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展县城生态旅游
⑴ 生态旅游有哪些特点如何发展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旅游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包括: 0将对环境的冲击减到最小,不损坏自然环境,维护生态的永续; 0以最尊重的态度对待当地文化,以最大的经济利润回馈地方; 0给参与游客最大的旅游满足;
0通常出现于相对少受干扰的自然区域或文化区域; 0游客应成为对自然环境保护、管理的正面贡献者; 0以建立一套适合当地的经营管理制度为目标。 Butler(1990)指出生态旅游还有以下的特点: 0规模小;
0通常由当地居民开发;
0在相对未受破坏的自然区域观赏、学习享受自然和当地文化; 0以保护环境和维护当地居民的福利为目的; O有适当的管理。
上述概括较为笼统,笔者认为生态旅游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五个性”:
(一)自然性
指旅游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原始自然性。它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3
第一,指旅游者所到的旅游区域具有独特的自然生态风光,人口相对稀少,由于受工业化影响程度较低,保存着生态环境的相对原始状态;
第二,是指在这个区域内具有独特的历史和现实的文化,其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保留纯自然原始状态的系统,对于旅游者具有心理文化上的吸引力。因为使旅游者选择去某地旅游的共同心理特征是了解、观察、体验有别于他们本土文化模式的异域文化;
第三,指在上述两个内容的基础上设计的特种旅游项目和线路,要体现特定的旅游生态环境特征相对集中、自然地理条件与人文条件和谐相存的要求,项目和线路能够使旅游者体验到过去未曾体验到的心理感受。 (二)保护性
和传统的旅游活动相比,现代生态旅游的最大特点就是其保护性。和产业革命以前的旅游活动相比,当时的旅游只是少数人参与的一种活动,旅游并没有对旅游对象及其环境造成破坏,因此,当时不可能提出保护的问题。
和产业革命后的大众旅游活动相比,大众参与的传统旅游由于参加人数之多、旅游热潮来势之猛,使旅游业中的旅游开发和旅游管理均为没有成熟的理论指导下的应急行为,在旅游经济效应的推动下,开发和管理都是粗放性的,旅游活动影响甚至破坏环境的现象随处可见。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影响下,人们不得不再次省悟,若再不注意保护,旅游将消耗掉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残留下来的最后的人类自然和文明将丧失贻尽。
⑵ 松阳县如何发展特色旅游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浙江省松阳县大力发展特色旅游、生态产品,促进当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美丽乡村品位,全方位支持当地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让农民群众过上更加美丽、富裕的生活。
这些年,象一村的路面等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居住、生活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好。“生活在这里,我们幸福感十足。”村民们惊叹于村里的变化,对于家乡赞不绝口。“我们就是要利用村里天然、美丽的环境,做好美丽经济发展的文章。”村党支部书记谢丽娇说,接下来,除了要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创造出更加舒适、自由的旅游环境外,象一村还将重点开展民俗文化活动,举办乡村舞台演出,以壮大乡村旅游经济,让村民享受美丽乡村发展所带来的成果。
⑶ 如何写好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工作方案
如何发展我县的文化旅游产业
云梦县胡金店镇中学
陈么安
新世纪要振兴发展云梦,
提升云梦的后发优势,
不一定走传统工业发展道路。
我认为应在
“文
化旅游经济”方面下功夫。美国著名的旅游专家托马斯·戴维森曾提出,旅游是关系到国民教育、
社会进步、生态价值的社会经济综合体系。现在我县的文化旅游产业,几乎是空白,而邻近县市
旅游产业发展迅猛。虽然我县没有秦砖汉瓦,也没有九寨沟、西双版纳那样的大自然馈赠,但从
我县的历史传统、生态环境与市民文化性格来看,以“文化经济”的视野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
发展作为“无烟工业”的旅游业,既可以拉动第三产业,又可彰显文化特色,文化旅游业作将会
成为云梦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我认为要发展“文化经济”需做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推广城市品牌。推广城市品牌实质上是弘扬一座城市的精神,云梦弘扬的就是一种中华
孝文化精神,“黄香故里”呼唤的就是营建一个全世界孝子共同的精神家园。例如可举办生态旅
游文化节,突出“弘扬孝子文化、打造旅游品牌”的主题,举办文艺演出、风筝大赛、文化表演、
佛事庙会、摄影展览等大型活动,吸引游客,知名学者、艺术名人齐聚共赏美景,用他们的笔墨
和镜头鲜活的反映优美的生态、淳朴的民风,这样全方位的宣传和推介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浓厚的
文化底蕴,进一步扩大生态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推进了文化与经济和旅游的融合,提高
