遇到的重要问题要重点指出,并加以研究。
5、 致谢
简述自己通过本设计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设计的有关人员表示感谢。
6、 参考文献
正文后面一般包括若干篇参考文献,格式为:序号,作者,篇名或期刊名,书号(杂志号),出版日期或刊出日期。
列出的参考文献应英文书目在前、中文书目在后(按第一作者名的字母顺序排序,中文名以拼音顺序排序,同一作者,按出版时间排序)。
7、 附录
附录可有若干个,一般包括源程序,参考的有关数据等。
8、 其它
毕业论文的排版要求:题目为三号黑体,正文为五号宋体,各章节标题均采用黑体字,页边距为左3cm,右2.5cm,上下各2.5cm,标准字间距,标准行间距,页面统一采用A4纸。

❺ 某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论文怎么写

云南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初探
摘要: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为我国西部各省、市、自治区跨世纪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早在1994
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就把旅游业作为云南省的支柱产业来发展。但在近几年的旅游业发展中,旅游资源开
发和利用,存在许多问题和不合理的地方。本文就云南省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和讨
论,力求为云南省旅游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关键词:旅游资源;区域经济;云南省
近年来,云南省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进行重点发展,在政策方面、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扶持,旅游
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长足发展。但审视现状,我们不难发现,云南旅游业的发展并非是一蹴而就的。
由于种种原因,我省旅游产业的发展中存在着不少问题。特别是在旅游资源开发这一问题上,缺乏科
学性和可持续发展性。下面,仅就云南省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云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云南旅游资源的结构分析
1·云南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
美丽富饶的云南地处西南边陲,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云南地貌波状起伏,山高谷深,河川纵
横,坝子和湖泊众多,喀斯特地形分布广,既有近代火山地貌,又有现代冰川。整个地势从西北向东南
倾斜。江河顺着地势成扇形,分别向东南、向南流去。其基本地貌特征为自西北向东南分三个阶梯。
迪庆州为第一级梯层,滇中高原为第二梯层,西部、南部、和东南部为第三梯层。云南江河众多,山水
相依,气象万千,著名的有:东方大峡谷———怒江大峡谷、迪庆香格里拉大峡谷、丽江虎跳峡、罗平小三
峡等;湖泊星罗棋布,其中以景色秀丽而著称的有:滇池、洱海、抚仙湖、泸沽湖等;云南有“植物王国”,
动物王国”,“药物王国”,“大自然花园”等美称。云南森林面积近1000万公顷,覆盖率为24·2%,木
材积量9·88亿立方米,是我国两大林区之一;观赏植物达2000多种。云南野生动物之多,为全国之
首,脊椎动物达1737种,占全国种类的58·9%。
云南季风气候极明显,冬季盛行干燥的大陆季风,夏季盛行湿润的海洋季风。加之全省地形地貌
复杂,境内高山深谷纵横交错,形成了独特的立体气候。有的地区长冬无春,春秋较短;有的地区终年
如夏,一雨成秋;不少地方四季如春。总的特点是: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降雨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
均;气候垂直变化明显。
云南有众多的历史遗迹。云南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禄丰、开远腊玛古猿的发现,证明远在800
万年前,滇中地区出现了“正在形成的人”;元谋猿人化石的发现,证明早在170万年前云南已经是早
期人类活动地区之一;另外,云南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云南省2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有25个;为
全国之冠。各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化艺术、语言艺术,这是最令人向
往的地方之一。
2·云南旅游资源的开发情况
云南旅游业始于50年代。1956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组建中国国际旅行社昆明分社。昆
