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旅游发展规划
㈠ 去呼伦贝尔旅游攻略
关于吃饭,呼伦贝尔地区的食宿价格夏季为最高点,住宿价格标准版为每人100元左右,吃饭人权均价格为正餐每顿50元,特色美食为羊肉。
关于景区,不能错过的是:金帐汗蒙古大营、莫日格勒河、黑山头日落山、敖鲁古雅使鹿部落、186彩带河、呼伦湖景区,呼伦贝尔最美景永远在路上。
关于路线,呼伦贝尔旅游线路共分为两条,一条是南线一条是北线,最具有代表性的为呼伦贝尔北线。
注意事项,原上早晚温差较大如行程中有老人与小朋友需要注意衣物的加减,还需要注意草原上的一些基本风俗习惯,敖包山不能踩踏、蒙族骑马不能用手指、不可从马匹身后经过、出入蒙古包时注意碰头,做好以上注意事项您的草原之旅将全程无忧,山水行旅行网为你解答。
㈡ 呼伦贝尔市新区的呼伦贝尔市中心城新区分区规划-规划范围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
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1日。内
3、《容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年。
4、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
5、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
6、以呼伦贝尔市《总体规划》为依据。 根据《呼伦贝尔市总体规划》呼伦贝尔市中心城区的功能定位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东北经济圈西部重要的对外开放城市
东北经济圈区域商贸中心、交通枢纽
呼伦贝尔市的综合管理中心、产业中心和旅游服务中心
本次规划的城市新区,主要承担了呼伦贝尔市的综合管理中心和旅游服务中心的职能。将在未来的呼伦贝尔的城市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市级行政办公中心、市级旅游度假服务中心、中心城市南部综合副中心
㈢ 高分求一篇以“呼伦贝尔市经济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文章
“天下最美的草原在呼伦贝尔。草原青青在夏季。一场新雨,跟着一阵微风,青草婆娑起来,忽摆忽动,忽俯忽仰,歌态轻柔,舞姿曼妙,巡巡碧浪卷向天边,整个世界变得芬芳。”“草原的林,特别珍贵。草原告诉我,草原有森林,如同沙漠中有了水,在他们心中,是一种倚靠,是一种力量,每当压力陡升时,他们就会想起身后的林。”长期关注环境保护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潘岳在《托起草原》中这样描述呼伦贝尔。
自古以来,呼伦贝尔就以水草丰美的草原,松涛激荡的林海,纵横交错的河流,星罗棋布的湖泊而闻名于世。
覆盖着浩瀚森林的大兴安岭,由北向南把呼伦贝尔分东西两部分,岭东是著名的北国粮仓——松嫩平原,岭西是驰名中外的呼伦贝尔草原。大兴安岭森林还是黑龙江、额尔古纳河、松花江、嫩江等3000多条河流的主要发源地。千百年来,正因为有大兴安岭森林涵养水分,调节空气,增加降雨,形成天然保护屏障,呼伦贝尔草原才得以水肥草美,繁茂葱郁,松嫩平原才能成为北方粮仓。
大自然是多么宽厚地善待呼伦贝尔人民。
几千年来,无论是呼伦贝尔先民还是现代人,徜徉在这幅天然的水墨画中,即使是喧嚣的都市生活也不曾打破她的安详与宁静。
于是,画卷之中与画卷之外的人们将她看做是造化神奇的一方净土,上苍赐给人类的童话仙境。
“记得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经常在树林中奔跑玩耍,穿梭在树里行间,累了就躺在又松又软、铺满金黄色落叶的林间土地上,深深吸着饱含负离子的空气,还有树木花草的清香,就像血液被过滤了一样,元气倍增,全身舒服。森林是一座天然的氧吧,它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空气加湿器。”市委常委孟松林在他的文章里这样说。
然而,要想保住这样的人间仙境可不是那么容易。
呼伦贝尔曾有个说法,叫“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其生态环境之优可见一斑。可老一辈说,这是很早以前的事了。
建国初期,数万林业大军开进了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随着一声声“顺山倒”,一棵棵参天大树在电锯的轰鸣声中悲壮地倒下,为了新中国建设的需要,呼伦贝尔的木材被装上火车一列列运往内地;一支支垦荒队伍也陆续进入了呼伦贝尔草原腹地,茫茫草原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良田,呼伦贝尔生产的粮食成为全国“四万万五千万”人民的盘中餐;还有煤炭、皮革、牛羊肉、乳制品……呼伦贝尔就像共和国母亲的“长子”一样竭尽所能、慷慨无私地为新中国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本来,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泉水、丰美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是大自然向人类伸出的“橄榄枝”。但是,如果我们不注意与自然和谐相处,一味地索取,“橄榄枝”就会变成毒刺,最终受到伤害的将是人类自己。
而当时的呼伦贝尔只顾满怀激情地投身到新中国建设的热潮中,却丝毫没有察觉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过度放牧会给生态环境带来怎样的恶果。
直到有一天,当人们从不同角度审视这片富饶土地的时候,才惊恐地发现,在计划经济的指挥棒下,大面积采伐原始森林,无节制地开垦草原等人为的不合理利用,加之多年气候干旱,人口较快增长,带来的是草原沙化退化和严重的水土流失。
草原腹地,一条绵延万里沙地,步步紧逼,吞噬草原,埋没村庄,大片草原静静地消失在沙化中。
号称拥有内蒙古70%水资源的呼伦贝尔,水资源危机已悄悄走来,市内7条河流一度断流。
