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生态文化旅游区规划

生态文化旅游区规划

发布时间: 2021-02-26 06:10:36

⑴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规划思路

根据湖北省政府下发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总体规划》,一是在后现代理论指导下确立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跨越式发展的整体战略。强化战略规划和政策制度的激励与约束,保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在推进现代化过程中既展示出后现代的核心理念,又借助于后现代视野来扬弃以工业化为基础的传统现代化的局限,借鉴并超越世界上先发国家的历史经验,避免现代化进程对资源环境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破坏性影响,实现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是创新管理体制、经营机制、投融资体制和利益机制。根据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经济欠发达而生态文化资源赋存的初始条件,通过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推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提升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生产力形态。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完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经济空间布局,打造“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产品集成—产业集聚—综合效益”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形成支撑内生增长方式的原动力。在实施步骤上突出“交通先行”战略和“一江两山”(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重点,整合提升利用资源,形成新的发展机遇,实现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与武汉城市圈、长江经济带呼应互动的“两圈一带”区域发展新格局。 根据《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总体规划》,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基本原则为:
1、统筹规划,有序发展;
2、政府主导,市场运作;
3、改革体制,创新机制;
4、突出特色,打造精品;
5、资源共享,开放合作;
6、保护优先,和谐发展。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来召开了多次高规格现场会和工作会,湖北省委省政府领导做了重要讲话,主要精神如下:
2009年7月9日至10日,在宜昌召开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省委书记罗清泉指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要培育品牌、发展主体、强化基础、创新机制。他强调,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是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一定要加强领导。各市州(林区)及省直相关部门的领导要拿在手上,亲自动手,下重手抓。要有专门的班子抓,要加强工作协调和联动。
常务副省长、省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宪生大会发言,要求正确处理好5个方面的关系,即规划与落实的关系、省与市州(林区)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突出旅游特色与促进全面发展的关系。他部署当前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颁布“一总三专”规划,全面推进规划实施;强化目标责任,着力推进12大工程建设;尽快出台扶持政策,改善和优化圈域发展环境;扩大改革开放,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建好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投融资平台,完善投融资运营体系;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2010年6月21日至23日,在宜昌市、神农架林区、十堰市沿线,召开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工作现场会”。会上,罗清泉说,一年多时间以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各项工作开展井然有序,各项建设和发展取得突出成绩,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09年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实现生产总值4980亿元,同比增长14.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2010年前5个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工业增长31.2%,城镇以上的投资增长41.5%,高于全省5-6个百分点。
省长李鸿忠因为防汛工作,在现场会上做了书面发言,他说,当前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建设和发展面临一系列重要战略机遇。全省要更新发展理念,从省级层面规划统筹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交通、生态环保、文化旅游,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由单纯的旅游圈建设成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发展的示范区。