明分社和昆明饭店实行两块牌子,一个机构,开展旅游服务工作。后来又增挂云南省华侨旅行社的牌
子(云南省中国旅行社前身)。这时期由于全省的旅游业务主要是接待社会主义国家的旅游者和回国
华侨,业务范围有限,发展缓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云南旅游业引起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1978年3月,成立了云南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1995年省第六次党代会上,把旅游业作为全省四大
支柱产业之一,确立了云南省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揭开了云南旅游业大开发的序幕。
云南旅游业近年来发展很快,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基本上形成三条旅游线:昆明—石林—阿庐古
洞—普者黑—鲁布格为主的滇东南旅游线;昆明—大理———丽江和保山,腾冲、瑞丽为主的滇西旅游
线;昆明—思茅—西双版纳为主的滇西南旅游线;已建成除昆明外的大理、丽江、景洪、瑞丽4个旅游
集散地;已建成5个旅游区:(1)以昆明为主的滇中旅游区;(2)以丽江为主的滇西北旅游区;(3)以大
理为主的滇西旅游区;(4)以景洪为主的滇西南旅游区;(5)滇东南旅游区。并形成了六大产品:(1)观
光世界罕见景观的观光旅游;(2)享受四季如春温和气候的度假旅游;(3)地方特色鲜明的民族风旅
游;(4)距赤道最近的雪上旅游;(5)动植物王国的热带动植物旅游;(6)丰富多彩的综合娱乐旅游。
(二)云南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1·开展程度不够
我省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但大都停留于旅游资源的表层开发,开发出来的产品属于初级旅游产
品。近两年来,我省旅游产品结构仍以观光度假和商务旅游为主,其它旅游产品只占领市场份额的很
少一部分,产品结构严重倾斜,近似于单一,大大制约了我省旅游产品的市场吸引力。观光度假和商
务旅游因其产品增值能力差,属资源的表层开发,由此可见我省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不够。
2·开发范围窄
云南旅游资源覆盖面极为广阔,除滇东北地区外,基本上各地州都有其较为独特的旅游资源。但
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其中主要是旅游地知名度和客源数量)我省在旅游资源的开发问题上,对昆
明地区和滇西北地区开发力度较大,而对其它非热点地区,开发投入较少,致使我省旅游资源开发面
相对较窄。
3·项目重复建设现象较为突出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以市场为导向,但市场机制是具有盲目性的。如何克服开发过程中的盲
目性是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关键性问题。云南旅游市场经过近几年来的发展,在资源的有效利用上有
了长足进展,但在开发过程中,项目重复建设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具体表现在什么样的项目赚钱就一
窝蜂而上,欠缺对长远目标的规划和考虑。在投资项目时没有经过科学分析,造成了项目重复建设,
使旅资源的利用陷入了较为盲目的状态。
4·旅游资源开发可持续性差,保护力度不够
旅游资源的科学利用不仅表现在对资源的充分利用上,它还表现在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上。虽
然我省旅游业发展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但在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上还存在不少问题。我省旅游
开发缺乏对旅游文化的内涵、景观审美特征、地域文化背景的综合利用,缺乏集参与性、娱乐性、知识
性于一体的多元化产品。从总体上来说是一种高速度、低质量的发展模式,发展后劲令人担忧。另
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保护力度不够,破坏性开发现象时有出现。我省西北部地区的迪庆州中甸
县白水台风景区,由于当地旅游部门缺乏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让游客随意到白水台上行走,致使
白水台风景区在先期开发过程中就遭到破坏。
5·旅游资源开发的系统性不够
旅游业的发展应强调实效,树立“大旅游”的发展思路。这就要求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中应注意
开发的系统性。所谓“系统性”,就是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针对本地区旅游资源情况,制定长期性
的发展战略,在开发过程中,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一个旅游业发展中的坚强实体,在这个实体的