了旅游的档次和水平。着力发展楚风文化、诗词文化、竹艺文化、龙舟文化、根雕文化、宗教文
化等特色文化品牌,要打好云梦生态农业牌,开发出一系列优质生态的旅游产品。
二、美化城市建设。有文化品位的城市应该是“形神兼备”的城市,关键是要有优美的自然
环境和市政景观。我县应建成生态农业的绿色环境,打造“两园一基地”,保留大量颇具楚风的
民居建筑等等,这些都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和“休闲之城”必需的重要城市景观。
三、打造文化节庆。城市文化的特色往往在其文化节庆活动中可以得到彰显,国内不乏成功
的范例。如大连的“服装节”,哈尔滨的“冰雪节”,山东潍坊的“风筝节”等等。云梦作为孝
子文化中心,
应精心打造一个让游客与市民都产生
“认同感”
、
“归属感”
的
“世界孝子文化节”
,
将文化旅游融入城市建设,以文化节庆进行文化营销,从而拉动酒店业、建筑业、休闲服务业等
第三产业的发展。
四、挖掘城市故事。文化名城必须拥有丰富多彩的故事,这是最能吸引游客前来考察观光的
动力。韩国的“大长今”,江浙的“白蛇传”,不知吸引了多少游客好奇的目光。其实,云梦的
先民们当年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历程,不知蕴藏了多少可歌可泣的精彩故事,我县历史名人孝
子黄香、传奇人物伍子婿、盖世之杰吴禄贞、太守陶侃、理学名士赵复、著名学者邹观光、清代
名臣许兆春„„又有多少饶有趣味的传奇素材,文人作家们大可以驰骋艺术想象力,创造出引人
入胜的城市故事来。如何“设计、包装”云梦,应该进一步引起县委、县政府的重视。
五、创造文艺精品。“文化云梦”离不开文艺精品。近年来,云梦在文艺创作方面有很多成
果。方言小品《乘凉》、京胡独奏《楚调新韵》、长篇历史小说《千古孝子黄香》县楚剧团创作
的小戏《吊子卖鞋》、云梦皮影。都是难能可贵的东西。同时我们也要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
文艺创作。因此云梦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吸引更多非云梦籍的人才参与到“文化云梦”的
建设中来。
六、文化旅游发展思路。文化旅游开发必须规划先行。要立足于云梦文化旅游资源的实际,
树立大旅游、大市场的观念,制定出可行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突出重点,抓好旅游基础设
施建设,大力改善交通、通信、接待等基础设施条件。在招商引资方面,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
制定招商引资发展文化旅游的优惠政策,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文化旅游开
发建设,从而真正做到谁投资、谁受益。聘请有资质的设计部门从规划——项目建议书——可行
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等,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把项目前期工作做好。将自然景观进行文化包
装,使其更富有灵气和诱惑力,满足游客求新、求异,追求享受独特民风民情的心理,实现游中
有景、有物、有获。另外要在宣传上下功夫,通过各种媒介把文化与旅游资源结合起来面向国内
外宣传,增加文化云梦旅游资源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到云梦来,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发展的云梦旅游文化,潜力无限,也任重道远。
⑷ 如何保护性开发县域联动文化旅游资源——以栝苍古道为例
栝苍古道风光秀丽、林木蓊郁、山静谷幽。沿途包括莲都区的岩泉街道版、双黄乡、仙渡权乡和缙云县的东渡镇,位于丽水市城北,缙云县西南部,都与城区接壤,是两区(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丽水市区和缙云县城的天然生态屏障,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古代括瓯两地到京都、省城和内地的主要通道。历时千余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良好,红色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的旅游开发价值。但由于近年来对资源保护意识的薄弱以及缺乏相应的保护机制,沿途许多人文古迹已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如何处理保护性的开发跨越丽水市区和缙云县两域的栝苍古道,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围绕“栝苍古道生态景观,历史文化资源、红色资源、区域优势和特征”笔者认为应从“保护、修复、整治、美化”八字上做文章,主要措施有:一、保护优先,规划先行加快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一定要先行。旅游资源是旅游产业发展之本,具有脆弱性和不可复原性;从栝苍古道旅游资源的构成看,人文历史遗址资源因各种原因,已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当前最为重要的是保护,要把保护放在优先的位置。政府应把栝苍古道生态廊道建设列为丽水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大旅游发展的重点,特别是对古道沿线村容村貌整治、
⑸ 澄迈县发展生态旅游的战略分析
<澄迈县旅游开发前景广阔>
