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湿地旅游发展现状
Ⅰ 我国湿地生态旅游的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
开发中的问题
1、湿地生态旅游资源退化、污染严重,动植物种类和数量锐减。
由于诸多人为原因,我国的湿地面积锐减。近年来,青海湖的湖面面积减少了301.6km2,昔日的鸟岛变成了半岛。目前,鄱阳湖的天然水域面积从1954年的5100平方公里缩小到了3900平方公里;洞庭湖区面积1949-1975年30年间减少了1659平方公里。三江平原直到现在仍然在被大量的开垦为农田。
同时,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大,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化肥、农药被排入湿地,湿地水质遭到极大破坏,污染的加重也使得湿地的生态功能日益下降。
2、管理者、旅游者及社区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导致旅游开发中生态破坏严重。在现实的开发利用中,旅游者往往认识和享受了湿地,却忽视了对湿地的保护。一些所谓的生态旅游者并不具备进行生态旅游的资格,他们中甚至有人不知生态伦理道德为何物。由于旅游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产业,一些管理者和社区居民为谋得短时暴利,不惜对湿地旅游资源过度开发,甚至进行毁灭性的开发。参与者与开发者的生态意识的薄弱是导致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严重受损甚至退化、生态功能受到极大损害的重要原因。
3、湿地保护、社区扶贫经费投入不足,旅游收入分配不合理。
投资者和管理者在实现资金回笼的同时,应投入一定比例的资金对湿地资源进行维护,必要时应对受损湿地进行建设性恢复。但是,由于受经济利益的趋势,开发者往往重开发轻保护,很少或几乎不拿出资金进行资源的保护与建设,这给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社区扶贫是湿地生态旅游的又一重要功能,而有些社区,当地居民得不到应有的利益,日益增多的游客又扰乱了他们的正常生活,这使得他们原本薄弱的生态意识更加淡薄。
开发的对策
1、加强对现有湿地的保护,对已破坏湿地进行建设性恢复。
实践证明,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现有湿地资源的最有效的途径。但我国的自然保护区数量仍然太少,面积也太小,现有的湿地自然保护区不能有效的保护湿地资源。我们应在对已建立的自然保护区加强管理的同时,增加湿地保护区的数量,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对湿地及湿地生态系统的研究和监测工作,为湿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可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对已破坏湿地进行建设和恢复的方法主要有休牧、休渔、建设生态工程等。生态工程是恢复已破坏湿地的一个根本性办法,它是指通过人为的培育替代生境来代替以污染了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工程时,应注意替代生境与原生境的功能相等性。
2、着力塑造旅游形象,全面开发旅游产品。
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也需要特色鲜明的旅游形象。在湿地生态旅游区的形象设计上,要着重突出湿地的生态功能及其生物多样性。
在设计旅游形象还应设计出相应的载体,如旅游纪念品、景区吉祥物、宣传口号等。我国湿地生态旅游产品的主要类型有: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科学考察、科普教育及生态美食。其中生态观光中的观鸟活动是湿地最具特色的旅游产品,也是当今世界上最热门的旅游活动之一。
3、与原有产业相结合,开发新的湿地生态旅游项目。
在开发式地生态旅游的过程中,不应将原有的湿地产业全部废除,而应将旅游业与当地的传统产业相结合,开发出湿地旅游与湿地农业、渔业相结合的旅游项目。
4、将湿地生态旅游纳入到地区旅游发展规划之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我国的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基本上都与一定类型的其他旅游资源并存。我们应综合考虑地区的资源状况,在地域分工理论的指导下,将其与周边资源共同开发,形成整体协调的大旅游区。
5、加强法律和法规建设,将湿地生态旅游纳入法制化轨道。
我国开发湿地生态旅游中的很多问题都与缺乏明确的法规、条例有关。政府应制定适宜的湿地保护、利用和管理条例,并加强监督和检查。(
Ⅱ 国外全域旅游发展现状
旅游发展新趋势
1、旅游消费趋势:由门票消费走向体验性消费
所谓旅游体验,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受到外部景观、环境和其他活动(人为的或动物的等)对自身的心理作用,引起自我心理感受发生独特变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旅游者心理受到外界刺激,而产生愉悦、痛快、畅爽、升华和忘我的心路历程
