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贵州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

贵州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

发布时间: 2021-02-26 03:16:57

A. 贵州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贵州民族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是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旅游带动经济;经专济反过来影响文化;要坐到属文化与经济和谐发展需要当地政府努力了,当然二者是不可达到完全和谐的,矛盾无处不在。
发展经济,同时保存好民族文化!!

B. 贵州旅游业发展趋势.

贵州的景色自不必说,只是贵州相关部门似乎不懂炒作。织金洞、龙宫、梵净山、马岭河等很多贵州境内的风光无限美好的地方都没有得到应该有的宣传。估计以后会加大对自然风光的宣传力度。
其次就是气候,全球变暖的趋势正在蔓延,贵州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贵阳成为避暑之都、六盘水称为凉都,大打气候牌拉动旅游已经正在走向轨道。旅游辐射的如餐饮、住宿、消费等其他行业也会迅速发展起来。

C. 贵州旅游事业的发展有哪些优势,又有哪些不足

分析南方地区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D. 贵州民族文化旅游商品发展现状

贵州主要是苗族 很美的名族而且女孩子大都很漂亮!刺绣和自己家酿的酒也很美味,我喜欢黔南州 凯里。商品主要是苗银和苗刀 苗药 要是能有公司企业政府一起推广 我相信会很不错!

E. 贵州省旅游发展的论文2000千字

贵州省本身就是旅游大省,因地理环境决定了贵州以山、水、石、林为主线的旅游环境,而红军长征更是为贵州旅游增添了不少旅游圣地。
古镇、红色旅游、自然融洞、瀑布景观、民族文化等组成了贵州旅游的特色,贵州旅游发展这个做论文,这个课题就太广了,建议会贵州的某一个旅游点上去以小见大吧,多在网上查查资料!

F. 写关于‘贵州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及发展’的论文!2000字左右

贵州是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旅游业极有发展前途。在贵州,每年有类型不同大小各异的民族节日重删除次;许多民族聚居区有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民族建筑;文物众多的旅游景点,吸引着中外游客。特别是贵州的少数民族文化内涵丰富、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更在全国乃至世界上独具一格,它与外界有着独特的交流渠道。在贵州的重点文化旅游景点中,大多是贵州独有的,如贵州各民族独特的民族建筑、众多的风物特产、可口的美食餐饮、历史名人文化、贵州龙文化、苗侗原生态文化、沙滩文化、阳明文化、奇石文化、屯堡文化等等。这些民族文化的传承弘扬,并与独特的喀斯特风光构建起贵州旅游文化的灵魂,使贵州的山山水水充溢着浓浓的文化氛围,成为别人无法比拟的优势旅游资源。
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产品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但贵州的旅游业起步较晚,过去,人们对贵州少数民族的文化了解甚少。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外各方面人士来贵州各风景名胜区观光旅游的逐年增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贵州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被越来越多国家的人们所认识。侗族的多声部无伴奏合唱“侗族大歌’’在法国巴黎首次亮相,便引起了震动;苗族的木鼓舞从大山深处的田间地头跳上世界舞台,便以狂放的风格被称为:“东方迪斯科”;苗族服饰以其精美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信息承载功能被称为“无字的史书”;六枝梭嘎苗族社区因其文化独特并保存良好,建成了中国第一个生态博物馆;被国际戏剧界称作“戏剧活化石”的地戏、傩戏等,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以风情浓郁内涵丰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贵州高原山区这一特定的地理环境内,各民族承袭着自己的传统,经历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积累,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文化,它们之间有相通性,但又各自独立,每一种文化经验和智慧以及信息库藏都是其它文化无法完全替代的。这一切都为贵州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开发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兴办经济实体,借助旅游业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可以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及其群众快速脱贫致富。与“信贷扶贫”、“民政扶贫”等其它扶贫方式相比,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是一种全新、高效的扶贫方式。它有其理论依据:从旅游业的产业特点来看,旅游业是典型的资源依托型产业,其发展的前提在于旅游资源;作为高度关联的经济型产业,能够带动市场需求,树立地区整体形象,带动物流、财流、信息流及新观念流,从而带动相关部门及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其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特点能够为少数民族地区带去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可以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富裕劳动力问题。此外,作为窗口性行业,通过发展旅游业可加强与外界交流,增进了解,促进招商引资。由此可见,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这一命题不是人为的,而是旅游业作为经济产业的本质特征决定的。正因为如此,国家旅游局在《中国旅游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将旅游扶贫纳人重要的工作议程,明确提出“加强对资源条件和市场前景看好的中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以旅游业带动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总体规划中,发展旅游业也是重中之重。因此可以相信,旅游扶贫在缩小东西部差距、帮助“老少边穷”地区的脱贫致富中将发挥更大作用。
这个行吗??

