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修学旅游的有哪些产品

修学旅游的有哪些产品

发布时间: 2021-02-26 04:00:26

⑴ 修学旅游市场分析

一、出境旅游者人数

1.出境旅游人数发展趋势

2000年日本出境人数为1781.9万人,比上年增长.9%,增长146万人,比1997年的1680万人增加了100万人,创造历史最高纪录。

日本自1964年取消对海外旅行的限制后,在1965年出现了第一次海外旅行高潮,达到了15.9万人;1970年大型喷汽式飞机的使用使当年海外旅行人数达到 66.3万人,比上年增长34.6%;1971年出现第二次海外旅行高潮,达96.1万人,比上年增长44.9%;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使当年的赴海外旅行人数比上年仅增长2%,结束了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势头,出境人数为 233.6万人;之后进人平稳增长阶段。到 1980年遇第二次石油危机,使当年出境游人数比上年减少 3.2%,为 390.9万人;1986年日元升值带来了第三次海外旅行高潮,当年出境人数达551.6万人,比上年增长 11.5%;次年又增长 23.8%,达682.9万人;第三次旅行高潮因1991年的海湾战争而结束,当年出游人数下降3.3%,为1063.4万人;1994年关西机场投入使用,使当年出游人数增长13.8%,为1357.9万人;1995年日元汇率达历史最高点,出游人数为1529.8万人,增长12.7%。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影响日本出游人数的主要因素为经济因素、安全因素和交通状况。无论如何,持续或高速增长是日本出境游市场的总趋势。

2.各县的出游人数及出游比例

秋田县、山形县和新渴县的出境游人数在1999年均是负增长,在2000年实现了正增长。2000年各县的出游人数增幅为5%-16%,显示出全国范围的增长趋势。大京都区(由琦玉、千叶、神奈川组成的首都圈)占了最大的市场份额(39.2%),出游人数为699万人,市场份额略有下降。自1994年关西机场投人使用以来,关西地区(由京都、大阪、兵库组成的京阪神)的出游人数一直保持稳定增长,2000年达278万人,占全国的 15.6%。

2000年日本各都道府县中出国旅游涨幅超过全国平均数(8.9%)的有北海道、福岛、群马、石川、福井、山梨、长野、歧阜、静冈、爱知、三重、滋贺、奈良、鸟取、冈山、山口、德岛、香川、高知、福冈、熊本、大分、宫崎、鹿儿岛、冲绳。

对出游比例的分析显示,2000年全国的出游比例为14%,比上年增长1.1个百分点。对各县数字的分析显示,东京地区出游比例最高,为25.4%;秋田县最低,为4.2%。大东京都区的出游比例为20.9%,关西地区的出游比例为16.4%。结果显示大都市地区出游比例高,日本各地区出游比例差距明显。

3.各月出游人数

2000年除1月外各月人数均比1999年有所增长。l月因千年病毒影响下降1.3%。以前游客较少的月份 4月5月在月、10月、11月出游人数有所增长,出游高峰月份( 8月3月)峰值减缓。

4.各机场出境人数

机场离境的分析显示,5l%的游客,即908.8万人从成田机场出境;26.l%的游客,即464.7万人从关西机场出境;近80%的游客从上述两个机场出境。名古屋机场出境172.8万人;福冈机场出境94.l万人;上述4个机场共出境1640.3万人,占92.l%。

所有4个机场出境人数均有增长,成田机场增长7.6%;关西机场增长9.9%。所有机场(高松机场除外)的正常国际航班均比1999年有增长。

5.出境旅游者的目的地

对2000年出境旅游市场的细分显示,47.6%的游客去了亚洲(比 1999年增加 2个百分点),31%去了北美洲和中美洲,去欧洲的占13.3%,去大洋洲和南太平洋岛屿的占7.l%。

去往亚洲的游客人数增长了13.6%,去往欧洲和中北美洲的游客人数分别比上年增长了8.6%和4.3%,转变了前一年的下降趋势;去往大洋洲和南太平洋岛屿的游客与1999年基本持平。

连续两年韩国都是日本游客的第一目的地,2000年达247.2万人,比上年增长13.2%;去往中国的游客为220.2万人,增长18.7%,取代美国大陆成为第二目的地;之后是美国大陆和夏威夷,增长率只有5.6%和1.7%。

去往亚洲的游客继续保持着高增长,中国香港增长17.7%,泰国增长13.2%,新加坡增长8.4%,中国台湾增长11.l%。

1997-2001年日本出境、来华及来京旅游者人数

出境人数来华人数(人)来京人数(人)来华占出境%来京占来华%来京与上年相比%

1997 16803000 1581747 430439 9.4 27.2 0.22

1998 15806000 1572054 435156 9.9 27.7 1.10

1999 16358000 1855197 456451 11.3 24.6 4.89

2000 17819000 2201528 543319 12.4 24.7 19.03

2001 2385700 506662 21.2-6.75

二、海外旅行方式

1.市场组成与规模

据"海外旅行状态调查"对2000年出境游客的目的和性质的调查(答卷者按性别、年龄、就业状态、婚姻状态和其他标准分成12组),中年男性组所占份额最大,为18%,其次为已婚男性和中年女性。2000年,60.4%的答卷者出行1次,26.1%的答卷者出行2次,平均1.7次,多次出游率比上年有所增长。市场细分显示,中年男子出游次数最多,为2.3次;其次是已婚男子1.8次;单身男子和老年男子都是1.7次。6%的游客是初次出行;16%是第二次或第三次旅行;16%是第四次或第五次旅行;20.4%是第六次至第九次旅行;40.2%是第十次或更多次;平均为第 12.2次。

2.旅游目的地与市场

东亚地区如韩国是大众趋向,但对中年男性市场显示出不均衡性。中年女性和老年女性更趋向于欧洲,有很强的偏好性。单身男性和已婚男性去美国西海岸的比例较高;家庭主妇去澳大利亚、夏威夷、关岛、塞班的比例较高。

来中国的游客中,中年男性占30.7%;老年男性占15.l%;中年女性占10.8%;老年女性。已婚男性、未婚男性均占8.8%;未婚女性、女学生、男学生、职业妇女、家庭主妇分别只占4.4%、2.8%、2%、1.6%和 1.2%。

去往欧洲和俄罗斯的以老年、中年和单身女性居多,家庭主妇、单身和已婚男性较少。家庭主妇和已婚男性喜欢海滨度假地,如夏威夷、关岛和塞班。男学生去大洋洲的比例高。女学生、单身和已婚男性去美国大陆的多。

3.旅行目的

2000年主要的海外旅行以旅游为目的,占65.8%(含蜜月旅行);商务旅行占11.5%;探亲访友占6.l%。1997年以来以旅游为目的的出行比例从70.4%开始下降,商务出行比例上升。70%的女性游客(女学生除外)和老年男性游客的出游目的是旅游;男女学生修学旅游的比例超过15%;30%以上的已婚男性和中年男性是商务旅行。

