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石文化旅游政策

石文化旅游政策

发布时间: 2021-02-19 09:14:08

❶ 文化旅游行业如何稳控工作

现在非常时期,稳控只能是隔离人群、取消旅游和文化节。

❷ 实施四大战略发展昌化石文化产业

临安市人民政府

临安市人民广场

昌化石,位列中国四大名石。而且与田黄、芙蓉并称中国“印石三宝”。她的“国宝”之誉驰名中外。

在珠宝玉石界独领风骚的昌化石,是大自然对临安这方古老和神秘土地的分外青睐,也是大自然对人类博大胸怀的无私馈赠。

昌化石因产地而得名,历史上曾设置有昌化县,后归入临安市。临安地处华东腹地的浙江西北部,东接杭州,与上海相融,西连黄山,与安徽毗邻,南望富春,北枕湖州,是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生态市,市域面积3126.8平方千米。临安不仅是五代十国时称雄江浙一方的钱武肃王钱镠的故里,更是钱塘江和太湖两大水系的源头。壮观的天目山脉与瑰丽的黄山山脉在这里交汇,赋予了特殊的地质条件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在全国所有县市区中,独一无二地拥有“清凉峰”、“天目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雄奇景观,真可谓“龙飞凤舞控吴越,狮蹲象立威镇东南”。深厚的吴越文化的历史积淀,众多的佛家道教的发展遗存,让人们在享受绿色生态,置身灵山秀水的同时,又能欣赏到蕴藏于千姿百态的昌化石的历史文化和经久不衰的印石文化。

鸡血石印章组图

昌化石产区,距离临安市区锦城镇街道西北100千米的龙岗镇玉岩山。这里山路崎岖,两面青山静静耸峙,中间一溜狭长的田野,阡陌纵横,流水潺潺,常年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6摄氏度。年降水量达到1700毫米。海拔1230多米。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据《昌化县志》记载:南宋昌化县置玉山乡,管十一里。经科学探测和开采实践,昌化石产区矿脉纵横50平方千米。

昌化石是个大家族,其中的代表为色泽艳丽的鸡血石,还有品味独特的昌化彩冻石。21世纪以来,又发现开采了昌化田黄石、昌化田黄鸡血石。昌化石多达100多个品种。

据迄今为止的史料和考古发现,昌化石的开采利用始于战国,至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昌化石(鸡血石)作为上等印石则始于宋代,明清盛于世。昌化石(鸡血石)雕刻工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前,临安有中国玉石雕刻大师2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2名和省级雕刻大师6名,从事石雕艺术加工的专业人员200余名。在产地龙岗镇玉山村、国石村就有200余个加工销售点,在临安锦城街道、昌化镇和杭州、上海等地还有昌化石加工销售企业200多家,从业人员2000余人,年增加值可达2亿元以上。

昌化石作为临安市特有的珍贵资源和独特的文化载体,市委、市政府给予高度重视,紧紧抓住中央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决策和浙江省杭州市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时机,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提升临安市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整体实力,优先发展优势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充分发挥昌化石独特的资源优势,深入挖掘昌化石国石文化内涵,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完善市场体系,优化产业环境,推进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打造国石产业集群,推动国石文化创意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努力打造临安第一文化创意产业。

一、实施市场带动战略,推进昌化石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步伐

临安市政府制定出台了《临安市“十二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和《临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正在制订《临安市国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对昌化石文创产业进行整体布局,形成了新的发展格局。

1.建设昌化国石文化城

昌化国石文化城是浙江省重点现代服务业建设项目及杭州市十大特色潜力行业重点扶持项目,以建设成为浙西第一国石贸易专业市场为目标。项目总投资1.6亿元,已完成规划用地45亩的一期工程并于2011年建成开业。2012年启动二期建设项目。目前国石文化城专业市场入驻商家130余家,近一年来销售额已达1亿多元。同时,在国石文化城内又开设了“周日淘宝市场”,汇聚人气,产生了显著的市场效应。

2.打造鸡血石文化街

在临安市中心城区,按规划2010年新建了鸡血石文化一条街。现有专业石经营公司、经营户、店铺等80多家入驻。开街以来连续举办了临安市赏石文化节、临安市国石文化节和昌化石精品名品展等一系列影响大的国石文化活动,已经成为临安城市旅游、文化交流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和对外窗口。

3.培育昌化石原产地特色区

位于龙岗镇上溪的玉山、国石村是昌化石的原产地,为了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低、散、乱”的问题,市文创办联合当地镇、村和市级有关部门,统筹协调,分期实施“整合、提升、扩充”原产地建设工程。目前,最具人气的集昌化石开采、观赏、拍卖、雕刻、交易为一体的较大规模的原产地特色区正不断完善,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实施产业延伸战略,提高昌化石产业核心竞争力

1.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

以昌化国石文化城建设项目的实施为契机,吸引其他珠宝、玉石、文化工艺品企业入园,扩大市场,做大规模。组织人才,重点突破,专项研发昌化石新的产品,其中有印石文化系列、雕件篆刻系列、专题组合系列、首饰挂件系列,不断完善优化昌化石文化产品研发、加工、外包、销售的产业链,努力提升昌化石雕刻加工艺术水平和附加值,在产业导向上实行新思路,并加快向商贸服务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等领域融合拓展。

