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假旅游产品开发
① 简述我国休闲度假村产品开发现状
第一章 世界旅游市场发展分析
第一节 世界旅游新发展和旅游基本法建设分析
一、世界旅游新发展中的若干值得注意的情况分析
(一)旅游业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提升
(二)城市旅游业已成为现代旅游业的支撑点
(三)旅游业与相关产业(部门)和地区的合作关系日益密切
(四)旅游者已从“经济学”上的意义向“人类学”的意义转化
(五)旅游资源的保护和旅游规划编制在新的高度上进行
(六)旅游促进与发展是世界旅游业共同关注的焦点
二、旅游基本法有关问题分析
(一)旅游立法综述
(二)旅游基本法最主要的内容
(三)旅游基本法与其它的旅游法律法规的关系
第二节 世界旅游强国的政策法律分析
一、旅游强国所贯彻的旅游业定位和发展的政策特点
二、旅游强国所执行的法律法规和行为规则
第三节 世界旅游娱乐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第四节 国外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研究
一、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
1、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类型
2、居民各类旅游感知间及感知与态度间的关系
二、居民对某些特殊旅游产品的感知和态度
1、居民对文化旅游的感知和态度
2、居民对大型节事旅游的感知和态度
3、居民对博彩旅游的感知和态度
三、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四、基于感知和态度差异的居民群体聚类研究
五、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的相关理论解释
1、社会交换理论
2、社会表征理论
3、旅游发展阶段理论
4、社会承载力理论
5、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六、国外研究的简要评述及对我国相关研究的启示
第五节 国际旅游组织的主张简介
第六节 世界商务旅游发展现状
第七节 中国与世界旅游强国的比较分析
一、入境旅游的比较分析
(一)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方面的比较
(二)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方面的比较
二、国内旅游及旅游总收入的比较分析
(一)国内旅游人数方面的比较
(二)国内旅游收入方面的比较
(三)旅游总收入方面的比较
三、出境旅游的比较分析
四、旅游住宿旅游设施的比较分析
五、基本结论
第二章 我国旅游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加入WTO对旅游业的影响
一、加入WTO对我国旅游业的总体影响
二、加入WTO对我国旅游业的分类影响
(一)对饭店业的影响
(二)对旅行社的影响
(三)对旅游景区的影响
第二节 知识经济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
一、知识经济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方式
二、旅游产业的本质特征符合知识经济的内在要求
三、知识经济对旅游产业发展影响的具体表现
第三节 IT技术对旅游业的影响与对策
第四节 公共安全问题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及对策
第五节 影响旅游经济安全的因素分析
一、关于旅游经济安全
二、影响国内旅游经济安全的主要因素
1、政府因素
2、经济因素
3、社会因素
4、旅游自身因素
第六节 国际组织对我国旅游业复苏与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组织地位的提升
二、与旅游业相关的国际组织
三、国际组织对我国旅游业复苏的影响
四、国际组织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第七节 信任因素对旅游企业战略联盟的影响分析
第三章 我国旅游资源发展分析
第一节 对社会旅游资源的认识
第二节 我国旅游资源产权问题分析
第三节 我国旅游资源开发分析
一、旅游资源开发中政府定位的经济学分析
(一)旅游资源开发作为产品的经济学特征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效率机制
(三)旅游资源开发中政府的合理定位
二、民俗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分析
(一)目前民俗旅游开发的误区
(二)深度开发民俗旅游的建议性策略
三、旅游资源适度开发及其度量指标
四、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政府管制
第四节 旅游资源经营权价格评估指标及方法分析
第五节 对旅游复合资源系统建立的价值分析
一、概述
二、模型的建立
