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
A. 旅游产业政策的旅游产业政策的实施手段
(1)法律手段
目前,我国尚未有以法律形式出现的旅游产业政策,今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旅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法律手段来推行产业政策,具有广阔的空间。因为法律手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且还有极高的权威性。
(2)行政手段
在经济急剧变化的时期,行政手段具有简单易行的优点,今后在压缩行政手段运用空间的同时,对一些重要产业政策问题,仍将保留行政手段。但是,产业政策的行政手段将进一步弱化,即政府不再像过去那样,对各个产业进行分门别类的具体行政干预,而是从宏观调控上以行政手段进行干预,其权威性将会提高。
(3)财政税收手段
从当前形势来看,财政对经济建设尽管可以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但其支持力度有限。同样,国家在税收方面可能采取的措施也将十分有限。因此,在今后产业政策中运用财政税收政策,一定要集中于少数必须通过财政税收政策予以支持的领域,如基础产业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高新技术的发展,等等。即使在这些领域,国家的财政税收政策也只能起到引导的作用。
(4)金融手段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金融体制逐步健全与发展,金融手段在产业政策中的运用将日益增加。金融手段由于其多样化、灵活性的特点可以运用于不同的产业政策层面。不同的金融机构在不同的产业政策中处于不同的地位。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对整个国家的产业政策实施起着重要作用,国家对具体领域的信贷政策等可能影响到具体产业的发展。
(5)信息手段
信息手段目前在我国产业政策中已经得到应用并将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信息手段的优点是覆盖面广,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特点,使用成本低。信息手段要发挥作用,一定要科学、权威、客观、及时。
B. 国家对旅游项用地有哪些优惠政策
国家对旅游项用地有以下优惠政策:
一、积极保障旅游业发展用地供应
1、有效落实旅游重点项目新增建设用地
按照资源和生态保护、文物安全、节约集约用地原则,在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衔接的基础上,加快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对符合相关规划的旅游项目,各地应按照项目建设时序,及时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依法办理土地转用、征收或收回手续,积极组织实施土地供应。加大旅游扶贫用地保障。
2、支持使用未利用地、废弃地、边远海岛等土地建设旅游项目
在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和相关规划的前提下,对使用荒山、荒地、荒滩及石漠化、边远海岛土地建设的旅游项目,优先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出让底价可按不低于土地取得成本、土地前期开发成本和按规定应收取相关费用之和的原则确定。对复垦利用垃圾场、废弃矿山等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建设的旅游项目,各地可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制定支持政策,吸引社会投资,鼓励土地权利人自行复垦。
3、依法实行用地分类管理制度
旅游项目中,属于永久性设施建设用地的,依法按建设用地管理;属于自然景观用地及农牧渔业种植、养殖用地的,不征收(收回)、不转用,按现用途管理,由景区管理机构和经营主体与土地权利人依法协调种植、养殖、管护与旅游经营关系。
4、多方式供应建设用地
旅游相关建设项目用地中,用途单一且符合法定划拨范围的,可以划拨方式供应;用途混合且包括经营性用途的,应当采取招标拍卖挂牌方式供应,其中影视城、仿古城等人造景观用地按《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娱乐康体用地”办理规划手续,土地供应方式、价格、使用年限依法按旅游用地确定。
景区内建设亭、台、栈道、厕所、步道、索道缆车等设施用地,可按《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其他建设用地”办理规划手续,参照公园用途办理土地供应手续。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应当遵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鼓励以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方式供应旅游项目建设用地。
5、加大旅游厕所用地保障力度
要高度重视旅游厕所在旅游业发展中的文明窗口地位和基本公共服务作用。新建、改建旅游厕所及相关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需使用新增建设用地的,可在2018年前由旅游厕所建设单位集中申请,按照法定报批程序集中统一办理用地手续,各地专项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
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粪便处理设施,可以划拨方式供应。支持在其他项目中配套建设旅游厕所,可在供应其他项目建设用地时,将配建要求纳入土地使用条件,土地供应后,由相关权利人依法明确旅游厕所产权关系。
二、明确旅游新业态用地政策
1、引导乡村旅游规范发展
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域乡村建设规划、乡和村庄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等相关规划的前提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依法使用建设用地自办或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方式与其他单位和个人共同举办住宿、餐饮、停车场等旅游接待服务企业。依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管理办法,城镇和乡村居民可以利用自有住宅或者其他条件依法从事旅游经营。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和个人,可依法通过承包经营流转的方式,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农用地、未利用地,从事与旅游相关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生产。支持通过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优化农村建设用地布局,建设旅游设施。
