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池州杏花村文化旅游区
『壹』 杏花村是不是池州的文化遗产
从文化遗传的定义上来讲杏花村可以说是池州的文化遗传,但是没有申请成为文化遗传,在中国也没有把杏花村定为文化遗产。
原因:
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从这个层次来说杏花村可以称得上是文化遗传。
文化遗产,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池州秀山门外的杏花村,原只不过是几间“沦为荒烟野草之中”的茅舍酒肆,毫无名气可言。正是杜牧的诗名和他这首千古绝唱,才使杏花村名播青史,饮誉天下。明代名士福建福清人林古度(字冉予,一字茂之,晚号乳山)的七绝,抒出了千百年来池州人民因杏花村而自豪之情。诗曰:“郡楼高出秀山门,古迹今时不可论。杜牧当年有名句,独唱城外杏花村”(引自清《杏花村志》卷五)
池州杏花村的说法最早见于清代贵池县人郎遂所写的《贵池县杏花村志》 而后《广舆记》《江南通志》等书有所收录,而贵池杏花村明代时就由曾出任池州的顾元镜所建。
『贰』 杏花村在哪里呢
“杏花村”是在安徽省池州市。
出自:杜牧·《清明》:“借问酒家何处有?专牧童遥指杏花属村。”
白话译文:请问哪里有酒卖?牧童笑而不答,远远指向杏花深处的村庄。
池州市杏花村,在古时候原本是几间茅舍酒肆,荒无人烟,毫无名气可言。可是正是因为杜牧的诗名和诗,才使杏花村名播青史,饮誉天下。如今,池州市杏花村被建造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池州池州杏花村文化旅游区扩展阅读:
杏花村的景点包括:
1、西湘桥,又被称为圣母桥。据史书记载,该桥建造于唐朝,桥下是杏花溪。
2、问酒驿,即驿站,在古时候供人们休息、换马的地方。史书记载,当时诗人杜牧就是在此处遇到了牧童,写下了《清明》诗。
3、明清村落,主要向人们展现明清时期村落的风貌和杏花村的幽美诗境。
4、梅洲晓雪,主要展现杏花美景,并打造葡萄酒庄、墨兰梅轩等景点。
5、杏花酒坊,杏花村的经典元素之一就是“酒文化”,这一景点正是酒文化的体现,集文化、休闲于一体。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杏花村
网络——清明(唐代杜牧诗作)
『叁』 池州杏花园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注册号:****所在地:安徽省注册资本:32,200万元法定代表:钱旭光企业类型:其他有限责专任公司登记属状态:存续登记机关:池州市贵池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地址:安徽省池州市杏花村农产品批发大市场2幢367-372号
法定代表人:吴琼
成立时间:2012-06-20
注册资本:322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41700000034738
企业类型: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地址: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福康路1号
『肆』 池州市杏花村文化旅游景区属于哪个街道
属于贵池区 办事的话在秀山门派出所
『伍』 想知道到池州杏花村旅游(不跟团、两日游)大概花费是多少(车费不算在内))
池州小鱼网在线为您解答:花不了多少钱 旅馆在50左右好点的 150左右 2天300 吃喝加起来带门票 估计500就可以玩2天了
『陆』 牧童遥指杏花村。是指池州杏花村还是山西杏花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去,牧童遥指杏花村。”晚唐风流杜牧的这首诗,家喻户晓。但诗中的杏花村到底在哪,山西汾阳和安徽池州各有各的说法。
安徽池州方面认为,池州西郊秀山门外有一个杏花村,出现于杜牧那个时期,距今有1300年了。杜牧曾当过池州刺史,在池州呆了整整两年,面对江南杏花微雨的美景,很自然的就写出《清明》诗了。
池州认为杜牧没有去过山西,不可能写出《清明》诗。有位著名学者编著的《杜牧年谱》中,考证出杜牧详细的人生活动轨迹,并没有提到杜牧到过山西的记载。另外,山西气候干旱少雨,怎么可能会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这种江南才有的气候?
池州方面认为杜牧在池州时,经常去这里的杏花村游玩喝酒,而池州地处江南,气候非常符合《清明》诗里的湿润天气。明朝有个人叫林古度,他写过一首诗,支持池州说。诗云:郡楼高出秀山门,古迹今时不可论。杜牧当年有名句,独唱城外杏花村。”清朝人郎遂写过《贵州县杏花村志》,也认定杏花村是在池州。
而有人质疑过池州说。认为杜牧如果在池州当两年官,到处游玩,应该对这里很熟,而不是找牧童问路。另外,杜牧这么大的官,买酒还需要自己去买吗?身边就没有侍从吗?
对于这个质疑,池州的解释是这首诗是杜牧刚来池州不久写的,对地理环境不熟悉很正常。杜牧为人亲民,更推崇自由,经常一个人微服简从,自己买酒不很正常吗?
