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城区旅游项目发展存在的问题
❶ 《乐山旅游市场发展潜力》
创新乐山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摘要:我市旅游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旅游产业已成为我市重要的支柱产业。本文旨在通过剖析旅游资源和产品开发、接待设施发展、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分析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四大问题及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提出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对策措施。重点从八个方面研究如何解决长期困扰我市旅游发展的问题和症结,使旅游业的发展真正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从而获得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乐山旅游历经20多年的发展历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无论是旅游产品的开发,还是旅游业的管理、营销以及旅游经济社会效益,从纵深角度看都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发展水平。但从横向发展看,从自身资源的品位角度观察,乐山旅游的发展还未达到理想境界,与国内外相当情形的地区和城市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目前全球经济已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旅游已成为全球居民选择的主要休闲生活方式之一,旅游业发展进入了一个较快的增长时期。作为中国对外开放最早的旅游城市之一,乐山又获得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是,这一阶段已不像上世纪八十年代,不管是谁,只要有胆量就都能赚到钱。这一阶段是竞争性发展阶段,僧多粥少,需要我们比别人强,才能占领发展的一席之地。因此,在未来新一轮发展时期,我市应该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旅游业的发展,加快旅游科技创新,创新旅游发展的理念和手段,使旅游业的发展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一、乐山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乐山旅游资源和产品开发现状 乐山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无论是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在全省、乃至全国都首屈一指,在方圆1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峨眉山-乐山大佛景区、国家自然保护区马边大风顶、国家森林公园峨边黑竹沟和国家地质公园金口大渡河大峡谷等世界级、国家级和省级旅游资源20多处。同时,在我市11个区市县的范围内蕴藏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等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和乡村旅游资源。通过二十多年的开发建设和发展,目前全市已对外开放的国家、省级旅游景区(点)达13处,如:以乐山大佛和峨眉山为代表的国家级旅游景区9处,以夹江天福茶园为代表的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3处,以乌木苑为代表的省级文化产业示范点1处;全市已对外接待游客的市级乡村旅游点共28个。 (二)乐山旅游接待设施发展现状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全市旅游接待设施规模已达到相当规模,截止目前全市有旅游饭店300多家,其中星级饭店34家(五星级1家,四星级4家,三星级10家,二星级19家);温泉度假地3处;旅行社38家(其中国际社2家,国内社36家),导游近1400名;旅游购物、餐饮及娱乐等旅游企业130多家(其中,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司);旅游汽车运输公司2个;旅游船舶公司1个。 (三)乐山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乐山旅游产业有了长足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增长。2005年,全市接待游客121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42 %,其中接待入境游客13.05万人次,创汇2286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7.89%和26.4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1.04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30.88%,相当于全市GDP的19.9%;实现旅游增加值31.16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10.16%;旅游业带动相关行业实现增加值93.48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30.48%。全市旅游经济总量仅次于成都市,排全省第二位,旅游业已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通过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城市的现代旅游功能不断完善,旅游环境不断改善,旅游市场不断规范,旅游从业人员队伍整体素质较高。自2000年“十一”黄金周以来,已连续十九个黄金周实现无重大旅游服务质量投诉,乐山旅游业实现了由接待事业型向经济产业型的历史性转型跨越,旅游经济的发展不仅为全市经济增长、财政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就业和相关产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拉动作用。在无形之中,还对乐山人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招商引资环境的改善和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起到了极大的影响和作用。 (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旅游产品开发进展缓慢,重量级产品少 我市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产品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上的占有份额一直较低,尤其是在海外客源市场的份额低。截止2005年底,全市接待入境游客13.05万人次,占全市游客接待总量的1.08%,占全省入境游客量的11.30%,低于省内的阿坝州(32.65万人次)、安徽省的黄山市(43.29万人次)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林市(100万人次)等地。主要问题体现在产品类型单一、产品市场吸引力不强。乐山作为旅游城市,有峨眉山和乐山大佛这两个世界遗产型景区共同构成国际旅游区,但旅游产品主要以游览观光为主,内容单一,缺乏多样性产品,特别是缺乏能留住游客的产品。据统计,乐山的外地游客在旅游区的人均滞留时间为1.5天,而桂林是2.5天,西双版纳是3天,来乐游客通常是直入景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尽管近年来我市根据《乐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开始调整产品开发战略,将单一观光型产品的开发建设逐渐转向观光加度假休闲型产品的开发建设,但开发建设速度仍然缓慢,始终未开发出新一批的重量级旅游产品,市场占有份额增幅不明显。 2、旅游客源市场开发定位仍然比较粗放,客源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依然比较突出 近年来各级政府、景区及旅游企业加大了旅游宣传促销的投入,并进一步强化了宣传促销的手段,旅游客源总量有较大增长,但是由于真正统一的整体宣传营销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宣传营销人才缺乏和客源市场定位工作比较粗放,我市旅游客源结构与前几年相比仍然没有很明显的改变,海外客人接待量占总接待量的1.08%,与“九五”期间相比基本持平,入境过夜游客在乐山旅游的平均逗留天数为1.15天,同比减少0.06天;国内客源市场仍然以四川省内及周边省市为主,消费能力较强的远距离游客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游客量增幅不大。 