海滨,咖啡,古村,古塔是澄迈旅游的标签。澄迈县委县政府根据自身的资源区位优势,提出“调优一产,调强二产,调高三产”的发展战略和工作思路,大力发展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以打造“海口的后花园,琼北旅游新热点”为目标,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努力打造澄迈旅游营销品牌。加强软硬件建设,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齐心塑造一流的旅游投资环境,现在旅游业呈现了一派强劲的发展势力,且具备了深层次发展的条件。《历史底蕴深厚 旅游资源丰富》
澄迈县位于海南省西北部,毗邻省会海口市,与雷州半岛隔海相望,海榆中西线国道和西线高速公路,奥海铁路纵横穿越境内,是海南西部旅游走廓中的第一站;北部有海南最大的港口群,是连接中西部地区和通往的交通要地。
澄迈历史悠久,是西汉时期海南三大历史邑(即玳,紫贝,苟中)之一,西汉元封年(公元前11年),设置苟中县,县治美亭境内,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更名澄迈,县治老城墟,清代光绪壬辰年(公元1892年)县城迁往现在的金江镇。
澄迈县物产丰富,气候怡人,人杰地灵,历史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发景广阔,是镶嵌在琼北大地上的一颗璀灿明珠。目前主要景点有盈滨半岛旅游度假区、福山咖啡文化休闲旅游区、九乐宫温泉旅游区、红岗济公山风景旅游区、金江金山寺、新吴奇石岗,老城老街、大成殿、广德桥,罗驿李氏宗祠,加笼坪
热带雨林生态旅游区、宋代美榔姐妹塔等。其中美榔姐妹塔为我国罕见的宋代建筑,被文化部定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盈滨半岛旅游度假区三面环海,沙白细软无泥,海水碧蓝纯净,还有独特的地下温泉,现已衩步发展成为海南旅游的新热点。名优特产有驰名海内外的福山咖啡、万昌苦西茶、桥头无核荔枝、瑞溪牛肉干、福山烧烤乳猪、白莲鹅肉、永发乳羊、老城海鲜等几十种风味小吃构成,让您在浏览山光水色的同时大饱口福。《旅游发展由北向南推进》
今年7月7日省旅游局通过澄迈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据规划,澄迈将资源类型、特点,以滨海度假旅游、咖啡文化休闲游,历史文化和乡村旅游为基础,利用邻近海口区域条件,大力打造琼北品牌景区,促进与海口及西线景区的交流整合,衔接琼东和琼西旅游产业带。澄迈旅游资源以自然生态与历史文人并重。位于该县北部的盈滨半岛,已在全省具有一定知名度。根据规划,澄迈旅游将实施梯度发展战略,即旅游空间发展由北向南逐步推进,并与海口捆绑促销。近中期,澄迈旅游将以改造建设北部的历史文化古镇老城镇,开发盈滨半岛和福山咖啡文化品牌为重点,突出该县“海南历史文化村旅游目的地”的地位,奠定“文化澄迈”的基础,树立海南的坎昆”的形象。
据了解,坎昆(Cancun)是墨西哥著名滨海旅游胜地。在这个21公里长的狭长小岛上,已建起80多座豪华旅馆及餐馆、购物中心、娱乐场所,每年吸引200多万国际游客。参评专家表示,盈滨半岛的地形、地貌、沙滩、阳光、大海等自然元素,与坎昆相似,其周边的历史文化景观在海南具有独特影响力。《形成“一城一带多组团”体系》
根据澄迈县旅游分布、交通格局城镇布局及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规划确定澄迈旅游发展空间将沿海、沿路形成“一城一带多组团”的结构体系。“一城”即历史文化旅游名镇老城镇,使之成为澄迈旅游格局的中心。老城镇的形象定位为:老城、老桥、老殿。老城的古渡头曾上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上岛和离岛之地;老桥为初建于宋代的澄江广德桥,现存桥体;老殿则包括建于隋朝的通潮阁和建于宋朝的文庙。在产品设置中,开发和修复老城镇的古建筑及古驿道和古驿站,结合老城工业开发区,开展工业旅游项目,建设海鲜美食消费场所等。
“一带”即北部滨海旅游带,以盈滨半岛滨海度假区为核心,沿北部滨海地带发展,功勇定位为度假、休闲运动和旅游区。开发景区包括盈滨半岛度假区、太阳湾假区、花场湾红树林休闲区、玉包港和新兴港的休闲渔业区等。“多组团”则有以侯臣咖啡文化村、福山咖啡休闲馆等为主要内容的福山咖啡文化休闲旅游区,以石矍村冼太夫人文化主题公园、罗驿村和新吴老墟等为主要内容的历史文化村镇旅游区,以九乐宫温泉为主要内容的红湖生态旅游区。
瑞佳花园的打造者用前瞻的战略眼光和睿智瞄准澄迈的旅游优势为购房者在澄迈居住、休闲、投资精心打造了这个后花园。可以说,瑞佳花园是澄迈快速发展和时代进步相结合的产物。随着澄迈旅游业的发展,瑞佳花园的增值潜力不言而喻
⑹ 如何发展县域经济
一、在微观层面上,应立足于县域实际,放大特色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加快培育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首先,要整合利用县域内资源优势,做好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尽管县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不对称性,但在资源利用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优势。就县域个体而言,可围绕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宏观方针政策,充分“盘点”县域内的矿产资源、工业资源、农业资源、生态资源以及文化旅游资源,围绕高效益综合开发利用,进行大力度的整合,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支撑,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形成从资源利用到产业发展、从城镇开发到民生改善等完整的规划体系,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新型产业基地,努力实现居民增收、财政增长、后劲增强的“三增”目标。通过不懈的努力,即使欠发达的县市也能够闯出一片新的天地。