密切协作下,把旅游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使当地旅游资源开发作为系统工程来看待。我省
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因种种原因,系统性不强,没有一个统一规划,欠缺对长远利益的考虑,“羊头
效应”较为明显,这不利于我省旅游产业的长期发展。时间长了,还会影响其它产业发展。
6·没有充分挖掘人力资源
传统观念认为:旅游资源是自然风光资源与人文历史文化资源的有机结合。据此,笔者认为:人
力资源也是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应充分重视“人”的因素,把人力资源的有
效利用和对自然、人文历史资源的开发有机结合起来,使旅游资源的开发更加科学、有实效。云南省
旅游资源开发尚属初级阶段,充分重视人力资源利用是旅游资源开发产生质的飞跃的关键所在,我省
过去的发展变化表明:人力资源的科学开发,是任何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二、科学合理地开发旅游资源是云南旅游业发展的关键
旅游资源具有重复利用的价值。一般说来,旅游资源不会因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而被消耗掉。
旅游者经过旅游活动后带不走旅游资源本身。旅游者带走的只能是在旅游活动中使用资源的感受和
经历。因此,只要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采取合理的旅游开发方式,就可以获得旅游资源的永续利
用。旅游资源开发本身就是一个人与自然共同创造优美景观的过程,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
开发更多的旅游资源,这就更需要保护和建设与自然协调的优美的旅游景观和旅游环境。笔者认为
在今后云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云南旅游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充分发掘云南省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深层次挖掘可开发
利用的有效资源,不要把开发仅仅停留在满足传统的观光度假游之类的表层开发上,要注意找出旅游
资源的丰富内涵,把资源的优势转化为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新经济增长点,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
发展优势。
2·把开发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在开发过程中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性,切忌为了眼前经济利益
而进行毫无保护的破坏性开发。云南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各地、州均有其特色明显的旅游资源。所
以,在开发过程中应把视野放开阔一点,不要把开发紧紧盯在“一点(昆明)两线(丽江、大理—西双版
纳)”这些热点地区,这样才能使旅游业真正成为云南省的支柱产业。另外,在充分开发旅游资源的同
时,不能忽视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不然会形成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性开发,从而使旅游业的发展走
进死胡同。
3·强调旅游资源开发的系统性,避免项目的重复建设。首先,要树立“大旅游”的发展观念。云
南旅游资源开发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这便要求在资源开发问题上要有较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从以往我省旅游资源开发的情况来看,这一点做得是不够的。旅游资源的系统开发应在政府有关部
门的引导下选择最优方案来进行。最好能够用投标的方式,让开发商作出最理想的方案,然后经过论
证后执行。这样做,还可以有效避免开发过程项目重复建设的问题,避免在人力、财力、物力上的不必
要浪费。
4·把人力资源利用好。旅游资源的开发归根结底还是对人的智力因子的挑战。充分调动和发
挥人的作用是旅游资源开发最终成功的关键。云南从事旅游行业的人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不断增
多,如何把人力资源管好、用好是旅游主管部门和各旅游企业值得注意和探讨的问题。我省由于地处
边疆地区,教育相对而言比较落后,旅游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所以,把人力资源利用好;特别
是那些拥有扎实旅游专业知识的专门人才,一定要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性,把先进的旅游知识、发展
理念同我省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使我省旅游业朝着健康、良性的轨道大步迈进!