2、促进自驾车、房车营地旅游有序发展
按照“市场导向、科学布局、合理开发、绿色运营”原则,加快制定自驾车房车营地建设规划和建设标准。新建自驾车房车营地项目用地,应当满足符合相关规划、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完备、建筑材料环保、建筑风格色彩与当地自然人文环境协调等条件。自驾车房车营地项目土地用途按旅馆用地管理,按旅游用地确定供应底价、供应方式和使用年限。
3、支持邮轮、游艇旅游优化发展
新建邮轮、游艇码头用地实行有偿使用。有偿使用的邮轮、游艇码头用地可采取协议方式供应。现有码头增设邮轮、游艇停泊功能的,可保持现有土地权利类型不变;利用现有码头设施用地、房产增设住宿、餐饮、娱乐等商业服务设施的,经批准可以协议方式办理用地手续。
4、促进文化、研学旅游发展
利用现有文化遗产、大型公共设施、知名院校、科研机构、工矿企业、大型农场开展文化、研学旅游活动,在符合规划、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上述机构土地权利人利用现有房产兴办住宿、餐饮等旅游接待设施的,可保持原土地用途、权利类型不变;土地权利人申请办理用地手续的,经批准可以协议方式办理。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控制地带内的新建建筑物、构筑物,应当符合保护规划确定的建设控制要求。
(2)旅游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扩展阅读
加强旅游业用地服务监管的政策:
1、做好确权登记服务
各地要依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按照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体系要求,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坚持方便企业、方便群众,减少办证环节,提高办事效率,改进服务质量,积极做好旅游业发展用地等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依法明晰产权、保护权益,为旅游业发展提供必要的产权保障和融资条件。
2、建立部门共同监管机制
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旅游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用地供应和使用管理应同时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及其他相关区域保护发展建设等规划,不符合的,不得批准用地和供地。
新供旅游项目用地,将环保设施建设、建筑材料使用、建筑风格协调等要求纳入土地供应前置条件的,提出条件的政府部门应与土地使用权取得者签订相关建设活动协议书,并依法履行监管职责。要及时总结旅游产业用地利用实践情况,积极开展旅游产业用地重大问题研究和探索创新。
3、严格旅游业用地供应和利用监管
严格旅游相关农用地、未利用地用途管制,未经依法批准,擅自改为建设用地的,依法追究责任。严禁以任何名义和方式出让或变相出让风景名胜区资源及其景区土地。规范土地供应行为,以协议方式供应土地的,出让金不得低于按国家规定所确定的最低价。
严格旅游项目配套商品住宅管理,因旅游项目配套安排商品住宅要求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的,不得批准。严格相关旅游设施用地改变用途管理,土地供应合同中应明确约定,整宗或部分改变用途,用于商品住宅等其他经营项目的,应由政府收回,重新依法供应。
C. 政府,国家分别对乡村旅游扶持政策的支持有哪些
根据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大力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科学利用资源,坚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并重,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观光旅游质量,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和生态、文化、红色、乡村、森林、湿地、草原、海洋等专项旅游,提升旅游业发展的科技化、信息化水平。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旅游目的地和精品旅游线路,推进全国特色名镇(村)建设,规范发展主题公园。加快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鼓励旅游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化。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支持民营和中小旅游企业发展。加快中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实施人才兴旅工程,推进实施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加快旅游立法和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强旅游诚信体系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十二五”时期,旅游业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初步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1.乡村旅游发展。
推进实施《全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纲要》,建设一批乡村旅游及休闲农业示范村和示范县,加大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扶持。
2.旅游精品建设。
推进实施《“十二五”全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加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打造一批国家级城市旅游目的地、国家级精品景区,推出一批文化旅游演艺精品和精品旅游线路及文物、森林、海洋、温泉、草原、工业、科技、会展、修学等专项精品旅游景区。
3.红色旅游发展。
