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中国旅游文化期末总结
Ⅰ 求一篇关于《走遍中国旅游文化漫谈》的学习论文、大概三千字左右。急!!
浅淡武当山
摘要:世界自然遗产武当山风景名胜区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完好的森林植被享誉海内外。然而,由于在早期的旅游资源开发与建设过程中缺乏科学规划与严格管理,致使产生了局区域的较为突出的环境问题,这主要表现在水环境污染、森林植被破坏、违法乱占乱建等几个方面。因此,必须按照“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加强对旅游资源的管理与保护,合理地开发与利用旅游资源,以保证武当山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管理与保护 武当山 可持续发展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十堰市境内,属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是世界著名的道教圣地。以其历史悠久的道教文化、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饮誉海内外的武当武术、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而闻名于世。1982年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0年被建设部授予“全国文明风景名胜区”,被国家旅游局授予“4A级旅游区”,2001年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武当山古建筑雄伟玄妙。武当山古建筑群始建于唐贞观年间,明永乐年间进行了历时12年的大规模营建,嘉靖年间又增修扩建,形成了9宫、8观、36庵堂、72岩庙的古建筑群体系。现存古建筑53处,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建筑遗址9处,占地面积20多万平方米。古建筑群依山势而建,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充分体现了道教“天人合一”的思想。建筑风格古朴凝重,结构严谨,装饰精致,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成就的博物馆”。全山现已公布文物保护单位6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玄岳门、太和宫、南岩宫、紫霄宫、玉虚宫)。
武当山自然景观绚丽多姿。武当山貌以雄为主,兼有险、奇、幽、秀等多重特色。全山分布有72峰、36岩、24涧、11洞、3潭、9泉、10石等自然景观。
武当山道教文化底蕴丰厚。武当山被誉为“道教仙山”,皇天真武大帝的发祥地,曾是中国最大的皇家道场,千百年来香火鼎盛,伴随法事礼仪活动的道教音乐,融宫廷、民间、宗教音乐于一体,具有古雅闲适、神秘飘逸的独特风格。
武当武术玄妙奇绝,源远流长,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谓,是中华武术的一大名宗。相传由著名道士张三丰集其大成,创造出“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的内家拳派。“亘古无双胜境地,天下第一仙山”。武当山春秋旅社,如今更以其独特的魅力,宽博的胸怀,笑迎四海客,诚招五湖商。
一、风景名胜区环境问题
1重产值、轻环境
虽然中央反复强调环境的重要性,但对基层企业领导者和经营决策部门来说,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一直是个两难选择。在许多地区的旅游开发和发展中,以牺牲长期效益为代价来换取短期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2环保经费紧张
各级财政拨给的保环专项经费和业务费用相当有限,加之工作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许多该收的环保费没有按规定如数加以征收,再加上污染治理欠帐太多,导致许多环保治理项目没有资金保证,环保工作无法实施,形成恶性循环。许多旅游区的环保部门除了有一两台陈旧简陋的监测设施外,多数无钱添置其他基础性设施和配套设施。对于旅游区内排污情况难以进行常规分析,环境规划、环境趋势预测往往也因没有监测依据而无法进行。
3执法不严,监察不力
各级政府为保护好武当山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禁止在各风景名胜区内兴建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工程、设施。但由于各种人情、面子、关系的影响,造成执法不严,监督不力,管理不顺。许多旅游设施建设毫无章法,批少建多,批小建大,批此建彼。
4旅游区客容量超负荷问题远未从理论上和管理上得到解决。尤其是知名度较高的景点和景区,旅游旺季时,长期“人满为患”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旅游的渴求也越来越迫切,旅游业首先出现在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往往很看重旅游地的非经济价值;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人们则往往更看重旅游地的经济价值和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而忽视了旅游对风景区产生的负面影响。
二武当山山风景名胜区环境保护对策
1积极宣传引导,提高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意识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界的一个基本认识和态度,它既反映在人们对环境问题及其危害的认识态度上,又体现在人们保护环境的自觉行为上。可以说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是武陵源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为此,一是要加强对游客的宣传教育,在各个旅游景点的醒目处都要设立标语或广告牌,以增强游客保护环境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杜绝游客乱摘乱扔、乱涂乱画、随地大小便的不文明行为;二是要加强对从事各种旅游经营活动主体的宣传教育,让他们了解环境污染及其破坏的严重后果,产生忧患意识,产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紧迫感,真正认识到“你如要虎口拔牙,就要冒老虎醒后被咬伤的危险” ;三是要加强对当地群众的宣传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法制观念和保护环境的道德观念,改变人们自恃生态环境优良、淡漠环境保护的习惯,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行为,形成全社会保护环境的风尚
2大执法力度,严格以法办事
武当山环境保护要真正落实到实处,最终还是要走上法制的轨道上来,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特别是要严格以法办事,在环境保护执行过程中用足、用准法律法规,对乱占滥建、乱泼滥倒、乱捕滥杀、乱挖滥采等环保违法行为,要予以及时、狠、准的严厉打击,毫不留情,毫不手软。
3景区工作人员的素质问题的解决必须把文化素质放在首要位置
形象是给旅客的第一印象,素质的高低反映本区域知识层次。随着知识更新、游客水平大幅度提高,导游文化层次应该高于大众,要想达到良性循环,旅游部门应经常举办不同类型的培训班,开设普通话、演讲与口才、景区及沿途解说、社会知识及民间传说等方面专业,使旅游工作人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培训,让游客跟随一次导游能够耳目一新、受益匪浅。游客的年龄结构、处世哲学、审美观点参差不齐,游览景点、娱乐场所很难达到人人称心如意,当个别同志提出一些想法或呈现一些古怪面孔时,应耐心细致地进行说明或解释,争取和谐相处,达到互相尊重,共同拓宽视野的效果。旅游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旅游发展得以永续的前提和保证。保护和恢复我国旅游环境的良好状态,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要通过综合治理。
