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品为文化旅游支点
① 农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探寻研究
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延长了农业生产链条,促进了城乡经济的优势互补和产业联动,搭建起城乡之间文化流动的通道
休闲观光农业,载体是农业,落脚点是优美的都市现代农业景观,而支撑其发展的动力在于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一方面,作为城市功能区的一部分,地处城市近郊的休闲观光农业,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亲近自然、放松身心、体验农事、寻找文化记忆的场所;另一方面,休闲观光农业也串起了新型城乡关系的新纽带。作为立足农村、面向城市的新兴产业,它的发展延长了农业生产链条,促进了城乡经济的优势互补和产业联动,解决了耕地保护,粮食安全、生态环境治理等难题;同时,使城乡居民在历史与现代文明、都市文化和农耕文化的交流碰撞中搭建起城乡之间文化流动的通道。
其模式包括:
一、田园农业旅游模式
即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旅游吸引物,开发农业游、林果游、花卉游、渔业游、牧业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活动,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 田园农业旅游主要包括田园农业游、园林观光游、农业科技游、务农体验游几种模式。
比如田园农业游示范案例——上海孙桥现代农业观光园,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本着“国外先进农业与中国农业接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前瞻性发展理念,重点发展六大主导产业: 以蔬菜、花卉为主体的种子种苗产业;以绿色蔬菜、食用菌、花卉为主体的设施农业产业等,主要园区有玻璃温室、水灾种植区、育苗温室、瓜果园、农业展览馆、嘉爱宠物乐园等,来到孙桥现代农业园区,不但能够领略到农业生产高科技,还能在桔子成熟期间参与这里的桔子采摘活动。
漫步在桔园内即可感受大自然清新的气息,又可分享收获的喜悦。
二、民俗风情旅游模式
即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等旅游活动,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最典型的就是傣族的泼水节,泼水节不仅仅只有泼水,还包括了很多其他的内容,比如文艺表演、丢包等活动,“丢包”是傣族未婚青年的专场游戏,“包”是象征爱情的信物,丢包丢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悄悄交流感情了。
赶摆也是泼水节的主要项目之一,赶摆场一般设在江河岸边平阔之处或田坝中央,场边置高升架,有专门用来燃火花和放火飞灯的场地。
三、村落乡镇旅游模式
以古村镇宅院建筑和新农村格局为旅游吸引物,开发观光旅游。
比如位于安徽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的三瓜公社,按照“一村一品”和“一户一特”的思路进行产业规划,重点打造了南瓜农特电商村、冬瓜民俗文化村、西瓜民宿美食村和印象半汤度假村,开发茶、泉、农特、文化四大系列一千余种半汤优质农特产品,建设各类产品基地,通过各类专业合作社促进农特产品产业化发展,让村民足不出户把产品卖向全国,形成了以农特产品种养、生产加工、电商物流、餐饮住宿、休闲旅游为主,三产融合发展的“三瓜公社”新模式。
四、休闲度假旅游模式
依托自然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怡人的清新气候、独特的地热温泉、环保生态的绿色空间,结合周围的田园景观和民俗文化,兴建一些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休憩、度假、娱乐、餐饮、健身等服务。
比如位于湛江市东海岸的破头区龙头莫村的湛江炭疗理休闲山庄,分炭乐区、旅业区、旅游餐饮区、炭烧烤区、垂钓区和炭文化展示区6个功能区。 炭疗理休闲山庄主要是以高温度烧炭过程炭窑余留的远红外线、负离子、纯氧热能对人体有益的物理作用,刺激皮肤出汗,促进人体和细胞新陈代谢。
五、科普教育旅游模式
利用航天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农业观光园、农业科技生态园、农业产品展览馆、农业博览园或博物馆,为游客提供了解农业历史、学习农业技术、增长农业知识的旅游活动。 比如英国EDEN伊甸园,植物展示+科研教育+特色活动,通过环境再生,建造一个与世隔绝的人间"伊甸园"。