3、旅游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 近年来通过“中国第一山”国际旅游区的建设,全市旅游基础设施有很大改善,特别是到乐山大佛和峨眉山两大景区的旅游交通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但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还仍然很不平衡,与省内外主要旅游城市和地区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离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目标还相差甚远。一是乐山连接省内外其他主要旅游目的地的大交通条件还未获得彻底改善,如:我市至今还没有旅游机场,因而导致不能与国内主要旅游城市和景区共享国内外旅游客源。成都到乐山的水上旅游航线、乐山到宜宾的水陆旅游交通还未得到解决;二是市内其他主要旅游区县的旅游交通条件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三是乐山中心城区、峨眉山市两个主要城市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信息和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公共厕所等标志标牌、休闲旅游设施等建设还有很大差距。 4、旅游六要素(行、游、住、食、购、娱)配套建设还有较大差距,难以留客的问题仍然未得到根本解决 “十五”期间,全市旅游“六要素”建设较“九五”期间有了长足发展,但横向比较和与建设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及国际旅游城市的目标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如:旅游“六要素”的“食、住、娱”三个主要要素建设还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食”没有向特色化、“住”没有向温馨化、人性化发展,精细化发展,“娱”没有向参与化、地方化发展,离建设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差距还很大。
❷ 四川乐山如何加强西部旅游建设
3月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四川省代表团全体会议在北内京举行,四川省容乐山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彤出席会议并在发言中提出建议:精准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强西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张彤在发言中指出,近年来,乐山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旅游惠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在旅游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2017年全市接待中外游客512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69亿元,分别增长17%和23%,乐山市一直坚持把旅游作为转型发展的主导产业来打造,确定了旅游业的主导地位。
❸ 旅游对乐山造成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正面影响当然是在经济方面 有利于餐饮住宿商场的消费增长
也会增加就业
大的方面来说内 可以提高知名容度 省内 国内 乃至国际
远的方面说 也是受知名度的影响 有利于知名企业的进驻 这样又会增加就业……
负面最大的当然就是环境了 旅游带来的人流量的增加 人均垃圾就会增加 就算第一道程序做得较好 但最终处理还是比较繁的
社会方面 人多的地方发生的事 也最多 好事坏事都会出现
还有对景区本身也有不利的 风景会越来越“人性化” 人工得越来越多
失去了本身的色彩
真正的旅游 应该是人们发自内心的向往 不是因为宣传
因为旅游是对精神的放松 而不是对“广告”的仰望和低头
❹ 古镇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古镇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目前,江南古镇的旅游业正日益快速地发展着,但在这良好发展态势的背后,古镇面临的旅游压力亦逐渐显露出来,旅游开发为古镇保护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旅游承载量过饱和