近80%的到访关岛/塞班和夏威夷的目的是旅游;访问中国、东亚和东南亚的商务旅游比例较高,赴中国商务旅游的比例为30%。访问美国大陆的目的是多样化的,探亲访友的比例达13.8%。

4.旅行时间和住宿地的数量

海外旅行l-4天的占22.3%;5-7天的占35.9%;8-14天的占33.6%。大部分出游5-14天。尽管如此,4天以内的短途旅行年年增多。超过15天的长途旅行和最近流行的5-14天旅行呈下降趋势。

5.在目的地的活动

以旅游和度蜜月为目的的海外出行者在目的地的活动,购物占58.5%;参观自然景观和景点占58.1%;参观文化和历史古迹占44.6%;之后是品尝美食和参观美术馆和博物馆。近年来,购物、参观自然景观和景点一直是海外旅行的主要活动,购物跃升为首位。赴韩国和亚洲国家旅行的增多导致了购物活动的增多。女学生、单身女性和家庭主妇的购物比例高。老年人组购物和品尝美食的比例低,参观自然景观和景点、参观历史和文化古迹、参观美术馆和博物馆等观光活动占很高的比例。家庭主妇和已婚男性休闲比例高,占40%。

赴中国、欧洲/俄罗斯游客的80%是参观历史和文化古迹,参观美术馆和博物馆的比例也较高。日本游客在中国旅游景感兴趣的是文化遗产,主要以万里长城和故宫为代表;其次是大自然馈赠的众多自然遗产,山水风光、自然风景;各地有特色的美味佳肴,对于日本游客来说尤其具有吸引力。此外,以笔墨纸砚为代表的旅游纪念品、华丽的民族歌舞和各种戏剧为代表的娱乐,作为中国旅游的魅力也是不可忽视的。据日本旅行业协会调查,近80%的旅华日本游客集中到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中国东部地区旅游,其余的约20%则以中西部地区为目的地,这其中又有80%到西安旅游。来中国的游客中,82.l%是历史文化观光;64.3%是自然风景观光;44.6%是参观美术馆和博物馆;33%是品尝美食;31.3%是购物;观看戏剧、表演、音乐会和电影的占17.9%;休闲的占5.4%;探亲访友和打高尔夫球的各占3.6%。

6.旅行花费

2000年海外旅行人均花费30.9万日元,比上年下降l.7万日元。总花费中含参团费16.9万日元(比上年下降8000日元);5万日元当地旅行费用,含当地食宿、交通费(下降9000日元);7.5万日元购物支出和 1.4万日元杂费。 1997年以来参团费和当地旅行费用连续下降,购物支出从1999年的占23.l%上升到24.4%。2000年赴中国的游客参团费占总花费的63.2%;购物费占26.4%;当地旅行费占8%;其他费用占2.5%。日本游客在华购物最多的品种依次是茶叶/食品,占 18.6%;丝绸/服装/棉毛织品占 14.2%;纪念品/手工艺品占 12.8%;中成药/保健品占10.7%;酒类/香烟占9.7%;字画/文房四宝占7.4%。

7.目的地与重游者

赴夏威夷和美国大陆的重游率最高,分别为63.1%和59.8%;重游3次或以上的占40%。重游率次高的是东亚、中国和欧洲/俄罗斯。调查问卷显示,初次访问中国的占36.3%;来过两次的占11.2%;来过3次或以上的占36.8%;未回答的占15.7%。

三、旅行动机与旅行社的选择

1.海外旅行动机

调查显示,到海外旅游25.9%的人是出于对目的地的向往;20.l%是出于家庭或朋友的邀请;19.4%拥有假期;15.7%经常旅行。出于对目的地向往的老年人最多,占40%;其次是男学生、中年妇女和单身妇女,占30%。拥有假期是单身女性、职业女性和单身男性的主要出游动机;学生和中年妇女受家庭或朋友邀请的比例较高。不同的细分市场显示出不同的出游动机。

影响旅游目的地选择的最大因素是阅读小册子和受亲友的推荐。传媒影响也起了一定作用。来中国的旅游者中33.9%是阅读了小册子;30.4%是亲友推介或邀请;11.6%是通过看电视、报纸、文章或其他;1.8%是通过旅行社介绍;0.9%是定期旅行;15.2%是其他;6.3%没有回答。

制约海外旅游目的地选择的第一要素是安全,第二位要素是卫生条件,第三位要素是对餐饮卫生、旅游购物环境的放心,第四位是住宿饭店、客房情况,如卫生间、浴室、床单的卫生状况,第五位是交通的效率和安全。

2.来中国旅游的原因

日本旅华客源市场的蓬勃发展,是因为中日两国之间有着深远的历史交往。日本社会在众多领域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其中的精华部分在当今日本社会依旧得到了很好的继承。目前,大部分日本访华游客是中老年客源层。这一客源层的特点是:对学习非常热心。近年来,通过各种媒体渠道,日本接触、了解中国诗歌、电影、音乐、戏剧等的机会大大增多。在这样一个游客对旅游目的地有所认识,又非常向往的外围环境完善以后,游客好不容易来到目的地,对粗泛的解说是不会满意的。满足日本游客的求知欲望,就要求导游员掌握较深的文化知识和日语能力。

3.选择旅行社

通过旅行社预订的占44.l%;通过邮寄或电话预订的占21.9%,两者合计为66%。通过因特网预订的只占3.2%,上一年占1.4%,有显著增长。单身男性用因特同预订的较高,占7%。人们出游愿意选择旅行社,大部分老年人的回答是"提供满意的旅行"。海外旅行的主要方式是包价旅行,占50.8%;其次是自助旅行,占34%;团体旅行占7.8%。与上年相比,自助旅行的下降了,包价和团体旅行的略有增多。女性选择包价旅行的多,超过60%(不含女学生)。男性自助旅行的多,超过40%(不含老年男性)。中老年旅游者选择全包价旅行的多,老年人高达80%。女学生、青年单身女性和家庭主妇选择自由行程的超过60%。赴中国旅行的包价旅行占39.5%,自助旅行的占36.8%;团体旅行的占10.8%;其他占9.4%。来中国的包价旅游游客中,87.5%采用全包价旅游;9.8%采用自由行程;0.9%采用其他方式。

四、今后海外旅行倾向

1.海外旅行需求

调查显示,希望赴海外旅行的人占66.8%,比上年增长3.4%。明确在当年旅行的占26.2%,比上年增长0.3%。被动旅行的(例如回答如有机会的)占40.7%,增长3.8%。否定回答的(不是很想去和不想去的)占24.5%,下降0.6%。单身女性、已婚男性和18-39岁的女性的80%有出游兴趣。女性出游兴趣较强,40.8%的单身女性和46.4%的已婚女性(18-39岁)有出游兴趣。单身男性的出游兴趣较低,持否定态度的占19%。在40岁以上者中,男性、女性倾向相似,否定回答的占30%,肯定回答的占20%,被动需求的占40%。