这里目前汇集了几乎全球所有的植物,超过4500种、13.5万棵花草树木在此是一个集科学与娱乐为一体的博物馆,不仅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还是一个开展生态教育的天然课堂。 通过它,人们可以了解更多的生物学信息,它是后工业时代环境再生的绝佳范例。
六、农家乐旅游模式
即指农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及周围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游客前来吃、住、玩、游、娱、购等旅游活动。
七、回归自然旅游模式
利用农村优美的自然景观、奇异的山水、绿色森林、静荡的湖水、发展观山、赏景、登山、森林浴、滑雪、滑水等旅游活动,让游客感悟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回归大自然。 乡村经济发展到今天,不再是一种简单的经济活动,而是通过农旅融合,发展成为一种兼顾有物质生产和精神层面的休闲活动,农旅融合也不仅是单一的固定模式,而是有主有次各有特色,在专攻的基础上相辅相成。
② 休闲旅游的城郊型文化休闲旅游的战略建构
建设低碳型新农村,城郊型文化休闲旅游成抓手地域特色文化传承,城郊型文化休闲旅游是脐带
城郊休文化休闲旅游是城乡旅游体系中的重要空间带,是城乡互助发展的重要纽带区域。城乡区域的双向差异互补成为该区域旅游发展的市场、资金、资源与产品的多元体系构建的审视要素。本文以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完成的章贡区城郊型文化休闲旅游项目为例,对这一命题展开研究与探索,寻求该类项目或区域发展的战略建构体系。 区域发展模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区域旅游发展的功败,对于城乡空间的战略部署,彰显着旅游发展的格局意义,城市旅游、城郊旅游到乡村旅游区域的建设,要从现状中提取发展的依托要素、假借优势、发展路径基础是尤为重要的。
章贡区位于江西省南部、赣州市中偏西北部,章、贡两江汇合之处,是赣州市的中心城区,处于孤立散布的资源依赖型初级发展阶段的章贡旅游产品侧重人文古迹观光;特色文化与旅游产品开发还没有形成规模;深度休闲体验旅游产品尚未开发,乡村旅游体系基本空白;赣州便捷的交通优势和章贡优良的本底生态环境和文化资源是城郊旅游开发巨大潜力的重要支撑。
如何寻求发展模式与空间部署的分析要素,可以从区位的战略视角、交通模式下的通达状况、资源整合的优势特色、大产业融合下的旅游要素、依托城市的能级及消费模式、乡村的资源本底等多个方面加以审视和分析。
二、农村包围城市战略下的章贡城郊型文化休闲旅游格局构建
响应农业部、国家旅游局联合下发的关于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通知,提出充分发挥农业和旅游两个行业的优势。深度挖掘乡村本土资源,对其进行包装,打造成具有乡村特色的优势旅游资源。
章贡区以老城区的宋文化旅游资源历史最为悠久,保存也最为完好。杭州宋城的阴影效应对章贡宋城的影响极大。因此,章贡区的旅游需要以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寻求老城区宋城的发展,以农村包围城市战略,“跳出宋城寻发展”,打破该区域依托宋城的传统发展老路,率先以城郊文化休闲旅游的发展部署来辉映古宋城。结合区域发展的空间结构,提出以 “一轴+一心+六组团+九珠”的1169格局呈现章贡旅游发展的完美格局。
1、一轴起承,即章江、贡江接赣江的水域景观轴
将章江、贡江接赣江水域打造成章贡区文化休闲旅游体系中的大型水上游览线路;集交通、观光、美化亮化景观于一体的水域景观轴线。
2、一心辐射,通过宋城文化核心的要素释放,彰显城郊区域发展的乡村文化与历史文化并融特色。
3、六组团并进,功能与空间的集聚发展
中心老城区休闲旅游组团:文化休闲旅游的王牌和引擎;集观光、休闲、寓教、体验于一体的宋文化休闲旅游组团。
沙石城郊休闲旅游组团:将沙石镇打造成为以农田种植、水产养殖为基础产业,并形成集高、中、大众多层次的风情休闲特色农情小镇。
沙河城郊休闲旅游组团:以罗坑村莲文化为主的大众休闲与高端休闲度假的城郊休闲旅游组团。
水西城郊休闲旅游组团:将水西镇打造成为大规模农业种植、采摘、体验型的城郊休闲旅游组团。
水南城郊休闲旅游组团:水南镇未来会是赣州政治、体育、文化中心。根据水南新区现在的发展方向并借助有利契机,规划将水南打造成休闲化、生态化、人文化、信息化的四化旅游商务区(TBD) 。
水东城郊休闲旅游组团:将水东镇打造成为集和谐文化、宗教文化、宋文化以及蓝色文化为一体的综合型休闲旅游组团。