古镇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压力便是游客流量增加迅速,超过了目前古镇旅游容量允许的限度。尤其在旅游旺季,古镇内经常处于拥挤混乱的场面:幽静的水乡环境氛围被破坏,不仅无法正常游览,甚至对古迹、建筑等造成了破坏,即所谓“旅游公害问题”。 其中,垃圾污染和水污染是两个比较严峻的问题。
过度商业化倾向
随着双休日和“黄金周”带来的旅游热,不少地方把开发旅游资源作为经济的增长点,遗产旅游更成为热中之热。在旅游业的发展直接造成了商业网点的大幅增加,特别是在主要游线上各类商店的开设及现代装修材料的采用,导致了建筑用途的改变和传统风貌的消退。同时,近年来不断膨胀的旅游业正在排挤着大量的有地方特色的小本生意,致使受保护街区的风貌日趋千篇一律,旅游设施的充斥、无特色旅游商品的泛滥以及“人人皆商”的浓重的商业气息都在不知不觉中侵蚀着古镇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氛围。
开发与保护虽然是一对矛盾,但并非不可调和。
旅游开发与居民生活
旅游业为古镇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原先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把发展旅游当作古镇保护的主要目的和动力,对于居民的生活质量却没有积极改善,因而现存的建筑老化,基础设施不全,具有水灾隐患,已不符合现代人的居住要求,许多年轻人也因此不愿住在老镇区而纷纷迁往新区或大中城市。同时,居民自发的建筑整修开始使用新的建筑材料与工艺,影响了原来传统风貌的延续。有鉴于此,古镇纷纷着手此事。而对于居民建筑的整修,建议成立专门的修缮队,采用原结构、原材料和原工艺,以保证恢复其原有风貌。
❺ 乐山在现在及近几年有什么发展性的规划和建设
一、行政区划调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原有的行政区划已严重制约了乐山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的步伐,具体调整如下: 1、撤县改区 将原有的4县(市)改为:峨眉区、夹江区、青神区、井研区 2、撤镇设街 撤销市中区8个乡镇,建立街道办事处(棉竹镇、苏稽镇、水口镇、安谷镇、车子镇、牟子镇、九峰镇、杨湾乡) 二、交通建设 1、新建:乐渝高速铁路(乐山—威远—内江—双桥—重庆)、乐昭高速铁路(成昆高铁“乐昭段”)、乐资高速公路(乐山—资阳)、乐西高速公路(乐山—西昌)、内环高速(棉竹立交—牟子立交—全福立交—凌云立交—青衣坝立交—安谷立交—棉竹立交)、外环高速(峨眉—夹江—青神—井研—五通—沙湾—峨眉)、6条百米双向大道分别是:乐峨大道、乐夹大道、乐青大道、乐井大道、乐五大道、乐沙大道、中心城区至各区间必须通轻轨(借重庆轻轨经验) 2、新建国际标准车站港口: 乐山城北汽车站[联运车站](地点:绵竹镇)、乐山城东汽车站(地点:牟子镇)、乐山城南汽车站(地点:车子镇)、乐山城西汽车站[中心站](地点:苏稽镇)、乐山火车北站[城际站](地点:绵竹镇)、乐山火车东站[高铁站](地点:全福镇)、成都港(地点:冠英至西坝,面积:十万亩) 3、桥梁建设 岷江斜拉大桥(车子老江村)大渡河二桥(水口周河坎)大渡河三桥(安谷梁坝)青衣江二桥(棉竹袁坝),青衣江一桥拓宽改造(老桥旁建一座同样宽的桥面,新桥往乐山方向、老桥往峨眉方向,双向行驶)(备注:大渡河二桥通车后,大渡河一桥只允许公交、小车通行) 三、老城改造 1、由于老城区海棠路车流量日益增大,导致海棠路东西两端(拐角超过120度)经常出现交通堵塞、交通事故频繁发生,为了尽量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以及城市美观着想,强烈建议:新建海棠路东、西大转盘。希望政府对此建议高度重视,尽快予以实施,以此改善老城区的交通面貌!(实施方案:1、去掉新村怡心花园建海棠路东转盘,设计为北到阳光广场、西到海棠路、南到叮咚街、东接紫云街、东北接兑阳湾;2、去掉班竹湾小山头建海棠路西转盘,将开挖的土方填高赛公桥洼地,东接滨河路东段、西接大件路到肖坝、北接绿心环路、东北到海棠路); 2、打通3条断头路改善老城区交通拥挤现象,分别是:1、紫云街—海棠路(实施方案:将草堂高中原校门前的危房拆迁,搬迁市歌舞团以便拓宽草堂高中新校门前的路,再将市公交公司宿舍临山体的一排老房拆除与海棠路东转盘连接)2、陕西街—海棠路(实施方案:陕西街往西沿伸拆除原旅游学校前至农机局之间的危房,将农机局与市人防相邻的部分划为陕西街,再将原水利局围墙退进去十米以便拓宽与大佛管委会宿舍前的路面)3、滨河路东段—滨河路西段(实施方案:从乐山师院南大门斜对面的公共厕所外侧保坎经大件码头、临江水印、盛世格兰美景一直保坎到肖坝旅游码头与滨河路景观大道相连,打破肖坝进入老城区的瓶颈现状) 3、小城市升级成大城市,自然意味着“平面交通”升级成“立体交通”,城区必须加快立交桥、下穿隧道、人行天桥的建设,首先应动工绿心路北端立交桥和绿心路南端立交桥。 4、新建小学与阳光广场之间的一排老楼房应该立即拆除,以解决此路段交通堵塞情况。 5、职业技术学院搬苏稽镇、大件码头入驻冠英港后:白塔街卫校区划给市人民医院、班竹湾工业校区划给师范学院(旅游学院)、青果山财贸校区划给第二中学、班竹湾大件码头建“教授公寓”,绿心以南的大件码头至徐浩大桥之间定格为“大学城”。 