2.阻碍海外旅行的因素

37.5%的没有出游需求的人是考虑安全因素;考虑语言障碍的占33.9%,下降了7个百分点。其他阻碍因素有不喜欢当地饮食、健康因素、不喜欢乘坐飞机、费用过高等。

3.旅游目的地倾向

多项选择调查显示,自1995年以来澳大利亚(占5l.4%)和夏威夷(占50.8%)一直是主要的旅游倾向。排在第3-6位的是加拿大、瑞士、意大利和法国。1996年以来这4个国家都是受欢迎地区,各占约40%,四者之间的顺序有所变化。中国在1999年排在第16位,占21.8%;2000年排在第17位,占22.5%;2001年排在第15位,占21.9%。

4.旅行方式倾向

对"旅游次数"的重视超过了"行程长短"。倾向于较少的旅行伴侣,而不愿随大旅行团。讲求住宿设施的质量与状态,而不是仅仅满足居住舒适。希望餐馆豪华而不仅仅是在当地人吃饭的地方。上述一切反映出人们在追求高档次的旅行。希望"旅行伴侣越少越好"和"方便的包价旅游"的超过70%。18-39岁的已婚者只希望停留l-2地;男人倾向于旅行次数少而停留时间长;女性希望停留时间短而出行次数多。除单身男性外,80%的人希望包价旅行;单身男性的此一比例不到60%,他们更愿意自己安排行程。18-39岁年龄组中,男人希望获得"当地的体验";女性希望"享受旅行伴侣"。40岁以上的已婚者中,情况刚好相反。

五、加强日本客源市场开发的对策

1.应重视青年女性游客市场的开发

在2000年的 1782万出境旅游者中,男性为 953万人,占 53.5%;女性为 829万人,占46.5%。男性年增9.5%,女性年增8.2%。就市场规模来讲,占份额最大的仍是20-29岁的女性游客,为265万人。2001年l-11月日本来华旅游者中,男性占73.5%,女性占26.5%。女性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其占出境旅游者总数的比例,具有市场开发的潜力。

2.重视回头客

初次访问中国的占36.3%;来过两次的占11.2%;来过3次或以上的占36.8%;未回答的占15.7%。日本游客尤其是中老年游客很喜欢重游。提高重游率一是要注重产品的质量,树立好的信誉;二是要不断开发新产品,吸引回头客。

3.开发以旅游为目的的市场群体

近80%的到访关岛/塞班和夏威夷的目的是旅游;访问中国、东亚和东南亚的商务旅游比例较高,赴中国商务旅游的比例为30%。商务旅游是比较稳定的客源市场,也是需求弹性较小的市场。以旅游为目的的出行弹性最大,要加强这一层次的宣传促销。

4.针对日本各区域进行重点促销

大东京都区(由琦玉、千叶、神奈川组成的首都圈)占了最大的市场份额(39.2%),出游人数为699万人,市场份额略有下降。年出国人数为278.3万人次,占总量的 15.6%。自 1994年关西机场投入使用以来,关西地区(由京都、大阪、兵库组成的京皈神)的出游人数一直保持稳定增长,2000年达278万人,占全国的15.6%。东京地区出游比例最高,为25.4%;大东京都区的出游比例为20.9%,关西地区的出游比例为16.4%。所以,大都市地区应作为我们市场开发的重点地区。

5.扩大旅游购物消费

以旅游和度蜜月为目的的海外出行者购物占58.5%。女学生、单身女性和家庭主妇的购物比例高。老年人组购物和品尝美食的比例低。增加购物消费,一是要开发女性市场,二是要保证旅游购物的信誉和服务。

6.增加旅游活动的内容

中国游客的80%是参观历史和文化古迹,参观美术馆和博物馆的比例也较高。我们应增加游客在京的活动内容并重点宣传,如品尝北京美食,欣赏京剧,来北京购买特色商品等。

7.开发修学、蜜月旅行

从出游目的上看,海外修学旅行花费最高,为48.9万元;其次是蜜月旅行,为46.5万元。因修学旅行的停留时间较长,所以当地旅行花费和其他花费上涨。要加强相关旅游产品的开发。

8.加强宣传品制作

来中国的旅游者中33.9%是阅读了小册子;30.4%是亲友推介或邀请;11.6%是通过看电视、报纸、文章或其他;1.8%是通过旅行社介绍;0.9%是定期旅行。因此,注重宣传册的质量,选择合适的媒体进行宣传能起到好的效果。

9.做好对旅行社的工作

赴中国、欧洲/俄罗斯、中东/非洲的包价旅游和团体旅游所占比例高,合全包价旅游在内,比例超过80%。来中国的包价旅游游客中,87.5%采用全包价旅游;9.8%采用自由行程;0.9%采用其他方式。所以旅行社仍掌握着来华的大部分客源,做好旅行社的工作意义重大。

10.增强旅游产品的针对性

从今后的趋向看,"欣赏自然景观"和"参观历史遗迹"是总的旅行目的。40岁以上的已婚者修学旅行的偏好较强,含参观美术馆和博物馆。18- 39岁的已婚者休闲旅游的较多。单身男女更希望接触新的文化,与当地人交流和接触。女性购物需求较强。我们应根据不同的客源市场需求,开发出不同的产品。

⑵ 什么是修学游

修学游,是指由学校或者学生组织地、有计划地出游修学旅游活动。此种旅专游活动不仅让学属生学玩两不误,而且让教育和旅游两个产业和市场也相得益彰。时至今日,在发达国家,学生有组织、有计划地出游的修学旅游十分盛行,并被认为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本规定,小学到大学都必须完成在本国或国外的修学旅行。德国巴伐利亚州政府明确将修学旅行及其载体青年旅舍写入了当地的教育法,对修学旅行的课程、方式、时间等都作了明确规定。