其次,要深化合作,聚集项目,依靠项目带动产业优化升级。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突破过去单纯围绕本地需求谋发展的局限,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的分工协作;要始终坚持以特色资源聚集项目、以良好环境吸引项目,全方位接轨域外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地招大引强,形成资金、技术、企业和人才向县域流动的凹地效应。要着力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园区工业、现代农业、旅游产业,进一步膨胀县域主导产业规模,培育知名品牌,拉长产业链条,加速产业集聚,增强县域自我发展能力,在区域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最后,要坚持全民创业,兴起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热潮。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最大特色。在县域经济实力普遍较弱、政府投资相对乏力的形势下,必须进一步激发各类民间主体创新创业的热情,让民营经济成为壮大县域经济的主战场,成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力量。要进一步放宽准入门槛,坚持县乡村齐头并进、一、二、三产业全面放开,为民营经济彻底松绑、放行,让更多的群众加入到民营经济行列中来。同时,要从解决民营经济“融资难”入手,在建设完善金融担保、技术服务、创业培训三个体系上下工夫,使更多的民营企业膨胀崛起,形成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企业航母”优势。针对当前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更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制定合理的扶持计划,引导民营经济变挑战为机遇,积极调整经营战略,加快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勇于把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不断增强在复杂考验中生存发展的综合实力。
二、在宏观层面上,应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加快打造强县引领、中县角逐、弱县超越,县域经济互动发展、良性竞争的格局
三、在发展机制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协调这一基本要求,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
(一)以生产发展为首要任务,全面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大力发展以设施农业、装备农业、高新农业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不断提高农业产出率和规模效益。县域之间和县域内要注重对市场需求和农业发展方向的把握,积极推进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养,引进推广应用先进农业技术和适用技术,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力争形成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带、产业区。同时,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积极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和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依靠近农工业的蓬勃发展,为工业化发展和农民的转移就业、增加收入开辟更大的空间,为工业反哺农业奠定更加牢固的基础。
(二)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一般认为,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加快县域城镇化进程,首要的是搞好城乡一体化的规划,打破城乡界限和区域限制,统筹城乡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覆盖县域内每一寸土地,科学地引导城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主城区的核心拉动和乡镇的主体作用,形成主城区—中心镇—农村新社区—新村庄梯次分明的规划体系,加强乡镇驻地开发建设,加快建设一批优势明显、独具特色的示范乡镇,形成辐射拉动作用,引导农民逐步向城镇集中。要坚持高效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按照“城乡互动,以点带面,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积极探索村并城、村并镇、村并区、村并企、小村并大村等发展模式,科学规划建设农村居住、供排水、通讯、交通、防灾、供电等基础设施,为农村设施城镇化、生活服务社区化、生活方式市民化创造良好条件。