Ⅲ 最近2016年国外的旅游发展的现状是怎样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旅游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2004年我国旅游业全面恢复振兴并有突破性发展,入境游、国内游、出境游三大市场全面振兴,旅游总收入达到6840亿元,相当于全国GDP的5.01%,2004年我国出境旅游增势强劲,公民出境旅游超过2800万人。2004年全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10903.8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96%,比2002年增长11.37%。 2005年1—10月份,入境旅游人数10018.07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1.57%。2004年中国内地旅游出游人数达到11.02亿人次,首次突破10亿人次大关。国内旅游收入达到4711亿元。2004年底全国共有15339家旅行社,新增加1978家,其中,国际社增加108家,国内社增加1870家;旅行社总资产424.38亿元,同比增长9.42%;直接从业人员为24.62万人。 作为国民经济的新兴行业,中国旅游业在发展初期就明确了开发建设的基本方针。一方面坚持对外开放,广泛吸引海内外各界资金;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鼓励国家、集体、个人迹山投资建设旅游项目。这种开放的投资方针推动了中国旅游投资市场的活跃和旅游接待能力的提高,为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创造了条件。尽管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和障碍,特别是旅游业管理体制和投资机制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但总体上看,中国旅游业的投资环境呈不银御断优化的趋势。 西部地区依靠其天然的自然资源获得了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机会,国内外投资者开始关注西部旅游业。但是,由于西部交通等基础设施的相对落后,发展西部旅游业相对海南、深圳等沿海地区而言难度要大得多。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后,西部旅游业迎来新的机遇,也给了垂涎西部旅游业的投资者们出手的良机。 未来10 年间,我国旅游业将保持年均10.4%的增长速度,其中个人旅游消费将以年均9.8%的速度增长,企业/政府旅游的增长速度将达到10.9%,到2020 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到2010 我国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例将从2002年的5.44%达到8%。因此,作为六大新兴消费热点行业之一的旅游行业,在今后几年内将存在重大的投资机会。您若想对旅游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旅游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报告共有十八章,首先介绍了旅游业的定义与投资特性,接着对相关行业、国际旅游业的现状、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概况进行了阐述。然后对的入境旅游、生态旅游、黄金周旅游、红色旅游、温泉旅游、旅游小城镇、主题公园、锋州岩其他等进行了细致透析。随后对旅游业市场细分与消费者、旅游电子商务、旅游业的竞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对旅游业上市公司、我国的重点旅游资源进行了概述。最后对旅游业的前景趋势做出了科学的预测。
Ⅳ 求高手介绍一下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开展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意义,以及国内外在此领域中的研究现状…
一、风景名胜观光旅游
风景名胜资源,系指富集着以独特自然景物和悠久历史文物古迹取胜,以景物环境为载体,人类实践创造的,有普遍社会价值的优秀财富。我国山河壮丽,景观奇特,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具有丰富的风景名胜资源。
依托丰富的风景名胜旅游资源,以下几种主要模式适合风景名胜旅游资源的开发:(1)科学考察为主导的风景名胜旅游。可以开展此类旅游的有黄龙寺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五大连池等。(2)历史古迹类风景名胜旅游,如古长城、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名胜区等。(3)文化类风景名胜旅游,如我国的四大佛教圣地的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等风景名胜区。属古石窟艺术文化的,如我国的麦积山、龙门、云冈、敦煌等风景名胜区。(4)自然类风景名胜旅游,如桂林漓江山水、庐山、秦皇岛北戴河、承德避暑山庄、海南三亚等。(5)民族风情观赏类风景名胜旅游,如内蒙古草原风光、海南黎族村寨等。(6)现代工程观赏类风景名胜旅游,如长江三峡大坝、南京长江大桥等。
二、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红色旅游资源”指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新中国成立以前,包括红军长征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重要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从地域范围上,主要是指革命老区和红军长征线,但以长征沿线为重点,这就形成了井冈山、瑞金、韶山、遵义、延安、西柏坡一条“红色”主线。国家大力培育的重点红色旅游区包括:以上海为中心的“沪浙红色旅游区”;以韶山、井冈山和瑞金为中心的“湘赣闽红色旅游区”;以百色地区为中心的“左右江红色旅游区”等。围绕着 “红色旅游”线路开发与挖掘沿线的旅游资源,可以形成上下一线的旅游链条,形成当地旅游资源的整体联动,进而促进本地旅游经济上档次、上水平,促进本地经济快速健康地发展。
三、民俗旅游
民族旅游以观赏、理解以及参与地域性风土人情为目的,特别适合于较短时段、较短路途的乡村旅游。它主要是将旅游区纳入文化之中,进而展示区域文化特征。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及支系,都有自己传统的民族文化,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性,各地区、各民族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交通、宗教、节庆、婚丧、礼仪、集市等都具有特色,并富有极为强烈的可视性和独有的观光魅力。