⑶ 旅行社产品包括什么

旅行社产品是旅行社根据市场需求,通过采购并整合景点、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单项服务产品,并将自己的服务贯穿于其中的、向旅游者提供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的全部产品和服务的总称。旅行社产品是旅游产品的一类,并且它是以固化形态的“产品包”的形式出现,将旅行社的各项承诺和服务融入其中。
旅行社产品有很强的服务性质,但又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等于服务。因为脱离具体的产品而仅仅出售“服务”的例子是不存在的。服务是产品的附属物,它包含在产品中,只有购买了具体的产品才能得到相应的服务。比如,购买了电冰箱,才能享受送货上门或者售后维护的服务。实际上,现代市场营销已经非常重视产品的服务过程。同时,服务依赖于产品而存在。没有产品的存在,服务本身也就抽象化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不可否认,服务是旅行社产品的最重要功能。而且优质的服务能提升旅行社产品的质量和旅行社的声誉。
旅行社产品最主要的反映形式“旅游线路”,实际上是旅行社从业人员经过市场调查、筛选、组织、创意策划、服务采购、广告设计等最终生产出来的。当旅游者购买这个“旅游线路”,并在法律上得以承认(发票、合同是有效的),“旅游线路”就以具体化或变成“有形物”而成为“旅行社产品”。其后的接待服务(导游服务、后勤保障等)才开始释放并融入到整个过程中。
旅行社产品还是旅行社从各类旅游服务产品供应商那里采购的景点、交通、住宿、餐饮以及其他项目等旅游活动所必需的单项旅游服务产品,并将这些单项产品组合成各种包价旅行社产品,向旅游者出售以获得经营利润。组合和包价产品是旅行社产品中的核心,是旅行社利润的主要来源。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不断改变,个性化、时尚化和人性化的需求日臻显现,对旅行社产品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产品本身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的丰富和延伸。旅行社产品的单项销售也变得十分的重要。
旅行社产品的主要职能之一是提供与旅游活动有关的服务,其产出的主要是服务形态的产品。按照Chase对于服务的分类方案——低接触性服务、中接触性服务和高接触性服务。旅行社提供的服务产品属于高接触性服务,因为多数情况下旅游者都自始至终地参与旅行社提供的旅游服务的全过程。所谓高接触性服务是相对于低接触性服务和中接触性服务而存在的一个概念,是指顾客在服务推广的过程中参与其中全部或部分的活动,同时也表示出旅游者对服务的依赖程度,因为在旅游话动中,旅游者或因某种服务的缺失而不能顺利完成这个过程(如语言障碍、道路不熟、习惯不合、安全保障、食宿安排等)。所以,提供旅游服务本身就显得格外重要。
[编辑]

旅行社产品的特征
旅游产品是旅行社的经营对象,是旅行社一切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当它具体到旅行社产品的组合中并成功交换之后,服务也就贯穿到旅游活动的整个过程。因此,旅行社产品具有服务的共同属性,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综合性。这是旅行社产品的基本特征。一般的产品构成与功能相对单一,而旅行社产品是由多种旅游吸引物、交通工具、酒店餐饮、娱乐场所以及多项服务和社会公共产品组成的混合性产品,是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对吃、住、行、游、购、娱乐等各方面需要的综合性产品。其次,还表现在旅行社产品所涉及的行业众多,既有以物质为载体的如交通运输、酒店客房服务,又有以景点、娱乐、导游、保险等满足精神和心理需求的服务。由于所涉及的行业多,且单项服务产品的主导权又不在自己的掌控中,因此,旅行社产品在其组合过程中只是部分地利用或暂时地利用,不排斥其他旅游行业和其他社会单位对其旅游产品和社会公共产品的利用。所以,旅行社产品的开发、设计、服务采购又必须依赖于其他旅游产品和社会公共产品。协调各行业的关系,是旅行社业务的重要工作之一。
2.不可感知性。这是旅行社产品做为服务型产品最主要的特征。它可以从两个不同层面来理解,首先,与一般消费品如电冰箱、空调等相比,服务型产品是人类非物化劳动的凝结。在旅游活动开始之前,让人无法真切地意识到它的存在。其次,在一般情况下,人的劳务活动不会引起产品某些实物所有权的转移,并且,也不会导致产品实物形态的改变。所以,当旅游者结束旅游活动后,旅行社的“这个产品”对于他们而言就不复存在了,留下的只是“回忆”。由旅行社产品的不可感知性派生出了旅行社产品的不可分离性和不可贮存性。
3.不可分离性,亦称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旅游业与其他产品生产行业有一定的区别,一般产品在从生产、流通到最终消费的过程中,往往要经过一系列的不同环节,其生产与消费的活动在时空上是分离的。假设,当购买一台空调的时候,我们对该产品的享受不会因为安装工人不太友好的态度而减少。在该安装工人离开之后,我们依然可以享受到空调机带来的舒适。而旅行社产品作为服务型产品则与之不同,它具有不可分离的特性,即产品的生产过程也就是消费过程。换言之,旅游生产者提供产品给旅游者之时,也就是旅游者消费产品之时,二者在时空上是不可分离的。由于旅行社产品最主要的形式是服务,并在一系列的服务过程中,旅游者与服务者必然直接发生联系,因而服务过程即生产过程,也就是消费的过程。也正是由于服务型产品具有不可分离性,使得旅游者只有而且必须到旅游目的地、在旅行社提供的服务和产品生产过程中才能最终消费到产品、享受服务。
4.不可贮存性。这是一般产品区别服务型产品的又一重要特征。基于旅行社产品的不可感知及生产与消费的同时进行,使得旅行社产品不可能像一般消费产品一样被贮存起来,以备将来出售;而且旅游者在大多数情况下,亦不能将旅游产品携带回家放置。旅游者购买旅行社产品,只能购买在特定时间和地点对旅行社产品的使用权,而不是占有该产品的所有权。如前所述,旅游者在旅游活动结束后,留给自己的只是“回忆”。当然,提供服务的各种设备可能会提前准备好,但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不当时消费就会造成损失(酒店的床位,机、车、船的空位等)。只不过这种损失不像一般产品损失那样明显,它仅表现为机会的丧失和折旧的产生。所以,旅行社产品的不可贮存性的特征要求各旅行社企业必须解决由此而引起的旅游产品供求不平衡的矛盾。也就是在供给方面,在一定时期内呈刚性,既难以增加,也无法减少。因此,旅行社在协调和处理各个旅游产品生产单位的关系就显得非常迫切。
5.异质性。也称之为“非均质性”。它是指服务的构成内容及其质量水平无法恒定且质量标准难以统一界定。假设你可以买一台与你邻居的电冰箱一模一样的产品,它们不仅外观别无二致,而且工作方式和产品质量也完全相同,异质性非常小。但旅行社产品从本质上讲就有可能是各不相同的。这是因为旅行社是以“人”为中心的服务产业,由于人类个性的存在,使得人们对于旅行社产品的质量评价很难采用统一的标准。一方面,服务者自身因素(如心理、生理状态)的影响,即使由同一服务者所提供的服务也可能会有不同的水准;另一方面,由于旅游者本身的因素(如知识水平、兴趣和爱好等)也会对旅行社产品和服务质量有着不同的理解。比如,同是参加某地一日游,有人乐而忘返,有人败兴而归;而对同一位导游的讲解,有人兴致勃勃,有人昏昏欲睡。再比如,同是游览九寨沟,如果是在“黄金周”,游客如织,熙熙攘攘,大概是一半看风景,一半看“人头”;如果是金秋十月,满山红叶辉映碧波,习习凉风中游客稀少,即使是入住同一酒店、乘坐同一汽车、同一位导游讲解,你的体验也许完全不同。
6.易波动性。旅行社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过程和旅游者实现旅游活动的过程涉及众多的单位和因素。而且,这些单位和因素中的任何一个发生变化,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旅行社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的顺利实现。旅行社不能自己掌握和控制提供给旅游者的诸多产品(如酒店、航空、餐饮以及社会公共产品等),使得旅行社的经营变得十分脆弱。此外,旅行社产品的易波动性还表现在旅游活动涉及到诸如自然灾害、战争危险、政治动荡、国际关系、政府政策、经济状况、汇率波动以及地缘文化等关系,而这些因素的变数都会引起旅游需求的变化,使得旅行社产品的生产和经营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
7.质量的后效性。与其他一般产品的质量评价不同的是,旅行社产品质量的评价是在旅游者经历旅游活动的全部过程之后才能作出判断。旅游者在购买旅行社产品之前,并不知道这个产品质量如何,而仅仅是一种“期望质量”。这种期望质量是根据所获得的有关信息对旅行社产品的质量进行的预期质量的判断。只有当旅游者实现了旅游活动之后,而且通过实际获得的感受对旅行社产品质量作出了评价,期望质量才变成了旅行社产品的真正质量。因此,旅游者对旅行社产品的质量的理解是“期望质量”和真正质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当然,旅行社的营销是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在旅游活动结束后,还必须进行市场跟踪调查,分析反馈信息,改进旅行社产品,把产品和服务做得更好。
[编辑]