三、不同视角的价值分析
四、结论
第六节“奇石画布”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分析
一、旅游资源概念解析
二、“奇石画布评价体系”的产生背景
三、建立“奇石画布旅游资源评价体系”
四、“奇石画布评价体系”的应用
第四章 2004-2005年我国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
第一节 2004年我国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2004年全国国内旅游基本情况
二、2004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及其构成
三、2004年1-12月入境旅游人数
1、2004年1-12月入境旅游人数(按入境方式)
2、2004年1-12月入境外国旅游者人数(按目的分)
3、2004年1-12月入境外国旅游者人数(按年龄、性别分)
四、2004年1-12月地方及主要城市接待情况
五、2004年度全国国际和国内旅行社100强
第二节 2005年年我国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2005年1-9月我国入境旅游接待收汇情况
二、2005年接待情况
三、2005年入境旅游人数
1、2005年1-5月入境旅游人数(按入境方式)
2、2005年1-5月入境外国旅游者人数(按目的分)
3、2005年1-5月入境外国旅游者人数(按年龄、性别分)
第五章 我国旅游交通发展状况分析
第一节 我国旅游交通发展现状分析
一、公路旅游交通分析
二、铁路旅游交通分析
三、水路旅游交通分析
四、航空旅游交通分析
五、索道旅游交通分析
第二节 我国旅游交通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滞后现象严重
二、交通服务质量令人忧虑
三、各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
四、信息化工作进展较缓慢
五、旅游交通发展障碍重重
第三节 区域旅游交通需求预测分析
一、预测思路
二、区域旅游需求预测
1、景区需求的特点
2、景区客源范围分析
3、旅游区划分
4、区域旅游需求预测
5、旅游区的旅游阻抗
6、旅游区的旅游需求
三、区域旅游交通需求预测
1、旅游交通方式分析
2、旅游交通需求
第四节 我国旅游交通发展对策分析
第六章 中国入境旅游业的波动周期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中国入境旅游业的波动周期
一、入境旅游客流量的波动周期
二、入境旅游收入的波动周期
三、入境旅游业波动周期的形态学分析
第二节 入境旅游业波动周期的成因分析
一、分析模式
二、国际旅游环境对中国入境旅游业的影响
三、国内环境对入境旅游业的影响
第三节 国内外环境及重大事件的影响分析
一、国内重大事件的影响
二、国际重大事件的影响
第四节 中国入境旅游业未来预测与筹划
第七章 转型环境中的出境旅游发展分析
第一节 出境旅游花费没有被严重低估
一、出境旅游花费与出境人次增长之比较
二、出境旅游花费国内统计与国外抽样之比较
三、出境旅游花费与人均国民收入之比较
第二节 出境旅游花费不是简单的内需流失问题
第三节 出境旅游发展尚不能成为贸易摩擦润滑剂
第四节 中国出境旅游增长过快 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一、我国出境旅游业发展的几个阶段
二、当前我国出境旅游发展水平
第八章 科技旅游发展分析
第一节 国外科技旅游的发展状况及启示
一、国外科技旅游的发展概况
二、国外科技旅游的主要特点
三、国外科技旅游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第二节 我国科技旅游发展分析
一、科技旅游的市场基础
二、对科技旅游的认识
三、科技旅游的基本情况
四、科技旅游的发展特点
五、科技旅游的发展问题
第九章 我国农业旅游和工业旅游发展分析
第一节 我国农业旅游现状及其意义
一、开展农业旅游的现状
二、发展农业旅游的意义
第二节 我国农业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一、我国“农业旅游”的发展历程
二、我国“农业旅游”发展的特点
三、我国“农业旅游”在促进发展中的作用
四、我国农业旅游发展现存的问题
五、我国农业旅游开发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六、对我国农业旅游发展的有关建议
第三节 西部地区发展农业旅游的分析
一、西部地区发展农业旅游的资源优势
二、西部发展农业旅游的制约因素
三、西部发展农业旅游的对策
第四节 农业旅游的亮点——成都市“农家乐”旅游调研分析
一、“农家乐”的起源及类型
二、发展“农家乐”旅游的意义及作用
三、发展“农家乐”旅游的对策措施
第五节 我国工业旅游发展历程、特点及开发模式
一、我国工业旅游发展历程
二、我国工业旅游的特点
三、我国工业旅游的开发模式
四、发展工业旅游的几点思考
第六节 我国工业旅游现状与发展分析
一、我国部分省市开展工业旅游的现状
二、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类型和地域分布
三、发展工业旅游的意义
