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旅游业拉动产业

旅游业拉动产业

发布时间: 2021-02-16 08:08:15

1. 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 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这句话谁说的

经济发展新常态为旅游业提出的要求是:一、从消费需求看,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对旅游业而言,我国旅游消费需求已出现大众化与家庭化、个性化与多样化、散客化与自助化、休闲化与体验化、品质化与高端化的发展趋势,总体市场空间很大。二、从投资需求看,经历了30多年高强度大规模开发建设后,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对创新投融资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善于把握投资方向,消除投资障碍,使投资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对旅游业而言,旅游投资是我国投资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方向。旅游投资也亟须转型。需要从调整优化旅游供给结构着眼,从旅游产品升级入手,创新旅游投资方式,创意开发旅游新业态新产品,以适应乃至引领旅游消费需求;需要克服所有制歧视,消除旅游投资障碍,降低旅游投资门槛,推动旅游投资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需要警惕与防止旅游投资的异化,避免因片面强调上大项目,而使旅游投资变成房地产的障眼法。三、从出口和国际收支看,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国际市场空间扩张很快,出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能,现在全球总需求不振,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也发生了转化,同时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必须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使出口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对旅游业而言,随着国民收入持续增长,人民币持续增值,出境旅游市场还将持续扩大。同时,中国企业境外旅游投资也开始发展。尽管出境旅游对于国际旅游市场以及国际经济发展是一个积极贡献,但对国家而言,入境旅游不仅具有经济意义,在促进国际交流合作,展示中国文化软实力,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提升中国影响力等方面也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拓展入境旅游市场仍然应是今后旅游工作重点,需要加大中国旅游品牌的国际宣传推广,进一步提升中国旅游影响力,并不断创新推出新的入境旅游产品,创新国际营销内容与方式,提升国际营销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四、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看,过去供给不足是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个主要矛盾,现在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企业兼并重组、生产相对集中不可避免,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对旅游业而言,随着旅游消费的升级换代,互联网等新技术的融入,旅游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发展趋势,旅游供给将不断适应和满足旅游消费需求。旅游企业作为旅游供给的生产者与提供者,需要不断调整优化旅游供给结构,并通过创新引领旅游消费风尚。融合发展是旅游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也是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规律。融合发展不仅是旅游业内相关要素的融合,还包括跨业跨界的融合;不仅是旅游业发展的自身需要,也为其它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新的市场、新的业态、新的路径、新的机遇。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是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不仅会创新产生许多旅游新业态,也会改变传统旅游企业组织形态和经营形态。不同所有制不同业态的旅游资产将进一步整合,大型旅游集团将进一步发展,并充分发挥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实现智能化、专业化、品质化、特色化是旅游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五、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过去劳动力成本低是最大优势,引进技术和管理就能迅速变成生产力,现在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对旅游业而言,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行业市场化程度高,价格竞争激烈,行业地位不高,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从业人员流动性大,旅游人才难培养易流失,影响旅游企业效益。随着劳动力结构变化和市场需求的升级,低人力成本下的低价格竞争模式将难以为继,创新将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驱动力。创新需要人才的支撑,旅游人才不足将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制约瓶颈。必须在旅游人才教育培训这个基础性工作上有创新性突破,依靠人力资本质量的提高,提升旅游业发展效益,实现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六、从市场竞争特点看,过去主要是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现在正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统一全国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要求,必须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形成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对旅游业而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一直走在市场前列,总体上没有特殊的政策倾斜,通过数量扩张和低价竞争发展迅速。但随着旅游消费升级换代,旅游业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政策倾斜更不可能,必须深化改革,走品牌化、品质化、差异化的竞争之路,才能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旅游业深化改革,要在破除行业分割与部门分割上有突破,消除旅游业发展的体制障碍与市场障碍。要构建旅游要素市场交易机制,推动旅游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形成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要充分考虑旅游业发展的特殊性,积极推动旅游业统筹机制体制创新,改变旅游部门单一、弱势的管理格局与旅游市场新格局和旅游产业新要求极不相称的状态,为我国旅游业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七、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对旅游业而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旅游消费者的根本需求,资源的永续利用是旅游业发展的内生规律。旅游业发展初期的一些破坏性开发现象,根本违背了旅游业发展的客观要求。经济新常态下的旅游业,必须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长远发展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业发展结合起来,避免急功近利,充分发挥内在优势,顺应旅游市场需求,积极发展生态旅游、绿色旅游、低碳旅游、循环经济,更加严格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八、从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看,伴随着经济增速下调,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性化,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必须标本兼治、对症下药,建立健全化解各类风险的体制机制。对旅游业而言,旅游业的风险尽管没有其它供给过剩行业那么明显,但旅游业是依赖型行业,也是脆弱性行业,波及性风险、关联性风险不可轻视。比如,旅游地产受房地产泡沫影响形成烂尾,以及其中的旅游项目造成荒废;早期开发的景区游客减少,又缺乏持续投入无法提升,造成恶性循环可能最终关门;雾霾等生态危机对入境旅游市场的消极影响,并可能影响到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突发的安全事件、自然灾害等短期危机对区域旅游经济造成影响,等等风险,需要未雨绸缪及早谋划,和其它行业一起综合化解。九、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必须全面把握总供求关系新变化,科学进行宏观调控。对旅游业而言,我国旅游业目前总体上是资源依托型和市场依托型行业,既有粗放化同质化产品供给过剩,也有品牌优质产品供给不足,需要加快转型升级。在经济新常态下,在旅游市场总体扩张环境下,旅游业发展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提升存量与优化增量并重,通过市场手段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科学进行宏观调控,强化监管与提升服务相结合,创新促进旅游发展的制度设计,为旅游业发展创造更加公平与宽松的环境。