旅行社产品的形态[1]
按照旅行社产品和所包含的内容,可以将旅行社产品的形态分为:包价旅游、组合旅游和单项服务。
1.包价旅游。包价旅游是将各个旅游产品的单项要素(住宿、交通、餐饮、景点等)组合起来,添加旅行社自身提供的服务和附加价值(咨询服务、导游服务、后勤保障、手续办理、保险购置等),并赋予品牌,形成整体的旅行社产品。包价旅游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开始之前,将全部或部分旅游费用预付给旅行社,并签订旅游合同。由旅行社根据计划行程,安排食、住、行、游、购、娱乐等活动。包价旅游又可细分为团队包价、半包价、小包价和零包价旅游。
(1)团队包价旅游又称全包价旅游。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团体,即参加旅游的旅游者一般由10人或以上的人组成一个旅游团;二是包价,即参加旅游团的旅游者采取一次性预付旅费的方式,将各种相关旅游服务全部委托一家旅行社办理。团体包价旅游的服务项目通常包括依照规定等级提供饭店客房、一日三餐和饮料、固定的市内游览车、翻译导游服务、交通集散地接待服务、每人20 kg的行李服务、景点门票和文娱活动入场券以及全陪服务。
对于旅行社而言,团体包价旅游预定周期较长,易于操作,而且批量操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同时又能获得较高的批量采购折扣。对于旅游者而言,参加团体包价旅游可以获得较优惠的价格,预知旅游费用,一次性购买便可获得全部旅游安排和导游全陪服务,简便、安全,所有这些都是团体包价旅游的优势。但是,由于包价旅游的安排的同一性,即乘坐同一航班、同一游览车,入住同一酒店,共进相同的餐饮,游览相同的景点,观看相同的节目和时间上的准确性,都意味着旅游者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个性,而适应团体的共性。
(2)半包价旅游。半包价旅游是与全包价旅游相比较而存在的一种产品,它是指在全包价旅游的基础上,扣除中、晚餐费用的一种包价形式,其目的在于降低旅行社产品的直观价格,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旅游者在用餐方面的不同要求。
(3)小包价旅游。小包价旅游又称之为可选择性旅游,一般在10人以下。它由非选择部分和可选择部分构成。非选择部分包括接送、住房和早餐,旅游费用由旅游者在事前预付;可选择部分包括导游、参观游览、节目观赏和风味餐等,旅游者可根据兴趣、经济情况、时间安排自由选择,费用现付。小包价旅游对旅游者具有经济实惠、明码标价、手续筒便、机动灵活、安心可靠等优势。
(4)零包价旅游。零包价旅游多见于旅游发达国家。参加这种旅游的旅游者必须随团前往和离开旅游目的地,但在旅游目的地的活动是完全自由的,形同散客。因此,零包价旅游又称之为“团体进出,分散旅游”。参加零包价旅游的旅游者可以获得团体机票价格的优惠和由旅行社统一办理旅游签证的方便。
2.组合旅游形态。组合旅游是一种较为灵活的旅行社产品。又称之为“分散进出,团体旅游”。它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多流行于饭店、交通、旅游服务设施相对发达和旅游景点比较集中的地区。它的主要形式是旅游线路。这种产品的经营者是旅游目的地旅行社,他们根据对旅游客源市场需求的调查和分析,设计出一批固定的旅游线路,通过客源地旅行社的推广、宣传、销售,旅游者按时自行到达旅游目的地,再由目的地旅行社将他们集中起来组成团体,实现旅游活动。组合旅游的特点:一是组合旅游人数不限,改变了过去不足10人不成团的做法;二是组团时间短,旅游者只要办妥手续后,在交通工具许可的情况下即可成行;三是无需全陪跟随,节约成本;四是选择性强,参加旅游团灵活。旅游活动结束后,旅游团体在当地解散,旅游者可自由安排或返回住地。
组合旅游之所以灵活,是因为目的地旅行社把来自各地的零散旅游者汇集起来,组成旅游团体,避免了一些旅游客源地旅行社因旅游者人数少,不能单独组团而造成客源浪费的弊病。另外,组合旅游的组团时间短,有利于旅行社在较短的时间内招徕大量的客源。
对于旅游目的地旅行社来说,旅游团的人数越多,边际成本越低,利润也就越大。因此,旅行社应该尽量扩大宣传网,建立广泛的对外销售,以保证有足够的客源。而且,旅行社还必须做好服务采购工作,建立一个高效率,低成本的采购网络,确保旅游服务产品的充分供应。
3.单项服务形态。单项旅游产品是旅行社根据旅游者的具体需求而提供的具有个性化色彩的各种有偿服务。旅游者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旅行社单项服务的可能性和广泛性。传统的单项服务主要包括导游服务、交通集散地接送服务、代订酒店和交通票据服务、代办签证和旅游保险购置等。
旅行社单项服务的对象十分广泛,除一般零散的旅游者外,一些商务客人也在大量使用这种服务形式。当然,包价旅游团体中个别旅游者的特殊要求也应该视为单项服务。单项服务在旅游业界又称之为委托代办业务,旅游者可采取当地委托、联程委托和国际委托等不同方式交给旅行社办理。
在传统的单项服务项目上,现代旅行社的单项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比如,流行于日本、西欧一些国家的home stay 形式,即学生在假期期间到其他国家的同龄学生的家中吃、住、学习在一起,体验一种生活。家长一般都是委托旅行社安排办理。参加这种活动的家庭也许只有一户,也许有几家不等。另外,现在十分盛行的修学旅游也只需要旅行社安排负责某一些项目,其他均由旅游者本人去实现活动。更加个性化、人性化和国际化的单项旅游服务已经成为旅行社经营的一个亮点而受到重视。为此,许多旅行社还成立了散客部或综合业务部,专门办理单项服务。
[编辑]