❻ 求论文,题目是关于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规划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规划”与“旅游景区的开发和规划”有什么区别?就一般意义回上说,答现代旅游资源观应该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特别要注重生态、民俗、城市、商务、会议、休闲、健身、节庆、娱乐、购物、教育、科技、产业、时尚等各种旅游资源,以及传统的以观光旅游为主的自然旅游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事实上涵盖了“旅游景区的开发规划”,也可以说“旅游景区的开发规划”是“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的一部分而已。 摘自:北京巅峰智业旅游规划设计院

❼ 跪求关于旅游资源管理开发的论文!分全都给你了!

论转变旅游资源开发方式
[摘要]本文在论述旅游资源开发要重视外部不经济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四川旅游资源开发的实际,提出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切实转变旅游资源开发方式,实现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由单点式向系统化转变,由简单化向生态化转变,促进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
旅游资源开发对于发展旅游经济,促进落后地区文明进步等方面具有重要而积极的作用,但是,如果开发方式不当,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对于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公地的悲剧”中得到启示。“公地的悲剧”是美国学者哈丁在同名论文中提出来的。在哈丁所描述的模型中,有一个牧民们共同所有和进入免费且没有限制的草场。在这个草场生态系统中,牧场是公有的,奶牛是牧民们私有的。牧民们为了使个人的近期利益最大化都尽可能地增加自己的奶牛头数。但是,草场的载畜量是有限的,超过载畜量的奶牛会给草场带来损害,这种损害必须由全体牧民共同承担。牧民们增加奶牛饲养头数的结果就是使草场退化,直至毁灭。因此,这个模型的结论就是:虽然从近期利益来看,牧民们有收益,但是从远期利益来看,牧民们“损人不利己”,确实是一个“悲剧”[1]。
在“公地的悲剧”中,哈丁的简洁描述实际上提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众多微小的外部不经济行为所构成的集合,可以造成巨大的破坏,哈丁的“公地的悲剧”理论对于我们理解区域经济发展中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外部不经济的问题,是很有启迪的[2]。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类似于“公地的悲剧”这类外部不经济现象是经常发生的。改革开放以来,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不顾全局,不顾长远,对旅游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造成了部分资源的破坏。有的单位不按规划建设,乱搭乱建,严重破坏旅游环境;有的旅游区废物随地乱扔,恣意污染环境;有的在一个狭小区域低水平重复建设同类旅游产品,既浪费旅游资源,又分割客源市场。这些悲剧就是各区域市场主体在追求自我效用最大化时形成的外部不经济。
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经济,对地处西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的四川省而言可以带来诸如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众多的外部经济效应,但在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也不可忽视旅游资源开发给旅游资源环境的保护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是环境污染。旅游是一种个人的社会行为,对生态环境依赖程度较高,当众多的旅游者把旅游资源当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去消费时,其认识上的差距和行为上的不当,就会造成旅游资源一定程度上的损坏和污染,加剧甚至激化旅游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破坏甚至会摧毁区域旅游业。在许多景区,旅游者常常图一己之便,随手丢弃各种垃圾,造成环境污染;有的甚至偷猎珍稀动物、盗窃重要文物、毁坏景观建筑物等,给旅游资源环境带来严重破坏。一些生活在景区的居民由于缺乏环保意识,对自然资源掠夺性开采造成的破坏也令人触目惊心。二是文化冲击。很多到四川民族地区的旅游者,为的是了解当地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接触那里原生态的自然景观,以增长知识、陶冶精神,但是,随着四川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特别是商业行为的冲击,四川民族地区的特色文化日益受到削弱甚至面临湮灭的危险。旅游者的行为态度在不知不觉中冲击了当地传统文化、道德观念,旅游经营者出于利益的驱动可能会让服饰、歌舞、节庆和手工艺品等带上利益的色彩来迎合游客的需要,使传统生活方式受到影响。三是开发不当。目前,在开发利用中缺乏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意识,一方面造成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另一方面,又造成旅游资源开发的恶性循环,使旅游生态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如川西北高原及岷江上游的森林采伐过度,整个地区的水资源锐减,景区水位明显下降,部分景观已名存实亡。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景区小气候已受到影响,不少特有动植物的生息繁衍已面临威胁。随着旅游业的开展,生活垃圾增多,且处理欠佳,容易造成二次污染[4]。四川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充分认识外部不经济行为对四川经济发展的破坏性和危害性,切实转变旅游资源开发方式,努力减少和避免旅游资源开发给旅游资源环境保护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