(三)以实现城乡和谐发展为根本,全方位提高民生保障水平。随着这几年党对“三农”工作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群众收入逐年增加、生活逐步改善、精神文化活动日益丰富的良好局面,但城乡之间享受公共服务的差距依然很大。因此,各级政府在加快经济发展、城镇建设的同时,要切实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进一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扎实推进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与城市居民同台共舞,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共同加快现代化进程
采纳哦
⑺ 大通县生态旅游中合理规划,有序开发表现在哪儿
做生态旅游规划,首先要先了解什么事生态旅游。生态旅游包含两个要点,其一是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物,如特定的动物、植物、群落以及整个生态环境;其二是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应受到损害。其核心是“生态”。对生态旅游开发机构来说,盈利与其说是一种目的,不如说是更好实现生态对象保护的一种可持续性发展手段;对游客来说,生态旅游的科普性、教育性要高于对舒适度和风光的要求;对当地居民来说,生态旅游带来的文化层次的提升和收入的增加,能够更多地调动其自发地、更科学地参与到生态保护中来。
2背景
编辑
生态危机是现代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它实质上是现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危机。旅游景区作为人类亲近自然的主要场所,也正在逐步陷入开发与保护的两难境地。旅游景区是人类的自然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生态、文化、经济价值,旅游景区的开发利用有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但是不恰当的开发建设和人类活动的过度干扰往往会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土地退化沙化、森林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水资源紧缺等等。这些问题威胁景区的生态安全,制约着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绿维创景认为,借助生态学原理对旅游区进行生态化规划设计应该成为旅游区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
3要求
编辑
生态旅游是一种小众高端旅游模式。生态保护的第一性,生态旅游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无论是对从业者、游客、当地居民,还是管理部门,都需要科学系统的教育和培训,并处理好两方面关系--生态旅游区内部生态保护与传统文化、旅游开发、经济效益等的关系;生态保护、生态旅游开发与当地政府、居民致富的关系。考虑到生态环境的承载量,生态旅游区往往通过高价来限制游客的数量,难免会偏向高端和小众。
4机制
编辑
生态旅游在国际上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旅游模式,国内的生态旅游虽然起步较晚,但也日趋成熟,形成了一些关于管理体制、资源开发、环境教育与居民权益保护等方面较为系统的经验。在对生态旅游的管理上,基本原则是立法保护、严格执法,即严格遵照国家《环境保护法》、《海洋保护法》以及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并针对旅游对环境影响有潜在性、持续性、累计性的特点,增加补充规定,如环保税等。同时,明确规定生态旅游的经营范围、开发规模和次序、接待人数、开放季节,并对其经营思路和方式作一定的限定。违法侵害自然资源者,无论是经营者、开发商还是游客,都要承担相应的民事和刑事责任。
5原则
编辑
整体性
生态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生态化规划应该遵循整体性原则,既要考虑景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又要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还要考虑景区内外生态环境的交互作用,把生态化的要求贯穿于景区各项规划之中。
协调共生
生态化规划面对复合生态系统,具有多元化和组成的多样性特点。子系统之间及各生态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直接影响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景区生态化规划中坚持共生就是要使各个子系统合作共存,互惠互利,提高资源利用率;协调指保持系统内部各组分、各层次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协调、有序和相对平衡。
区域分异
不同地区的生态系统有不同的结构、生态过程和功能,规划的目的也不尽相同,生态化规划必须在充分研究区域生态要素功能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行。如森林公园与主题公园,一个偏自然景观,一个是偏人工景观,前者注重生态服务功能,后者生态服务功能会少些,社会效应会重些。
高效和谐
生态化规划是要建设一个高效和谐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因此生态规划要遵守自然、经济、社会三要素原则,以自然环境为规划基础,以经济发展为目标,以人类社会对生态的需求为出发点。
6内容
编辑
确定目标
生态化规划目标体现在三个方面:[1]
第一,自然资源目标在于要保存现有资源的整体生态价值、基本特征以及对人类活动干扰进行自我恢复的能力。具体内容有保护、保存并提高地表和地下水质量;保存、保护并提高动植物及其栖息环境的多样性;保护自然风景的质量等。