Ⅱ 《走遍中国旅游文化漫谈》学习论文
浅淡武当山
摘要:世界自然遗产武当山风景名胜区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完好的森林植被享誉海内外。然而,由于在早期的旅游资源开发与建设过程中缺乏科学规划与严格管理,致使产生了局区域的较为突出的环境问题,这主要表现在水环境污染、森林植被破坏、违法乱占乱建等几个方面。因此,必须按照“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加强对旅游资源的管理与保护,合理地开发与利用旅游资源,以保证武当山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管理与保护 武当山 可持续发展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十堰市境内,属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是世界著名的道教圣地。以其历史悠久的道教文化、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饮誉海内外的武当武术、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而闻名于世。1982年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0年被建设部授予“全国文明风景名胜区”,被国家旅游局授予“4A级旅游区”,2001年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武当山古建筑雄伟玄妙。武当山古建筑群始建于唐贞观年间,明永乐年间进行了历时12年的大规模营建,嘉靖年间又增修扩建,形成了9宫、8观、36庵堂、72岩庙的古建筑群体系。现存古建筑53处,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建筑遗址9处,占地面积20多万平方米。古建筑群依山势而建,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充分体现了道教“天人合一”的思想。建筑风格古朴凝重,结构严谨,装饰精致,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成就的博物馆”。全山现已公布文物保护单位6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玄岳门、太和宫、南岩宫、紫霄宫、玉虚宫)。
武当山自然景观绚丽多姿。武当山貌以雄为主,兼有险、奇、幽、秀等多重特色。全山分布有72峰、36岩、24涧、11洞、3潭、9泉、10石等自然景观。
武当山道教文化底蕴丰厚。武当山被誉为“道教仙山”,皇天真武大帝的发祥地,曾是中国最大的皇家道场,千百年来香火鼎盛,伴随法事礼仪活动的道教音乐,融宫廷、民间、宗教音乐于一体,具有古雅闲适、神秘飘逸的独特风格。
武当武术玄妙奇绝,源远流长,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谓,是中华武术的一大名宗。相传由著名道士张三丰集其大成,创造出“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的内家拳派。“亘古无双胜境地,天下第一仙山”。武当山春秋旅社,如今更以其独特的魅力,宽博的胸怀,笑迎四海客,诚招五湖商。
一、风景名胜区环境问题
1重产值、轻环境
虽然中央反复强调环境的重要性,但对基层企业领导者和经营决策部门来说,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一直是个两难选择。在许多地区的旅游开发和发展中,以牺牲长期效益为代价来换取短期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2环保经费紧张
各级财政拨给的保环专项经费和业务费用相当有限,加之工作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许多该收的环保费没有按规定如数加以征收,再加上污染治理欠帐太多,导致许多环保治理项目没有资金保证,环保工作无法实施,形成恶性循环。许多旅游区的环保部门除了有一两台陈旧简陋的监测设施外,多数无钱添置其他基础性设施和配套设施。对于旅游区内排污情况难以进行常规分析,环境规划、环境趋势预测往往也因没有监测依据而无法进行。
3执法不严,监察不力
各级政府为保护好武当山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禁止在各风景名胜区内兴建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工程、设施。但由于各种人情、面子、关系的影响,造成执法不严,监督不力,管理不顺。许多旅游设施建设毫无章法,批少建多,批小建大,批此建彼。
4旅游区客容量超负荷问题远未从理论上和管理上得到解决。尤其是知名度较高的景点和景区,旅游旺季时,长期“人满为患”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旅游的渴求也越来越迫切,旅游业首先出现在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往往很看重旅游地的非经济价值;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人们则往往更看重旅游地的经济价值和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而忽视了旅游对风景区产生的负面影响。
二武当山山风景名胜区环境保护对策
1积极宣传引导,提高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意识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界的一个基本认识和态度,它既反映在人们对环境问题及其危害的认识态度上,又体现在人们保护环境的自觉行为上。可以说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是武陵源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为此,一是要加强对游客的宣传教育,在各个旅游景点的醒目处都要设立标语或广告牌,以增强游客保护环境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杜绝游客乱摘乱扔、乱涂乱画、随地大小便的不文明行为;二是要加强对从事各种旅游经营活动主体的宣传教育,让他们了解环境污染及其破坏的严重后果,产生忧患意识,产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紧迫感,真正认识到“你如要虎口拔牙,就要冒老虎醒后被咬伤的危险” ;三是要加强对当地群众的宣传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法制观念和保护环境的道德观念,改变人们自恃生态环境优良、淡漠环境保护的习惯,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行为,形成全社会保护环境的风尚
2大执法力度,严格以法办事
武当山环境保护要真正落实到实处,最终还是要走上法制的轨道上来,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特别是要严格以法办事,在环境保护执行过程中用足、用准法律法规,对乱占滥建、乱泼滥倒、乱捕滥杀、乱挖滥采等环保违法行为,要予以及时、狠、准的严厉打击,毫不留情,毫不手软。
3景区工作人员的素质问题的解决必须把文化素质放在首要位置
形象是给旅客的第一印象,素质的高低反映本区域知识层次。随着知识更新、游客水平大幅度提高,导游文化层次应该高于大众,要想达到良性循环,旅游部门应经常举办不同类型的培训班,开设普通话、演讲与口才、景区及沿途解说、社会知识及民间传说等方面专业,使旅游工作人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培训,让游客跟随一次导游能够耳目一新、受益匪浅。游客的年龄结构、处世哲学、审美观点参差不齐,游览景点、娱乐场所很难达到人人称心如意,当个别同志提出一些想法或呈现一些古怪面孔时,应耐心细致地进行说明或解释,争取和谐相处,达到互相尊重,共同拓宽视野的效果。旅游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旅游发展得以永续的前提和保证。保护和恢复我国旅游环境的良好状态,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要通过综合治理。
Ⅲ 谈谈对中国旅游文化的理解会的帮帮忙啊.万分感谢!!