2010年8月11日至12日,就是前不久,在宜昌召开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培育旅游市场主体现场会”,常务副省长李宪生部署:做好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培育市场主体的基础性工作;通过进一步推进规划实施引导市场主体有序参与,创造拓展市场主体发展的招商引资平台和融资渠道;策划打造十大核心景区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建立完善项目库并推进项目与市场主体对接。同时,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的关系,鄂西生态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与当地群众切身利益的关系,总体规划与具体实施的关系,解放思想与统一思想的关系;做强做大旅游龙头企业与培育中小企业的关系。对于中小企业,他要求体现“专、精、特、新”这四个字。 概括起来说,规划工作全面完成,配套政策和跟进措施稳步实施,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市场主体培育发展迅速。
关于规划,在宏观层面,形成了省“一总三专” + 市州林区“一总三案”规划体系。
在中观层面,编制了《湖北省环“一江两山”交通沿线生态景观总体规划》,该规划在2009年9月30日湖北省政府召开的专题会议审定并下发实施。对武汉-武当山-神农架-宜昌-武汉沿线1139公里打造景观廊道,让游客实现边旅边游、旅就是游的享受。“生态景观工程”核心内容是“两段两区十村落”:
“两段”:武神生态公路(G209)房县城关至房县银坪乡龙洞沟,路段全长64.3公里;宜神生态公路(S312)夷陵区姜家湾(K11)至雾渡河集镇桥头(K58),路段全长47公里。
“两区”:改造汉十公路孝感服务区、武当山服务区。
“十村落”:打造环“一江两山”交通沿线10个景观段各1个特色村落,分别为丘陵田园风格的武汉市黄陂区祁家湾街办车站村,重丘山林风光的随州市随县均川镇松树垭村,岗地田园风光的襄阳市襄城区张湾镇张家湾村,山林水库风光的丹江口市武当山特区元和观村,低山林地风光的房县土城镇塘梗村,高山原始森林风光的神农架林区木鱼镇三堆河村,低山河谷风光的兴山县水月寺镇杉树坪,重丘风光的宜昌市夷陵区鸦鹊岭镇赵家湾村,水乡田园风光的荆州市沙市区观音档镇丫角村,平原田园风光的仙桃市沙嘴街办叶家河村。
已实施完成一期工程。 造景5万余亩,改造特色民居4411户,竖立旅游交通标牌227块,还有山体水体和村庄环境整治及相应的环保工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交通建设项目,这是落实湖北省委省政府交通先行决策的具体措施。2008年首战全长225.1公里武神生态公路改造,经过两年多的奋斗,从武当山到神农架由原来的6小时车程缩短到4小时,又将沿途打造为植树造景生机盎然,旅游标识标牌清晰明丽,特色民居改造鳞次栉比古色古香。全长173公里的宜巴高速公路2009年开工,将一线穿珠串起三峡画廊,昭君故里和神农雄峰,对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随岳、十房、武荆等高速公路和一大批景区道路、三峡翻坝公路、宜昌—十堰等铁路工程、神农架机场、王昭君码头等“铁水公空”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全面建设,如火如荼,有的已经建成投运。据统计,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公路总里程已达123685公里,占全省的62.7%,其中高速路达1662公里,占全省的50.6%。根据审议通过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交通规划》,交通规划布局为六大综合运输通道、八大综合交通枢纽和一大综合交通信息系统。到2020年,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综合交通将形成“一线穿珠、路景相融、便捷舒适”的特色旅游交通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交通圈;“内畅外联、辐射全国、换乘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集约高效、安全优质、文明规范”的现代交通服务网络,交通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先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据统计,圈域2009年实现生产总值同比增幅高于全省0.9个百分点,占全省的比重达较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旅游产业高位增长。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5841万人(次),同比增长20.5%;实现旅游总收入338.7亿元,同比增长31.4%。2010年“五一”及暑假期间,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主要景区景点接待旅游人数成爆发式增长。武当山、神农架、宜昌三峡人家及白果树瀑布、恩施腾龙洞等景点景区接待旅游人数、旅游收入都比2009年同期增长50%左右,有的甚至翻番。一批重点建设项目顺利推进。先期启动的12大重点工程,总投资达1222亿元,其中,2009年湖北省政府专项投资3亿元,带动社会投资18.5亿元,撬动倍数达6倍多。环“一江两山”交通沿线生态景观工程、武神生态公路等“铁公机”交通项目、十堰武当山太极湖景区项目、随州炎帝神农故里景区项目、宜昌嫘祖、屈原和王昭君故里景区及清江北纬30度岛之世外桃源项目、神农架整合行政资源和市场资源一体化运作的神旅集团公司重大项目、襄阳古隆中景区、习家池汉代私家园林等项目、恩施大峡谷等项目,洪湖岸边是家乡、乌林高端温泉等项目、荆门长寿之乡旅居项目、圈域7个旅游名镇、62个旅游名村等一系列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打造了《荆州风》、《三峡风情》等一批各具特色的文艺作品,成功举办了两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十堰国际武当武术节、宜昌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暨海峡两岸文化论坛、襄阳诸葛亮文化旅游节等一系列有影响的节会活动,尤其是由湖北省牵头申报的“中国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已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靓丽的文化名片。(八)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战略组织机构保障和政策措施湖北省政府成立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领导小组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办公室,鄂西圈办机构编制和人员已于2009年9月中旬全部到位。
湖北省鄂西圈建设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决定>的责任分工方案》。湖北省政府已经颁布《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政府投资项目实施办法》。《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产业优化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后续政策已经起草完成,正在广泛征求意见,拟经过省政府常务会议陆续审定出台。