根据资源的特点,民俗旅游开发方式应该采取多种模式:(1)集锦荟萃式,如深圳的中国民俗文化村、北京的中华民族园等;(2)复古再现式,杭州和香港的宋城、无锡的唐城、吴文化公园均属于此类;(3)原地浓缩式,如当地政府或投资商在当地觅取合适地段,建以当地民俗文化为主题的主题公园,集中呈现民俗精华,如海南中部的苗寨和黎寨风情园均属此类;(4)原生自然式。它是在一个民俗文化相对丰富的地域中选择一个最典型、交通也比较便利的村落对旅游者展开宣传。以村民的自然生活生产和村落的自然形态为旅游内容,除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外几乎没有加工改造,如广东连南三排瑶寨。(5)主题附会式,如苏州名园”网师”园传统上仅白天对外开放,让游人欣赏江南园林的造园艺术和文化内涵,夜间不对外开放。(6)短期表现式,指一些特定的民俗文化只存在于很短的时间,激发短暂的旅游人流,如内蒙古的“那达慕”大会、回族的“古尔邦节”、白族和彝族的“火把节”,以及松桃苗族花鼓、滩堂戏、下火海等。
四、体育旅游
近年来,体育旅游已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体育旅游在发达国家开展得十分普遍,尤其是欧美地区,那里的人们己不满足于周末逛公园了,而是通过旅游参与一些体育活动,比如骑自行车郊游、上山滑雪、山间旅游,周末的时候到海滨冲浪、游泳、乘游艇出海等,既达到健身目的,又实现了对大自然的回归,使身心彻底放松。
体育旅游在我国的开展仅有十几年的历史。1986年成立了中国国际体育旅游公司,先后进行了一系列大型活动,例如:丝绸之路国际汽车拉力赛、老式汽车远征旅游、国际马拉松赛马、热气球邀请赛等大型体育旅游。此外,还在一些适合各项体育旅游的地区开发了许多项目,例如:珠峰探险、大渡河漂流、黑龙江狩猪、桂林一云南自行车游、丝绸古道汽车游、篙山少林寺武术游、沙漠一草原骑马骆驼游、阿坝地区徒步旅行等。最近,辽阔的内蒙古草原成为体育旅游的新热点,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源源不断地涌到内蒙古自治区风景名胜地,在响沙湾滑沙;在呼伦贝尔盟举办的”冰雕雪橇节”上人们在天然滑雪场上一展风采;夏天,游客在海拉尔举行全国橡皮艇漂流赛。包头、呼和浩特先后成立射击、攀岩俱乐部,开辟黄河漂流一爬响沙湾一登山等活动。海南则是开展帆板、海上摩托艇、海上跳伞,潜水等多种运动项目的好去处。
五、考察/探险旅游
指旅游者从未见过、听过或者经历过,既标新立异,又使人特别兴奋或惊心动魄的旅游活动。许多旅游者把获得各种刺激性的探险看作是一种享受。因此,探险旅游也属于一种享受旅游。我国的探险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碧绿的草原,茂密的森林,巍峨的雪山,茫茫的荒漠,奔腾的江河,汹涌的大海,由于偏远与艰险,许多美景至今仍完好保存在广阔人迹罕至的区域,被外界称之为“净土”。依托丰富的探险旅游资源,能够开发的旅游项目繁多,主要有秘境旅游、海底旅游探险、沙漠旅游、斗兽娱乐旅游、狩猎旅游、体育观战旅游、激流探险、洞穴探险、矿井探险、高山探险、森林探险等。我国开设此项目较成功的是海南,人们在此可潜入海底欣赏五彩斑斓的珊瑚礁和各种各样的热带鱼,还可观赏海底村庄、海底森林等,吸引了大批的国内外游客。
六、观光农业旅游
观光农业旅游是旅游市场中的一种新产品,游为主题,巧妙利用城乡各种差异来规划、设计是以农业资源为基础,以生态旅、组合旅游产品,以引起旅游消费欲望,满足旅游者食、住、行、游、购、娱的需求以及参与新型农业技术与生态农业活动、感受大自然情趣的一种旅游形式,简称观光农业。
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开发项目,观光农园这一旅游新产品不仅日趋活跃,而且日渐显示出良好的旅游开发前景。在我国发达地区的一些大中城市周边交通便利的农业地带开展的”当一天农民”、”插队落户”等观光农业旅游(或乡村旅游)已搞得红红火火。游历了名山大川的都市旅游者,在农业旅游中找到了一种真正接近自我、回归自然的乡土感觉。观光农园以其山清水秀,花果满山,鱼跃禽鸣,荷塘万里,凉亭竹棚,蕉林蔗林成片的农耕景观,从另一方面圆了许多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以农业生态的独特魅力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
七、湖泊湿地旅游
湿地生态系统的景观单一,景观结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进行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时,要注意开发项目的特色性。开发项目包括观鸟、水上体育运动、垂钓、捕鱼等活动。重点开发项目为观赏鸟类。青海湖鸟岛是我国最著名的观鸟胜地,新疆巴音布鲁克、山东荣成、鄱阳湖、洞庭湖、崇明岛、扎龙保护区,等均是观鸟的理想之地。
但我国的观鸟活动近年来才开始活跃起来,市场的全面发展需要培育。进行观鸟旅游活动的开发,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地点和掌握鸟类的生活习性,尤其是迁徙的季节,同时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导游。编制观鸟旅游指南也非常重要,内容主要包括观鸟时间、地点和注意事项。除专业观鸟外,还可以举办鸟类鉴赏和知识讲座、观鸟夏令营、筑巢引鸟、观鸟比赛等生动活泼的参与性活动。
八、山(岳)地旅游
山地是综合型的极具生态价值的生态旅游资源。山地系统本身是地球内、外应力错综共同作用的结果,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地质、地貌景观的多样性。山地系统由于土壤、植被、生物、气候系统的垂直带谱分布明显,特别是我国地貌的区域的界山往往具有东西或南北自然环境的过度性质,不仅出现生态的、物种的多样性和特殊性,而且造就了生物景观、水文景观、气温景象的多样性与特殊性。山地的绿色植被、丰富的动植物、鲜明的垂直带谱、新鲜的空气等对生态旅游者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山地生态旅游内容十分丰富,登山、健行、森林探秘、动植物观赏、温泉疗养、洞穴与瀑布探奇、宗教活动等,都是山地旅游的代表项目。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发展山地生态旅游的潜力极大。目前开发比较成功的有黄山、庐山、张家界、九寨沟、长白山、五指山、武夷山等。西安市秦岭山地生态旅游的开发也很有新意。中国山地生态旅游未来应重点开发的地区,疗养类有庐山、黄山、莫干山、鸡公山、峨眉山等;宗教探访类有四大道教名山和四大佛教名山;洞穴探奇类有贵州织金县织金洞、重庆武隆芙蓉洞、湖南张家界黄龙洞、鄂西腾龙洞、四川丰都雪玉洞、辽宁本溪水洞。