旅游文化
一、旅游文化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文化旅游正成为一种备受青睐、生机盎然的旅游形式。文化因素对现代旅游活动的影响,将会更加深刻和深远。要加快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就必须高度重视旅游文化建设。这首先是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的必然要求。
“现代旅游现象,实际上是一项以精神、文化需求和享受为基础的,涉及经、政、社会、国际交流等内容的综合性大众活动。"
(注:喻学才:“近七年旅游文化研究综述”[J],《旅游经济》,1997年第2期。)
文化因素渗透在现代旅游活动的各个方面,“文化是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渊薮,是旅游业的灵魂。"
(注: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青岛出版社,1998年。)
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是一种文化消费行为,其外出旅游的动机和目的在于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心理上的满足;而旅游经营者要达到盈利的目的就必须提供一种能满足旅游者文化享受的旅游产品。
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其要吸引和激发起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就必须具有魅力无穷、独具特色的民族、地方文化内涵,满足人们对科学、史学、文学、艺术和社会学等方面的不同需求。因此,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
其次,旅游文化是一个国家旅游业保持自身特色的决定因素。人们常说:“民族的东西是独特的,文化的流传是久远的。"
(注:孙玉波:“展示深厚的文化底蕴——北京胡同旅游带来的启示”[N],《经济参考报》,1995年6月17日。)
一个国家的旅游业若缺少了自己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底蕴,便失去了特色,不能反映出本民族独有的精神内涵,也便失去了强大的吸引力。实践表明, “举凡旅游业昌盛之国,莫不以旅游文化取胜。”
奥地利的旅游,几乎都与斯特劳斯等奥国音乐大师紧密关联。
巴黎街道的命名,每每蕴含法兰西民族的历史掌故。
(注:许宗元:“论茶文化在旅游文化中的地位”[J],转引自喻学才“近七年旅游文化研究综述”[J],《旅游经济》,1997年第2期。)
因此,旅游文化是一个国家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必然要求。再次,旅游文化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能。“旅游是以一国一民族独特的文化招徕旅客赚取外汇的文化经济”
(注:李刚:“宗教文化——重要的旅游资源”[J],《天府新论》,1990年第1期。)
为此,世界上许多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先后实行了“文化经济”新战略。
美国洛杉矶文化旅游负责人罗伯特·巴雷说:“文化旅游大概是美国增长速度最快的旅游项目。因为各个城市发展文化旅游可以获得相当可观的收入。
(注:玉东:“美国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项目’——文化旅游”[N],《北京日报》,1997年6月26日。)”
意大利对文化遗产投入和产出经过全面系统计算,得出的结论是,国家每年对文化性参观旅游业征收的增值税收入是保护费用的27.5倍,并能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建筑、商业和交通运输,促进科学文化的发展。他们由此认为“文化遗产是该国最丰富宝藏,内中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能,是政府永不枯竭的财政来源,应视为战略资源和国家基本生产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自1985年,开始实行全国‘文化经济’新战略,以达到保护文化、宣传自己、经济受益一箭三雕的目的。
(注:游天:“新兴产业奏鸣曲”[J],《北京财贸学院学报》,1994年第5期。)”
韩国也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意欲将文化、旅游培育成21世纪的国家战略产业"
(注:秦玲:“文化旅游:下个世纪的国家战略产业——韩国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N],《科学时报》,1999年11月5日。)
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实践来看,“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已成为发展旅游业的一大特色和主要经验之一。
再次,文化是提高人的素质,提高管理水平的关键。旅游文化大量地体现在旅游业的管理者及其从业人员身上,其文化素质的优劣、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旅游者能否获得良好的审美享受和精神满足,直接关系到旅游资源能否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进而影响到旅游业的发展。
而未来的旅游业的竞争主要是旅游文化方面的竞争,人们对旅游资源、旅游服务的需求更趋向于文化性强、科技水平高、富于参与性的项目,因此,旅游业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必须相应地提高,才能与国际接轨,适应时代的要求,使中国的旅游业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文化是旅游业创名牌、提高竞争力的法宝。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易于满足,而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是一种高级而复杂的需求,很难得到满足,但又影响全局。
旅游企业若不能满足旅游者精神文化的需要,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同时由于文化具有地域性、民族性、传承性等特点,往往为一个国家和地区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因此,在竞争中就减少了可比性,具有垄断的地位,易形成强有力的竞争能力,也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名牌效应。名牌是旅游业竞争中的一种无形力量,更是促使旅游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
总之,中国旅游业要获得较大的发展,立于世界旅游强国之林,就必须高度重视旅游文化建设,深入挖掘旅游文化的内涵,营造旅游文化氛围,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文化体系,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服务和指南。旅游文化是中国旅游业不可缺少的文化底蕴和灵魂,是中国旅游业保持中国特色、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二、旅游文化内涵及分类
文化的本质在于创新,旅游文化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相加,也不是各种文化的大杂烩,它是传统文化和旅游科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
对于旅游文化来说,其他各种文化都是“原材料”。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头脑中原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特征、思维方式等文化因素与目的地的异质文化因素的相互碰撞与结合,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形态。
而旅游经营者经过潜心地研究本国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并进行适当的取舍,吸收一些外来文化,精心加工、组织和开发成为供旅游者观赏或享受的旅游文化产品,创造了旅游文化;旅游客体本身反映着人的智慧和力量,有相当的文化因素的成分,它是人们内心的价值观、审美观等精神因素的外在表现,其本身也是旅游文化的不可缺的组成部分。
因此,所谓旅游文化实际上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为依据,以行、吃、住、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依托,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介体和旅游研究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的,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业已形成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总和。它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
旅游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外延也相当宽泛。“既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饮食服务、园林建筑、民俗娱乐与自然景观等旅游客体文化领域;又涉及旅游者自身文化素质、兴趣爱好、行为方式、思想信仰等文化主体领域;更涉及旅游业的服务文化、商品文化、管理文化、导游文化、政策法规等旅游介体文化。“
(注:林永匡:“弘扬优秀文化,强化阵地意识”[N],《中国旅游报》,2000年1月17日。)
此外,还涉及到旅游学、旅游心理学、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管理学、旅游社会学、旅游文化学、旅游美学等对旅游活动进行研究的综合领域。
从旅游文化的结构体系来看,应包括最外层的物质文化,如建筑、园林、器物、工具、饮食、服饰等,这些都是有形的,有能被人的感知器官所能感受到的物质形态。