4、九珠齐耀,“一村一品”的城郊依托与示范项目
赣州章贡区就像是古宋文化的微缩和再现,虽经历风雨千余载,仍在焕发着活力。围绕着以宋文化为核心的宋城文化旅游区,辐射章贡区城郊,城郊型文化休闲旅游将规划中的乡村变成一颗颗明珠,共同串起章贡区城郊休闲旅游线,每个乡村以各自不同的特色打造“一村一品”,构建乡村休闲旅游体系,为章贡旅游注入新的活力,让九珠耀出无穷的魅力。 城郊区域的旅游发展,要彰显新农村建设的综合效益,要以经济“富起来”、农村“新起来”与社会“活起来”作为规划的战略视角,审视产业转型、农村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问题。
1、城郊型文化休闲旅游让农民富起来
旅游产业如何成为富民产业,是规划的基本命题,要充分利用旅游带动效应,增强镇域经济的包容性,提升农业附加值,构建城郊旅游产业体系。
2、城郊型文化休闲旅游让农村“新”起来
我国农村建设过去常见的发展模式是:自身农业产业资源优势+销售渠道=搞活经济,增加收入。现在提出新农村建设的另一种模式:本底乡村资源提升+旅游创意策划=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建设。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农村面貌的更新、农业产业的更新、更是农民思想观念的更新。
3、城郊型文化休闲旅游让文化活起来
地域古老文化以其生命力的微弱令人扼腕叹息,站在文化保护的角度来看,开发文化型休闲旅游是对当地文化的深层次挖掘;有利于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让文化在旅游的促动下常焕常新,也是地域社会发展与活力提升的重要内容。
③ “一村一品”推进全域旅游助力扶贫是如何实施的
资兴市是湖南省唯一拥有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5块“国字号”牌子的旅游区东江湖。
为完成这个目标,资兴市首先就以高起点对全域旅游进行了规划布局,聘请国内一流的团队编制资兴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确立了一个核心(东江湖)、五大版块(天鹅山、大王寨、回龙山、流华湾、八面山五大旅游区),多点支撑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我们不是抓点,而是抓面,就是紧抓全域旅游。”廖草洋说。
④ 专家给解读一下吧。靠旅游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是什么啊
把握旅游导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
旅游产业导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关系到三个方面――政府、投资商和农民,从而衍生出三个问题,即农民如何致富、政府如何满意和投资商如何获利。以旅游产业为导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就是以旅游产业为突破点,解决这三个问题。
1.农民致富
农民致富是旅游导向的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如果农民不能致富,即使经济再发展,环境再改善,对农民来说,还是镜花水月,他们不会去配合。而旅游产业是一个富民产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将会产生出大量的机会,而且具有很强的增效作用,在带动农民增收的同时,改善居住环境、提高文化素质。
·增加就业
乡村旅游投资较少、带动面大、经营方式灵活、价格相对较低,又能满足现代游客追求回归自然和个性需求多样化变化新趋势,是一种具有较强生命力和发展潜力的休闲度假模式。而乡村旅游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其快速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参与,其中绝大多数是“就地取材”,尤其是在一些交通条件、区位条件、旅游资源较好的农村,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有效的增加农民就业岗位,既为转化农村富余劳动力找到新途径;又能够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支撑农民自主经营项目
在以旅游产业为导向的新农村中,应积极调动农民作为经营主体参与到旅游接待服务中来,如农家家庭旅馆、餐馆、娱乐、交通、购物设施的建设和发展,其中餐饮是核心。在规划阶段就应该对这些项目进行指导和示范规范、在运营阶段帮助协调、提供咨询指导并进行规范和管理。这类项目能够在解决旅游淡旺季接待服务供求矛盾的同时,增加农民的收入,一般来说,乡村旅游较为发达的新农村,从事旅游接待的农户,户均旅游收入在数万元。