四、进一步推进工业旅游发展的建议
第十章 我国旅游业主要细分市场分析
第一节 度假旅游
一、度假旅游成为潮流 我国度假旅游市场潜力大
二、休闲度假旅游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
三、探索我国度假旅游的发展道路
(一)度假旅游的界定
(二)度假旅游的特征
(三)我国度假旅游发展的两种主要模式
(四)我国度假旅游发展的新思路
四、北京郊区休闲度假市场调查分析
(一)北京休闲度假市场的发展背景
(二)市民的郊区出游行为特征
(三)北京郊区休闲度假市场的开发建议
第二节 红色旅游
一、红色旅游资源特点分析
二、红色旅游的若干特性
三、“红色旅游”独具魅力
四、红色旅游中的几个问题
1、红色氛围营造不够
2、游客需要满足不够
3、导游词模式化
4、旅行社与接待地协调不够
五、红色旅游开发的问题诊断及对策
六、我国红色旅游发展战略
(一)做强红色旅游的三个要素
(二)红色旅游开发应重视品牌构建
(三)以社区旅游模式推动红色旅游和谐发展
第三节 乡村旅游
一、开发乡村旅游的社会价值
二、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分析
(一)乡村旅游的理论与实践
(二)成都农家乐发展模式
(三)北京民俗村发展模式
(四)两种模式的比较、问题与对策
三、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分析
1、发展乡村旅游的现实意义
2、开发乡村旅游在我国的前景市场
3、利用当地乡村资源创建旅游资源优势
四、京郊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第四节 生态旅游
一、生态旅游市场培育分析
二、生态旅游管理框架分析
三、生态旅游对森林资源的影响机理分析
四、我国西部生态旅游的现状和开发建议
五、生态旅游区建设研究综述
六、建立我国生态旅游认证制度的分析
七、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 生态旅游概念的衍变与真正内涵
(二) 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
(三)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第五节 商务旅游
一、商务旅游的内涵与分类
二、商务旅游消费市场正在我国崛起
三、商务旅游产业发展方向分析
四、关于拓展我国商务旅游市场的思考
(一)商务旅游市场的发展状况
(二)商务旅游者的特点
(三)国外旅行社的商务旅游开发经验
(四)我国旅行社的商务旅游开发策略
第六节 自驾旅游
一、自驾车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二、自驾车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三、推动自驾车旅游发展的对策
第七节 特种旅游
一、我国特种旅游的发展过程
二、2002-2004年我国特种旅游的开展情况
三、特种旅游在我国入境旅游市场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四、特种旅游发展的有利条件
五、特种旅游面临的几个问题及有关工作建议
第十一章 我国旅游市场需求分析
第一节 我国国内旅游需求的空间特征与空间优化分析
一、概述
二、我国旅游需求的空间格局
三、我国旅游需求的空间调整策略
四、我国旅游需求空间的优化方案
五、我国旅游需求空间优化的等级体系
第二节 我国当前旅游消费需求不足的成因及对策
一、我国当前旅游消费市场分析
二、我国当前旅游消费需求不足的成因分析
三、我国当前启动居民旅游消费需求的主要对策
第三节 对国内旅游者的旅游商品需求差异性研究
第四节 我国旅游产业的投资需求与对策分析
一、固定资产投资是旅游业发展的动力之一
二、旅游投资的趋势变化
三、现行投资机制的缺陷
四、扩大旅游投资的对策思路
第十二章 中国旅行社发展分析
第一节 WTO与我国旅行社业发展分析
一、WTO关于服务贸易的一般原则和具体承诺
二、我国旅行社业的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
三、加入WTO给我国旅行社业带来的挑战
四、我国旅行社业的应对措施
第二节 网络时代的旅行社发展分析
一、旅行社从单一的咨询服务功能转为多维的信息交流
二、推出更能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旅游产品
三、打破传统的宣传促销方式,网上促销更广泛有效
四、做好旅行社售后服务功能的延伸,以更完善的服务拉住顾客
五、促进旅行社内部运作改革,提高经营运作效率
六、向复合型企业转变是今后旅行社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三节 外商投资旅行社进入我国市场的现状与特点分析
一、外商投资旅行社进入我国市场的情况
二、外商投资旅行社经营发展的主要特点
第四节 我国旅行社在散客旅游市场开发中的角色转变分析
一、散客的普遍定义
二、散客旅游兴起的原因
三、我国旅行社在散客旅游市场开发中的角色转变
第五节 旅行社的供应链管理分析
第六节 旅行社先行赔付的认定及其市场规范意义
一、前提条件是理顺法律关系
二、当务之急是建立经营规则
三、做好引导工作促进市场规范
第七节 中小旅行社的发展分析