旅游文化的中间层次包括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两个方面。
制度文化是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关系的产物,包括旅游活动参与者应遵守的法律、规章以及职业道德等约束机制,它是旅游行为的定型化、程序化、道德化,主要由政府、集团、机构等运用强制手段制订和实施。
旅游行为文化,则主要是指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在旅游活动中的约定俗成的习惯定势行为,如礼俗、礼仪、民风、民俗、行为举止和服务方式等。它实际上是旅游者或旅游经营者的个体的自发性行为,是其内在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因素在其行动中的表现。
旅游文化的核心层是精神文化或叫心态文化,它是旅游活动参与者的文化心态及其在观念形态上的表现,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由价值观念、审美追求、道德情感、思维方式等主体因素构成。
这四者之间的关系是由客体到主体紧密相连、不可或缺的关系。物质文化是旅游文化的外在显现或外在的物化,能够直接为人所感知,也因其有形故易于模仿和创造,但要真正具有魅力必须在物态化的背后体现出创造者的一种精神、观念和追求。
心态文化是旅游文化的核心,必须有意识地外化于物态,才能为人所感知,为人所了解,从而使自己的观念、追求、情趣、情感等能引起他人的共鸣。因此,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互为表里地对立统一于整个旅游活动中。
而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则是由物态到心态的中间性的过渡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旅游层次,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具有保证方向和指南的意义。
而行为文化对于提高旅游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保证服务质量、增强竞争力等方面也是不可缺少的。旅游服务人员标准、优雅的服务,能使旅游者感到旅游的莫大快乐;旅游者良好的行为举止,既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也能减少和接待地居民间的不必要的冲突。
正确而深刻地理解旅游文化的内涵,并对其进行科学的分类,是我们加强旅游文化建设的前提条件,它将使旅游文化建设更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实际操作性。
回答者:luoiu - 助理 二级 10-10 14:37
文化的本质在于创新,旅游文化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相加,也不是各种文化的大杂烩,它是传统文化和旅游科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
对于旅游文化来说,其他各种文化都是“原材料”。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头脑中原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特征、思维方式等文化因素与目的地的异质文化因素的相互碰撞与结合,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形态。
而旅游经营者经过潜心地研究本国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并进行适当的取舍,吸收一些外来文化,精心加工、组织和开发成为供旅游者观赏或享受的旅游文化产品,创造了旅游文化;旅游客体本身反映着人的智慧和力量,有相当的文化因素的成分,它是人们内心的价值观、审美观等精神因素的外在表现,其本身也是旅游文化的不可缺的组成部分。
因此,所谓旅游文化实际上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为依据,以行、吃、住、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依托,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介体和旅游研究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的,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业已形成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总和。它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
旅游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外延也相当宽泛。“既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饮食服务、园林建筑、民俗娱乐与自然景观等旅游客体文化领域;又涉及旅游者自身文化素质、兴趣爱好、行为方式、思想信仰等文化主体领域;更涉及旅游业的服务文化、商品文化、管理文化、导游文化、政策法规等旅游介体文化。“
(注:林永匡:“弘扬优秀文化,强化阵地意识”[N],《中国旅游报》,2000年1月17日。)
此外,还涉及到旅游学、旅游心理学、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管理学、旅游社会学、旅游文化学、旅游美学等对旅游活动进行研究的综合领域。
从旅游文化的结构体系来看,应包括最外层的物质文化,如建筑、园林、器物、工具、饮食、服饰等,这些都是有形的,有能被人的感知器官所能感受到的物质形态。
旅游文化的中间层次包括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两个方面。
制度文化是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关系的产物,包括旅游活动参与者应遵守的法律、规章以及职业道德等约束机制,它是旅游行为的定型化、程序化、道德化,主要由政府、集团、机构等运用强制手段制订和实施。
旅游行为文化,则主要是指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在旅游活动中的约定俗成的习惯定势行为,如礼俗、礼仪、民风、民俗、行为举止和服务方式等。它实际上是旅游者或旅游经营者的个体的自发性行为,是其内在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因素在其行动中的表现。
旅游文化的核心层是精神文化或叫心态文化,它是旅游活动参与者的文化心态及其在观念形态上的表现,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由价值观念、审美追求、道德情感、思维方式等主体因素构成。
这四者之间的关系是由客体到主体紧密相连、不可或缺的关系。物质文化是旅游文化的外在显现或外在的物化,能够直接为人所感知,也因其有形故易于模仿和创造,但要真正具有魅力必须在物态化的背后体现出创造者的一种精神、观念和追求。
心态文化是旅游文化的核心,必须有意识地外化于物态,才能为人所感知,为人所了解,从而使自己的观念、追求、情趣、情感等能引起他人的共鸣。因此,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互为表里地对立统一于整个旅游活动中。
而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则是由物态到心态的中间性的过渡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旅游层次,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具有保证方向和指南的意义。
而行为文化对于提高旅游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保证服务质量、增强竞争力等方面也是不可缺少的。旅游服务人员标准、优雅的服务,能使旅游者感到旅游的莫大快乐;旅游者良好的行为举止,既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也能减少和接待地居民间的不必要的冲突。
正确而深刻地理解旅游文化的内涵,并对其进行科学的分类,是我们加强旅游文化建设的前提条件,它将使旅游文化建设更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实际操作性。
Ⅳ 学长学姐请问选修课中国旅游文化期末考试是什么
核心价值是指人的价值的核心。主要为两点:一是,人是什么。二是人活着为什么。人区别于动物的主要方面为:人是社会的人,具有社会的属性,即人的社会性,排斥了衣冠禽兽,行尸走肉之类的所谓到人。那么,人活着又是为什么呢?人活着是为了求生存,求价值。人一来到世间只有这两个目的。求生存好理解,求价值,最首要的是珍惜时间,时间是人生最稀缺的资源,不要虚度年华。其次要珍惜别人对我们的每一份服务“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再次要有悲悯的情怀,要敬重别人,包容别人,帮助别人。与人玫瑰,手有余香。自己的人生境界也会得到升华。我以为这就是核心价值观。至于各行各业的核心价值观又有这个行业的具体指向。
Ⅳ 中国旅游文化的特点
一、集合性(形态的多样性与消费的广泛性)
二、继承性(历史继承性和演进性)
三、民族性(旅游文化的民族特征)
四、区域性(旅游文化具有的地方特色)
如果想要全一些的,就按照我告诉你的网址自己去看吧!
Ⅵ 中国旅游文化的主要内容
我们当时学的内容包括:概论、古建、宗教、民族、饮食、陵墓,差不多就这么多吧
Ⅶ 上旅游文化课的感想
偏废任何一科,相应加紧了其他几科的学习,就此打破了"瓶颈",几门功课都有明显进步。
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池哪得清如许,为何源头活水来。"这"水"是什么?是知识,是信息,是负熵,是能使头脑的"池塘"由"混"变"清"的东西,是获得进步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
这"水",相当一部分来自课本;但如果仅仅来自课本,就只不过是在学生与课本之间循环,实则是一潭死水,如何能"清"?要真正形成活水,必然要有其他水源,其一就是课外读物。
有的人认为课外书对功课无益,实则是大大的误解。只要书的内容健康,又有时间支读,课外书就有百利而无一害。我从小喜欢读书,到现在仍然如此。鲁迅的骨气,老舍的幽默,余秋雨的博雅,金庸的才情,李敖的笑傲,无不令我折服;天象奇观、地质变化、质能转化、微观探秘、生命之谜,无不令我感叹大自然的奇妙无穷。人的文化修养需要逐渐积累,课外书正是丰富文化底蕴的一件法宝。我的语文成绩能够提高,又何尝不是得益于课外书呢?