推进实施《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继续加大红色旅游基础设施投入,深化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精品线路、重点旅游区建设,加强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产品的结合,完善配套服务,提高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精品线路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D. 旅游产业政策的介绍
旅游产业抄政策是国家和最高旅游行政组织为实现一定时期内的旅游发展目标而规定的行动准则。制定旅游产业政策是一个国家发展旅游的出发点,旅游产业政策的指导作用贯穿于旅游事业发展的全过程,有利于国家旅游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1]
E. 旅游产业政策的旅游产业政策的实践
近年来,各地纷纷出台了一批《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相当于地方层面的产业政策),构成了较为系统的地方政府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为旅游业这个新经济增长点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动力和保障。
1.各地制定旅游产业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制定旅游产业政策的省份涵盖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不同层次的地区,既包括旅游业较为发达的地区,也包括旅游业相对欠发达的地区。由此可见,旅游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得到较为普遍的认同,很多地区普遍将旅游业作为振兴地方经济的重要产业,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的意识已深入人心。各地制定旅游产业政策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①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其带动宏观经济发展的优势开始显现,许多地区认识到旅游业在增加收入、解决就业、带动相关产业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和作为支柱产业的巨大培养潜力,因而积极采取措施,使其真正成为地方经济的增长点。
②国家旅游局“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掀起了各地争创优秀的热潮,为了使城市综合环境有较大改善,提高旅游业在城市经济中的地位,各地对旅游业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
③由于配套设施及产业基础薄弱,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许多困难,确实需要地方政府拿出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对其加以扶持和帮助。
④在许多地方,人们对旅游业作为重要产业的经济地位认识不足,需要靠政策加大宣传工作的力度,以统一认识、加速发展。
2.我国旅游产业政策的制定
(1)我国国家旅游产业政策的发展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据中国统计年鉴(2004)报道,2004年,中国入境旅游人数突破1亿大关,达到1.09亿,同比增长18.96%。入境过夜旅游人数也首次突破4000万,达到4176万人次,同比增长26.66%,跃居世界第4位。2004年,中国旅游总收入824亿美元,其中旅游外汇收入达到257.39亿美元,比2003年同比增长47.87%,占全年出口总额的3.9%,占对外服务贸易的41.2%,居世界排名第7位。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各产业中发展最快、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产业之一。
同时也应该看到,中国旅游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旅游产业的结构优化调整和长远发展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旅游促销经费远远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够完善;旅游消费政策受外部宏观环境制约较大;国家投资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上没有形成主导,难以满足旅游市场需求迅速发展的实际需要;旅游产品的种类结构有待丰富和完善,知名产品和旅游精品的竞争力需要进一步提高等。此外,在税收政策、创汇鼓励政策、就业政策、产业组织政策及资源开发、区域布局政策等方面也有待加强。
(2)旅游产业政策的制定
旅游产业政策关系到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制定旅游政策必须采取科学的态度,对本地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对旅游发展的趋势进行认真的分析和预测;同时,由于旅游发展涉及旅游目的地各个方面的利益获取和分配,只有所有的利益相关方的参与,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合理的决策。在旅游政策的具体制定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步骤。
①进行调查研究。应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本国、本地区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做深入的调查,充分收集各种资料和数据(历史数据和横向比较数据),全面客观地研究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和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研究发展旅游业的劣势和可能产生的消极后果。调查研究是科学地制定旅游政策的基础,有助于进行正确的决策。
②分析旅游市场。通过对调查研究所取得的资料、数据和信息的分析研究,预测未来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一方面要估计该地区的旅游需求,包括现实的和潜在的需求;另一方面要估计本地区的旅游供给能力,包括资源、设施和服务等,这是制定旅游政策的客观依据。
③确定目标和方向。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发展旅游业的目的是多方面的,有增加外汇收入、提高地区经济水平、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等经济目标,也有加强人民之间往来、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加强团结等社会政治目标。一项政策必定有一条或几条主要目标,并指出达到目标的日期。目标和方向是制定旅游政策的核心。