G. 贵州有哪些文化产业,是如何发展的

贵州是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旅游业极有发展前途。在贵州,每年有类型不同大小各异的民族节日重删除次;许多民族聚居区有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民族建筑;文物众多的旅游景点,吸引着中外游客。特别是贵州的少数民族文化内涵丰富、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更在全国乃至世界上独具一格,它与外界有着独特的交流渠道。在贵州的重点文化旅游景点中,大多是贵州独有的,如贵州各民族独特的民族建筑、众多的风物特产、可口的美食餐饮、历史名人文化、贵州龙文化、苗侗原生态文化、沙滩文化、阳明文化、奇石文化、屯堡文化等等。这些民族文化的传承弘扬,并与独特的喀斯特风光构建起贵州旅游文化的灵魂,使贵州的山山水水充溢着浓浓的文化氛围,成为别人无法比拟的优势旅游资源。

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产品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但贵州的旅游业起步较晚,过去,人们对贵州少数民族的文化了解甚少。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外各方面人士来贵州各风景名胜区观光旅游的逐年增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贵州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被越来越多国家的人们所认识。侗族的多声部无伴奏合唱“侗族大歌’’在法国巴黎首次亮相,便引起了震动;苗族的木鼓舞从大山深处的田间地头跳上世界舞台,便以狂放的风格被称为:“东方迪斯科”;苗族服饰以其精美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信息承载功能被称为“无字的史书”;六枝梭嘎苗族社区因其文化独特并保存良好,建成了中国第一个生态博物馆;被国际戏剧界称作“戏剧活化石”的地戏、傩戏等,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以风情浓郁内涵丰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贵州高原山区这一特定的地理环境内,各民族承袭着自己的传统,经历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积累,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文化,它们之间有相通性,但又各自独立,每一种文化经验和智慧以及信息库藏都是其它文化无法完全替代的。这一切都为贵州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开发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兴办经济实体,借助旅游业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可以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及其群众快速脱贫致富。与“信贷扶贫”、“民政扶贫”等其它扶贫方式相比,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是一种全新、高效的扶贫方式。它有其理论依据:从旅游业的产业特点来看,旅游业是典型的资源依托型产业,其发展的前提在于旅游资源;作为高度关联的经济型产业,能够带动市场需求,树立地区整体形象,带动物流、财流、信息流及新观念流,从而带动相关部门及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其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特点能够为少数民族地区带去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可以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富裕劳动力问题。此外,作为窗口性行业,通过发展旅游业可加强与外界交流,增进了解,促进招商引资。由此可见,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这一命题不是人为的,而是旅游业作为经济产业的本质特征决定的。正因为如此,国家旅游局在《中国旅游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将旅游扶贫纳人重要的工作议程,明确提出“加强对资源条件和市场前景看好的中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以旅游业带动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总体规划中,发展旅游业也是重中之重。因此可以相信,旅游扶贫在缩小东西部差距、帮助“老少边穷”地区的脱贫致富中将发挥更大作用。