另一个"水源",则是日常生活。无论报纸、电视、广播、电影、互联网,还是打球、游泳、旅游、做家务,都有可以向我们提供大量的知识。我经常把生活中、电视中的事作为作文的素材,使我的作文更加鲜活,更有感染力,作文成绩也因此得到了提高。
咬定青山不放松
还记得2000年的欧锦赛决赛吗?当法国队0:1落后于意大利时,当意大利全力死守,法国一次次无功而返时,当所有人--连同解说员黄健翔一致认为意方必胜时,法国队在最后十几秒将比分板平,并在加时赛中金球取胜,获得了冠军。
看这场比赛时,正是高考前几天。当观众席上的法国球迷狂呼万岁时,我突然明白了:暂时的得失并不代表什么,只要你咬牙坚持到最后一刻,胜利之神就会向你露出微笑。
足球、篮球比赛中,最后一刻打入致胜一球的例子数不到胜数;保龄球比赛,靠最后两轮全中而反败为胜的例子也经常可见。生活的赛场,就如同台球中的九球比赛,只有打入最后一球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胜利;而前面的击打,只是为最终胜利打下基础,本身代表不了任何东西。
学习,同样如此。平时的成功、失误,反映了当时的水平,但并不能决定最终的成败。面对过去的成绩,我们应当"咬定青山不放松",胜不骄,败不馁,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去迎接最后的挑战--在高中生眼中,就是高考。
当我完成第一天高考的答案卷,走出考场时,几乎有些心灰意冷;化学试卷竟如此容易,而我又分明有一道填空题答错了。我想:本来打算靠化学拿分,现在根本拉不开档次。而第二天要考数学和物理,我对这两科把握并不很大。但我知道,现在必须从这两门上得分。于是当天晚上,我刻意多看了一些数学、物理的书,然后才放松心情去休息了。
数学考试很难,但我一直控制着情绪,没有过度焦虑。中午,我对自己说:下午一定要咬住,拼了!拿物理试卷,我又稳了稳心情,通读了一遍,才开始答题。这一次,虽然题型有些新奇,但由于我尽全力去仔细分析,几乎没遇到什么困难。走出考场,心中一阵轻松,然而我知道考试还没有结束,绝不能浮躁。第三天,当我终于答完了全部试卷时,才长出了一口气。
最终我的物理成绩是满分,以总成绩692分顺利地进入了北大,到了现在,我认识到,高考还远不是最后的挑战,我仍然要把握好心态,走好今后的每一步。这,同样是后来者应当注意,甚至是高度重视的。
我的考前经
焦朋朋,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97级 1997年安徽省淮北市高考理科第一名。
高考前的最后一个月是将高中3年所学的知识总结、升华的阶段,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中的“读薄”阶段。这个时候再去盲目地做题或只是肤浅地看课本已经毫无用处了。下面我就理科几门高考科目分别谈一下具体的学习方法。
语文重在平时的积累,剩下的这一个月似乎没什么用,其实不然,不妨想一下:高考中出现的名句你都会背了吗?语音题中经常出现的字你都能准确地发音吗?这些虽然占分不多,但在这最后一段时间里复习是最有效的。可以把以前做过的试卷找过来,专攻一下这些不太显眼的但却容易失分的项目。另外还可以重点训练一下作文。我所说的作文训练不是去写作文,而是有目的地做审题、命题、开头、结尾的训练。大家都知道高考中最常考的是议论文,而阅卷老师面对堆积如山的试卷也不可能非常仔细地去看,在这种情况下,作文的题目、开头和结尾就显得尤为重要。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科目,在总复习阶段,最好的复习方法是把书上的定理再证明一遍。虽然说有些定理很容易,有些定理太深而高考不做要求,但是只要把它们系统地整理一遍,你头脑中的那条“链”一定会更加清楚。
英语同样重在平时的积累,最后一个多月只能去强化一下写作和阅读。有的同学只喜欢做单项选择,这是万万要不得的,最重要的部分在阅读,因此我建议考生朋友们多做一些阅读的训练。不妨把《新概念英语》的第二册拿来读一下,如果有精力甚至可以把一些较好的文章背下来。这样不仅是阅读,写作能力也能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还培养了语感,在做单项选择题时也有优势。据我所知,清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高中时是背过《新概念英语》的。
最后,我谈一下考前和考场上的一些小技巧。在考前大多数学校都要放三四天假,在这几天中应该充分地休息,但切记每天都要有一定的时间在学习。因为有些知识比较容易遗忘。在这几天里可以做一些不太剧烈的运动,这对于身心的调节都是有好处的。高考期间的着装一定要是自己感觉最舒适的。进考场后可以闭上眼睛,把要考科目的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迅速回顾一遍,这样才更容易进入状态。考试中可以有一些轻微的紧张,因为适度的紧张可以使人更加兴奋,大脑更加活跃。但如果过度紧张了一定要及时地停下笔,望望窗外,这样状态就能迅速地恢复过来。
状元谈:我的四点经验
王碧波,1999年陕西省高考状元
说到备战高考,我觉得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心态,二是知识。
关于心态,我觉得要做到“四心”:专心、恒心、开心、放心。前两个我就不细说了,至于开心就是要多往好的方面想,比如你又多学了点儿知识,有掌握了一套做题方法,你还可以想考完试我就可以迎来一个最轻松的假期,还有多么精彩的大学生活在等着我,想到这些难道你不开心吗?至于放心,你要明白无论什么时候开始努力都不算晚,都会有收获的。有的考生可能会担心自己考前失眠而影响第二天的考试,这你完全可以放心,高考三天我的总睡眠时间加起来不足10个小时,还不是一点事没有!毕竟我们正当青春少年,少睡一会儿不会有多大影响。
