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砚文化村旅游
❶ 端砚文化村的历史发展, 由古至今的,要详细的,快快!
端砚,贵为中国古代四大名砚之首。自唐以来,便是朝廷贡品,其“呵气成墨,滑如肌肤”的品质堪称绝顶,这样的“天下奇珍”就出自于黄岗镇白石村,白石村现名中国端砚文化村,中国端砚文化村是“中国砚都”肇庆市的标志性文化旅游景区。端砚文化村是在古村落上建成的一个集端砚制作、研发、展览、销售、旅游为一体的中国砚文化旅游基地,文房四宝的集散地。是以砚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该景区占地225亩,建有一个面积达11,500平方米的端砚展览馆,13,500平方米的文房四宝商业街铺,上百家端砚作坊。文化村有端砚名人塑像群、名人碑林、中国砚文化公园等。在文化村可以领略中国一千多年端砚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中国文房四宝之奥妙。
中国端砚文化村——白石村面向北岭山,背靠西江,面积约1.2平方公里,由唐武德年间建村,全村288户,1100多人。白石村民世代以砚为耕,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清朝末期至解放初期,白石村制砚至为鼎盛,一大批名砚和名师应运而生,从而奠定了白石村作为“端砚第一村”的地位。白石村房屋大都依“弓”形的村道而建,家家户户门前的砚石堆如小山,全村半数以上人口从事制砚。现在,全村每年产砚约8万件,总产值约2300万元,人均年收入达1.2万元。
〔特色〕
中国端砚文化村——白石村有90%以上家庭从事制砚,较大的制砚作坊超过50家,每家每户门前都推满了砚石,屋门前、瓜棚下、村道旁、厅堂里都是埋头刻砚的场面,活脱脱一幅“白石制砚图”,从选石、磨石、划线、雕刻到成形,一块端砚的制成少则七、八天,多则半年,可见端砚的名贵还在于它的手工。此外,白石村因经济发展迅速,大多古屋已拆除重建,只遗下少量几处古迹,形成“既古亦今”的特色。
[得名传说]
中国端砚文化村——白石村毗邻西江,过去,西江每年都要发洪水,因此,村里筑起了一道堤围用来抵御洪水。有一年,西江上游豪雨连日,洪水暴涨,用土构筑的堤围岌岌可危,正在紧急关头,有村民突然发现堤围边经雨水连日冲刷露出来的三块巨大的白色石头,连忙抬去将快要倒塌的堤围堵住。冥冥中如有神助,三块白石真的稳住了即将倒塌的堤围,使村民的生命财产得以保护。为纪念三块白石,村民将村子改名为白石村。如今,三块白石就像三位保护神,历经千百年风吹雨打,依然守护着白石村,见证着白石村的兴衰荣辱。
前些年,有位离家60多年的老人从台湾回来寻亲,岂料故乡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他一时失了方向。后来,无意中看到基围的三块白石才敢肯定真正回到了故乡。原来老人十几岁就离开故乡到台湾,几十年来,无时无刻不惦记着故乡的亲人,无数次,梦中出现三块白石。白发苍苍的老人抱着石头轻声叫着“母亲,我回来了”。
[四月初八拜先祖]
中国端砚文化村——白石村有一个独特的节日,每年农历四月初八,都会举行重大的祭祀活动,以此纪念石业先祖和历史上对白石村作出贡献的人。端砚行还可以接纳别村的人入行,只要从事端砚制作就可加入。随着时代的发展,四月初八的祝祷礼仪悄悄地消失了,现在,村里已有人打算恢复这样的庆典。
❷ 端砚文化村的介绍
端砚,贵为中国古代四大名砚之首。自唐以来,便是朝廷贡品,其“呵气成墨,滑如肌肤”的品质堪称绝顶,这样的“天下奇珍”就出自于中国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黄岗镇白石村,白石村现名中国端砚文化村,下文将端砚文化村称为白石村。
❸ 关于肇庆端砚文化村参观端砚的访问,调查提纲设计
上威客悬赏啦
❹ 中国端砚文化村怎么样
端砚,贵为中国古代四大名砚之首。自唐以来,便是朝廷贡品,其“呵气成墨,滑如肌肤”的品质堪称绝顶,这样的“天下奇珍”就出自于中国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黄岗镇白石村,白石村现名中国端砚文化村。
❺ 大家对广东肇庆市的端砚文化村呢求一针见血!