粗放型旅游资源开发方式本质上是一条低层次重复性的数量扩张的发展道路,造成旅游资源的严重破坏和旅游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一是低水平。有的地方旅游业缺乏总体规划,造成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特色定位不明,景区功能不清,资源开发失控、设施建设失衡等问题;有的地方对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对民族、地域文化的深入考察,不少地区的人造景观粗制滥造,杂乱无章。例如平武白马藏寨景区,山门左侧建了一座高高耸立的长颈鹿塑像,右边是一个现代加油站,这二者与整个景观和气氛极不协调,与白马人的文化生态环境格格不入[5]。二是破坏性。有的旅游区的政府和企业为了本地和集体的利益,不顾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实际承受能力,采取掠夺式的开发经营方式,以获取局部的短期的利益;有的把风景区当作野外游乐场和“吃喝玩乐综合体”进行开发,结果造成风景自然度、美感度和灵感度的下降,原貌严重受损,使那些传世数千年的风景区遭到破坏;有的景点所建的高层建筑、宾馆、发廊、桑拿等设施,往往与风景格调不和谐,破坏了景区的文化氛围。三是重复性。以九寨沟、黄龙旅游线上汶川、茂县、松潘、红原、理县等6县为例,在旅游资源开发上存在着随意开发、重复建设的问题。九黄线上的自然景区,无论是叠溪一松坪沟、大录神仙池;还是卡龙、牟尼沟等景区,如果单就某一个具体景区而言,都可以说美不胜收,但由于这些景区在地质地貌、海拔气候、自然风光、动植物资源方面与九寨、黄龙基本类似,属于同质性旅游资源,这些景区(点)既不及九寨沟、黄龙那样精美、典型,与著名,又与九寨沟、黄龙相距不远,重复开发这些景区(点)的结果是分流客源,分割市场,加剧竞争,浪费投资。
四川旅游资源开发方式要吸取粗放型开发的教训,走出粗放型开发的误区,实现由粗放型向精细化的转变。一要打造精品。克服县县搞开发、乡乡抓旅游的现象,认真贯彻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培育旅游支柱产业的决定,重视和加强以品牌为主的旅游资源开发进程,树立大旅游观念,努力使旅游资源开发向规模化、精品化方向迈进,培育旅游龙头景区和拳头产品。二要丰富内涵。在不增加或基本不增加景点和景区外延的情况下,以艺术、文学、民俗、建筑、宗教、政治等文化因素为内涵,对原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进行再开发,这既是旅游资源文化内涵
深层次挖掘的过程,也是旅游产品的更新过程和深层加工过程。以甘孜州为例,甘孜州是藏族传统三大区域(卫藏、安多、康区)之一——康区的核心和藏族三大古文化中心,是川滇藏三省区联手打造的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核心区,自古为“茶马古道”的中心,是英雄格萨尔王的故里[6],要深入挖掘康巴文化内涵,推出民风民俗之旅、民间节庆之旅等特色旅游线路,做好“康巴狂欢节”、“国际赛马节”等大型节庆活动,打造康定情歌、茶马古道、格萨尔故里、德格印经院、丹巴古碉藏寨、泸定铁索桥六大文化旅游品牌。三是关注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四川一些景区(点)给外地游客留下不好的印象,并不是景区资源不吸引人,而是人性化考虑不够,对细节关注不够,引起了游客反感,破坏景区形象。要按照旅游星级厕所标准新建和改造好景区(点)厕所,解决好景区(点)厕所的水源和排污问题;要建好景区(点)游道、桥亭和休息凳椅,让游客既能安全游览观光,又能适时休息调整;要完善旅游标识和警示标牌,方便游客游览和提示游客遵守相关规定;要建设无障碍通道和各种紧急救援机制,方便残疾人旅游,妥善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真正把四川旅游区建成文明安全旅游区。