说到知识,首先要全面发展,对弱门功课或某门功课的弱项一定要花时间在平时的做题和考试中补救;其次要跟老师的复习进度走,别忘了,老师的经验要比我们丰富得多;再次要注重课本和笔记,考前回归课本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在最后这段时间里,解题能力要想突飞猛进是比较困难的,而理清知识却比较容易,理清了知识再做题就会好得多。
我认为合理地利用模拟题也很重要。要从那像小山一样的模拟题里抽出一部分题限定时间,认认真真地做,而其他的模拟题只要挑一些重要的题型和自己拿不准的题来做就行。前者是为了增强“考感”,后者则是有针对性地提高。虽然高考题每年都在不断求新,但不变的传统题目仍然很多,所以多看看历年的高考题,把这些题搞清楚至关重要。 关于高考我总结了四点经验,不知对大家是否有帮助。一是长题不难,纵观历年考题,这样的例子多如牛毛;二是难题不后,最难的题一般在试卷中间一点的位置,最后一道题往往不是最难的题,所以考生有时间的话一定要做;三是不必做完,考试重要的是把会做的题都做对,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做到哪儿算哪儿,高考时我数学题就没做完,结果数学成绩仍是全省第一,有选择、填空的满分撑着,做不完就做不完吧;四是作文,一定要写真情实感,不必追求华丽的词藻和结构的工整,表达感情是第一位的,就算写议论文也不要大讲空话,说自己想说的,只要有“情”,得分一定不会低,当然不能跑题。
我的学习经验
叶蕴青
进入高中阶段,随着知识范围的扩大,学习内容的加深,学习方法也较初中有很大改动。在适应高中的学习,必须有科学的学习方法,下面谈谈我的学习经验。
首先应该培养学习的兴趣,这是学习好的基础。平时应该看些课外书,扩大知识面,多读书,读好书,这样就会逐渐被科学的魅力所吸引。我过去并不喜欢自然科学,但看了《十万个为什么》、《宇宙起源》等书,对自然科学产生了兴趣,以后常阅读这一方面的书籍,兴趣逐浓厚。当我按书上内容动手做了许多小制作,小实验后,更被自然科学的魅力深深吸引了,在对科学由喜欢到热爱的过程中我的物理、化学成绩也取得了很大进步。
其次,学习重在课堂,课堂45分钟所达到的效果是家教、培训班等所不能比拟的。上课要认真听,还要讲究课效率。对于老师讲的知识点首先要听懂,对于不懂的问题,不能用课堂时间去想,应做上记号,课后再思考。对老师讲的例题,我不主张题题都记,应选择重点、难点尤其是易错的题目记。当然,在课堂上,老师有时只构建了一个知识的框架,对这个框架的充实还靠课外。正如上面所说,有了对知识的兴趣,平时充实这个框架也就更加丰富多彩。“框架”中有对知识的理解,有重点、难点,有错例分析,还有课堂知识的补充。把这些东西记下来,适时温习,等于自己又巩固了一遍,复习时也方便得多。
学贵有疑。我觉得学习中最重要的是会提问题。我问的问题大致有两种:一是不会做的题,二是对概念的理解不清的地方。对于第一种问题,我一般不轻易提出。也就是说,对于一道难题我不会做,我仍要自己思考,把自己的思路写下来,哪怕求不出答案,甚至导出矛盾。直到实在无法解决,才去问老师同学。把思路写下来有助于缩短向老师说清问题的时间,同时易于让老师指出谬误,可以说这样做一题胜过做百题。对于第二种问题,我觉得才是真正要问的。对要领理解不清无疑是学习上最大的障碍。我总喜欢把新学的知识与旧的知识相比较,用新的要领长解决旧的问题,看是否能顺利解决。但由于自己对新知识理解还不 透彻,很可能引出与旧知识矛盾的地方,经过思考不能解决再去问老师。记得我在学习匀速圆周运动时,由于区分不清即时加速度与平均加速度这两个概念,以至出现了用两种方法求加速度结果不同的矛盾,后来问老师才彻底弄懂了。
在学习过程中,我觉得科学用脑也十分重要的。在长时间做一门作业后,换一种作业做也是一种休息。高中作业多,难度大,时间紧,我在做作业时用了这种方法效果很好。
最后再谈谈考试心理问题。我不主张考前"临时抱佛脚”,应轻松复习,减少压力,多看概念多思考,少做习题。考试还要有一颗平常心,要自信、冷静、细心、沉着。比如这次期末考试,物理较难,我也做得很不顺手,但由于我保持冷静的心情,专心,不分神,认真细心地思考每一道题,从而得了全班最高分。考完物理后,我也并未受考试难的影响,在下面考试中正常发挥了自己的水平。
总之学习是一件苦事,也是一件乐事。只要努力,对自己充满信心,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能学好。
学好语文靠平时积累
1999年宁夏理科状元刘飞同学的访谈录
问:平时你怎么学习语文的?刘飞同学,你的高考考了多少分?
答:首先,我觉得学习语文要靠平时的积累。拿我小时候来讲,我在父亲的督促下,经常阅读一些关于诗歌欣赏,散文,小说的报刊杂志。就这样日积月累,我的语文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再者,重视语文课堂的教学。对于理科生来讲,在复习的攻坚阶段,我们不可能花很多的时间来阅读名著,因此,在语文课堂上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是非常重要的。拿小学的一篇名为《廉颇蔺相如列传》为例,我们语文老师采取让同学自己作小老师的办法,发表自己的意见,使得我们的语文教学脱离了对条条框框的背诵。我高考总分是679。
问:如何保持状态呢?
答:首先是自信,我曾经给班里一位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同学这样说:“考不上清华还有宁大呢,何必紧张”。还有在考前的几个月中,尽量把自己的兴奋状态调节到早上9:00-11:00和下午的3:00-5:00。拿我来讲,我每天坚持午休半个小时,晚上10:30下自习以后,立即睡觉。
问:请问状元,怎么样选择一份好的资料来练习?