H. 贵州民族文化的特色是什么

范文
贵州民族文化具有三大特点: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有机结合,地域文化与主流文化有机结合,优良传统与时代要求有机结合。
所谓“有机结合”,便不是简单地一加一等于二,而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比如被誉为“世界级旅游胜地”的黔东南,其美丽的自然风光与浓郁的苗侗风情根本分割不开。山清水秀、林木葱茏的都柳江畔与鼓楼矗立、花桥横跨的侗族村寨,本身就是一幅完整的侗乡山水风情画,很难将其分为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两部分,因为,那绿染长天的杉树林,并非全是天生的。古往今来,苗村侗寨,每生一个孩子,村民为其种植一百棵小杉树,十八年后,孩子长大成人,小树长大成材,家人即以部分杉材为其办婚事,俗称此举为“种十八杉”。此种风俗为营造万亩杉林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鼓楼、花桥、吊脚楼,无疑都是人文景观,但一座座鼓楼酷似一株株巨杉,一座座花桥酷似一排排卧杉,一座座干阑式吊脚楼酷似一个个鸟巢,显然都是仿生学在建筑文化中的巧妙应用,是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有机结合的生动实例。
“地域文化”指的是具有贵州地方特点的民族文化、“主流文化”指的是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原传统文化。在贵州,具有地方特点的民族文化,常常被人视为贵州“土著文化”。比如傩戏、地戏就被某些专家视为“贵州土产”。其实傩是一种流传很广的传统文化现象,古代中原地区十分盛行。武陵山区的苗族同胞将傩称为“闹”,显然与傩同音。苗民还傩愿(苗语称“桥闹”),必用“把队查”(即“汉傩司”),且多唱汉词,足见汉文化对苗文化影响之深。但同时,在还愿过程中又有苗族特点,显示出苗傩与汉傩有区别。
苗族服装,侗族头饰,非常精彩,极具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但如与中原地区出土的古代陶俑、壁画对照,不难发现某些相似之处,此乃说明,地域文化与主流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民族文化犹如风味食品,不能全然抛开原来的汁,也不能完全没有原来的味,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又不可能不注入新鲜的汁,也不可能不产生新鲜的味。实践证明,在原汁原味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形成新汁新味,更适合时代的需要,因而更富生命力。
一切优良传统总是与时代要求相结合才能生存和发展。如果优良传统排斥时代要求,苗族服装就不会如此丰富多彩,苗族同胞拥有一百多种服装款式,那是不断与时俱进创造出来的。这类服装款式将古代传统与现代风格相结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松桃苗族妇女穿的“奥满襟”,与慈禧太后,还珠格格们穿的衣服很相似,但又不完全一样,是古代苗族服装与清代满族服装的有机结合。

I. 论述 贵州经济、文化特点及发展潜力



贵州是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旅游业极有发展前途。在贵州,每年有类型不同大小各异的民族节日重删除次;许多民族聚居区有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民族建筑;文物众多的旅游景点,吸引着中外游客。特别是贵州的少数民族文化内涵丰富、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更在全国乃至世界上独具一格,它与外界有着独特的交流渠道。在贵州的重点文化旅游景点中,大多是贵州独有的,如贵州各民族独特的民族建筑、众多的风物特产、可口的美食餐饮、历史名人文化、贵州龙文化、苗侗原生态文化、沙滩文化、阳明文化、奇石文化、屯堡文化等等。这些民族文化的传承弘扬,并与独特的喀斯特风光构建起贵州旅游文化的灵魂,使贵州的山山水水充溢着浓浓的文化氛围,成为别人无法比拟的优势旅游资源。

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产品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但贵州的旅游业起步较晚,过去,人们对贵州少数民族的文化了解甚少。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外各方面人士来贵州各风景名胜区观光旅游的逐年增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贵州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被越来越多国家的人们所认识。侗族的多声部无伴奏合唱“侗族大歌’’在法国巴黎首次亮相,便引起了震动;苗族的木鼓舞从大山深处的田间地头跳上世界舞台,便以狂放的风格被称为:“东方迪斯科”;苗族服饰以其精美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信息承载功能被称为“无字的史书”;六枝梭嘎苗族社区因其文化独特并保存良好,建成了中国第一个生态博物馆;被国际戏剧界称作“戏剧活化石”的地戏、傩戏等,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以风情浓郁内涵丰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贵州高原山区这一特定的地理环境内,各民族承袭着自己的传统,经历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积累,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文化,它们之间有相通性,但又各自独立,每一种文化经验和智慧以及信息库藏都是其它文化无法完全替代的。这一切都为贵州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和其它省份比,贵州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处于欠开发状况。石宗源书记在报告中讲到:“欠开发是指目前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程度,我省丰富的能源、矿产、生物、气候、旅游、文化、人力等资源尚未得到科学、有效的开发和利用。”的确,贵州的民族文化资源在近几年的保护开发中,呈现的是大部分没有开发,有的是低层次的开发的现象。欠开发,说明我们有潜力可挖。正如石宗源书记指出的那样:“欠开发既是欠发达的症结之所在,又是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潜力之所在。”所以,贵州民族地区应该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把民族文化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发展贵州民族文化旅游业,不仅产生旅游业本身的经济效益,而且还有兴黔富民的社会经济效益,是建设和谐贵州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这两年贵州旅游业发展快,所以吴仪副总理说:中国旅游“九五”看云南,“十五”看四川,“十一五”看贵州。这一方面说明贵州旅游业的地位在提升,另一方面也说明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潜力非常大。