九、草原旅游
草原旅游是以草原生态系统为旅游对象的旅游活动。我国有60亿亩草地,约占国土面积的40%,其中83%的面积分布在我国西部。我国不仅有大面积辽阔的温带草原,更有世界独一无二的分布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草原,还有热带、亚热带草地。比较著名的大草原、草地有十处:锡林郭勒大草原、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鄂尔多斯荒漠草地、青藏高原高寒草原、新疆山地草原、甘肃祁连山地草地、云南香格里拉山地草地、云南元江河谷的热带草地、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温带疏林草地以及四川红原草甸等。
十、森林旅游
所谓森林旅游是指人们在林区依托森林风景资源开展的以旅游为主要目的的多种形式的野游活动。这种旅游无论是直接利用森林还是间接利用森林,都属于生态旅游的范畴。森林具有吸碳吐氧、阻风吸尘、降低噪声、净化水质、调节气温等多种生态功能,环境质量一流,特别是森林中空气负离子浓度高,森林植物又能产生一种精气,也叫植特芳香气(外国称“芬多精”)可以杀灭有害细菌,消除病菌,具有防治高血压、冠心病、神经官能症、哮喘、气管炎等多种疾病的功效。所以,在世界性的旅游热浪中,以“回归自然”为主题的森林旅游业前景十分看好。我国被海内外游客评选出的“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中就有35处与森林有关。我国森林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森林面积15894.1万公顷,从森林面积的绝对数量来讲,居世界第五位。特别是我国地跨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等众多气候带,林区自然景观多姿多彩。大小兴安岭壮美的大森林;川滇雪域高原的古老原始林;东南沿海的“海底”森林(红树林);大漠深处的胡杨林;喀斯特地貌的石山森林;还有整齐壮观的人工林海、竹海。
Ⅳ 欧洲景观的特点及其旅游业的开发现状(1500以上)
简析欧洲、亚洲旅游景观的特点及其旅游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内容提要:作为世界的两个主要大洲,欧洲和亚洲总是以‘亚欧’这样的方式出现在世人的视眼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欧洲和亚洲不仅在经济、科技、文化的巨大成就上受世人的瞩目,其旖旎绮丽,让人流连忘返的优美景观也是一大制胜法宝。每年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游客,同时也推动着两个大洲各方面的发展。下面我们就来一一领略它们的美、发展的现状以及怎样才能发展得更好。关键字:欧洲 亚洲 旅游 发展现状 问题 应对措施 正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满足了物质需要的同时,精内容提要:作为世界的两个主要大洲,欧洲和亚洲总是以‘亚欧’这样的方式出现在世人的视眼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欧洲和亚洲不仅在经济、科技、文化的巨大成就上受世人的瞩目,其旖旎绮丽,让人流连忘返的优美景观也是一大制胜法宝。每年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游客,同时也推动着两个大洲各方面的发展。下面我们就来一一领略它们的美、发展的现状以及怎样才能发展得更好。关键字:欧洲 亚洲 旅游 发展现状 问题 应对措施 正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满足了物质需要的同时,精神文明也成为大家日益追求的主流。谈到精神文明,就不得不说说旅游了。试想一下,当我们在灯红酒绿、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每天为了生活而时刻把精神弄得像一根拉紧了的弦,该是多麽痛苦的事。那不妨再发挥想象力想象一下,卸下所有压力与包袱,和家人朋友爱人甚至只有你自己一个人,静静地行走在西欧、北欧的小城市、小镇。一切都那么清静、那么与世无争,一定是一件很惬意的事。当然,如果在浪漫之都法国,你还可以享受到红酒,香槟,薰衣草。冲浪,踏青,垂钓。此外水上城市威尼斯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浪漫与辉煌的结合。佛罗伦萨 圣母之花大教堂,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更是一种不可言语的精神冲击吧!更喜欢自然景观的就去费森,走浪漫之路,看看睡美人和白雪公主的故居——新天鹅堡。走浪漫之路,奔萨尔斯堡,拜访一下莫扎特住的粮食街。喜欢汽车的男士就绕道去趟慕尼黑看看宝马是怎么造的。和欧洲的奔放相比,亚洲景观的典雅也是你释放压力的一大圣地。位于约旦的死海,海水可是有美容效果的哦,有什么药物会比这天然的产品更滋养呢?日本富士也会给你不一样的视觉享受。中国的桂林山水、安徽黄山‘四绝’、壮观的黄果树大瀑布、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相信他们其中的每一个都足够让你惊叹自然就是最伟大的造物者和艺术家。 欧洲:全称为"欧 罗巴洲"。现代的闪米特人将西方日落处叫"欧罗巴"。此后在传播过程中略有成 长,他们渐渐把居住地的东部地区叫"亚细亚"、西部地区叫"欧罗巴"。欧、亚两 洲紧紧连在一路,两洲的区分是依照两地分歧的天然条件来决定的。两洲以乌拉 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脉、黑海、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 作为其分边界。