3年打造四大基地 做大做强端砚产业 开辟端砚旅游线路
四大名砚之首的端砚,在其1300多年开采历史中积淀了厚重的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名城肇庆众多享誉海内外的文化遗存中,端砚仍然是最亮丽的一张文化名片。为打好这张名片,贯彻落实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部署,推进该市的文化名市建设,肇庆市委、市政府将在3年内打造端砚的四大基地,做大做强端砚产业,开辟端砚旅游线路,并继续申报广东省“省石”和“端砚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力促肇庆成为中国砚研究、艺术创作、展销、交流的中心,从而在全国乃至世界奠定“中国砚都”的地位。
四大基地勾勒端砚业未来
根据肇庆市端砚发展的规划,到2006年,基本建成与端砚产业相配套的基础设施,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工艺美术人才,创作和生产一大批端砚文化精品,形成繁荣有序的端砚文化市场,形成独具特色的端砚文化,形成四大基地:
——端砚文化的传播基地。大力弘扬不畏艰险、精益求精的端砚人精神;大力推进雕刻、书法、绘画、诗词的融合,进一步提高端砚的文化品位。
——端砚产品生产销售基地。整合全市端砚厂家的生产资源,尽可能形成规模效应。延伸端砚产品的产业链,最终形成文房四宝等系列的产业簇群。
——工艺美术人才荟萃基地。以全市众多的端砚厂家为技术平台,造就一大批专业人才;创造条件,聘请国内外的工艺美术大师到肇庆切磋技艺、交流信息,使肇庆逐步成为海内外工艺制作者向往的艺术圣地。
——端砚科普教育、旅游基地。加快端砚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形成以端砚为主题的,集科普教育、旅游、观光、休闲购物于一体的科普教育、旅游基地。
五大发展战略做大做强端砚产业
为做大做强端砚产业,肇庆市还将实施五大端砚发展战略:
——体制创新战略。加强端砚业的管理,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端砚业管理制度,形成政府依法管理、市场调节有序、行业自律规范的管理体系;鼓励、扶持端砚生产企业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营管理模式,做大做强端砚产业。
——可持续发展战略。政府有关部门尽快制订并组织实施《肇庆市端砚石资源管理办法》,加强对端砚石资源勘查、开采的管理,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砚石资源,实现端砚业的可持续发展。
——创新战略。进一步改进、提高制砚工艺水平,多出精品、多出品牌;面向市场,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充分利用砚石的资源,开发独特的工艺品、纪念品。
——文化经济战略。运用市场机制,有效地调节端砚产品的开发、营销、管理;加强市场营销工作,借助现代网络、通信手段和技术,改造传统的流通渠道和营销体系;以端砚为载体发展、挖掘肇庆文化,将肇庆文化融入端砚之中,以端砚宣传、提升肇庆文化;大力促进端砚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以端砚为主题的文化旅游,以端砚业推进旅游业,以旅游业带旺端砚业。
——品牌保护战略。与《WTO原产地规划协议》接轨,争取国家早日批准端砚为原产地域产品,提高端砚原产地域产品的知名度、质量信誉和无形资产价值;加强对端砚这一地方特色产品品牌的保护,通过申请注册商标,打击国内、国际市场上仿冒、伪冒端砚品牌产品行为,维护端砚的高品质形象。
砚石资源实行有计划适度限量开采