·促进农副产品销售、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乡村旅游的发展,尤其是和大面积的果园、菜园、经济作物、生态式的家禽家畜养殖相结合的模式,能够带动相关农副产品的销售,绿色无污染的粮食、蔬菜、禽畜等能够吸引游客进行餐饮消费;经济作物能吸引游客采摘、购买。依托这些农副产品可形成旅游商品,进行更大范围的推广,从而推动农副产品的加工与开发,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和深度开发和加工的方向调整和发展。
·可持续的发展潜力
在以旅游产业为导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的基础设施、道路交通、村容村貌、生活条件、社会事业、社会经济等都会得到较大的改善,尤其是农民的文化素质、修养和视野能等都会有很大的提高,让农民可以可持续的致富,并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2、政府满意
政府满意是旅游导向的新农村建设的保障,而政府满意且愿意支持的条件很简单,就是这种模式符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三农问题确实能够得到改善。所以这种模式,从最初开始,既要紧紧围绕相关政策的要求,给出新农村建设的解决方案,并能够落到实处。
·符合新农村建设要求
根据各级政府的具体要求,通过旅游产业的发展,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各项问题,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等。这要求从规划阶段开始,就要给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如旅游产品的投资收益、农民收益、基数设施建设、乡村风貌控制、公共设施、公共事业、产业结构等的分析以及保障措施,并在各阶段的运营和操作中落实。
·符合相关政策和精神
这里的政策和精神,既可以是关于新农村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也可以是其他相关领域的。旅游产业导向的社会新农村建设,应根据乡村的具体情况和各地区的具体要求,符合、迎合(甚至引导)相关的政策和精神,如在知名革命老区,与国家大力推进红色旅游、回馈革命老区的政策相结合;在能源密集型地区,与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升级的政策相结合;与发展农业、发展水利、小城镇建设等政策相结合。在帮助政府落实和推进相关政策和精神的同时,达成自身的目的。
·与区域旅游发展相契合
这里的契合有以下几个层面的含意:第一,要溶入区域旅游氛围之中,不能破坏整体形象;第二,要与城市城乡一体化发展、郊区旅游发展的相关规划相衔接;第三,区域内应避免重复建设,要争取做到“一村一品”;第四,要加入区域旅游整体推进、推广的大环境中。
·政府投入产出性价比高
这里说的投入不光是资金,还是包括精力。旅游是一个藏富与民的产业,往往存在投入大、回收慢、盈利和纳税少的问题,而政府在旅游方面的投资也往往比较慎重。倘若能够吸引到足够的资金,甚至不需要政府投入,就给财政贡献大量的利税或极大的提高城市的影响力,而且符合相关的要求,这样的项目是政府欢迎的项目。资源、区位条件较好的农村往往可以率先启动,而科学的策划规划能够加速和保障这一过程。
3、投资商获利
投资商获利是旅游导向的新农村建设的催化剂,正所谓无商不活。而商人逐利而往,只有投资商的经营回报能够大于其对农村建设、项目建设的投资,他才会参与进来。
·科学开发旅游产品
高效的经济农业、林业、果业、养殖业,以及与之高度关联农业旅游就是投资商较好的选择;依托大城市和大景区的乡村,结合具体实际,积极开发旅游地产、高档旅游接待、休闲康体运动等项目,也是有效回收投资的保障;自身旅游资源较好,且具有独特性的乡村也容易收到投资商的青睐。但是旅游普遍存在投资大、回收慢的问题,如果不是旅游条件较好的乡村,很难吸引外来投资商的目光,所以必须通过科学的策划,在景区的经营之外,积极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增强乡村旅游的盈利能力。
·利用相关政策
投资商在进行旅游导向的社会主义建设时,应该积极和相关的政策精神相结合,如发展红色旅游、文物保护、生态保护、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农业、发展水利工程、建设旅游小城镇等,并以此向有关部门申请相关的帮助,如现金、贷款、基础建设、营销、土地政策、税收政策等,从而减少自身的投入或者减少运营成本。