一、中小旅行社的劣势分析
二、培育核心能力是中小旅行社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第八节 旅行社之间搭便车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一、旅行社之间的搭便车问题
二、纵向限制:产业组织理论提供的方法
三、对旅游业实践的分析
第九节 实现旅行社竞争优势的顾客价值管理模式分析
第十节 我国旅行社代理制的深层障碍及对策分析
一、旅行社经营的市场环境障碍
二、政府的过度保护
三、大旅行社集团并未形成
四、旅行社产品结构问题
五、克服障碍的对策分析
第十一节 我国旅行社业经济联合体模式分析
一、战略联盟型经济联合体的生命力不强
二、区域性旅游集团不利于旅行社业的发展
三、国旅行社集团发展模式构想
第十二节 我国旅行社企业亟需加强品牌营销
一、旅行社品牌营销的内涵
二、国际知名旅行社品牌营销实践
三、我国旅行社品牌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四、我国旅行社加强品牌营销的途径
第十三节 我国旅行社业发展对策分析
第十三章 中国旅游业发展竞争格局分析
第一节 旅游强国与旅游国际竞争力分析
一、旅游活动国际化是旅游国际竞争力的前提
二、旅游经营国际化是旅游国际竞争力的基础
三、旅游经济国际化是旅游国际竞争力的核心
第二节 城市旅游发展的竞争力分析与政策建议
一、城市旅游发展面临的竞争压力
二、决定城市旅游发展竞争优势的因素
三、政策建议
第三节 旅游产品竞争力及预警分析
一、旅游产品竞争力的内涵
二、旅游产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三、旅游产品竞争力评价及预警研究
四、实证研究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与旅游产品市场竞争力分析
第五节 我国旅游饭店业的竞争格局及对策分析
一、我国旅游饭店业的竞争格局与态势
二、我国旅游饭店业的竞争战略与对策
第六节 培育旅游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思考
一、面向国际化大背景,旅游企业集团化发展是必然选择
二、旅游企业集团化的国际比较
三、打造核心竞争力是我国旅游企业集团化的必然选择
四、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旅游企业集团的几点建议
第十四章 旅游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分析与评价
第一节 概述及文献回顾
第二节 数据及指标选取
第三节 旅游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因子分析
一、指标相关性分析及因子提取
二、基于因子的旅游上市公司业绩评价
第四节 研究结论
第十五章 中国旅游业发展趋势与发展战略分析
第一节 休闲度假旅游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
第二节 从自助游看散客旅游发展趋势
第三节 运用综观经济学理论推进旅游业发展
一、旅游业发展需要综观经济学理论的指导
二、旅游业发展“六要素”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
三、旅游规划和旅游业发展的带动作用
四、旅游业必须坚持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用综观经济学理论探讨突破地方旅游业的关键点
第四节 我国东西部地区旅游开发战略的比较分析
第五节 中国旅游业强国之路的八个核心命题分析
一、如何有效提升中国旅游形象,扩大中国旅游在世界旅游市场中的份额
二、如何有效拓展旅游产业内涵,建立优质、合理的“大旅游产业结构”
三、如何建立具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体系
四、如何建立科学的统计分析体系
五、如何培育旅游企业集团
六、如何构建合理的价格体系
七、如何建立旅行社垂直分工体系
八、如何理顺管理体制,建立与其他行业相协调的经营与管理体制旅游体制
部分图表目录
图表 2005年1—9月入境旅游人数图
图表 2005年1—9月过夜旅游者人数比例图
图表 2005年1—9月份按不同客源地划分的游客在华花费比例图
图表 2005年1-5月地方接待情况
图表 2005年1-5月主要城市接待情况
图表 2005年1-5月入境旅游人数(按入境方式)
图表 2005年1-5月入境外国旅游者人数(按目的分)
图表 2005年1-5月入境外国旅游者人数(按年龄、性别分)
图表 2004年全国国内旅游基本情况
图表 2004年1-12月国际旅游(外汇)收入
图表 2004年地方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情况
图表 2004年主要城市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情况
图表 2004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构成
图表 1978-2004年入境旅游人数
图表 2004年1-12月入境旅游人数(按入境方式)
图表 2004年1-12月入境外国旅游者人数(按目的分)