旅行社产品的分类[1]
任何一种产品都可能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不断的改变。因此,要对旅行社产品提出一个较稳定的分类系统是困难的。但是,通过总结,仍然可以作出基本的分类。
根据旅游的目的性,可将旅行社产品分为观光型旅游、文化型旅游、商务型旅游、度假型旅游和特种型旅游等五大类型,下面逐一介绍。
1.观光型旅游。观光型旅游是一种传统的,最为常见的旅行社产品。它是以游览、观赏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族民俗风情和都市风貌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传统的观光型旅游以大自然赋予、历史遗存或城乡风光作为游览、观赏对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游览经历的丰富,传统的观光型旅游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20世纪后半叶,一些大型的主题公园、游乐设施、人造“野生动物园”以及用高科技手段开发的新型旅游产品,如海底观光、虚拟太空游览等层出不穷,这类产品不仅丰富了传统的旅行社产品,而且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深受广大旅游者喜爱。
2.文化型旅游。文化型旅游是以了解目的地的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它包括学术考察旅游、艺术欣赏旅游、修学旅游、宗教旅游、寻根和怀旧旅游等。文化型旅游的产品,因其吸引的消费群主要是文化人或需要了解文化的人,所以,在策划架构的时候对文化的特色,把握就必须要准确而且厚重。随着旅游者文化素质的提高和游览阅历的丰富,对旅游活动文化品位的要求越来越高,文化内涵也越来越多样化,旅游将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教育活动。比如,我国近年来学校组织的各类“夏令营”,“红色旅游”,“修学旅游”等,尤其以假期修学旅游为主的针对学生的旅游线路更是丰富多彩。如广东一些旅行社推出的“中国近代史”、“伟人孙中山”、“黄埔军校”等为题材的历史教育修学线路;以粤北、粤西民间文化和民俗风光为题材的地方文化修学线路;以观光城市建设和现代化企业为内容的现代化教育修学旅游线路以及出国修学旅游等。文化旅游是本世纪旅游的一大热点。
旅行社产品的文化因素,要通过其产品所营造的文化氛围、产品实施的各个环节表现出来。一家旅行社虽然规模不大,但其文化类的产品,若从其书卷气的产品名称、以文化产品为主干的产品构成体系中体现出来,却可能有一种大气度。对产品内涵的文化开发,则应是在较深的文化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的一项操作。
3.商务型旅游。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商务型旅游也成为了旅行社客源的新的增长点。经贸往来的增加,商务交流的频繁,会展业务的推广,奖励旅游的兴起,各类考察活动的展开都为商务型旅游提供了客源和收益的保障。商务型旅游与其他形式的旅游相比,其特点更为显著。第一,旅游频率高。由于商务活动的经常性,而且不受气候、淡旺季影响,需要经常外出。第二,消费水准高。商务旅游者的旅行费用是公司开支,为了生意需要,常常旅游消费的标准比其他类型旅游者高。第三,对旅游设施和服务质量要求高。商务旅游者一般都是要求下榻的饭店具有完善的现代化通讯设施和便利的交通工具,期望服务人员素质较高,配置高档的娱乐健身设备和会务、金融场所等。相对于旅行社而言,商务旅游是企业利润最新、最重要的来源。
4.度假型旅游。度假型旅游是指利用假期在一地相对较少流动性进行修养和娱乐的旅游方式。近年来颇受旅游者的青睐,且占据旅游市场不少的份额。度假型旅游的出现同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节奏加快,激烈的竞争,给人们心理造成压抑;另一方面,大量人口涌入城市,造成居民居住密度增大,城市公共设施负担加重,环境遭到污染,生活质量下降。为了暂时性逃避这种状况,人们选择到那些空旷、优美、静谧的环境中去,充分放松心情和修身养性。人们利用假期到森林、海边、小溪湖畔的地方去度假,使疲劳的身心得到休整。过去传统的度假旅游以享受3S(阳光、海水、沙滩)为主。到了20世纪后半叶,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度假旅游形式发生了变化。如夏季阳光度假、冬季滑雪度假、森林露营度假、豪华游轮度假、海滨乡村度假、品尝美食度假、体验高尔夫球运动型度假、新婚蜜月度假等不断的兴起。这里有一条“马尔代夫蜜月时光”的线路,发出了这样的“蜜月请柬”。
度假型旅游虽然也是一种休闲旅游活动,但它不同于观光型旅游。首先,度假旅游者不像观光旅游者那样到处游动,而往往是选择一个较为固定的度假地,在那里住一段时间;其次,度假者多采用散客旅游的方式,一般以家庭和亲朋为单位,而不像观光旅游者那样组成团队进行旅游;最后,度假旅游者的消费水平高,对度假的设施要求比较舒适。
5.特种型旅游。特种型旅游和其他旅游方式相比,具有明显的“新、奇、险、少”特征。人类探求自然、亲近自然、战胜自然的激情从来都是暗涌澎湃。对未知的东西,总是抱着一种希望去了解它、去体验它。探险、登山、徒步、自驾车、横渡、穿越丛林、跨越峡谷以至于将来去太空等。这些似乎是人类精神的展现,尤其在现代激烈竞争的经济环境中,人们需要战胜困难的力量,而通过特种旅游活动的实现就能获得这样的信心。
特种型旅游属于运动型旅游,两者的意义不可分割。因此,深受广大青少年和勇敢者的喜爱。我国特种型旅游的开展方兴未艾,成为旅行社产品的全新热点。旅行社利用人们的好奇心理和寻求新生事物的欲望而设计开发的特种旅游,满足了人们磨炼意志、挑战自我、炫耀价值的心理需求。不过,由于特种型旅游的高风险性、高投入性、单一性和时间性,使得参与的人群面较窄,尤其是前期的准备工作和开发工作难度很大。所以,它的发展还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但是,特种型旅游的趋势已经显露端倪。

⑷ 去日本修学旅行应带些什么必备品呢

是修学旅行,就在暑假里,不会太长时间。所以可以简单一点,钱不用太多,因为内是学校组织,但自容己像买点纪念品可以带点。生活上的衣服什么的是必须,3、4套换洗的。如果有洁癖,可以自带牙刷、毛巾,还有睡衣要带。书要带个2、3本去,自己没事时看。照相机可以带,拍拍照片。护照学校应该会一起保管,所以你们也不需要管。这些就差不多了。