作品《金鳞瑞兽》

2.培育发展龙头企业

重点培育一批雕刻加工开发水平高、市场开拓能力强、在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的龙头品牌企业,每年组织开展昌化石“五星名店”评选活动,打响一批“精品名店”,培养一批“文化商人”,培育一批“名斋名店”。

3.提高人才队伍素质

重视“石文化”的研究与传播,主动加强与市内外社会各界的沟通联系,与有关大专院校建立人才基地,设置课题。通过举办学术研讨、出版刊物等文化交流活动,发挥更大的社会影响力。邀请国内雕刻大师,组织开展“雕刻技艺”培训、营销培训,并积极开展从业人员相关职称评定。同时,在昌化职业高中设立石雕专业班,校企联合培养工艺美术人才。制定标准,激励有实力的企业和杭州市级以上雕刻大师开设石雕创作室、工作室等,以师带徒,加快本土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不断提高石雕技术人才的工艺水平。

三、实施品牌推广战略,提升昌化石“国石”品牌知名度

昌化石出版物

1.设立行业标准

积极开展昌化石原产地相关地理标志商标认证工作,加强与国家、省、杭州市等业务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加快推进鸡血石国家分类标准昌化石地方标准制定工作,通过制定落实产品技术指标、质量标准等,规范昌化石产业管理,夺取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2.开展品牌推广活动

组织策划中央电视台一套《寻宝》和中央电视台十套《地理中国》栏目走进临安,鸡血石雕件《百子闹春》被评为临安民间国宝,协助制作《国宝档案》,并拍摄和播出了鸡血石科教专题片;同时,举行“红色文化·昌化石精品名品”大型展评活动,选拔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昌化石原石与雕刻作品,提升昌化石品位和文化。

3.扩大对外交流

通过组织参加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深圳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中国名石雕刻艺术展、杭州西博会、杭州“良渚杯”玉石雕刻精品展和由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举办的“天工奖”、“中国印·金石奖”评展等各类展评与展销活动,整合优势资源,进一步提升昌化石的整体知名度和美誉度,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

作品《冻封战争》

作品《紫气东来》

四、实施政策推动战略,激发昌化石产业发展活力

1.完善政府职能

强化政府服务支持,加强规划引导,制定激励政策,优惠税收措施,打造产业基地平台。加强环境保护,千方百计消解不利于发展的原始、落后、分散的市场模式,优化昌化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进一步增强企业加快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2.规范行业发展

建立昌化石行业协会,发挥其密切政府与业主的联系沟通,服务引导行业,强化行业自律等积极作用,改变以往行业内单打独斗、无序竞争的现状,扩大服务领域,延伸服务范围,提升服务功能;同时建立行业工作机制,切实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和市场监管,创造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促进昌化石产业的战略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3.出台扶持政策

每年设立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500万元。在原有政策扶持昌化石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专门出台昌化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扶持政策,对昌化石产业文化的挖掘研究、宣传、交流、产品开发、活动开展、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为昌化石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激发昌化石产业发展活力。

五、发展目标

通过三年时间,到2015年,努力建设一个以昌化石为主的集各类珠宝玉石加工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市场体系。培育15家有实力、有影响力的昌化石加工销售龙头企业;新增国家、省、杭州市级石雕艺术大师10名;全市石雕工艺专业人才400名,珠宝玉石营销人才500名,国石产业经营商户达800家,从业人员达3000人,以昌化石产业为主的艺术品业年增加值达到3亿元以上。以国石文化产业为纽带,带动商贸、旅游、金融、服务业发展,将临安打造成华东地区最具特色的珠宝玉石加工销售集散基地,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昌化石文化研究传播基地和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使昌化石产业成为全市文创产业最具影响力的第一品牌,最具特色的第一产业,最具人气的第一市场;使昌化石产业成为文化、经济、旅游效益兼具,传统文化与现代气息兼容,自身实力强,带动性强、竞争力强的特色文化产业。

印章《田黄薄意四连章》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之路

❸ 如何拓展文化旅游资源

26日上午,首届中国新疆观赏石博览会暨阿勒泰额河奇石彩玉节开幕式在阿勒泰举行,阿勒泰市委书记王仕斌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词。他首先表达了对到场的领导、来宾和观赏石专家、爱好者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阿勒泰自然风光独特,矿产资源丰富,哈萨克草原文化底蕴深厚,冰雪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滑雪之都""人类最早滑雪起源地""中国休闲避暑之都""哈萨克民俗文化集中表现地"等品牌响誉国内外。王仕斌介绍说,近年来,阿勒泰市委、政府把旅游业作为加快市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围绕精品高端战略,在全面推进完善现有旅游景点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力开发新的旅游文化景点,实现了阿勒泰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阿勒泰观赏石作为额河特有产物,浑然天成、品质独特,是文艺苑里的奇葩,蕴含着无限的商机,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首届中国新疆观赏石博览会暨阿勒泰额河奇石彩玉节是对阿勒泰特有奇石的一次集中展示。阿勒泰今后将以石博会为契机,以繁荣民间艺术、促进文化产业、提升旅游档次为主题,深入挖掘观赏石资源,延伸观赏石采集、加工、销售链,拓展旅游文化资源。最后,王仕斌说:"我们将以积极的姿态和务实的作风,热忱欢迎各位朋友、各位奇石收藏家到阿勒泰来旅游赏石,到阿勒泰来投资奇石、开发奇石,共同推进阿勒泰奇石彩玉等旅游文化产业的跨越发展

❹ 好像全中国所有城市都在搞什么文化旅游城!这到底是什么运动啊应该是建“四旧”运动吧!