④拟定旅游发展纲要。根据目标和方向,拟定旅游政策纲要,作为实际执行和实施的准则。
⑤交付旅游组织执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客观环境和条件不同,还需制定许多实施细则,以保证目标的完成。
⑥政策评估。政策评估是旅游政策实施的重要一环,只有通过对政策实施的结果进行检验和评估,将失误及时反馈,才能更好地促进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发展,提高它的竞争能力,实现旅游政策制定的最终目标。
(3)我国旅游产业政策制定的原则
旅游产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现正处于新兴的发展阶段。旅游产业是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制定旅游产业政策是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效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素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手段。因此,产业政策要有较强的针对性、相对的稳定性和适当的前瞻性。制定旅游产业政策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①应符合旅游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旅游产业政策要有针对性,要符合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顺应旅游产业发展规律,就是要吸取和借鉴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经验,主要包括国际通行的做法和惯例、各国发展旅游业的经验和地方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有效措施等。
②应符合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旅游业发展所依赖的基础条件、配套设施、综合环境等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此条件下,要处理好政府主导作用与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关系问题。
③应具有前瞻眭。研究产业政策应具有适当的超前性和预见性,要考虑到未来旅游业的发展走势和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潮流,对旅游业未来发展具有趋势性导向作用。
3.我国旅游产业政策的内容
结合我国当前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和地方出台的政策,国家出台的旅游产业政策既应包含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方针、总体原则、投资政策、税收政策、就业政策、产业组织政策、区域布局政策、配套与保障政策等与宏观经济产业政策类似的内容,也应包含创汇政策、资源开发与保护政策、旅游市场促销政策、消费政策等旅游产业政策特有的内容。
(1)发展原则
国家明确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支持和鼓励发展旅游业。制定国民旅游计划,鼓励开展国民旅游活动,积极为国民旅游创造条件;继续坚持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的总体指导方针;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统一的原则,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相一致;坚持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原则,通过发展旅游业,推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居民脱贫致富,提高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居民生活质量,吸纳社会就业和再就业,引导健康文明的消费时尚,陶冶旅游者情操,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市场基础作用与政府主导相结合的原则,在鼓励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和调控发展的基础上,各级政府应在旅游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导向性投入、优化市场环境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2)投资政策
建立“旅游发展基金”,用于旅游市场促销。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增加对旅游业的基础性投入和导向性投入。建立中西部旅游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扶持中西部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加大对旅游扶贫的财政支持力度。设立旅游生态环保专项资金,实施旅游生态环保工程,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鼓励社会投资,吸引各方对旅游业的投入,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
(3)税收政策
制定减免旅游企业税收的相关优惠政策。例如,减免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减免新投资开发兴办的旅游项目或旅游企业的所得税,旅游车船公司更新车辆实行税赋减免,对进口旅游大型车船适当减免关税,对国内汽车厂商生产销售旅游汽车减免增值税等。按照国际惯例实行海外游客购物退税制度等。
(4)就业政策
鼓励旅游企业吸纳社会就业和再就业人员。建立旅游从业人员在职教育培训制度,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
(5)产业组织政策
鼓励组建综合性或专业性的旅游集团管理公司,实现网络化规模经营。积极开展中外合资旅行社试点工作。鼓励符合上市条件的旅游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本金,建立规范化的企业直接融资机制。
(6)区城布局政策