⑸ 修学旅游的涵义

1.修学旅行析义。奥地利维也纳经济大学旅游研究所对旅游下的定义是:“旅游可以理解为是暂时在异地的人的空余时间的活动,主要是出于修养;其次是出于受教育、扩大知识和交际的原因的旅行;再是参加这样或那样的组织活动,以及改变有关的关系和作用[6]。” 法国学者让·梅特森认为,“旅游是一种休闲的活动,它包括旅行或在离开定居点较远的地方逗留。其目的在于消遣、休息或为了丰富他的经历和文化教育。”罗伯特。麦金托什从旅游动机的角度指出人们出游的四大动机之一是文化动机,即了解和欣赏异地文化、艺术、风俗、语言和宗教等,表现出了一种求知的欲望[7]。可见旅游的基本目的是消遣和增长知识。修学旅游亦称游学、修学游、修学旅行、教育旅游等。国家旅游局综合协调司白四座认为,所谓修学游,主要指针对学生群体设计的以语言学习、教育机构观摩为特点的旅游产品。修学游,既非单纯的旅游,也非纯粹的教学,它介于游与学之间,又融合了游与学的内容,重点在游,而不简单只是修学,是一种以游相伴、以学为主的旅行。也有人认为,修学旅行是指在校学生在学习期间,为了配合课堂及书本所学并弥补其不足,开展的以丰富知识、增长见闻、扩大视野、培养素质、增进交流以及学科实践等为目的的旅行活动。组织学生到对方国家、地区参加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旅游形式,是最能直接体现旅游户外教育功能的旅游产品[8]。
上述关于修学旅游的描述反映了修学旅游的基本功能特征,但存在两方面缺陷,一是仅仅把修学旅游定义为学生群体的行为,忽略了非学生群体,这等于在理论上排斥了更大的顾客和市场,事实上,修学旅游自古以来就是各类人群、各个阶层皆可参加的事情,将来也是;二是强调了学习、教育功能,忽略了修学旅游作为旅游产品的娱乐功能,修学旅游不是读书学习,它本质上是一种旅游行为。综合古今中外的历史实践,修学旅行的定义应该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主旨,以一定的修学资源为依托,以特定的旅游产品为载体,以个人的知识研修为目标,以旅游为表现形式的市场化的专项旅游项目。
2.修学旅行构成要素。罗伯特·麦金托什在《旅游学—要素,实践,基本原理》(1980)一书中指出:旅游是由游客、旅游企业、目的地政府和目的地居民在吸引和接待旅游及其游客的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关系之和。从对客源地到目的地的空间位移过程进行描述旅游者活动的雷珀旅游系统模型[9](Leiper,1987)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旅游系统包括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旅游通道等三个基本要素,旅游者借助旅游交通系统从客源地到目的地出游、逗留以及返回的过程,构成了旅游活动的完整领域。雷珀模型告诉我们所有旅游要素都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根据修学旅游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其构成要素应该由以下五项组成(如图1):
修学旅游产品 修学旅游者图1: 修学旅游要素结构模型修学旅游企业 目的地政府修学旅游目的地
(1)修学旅游者,是修学旅游产品消费的主体,以在校学生群体为主,各类专项研修旅游爱好者、科研人员也是重要组成部分,是修学旅游产品存在的前提;
(2)修学旅游产品,是修学旅游的客体,是帮助游学者达成修学游目的的核心要素;
(3)修学旅游目的地,指具备修学旅游资源和服务设施的中心镇,是修学旅游活动的载体;
(4)目的地政府,是修学旅游活动的主导者,它主导修学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修学旅游产品的规划、管理等,通过对旅游行业的一系列管理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等收益的最大化的政府目标;
(5)修学旅游企业,是旅游产品的设计、供给和组织实施的功能部门,修学旅游者和修学旅游产品的媒介,由于企业的逐利性,所以旅游企业是修学旅游不可或缺的必要元素,是市场开发的催化剂。完整的修学旅游活动,是上述五个要素以修学旅游者为中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互为制约的结果。
3.修学旅游特性。英国著名旅游学专家克里斯·库珀高度概括了旅游的5个本质属性为:社会综合、经济消费、文化休闲、国际政治和生活方式[6]66,修学旅游作为专项旅游产品,除了共同属性外,还具有自己的特性:
(1)教育和旅游的功能统一,修学旅游是典型的寓教于乐的教育产品,同时它的产品内涵充满知识性、产品之间有着明显的主题性差别,在旅游动机和功能上看充满教育性,从形式上看充满娱乐性,从活动方式上看又有体验性,它与学校教育相比较,使知识的传播和吸收变得更生动和直观,富于趣味。
(2)文化和经济的产业统一。文化与经济是互为表里的关系,探寻文化是旅游者的需求,旅游是对文化需求的经济供给,旅游产业体现出明显的文化属性;为了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旅游产业必须经营和提供旅游文化产品,修学旅游具有文化教育和经济产业的双重属性,是文化与经济的完美融合。
(3)区域和国际的空间统一。文化首先是地域的和民族,然后才是国际的和世界的,修学旅游产品主要是以地域或民族的历史文化为资源,开发设计为可供研修的旅游产品,相对于本地区本民族的修学者而言,国际修学者能使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呈现更大国际意义和价值,也使之更具经济价值。
(4)现实和发展的时间统一。文化是活的,是现世和未来的,随着与旅游的交融,文化也会获得更好的发展;文化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未来方向,整合了更多功能的修学旅游产品是旅游的高端文化产品,它联结着现实和未来,在经济和文化在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4.修学旅行分类。修学旅游可以作狭义、广义的分类,狭义的修学旅游是指在校学生课余课外的修学旅游活动;广义的修学旅游是指所有以修学为主题或目的,以旅游为手段或形式的出游活动。本文所议指狭义的修学旅游。在国际视野看,修学旅游可以分为入境游、出境游和国内游;按行为模式可分为团体修学旅游和个人修学旅游;按学科分类可分为自然科学修学旅游和人文社科修学旅游;按体验程度可分为单向体验修学旅游(听讲、观光等)和双向体验(互动和参与)修学旅游等。

⑹ 修学旅游有哪例子

其实就是在旅游的过程当中进行学习,或者说以学习某类东西为目的,进行的旅游过程,跟游学的概念类似.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⑺ 修学旅游的简介