贵州这几年,以“多彩贵州”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推介活动以独特创意、新颖的方式和大手笔的运作,在全国引起了积极反响,全省旅游业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贵州围绕“多彩贵州”这一文化品牌的塑造,2005年3月,举办了“黄果树”杯首届“多彩贵州”歌唱大赛,推出了侗族大歌、苗族飞歌等一批优秀作品,选拔了一批文艺人才。更重要的是,唱出了贵州人民的心声,唱出了贵州加快西部大开发的激情,唱出了贵州富民兴黔的动力,唱出了各族人民构建和谐贵州的新局面;2005年重0月,贵州以“多彩贵州”歌唱大赛部分优秀歌曲为基础,打造大型民族歌舞诗《多彩贵州风》。在应邀参加2006年4月的“相约北京”国际联欢活动的演出上,获得了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大奖,到全国17个城市巡演,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 2006年1月,举办了2006“多彩贵州”旅游形象大使选拔大赛。借贵州靓丽的佳丽们到北京、香港、上海、广州等地举行决赛机会,宣传了我们多彩贵州的文化旅游资源和特色,展示了贵州独特的民族文化,极大地增强了贵州文化旅游产业的吸引力;举办了“两赛一会”,即“多彩贵州”旅游商品设计大赛、旅游商品能工巧匠选拔大赛和旅游商品展销大会。大规模地展示了众多深藏于民间的精美民族工艺品和民族“绝技”。通过“两赛一会”,提升了贵州文化旅游商品的档次,形成了一批具有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化旅游商品品牌,挖掘和培养了一批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这两年通过几项活动的开展,多彩贵州文化定位逐渐深入人心,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贵州广大干部群众经历了文化的体验和思考,增强了对贵州文化的认同,进一步树立起了推进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志气和信心。2007年,贵州继续延伸和强化“多彩贵州”宣传主题,全年推出荔波万亩梅花节、乡村旅游节、黄果树瀑布节、油菜花旅游节、“金海雪山”旅游文化节、杜鹃花节、苗族姊妹节、赏花游系列活动等共30多项和谐城乡游、乡村游、赏花游、探险游、节庆游、民俗体验游、休闲避署游专题和民族节庆活动,向海内外展示自然生态和富有神奇魅力的贵州,这样进一步提高贵州民族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参与度。“多彩贵州”逐渐为外界所认识,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号召力,提高了贵州的知名度。为贵州旅游业的加快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外部环境,为贵州旅游业的高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开发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兴办经济实体,借助旅游业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可以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及其群众快速脱贫致富。与“信贷扶贫”、“民政扶贫”等其它扶贫方式相比,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是一种全新、高效的扶贫方式。它有其理论依据:从旅游业的产业特点来看,旅游业是典型的资源依托型产业,其发展的前提在于旅游资源;作为高度关联的经济型产业,能够带动市场需求,树立地区整体形象,带动物流、财流、信息流及新观念流,从而带动相关部门及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其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特点能够为少数民族地区带去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可以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富裕劳动力问题。此外,作为窗口性行业,通过发展旅游业可加强与外界交流,增进了解,促进招商引资。由此可见,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这一命题不是人为的,而是旅游业作为经济产业的本质特征决定的。正因为如此,国家旅游局在《中国旅游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将旅游扶贫纳人重要的工作议程,明确提出“加强对资源条件和市场前景看好的中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以旅游业带动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总体规划中,发展旅游业也是重中之重。因此可以相信,旅游扶贫在缩小东西部差距、帮助“老少边穷”地区的脱贫致富中将发挥更大作用。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