文化旅游,是最近几年才出现并流行的一个名词,它的出现与游客需求的转变密切相关。因此,较为流行的定义是“那些以人文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包括历史遗迹、建筑、民族艺术和民俗、宗教等方面”。还有说法认为文化旅游属于专项旅游的一种,是集政治、经济、教育、科技等于一体的大旅游活动。文化旅游城就是各地开展的满足文化旅游需求的建设。
一、文化旅游开发的基本路径
首先,必须深入了解和研究自己的文化,摸清家底。要分门别类,以图片、录音、录影、书籍、杂志等多种形式对于各种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进行整理和挖掘,建立完整的文化资源库。
其次,必须对文化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进行评估。文化资源不等于旅游资源。中国是文化大国,各地都有很多地方文化素材。地方官员往往引以为自豪,号称自己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文化璀璨。但是,它们有的是遗迹(如古田会议会址),有的是遗址(如赤壁之战),有的是传说(如“黄粱美梦”),有的是风情(如开渔、民歌),往往具有“小、散、虚”的弱点。
哪些文化资源可以做旅游,哪些不可以做,要以旅游吸引力为标准。一般而言,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重点素材是:
1.地方建筑,民居、桥梁、城池、寺庙等,展现地方民居的风格、材料特点,让游客体验其功能;
2.地方曲艺,如山歌、地方剧。对于外地的旅游者,由于存在语言差异,宜以技术手段加上内容解说以能理解和欣赏。
3.地方饮食,包括地方菜、茶、咖啡、水果等等,应尽量向游客展现其魅力。
4.民俗节庆,例如元宵举行的客家梅州埔寨烧龙灯,还有客家山歌节、擂茶文化节、客家艺术节等。
5.历史渊源,重大历史事件(如战争战役)、名人事迹。
6.民间工艺,如刺绣、年画、剪纸等等。工艺品的用材,宜尽量使用当地的独特材料,例如韩国济州岛用火山灰石头雕刻的民间宗教人像。
第三,选择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式。文化旅游的开发方式目前主要有以下5种:
1.博物馆,这是最传统的一种方式,如各地的名人故居博物馆、历史博物馆、一些专题博物馆(如雷州石狗博物馆、潍坊风筝博物馆)。
2.主题园、风情村(镇)和街区,如凤凰、周庄、阳朔西街(从开发手段上属于“原生自然式”)、西安大唐芙蓉园和不夜城(“复古再现式”)、台湾九族文化村和云南民族文化村(“集锦荟萃式”)、张家界土家风情园(“原地浓缩式”)。
3.表演,如丽江《纳西古乐》、郑州《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各地《印象》系列。
4.嫁接,主题化——主题酒店、主题餐厅、主题度假村,如苏州网师园的“古典夜园”、北京“傣家村”餐厅、台湾的大唐温泉物语(唐文化)、广东河源的御临门温泉度假村(巴厘岛民俗文化)、北海的海景桃源酒店(木雕文化)。
5.节庆,如内蒙古的“那达慕”大会、回族的“古尔邦节”、白族和彝族的“火把节”等,本意并非为了发展旅游业,不会长年存在,但在节庆期间会吸引大量的旅游者。
一些地方的文化载体分布比较分散,如典型民居、展览馆、表演场地、名牌小吃餐馆等各在一处,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短期内不能集中到一个旅游景点内,只能采取“串点连线式”开发方式,组合包装为一个精品线路产品,供游客整体购买。在形式上它与“北京一日游”、“广州一日游”是一类的,只不过后者内容不一定是文化旅游。它对于散客主要通过旅行社和散客接待中心组织,需要更大的宣传力度。
第四,巧妙营销、强力营销。要有文化营销意识,例如制造媒体热点事件,努力争取国家和世界有关荣誉,争取进入课本教材,争取列入影视场景。宝鸡法门寺通过佛指舍利巡展港澳台大型活动以及中央电视台系列片的演播成功地扩大了影响力。对于经费有限的文化旅游景区,低成本的网络手段要积极运用。德庆龙母庙采用了短信营销策略,对于宗教文化旅游景点是一个创新。要细分市场,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
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四大原则
1.存真:尊重历史,不戏说,可以再现,但是不一定全盘恢复。例如柏林墙,保留一段即可。要修旧如旧,尽量用传统材料和工艺。
2.做深:挖掘其内涵,丰富其内容。文化旅游要像讲课一样让游客通过游览完全了解那段历史——前因后果、大小人物、喜怒哀乐,要注意用细节打动游客。
3.活化:不但要把虚的文化做“实”,让游客能够直接看到,而且要做“活”。不能够简单地放几个雕塑、摆几个玻璃柜子和凳子椅子。中国的博物馆之所以不受游客欢迎,原因主要就是没有活化文化,要通过演出、互动、声音、影像等让人感受文化。
4.延展:要把文化旅游资源以多样化的形式开发利用,不能搞纯粹的“门票经济”,不能局限在静态观光层面,要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商品、参与性娱乐。
三、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四大手法
从国际国内的发展实践看,文化旅游产品应当有一定的规模,尽量集中布局,“小弱散差”的状态是难以吸引游客的。在区位市场有潜力的情况下,要创造条件,做出规模。如何“借题发挥”、做大做强?可以采用四大手法:
1.归“类”:从点做到类,抽象化。如胡雪岩的题材,他属于徽商,可以做徽商的文章;黄埔军校,可以做出世界军事的文章,结合介绍世界著名军校。
2.扩“面”:从点做到面,如广西壮族一些地方的铜鼓文化,可以做出全国或者世界鼓文化的文章。
3.延“线”:把点拉长出它的发展历史链,如宁波东钱湖的宰相石碑遗存做出南宋石刻公园,介绍中国石刻发展历史。一个古海港,可以做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风情、航海贸易发展史的文章。
4.拓“链”:形成产业链,如梁祝故里,可以利用其民间故事,做出婚庆文化产业,做出爱情文化产业园区。
如果按照这四大原则、四大手法,完全可以化资源为产品,化无形为有形,化虚为实,化小为大,打开市场。
最后要提的一点是,发展文化旅游不必拘泥于本地文化,关键是在于客源市场定位。企业投资旅游项目,应当以市场需求、投入产出为判断准则。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政府要引导投资商提高文化水平和市场经营水平,现在的问题是,很多投资商懂文化不懂经营,搞成博物馆自己孤芳自赏;或者就有经营意识不懂文化,没有做出精品。做旅游必须懂旅游,懂旅游必须多旅游。