四、公交规划 0路 城市绿心森林环线(一半正时针开,一半反时针开)(线路:城市绿心森林北门-东门-南门-西门) 5路 苏稽镇-佛光湖 (苏稽政府-乐沙路口-西岸第一城-石油疗养院-河堤广场-虎头山公园-外国语学校-肖坝旅游车站-职业技术学院-赛公桥-长线局-海棠公园-阳光影城-市第三医院-青果山城市公园-凌云大厦-牛耳桥-长江市场-莱佛士蒂景-乐山一中-岷江三桥东-关牟大道北-翡翠明珠-岷江二桥转盘-佛光湖) 10路(起点从车子镇延伸至安谷镇) 11路 牟子镇-冠英港(线路:冠英港-杨家场-车子政府-高新区管委会-明星电缆-外国语学校-绿心路南段-绿心路中段-绿心路北段-北京华联-嘉州大道中-岷江二桥东转盘-关牟大道南-关牟大道北-岷江三桥东-大悲寺-牟子政府) 15路 乐山港-苏稽镇(线路:乐山港-较场坝-铁牛门-市人民医院-大件码头-赛公桥-海棠公园-阳光影城-市第三医院-凌云大厦-致江路-乐山7中-长江市场-联运车站-通江路口-白燕路口-乐山中心站-意凡家居-英才学校-长征制药厂-乐山火车站-吉象木业-石油疗养院-西岸第一城-乐沙路口-苏稽政府) 14路 牟子公交中心站-车子公交中心站 16路 肖坝旅游车站-平羌小三峡(线路:肖坝旅游车站-外国语学校-绿心路南段-绿心路中段-绿心路北段-时代广场-领地国际公寓-乐山房管局-通江路口-通江老街-岷江大三桥东-乐山一中东-敖坝村-平羌小三峡) 17路 肖坝旅游车站-肖坝旅游车站(线路:肖坝旅游车站-职业技术学院-赛公桥-海棠公园-阳光影城-市第三医院-青果山城市公园-菲尼克斯-体育场南门-乐山市委-游乐园-乐山中心站-意凡家居-英才学校-长征制药厂-乐山火车站-吉象木业-河堤广场-虎头山公园-外国语学校-肖坝旅游车站) 18路 乐山港-乐山港(线路:乐山港-邮电广场-阳光影城-大桥西街-大佛博物馆-碧山湖公园-乐山四中-乐山碱厂-山湾宾馆-岷江二桥东转盘-龙游路隧道-嘉州大道中-时代广场--游乐园-乐山市委-体育场南门-竹公溪路口-凌云大厦-市第三医院-阳光影院-邮电广场-乐山港) 19路 乌尤寺-乌尤寺(线路:乌尤寺-东方佛都-乐山大佛-八仙洞-大佛博物馆-碧山湖公园-乐山4中-乐山碱厂-山湾宾馆-岷江二桥东转盘-关牟大道南-关牟大道北-岷江三桥东-乐山一中-通江路口-乐山房管局-领地国际公寓-时代广场-游乐园-乐山市委-体育场南门-菲尼克斯-青果山城市公园-市第三医院-大桥西街-大佛博物馆-八仙洞-乐山大佛-东方佛都-乌尤寺) 21路 乐山江河观光环线(线路:金山湾-石油疗养院-辜李坝立交-河堤广场-虎头山公园-滨河路上段-肖坝旅游车站-大件码头-市人民医院-铁牛门-高北门-岷江一桥-张公桥大市场-靓达公寓-市交通局-市急救中心-长江市场-龙游路隧道-莱佛士公园-置地新府-江南人家-岷江三桥西-敖坝村) 五、招商引资 1、城区商业 引进国际零售业:领地-亚马逊(家乐福)、嘉州新城(麦德龙)、翡翠国际(伊藤洋华堂)、西城国际(乐购)、世纪城(数码港)、 凯旋城(欧尚)、西城首座(阿霍德)、嘉州商业大厦(百思买),将“嘉瑞财富广场”延伸至叮咚街(公园—阳光大酒店) (备注:成都建工打造的楼盘LED屏上方的“世纪城”三个字应改为“数码港”内设:通讯、电玩、动漫、软件) 2、高新区发展 将高新区整体南移(冠英镇至太平镇),引起更多的世界500强企业入驻,比如:微软、苹果、雀巢、宝洁、强生、IBM,将城区的“菲尼克斯”、“吉象木业”、“长征药厂”、“嘉华水泥厂”迁至高新区 3、打造CBD 总共打造5个CBD中央商务区,城中CBD(时代广场至大转盘)、城东CBD(牟子)、城北CBD(绵竹)、城西CBD(苏稽)、城南CBD(车子) 3、沿江河旅游 充分发挥乐山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沿三江应打造上百米宽的景观绿化带及沿河滩水上公园(此项目必须面向全球公开征集优秀的设计方案) 4、土地开发 积极引进:中国海外、保利地产、SOHO中国、仁恒置地、万科、新鸿基、长江实业、恒隆地产、绿地、顺驰、碧桂园、中海地产、恒大实业、高力集团、合生创展、富力地产、绿城、雅居乐……,让他们来提升乐山楼盘的档次和竞争力,如果一味的采取地方保护政策那只会严重制约了乐山向大城市迈进的步伐,肯定会落后于其它城市。(此建议务必高度重视) 4、体育城建设 积极发展体育事业,将北面、东面毗邻青衣江的“杨湾乡”打造成占地1万亩的“体育城”,建成后的“体育城”完全可以承办各项国际体育比赛及大型演出(附:体育城规划图) A、可容纳十万人的主体育场位于整个体育城的正中心,下雨时顶棚可自动关上变成室内体育场; B、可容纳5万人的三江体育馆严格按照美国NBA场馆标准来修建,为举办国际球赛及大型演唱会奠定了强有力的硬件保障; C、可容纳1万人的游泳中心外观为体现当地特色的动态三江水,可与首都水立方媲美; D、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临青衣江上可打造水上体育公园(如:帆船、皮划艇); E、青衣江边上当然是高标准的沙滩排球和沙滩足球场; F、将凤州岛(太阳岛)面向全球公开征集设计规划、招标建设打造国际独特的水上高尔夫球场; 六、教育发展 1、乐山师院+成都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乐山大学 2、乐山第二中学搬到职业技术学院(财贸校区) 3、县街、府街、土桥街、朱四塘,4所小学搬离商业区,合并为“海棠小学”(乐山最大的小学),“海棠小学”地址:现第二中学(原建委)办公楼 七、城市网络发展 尽快启动GPON光纤宽带网建设,争取在2020年前全市普及GPON光纤到户、城市WIFI高速全覆盖、DVB-T地面数字高清全覆盖