欧洲是成本主义经济成长最早的一个洲。十九世纪中叶,欧洲不 少国度已进入成本主义高度发财的帝国主阶段。 帝国主义之间的抵触和斗争一向 表示得很狠恶,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在欧洲产生的。 居平易近:欧洲是人丁密度最大的一洲。乡村人丁约占全洲人丁的 64%,在各洲 中次于大洋洲和北美洲,居第三位。欧洲的人丁散布以西部最密,莱茵河中游谷 地、巴黎盆地、比利时东部和泰晤士河下流每平方千米均在 200 人以上,欧洲绝 大部分家平易近是白种人(欧罗巴人种)。居平易近分属下列语系:印欧语系,属 此语系的居平易近占全洲总人丁的 95%,包含斯拉夫、日尔曼、拉丁、阿尔巴尼 亚、希腊、凯尔特语族的平易近族;乌拉尔语系,包含芬兰、乌戈尔、萨莫耶语 族的平易近族。居平易近多信上帝教、基督教新教和东正教等。位于意大利首都 罗马市西北角的城中之国梵蒂冈,是世界上帝教中间。 欧洲大部分地区地处北温带,天气和缓湿润。西部大东洋沿岸夏季风凉,夏季和 缓,多雨雾,是典范的海洋性温带阔叶林天气。东部因远离海洋,属海洋性温带 阔叶林天气。东欧平原北部下温带针叶林天气。北冰洋沿岸地区夏季冰冷,夏季 风凉而短促,属热带苔原天气。南部地中海海沿岸地区冬暖多雨,夏热死板,属 亚热带地中海式天气。 天然资本:欧洲的矿物质源以煤、石油、铁比较丰富。煤首要散布在乌克兰的顿 巴斯、波兰的西里西亚、德国的鲁尔和萨尔、法国的洛林和北部、英国的英格兰 中部等地,这些处所均有世界闻名的大煤田。石油首要散布在喀尔巴阡山脉山麓 地区、北海及其沿岸地区。其它比较首要的还有天然气、钾盐、铜、铬、褐煤、 铅、锌、汞和硫磺等。阿尔巴尼亚的天然沥青世界闻名。欧洲的森林面积约占全 洲总面积的 39%(包含俄罗斯全数)。占世界总面积的 23%。西部边疆为世界闻名 渔场。 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亚欧大陆的东部,东、南、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西亚西北部濒临大西洋的属海——地中海和黑海。面积约4400万平方公里,是地球上面积最大的一洲。它北近北极,南过赤道, 跨纬度90°左右,在各大洲中跨纬度最多,因而由南向北具有从热带到寒带 的各种气候生物带。东西跨经度达164°,东西时差达10小时之多。同时与其他因素相结合,造成了东西巨大的差异。显然,巨大的面积形成了广阔的旅游空间,景观多样性形成了多种自然旅游资源的基础。亚洲地形具有许多特点,最明显的特点是地势高峻,高差很大,既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又拥有世界陆地最低的洼地—— 死海(其水面为—392米)。高差悬殊是自然旅游景观多样性的基础之一。亚洲地形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地形复杂,但以山地、高原为主。山地、高原 面积广大虽然给交通带来了不便,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受到严重影响,但在有条件的地方如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一带,登山旅游和探险活动十分盛行。亚洲虽然山地、高原很多,但在东部和南部、北部也有许多地势低平的大平原,包括中国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湄公河平原、湄南河平原、印度河-恒河平原,以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等。由于这些地方一般水系发育良好,交通发达,植被丰茂,水热条件优越,自古以来即为发达的农耕区,在古代都曾经是人类文化的摇篮。如黄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都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古文化发源地。而现今也都是著名的旅游区。亚洲海岸线很长,约为69900公里,南部多大半岛,如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东缘多岛弧群,如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和马来群岛,等等。由于处于较温和或炎热气候条件下的海岸线和岛屿比例较大, 因而具有较为丰富的海滩旅游资源。亚洲东部和东南部的岛屿上多火山地震,为开展火山探险旅游活动创造了条件。
亚洲的大河由于源远流长,常常有较长河段穿过崇山峻岭,其巨大的落差不但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而且也在两岸形成壮丽、险峻的自然景观,河道本身也形成急流险滩。在这些急流险滩河段,既可乘船沿河欣赏自然风光,也可以开展漂流探险活动。而中下游河道,由于水流较为平静,河道宽广,一般可开展沿江、沿河的巡游活动。亚洲湖泊众多,不仅有航运或滞洪之利,而且是主要的旅游资源。亚洲的湖泊类型很多,有由于地质内力作用形成的构造湖如贝加尔湖和死海,原来为海的一部分的海迹湖如里海和咸海,冰川作用形成的冰川湖,火山作用 形成的火山湖如白头山天池和风蚀作用形成的风蚀湖。它们各有不同的特点,但它们都具有风景美丽、水面平静的特征。其中不少湖泊如天池和死海,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风景游览胜地。 欧洲和亚洲的旅游发展现也各有千秋。19世纪中期,英国人托马斯·库克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托马斯·库克旅行社,标志着近代旅游业的诞生。旅游业的出现和蓬勃发展充分显示了其强大的经济功能,特别是旅游业的高度关联性和显著的经济效益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持久的推动作用。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已经由快速发展阶段步入了缓慢增长阶段,但世界旅游市场仍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欧洲旅游业发展迅速,欧洲的旅游设施、旅游软件服务、电子旅游等新旅游业态蓬勃发展,入境游和出境游游客规模和数量上升迅速。