2. 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

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拉动作用突出。旅游消费不仅直接拉动了民航、铁路、公路、商业、食宿等传统产业,也对国际金融、仓储物流、信息咨询、文化创意、影视娱乐、会展博览等新型和现代服务业发挥着重要促进作用。据统计,与旅游相关的行业、部门已超过110个,旅游的外延在不断扩展,旅游消费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贡献率超过80%,对文化娱乐业的贡献率超过50%,对餐饮业和商品零售业的贡献率超过40%。
乡村旅游
四川郫县友爱镇农科村距成都市区20公里,是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在农科村,市民可以吃农家饭、观农家景、做农家活、住农家屋、享农家乐、购农家物。截止2009年年底,全村共有农家乐接待户40余户,日接待能力近1.2万人次,全村年人均收入2.4万余元,旅游核心区年人均纯收入4.3万余元。乡村旅游已成为一些地区壮大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中国各省都根据区位、文化、生态和经济发展水平,形成了农家乐、休闲农庄、休闲农业园区和民俗村等休闲农业模式。在一些偏远地区,旅游业的经济功能得到更多的体现,旅游业在消除贫困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据统计,目前中国乡村旅游收入受益村(寨)超过2万个。中央政府还设立专项投资基金,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乡村旅游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国家把旅游业放在国家整体战略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中更加积极地予以支持,统筹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国家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支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引擎带动功能,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环境改善。
拉动零售业
2011年,北京旅游购物实现收入1031.7亿元,今年1~3季度,实现旅游购物收入775亿元,占旅游消费总额的29.4%。北京市旅游委副主任曹鹏程透露,将继续将北京打造成为全国乃至亚太地区旅游商品研发、设计和产权交易与市场营销的中心,推动北京旅游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旅游装备制造业、旅游商品发展速度也非常快。以连续四届在义乌举办的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为例,该展会涵盖旅游装备、酒店用品、户外休闲、珠宝首饰及奢侈品、旅游纪念品等五大类60余项,今年举办的第四届旅博会共实现成交额30.96亿元,其中外贸成交额10.56亿元,占34.1%,境外贸易商9216人次,参会国家和地区达到93个。

3. 旅游业的带动性指什么

以贵州旅游业为例
旅游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十分有利的带动作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表明,2017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达到了5.3万亿元,这为我国带来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收益。

2009年12月,中国第一次提出将旅游业培育发展成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型支柱性产业,“十二五期间”,旅游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战略型支柱产业的地位已经形成,“十三五期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及旅游业被确定为幸福产业,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
与此同时,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也有力的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贵州省的经济发展近几年来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在西南地区各省市中居于首位,远超全国平均水平。细观贵州省的经济发展过程,可以看到贵州省经济的产业结构在建设中逐步变得完善,国民生产总值中的第三产业比例也逐步增大。其中,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在贵州省的经济建设中也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贵州省的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为贵州省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因此,为了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对第三产业增长是否有关联带动性,本研究对贵州省旅游业与第三产业发展现状进行研究,首先,以Granger因果关系来进行检验,从而分析贵州省的旅游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因果关系;其次,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深入研究贵州省旅游业发展对第三产业各部门的关联性;最后,运用弹性系数分析法分析旅游业对第三产业及各部门的带动效应,并将其与全国及云南、四川、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弹性系数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贵州省与周边三省的数据对比可以发现,贵州省旅游业对金融业的弹性系数为0.776904,既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也分别低于周边的四川、云南和广西的水平;对住宿与餐饮业、批发与零售业及房地产业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624176、0.577800及0.413282,在全国及周边三省中均处于落后地位。本文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体制不健全、专业人才素养较低。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通过发展旅游业来带动贵州省第三产业发展对策建议,其主要有:加大旅游投资力度;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健全旅游管理体制;加强人才资源开发。