⑤ 如何掌握农旅结合七大开发模式
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开发中如何掌握农旅结合七大开发模式
一、田园农业旅游模式
即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旅游吸引物,开发农业游、林果游、花卉游、渔业游、牧业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活动,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
1、田园农业游
以大田农业为重点,开发欣赏田园风光、观看农业生产活动、品尝和购置绿色食品、学**农业技术知识等旅游活动,以达到了解和体验农业的目的。
2、园林观光游
以果林和园林为重点,开发采摘、观景、赏花、踏青、购置果品等旅游活动,让游客观看绿色景观,亲近美好自然。
3、农业科技游
以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为重点,开发观看园区高新农业技术和品种、温室大棚内设施农业和生态农业,使游客增长现代农业知识。
4、务农体验游
通过参加农业生产活动,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让游客接触实际的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和特殊的乡土气息。
二、民俗风情旅游模式
即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等旅游活动,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1、农耕文化游
利用农耕技艺、农耕用具、农耕节气、农产品加工活动等,开展农业文化旅游。
2、民俗文化游
利用居住民俗、服饰民俗、饮食民俗、礼仪民俗、节令民俗、游艺民俗等,开展民俗文化游。
3、乡土文化游
利用民俗歌舞、民间技艺、民间戏剧、民间表演等,开展乡土文化游。
4、民族文化游
利用民族风俗、民族**惯、民族村落、民族歌舞、民族节日、民族宗教等,开展民族文化游。
三、农家乐旅游模式
即指农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及周围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游客前来吃、住、玩、游、娱、购等旅游活动。
1、农业观光农家乐
利用田园农业生产及农家生活等,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体验。
2、民俗文化农家乐
利用当地民俗文化,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娱乐、休闲。
3、民居型农家乐
利用当地古村落和民居住宅,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4、休闲娱乐农家乐
以优美的环境、齐全的设施,舒适的服务,为游客提供吃、住、玩等旅游活动。
5、食宿接待农家乐
以舒适、卫生、安全的居住环境和可口的特色食品,吸引游客前来休闲旅游。
6、农事参与农家乐
以农业生产活动和农业工艺技术,吸引游客前来休闲旅游。
四、村落乡镇旅游模式
以古村镇宅院建筑和新农村格局为旅游吸引物,开发观光旅游。
1、古民居和古宅院游
大多数是利用明、清两代村镇建筑来发展观光旅游。
2、民族村寨游
利用民族特色的村寨发展观光旅游,
3、古镇建筑游
利用古镇房屋建筑、民居、街道、店铺、古寺庙、园林来发展观光旅游,
4、新村风貌游
利用现代农村建筑、民居庭院、街道格局、村庄绿化、工农企业来发展观光旅游。
五、休闲度假旅游模式
依托自然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怡人的清新气候、独特的地热温泉、环保生态的绿色空间,结合周围的田园景观和民俗文化,兴建一些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休憩、度假、娱乐、餐饮、健身等服务。
1、休闲度假村
以山水、森林、温泉为依托,以齐全、高档的设施和优质的服务,为游客提供休闲、度假旅游。
2、休闲农庄
以优越的自然环境、独特的田园景观、丰富的农业产品、优惠的餐饮和住宿,为游客提供休闲、观光旅游。
3、乡村酒店
以餐饮、住宿为主,配合周围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游客提供休闲旅游。
六、科普教育旅游模式
利用航天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农业观光园、农业科技生态园、农业产品展览馆、农业博览园或博物馆,为游客提供了解农业历史、学**农业技术、增长农业知识的旅游活动。