答:首先,不要单凭很多的课外资料来提高自己的成绩,必须要精读。选择参考书,必须要注重它的权威性。比如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全程学习》,它注重知识点的系统性,而且对于一些疑难问题和重点通过各个方面进行指导和训练,我觉得对于高三的综合复习有很大的帮助。同时我也喜欢那些比较有特色的参考书,所谓有特色,我认为在对知识的分类、理解有独创。比如:我高中结识了一套名为《中学物理模型专辑》的材料,我觉得它注重了把各种纷杂的物理情景归纳为某一类型,只要你掌握了它的精髄,举一反三之后就可以掌握了。
英语的学习方法
郑佳,2000年重庆市文科状元,现就读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一、语感:语感是最重要的,“我”的方法是先走语感,再走单词、语法。
如何培养语感呢?很简单,就是要多听、多背文章、大声朗读……,让自己的大脑处于英语的空间之中。
二、语法:语感是基础、框架,语法则起填充框架的作用,二者一个也不能偏废。
找本较好的参考书,一本就够了,认认真真,精读下来就可以了。要辅之于字典。其次要自己做有关语法的归纳,不要完全依赖语法书。
三、听力、口语:有利于语法、语感的锻炼。
四、英语的做题:习题是要做的,要扎实,一道一道题弄清楚,要注意做题的质量,事半功倍。
五、有关应试:英语题有一个趋势,题目越来越长,大家解题的速度也应该加快。阅读:越来越重要,文章的长度将加长、难度将加大、篇数将增多。写作:所占比重也将加大,题目的分数将增加,使得学生之间英语分数的梯度越来越大。同学们复习的时候应该有所侧重、有针对性。
高 怎样安排好答题顺序
李强,1999年天津市文科状元
其实这是一个没有太多话可讲却又十分重要的问题。很多同学在高考考场上可能由于太过紧张或过于亢奋而一时手足无措,答每道题都不能真正静下心来,写上几笔就觉得没有思路,又急着去做下一道,弄到最后“一题无成”,平白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所以合理地安排好答题顺序,自信,沈稳地完成试卷是高考成功的的先导,对此,我们每一位考生都要给予重视。
首先,一定要大体上看一下试卷结构,看看各种题型,分值的分布,对整个卷子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全面的把握,这样你才能在安排答题顺序时心里有数,不致慌乱。这虽然已是“老生常谈”,但请各位千万不要“常谈常忘”。
然后开始答题,这没有太多的窍门,按照整个试卷的设计结构逐道求解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是,有的时学喜欢反着答题,即从后往前答,这其实不是一个好的答题习惯,因为整个试卷结构是出题人按照程度由易到难、分值由小到大的顺序安排好了的,打乱了顺序,会给自己增添不少的麻烦。
另外,就答题顺序,我还要强调的一点是:我们确实要按照由简单到难的顺序,能得的分一分也不丢,将没有把握的题放到后面再去努力争取。但这里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先放一放的题不能太多,最多不超过三道。因为当你着手做一道题时,毕竟有了一些想法,若浅尝辄放,回头再看时,可能那些解题思路有的已被遗忘,有的步骤得数没有保存下来,这样无形中增加了许多重复劳动,解题成本变大;而且留下的题太多、会使自己心里没底,解后面的题时会产生急躁情绪和挫败心理,总觉得又是一道过不去的“关卡”,动辄欲轻易放弃,搞得“一题不会,满卷皆输”;再有你现在解不出的题回头再做时,也往往不易得解,即便得出,困难程度也会变高得影响你全卷的检查。所以,虽然很多老师,也有很多状元都建议大家做难题时先放一放,回头再攻克不迟,但我想告诉各位将要走进高考考场的同学情绪再稳定一些,不要轻易弃题,或许你稍稍慎重沉稳一点就能“柳暗花明”了。
总之,安排好答题顺序是高考成功的重要一环,希望我的一点经验教训能够给大家有所帮助。
怎样准备3+X考试
河南2001年理科状元王攀的访谈与点评
王极盛:王攀同学,我想问一下你们河南省是采用什么样的考试模式,具体课程是什么?
王攀:今年河南省采用了3+X,理科是3门主课,语文、数学、外语还有一门大综合,每门都是150分,这样合起来一共就是600分,这600分作调档线。然后另外你再选考几门课程,这几门作调档以后学校的参考,其实几门课程是可以随便选的。
王极盛:这样说来,河南省今年高考改革不是文理科。文科、理科的题目都一样,大综合反正都得考,你对此有什么感想?
王攀:感觉这是很有必要的,比如现在我所在的生物系,有一部分同学就是从3+X的省市来的,他们的生物基础就比较差一些,自从考完就没再复习过,再学习起来就感到比较吃力一些。另外它与理科综合和文科综合比较起来,你不但要学理科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学文科方面一些必要的知识,对文科的知识了解比较多,这样平时学理科的同学不太喜欢学政治、历史方面的课程,相对也可以避免一下。这样对同学的要求,对同学们知识的培养是比较完整的。
但是,作为改革,可能因为是第一年,大家都有些不太适应。不适应的主要问题就是偏科,如果你把学过的知识做为你主要的学习目的的话,那你肯定就不会存在偏科的问题,对这样的考试也是比较适应的。这种考试模式实际上也要求大家转变学习的观念,就是学习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获取知识,不管哪门知识都应该获取。所以,我认为今年的高考改革还是比较成功的。
王极盛:那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文科、理科都一样的,那过去学文科的同学是不是感到数学题难一点,有没有这样的一个情况?
王攀:今年我们考试的题目是这样的,理科同学感觉还容易,文科同学感觉一般。其实就数学这门课程来讲,不论对学任何一科的同学来讲他都需要科学的思维方法,所以统一起来一起考也是有一些好处。
王极盛:这样,原来学文科的同学在复习阶段因为不知道高考是考大综合,文理科都考一样的题,而使他们相对来讲,客观的看吃了点亏?
王攀:这个数学吃亏倒不是主要的,因为数学他如果吃一些亏,那他语文、英语是比较沾光的,而且在综合里面他们也比较沾光,因为那里面有很多内容都需要有自己的观点,用自己的话来组织,这样文科同学在这方面沾点光,所以平均起来是差不多的。
王极盛:你的意思是说,文科同学的语文和英语比理科同学的语文和英语好,是这样的吗?
王攀:总的来说应该是这样,文科同学他之所以选择文科,就是说他在理科上,一方面是兴趣问题,另一方面是他对物理、化学这些东西学起来比较吃力一些,这样的话,相对其它方面用的精力多一些,可能语文、英语好一些。但是理科同学呢,他们是数、理、化抓的比较紧,这样分给语文和英语的时间就比较少一些,到高三以后,开始就显得理科同学的语文和英语就比较差点,但是经过一年时间,慢慢改的话,到最后应该是差不多。
王极盛:你原来是学理科还是文科的?