第二,人文资源目标在于要维护并提高历史和文化资源。具体内容有维护与规划区域整体生态价值相关且协调的传统生活方式;保存、保护历史和文化资源要素;发掘历史和文化资源要素。
第三,发展目标在于采取与景区整体生态和文化价值的保护相互协调的方式来调整旅游产业的发展。如只允许在指定的未来发展区内进行能够促进发展的项目、只允许在规定区域内布置旅游接待设施等。
生态调查
生态调查的目的在于收集规划区域的自然、社会、人口、经济方面的资料和数据,为充分了解规划区域的生态过程、生态潜力与制约因素提供基础。
景区生态调查可以通过实地调查、历史调查及公共参与的社会调查、遥感调查等调查手段来完成。
自然环境调查的内容包括地形、地貌、水文、气候、植被、野生动物、土地利用现状等方面。人文调查的内容包括当地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人文地理特征。社会经济要素的调查分析是确定旅游景区所在区域的经济水平,以及最临近中心城市、经济带、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辐射距离。这对旅游景区的发展规模有关键的决定作用。
产品规划
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进一步深入,人们旅游产品越来越强调生态模式,其中,包括主题生态化、游乐生态化、艺术表现生态化三个方面的内容。
体现旅游景观生态化的项目,有生态迷宫(花卉迷宫、果蔬迷宫、湿地迷宫、水景迷宫、树林迷宫等等)、森林氧吧和森林浴场、大型树屋、大地艺术、空中花园等等。把生态造景与生态游乐结合起来,用绿色植物进行造景,用绿色植物制造游乐项目,用绿色环境打造游憩模式。
生态技术
生态技术,包括生态材质运用、本土化植物配置、低耗能技术应用、绿色植物环境、环保材料与技术等等,对于景区规划特别重要。
适宜性分析
生态适宜性分析是生态化规划的核心,其目的是应用生态学、经济学、地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确定景观类型对某一用途的适宜性和限制性,划分景区资源环境的适宜性等级,为景区旅游开发中的土地利用方式提出建议。
以生态适宜性分析为基础,可以准确地将那些生态上极为敏感、景观独特、宜保持原貌,不宜进行人工建设干扰的区域设为保存区;对有的敏感性稍低,景观较好,宜在指导下做有限的开发利用,设置为保护区,还有生态敏感性较低,自然地形及植被意义不大,适于开发而成为开发区。
7理念
编辑
1、地方性
1)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
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和乡土情节,挖掘当地独特的文化和资源,利用其设计游憩项目,使其独特的魅力和气质表现得更加鲜明,做有文化内涵的生态化设计。
2)充分整合旅游区的自然资源
将有特征的自然因素比如阳光、地形、水、风、土壤、植被及能量等结合在游憩方式的设计中,使其成为自然的衍生物,而不仅仅是消费项目,使游客在娱乐的同时能够真正的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做可以亲近自然的生态化设计。
3)采用乡土材料
采用乡土材料不仅能反应当地的特色,而且能降低其管理和维护的成本,做到节约的生态化设计。
2、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本
1) 保护资源与游憩方式结合
旅游区的生态系统是比较脆弱了,有些独特的景观元素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再恢复,而景区也是因此失去生命力,因此游憩方式也担负着保护旅游区环境资源的使命。
2) 采用新技术维护生态系统平衡
新技术的采用往往可以数以倍计地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
3、让自然界成为游憩方式设计的向导
大自然是有自我设计能力的,而且大自然的设计比人为的设计更加丰富多彩,相得益彰,有时我们没必要去大动手笔,只需按照她的脉络去略施粉彩罢了。比如可以利用当地植物的多样性去设植物专类园;利用森林中的负氧离子设森林氧吧等。
4、显露自然,增强人与自然的联系
游憩方式的设计不仅仅能让人们感受到与自然的互动,而且还要让游客了解自然,把自然的一些体系显露出来,强调人与自然尚未被认识的联系。从而提高人们的对环境生态的保护意识。
⑻ 如何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一)坚持绿色发展
部分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快速,已经成为专国民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属的亮点。2013年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行榜第一名的昆山市地区生产总值高达2920亿元。相对于大城市,县域具有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贯穿生态绿色、集约发展的理念,促进工业生态化转型成为这部分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突出特色发展
就具有地域特色和资源优势明显的县域而言,其经济发展应该依托本地优势资源,找准定位,突出特色。以低污染、高就业、高附加值、产业集群化、本地资源优化作为这部分县域产业选择发展的标准,优先发展农业、旅游休闲度假、文化产业、本地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形成特色经济。
(三)实现“产城一体化”发展
随着大城市空间载体不断饱和与生产要素成本上涨,大城市周边区县因区位和生产成本优势,成为分担大城市功能和承接产业转移的首选地。这部分县域的发展需要通过与大城市主城区进行统一规划,功能上统筹分配,实现“产”与“城”融合,形成合理分布、功能互补的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