采纳哦
❻ 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1、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够,规划不当。
我国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可供观光的旅游景区约1万余处,现在已开发并可以接待国内外游客的仅有1800余处,不足1/5,文化旅游资源价值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同时也存在规划不当的问题。例如:世界文化遗产的“丽江古城”,正是由于对风景区已超常开发,使得其人工化,商业化现象十分严重,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民族气息,历史文化“古城南京”在古城墙边上架设电梯的计划更是严重的景区开发过度。
2、文化旅游配套基础设施落后。
文化旅游基础设施,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旅游交通业、饭店业,也包括融入新技术的旅游信息化基础设施。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交通问题、饭店旅店业问题、文化旅游信息化问题等,尤其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即使它拥有很优秀的文化旅游资源,但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比如交通不方便,饭店入住不好等,也会导致文化旅游业受到限制。
3、发展资金不足,投融资渠道单一。
文化旅游业以文化为底蕴,以历史文物景观及文化活动的浏览观光服务为核心,涉及到各个方面,它是一个产业集群,因此它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我国目前文化旅游主要资金主要来自于政府投入,民营资本介入很少,其他像金融行业也没有发挥作用,融资渠道单一,而政府所能提供的毕竟是有限的。
4、法规体系不健全。
中国旅游法律体系应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居主导地位的完整的法律体系。其中除旅游基本法外,还应当包括旅游业的各个方面。但目前看来,这一体系的框架结构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同时各项旅游专业法规也不够健全,主要是范围跟不上行业发展的步伐,具有暂时性,后续法规缺乏。由于对旅游业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法律缺失,导致恶性竞争、虚假广告、合同欺诈以及破坏旅游资源的等各种违法现象充斥着我国的旅游市场,例如“香港阿珍”事件,还有众所周知的“海南三亚宰客”事件,这些都必将导致该地区旅游业收入的急速下滑。严重影响了文化旅游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5、缺乏优秀文化旅游产业专业人才。
21世纪,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然而我国旅游业是最近兴起来的,在人才的培养上明显落后与缺乏,尤其是精通以文化为依托的来发展旅游业的人才,更是稀缺。
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分析
❼ 乐山修个五星级酒店对乐山旅游和经济的发展 有没有推动作用
乐山中心城区的第一家五星级大酒店(乐山盘龙七星大酒店)即将动工,敬请关注专
乐山中心城区柏杨西路大转盘(西属城国际对面,凯旋城旁边)
五星级酒店的出现,将大大提升乐山城市的美誉度,打造当地旅游城市的接待形象。
五星级酒店是衡量一个地区接待水准的首要条件,也是检测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尺。一个城市是否拥有五星级酒店,与当地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
随着城市面貌发生巨大的变化,旅游业也飞速发展,一个城市拥有高档次星级酒店的多少,反映了一个地方旅游接待能力水平的高低。五星级酒店的出现能够完善旅游配套设施,使旅游接待能力进一步提高!