二、由单点式向系统化转变

四川旅游资源开发起步较晚,各地普遍缺乏科学合理、协调发展的旅游发展规划指导,在旅游资源开发上存在随意开发、遍地开花的问题。有的地方只从自己狭小的市场半径认识自身的资源优势,只要属于旅游资源就竞相开发,几乎三州地区县县搞开发,都在发展旅游,这种同类资源的单点式分散开发,既无鲜明特色,又无规模效益;既浪费了资金,又破坏了资源;既分流了客源,又分割了市场,造成景区竞争加剧,游客无所适从。
四川旅游资源开发方式要吸取单点式开发的教训,走出单点式开发的误区,实现由单点式向系统化转变。一要统筹规划。要在各市州、区县做好本行政区旅游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按照旅游经济区域的划分和旅游线路的形成,上级政府要统筹协调各方,制定旅游资源区和旅游经济带(线)总体旅游规划,对旅游资源具有同质性、旅游经济具有关联性的相邻空间范围内的旅游景区(点)在开发上的轻重缓急、旅游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旅游行业的协调管理、旅游产品的联合促销等内容进行合理部署、有序安排,以避免单点开发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资源破坏、资金浪费,实现资源整合,发挥资金最大效用。二要联动互补开发。联动互补开发模式是利用中心景点的较高知名度,进行旅游资源的滚动式开发,形成聚集规模经济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中心景点之所以在众多的旅游吸引物中处于中心地位,在于其一般同时具备资源的稀缺性、垄断性和市场号召力,中心景点既可以是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开发的“龙头产品”,也可以是景区开发的“中心产品”,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心景点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能够产生较强的品牌效应。联动互补开发模式的实现,能够充分利用中心景点的品牌效应,以无形资产辐射带动有形资产的互补式聚集,起到以热点促冷点的效果,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形成区位规模经济[7]。当然,联动互补性开发切忌近距离重复建设和小范围项目雷同,切忌不顾环境容量的超负荷开发,为避免联动互补开发模式下的过度聚集现象,地方政府必须依法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对聚集规模和聚集结构进行控制和调整。以阿坝州为例,要重视和加强以九寨沟、黄龙品牌为主的旅游产品系列化开发进程,在努力把九寨沟、黄龙培育成为四川省的国际旅游拳头产品的同时,充分利用九寨沟、黄龙的品牌效应和市场影响力,围绕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两条主线,促进九黄沿线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互补开发和旅游经济的错位发展,使九黄线民族地区旅游产品形成功能互补耦合效应,既减轻九寨、黄龙中心景点的游客压力,又让周邻其他景区达到客源分享效果,既形成了聚集规模经济,又避免了简单重复开发。三要合理配置资源要素。旅游是吃、住、行、娱、游、购六大要素的统一体,发达国家国内旅游收入中“吃、住、行”与“游、购、娱”基本上各占一半,而四川旅游业仍以“吃、住、行”为主,“游、购、娱”的比重还低。据2001年国内旅游者在川人次花费及构成统计表明:国内旅游者在川“吃”占17.4%,“住”占25.8%,“行”占19%,而“游”仅占8.6%,“购”占14.4%,“娱”占6.1%[8]。四川在旅游资源开发中要克服就景区说景区的单向思维,认真研究六要素的合理配置和有效组合。要加快旅游交通路网建设,尽快改善通往景区的支线公路,重视和加强信息传输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景区的可进人性问题;要重视和加强对旅游商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组织专门力量去设计和开发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旅游商品,精化工艺,改进包装,提高旅游商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要加快景区宾馆、游乐等配套设施建设,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文化演出,挖掘四川地方美食文化,让游客游在四川、乐在四川。