目前,欧洲旅游业发展迅速,欧洲的旅游设施、旅游软件服务、电子旅游等新旅游业态蓬勃发展,入境游和出境游游客规模和数量上升迅速。目前,亚洲旅游市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亚洲市场的旅馆以及旅游设施在质量方面大有凌驾于欧洲之上的态势,因此欧洲各国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亚洲地区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拥有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旅游资源。但由于近代史上大多数国家都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经济社会发展曾长期落后,旅游业发展也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的60年代,旅游业才逐步在一些国家兴起。因此,亚洲曾被国际旅游业界称为新开发的旅游区。 作为世界上后起的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发生地,亚洲旅游业的增长情况,这些年更是世界上最好的,而且后劲越来越足。 虽然现在欧洲和亚洲两个大洲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还算乐观,但是还是面临这一些问题。一是政策效应还未完全显现。社会对旅游业的认识仍然不足,关于如何建设“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还未得到有效破解,局部出现旅游投资过热、盲目攀比国际化等新问题。二是市场主体发育滞后。一方面缺少龙头企业特别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活力严重不足、创新乏力,旅游企业距离市场化、产业化、现代化、国际化尚有差距。三是产业结构待优化。旅游产业链较短,一些地方旅游业发展中门票经济占较**重,旅游业产业融合需进一步深化,地区间旅游业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四是目前我国散客服务体系滞后,针对散客市场的服务质量有待提升。五是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频发,为旅游安全敲响警钟,需更加重视旅游安全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各国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应对措施。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等欧洲旅游大国吸引的外国游客数量大幅减少,国际金融危机为欧洲旅游业蒙上了一层阴影。 据法新社报道,今年7月和8月,旅游业居全球之首的法国吸引的外国游客数量同比下降了近三分之一,而今年前五个月,法国吸引的外国游客数量同比下降了15.5%。同时,今年夏季,西班牙吸引的外国游客数量同比也下降了10%,而今年上半年西班牙吸引的外国游客总量同比下降了11.4%。同其他欧洲国家一样,到西班牙旅游的外国游客减少了在吃喝方面的花费。据西班牙酿酒商估计,今年8月,西班牙啤酒销量同比将下降13.5%。为支持本国旅游业发展,西班牙政府已决定拨款10亿欧元。 另一欧洲旅游大国意大利也未能幸免。今年6月和7月,意大利海滩游客数量同比减少了150万人次,而今年5月至10月意大利吸引的外国游客人数预计同比将减少8.3%。 由于旅游市场需求锐减,意大利的酒店纷纷开始降价。今年第二季度,意大利酒店的房费平均下降了8.3%,其中三星和四星级酒店降价近30%。这一系列都旨在给游客营造出一个最好的旅游环境和旅游氛围。 总之我们有理由相信,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景观和人们的不懈努力,欧亚洲一定会成为全世界人们的旅游圣地,成为最美丽的人间天堂。
Ⅵ 湿地旅游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威胁主要包括哪些
干扰因素威胁主要有生产性人为干扰、生活性人为干扰及其它类人为干扰。
一、生产性人为干扰
生产性人为干扰包括工农业生产和湿地旅游开发的非生态性等,也可称之为产业性干扰,其对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危害,是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注重产业结构调整,粗放发展,忽视生态环境保护所致。目前,这类干扰是影响杭嘉湖地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主导因素。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旅游业开始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型,旅游消费者的大自然情怀不断提升,湿地生态旅游迅速发展,各地都兴起了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热,将其作为旅游产业的重点加以发展,相关主体大力开发湿地经济价值,对湿地保护带来了严峻挑战。地方政府为解决湿地保护经费,加快地区经济发展,解决财政困难,大量引入非政府资本,出让经营权,鼓励决策者和经营者充分利用廉价的自然资源,尽快尽多的将其转化为经济指标的增长,淡化了湿地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的保护,而湿地经营企业作为经济人,为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更多地注重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缺乏规划,急功近利,导致开发过度,建设强度过高,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火。
(一)农业生产的非生态性