端砚石资源属国家所有,是肇庆独有的珍稀矿种,肇庆将砚石的开发纳入保护性开发范畴,要求从事砚石资源勘查、开采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具备国家和省规定的资质条件。勘查、开采砚石资源实行许可证制度和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制度。对砚石资源实行有计划的适度限量开采,对老坑、坑仔岩、麻子坑三大名坑要由政府控制开发。严禁采用掠夺式爆破方法开采,不断提高砚坯质量和砚石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减轻探矿、采矿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加强砚石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不得对老坑等具有历史研究价值的地质遗迹和重要观赏性地质地貌景观造成破坏。
开辟端砚旅游线路
打造端砚业的四大基地,必须要有与端砚业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要体现端砚文化和旅游功能的相互融合。
据介绍,肇庆将规划建设端砚千年开采和地质科普文化旅游基地。结合羚羊峡景点开发,在西江羚羊峡斧柯山一带规划建设以介绍砚石形成、开采以及相关的人文传说为内容的端砚开采历史博物馆,运用高科技手段展示砚石的形成、开采、端砚的制造全过程;恢复太监庙,立张之洞塑像和“张之洞为开采砚石以备贡品事按”碑、名人赞端砚摩崖石刻;在老坑、麻子坑、坑仔岩三大名坑洞口,按照唐、宋、明等朝代建筑风格建设监采砚石班房;开辟砚坑探秘旅游等。
建设中端砚文化村,第一期工程力争于本月底竣工,初步形成仿宋的端砚文化主体公园、文房四宝商业街、端砚展览馆、端砚故事雕塑、端砚文化广场主体等,最终将建成集旅游、购物、观光、探究端砚文化于一体的旅游景点。
端砚名列中国名砚之首
端砚名列中国名砚之首,这是历史所赋予又为现实所认可的。
生产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300多年。端砚是肇庆一张亮丽的“名片”,是中国文房四宝中的瑰宝,以其“叩之不响、磨之无声、刚而不脆、柔而不滑、贮水不耗、发墨利笔”的特性,灿烂多姿的石品花纹,鬼斧神刀、巧夺天工的精雕细琢而闻名于世。
端砚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端砚自唐代被列为贡品以来,前后有60多位皇帝与之结缘,历代达官贵人、文人雅士和劳动人民的使用、咏叹、歌颂,又赋予其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充分展现了端砚文化艺术的无穷魅力。我国历代知识分子赋予了端砚丰富的文化内涵,端砚与历史名人结下不解之缘,历代文人雅士都把端砚视为珍宝。柳公权、李贺、褚遂良、狄仁杰、刘禹锡,李白、杜甫、米芾、欧阳修、苏轼、岳飞、文天祥、赵孟 、唐寅、祝允明、纪晓岚、吴兰修、张之洞等历史名人都写下了不朽的著作和赞美端砚的诗词歌赋、砚铭与题跋。
具使用、收藏、艺术、文化、经济等多种功能和价值。端砚在传播中国历史文化与现代艺术中功不可灭,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推进社会文明进步中占据重要地位。
端砚能工巧匠辈出,“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在端砚业发展史中,产生了一代又一代的能工巧匠,出现了不少端砚名家,现代有黎铿等一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也有一批脱颖而出的后起之秀,端砚发展后继有人,端砚生产前景广阔。
端砚生产规模最大市场化程度高。肇庆现有66个端砚厂家、一万多人从业人员,端砚生产正逐步走向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
“中国砚都”, 肇庆当之无愧
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专家评端砚
郭海棠
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会长、申报“中国砚都”专家考评组组长