4. 旅游业带动了什么业

旅游业能带动商业、饮食服务业、旅馆业、民航、铁路、公路、邮电、日用轻工业、工艺版美术业、园林权等的发展。

旅游业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通过旅游使人们在体力上和精神上得到休息,改善健康情况,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以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并受其制约;

同时又直接、间接地促进国民经济有关部门的发展,如推动商业、饮食服务业、旅馆业、民航、铁路、公路、邮电、日用轻工业、工艺美术业、园林等的发展,并促使这些部门不断改进和完善各种设施、增加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日益显示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4)旅游业拉动产业扩展阅读:

组成要素

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要素。

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光、历史古迹、革命遗址、建设成就、民族习俗等,是经营旅游业的吸引能力;

旅游设施,包括旅游交通设施、旅游住宿设施、旅游餐饮设施、旅游游乐设施等;

旅游服务,是包括各种劳务和管理行为相结合是经营旅游业的接待能力。

5. 旅游业发展都带动了哪些产业

我觉得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很多产业的发展,比如说可促进当地的特色产业的发展。

6. 旅游业为什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前瞻网摘要:我国政府切实认识到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发展任务,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贯彻实施这一战略思想。而发展旅游业不仅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也是优化发展方式的优势产业。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外贸拉动,消费不足、服务业比重过低。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占经济总量比重仅为43.4%,不仅低于发达国家70%左右的水平,低于64%的世界平均水平,还低于印度50%左右的水平。
“十二五”时期,我国政府切实认识到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发展任务,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贯彻实施这一战略思想。而发展旅游业不仅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也是优化发展方式的优势产业。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旅游业是集食、住、行、游、购、娱等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涉及29个经济部门,直接和间接影响细分行业109个。旅游对住宿业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贡献率超过80%,对文化娱乐业贡献率超过50%,对餐饮业和商品零售业的贡献率超过40%;同时,旅游对国际商务、影视娱乐、会展博览、文化创意、信息咨询等新型的现代服务业,也都有着重要促进作用。
“十一五”时期,中国旅游业将每年新增直接就业70万人、带动间接就业350万人;预计到2015年,中国旅游直接拉动和间接就业总量将达1亿人左右。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将成为拉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与此同时,旅游业还是资源消耗低的战略性产业。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呈现迅速增长的趋势,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费国。旅游业的能源消耗主要来自于旅游交通、旅游住宿业,两者占旅游业能源总消耗的97%以上,但占全社会能耗总量的比重不过0.5%-1%,是当前最适合发展低碳经济的领域。
不仅如此,由于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根基,没有良好的资源环境就没有旅游业的发展,保护好资源环境就是提高旅游生产力,因此旅游业也是一种环境友好型产业,对节能减排、建设“两型社会”、落实“调结构、促转变”战略的促进作用明显。“十二五”期间,我国政府已经把发展旅游产业提到了史无前例的战略高度,发布了一系列规范和指导国内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
此外,之前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加快了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民航等交通基础的建设,为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而财政补贴以及减税等政策引发了居民家庭汽车拥有量激增,导致了交通格局和居民出行方式的变化,也将推动旅游市场规模不断壮大。相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将日益显示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希望可以帮到你 还望采纳谢谢

7. 为什么说旅游产业能拉动整个国民经济

你问的问题太大。
简单说,旅游行业并非只有旅行社,根据相关概念,直属旅游行业的有交通运输、酒店、景点、旅行社。而餐饮、消费等行业是被算作附属旅游业的。

8. 旅游业是一业兴带动百业兴的产业

B 本题考查旅游活动的作用。“旅游一业兴百业兴”,反映旅游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9. 谈谈你对“旅游业迅速崛起成为重要产业支柱”的理解

随着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发展,旅游业迅速崛起,成为了经济的新回的增长点。旅游也的经济产答出所占DGP的比重越来越大。

促成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一、旅游业的行业特征。旅游业包括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这些因素都是跟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的,同时也是属于服务业的一个方面,其消费市场巨大。而旅游业的行业拉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举酒店为例,餐饮可以拉动农业的发展,酒店装修可以拉动建筑业的发展,而设备购置则可以拉动生产页的发展。发展旅游业,就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二、政府的大力支持。由于旅游业具有强大的经济拉动作用,各级政府都大力投资,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如土地、税收等,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三、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和空闲时间的增加,旅游的需求迅速扩大。
四、旅游资源的丰富。由于许多地方拥有各种特色旅游资源,可以在增加投资后迅速形成旅游产业,发展飞快。

10. 旅游业可以带动什么产业

消费、餐饮、酒店、景点门票、交通运输、房地产等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