❺ 石家庄旅游发展现状

关于石家庄旅游文化发展的思考 石家庄旅游业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高速增长而迅速发展,但面临着缺乏旅游精品缺乏特色、产业政策支持不足、运营机制缺乏活力、人才短缺等许多问题。今后应该突出省会旅游城市的地位、建设精品和特色旅游产品、推行开放和积极的产业发展政策、强化营销宣传等,使石家庄市旅游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旅游业是石家庄市的窗口产业、形象产业和先导产业,早在1998年3月,市委、市政府在石家庄全市旅游工作会议上就将旅游业定位为“在国民经济中起先导作用的新兴支柱产业”。尽管石家庄2000年被评为第二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但旅游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要提高石家庄市旅游开发水平,加强市区作为中心旅游城市的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发城市旅游,优化城市旅游产品组合将成为选择的必然。
一、石家庄市旅游业的基础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石家庄市确立发展旅游业的产业目标。石家庄是河北省省会,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紧邻北京和天津的特大交通枢纽城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讯便捷。现全市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人口924万(其中市区面积307平方公里,人口200.8万)。石家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既有秀美的自然风光,也有珍贵的文物古迹,其中,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嶂石岩、苍岩山、西柏坡、天桂山;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正定;有世界桥梁鼻祖赵州桥为代表的18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新中国的摇篮西柏坡;有国家级森林公园五岳寨;全国十大集贸市场之一的南三条、新华商贸城等一大批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和景点。目前已形成了红色旅游、绿色旅游、古文化旅游、新都市旅游四大系列旅游特色产品,全市现有对外开放且具规模的景区(点)50余处,其中国家4A级景区6处,国家3A级景区3处,国家2A级景区2处。全市现有星级饭店40家(其中三星级以上17家),各酒店、餐馆汇集了全国各地的风味菜系,娱乐、健身设施遍布市区。民航石家庄机场已开通国内外近30条航线;铁路、公路四通八达,有12条旅游专线通往各主要旅游景区。全市现有旅行社133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2家。
二、石家庄市旅游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经过培育,石家庄市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缺乏精品
虽然旅游产品很多,但拳头产品少,尚未形成强大的旅游吸引力。总的来说缺少如北京故宫等具有较高的中外影响力的景点,甚至没有像位于省内的承德避暑山庄、秦皇岛北戴河等具有较强旅游吸引功能的旅游景点。由于石家庄市没有形成真正的旅游中心城市,外地游客往往不把石家庄市作为首选的旅游目的地,也不会选择这里作为第一站,因此,造成了石家庄市绝大部分景区一直处于温冷线范围,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劣势,从市区到周边地区都缺乏稳定的旅游热线,只有西柏坡、动物园、植物园拥有较稳定的客源,即使在这几个游客较多的景点也存在着旅游内容单调和旅游项目设置不当的问题。
2.开发缺乏特色
目前石家庄市旅游资源缺乏深层次的开发,尤其是旅游资源的利用流于表面化和随大流,缺乏独特的文化底蕴。石家庄市既有山林、湖泊、温泉等自然资源,又有历史文化名城、现代革命圣地等人文资源,而且数量多,开发价值很高。然而,石家庄缺乏在同类景观中独树一帜的品牌,很难吸引更多远方的游客。