❽ 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分点来说,越详细越好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过程中还有一个悖论,那就是其发展依托是历史文化,具有差异性和特色化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确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旅游吸引物,但与自然吸引物有所不同,它有很多内容是看不到摸不着的,而旅游产品为了增强游客的感性认识一般是有形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大量的物化过程,物化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成功与否,这无疑就增加了历史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难度和风险。历史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如果把握不好历史文化这个核心特质,其效果只会是适得其反,历史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不太成功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这一潜在的旅游吸引物转化为现实的旅游吸引物,将是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深度开发和产品结构优化的一个崭新的课题。 历史文化名城是一个整体性的文化共同体,是一个地方文化的形成与传播的集合点,要对历史文化名城进行旅游开发,发展文化产业,必须从整体层面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开发、统一的对外宣传营销,通过旅游线路和划定主题旅游功能区进行互补性整合优化开发,同时加强与自然观光旅游整合,使得人文景观旅游与自然景观旅游有机结合,多元化互动和谐发展。此外,从发展区域旅游的视野当中加强与旅游目的地内相关旅游资源的互动互补发展,把发展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与发展生态旅游、城市旅游、工农业旅游、休闲度假等密切结合,形成综合型、复合型强的旅游产品,增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宣传促销、产品开发、线路设计、项目布局等方面从整体全局出发,将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融入到该大桂林旅游圈的旅游整体开发当中,加强与区域内各种旅游要素的整合联动、互动,强化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与漓江观光、恭城生态、阳朔休闲度假、龙胜民俗风情等旅游整体联合推介营销。对于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比较分散的具有较高旅游开发价值的文化遗存,可以其周边知名度高、开发经验丰富的旅游区或旅游景区景点、旅游线路为依托,实行捆绑式营销,带动历史文化旅游的发展。
❾ 文化旅游发展目前存在哪些问题
"1、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够,规划不当。
2、文化旅游配套基础设施落后。
3、发展资金不足,投融资渠道单一。
4、法规体系不健全。
5、缺乏优秀文化旅游产业专业人才。
苏州华采堂可以帮你弥补这些问题,可以试着请教一下他们。"
❿ 生态旅游的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旅游特殊专项化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
大众旅游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利于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不利于公平分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生态旅游是实现可持续旅游的一种发展模式,比大众旅游更注重对当地自然和文化的保护、更注重对旅游者的教育,消费高于国内大众旅游的消费水平,是高层次的旅游活动。所以从目前我国的形势来看,生态旅游应该是特殊专项化的,但特殊专项化能带来保护资源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吗?我国生态旅游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各个方面都不成熟,开展还受到诸多限制,其接待人数、经济收入是主要的考核指标,恐怕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难以担此重任。所以这就造成了生态旅游特殊专项化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在这方面的案例依据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张家界武陵源,为了经济利益进行无节制、超容量的开发。
(二)生态旅游地差别迥异,认证标准难以统一
在生态旅游泛化现象日益严重的推动下,不少专家学者投身于生态旅游的认证和标准的建立,以期能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通行,通过此认证标准的就是生态旅游景区,打造生态旅游的示范基地,统一规范“混乱”的生态旅游市场。但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生态旅游标准的发展呈现多样化的特征,认证项目数量急剧增加,但只有少数的国际性标准正在形成和推广。还有很多认证体系是建立在国外经典的认证体系基础上的,但盲目采用舶来发达国家的标准,不利于我国对生态旅游的发展和引导规范。各个生态旅游地的资源特色不同,所认证的重点和核心要素不一,很难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标准。
(三)对旅游者的环境伦理教育缺失
目前我国的生态旅游已经发展到了临界点,仅依靠旅游法规只是奢望,总有旅游者对此置之不理。现今所谓的“生态旅游者”较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者而言,大多数几乎没有或者只有表面的生态意识,具有浅显的环境责任感,旅游行为类似于大众旅游者,这足以证明我国在对旅游者的环境伦理教育方面的缺失。在我国无论是生态旅游实践还是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实践均晚于并落后于国外,国内迅速大众化的生态旅游多年来日益泛化并不断走向异化,生态旅游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功能,而被陷于“破坏生态”的尴尬境地。另一方面,社区居民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处理不好社区参与的问题,不利于环境的保护和生态旅游的开展。而在生态旅游景区的规划上面,缺少关于环境教育的导游和标志,致使大部分生态旅游者的行为和大众旅游者无异。
(四)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模式不成熟
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的主要对象是政府、企业、社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者,构成生态旅游的利益相关者。由于我国的生态旅游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受到很多的限制:我国政府关于生态旅游开发、建设、保障、检测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尚未建立;企业无论是对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理论与实践,还是对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都没有优化的模式;社区是被动的承受对象,教育培训和参与旅游的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自然保护区的设 施设备、环境评价、容量控制等问题尚未解决;我国公民的生态意识还有待提高,对其行为的引导和约束、教育方面不完善。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模式还不成熟,都还处在初始培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