端砚生产已经形成独特的地方风格与民族特色,端砚作为全国砚种之首,即古代四大名砚,也是当今十大名砚之首,通过这次考察,现在可以坚定不移地说,端砚是第一的。
端砚产值、产量、销售、出口都占据全国同行业第一位的。在中国文房四宝行业中,具有突出的地位。肇庆市政府确保端砚业的持续发展,在端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资源保护等方面,在全国砚行业中起到了推动和示范作用。希望肇庆市在得到“中国砚都”荣誉称号之后,再接再厉,进一步对端砚的发展继续给予更高更大的重视,支持与保护,进一步弘扬端砚文化,为中国端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姜书朴
山东鲁砚制砚大师、山东临沂工艺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肇庆市被授予“中国砚都”是当之无愧的。端砚的传统与创新的问题,争取有新的突破,对全国影响大些。
丁伟鸣
上海制砚大师
端砚是中国砚文化的代表。端砚将成为砚文化代名词。端砚产于唐,没有中断,目前,国内还没有象肇庆的规模。授予“中国砚都”是当之无愧的,不可竞争的。
杨文忠
中国文房四宝协会高级顾问、北京市政协委员、著名赏石家
端砚“历史悠久,石质上乘。产量颇丰,特色浓郁。规模生产,品种繁多。人才济济,技艺精湛。与时俱进,前景可观。”
历代名人咏端砚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唐·李贺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佣 抱水含满唇,暗洒苌弘冷血痕。纱帷昼暖墨花春,轻沤漂沫松麝薰。乾腻薄重立脚匀,数寸秋光无日昏。圆毫促点声静新,孔砚宽顽何足云。
元珍以诗送绿石砚所谓玉堂新样者宋·王安石
玉堂新样世争传,况以蛮溪绿石镌。嗟我长来无异物,愧君持赠有佳篇。久埋瘴雾看犹湿,一取春波洗更鲜。还与古人袍色似,论心于此亦同坚。
端石砚铭 宋·苏轼
千夫挽绠,百夫运斤。篝火下缒,以出斯珍。一嘘而泫,岁久愈新。谁其似之,我怀斯人。
端砚铭 宋·陆游
瘴雨蛮烟,紫云摩天。金声玉质,胎孕灵渊。石眼阅人,盲夫莫识。我贵知希,珍我此石。
题岳飞端砚铭 宋·文天祥
砚虽非铁磨难穿,心虽非石如其坚,守之不失道自全。
绿玉砚铭 明·文征明
端溪之英石之精,寿斯文房宝坚贞。
答邹清士赠砚 清·屈大均
一片分蕉叶,真岩此不多。亲从东洞割,自取细沙磨。玉气云常湿,花痕蜡未过。持归与娇女,小字写曹娥。
端溪有眼砚铭 清·纪昀
金水两星,恒附日行。天既成象,地亦成形。一融一结,妙合而凝。此石殆偶,聚其精英。
题赠梁启超端砚 清·黄遵宪
杀汝亡璧,沉此片石。 石补天,后死之责。还君明珠,为汝泪滴。石到磨穿,花终得实。
题肇庆端溪砚 现代·赵朴初
端砚能专百代名,今朝益信石工神,不虚万里风轮转,来赏青花看紫云。
端○砚○名○坑
端砚开采于唐初,至今已1300多年。历史上共开采过70多个砚坑,又以开采于斧柯山端溪水一带的砚石最佳,目前仍在开采的有10多个。
老坑(水岩)
老坑砚石产区位于肇庆市西江羚羊峡南岸斧柯山端溪水东边,是端砚中石质最好,影响最大,价值最高的砚坑。开采于唐代,被誉为皇坑,今仅存大西洞与水归洞两个采石工作面。
老坑砚石外观青灰色,微带紫蓝色,石纹细腻而幼滑、娇嫩、致密而坚实。老坑砚石击之发出木声,主要石品花纹有冰纹、金线、银线、青花、玫瑰紫、火捺、天青、蕉叶白、鱼脑冻、冰纹冻、天青冻以及名贵的石眼。
坑仔岩
坑仔岩又名康子岩,亦称岩仔坑。宋代以来历代均有开采。坑仔岩在停采近百年后,1978年底重新开坑采石,多年来已采出一批批优质的坑仔岩砚石。
坑仔岩石质优良,幼嫩、纹理细腻、坚实且滋润石品花纹中有蕉叶白、鱼脑冻、青花、火捺以及各种石眼,尤以石眼多而著称。其石眼色翠绿(间有黄色)圆正,有的作七、八重晕,黑睛活现,形似鸟兽之眼。为端砚石中的高级砚材。
麻子坑
麻子坑砚石质地高洁,优质的麻子坑石可与老坑石媲美。一般来说它仅次于老坑,而与坑仔岩同级,如遇佳石则又胜于坑仔岩。砚石中同样有鱼脑冻、蕉叶白、青花、火捺、猪肝冻、金钱火捺、天青、天青冻以及石眼等石品花纹。石眼尤佳,多碧绿,有瞳子,间有鸲鹆眼、鹦哥眼等,眼中有晕,且作数层,可制成高档砚。
宋坑