1、农业科技教育基地
是在农业科研基地的基础上,利用科研设施作景点,以高新农业技术为教材,向农业工作者和中、小学生进农业技术教育,形成集农业生产、科技示范、科研教育为一体的新型科教农业园。
2、观光休闲教育农业园
利用当地农业园区的资源环境,现代农业设施、业经营活动、农业生产过程、优质农产品等,开展农业观光、参与体验,DIY教育活动。
3、少儿教育农业基地
利用当地农业种植、畜牧、饲养、农耕文化、农业技术等,让中、小学生参与休闲农业活动,接受农业技术知识的教育。
4、农业博览园
利用当地农业技术、农业生产过程、农业产品、农业文化进行展示,让游客参观。
七、回归自然旅游模式
利用农村优美的自然景观、奇异的山水、绿色森林、静荡的湖水、发展观山、赏景、登山、森林浴、滑雪、滑水等旅游活动,让游客感悟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回归大自然。
森林公园
湿地公园
水上乐园
露宿营地
自然保护区
⑥ 什么是“一村一品”
一村一品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村为基本单位,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使一个村(或几个村)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
一村一品是贫困地区开展扶贫开发、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各地要坚持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贫困地区一村一品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牢固树立市场引领的理念,坚持做好特色产业这篇文章;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的理念,助力贫困地区实现弯道超车;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6)一村一品为文化旅游支点扩展阅读:
一村一品举例:黄山古村落“一村一品”示范村
“一村一品”是立足当地特色资源,生产适销产品来促进当地经济的一种重要发展模式,自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支持“一村一品”的发展以来,黄山市发展了49个省级以上“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
雄村位于黄山市歙县城郊,是一座以教育发达、人才辈出著称的古村落,拥有800多年历史,被誉为“新安第一岛,徽州最雄村”。其人文历史底蕴丰厚,风光迤逦秀美,为其打造“一村一品”示范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古朴的竹山书院临河而立,遥望对岸慈光庵翠树环拥,巍峨的曹氏宗祠依水而建,高高的牌坊上刻有“四世一品”4个大字,这是乾隆皇帝为褒奖户部尚书曹文埴祖上3代的功绩所建。雄村历史上明清两代共出过54位进士与举人。为了留住古乡贤们的足迹,在曹氏宗祠的旁边,还建了一座供世人感受先辈风骨的乡贤馆。
雄村以旅游产业为主,每年有很多游客。建乡贤馆的目的,就是让外地游客和本村的村民,都能够学习先贤,实现文化的传承,通过学习传承,再把辉煌的历史延续下去。
雄村以教育和乡贤文化闻名,而位于黄山区新明乡的猴坑村,则是名茶太平猴魁的原产地和核心区。记者来到猴坑村时,正值今年的采摘季开始。高山茶园层峦叠翠,万株茶树吐新芽,加工厂房里幽香四溢,师傅们正有条不紊地对茶叶进行杀青和整形,手法稔熟,吸引着大批游客驻足观看猴魁的制作技艺。
⑦ “一村一品”能助推乡村振兴吗
一村一品能助推乡村振兴,一个村子一种发展的模式,一种发展理念,种发展品种,每个村都把他们的品种发展好了,带动群众致富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好,人民富裕起来了!
⑧ 东莞望牛顿以什么行业为主
东莞望牛顿以什么行业为主?现在不管做什么生意都竞争激烈。但可以尝试一些小资本投专资:零食店属、便利店、小吃店。资金回笼快。例如:最近便利店所创造的价值是与人便利,对于赶时间或者买少东西的人来说会是它们最好的选择。便利店里的产品比较精,品种的品牌也是经过它们背后的团队挑选的精品,这样就减少消费者对品牌上的眼花缭乱了。 不妨可以尝试一下加盟便利店,可以节省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并且不用担心货源的问题,专人指导开店,一站式服务。祝你早日开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