旅游区域布局和发展坚持优势互补的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先导,以产品开发为纽带,突破行政区划的局限,避免低水平、近距离重复建设,促进区域旅游经济联动发展。确定各旅游区域的发展定位及形象定位。
(7)资源开发与保护政策
健全旅游规划体系,建立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开发标准体系。鼓励建立旅游开发区和生态旅游区,鼓励旅游资源的重点开发和成片开发。鼓励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大众旅游产品和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品牌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禁止开发、建设一切破坏旅游资源区风貌的旅游项目。
(8)旅游市场促销政策
加强旅游促销工作的管理与协调,实施整体国家旅游形象宣传促销计划。国家鼓励旅游促销,建立专门的旅游发展基金,用于入境旅游市场和国内旅游市场的开发促销。鼓励采用形式多样、注重实效的旅游市场开发促销方式和手段。例如,组建区域联合的旅游信息网,加快旅游预订系统、分销系统及旅游资源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开展旅游业电子商务活动。制止旅游市场促销中的虚假宣传、诋毁同业及贬损他人市场形象的不正当行为。
(9)消费政策
积极营造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社会舆论氛围。把旅游活动作为提高全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进行宣传和倡导,努力消除不利于旅游业发展的传统偏见和误解。积极发挥旅游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作用。促进部门联动,加强旅游市场培育,优化旅游市场环境,扩大旅游消费,刺激内需增长。倡导健康文明的旅游消费时尚。鼓励旅行社、饭店、旅游景点等对青少年、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群体给予费用优惠。
(10)配套设施与保障政策
积极完善旅游法制体系,推进旅游行业依法行政,严禁滥用职权等违规行为。加强各项旅游配套设施的完善。鼓励发展城市旅游经济,大力推进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重点旅游城市,发挥其区域旅游中心的作用,重点扶持一批有发展潜力的旅游强市(县、镇)。公安、工商、税务、城管等部门应配合旅游部门,维护旅游市场秩序,保证游客安全。
4.我国旅游产业政策的作用
(1)明确旅游产业的定位产业
定位是具体措施的根本和主要依据。近年来,全国多数省区市都对旅游业有了明确的定位,如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先导产业、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等,但国家对旅游业一直缺乏明确的产业定位。1998年年底,旅游业被列入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但仅仅是导向性的说法,仍未能明确旅游业的重要产业地位。
(2)明确旅游产业的发展导向
旅游业发展所应坚持的原则和导向,是产业政策中应明确解决的问题。当前旅游产业发展中应当解决的导向性问题主要集中在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防止旅游资源的破坏和破坏性开发、旅游业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综合功能的发挥等方面。
(3)推动旅游产业的大发展
目前各地虽然针对旅游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但尚缺乏全国范围的整体措施和政策。产业政策的出台将为旅游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F.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政策解读
一、放宽旅游市场准入,打破行业、地区壁垒,简化审批手续,鼓励社会资本公平参与旅游业发展,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依法投资旅游产业。
政策解析:此条政策的立意,在于通过改革在国内形成统一的旅游大市场,从大局出发,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到旅游业发展建设中。各地旅游部门须以改革的精神和勇气,重新梳理和审视本地区在消除行业、地区壁垒方面存在的问题,旅游部门能够解决的,要抓紧时间尽快解决;仅靠旅游部门不能解决的,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予以解决。
二、推进国有旅游企业改组改制,支持民营和中小旅游企业发展,支持各类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
政策解析:此条政策的立意,在于全面推动各类旅游企业的做大做强,从而提高旅游企业的总体市场竞争力,进而提高旅游产业整体素质。政策充分考虑到旅游业产业链长、涉及面宽的特点,专门提出各类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有利于推动形成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各地须按照本条政策的要求,进一步推动国有旅游企业的改革改制,通过必要的扶持和引导,尽快把国有旅游企业推向市场;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强监督和管理,对资质优良、经营业绩突出、市场潜力大的中小企业,要探索更多手段予以扶持。
三、支持各地开展旅游综合改革和专项改革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
政策解析:本条政策的立意,在于鼓励地方以更广阔的视野开展旅游业改革试验,从中总结经验,推进旅游产业整体改革步伐。进行旅游综合改革和专项改革的地区,应进一步大胆探索和实践,以更实际的举措推进改革实践;进行经济社会改革综合试点的地区,旅游部门应加强与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协调,将旅游改革的内容更多地纳入到综合改革中;有条件的地区应积极协调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推动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推动中存在的问题。各地须加强与国家旅游局在改革方面的信息互通,及时提出在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和需要国家旅游局协调解决的问题,以利国家旅游局从更宏观的层面总体谋划,推动整个产业的改革和发展。