3.产业政策支持不足
石家庄市旅游业起步晚,产业政策不够配套和完善,对旅游资源、旅游生态环境、旅游服务企业等等的管理比较滞后。此外旅游业是综合性很强的产业,与交通、宾馆、饮食、商业、保险等部门关系非常密切,因而需要有大政策的观念,即制定政策时要考虑与其他产业的协调,目前这方面政策的制定工作也很缓慢。产业政策的不完善、不配套、不协调造成了旅游业的发展呆滞,不利于旅游业发展的合力形成。
4.运营机制缺乏活力
从国内外的旅游业发展历史来看,随着旅游业从兴起到成熟,其运营机制也逐渐从政府为主转向市场为主,即投资渠道以市场为主,经营主体以企业为主。石家庄市的旅游业投资渠道单一,旅游景点的建设资金主要来自政府,景点的经营权也大多在政府。尤其是区、市两级对旅游景区的双重管理,阻碍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的产业化进程。石家庄旅游业之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徘徊不前,发展较缓慢,就是因为把目标、过程、主体混淆在一起。
三、石家庄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旅游业是石家庄市经济的新兴产业,对优化石家庄市经济结构、改善河北旅游业格局、提升石家庄市城市形象、促进石家庄市的对外开放、促进石家庄市的城市建设和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近几年来看,石家庄市旅游业应着重做好下面几方面的工作:
1.突出省会旅游城市的地位
作为河北的省会,石家庄市比周边城市具有更多的旅游优势,这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等诸多方面,因此石家庄市应该朝综合型旅游城市发展。旅游业尤其要突出石家庄历史文化,石家庄虽然建市时间较短,但是她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仰韶文化时期。作为一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东垣古城到常山郡治,从石邑古城到真定府城,百代古城,千年兴废,一直是环石家庄近郊而变迁。石家庄市旅游业的发展应以发掘文化内涵为主,除此以外要利用省会具有强大的物流、人流和信息流的集散功能重视开展会议、展览、商务、学习、购物、探亲访友等旅游活动,在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的建设当中要注入旅游意识,营造出良好的旅游空间环境。
2.建设精品景点和精品路线
在市区、郊区和周边地区选取若干个景点或景区作为精品景点景区来重点建设。在市区可选择动物园、水上公园、世纪公园,在郊区可选择蟠龙湖、隆兴寺、赵州桥、柏林寺,在周边地区可选择西柏坡、驼梁、天桂山、嶂石岩、苍岩山。它们受季节的影响比较小,游客可以随时去。以它们为节点形成精品路线。通过精品景点和精品路线的建设来形成特色明显的旅游景点,带动整体旅游景点和路线的发展,为石家庄市旅游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整合大区域资源、形成区域竞争优势,构建石家庄中心旅游城市
石家庄市本身虽然拥有众多的旅游资源,但客观地说它们存在着规模小、分布散等先天不足的问题,发展中心旅游城市地位是当务之急。鉴于此,试拟定石家庄市旅游业三个较大的项目发展旅游业,从而形成“三大旅游增长极”和“四环旅游辐射区域开发”,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并发展成为我国东部、东北、东南部的游客进入西部远程旅游的中转站,形成具有特色的石家庄市大旅游圈。
(1)构建中心旅游城市,形成“三大旅游增长极”
三大旅游增长极为“中华药都”、“购物天堂”、“会展中心”。
打造新的“药都”城市旅游形象,以产业发展带动旅游业发展。石家庄市打造新的“药都”城市旅游形象具有较好的历史基础。全国最大的华北制药厂为“一五”期间国家156项重点工程项目之一,至今已有50年的历史。目前,全市已有医药生产企业250家,医疗器械、药用包装、医药商业企业近800家。根据目前的发展,石家庄市规划在2005年建成“药都”雏形,2010年建成中国最大的“药都”,成为医药生产基地及流通、科研、信息、培训的中心。建立全国最大的“医药工业园区”、“医药药品流通中心”、“中药材种植基地”。中华药都的兴建可以大大加强和全国乃至世界的联系,随着大量人员涌入,再加上旅游的宣传,可以大力开发药业旅游、药膳旅游、到制药工厂参观旅游、亲自制药旅游等知识性和参与性较强的项目。