图表 2004年1-12月入境外国旅游者人数(按年龄、性别分)
图表 2004年1-12月地方接待情况
图表 2004年1-12月主要城市接待情况
图表 2004年度全国国际旅行社100强名单
图表 2004年度全国国内旅行社100强名单
图表 中国入境旅游客流量增长的波动周期
图表 中国入境旅游收入增长的波动周期
图表 中国入境旅游综合发展的主周期
图表 中国入境旅游业发展的主周期及形态学参数
图表 中国入境旅游业的分析模式图
图表 全球旅游人数增长率与中国入境旅游客流量增长率的对比图
图表 全球旅游收入增长率与中国入境旅游收入增长率的对比图
图表 中国入境旅游综合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图表 国内外重大事件对中国入境旅游业的影响
图表 1979-2008年我国客运索道年建成运营数、累计数与增长速率
图表 1997-2003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和花费
图表 2002、2003年我国出境旅游者首站地比重分析
图表 1995-2003年我国出境旅游人均花费变化
图表 不同职业游客旅游商品选购意向
图表 不同职业游客旅游商品选购差异
图表 旅游产品竞争力指标体系
图表 旅游产品竞争力预警信号表
图表 旅游产品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权重
图表 旅游产品竞争力各基指标调查汇总表
图表 红色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
图表 2004年北京市郊区民俗旅游村的基本情况
图表 北京市民俗旅游发展模式
图表 生态旅游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图表 生态旅游市场的培育
图表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西部风景名胜区
图表 旅游地居民旅游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影响感知内容
图表 基于旅游感知和态度的居民类型划分
图表 国外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研究的代表性理论
图表 旅游专门组织类别划分与举例
图表 旅游目的地形象推广模式
图表 福利最大的游客规模或俱乐部成员规模
图表 旅游产品开发过程
图表 旅游资源适度开发指标示意图
图表 旅游单一资源体系
图表 旅游复合资源体系
图表 资源环境复合系统模型
图表 景区效益与游客量变化图
图表 单一资源体系下企业与政策优势博弈图
图表 复合资源体系下企业与政策优势博弈图
图表 旅游资源定量评价参数
图表 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模糊打分
图表 典型的旅游出行链
图表 区域旅游交通需求预测流程图
图表 中国三大旅游市场发展速度比较
图表 中小旅行社的核心能力结构
图表 中国旅行社注册资本金和质量保证金要求
图表 我国城市居民旅游需求空间圈层结构
图表 旅游上市公司基本信息
图表 中国东西部旅游产业规模的比较
② 如何进行度假型旅游产品的开发
自己先玩,先考察!
③ 旅游产品开发的内容有哪些
旅游产品的开发适合有户外探险攀岩,还有适合老人的垂钓泡温泉,还有适合小朋友的儿童乐园等。
④ xx旅游开发和xx旅游产品开发的区别是什么
旅游产品是指旅行社为满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需要而向旅游者销售的所有服务和产品。旅游产品是由多种因素组合起来的特殊产品,由交通、住宿、饮食、游览、购物、娱乐六大要素构成,并贯穿于整个旅游活动中。旅游产品是旅行社竞争的核心,旅游产品开发设计对于旅行社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在分析我国旅行社产品开发中存在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今后旅游产品开发的对策建议。
旅游开发是指人们为了发掘、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而致力从事的开拓和建设活动
⑤ 山东省如何将观光类旅游和休闲度假类旅游产品结合开发
从字面上可理解为在观光类旅游产品的基础上着重进行休闲度假产品的规内划开发。远景设计研究院旅容游规划专家道:休闲度假旅游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休闲为主要目的,特定的文化景观和服·务项目为内容,具有目的地重复、消费能级高、层次丰富、一定停留时长等特点。而观光旅游是目前旅游活动的主流,如观赏异国异地的风景名胜、人文古迹、城市美景及其风土人情等,一般情况下新开发难度较大,这也是在其基础上来进行休闲度假产品开发的缘由。
⑥ 克罗里旅游产品开发(上海)有限公司真的是为客户设计高级度假旅游的机构不相信这是真的!有去过的么
2014年12月3日,上海教育电视台播放过了,骗子公司一个。
⑦ 山地度假旅游产品开发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从地形和交通方面看看把
希望可以帮到你了!