对于池州的质疑,山西汾阳同样有自己的证据。
山西吕梁汾阳北15公里,有一个全国闻名的酒企,用的就是“杏花村”这个品牌。这种酒起源于唐朝,根据山西的说法,杏花村的村名从出现起就一直没有改过。否定山西说,最有力的就是杜牧本人没有去过山西,怎么能写在山西写杏花村呢?汾阳认为杜牧来过山西,证据是杜牧的《并州道中》以及很多涉及山西的诗文。而这首《并州道中》,就是写于杜牧从北都太原出发,南下去汾阳的官道上,怎么会没来过山西呢?山西还提有一个证据:杜牧的曾祖父杜希望,曾任汾州(西河郡,今汾阳)刺史,死后就葬在汾阳。大诗人王维有诗《故西河郡杜太守挽歌》,写的就是杜希望。作为曾孙,来曾祖父去世的地方祭祀,很惊怪吗?
汾阳还拿出一个论证:现在山西气候和唐朝的山西气候是两码事。并举例同为唐朝诗人的鱼玄机描写山西景色的诗句“汾川三月雨,晋水百花春。”以及“落花经上巳,细雨带清明。”,“晋野雨初足,汾河波亦清”。另外,稍晚于杜牧的诗人赵嘏,也写过“一樽花下酒,残日水西树。不待管弦终,摇鞭背花去。”类似的诗句,还有很多,其中包括就是山西籍的薛能,温庭筠。
据近现代的气象学家考证,隋唐时的山西处在气象学上第三个温暖期,北方降水比较多。汾阳方面认为,在气候湿润的唐朝,山西下几场雨,微雨浇透了杏花,很意外吗?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杜牧的杏花村,应该是虚指,不是指某个杏花开放的村庄。杜牧这首《清明》诗广泛流传后,杏花村就成了与酒完全契合的诗境,就如桃花岛一样。
山西还会反问:杏花村一开始就与名酒有关,其他自称杏花村的地方,有名酒吗?而池州则认为,杜牧所借问的酒,未必是名酒,村酒一样喝的过瘾。喝村酒,反而更能衬托出杜牧潇洒不羁的性格,一定要喝名酒吗?何况,唐朝人喝的主要是黄酒,而池州就有一种黄公酒。
关于杏花村这个品牌,2010年1月,有关方面认定池州可以注册杏花村的旅游商标,而杏花酒的酒类商标,依然属于山西汾阳那家著名酒厂。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池州可以在旅游界打出杜牧杏花村的招牌,山西可以在酒市场上打出杜牧杏花村的招牌。
不过,双方对此判决还是不满意。池州无法打响杏花村的酒品牌,山西也无法借杏花村的酒开发旅游资源。通俗的讲:“酒在山西,玩在安徽”。
其实,有争议未必是坏事,有争议才有关注。无论是杜牧所说的杏花村,是指山西汾阳,还是安徽池州,或是湖北麻城,都能促进当地的旅游开发。不论杏花村到底在哪里,只要杏花村这个资源都服务于大众,杜牧地下有知,也会含笑九泉。
『柒』 杏花村风景区的介绍
杏花村风景区位于安徽池州,因晚唐诗人杜牧春游贵池城西杏花村时写下的一首诗《清明》而闻名全国,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安徽池州杏花村风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清明时节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晚唐诗人杜牧,春游贵池城西杏花村,写下这首富有江南风情的杰作——《清明》诗。池州杏花村迹以名传。贵池秀山门外的杏花村,原只不过是几间“沦为荒烟野草之中”的茅舍酒肆,毫无名气可言。正是杜牧的诗名和他这首千古绝唱,才使杏花村名播青史,饮誉天下。明代名士福建福清人林古度(字冉予,一字茂之,晚号乳山)的七绝,抒出了千百年来池州人民因杏花村而自豪之情。诗曰:“郡楼高出秀山门,古迹今时不可论。杜牧当年有名句,独唱城外杏花村”(引自清《杏花村志》卷五)杜牧笔下的“牧童遥指处,“白锡壶腰中出咀,黄铜锁腹内生须”,“半亩山林半亩地,一曲牛歌一卷文”,典故就出自这里。这铜锁,还有杜牧喝酒的酒壶,都保存在杏花村村志馆里。
『捌』 池州市区到杏花村文化园怎么坐车在线等
15 路2 路 6路车都能到,打的的话也不贵,
『玖』 杏花村文化旅游区游记
杏花村生态文化旅游区建设中,确立了以“文化立区、生态建区、产内业活区、旅游兴区”为容目标;以独有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弘扬历史文化为主题;以高起点规划为统领,以高品位旅游景观为载体,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完善配套基础设施,突出把握规划、策划、建设和营销四个环节,将杏花村生态文化旅游区打造成为具有山水风情、生态风貌、唐朝风韵、江南风格、市井风味、农耕风俗的“中国最具特色的旅游业态”和“中国最有价值的文化品牌”。提出“一期规划面积16.8平方公里区域,二期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区域,力争到2020年,建成集生态文化休闲、民俗文化体验、市井文化消费于一体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