农业生产的非生态性主要表现为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及高密度养殖等导致的湿地有毒物质增加,富营养化加重,水质下降,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自净能力降低。杭嘉湖地区是我国水稻重要产区之一,为增加产量,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氮肥、磷肥等,施入农田的化肥实际利用率仅为30%-50%,氮肥为30%-50%,磷肥为7%-15%,大部分随农田排水进入附近水体,导致湿地水体富营养化,其后果就是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并使水禽的食物来源受到极大影响,对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养殖业、种植业不科学合理发展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如地处湖州市德清县的下渚湖湿地,湖区沿岸有三家养猪场,除部分猪粪用作肥料外,其余猪尿、部分猪粪和猪舍冲洗废水一起直接排入湖中。该类废水有机物浓度高、悬浮物多、氨氮含量高、臭味大,对湖水污染严重。为获得更大的鱼类养殖密度和经济效益,直接向湖泊中投放鱼类饵料。此外,湖区种植大量菱角,农民直接向水体撒化肥和农药,也严重恶化了水质。可见,养殖业、种植业非生态化发展,加速了湿地富营养化进程,造成湿地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和湿地自净能力和生态服务功能的下降。
(二)工业生产的扩张及其非生态性
杭嘉湖地区是乡镇工业和民营经济的发达地区,除农业污染物增加造成湿地生态环境恶化之外,工业化发展所带来的湿地面积的减少和湿地生态的恶化是生产性人为干扰又一重要诱因。一方面,工业化发展带来了土地资源需求的不断扩张,导致大量湿地面积缩小或消失。如2005年杭州湾产业带湿地面积约为1.78×105hm2,其中海宁市湿地资源丰富,其次是杭州、嘉善,而当年湿地面积的7%左右因工业发展占用而丧失,其中平湖市湿地资源年均减少1%以上,变化显著,嘉兴市区和杭州市区也在区域平均水平上下。预计到2020年期间,由于建设用地持续扩张,环杭州湾产业带湿地将发生大面积退缩,约1.2×104hm2的湿地将转变为建设用地。目前,环杭州湾产业带湿地受建设用地侵占的威胁较大,其中“一级风险等级的湿地面积约8000多hm2,约占湿地退缩总面积的69%;二级风险的湿地面积约2000多hm2,约占湿地退缩总面积的19%;三、四级风险的湿地各有700多hm2,占湿地退缩总面积的6%左右。随着建设用地的扩展,对湿地的侵占趋势没有减弱。”另一方面,杭嘉湖地区是我国工业尤其是乡镇工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工业产业的层次低,经营粗放,大量含有多种有污染物和过量养分的工业废水大多未经处理便直接排入河流、湖泊、近海海域。工业污染已严重破坏了区域内类湿地的生态环境,目前,除钱塘江干流的水质保持良好外,其余中小河流和平原水网水质污染均较严重,大多数城市河流有机物污染问题突出,并出现季节性的或终年的水体黑臭现象。近海海域水体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嘉兴所处近海海域在整个浙江省中水质最差,100%为四类海水,杭州湾水质全部为劣四类,导致了近海海域生物生存质量差、生物完整性、丰富度已受到很大影响。
二、生活性污染
生活污染包括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人粪尿等,始终是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危害源之一。生活污染对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引起关注。随着农村经济的结构调整和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居民的比例不断增加,人粪尿的利用率却不断降低,加之村镇生活污水的处理设施缺乏,这就使得生活污染对湿地的潜在和实际危害性日益增大。可见,生活性污染对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危害不可小视(表1)。
三、其它人为干扰因素
除生产性人为干扰、生活性人为干扰因素外,对杭嘉湖地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人为干扰因素还很多,主要包括不谨慎地引进外来生物物种、不合理的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不科学的湿地管理制度安排及其运行机制缺失等。
(一)外来物种的引进
不谨慎地引进外来生物物种,容易导致原生物种消失,并影响到湿地的水质,导致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水平的退化。杭嘉湖地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受外来物种侵害最典型的是20世纪60年代引自南美洲、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首批16个外来入侵物种之一的水葫芦,学名凤眼莲,俗称布袋莲、水荷花、假水仙。近年来,由于大量生活垃圾和工农业污水向江河湖排放,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不断提高,导致水葫芦疯长。水葫芦在生长期间能大量吸取水中的营养物质,但到冬末春初腐烂后使水色变深,浊度变大,并释放出大量的氮和磷。腐败后的水葫芦不但劣化水质,而且严重影响景观,对杭嘉湖地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构成了严重危害。(二)不合理的基础设施建设
不合理的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不仅直接造成了湿地面积的缩小,而且极易改变湿地水状况,增加湿地沉积物的负载量,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影响湿地生态系统的存续,干扰湿地生物生境的连续性。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杭嘉湖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公路建设方面,全区域以高速公路、国道为主干,连接乡村公路,形成了公路全覆盖。公路建设一项对自然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开发行为,其中就包括对湿地资源的影响,因为“公路建设是一项点多线长的带状开发行为,与湿地资源广泛分布的特点相结合,从而使得公路修建对各类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成为不可避免。”