王攀:我就冲着清华来的,本来打定主意是要学理科的。
王极盛:河南省2001年高考实行大综合你们是什么时间知道的?
王攀:这个我们是上高三之前就知道要考试改革,但是不知道选考科目在这个考试里面是个什么地位,所以当时选考科目还是下了很大的功夫,到了今年3月份才具体通知说,今年就是4门划线,选考科目作为参考,这个制度到春节后才具体的定下来,所以这样对选科目就不是花了很大的功夫,主要就是来学习这个大综合。
王极盛:那你的选择科目选了几门?
王攀:我选了两门,是物理和化学。
王极盛:物理和化学,那你不是学生物的吗,你为什么不选生物呢?
王攀:由于学生物是以物理化学为基础,生物本身的课程是比较简单的。
王极盛:你在这三门中,物理和化学相对来讲是不是比生物要好考一些?
王攀:也不是这样,因为我的生物也是学的很好的,本身对生物也比较感兴趣。
王极盛:那你怎么不作个参考,看你的分考的高还是低,你如果生物考的分高,你可以选择生物的。
王攀:是这样,每个学校来规定这门课的选考科目是什么,在这门课有个必须选考的科目。像清华来讲,它的每门课所要求的必选科目就是物理,因为清华工科的基础比较雄厚,它要求你在这方面的功底要很好,所以说它每门课都要求选修物理,另外如果你能够把化学学好的话,对你学生物也是很有帮助的。
王极盛:今年清华大学在你们河南省招生当中选修科目就是物理,另外一门可以自己选择。如果另外一门你不选行不行,就选物理其它的不选了,物理必选我选了,其它科我不选也可以吗?
王攀:可以。
王极盛:也可以,那你这是实力强的,还选了一门化学,要是我化学很弱我就不选,是不是?
王攀:对,是这样的。
王极盛:当你知道河南省实行3+X大综合这种考试方法以后,你是什么样的想法?
王攀:就像我刚才说的,它对于大多数人是很有好处的,对考核人的能力也是有好处的,使学生的视野能够开阔一些。从这点来讲,我是比较欢迎这种考试制度的。另外,在平时我的每门课学的都很平均,每门课都不错,这样遇到这种考试也不用很担心,如果是3+2的话我也不吃亏,如果是大综合的话,我更欢迎,就是这样。
王极盛:这就是说,平时偏科的同学,这种考试方法对他有一点压力。
王攀:对,有一些偏科同学主要是什么呢?他想偷懒,他认为老师不要求的就不学了,这样的话,应付过高考就完了。像这样的同学在以后的学习中或是工作中肯定最终还是要吃亏的。
王极盛:你知道是大综合之后,是怎么准备大综合的?我在河南讲课当中曾反复强调,准备大综合首先是要把这6门课最基础的知识掌握好,这是最关键的,学科自身的联系和学科之间的联系,肯定因为第一年考,相对联系不会很大,只要基础知识掌握好就没问题,你是怎么准备的?
王攀:可能因为我高一、高二的时候各门课的基础还是比较牢固的,后来到了高三首先是把各门的基础又都串了一遍,就是各个知识点合起来以后都能够回忆起来。达到这种程度以后又稍微插了一些课本外的知识,课本上没有而平常又经常用到的,比如说事实方面的,或者是一些科学进展方面的。另外是把老师发的题目适当的做了一下,这样到了最后阶段你首先是把课本上的知识掌握了,如果到最后考试成绩不理想的话,你至少是课本上的东西没有错,这样没什么可遗撼的,如果你只是去抓外面的东西,把课本丢了,到最后你会很遗憾的。
王极盛:那就是本末倒置了。你感觉大综合里的课本知识的比例大体是多少?
王攀:有百分之六十吧,全是课本上很基础的练习题目,另外百分之四十是发挥的一些东西。
王极盛:你到了清华大学后第一个感觉是什么?
王攀:首先,清华大学的环境是非常好的,它各方面场馆还有绿化环境都很好,另外这里的学生看起来都很富有朝气,不像高中的时候学校里是一种很沉闷的氛围,使人感到在这所大学里有一种比较自由的很宽广的发展空间,因为它会给你很多很多的选择,比在高中的时候有很大的自由。
另外这里的师资是非常雄厚的,一提起来某个老师都是有很高的学术造诣,让人对这个学校充满了崇敬的心情,在这种环境里学习,心情当然会是非常愉快的。
王极盛:开学典礼后,校长找你们状元、奥牌得主开座谈会,当时校长讲了什么内容?
王攀:校长主要是了解一下我们当了状元之后自己的心态,和到清华大学以后,自己心里有什么感想,另外就是说了一下到清华来学习需要注意的一些事情,要注意心态调整好,学习方法要注意转变一下,另外说的是,到这里来过集体生活,要跟同学处好关系,主要就是这些问题。
王极盛:校长让你们谈谈感想,你举个例子,哪个同学谈的比较好?你谈了,你怎么谈的?
王攀:我说,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点。大家应该互相帮助,不要互相敌视,这样互相取长补短。接着党委书记把今后学习中要注意的东西说了一下,就是学习不要单凭你的兴趣,有些东西是你必须知道的,尽管没有兴趣你也必须学,不能只学你喜欢学的,不喜欢的你也得学。我还提了一个问题,就是问在大学里的学习特点跟高中有什么区别。
王极盛:谁回答你的?
王攀:校长也讲了一点,主要是党委书记讲的。他主要就是说,首先就是要求你的自觉性,另外一个就是,你得要有自学能力,另外要自己作一些选择,需要你自己去多看一些书,虽然有人说在大学里要轻松一些,但是你要想取得成绩的话,还是不能放松,还是要多下功夫,多努力一些。
王极盛:参加座谈会之后你有什么感想?
王攀:我觉得首先是学校对我们这些成绩好的同学很重视,对我们的想法也很重视,对培养人材是很重视的。另外对自己以后的学习也有一个指导性的作用。
王极盛:校长讲了什么话?
王攀:主要就是说,大家要调整好心态,不要把过去的成绩当作自己的包袱,另外也是强调学习要刻苦,说现在竞争更激烈了,要求大家拿出更多的热情,另外说要搞好同学之间的关系。
王极盛:老师说什么了?
王攀:老师说,大学里不是老师逼着你学习,在这儿抄作业也没有人管。但是你应该明白,哪些事情对你有好处,哪些事情对你不好,自己要有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