建造旅游购物中心,以商业发展促进旅游业发展。石家庄正在向国际大都市发展,其商业地位十分重要。关键是如何利用现有各类批发市场、各类商厦、超市,以及专业市场资源,进行重新界定整合后开发旅游业。
同时大力发展会展经济,以商务发展促进旅游业发展。目前,石家庄市四通八达、立体便捷的公路、铁路、航空交通网,完善的会展基础设施,都为其开办博览会,以会促市,以展兴市及吸引大量商务旅游者进行旅游提供了大量契机。石家庄市会展旅游发展主要包含两大部分,一是以目前条件较好的市内中央商务区为主,主要包含河北会议中心、河北国际展览中心等。二是开辟新的会展中心,可定为石家庄市东部高新技术开发区。
(2)重新整合旅游资源,形成“四环旅游辐射区域开发”
石家庄作为省会及中心旅游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日益增强,应充分发挥出辐射、集聚、带动的龙头作用,建设以石家庄市市域旅游区为中心向外辐射的跨区域大旅游开发模式,形成“四环旅游辐射区域开发”的构想。
一环:市内旅游区以购物、会展、商务休闲、城市新风貌为主。范围在石家庄市建成区内。主要功能为集聚、带动,进而向外辐射,形成冀中南旅游圈的节点、中心旅游城市。
二环:近距离旅游区范围在1日游可往返的距离之内。旅游者以石家庄市为核心,向外作辐散。主要包含正定隆兴寺、赵县赵州桥、平山温塘温泉、毗卢寺等。这些景点距市区较近,交通方便,人们在购物、会议、参观工厂等活动结束后,去这些景区进行旅游较易实现。
三环:远距离的旅游区范围在2日游可往返的距离之内。景区主要包含五岳寨、嶂石岩、苍岩山、邢台临城崆山白云洞等。这部分旅游景点因距离石家庄市较远,旅游者到达的机率偏小,因此在加强景区建设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宣传,扩大知名度和吸引力。
四环:跨省区乃至国外的辐射旅游区。石家庄市大力开发中心城市旅游之后,在购物、参观、商务的基础上,必然会成为较远省份和国外的大量游客的中转地,因此,以石家庄作为基点,一是可以继续推出河北省其他著名旅游地,如秦皇岛北戴河、山海关、承德避暑山庄、张家口坝上草原、邯郸赵王城等;二是联合周边的省份,向西可到山西省、向北可至北京、天津、内蒙,向东到达山东,向南为河南省,形成跨省区的旅游辐射区,为大量游客长途出游提供多样的选择和便利。
4.制定积极的产业政策
我国加入WTO后,旅游业面临的第一个冲击波是政府包办旅游资源开发和经营的局面将被打破,大部分景点的经营权可以进入市场转让和拍卖,景点经营市场化和企业化,投资渠道也更多地来自民间和企业。因此石家庄市应及早制定适应WTO规则的产业发展政策,目前应主要制定企业经营规范、吸引投资、旅游纠纷、旅游资源及其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行政规章和实施办法,引导旅游业健康地发展,早日与国际接轨。在投资方面应制定优惠政策,如达到一定规模投资的旅游企业,应实行五年全免企业所得税,或按15%征收,然后返还企业再投入旅游基础设施;对投资重点旅游项目的私营企业,提供贷款贴息,扩大融资渠道。可以西柏坡风景区为试点,进行投资、管理和经营等方面的改革。
5.加强旅游营销
旅游营销一直是石家庄市旅游业发展的薄弱环节。这几年通过举办“吴桥杂技艺术节”和“旅游大篷车”活动,石家庄市的旅游知名度有了很大提高,但专业性质的营销活动仍然十分缺乏。为改变这种被动和消极的局面,应该强化营销活动的意识和行为;要以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进行旅游促销;要充分利用传播媒体和因特网定期和分批地宣传石家庄市的旅游资源及其优势;可以通过电视、报刊、广播、编制风景名胜区简介、导游图以及商品广告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提高石家庄市及其各风景名胜区的知名度,扩大客源市场范围;要尽早建立石家庄市旅游信息系统,它不但为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业提供信息服务,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要为旅游者提供游、行、住、购等多方面的信息,利于旅游者做出旅游决策。
总之,石家庄的旅游开发和发展任重道远,旅游从业者要在以往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求新求变,寻找更为切实合理的方式,满足日益发展的旅游市场需要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求。相信文化内涵的不断开掘会给石家庄市的旅游注入更多的活力,石家庄的旅游一定能够更上一层楼!

❻ 保护与开发并重市场与文化同行

晋安区人民政府

寿山古街

寿山石是福建“省石”,是“国石”的第一候选石,素有“天遣瑰宝”、“石中之王”的美誉,独产于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北峰寿山乡、宦溪镇、日溪乡绵延200多平方千米的山峦中,是晋安区、也是福州市和福建省独有的宝贵资源。

近年来,寿山石产地被命名为首批“国家矿山公园”,寿山石雕刻艺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晋安区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寿山石)之乡”、“首批国家珠宝玉石特色产业基地”等称号,显示出寿山石文化的神奇魅力,也预示着寿山石产业的美好前景。

福州市、晋安区十分注重寿山石资源保护工作,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努力实现寿山石资源的有序开发,确保寿山石的永续利用和自然生态环境不被破坏。

寿山石作品《米颠拜石》

故宫院长颁奖给寿山石精品捐赠者郑幼林

一、管理保护情况

1.完善立法,编制规划,有计划保护寿山石资源

福州市和晋安区相继出台了《福州市寿山石资源保护管理办法》、《晋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寿山石资源保护开采暂行管理办法》等管理办法和规定,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的《福州市寿山石资源保护办法》于2003年3月1日正式施行,使寿山石成为我国第一个由人大立法保护的石种,寿山石资源开发利用走上有法可依的轨道。

晋安区政府颁布实施了《福州市晋安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寿山国家矿山公园核心景区详细规划》、《福州市北峰建设发展总体规划》等,对130平方千米之内的寿山石分布区域,划定禁采区、限采区与可采区,坚持“有所采,有所少采,有所不采”原则,对寿山石资源进行限量开采,杜绝滥采滥挖。出台了《田黄石自然保护区》政策,划定了2亩的田黄石保护区。