⑵ 生态化规划在旅游景区的开发中有什么意义

生态危机是现代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它实质上是现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危机。旅游景区作为人类亲近自然的主要场所,也正在逐步陷入开发与保护的两难境地。旅游景区是人类的自然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生态、文化、经济价值,旅游景区的开发利用有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但是不恰当的开发建设和人类活动的过度干扰往往会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土地退化沙化、森林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水资源紧缺等等。这些问题威胁景区的生态安全,制约着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华汉旅专家认为,借助生态学原理对旅游区进行生态化规划应该成为旅游区规划的重要内容。

一、旅游景区生态化规划的意义

1、保护景区的生态安全
生态化规划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应用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手段辨识、模拟和设计生态系统内部各种生态关系,确定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生态适宜性,探讨改善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生态对策,促进人与环境系统协调、持续发展的规划方法。
景区生态化规划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是促进和保持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保护人类健康,提供人类生活居住的良好环境;景区内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进行合理利用,提高其经济价值;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完整性。

2、形成生态旅游环境,打造旅游吸引力
生态环境景观是旅游景区的重要旅游资源,好的生态环境,景观赏心悦目,使人有回归大自然的感受。既使是人文景观也是人类对自然景观的适应的结果。江南古镇以水为灵魂,阆中古城因山水而成为风水宝地。基于良好的生态环境,旅游景区才会有吸引力。一旦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必然影响到景区的景观品质,旅游吸引力也会降低。浙江雁荡山风景区以溪景著名,但是因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多数溪流干涸,潺潺小溪流水的美丽景观不复存在。旅游吸引力减弱,影响了旅游活动。

3、避免盲目建设,减少景区经营成本
有些地方在核心景区和近核心景区大量建造宾馆或增加床位,还有的地方放任占景建房,这种行为破坏景区的生态环境,等到意识到时又要拆除建筑物,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如我国著名佛教圣地山西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多年形成的乱拉乱建和商铺林立的现象,让景区应该有的最原始、最珍贵的东西逐渐丧失,成为申遗路上的一块绊脚石。为申遗,五台山斥资5亿清理违章建筑。
旅游景区生态化规划将通过生态适宜性分析,对旅游活动进行科学布局,避免在生态敏感地带进行盲目建设。例如运用生态学中“集聚间有离析”的方法可以形成较优的景区生态格局,即将土地分类集聚,并在开发区和建成区内保留小的自然斑块,同时沿主要的自然边界分布一些人类活动的“飞地”。

⑶ 关于生态旅游景区规划建设的问题

在全国各地大力发展旅游的浪潮下,我们的景区正面临着旅游文化商品化、景区开发城市化、地方特色消失化的危机,最后势必导致所有景区同质化,景区景观与生态遭到严重破坏。
前瞻产业研究院专家人士指出,在生态规划方面,规划前要进行生态适宜性分析,应用生态学、经济学、地学、数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确定景观类型对某一用途的适宜性和限制性,划分景区资源环境的适宜性等级,为景区旅游开发中的土地利用方式提出建议。
在规划中要注重生态技术的使用,如生态材质运用、本土化植物配置、低耗能技术应用、绿色植物环境、环保材料与技术等。具体到景区规划上,多见于控制开发强度、限定游览区域、使用生态材料、控制游客容量、旅游区内的旅游设施的风格、布局选址、规模和材料的选择等,注意尽可能地就近取材、就地取材。
另外,我们进行景区生态化规划必须考虑生态经济学,量力而行,避免陷入泛生态化的误区。首先景区生态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工程,生态设施及生态技术的适用性、实用性、成熟度都要结合景区资源进行可行性分析,逐步实现景区生态化。
其次景区生态化规划要与经济收益密切结合,策划设计能成为卖点的生态景区或项目,建立生态化与景区收入的正相关关系,推动景区管理层主动推进景区生态化进程。

⑷ 生态旅游规划的要求

生态旅游是一种小众高端旅游模式。生态保护的第一性,生态旅游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无论是对从业者、游客、当地居民,还是管理部门,都需要科学系统的教育和培训,并处理好两方面关系--生态旅游区内部生态保护与传统文化、旅游开发、经济效益等的关系;生态保护、生态旅游开发与当地政府、居民致富的关系。考虑到生态环境的承载量,生态旅游区往往通过高价来限制游客的数量,难免会偏向高端和小众。

⑸ 如何构建休闲生态文化旅游区策划

休闲生态文化旅游核心为休闲旅游,“生态”、“文化”可以说的休闲旅游的两个主题。远景设计研究院旅游规划专家道:休闲旅游与其他旅游方式的区别在于注重旅游时对身心的放松,通常在旅游地有了一定服务设施条件下而逐渐形成,是旅游得以丰富发展的产物。其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休闲为主要目的,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以特定的文化或生态景观为内容,为游客提供别具一格的独特旅游休闲方式。