孔子以周游列国著称,他曾率领学生在艰难困顿中遍踏山川都邑,广求知识,丰富阅历,考察政风民情,宣传礼乐文化长达14年之久,堪称世界修学旅游的先师和典范。中国历代王朝接待来自欧洲、日本、琉球、俄罗斯、高丽、交趾等国人员来华修学旅游。盛唐时期,来华修学旅游盛极一时,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吕19岁在长安太学学习,后中进士第,历任司经局校书、左拾遗、左补阙、秘书监兼卫尉卿,玄宗喜其才赐名晁衡[1],在华修学、旅游共53年,著有《古今集》传世;唐玄奘西天修学旅游取佛经也流芳千古;此后的马可·波罗在元朝任职、游学17年,写下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清雍正六年(1728)还在国子监中设俄罗斯专馆;陶行知也倡导修学旅行,并积极推动“新安小学长途修学旅行团”作全国性旅行,一路修学,一路放映抗日救亡电影,卖进步书报、演讲、劳军,成为当时闻名国内外的“新旅”,他和田汉共同作词的“新安旅游团团歌”成为30年代的著名歌曲[2]。
古希腊、古罗马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古代西方哲人、科学家、社会学家的求知修学旅游最早在此兴起。毕达哥拉斯、阿基米德、亚里士多德等等圣贤都是在周游列国的交流、考察、讲学中形成著作和学术思想的。欧洲修学旅游的高潮兴起于17世纪的“大游学”(grand tour)运动,起初是英国、德国的贵族子弟到法国和意大利求学的“漫游式修学旅游”,正如亚当·斯密所说,“在英国,年轻人一到中学毕业,不等投考大学便被送往外国旅行,这已成为日渐浓厚的社会风气。人们普遍认为,我们的年轻人完成旅行归来之后会有很大的长进”。游学者一边游历名山大川、古城遗址、文化古迹,一边学习语言、文化、社交艺术、礼节礼仪等,游学人群逐渐扩大到了成年人,并且成为知识阶层和社会上层的一种生活方式[3]。至今,在英国仍然流行高中毕业后让学生们休学一段时间,开展旅游等社会活动的做法。 但是“修学旅游”一词却源于日本,日本自明治维新开始鼓励修学旅行,它在教学大纲中规定,小学生每年要在本市做一次为期数天的社会学习,初中生每年要在全国做一次为期数天的社会学习,高中生每年则要在世界范围做一次为期数天的社会学习,谓之“修学旅行”,1998年海外修学旅游学生达1 5万人。如今,学生有组织和有计划的修学旅游,成为发达国家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据总部设在丹麦哥本哈根的国际学生旅游联合会统计,90年代初, 该会每年就售出专门针对青少年学生的旅游优惠卡1 5 0多万张[4];德国巴伐利亚州政府明确将修学旅行及其载体——青年旅舍写入了当地的教育法,对修学旅行的课程、方式、时间等都作了明确规定。
2.我国修学旅游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后,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往日益增加,作为一项有特色和有意义的专项旅游项目,修学旅游呈现出进出两旺的势头。本文以入境、出境和国内修学旅游三个大类分别介绍其现状:
(1)入境修学旅游。成为我国目前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黄金旅游市场之一。1)从资源的角度看,我国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集中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其中以陕西、山东、河南、江苏、北京、上海等地为主;2)从产品开发的角度看,修学旅游品种多种多样,如苏州设计出具有地方特色、代表中国文化精髓的系列旅游产品:以寒山寺等为载体的宗教专题旅游,以吴门书画为载体的书法绘画吴文化系列游,以古典园林为载体的世界园林遗产游,以评弹昆曲为载体的传统戏曲游,以苏绣、丝绸为特色的工艺美术实践游,以苏州特色餐饮为卖点的姑苏美食游,以大中小学校和特色教育机构为载体的古今修学旅游等。此外各地还有诸如胡同游、书法旅游、佛学旅游、著名学府游、学者故里游等品种;3)从市场和客户的角度看:这些地区的修学旅游顾客以海外为主,海外修学者来自世界各地,地区以欧美、日韩为主;有组织的大规模的跨地域国内修学旅游尚未进入发展阶段;4)从各地重视程度和做法上看,以北京和上海为先导,1993 年北京市就专门成立了“接待日本青少年修学旅行委员会”, 2003年上海成立了“修学旅游中心”,还编写出版了《修学旅游手册》,邀请了120多位海外的中小学校长参加修学旅游活动开幕式,最近又提出联合江浙皖等地区打造华东修学旅游黄金线路;5)从发展趋势看,修学旅游发达的地区已经走出开发的初级阶段,从无序到有序,开始有意识的培养修学旅游品牌,各地正在努力打造修学旅游核心产品和塑造修学旅游品牌,如苏州精心打造开发“活态修学”游,并将之看成是融入国际的契机,曲阜正在构建以孔子故里为历史背景、山东相关城市修学资源为补充的大文化、大修学旅游的产业格局,通过举办“孔子修学旅游节”等方式,挖掘并充分展示曲阜丰富的人文内涵,创新文化体验旅游产品,提升孔子旅游文化品格,打造中国修学旅游第一品牌,曲阜市旅游局副局长刘续兵说[5]: “从长远看,我们就是要创造修学旅游的‘曲阜模式’,打造中国人文旅游的第一品牌”。
(2)出境修学旅游。是近年来我国修学旅游市场的热门产品和热议话题。它以中小学生为主体,目的地以英国、美国等英语国家为主,到日本、韩国、新加坡的也不在少数,多由旅行社组织和留学中介机构,以学习英语会话、感受外国高等教育等内容为卖点,目的大多为学生将来出国留学做准备,这类游学活动的盈利目的性较强,因而活动本身的修学含量普遍不高,游多学少,而且费用较高,变成了贵族消费项目,难以大众化普及,背离了修学旅游的原本价值取向。
(3)国内修学旅游。随着我国教育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国内修学旅游作为一种传统而现代的素质教育手段被广泛关注,正在逐渐兴起和推广。但是目前的修学旅游一是缺乏政策支持,2008年广东省率先把修学旅游列为中小学必修课,写进教学大纲,具体推动的实施措施尚在探讨拟定中;二是修学旅游项目缺乏规划和设计,不论从理念层面的确立,具体项目的设计,还是实施规划的方案,我们都应该从国家战略层面、国民素质教育和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高度谋划我国的国内修学旅游;三是修学旅游的广度和深度,广度指修学旅游行为的空间跨度,我国现有的中小学修学旅游项目基本以春游、科普参观、第二课堂兴趣活动为主,跨市甚至跨省的修学旅游少见报道;深度是指修学旅游设计对修学者素质影响的深远考虑,体现在各个层面和方面,就项目设计而言,应该摆脱单调、浅薄,流于形式的现状,尽管近年开发了爱心扶贫游、动漫游等多种新形式,但是我们还可以象国外那样更直接的把政治、经济、文化、职业体验和导向等内容融合其中,深度的另一方面是指项目深入的参与性、深刻的体验性以及深远的持续性。
尽管修学旅游自古有之,而且发展迅速、市场巨大;但是作为独立的而且在一定意义上代表着某种未来趋势的旅游产品,在理论上的系统研究尚未成熟,其概念涵义、性质、特征、分类、市场等问题有待于广大旅游实践和理论工作者深入探讨,形成理论体系。

⑻ 修学旅游的介绍

修学旅行是人生时间、空间的一种延展,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和效用就是学习知识,增加阅历。修学旅游是旅游项目中的古老品种,历史上,游与学一直紧密结合在一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经典写照。

⑼ 去日本七天修学旅行要带什么

实用日语手册,如果你不会日语的话。

⑽ 修学旅行是做什么的

修学旅行,这东西我们国家也有了吗???
只是频频在日本的动漫影视作品中才看到的说,再就是台剧中出现过“毕业旅行”。
让我联想起我们小时候的春游。(十几年前我读小学的时候,每年都会有春游。当然时间啊,规模啊,比不得的说。)

来自网络的检索结果:
修学旅行(しゅうがくりょこう)是日本小学、中学、高等教育的一环,它是文化教育交流的旅游形式。修学旅行目的地有国家之间,也有地区之间。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