(三)不科学的湿地管理制度
不科学的湿地管理制度安排及其运行机制缺失等也会对湿地生态系统健康产生重大影响。湿地退化和丧失既因人们对湿地的价值缺乏公共和政策性知识,缺乏对湿地保护政策的了解,也与保护机构的不健全,组织决策的分散有着直接的关联。如行政区域是人为的地理区域划分,但流域湿地生态系统内或之间物质、能量交换和信息交流没有行政区域的限制,它们通过水循环或者生物信息交流而彼此关联,但行政区切割及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追求,必须导致流域上游对湿地的破坏或污染通过水循环在下游富集,而目前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尚处于探索阶段。制度安排的不完善及运行机制的缺失,必然导致流域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管理缺位”,并最终影响流域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因此,“湿地保护除了着力缓解或消除行政区域内围垦、污染、过度利用等对湿地的威胁因素,加强各相对独立的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外,还必须突破行政区划概念,加强行政区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四)旅游者过度的旅游活动
旅游业因其低污染,素有“无烟产业”之称,在发展过程中,人们往往更多地倾向于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其环境保护重视不够。其实低污染,并不等于无污染。事实上,旅游活动过程是与旅游资源环境的一种零接触过程,它对环境仍具有内在的、隐性的破坏力。就湿地生态旅游区而言,旅游者的行为和旅游交通工具会带来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和视觉污染。客流量过大,会突破景区承载容量,导致湿地生态旅游区环境以及生物圈的正常循环受到了严重的干扰、破坏。可见,旅游活动过程中所带来的破坏是直接的、近距离的,它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同样显而易见,且难以避免。
特别是在每年的旅游黄金周期间,杭嘉湖湿地游客数量就会过多,游客密度就会过大。虽然黄金周的旅游实现了惊人的经济效益,但是游客人数短期的大量集聚对湿地生态承载力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游客密度过大不仅增加了湿地生态环境受破坏的几率,而且拥挤的旅游空间不利于游客真切享受到旅游旅程的愉悦,会减少人均旅游生态足迹,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同时游客人数过多,也增加了游客因素质较低而做出破坏湿地生态环境行为的几率。在游览的过程中,大多数人都有意或无意地破坏了湿地,而真正注意湿地游览途中不破坏湿地环境的游客还是少数。
Ⅶ 国外旅游景区发展现状
问题太笼统,欧美亚非大洋洲的景区没有太多可比性,即使一个国家中如美国,景区的发展各州政府也有不同的政策。问题不是不能回答,要分国别,分地区,分景区自然条件和特性,写它个百八十本书大概可以回答。
Ⅷ 国内外森林探险旅游发展现状如何
人类进行探险活动的历史,非常的久远,甚至可以说自人类出现起就从未停止过。随着个性化的呼声和要求越来越多,探险等极限运动已经开始成为都市人群,尤其是年轻人所热衷的时尚。森林探险也随之迅速走红,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游客,使游客在探险中不仅可以领略自然风光、感受大自然的神秘,而且能够体验生活,挑战自身极限。 所谓森林探险旅游是借助专业工具的帮助、专业只是和技能的积累、以及专业人士的指导,以探索森林中的神秘景色、原始景观、生物植被为目的森林旅游形式,它不仅是一种旅游形式,更是游客生态方式和态度的体现,是对游客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信念,是对耐力、信心、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考验。 目前,在我国开展和开发森林探险旅游,存在大量的机会,这主要表现在: 1、我国森林资源丰富,且往往地势奇特,物种景观丰富,开发较为落后,基本处于原始状态,这就为森林探险旅游提供了好的客观条件。 2、随着旅游产业的升级,旅游的主要形式也出现了多样化,人们越来越追求各种各样的个性化旅游,这就为森林探险旅游的兴起带来广泛的客源。 3、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水平,为森林探险旅游提供了物质和智力支持――一些昂贵的户外用品被人们接受,再加上现代化的信息传播和知识的增长,人们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愿望更加强烈,在此基础上,森林探险游更容易健康发展。 4、森林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森林探险游也因此具有独特的魅力,主要表现在: (1)原始性强:森林因其自身的特点充满了神秘性,大多保持了原始的状态,因此吸引游客去追究、去探索。 (2)体验性强:森林探险项目都是依靠自身的实践,自己去感受,有很强的体验性。 (3)自然景观独特:在森林探险旅游的地区,一般景色优美独特,物种丰富特别,溪流、山洞幽深,原始状态保存得好,这就能够使游客产生一探究竟的愿望。 (4)地势险要:森林探险旅游的目的地一般地势险要,需要借助专业户外运动工具和需要专业人员的指导才能进行。 http://focus.lwcj.com/focus_37/focus_xl2.asp
采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