⑹ 生态旅游规划

8. 6. 1 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

( 1) 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保持云峰山森林和湿地自然景观的原始特色,以观赏自然景观和原始次生油松林为主,突出自然环境的主导作用,使发展生态旅游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

( 2) 坚持实事求是、合理开发的原则。建筑和基础设施布设应尽量控制在最低限度。同时还应该与自然景观协调一致,在开发和建设过程中,尽量保持原始的自然情趣。

( 3) 坚持循序渐进、滚动发展的原则,生态旅游应该控制在不破坏资源的前提下,同时将旅游的全部收入用于保护区的建设,促进保护区的发展。

( 4) 生态旅游范围控制在保护区的实验区之内。

8. 6. 2 生态旅游发展分区

根据景区划分和空间布局,云峰山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的总体思路是依照自然资源特点及旅游产品分布情况,划分为 3个旅游区。旅游空间布局是一山、一水、一条带。一山指云峰山历史文化宗教旅游区; 一水指不老湖 ( 半城子水库) 山水生态旅游度假区,辐射古石峪森林游、陈家峪自然历史民俗游和西坨古长城寻踪游; 一条带指生态产业观光旅游带。重点推出八大景点: 超胜古庵、云峰灵境、摩崖石刻、不老春色、世外桃源、峰顶瞰湖、圣水山庄、林海松涛。

( 1) 不老湖山水生态旅游度假区: 半城子水库是保护区内重要的水源区,也是保护区生态效益的体现,主要水源来自保护区水源涵养林。本生态旅游区将建成集度假、娱乐、观光、休闲于一体的度假中心。突出 “身心放松、体验自然”的游憩氛围,包括度假区、水上娱乐区和环湖观光区。规划在不老湖北岸高地建一个中档度假中心。从不老湖向古石峪沿线有大面积的油松林,此区域仍属于实验区范围,可以充分用来开展天然森林浴、自然环境保护教育,也可以开展青少年野外生存训练、定向运动探险等。

( 2) 云峰山历史文化宗教旅游区: 在此区域开展历史文化宗教旅游与自然观光旅游,突出 “千年古刹,云峰灵境”的氛围。主要景点有超胜庵、朝阳洞、大安寺、古佛道场、桃花庵、吉祥寺、古崖居、摩崖石刻、迎客松等。规划修建山门、游憩亭、停车场等。将云峰山地区建设成北京地区重要的历史文化宗教旅游区。

( 3) 学艺厂圣水湖古树度假旅游区: 转山子水库在此区域。将自然科普旅游与历史文化旅游区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高品位的度假和会议活动中心。圣水湖泉在此区,传说喝了此处的泉水就可以长生不老,因此,此区域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场所。此区域内还有 300 多年的古树,昭示着不老屯悠久的历史。

8. 6. 3 生态旅游管理

生态旅游重在管理。科学的管理既保护了环境,又起到了宣传作用; 如不然,则将会对生态系统的原生性和自然性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生态旅游管理应做到以下几点:

( 1) 各景区要列入保护区统一规划和管理,做到科学保护、合理开发;

( 2) 新建旅游项目和设施要严格控制污染,在景观上与自然风貌相协调;

( 3) 保护区内的生态旅游项目必须首先考虑营造水源涵养林和培育景观林,将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实现 “绿树上山、清水入库”;

( 4) 旅游规划要与土地利用相衔接。

⑺ 生态旅游与景区规划该怎么进行旅游景区规划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生态旅游与景区规划以及旅游景区规划的原则-绿维创景-旅游规划设计专家指出,生态旅游景区概念生态旅游景的概念是在生态旅游以及旅游景区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目前,旅游学术界对它的界定至今尚未达成一致意见。笔者在综合了学者观点的基础上,作了如下定义:生态旅游景区是指由一系列生态旅游景点组合而成的,具有吸引生态旅游者前往游览的吸引力因素及明确地域界限,并能提供各种必要的旅游附属设施、服务及环境保育措施,追求社会、经济、环境三大效益综合平衡的旅游经营管理系统。生态旅游景区在中国通常指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

生态旅游景区规划的原则生态旅游必须以生态旅游景区内资源为主,贯彻“保护、利用、保护”的方针,坚持以自然为主,景观协调,工程设施具有特殊性、新奇感,又有天然性、艺术性、科学性、实用性和效益性,以促进景区自然保护与利用的协调发展。具体来说应遵循如下原则:

(一)保护优先原则

任何生态旅游的开发都必须以保护作为首要的出发点,这是生态旅游景区别于大众旅游旅游景区的核心所在。

(二)整体优化原则

生态旅游的场所不仅有生物和环境条件因素,还包括人类活动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是多因子、多层次组成的集食、住、行、游、购、娱等于一体的综合产业,因此应该从整体}}{发、综合衡量、全面考虑,实现整体最优化利用。

(三)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原则

生态旅游景区开发是以当地自然资和人文资源为依托,要使旅游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就必须加强对其保护。开发应服从保护,在保护前提下进行开发,这是生态旅游景区规划的首要原则。

(四)特色原则

生态旅游景区区别于一股的旅游景区的特色就是它的原始性和自然性,在规划中一定要体现这一点。以便在以后的开发中能保持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土人情。同时也要坚持以自然景观、人文历史遗迹等资源的开发为主,充分体现本地特色,挖掘自然景观的美学、文化及艺术价值,以满足不同层次游人的游览要求。

(五)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原则

促进当地社区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是开展生态旅游的重要功能。让当地居民积极参与生态旅游景区的规划,才能使规划切合实际,才能被当地居民接受。

⑻ 生态景区规划的主要目的包括哪些

1、保护景区的生态安全
生态化规划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应用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手段辨识、模拟和设计生态系统内部各种生态关系,确定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生态适宜性,探讨改善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生态对策,促进人与环境系统协调、持续发展的规划方法。
景区生态化规划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是促进和保持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保护人类健康,提供人类生活居住的良好环境;景区内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进行合理利用,提高其经济价值;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完整性。
2、形成生态旅游环境,打造旅游吸引力
生态环境景观是旅游景区的重要旅游资源,好的生态环境,景观赏心悦目,使人有回归大自然的感受。既使是人文景观也是人类对自然景观的适应的结果。江南古镇以水为灵魂,阆中古城因山水而成为风水宝地。基于良好的生态环境,旅游景区才会有吸引力。一旦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必然影响到景区的景观品质,旅游吸引力也会降低。浙江雁荡山风景区以溪景著名,但是因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多数溪流干涸,潺潺小溪流水的美丽景观不复存在。旅游吸引力减弱,影响了旅游活动。
3、避免盲目建设,减少景区经营成本
有些地方在核心景区和近核心景区大量建造宾馆或增加床位,还有的地方放任占景建房,这种行为破坏景区的生态环境,等到意识到时又要拆除建筑物,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如我国著名佛教圣地山西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多年形成的乱拉乱建和商铺林立的现象,让景区应该有的最原始、最珍贵的东西逐渐丧失,成为申遗路上的一块绊脚石。为申遗,五台山斥资5亿清理违章建筑。
旅游景区生态化规划将通过生态适宜性分析,对旅游活动进行科学布局,避免在生态敏感地带进行盲目建设。例如运用生态学中“集聚间有离析”的方法可以形成较优的景区生态格局,即将土地分类集聚,并在开发区和建成区内保留小的自然斑块,同时沿主要的自然边界分布一些人类活动的“飞地”。
生态危机是现代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它实质上是现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危机。旅游景区作为人类亲近自然的主要场所,也正在逐步陷入开发与保护的两难境地。旅游景区是人类的自然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生态、文化、经济价值,旅游景区的开发利用有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但是不恰当的开发建设和人类活动的过度干扰往往会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土地退化沙化、森林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水资源紧缺等等。这些问题威胁景区的生态安全,制约着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绿维创景认为,借助生态学原理对旅游区进行生态化规划应该成为旅游区规划的重要内容。

⑼ 生态旅游规划的背景

生态危机是现代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它实质上是现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危机。旅游景区作为人类亲近自然的主要场所,也正在逐步陷入开发与保护的两难境地。旅游景区是人类的自然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生态、文化、经济价值,旅游景区的开发利用有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但是不恰当的开发建设和人类活动的过度干扰往往会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土地退化沙化、森林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水资源紧缺等等。这些问题威胁景区的生态安全,制约着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借助生态学原理对旅游区进行生态化规划设计应该成为旅游区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

⑽ 武当山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的项目规划

武当山太复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制区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养生度假于一体,整个生态文化旅游区规划面积57平方公里,投资总额180亿人民币,建设工期五年(2008-2013年),由武当山特区和太极湖集团共同打造。其总体结构分为一环、二轴、两区、四大板块、17个功能分区,共建设9大项目群、180多个子项目,其中重点项目30个。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