⑧ 养生度假旅游开发的模式有哪些
根据不同的发展重点和发展理念,对于养生度假旅游开发主要行程以下五种模式: 一、健康管理模式 健康管理模式以专业的健康维护计划,实现了“健康保障”和“健康管理”的完美结合。将健康管理模式引入到养生度假旅游开发之中,在一些景区或旅游地,开发者可以没有自己的医疗机构,但可以利用网络给游客带来贴心的服务。帮助游客完成寻名医、挂号及病后康复等一系列整体健康管理,即“IT+健康+旅游”的新模式。以网络平台、会员制的组织形式,对游客的生活起居等一系列生活方式做出合理安排,并根据需要提供营养餐的配送、健康检查、运动健身等系列活动,从而使游客身体上获得健康维护和健康促进。养生旅游目的地都可采纳这一类开发模式,它的开展可与保险公司、旅行社、医疗机构等进行合作,具体操作包括与健康保险打包合作提供体检、整体健康管理等,从而使旅游对人的身心带来影响,提供更理想的旅游项目。 二、医疗旅游模式 医疗旅游是通过把优质的医疗服务与养生康复休闲相结合的一种全新的养生旅游开发模式,它需要一定的医疗条件和医疗技术作为支撑,同时作为一种旅游养生方式,除了需要配备一定数量和较高水平的医疗人员外,还需要具有医疗专业知识技能的导游服务,为外地甚至外国游客提供交通食宿、医疗检查和观光旅游等一条龙服务。目前泰国、印度、韩国等国家提供的这种医疗旅游一条龙服务正令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趋之若鹜,也给这些国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现阶段,提供医疗旅游服务的机构主要为一些私人医院,一些旅游地能为游客提供牙科治疗和整形手术治疗,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改变,必将出现越来越多的医疗旅游服务机构。 三、健身俱乐部模式 以会员形式或出售消费卡的形式,依托主打旅游资源和产品,把一系列的养生休闲旅游活动,特别是健身旅游项目包装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开发模式。这种开发模式可以某一旅游目的地为基地,结合自助游模式,通过旅游项目的灵活组合和包装的方式,延伸至周边景区(点),从而扩大健身休闲活动的地域空间,并形成吸引力较强的多样化旅游产品。例如,组织开展自行车赛、攀岩、野营、徒步旅行等养生休闲运动旅游活动,还可策划以老年人为对象的饮食和运动相结合的预防生活习惯病旅游项目、以女性为对象的瘦身减肥项目、以小孩为对象的健康夏令营等。 四、养生休闲目的地 依托于龙头养生休闲旅游区与核心养生休闲旅游项目,以养生休闲为核心主题和吸引力,有相当丰度的产品支撑,具备完整的旅游产业要素构成的旅游目的地。很多景区具备发展成为这样类型项目的条件,但因产品的主题定位不够凸显,产品打造的方向有所偏离,产品支撑不够,要素配套有所欠缺,以及在运营与营销上存在不足,还未形成真正的养生休闲旅游目的地。比如文登等等区域。 五、养生休闲旅游区 具有某类养生休闲核心主题,有基本项目和要素配套的旅游景区。此类景区一般拥有较为独特的养生资源,但“养生”的具体产品还未完全将主题贯彻落实,市场目标结构和产品结构未很好地对应,生态养生旅游产品的优势没有完全挖掘出来,景区可提升的空间较大。
⑨ 关于休闲度假型的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产品的整合研究的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怎么写
我提供
⑩ 旅游产品开发的介绍
旅游产品开发是根据市场需求,对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人力资源及旅游景点等进行规划、设计、开发和组合的活动。由于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客观存在,为保持旅游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有处于成熟期的一代旅游产品,也有处于成长阶段的一代产品,同时还有正在开发当中的一代产品,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旅游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应该未雨绸缪,及时分析外部环境,预测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具有前瞻性地适时进行旅游产品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