2.成立领导小组,强化组织领导

为贯彻落实《福州市寿山石资源保护办法》,切实加强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的领导,晋安区成立了以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区政府分管领导为常务副组长,区政府办、纪检监察、财政、国土、公安、安监、农林水、环保、工商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统一组织实施和指导全区寿山石资源开发秩序。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领导小组,并制定整规方案,负责本辖区的整顿和规范寿山石资源开发秩序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3.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区国土、安监、环保、农林水等部门和各有关乡镇深入矿山、矿点,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认真做好《福州市寿山石资源保护办法》、《矿产资源法》、《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秩序工作的宣传,向村民及矿主发放相关宣传材料,在矿区交通要道刷写、张贴标语,在每一个矿点设置警示牌,使采矿者普遍树立“依法办矿、合理开发、珍惜资源、有偿开采”观念,为加强矿产资源监督管理、实现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和法制环境。

4.健全管理监督网络,杜绝违规开采行为

建立健全了无证非法采矿查处机制,巩固、健全、完善了巡查、举报和查处制度。组建了区矿产资源监察队,区国土、公安、安监、环保、农林水、工商等部门和各乡镇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及时纠正违规开采行为,取缔无证滥采矿点,管理和监督寿山石资源的开采和保护工作。建立了市、区、乡(镇)、村“四级”审批管理制度,对新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和从事寿山石资源开采业主,进行严格的审查把关,从开采量上进行宏观调控。

二、开发利用情况

1.以寿山石资源为依托,发展寿山石文化旅游

作为寿山石的独产地,晋安区以寿山石文化旅游为切入点,在产地建设融自然、人文、乡土风情和石文化艺术为一体的寿山石大观园,相继建成中国寿山石馆、寿山古街、寿山石观光洞、田黄探宝溪、善伯洞风景区、寿山瀑谷、寿山溪漂流及寿山石原石交易市场等景区景点,构筑了晋安区第一个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功能区——寿山石文化旅游区。2003年,寿山石文化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福建省六大文化品牌之一,寿山石文化旅游跻身福州四大旅游品牌行列。近年来,寿山石观光洞建成并对外开放,建筑面积3032平方米的中国寿山石馆和占地40多亩的寿山石文化中心广场顺利落成,寿山真正成了海内外寿山石收藏爱好者的“朝圣圣地”。凭借寿山石文化品牌的独特魅力,带动了北峰旅游业的发展,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30万人,旅游总收入逾3000万元。晋安区还通过与北京故宫博物院联合主办“中国寿山石精品展”、举办两届中国寿山石文化博览会和海峡两岸寿山石文化书法精品展、寿山石雕刻艺术“十大新秀”评选、中国(福州)寿山石文化旅游节等活动,为寿山石文化旅游推波助澜。

2.以市场培育为重点,打造寿山石产业链

随着寿山石的大量开采、雕刻工艺的日臻成熟以及市场需求的急剧扩大,福州市和晋安区专门投资建设了特艺城、藏天园、寿山石文化城、汉唐文化城、寿山村寿山石商贸旅游街、宦溪镇垅头村寿山石原石交易市场等一批寿山石专业销售市场,使寿山石交易从零散无序状态向集中规范方向发展,一个涵盖开采、加工、销售、收藏、研究等环节于一体的、完整的寿山石产业体系已经逐步形成。鼓山镇樟林村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一直是全国彩石的重要集散地,全村从事石雕业的达3000多人,建有5000多平方米的“樟林石雕城”。鼓山镇政府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的中国寿山石交易中心,经营面积17500平方米,成为集寿山石学术研究、雕技培训、精品展览、雕刻创作、经营销售、原石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寿山石文化艺术中心。据统计,仅晋安区目前从事寿山石雕产业的人员达5万人,年产值达数十亿元,晋安区寿山石特色产业基地已经全面形成。

3.以文化研究为途径,弘扬寿山石文化

晋安区成立了海峡寿山石文化研究院,聘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郭功森、冯久和、林亨云等20多名雕刻艺术家和理论家担任研究员。组织专家学者对寿山石资源及文化现状进行考察论证,开展大量的寿山石文化研讨和交流活动。近年来,台湾印石艺术收藏协会等团体多次来晋安区,与海峡寿山石文化研究院、寿山印社等寿山石文化机构进行有关寿山石文化艺术的学术交流。《中国寿山石文化大观》、《寿山石学术论文集》、《中国寿山石论文集》、《中华瑰宝寿山石》等专著和画册先后面世;第一首寿山石主题歌《人见人爱寿山石》广为传唱;第一部全面介绍寿山石文化的六集纪录片《中国寿山石》在中央电视台连续播放,进一步加大了寿山石文化的宣传和推广。

三、发展思路

1.巩固成果,继续抓好寿山石资源保护工作

进一步落实“政府统一领导、全面负责,国土部门积极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形成下级政府对上级政府负责,工作部门对政府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目标责任制,区安监、国土、纪检监察、工商、公安、农林水、环保等部门和乡镇各尽其职,各负其责,进一步加强配合,形成合力,继续做好持证和无证开采矿点停产整顿自查工作。抓紧做好矿硐封堵工作,从源头上遏制偷盗采现象的发生。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对无证采矿进行严厉打击,在巩固已取得成果的同时,继续抓好寿山石资源保护以及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各项工作。