宋坑在宋代被发现并开坑采石,故名。但宋坑非指某一采石坑洞,而是拥有好几处岩洞。如盘古坑、陈坑、伍坑、蕉园坑等,均位于肇庆市北郊七星岩后面的北岭山一带,西起三榕峡,东到鼎湖山。又因七星岩以北将军岭下有将军坑,产砚石,前人也有称宋坑为将军坑。比较集中开采,砚石产量较大的是伍坑,其次是陈坑和蕉园坑(蕉园坑砚石紫色偏青黄,色泽不够油润,但多石眼,人们干脆称它为有眼宋坑);蕉园坑因在鼎湖风景区内,开采受到严格限制。
❻ 端砚文化村的周边景点
巧夺天工的建筑艺术,超凡手艺的历史见证。白石村有座李氏宗祠,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李、梁、罗、黄、蔡是村中大姓,其中又以李姓最大,约占村中1/4人口。李氏宗祠分前后两进,前进由两房、天井、两廊组成,后进则是一个大厅,门前有两根大石柱,由于年代久远,已有些风化,托梁雕刻设计,巧夺天工。屋檐上有壁画,荷花、凤凰等图案虽因经年累月而蒙上了一厚厚的黑尘,却依然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历经600多年风雨,李氏宗祠几遭破坏,仍然保留着鲜明的明朝建筑风格。
政府构想
全面宋式包装白石村中共端州区委书记李天说:开发、建设好“中国端砚文化村”,既是建设文化名市、文化强区的现实需要,也是打造端砚名片,发展端州经济的重要手段,区委、区政府一直予以高度重视,并将其作为做大做强做活文化产业的一项首要任务。“中国端砚文化村”的开发与建设,必须遵循“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尽可能多地吸引社会资源和民间力量参与进来。要采取“分步实施,能快则快”的办法。大体上分三步走,第一步:首期建设项目“中国端砚展览馆”已经完成,并且已经举办了盛况空前的“2004-中国端砚文化节”,收到了显著的成效。今后这样的文化节还要继续办,增加“中国砚都”的知名度。第二步:将着手筹划端砚文化广场、文房四宝一条街等相关配套项目,引导和规范端砚厂家进场经营,形成集束效应,打造和培育全国知名的端砚集散市场。第三步:对白石村的整体建筑进行全面宋式包装,形成古色古香的村容村貌,开发旅游资源,为发展经济服务。
所获殊荣
“中国端砚文化村”白石村被授予“广东省版权兴业示范基地”称号。在刚落幕的“创意产业与版权保护论坛”上,国家版权司副司长许超、省版权局副局长朱仲南为获得该荣誉的单位代表颁发了证书及牌匾。据介绍,“中国端砚文化村”白石村是肇庆市首批获得此项殊荣的单位,它将更有利地保护端砚文化的知识产权和版权,对于推动文化产业创意园区的建设,促进端砚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❼ 端砚文化村的端砚文化村概况
白石村面向北岭山,背靠西江,面积约1.2平方公里,由唐武德年间建村,全村288户,1100多人。白石村民世代以砚为耕,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清朝末期至解放初期,白石村制砚至为鼎盛,一大批名砚和名师应运而生,从而奠定了白石村作为“端砚第一村”的地位。白石村房屋大都依“弓”形的村道而建,家家户户门前的砚石堆如小山,全村半数以上人口从事制砚工作。 白石村毗邻西江,过去,西江每年都要发洪水,因此,村里筑起了一道堤围用来抵御洪水。有一年,西江上游豪雨连日,洪水暴涨,用土构筑的堤围岌岌可危,正在紧急关头,有村民突然发现堤围边经雨水连日冲刷露出来的三块巨大的白色石头,连忙抬去将快要倒塌的堤围堵住。冥冥中如有神助,三块白石真的稳住了即将倒塌的堤围,使村民的生命财产得以保护。为纪念三块白石,村民将村子改名为白石村。如今,三块白石就像三位保护神,历经千百年风吹雨打,依然守护着白石村,见证着白石村的兴衰荣辱。
前些年,有位离家60多年的老人从台湾回来寻亲,岂料故乡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他一时失了方向。后来,无意中看到基围的三块白石才敢肯定真正回到了故乡。原来老人十几岁就离开故乡到台湾,几十年来,无时无刻不惦记着故乡的亲人,无数次,梦中出现三块白石。白发苍苍的老人抱着石头轻声叫着“母亲,我回来了”。