三、由简单化向生态化转变

四川旅游资源开发过去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简单化现象,有的地方缺乏旅游规划,打着“边开发边规范”的旗号,实则进行破坏性开发;有的景区在开发过程中,不重视人文内涵的保护,致使随着景区开发,当地原有的民族文化被迅速破坏;有的地方在开发过程中乱砍乱伐,致使景区森林采伐过度,景区水位明显下降,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上述现象近年来有所改观,但并未完全杜绝。四川旅游资源要吸取过去曾经走过的简单化开发路子,实现由简单化向生态化开发方式的转变。一要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学有关环境容量的理论研究已经表明,一个旅游地区(点)游人的增加或超量进入,必然导致旅游服务设施超载,废弃物、污染物以及对旅游区(点)生物种群干扰现象的增加,造成生态环境质量的下降乃至恶化。旅游区(点)的旅游资源会受到破坏,造成吸引力锐减,并逐渐衰亡。为此,四川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旅游地的生态环境压力,达到将游人分流的目的,以维护旅游地生态平衡。二要科学开发。四川旅游资源开发必须坚持生态旅游资源科学开发的原则和思路,做好总体规划与区域规划。其中的重要环节,是在规划阶段对各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客观评价,既要考虑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合理布局设施和维护生态平衡等,又要紧密结合区域所在的重点发展目标、相关行业配套,减少在实施项目中的盲目性、局限性及不必要的损失,求得科学与协调发展。三要持续发展。为了保证生态可持续发展,四川旅游资源开发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思路,对景区进行功能分区,坚决执行“区内游、区外住”的布局原则,以达到有效控制和减轻污染的目的。缓冲区和核心区内不能修建任何餐饮及住宿设施,以减少对生态旅游区的污
染和破坏。加强旅游区(点)及周边生态环境建设,如加速实施绿化工程,提高植被覆盖率;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草)工程,建立绿色天然屏障,从而改善生态大环境,实现生态良性循环[9]。四要生态与人文并举。就四川的生态旅游资源来说,体现于自然层面的地域特点和体现于人文层面的民族文化特点息息相关,并存在结构性的内在联系。自然负载了人文,人文渗透于自然,并经自然而得以体现,二者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四川境内的生态旅游资源不同于其他地区的一种特有氛围。四川旅游资源开发必须坚持人文与自然有机结合。
四川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经济是四川变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现实途径。因此,既要提倡大力开发旅游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业,在发展中提高发展质量,又要强调在资源开发中,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转变旅游资源开发方式,合理开发,优化利用。对多数旅游资源富集且具备发展条件的地区,应通过积极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促进旅游资源保护;对少数生态环境脆弱、敏感的地区,实行封闭式的保护管理。切实做到有能力开发的就要很好地开发,暂时没有能力开发的,要很好地保护起来,等待后人去开发。那种绝对的保护、所谓纯自然主义的方式,既不利于环境与资源的保护,也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所以,四川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应该和谐地结合为一个整体指导思想和行动方案,以发展为前导,以保护为支撑,既使当代人脱贫致富,又把青山、绿水、蓝天留给子孙后代,这才是真正的、完整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美)C·哈丁.公地的悲剧[J].科学,1968.转引自[美]H·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M].北京:三联书店,1994.714—718.
[2] 曾坤生.生态旅游消费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J].改革与战略,1997,(4).
[3] 傅岳瑛,刘琴.我国西部生态旅游的现状和开发建议[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2).
[4] 《九寨黄龙一线民族地区旅游业及其资源开发研究》课题组.关于进一步发展九寨黄龙一线民族地区旅游业的意见建议[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7).
[5] 李左人.四川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对策研究[J].中共四川省党校学报,2004,(3).
[6] 何志华,王康,陈晓莉.浅析甘孜州旅游资源开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4).
[7] 陈实.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设计[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5).
[8] 徐蓉.从资源优势看四川旅游业[J].四川省情,2003,(2).
[9] 鄢和琳,包维楷.川西山地生态旅游开发及其持续发展初步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1,(11).

❽ 浅谈日喀则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及开发 论文日喀则文化

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要求扼要地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专、研究方法和最终结论等,属重点是结论,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可以引用、推广。
关键词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

❾ 麻烦哪位英语专家帮忙翻译下毕业论文摘要

Ganzizhou lies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conditions are favorable. And it is rich in tourism resources, so it has good development prospe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Ganzizhou tourism resources and its development status,this paper reveals the advantages and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stry in Ganzizhou ,then proposes a basic idea about how prompte the tourism instry from the tpye based on resource development to the tpye which is more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Hope that the paper is helpful to the tourism instry development in Ganzizhou

keywords:tourism resources tourism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trend

❿ 文化遗产类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你是南邮的?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