雕刻技艺

2.壮大产业链,进一步发展寿山石文化经济

(1)积极培育寿山石交易市场,推动寿山石产业发展。通过培育并做大寿山石交易市场,促进寿山石交易市场的繁荣。一要壮大寿山石专业市场。积极引导福州雕刻总厂、福州市石雕厂、藏天园、福寿田工艺品公司等入驻中国寿山石文化博览馆(中国寿山石文化交易中心),使之成为福建省乃至全国最大的集销售、展示、拍卖、鉴赏、旅游、交流、研究、鉴定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寿山石展销基地。同时,结合重点项目征迁,加强鼓山樟林寿山石工艺街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扩建“樟林石雕城”,再现昔日全国彩石重要集散地的风采,将樟林村建设成为寿山石雕工艺品生产示范村,与中国寿山石文化博览馆共同组成福州市寿山石产业聚集带。此外,结合寿山国家矿山公园建设,对寿山村寿山石商贸一条街和芙蓉石产地宦溪镇的寿山石交易市场进行扩建。二要规范寿山石交易市场的管理。加大法规宣传和执法力度,打击制假售假和欺诈等不法行为,组建行业协会,开展诚信经营承诺等活动,培养并评定寿山石鉴定师,持证上岗,开展等级评定、品质鉴定等工作,维护市场秩序,维护寿山石的良好声誉。

(2)以寿山石文化旅游为龙头,加快北峰旅游开发步伐。充分依托福州“后花园”好山、好水、好石头的天赋资质,以寿山石文化旅游为龙头,以寿山国家矿山公园建设为载体,对北峰旅游资源进行深入挖掘,深度开发,完善道路、交通及宾馆、酒店等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突出发展国石观赏、避暑度假、登山健身、生态休闲、农业观光、温泉养生等“六大服务产业”,打响寿山石文化旅游和“福州后花园”特色服务品牌,进一步营造“出门旅游看特色,福建特色寿山石”的氛围,提升寿山石文化特色旅游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实现寿山石文化旅游突破福州、跨出福建、融入全国、走向世界的目标。

作品《四灵神兽》

3.完善机制,扎实推进寿山石文化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1)科学规划,完善机制。精心研究编制科学的《寿山石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与现有规划相配套,努力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大蓝图、大构架中凸显寿山石文化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尽快建立起保持寿山石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包括做好资源保护、市场培育、人才培养、宣传推介、企业扶持等方面的工作,制定完善的相关规章制度,保证各项工作科学有效地运作。建立政府引导、多元化投资、市场运作的寿山石文化产业发展机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多渠道、多形式加大对寿山石文化发展的投入,破解文化产业发展资金的“瓶颈”。

(2)积极扶持,吸引投资。保障政府对展馆、交易市场、配套设施等重点项目的投入,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个人投资寿山石文化事业和产业,并积极争取省市在政策、资金、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支持。要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加大寿山石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吸引海内外投资者。

(3)继承创新,培养新人。对大师们的工艺、流派、作品进行整理、研究、保护。要加快人才培养,通过高等院校输送、开办学习培训班、工艺大师授徒及举办“风华杯”青年艺术家寿山石雕刻作品大奖赛、寿山石雕刻艺术“十大新秀”评选、文艺百花奖评选等途径,培养新人、评选新秀,推动寿山石雕刻艺术的继承与创新,造就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从业人员队伍,力求多出艺术精品、少留平庸之作,用好寿山石这一宝贵的资源。

(4)保护与开发并重。不断健全完善寿山石资源保护法规,进一步加强对开采、加工及销售三个环节的监督管理,严格执法。调高采石洞的管理费,增辟寿山石原石交易市场,采取措施鼓励原石交易,提高原石交易比重,使寿山石资源特别是珍稀石种能各得其所,物尽其用,减少加工过程中的破坏和浪费。

4.加大推介力度,扩大寿山石文化影响力

(1)多形式宣传和推介,使寿山石文化广为人知。要精心组织寿山石文化艺术展、珍品展、博览会、交易会、拍卖会等活动,通过精彩的展示,扩大对外宣传;要运用报纸、电视、广播、杂志、网络、户外广告等媒体,通过讲座、拍摄专题宣传片、制作宣传栏、创作文艺作品等鲜活形式,全方位立体地宣传寿山石文化,普及有关知识,及时报道寿山石文化最新动态,完善“寿山石文化网站”,办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专业性网站;抓好《中国寿山石大观》的修订再版工作,扶持创作一批研究专著、画册、书画摄影作品等寿山石文艺精品。

(2)不断扩大对外对台交流,使寿山石文化声名远播。寿山石文化迷人的魅力和广泛的影响力,使之在对外交流交往中能够成功扮演“文化使者”、“外交使者”、“招商使者”、“和平使者”等多重身份,成为联结海内外的有效纽带,沟通海峡两岸的重要桥梁。我们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寿山石这一特性,全方位地开展对外交流。特别是福州市与台湾隔海相望,台湾同胞中有80%的人祖籍在福建,港澳地区也有80多万福建籍同胞,这使福州拥有了对台港澳开展经贸、文化、人员交往的巨大优势,通过打寿山石文化牌,能够广交四海宾朋,对福州市的对外开放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也将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之路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