四、旅游行政管理及相关部门要加快职能转变,把应当由企业、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承担的职能和机构转移出去。五年内,各级各类旅游行业协会的人员和财务关系要与旅游行政管理等部门脱钩。
政策解析:此条政策的立意,在于通过把协会改革改制进行得更深入、更彻底,从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实现建设务实、高效政府的要求。《意见》中对此提出量化的时间要求,是对旅游改革寄予的厚望,各地须按照这一要求,抓紧做出协会改革改制的具体方案和时间安排,按时完成任务。
五、景区门票价格调整要提前半年向社会公布,所有旅游收费均应按规定向社会公示。
政策解析:本条政策的立意,在于通过对景区门票价格调整向社会公布设定具体时限,以及向社会公示旅游收费项目做出原则规定,以便更好地保护游客的知情权和旅游企业的切身利益。各地旅游部门须协同发展改革、价格部门,根据本条政策对于时限等方面的要求,及时制定具体措施和办法予以落实,并加强对公布和公示本身及其执行情况的监督。
G. 中国政府用什么政策刺激旅游发展
中国政府刺激旅游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一、2009年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首次明确了旅游业“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定位,并提出了近几年旅游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深化旅游业改革开放、优化旅游消费环境、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等。并指出政府要加大投入以及金融支持,大力支持旅游业的发展。
二、2012年7月《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旅游业的实施意见》
要坚持旅游业向民间资本全方位开放,通过民间资本推进旅游产业投资。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旅游业,如合理开发旅游资源,经营、管理旅游景区,开发旅游产品、经营旅游车船业等,切实将民间资本作为旅游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 2013年《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
提出到2020年, 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基本得到落实,城乡居民旅游休闲消费水平大幅增长的发展目标,并提出了大力发展旅游业、扩大旅游消费的几大措施:
1、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引导职工灵活安排全年休假时间。
2、大力推进国民旅游休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国民旅游休闲产品开发与活动组织。
3、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逐步增加旅游休闲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
4、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旅游休闲设施,开发特色旅游休闲线路和优质旅游休闲产品。落实国家关于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
四、2014年《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要增强旅游发展动力,扩张旅游发展空间。在政府扶持旅游消费方面,部署了四大方面的重要举措:
1、切实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
2、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编制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加强对国家重点旅游区域的指导。
3、加大财政金融支持。由政府引导,推动设立旅游产业基金。
4、扩大旅游购物消费。
五、2015 年《 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报告》
1、实施旅游基础设施提升计划,改善旅游消费环境。加强中西部地区建设,连通景区道路、停车场、旅游厕所等建设,规范旅游市场价格和经营秩序等五项内容。
2、实施旅游投资促进计划,新辟旅游消费市场。包括加快自驾车、房车营地建设、大力发展特色旅游城镇、大力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积极推动“互联网+旅游”等七项内容。
3、实施旅游消费促进计划,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提升特色旅游商品、积极发展老年旅游、支持研学旅行发展、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等四项内容。
4、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计划,开拓旅游消费空间。包括坚持乡村旅游个性化、特色化发展方向、完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开展百万乡村旅游创客行动、大力推进乡村旅游扶贫等四项内容。
5、优化休假安排,激发旅游消费需求。包括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鼓励弹性作息、鼓励错峰休假等三项内容。
6、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促进旅游投资消费持续增长。包括加大政府支持力度、落实差别化旅游业用地用海用岛政策、拓展旅游企业融资渠道等三项内容。
H. 促进旅游业发展意见的相关政策有哪些
你好,量价骄阳解答 有2009 年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2012年2月,《关于金融支持版旅游业加快发展权的若干意见》 ;2012年7月《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旅游业的实施意见》; 2013年《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2014 年 《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2015 年《 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报告》;2015 年7月《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
希望有帮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