四月初八拜先祖
白石村有一个独特的节日(村中人称为五登祖师节),每年农历四月初八,都会举行重大的祭祀活动,以此纪念石业先祖和历史上对白石村作出贡献的人。端砚行还可以接纳别村的人入行,只要从事端砚制作就可加入。随着时代的发展,四月初八的祝祷礼仪悄悄地消失了,现在,村里已有人打算恢复这样的庆典。
以前,白石村人制砚都是各自行事,很少交流。后来,大家觉得联合起来力量大,办事也容易,因此成立了一个叫“端砚行”的组织,协调全村的端砚生产。每年农历四月初八,白石村男女老少都会齐集五登祖师爷牌位前进行祝祷礼仪,感谢祖师爷的荫护及祈求一年的好景。端砚行有专门地方,祝祷礼仪就在那里进行,那里供奉着五登先师牌位和张之洞石碑,约30多平方米。当日,理节人员便会请来南无佬与本行年长的父老在祖师爷牌位前做一个小时的祝祷礼仪。同时理事也会在这天把端砚行一年的开支公布,让众父老、行友查看。是日,凡年满60岁的行友都参加会议,或核对数目是否清楚、或选举新的理节人员等。其后,大家兴高采烈开餐,席间开怀畅饮,交流砚艺,品评优劣,颇似过节。
❽ 观端砚村后感作文800字
今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适合外出游玩。我们班有幸地得到了去肇庆端砚村的机会。 我们怀着满心期待的心情来到了端砚村,一下车就被这里的建筑风格吸引了,给人一种浓厚的文化气息。进到中国端砚展览馆,古今名砚集中展示在中国端砚展览馆,是“中国端砚文化村”的标志性建筑,仿宋风格,楼高四层,面积约一万平方米,于2004年12月建成。中国端砚展馆是为配合“2004肇庆-中国端砚文化节”而建设的,当时,馆内陈设有古今名砚200多方,均属难得的珍品。二楼则通过图片、文字、实物等详细展示了端砚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让人对端砚有较为深入和全面的了解
书画艺术,书为心画,艺以载道,书画之道,皆以造化为师,而中得心源。艺术书画,经千年流传,历代承延,由传事达意至纸赏心悦目,倘入画境,竟可与天地合一,与人神共通。两者有异,而境界同臻。当字画以同样孤傲的姿态入砚时,更是艺术之于生活的一大妙哉。那栩栩如生的字画刻画在端砚上,让我们未下笔,便蔚然成风!
此次展览作品或妙思佳构、视觉独特、平中见其;或隽秀飘逸、轻灵洒脱、直抒胸臆;或笔墨淋漓、情感深厚、意境深远。作品传承与创新,相得益彰,笔随时代,墨见精神,怎一个妙字可了得!
艺术源于生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源远流长的西江,不仅哺育着我们,还创造了我们深厚的水土文化。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愿我们也有如此情怀去感受我们身边的文化气息。
在一方方工艺精湛、美妙绝伦的端砚面前,我们对端砚这张“岭南文化名片”赞不绝口,大家纷纷驻足拍照,并还买下了不少端砚精品以作纪念、收藏和使用。一直以来,人们对古砚的痴迷就如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拥趸情结般割舍不断。但是近年来,由于与我国文化同源的日本、韩国等国家端砚爱好者的追捧,加上国内文房四宝等艺术品市场的兴起,端砚有了新的发展。
特别是随着端砚雕工艺术步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端砚工艺美术大师也不断涌现,端砚的收藏便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潮。端砚爱好者们在收藏端砚的时候,已经不再仅仅拘泥于对砚石坑种的选择,而是结合端砚的艺术感、雕工、石材等各种因素综合考虑。现代端砚也正是在满足爱好者们这种心理下逐步得到发展并形成现代风格的。端砚重新被人们注重,特别是端砚玩家、收藏家观念的更新,端砚收藏在收藏界占重要地位。
❾ 肇庆白石端砚文化村具体位置在哪里好玩不想去旅游,有熟悉的可以给我推荐一下嘛
端州一路附近黄岗那边。肇庆三院向大冲方向大概1KM,路边有好大块“肇东市场”的牌,从那里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