境内两大水系旱涝灾害频发,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席卷了岭东三旗市,肥沃的土壤被洪水卷走,留下无数伤痕累累的侵蚀沟……
这一切,无不向呼伦贝尔敲响了生态安全的警钟。
严酷的现实告诉人们,并不是所有的草原都是田园牧歌的风光。当人类的意志打碎了自然的韵律,当生态环境被落后的生产力和愚昧的思想观念所扭曲,我们失去的将是自己的生存空间。
退耕退牧,保住大自然赐予的生态遗产
呼伦贝尔的决策层及时调整方向,一系列保护措施陆续开始实施——
1984年,打破“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旧体制,实行“草场公有,承包经营,牲畜作价,户有户养”的草畜双承包责任制;
1989年,实施 “落实草原所有权、使用权和承包到户责任制”的草场“双权一制”改革,让草原得以休养生息;
从1997年开始,呼伦贝尔不再批准新开荒,已批准未实施的也不准继续开发;
1999年,全面启动生态环境保护“十大工程”。呼伦贝尔盟被国家正式批准为全国生态示范建设试点地区。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撤盟建市以后,历届领导者都把保护好美丽的家园放在呼伦贝尔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位。
全力破解生态难题的呼伦贝尔,如同掌握了阿里巴巴“芝麻开门”的秘诀一样,全面启动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并制订了《呼伦贝尔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和《呼伦贝尔草原保护与生态型绿色产业发展规划》,把保护生态环境、治理污染、发展绿色经济纳入全市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中。
这是一个在25万平方公里大地上实施的宏伟工程,这是一个在古老草原上以千万亩、百万亩为计量单位的伟大生态创举。
大力实施退耕:水肥条件差,坡度大于15度,产量低而不稳的耕地,要退;水土流失严重的,风蚀沙化和存在潜在沙化危险的耕地,要退;江河源头和河流两岸引起面源污染的,也要退!
3年里,呼伦贝尔共退掉不适合耕种的土地300余万亩。
为了鼓励退耕,各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阿荣旗对退耕户种草给予种子补贴,并协调龙头企业、养殖基地、养殖大户与种草农户签订单,保证收购草产品。
莫旗组织退耕大户到辽宁铁岭学习榛子种植技术,大力推广经济林栽植技术,还通过林草、林药兼作,引导退耕户栽植桑树、果树、多年生中草药和牧草,确保退耕地增加收益。
鄂温克旗通过推广粮草混播,第二年便可打草或放牧,既恢复了植被,又获得了效益。
令人欣喜的是,退耕不但没有减产,反而实现了“退中有进”,全市农业连续3年丰收,增产粮食25亿公斤,今年粮食产量有望突破50亿公斤,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呼伦贝尔还把休牧禁牧作为保护草原的最有效手段。在草原退化严重、生态十分脆弱的区域定期发布休牧禁牧令:对重度退化沙化的草场实行常年禁牧,对中度退化的草场实行季节休牧,对轻度退化的草场实行划区轮牧。
着力提高牧民的生态意识,鼓励牧民发展饲草料生产,控制草原牲畜放养数量,在干旱草原区和草场沙化退化严重区域进行围栏封育,以户为单位,以嘎查为基本单元,进行集中连片建设。在沙化严重区域人工补播牧草种子,加快草原植被的恢复。
到目前,已围栏3000万亩,补播牧草200万亩。近3年每年完成季节休牧4000万亩以上,年度禁牧500万亩,逐步解决了草原超载过牧问题,实现了草畜动态平衡。
牧区还实施了生态移民工程,新右旗政府投资在旗所在地建起“蒙古大营”,上百户牧民被迁到城里集中居住。
如今,草原植被得以恢复,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区的植被高度平均提高10-15公分,产草量每亩平均提高20-30公斤,草群中优良牧草的比例明显增加。
呼伦贝尔在推行草畜平衡、开展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以及基本草牧场保护等方面,已走在全国前列。
鄂温克旗巴彦托海镇牧民达来是退牧还草的实践者,也是受益者。“你看,这‘草库伦’里的草长得就是高,也比外面绿。”他指着网围栏里禁牧休牧的草场高兴地说。
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千百年来逐水草而居的牧民,如今成了草原的守护神。
为了改变超载过牧现象,呼伦贝尔不再盲目追求牲畜头数“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而是实施牧区牲畜压缩战略,对牛羊实行“计划生育”,提高良种率和产出率,形成少养、精养的生产模式,草原自然载畜量由过去的600万头只减少到400万头只。
畜牧业也不再是牧区的特权。呼伦贝尔从实际出发调整畜牧业发展方向——牧区,发展生态型畜牧业;农区,发展转粮型畜牧业;城林区,发展高效型畜牧业,使畜牧业实现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在政府的倡导下,许多农民盖起了棚圈,养起了牛羊,搞活了农家小院的庭院经济。
阿荣旗向阳峪镇解放屯的退耕还林户姜涛,2002年把10多亩地退下来后,在政府引导下种苜蓿草养羊。“以前种大豆是广种薄收,一亩地收入300元就不错了。现在10亩草、100多只羊,每年能赚二三万元,还有退耕还林补贴。你说这日子美不美!”
随着农区畜牧业的发展,呼伦贝尔农区牲畜头数连续4年超过牧区,占总量的64%。2008牧业年度,全市牲畜存栏1447万头只,牧业四旗只有491万头只。
以粮食换生态,本是退耕还林工程的初衷。而在农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这一政策不仅绿了山水,还富了农民。
莫旗在登特科乡北石场村、西瓦尔图镇永安村等地建起了13个生态示范园区,通过林果粮间作,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增加了农民收入。他们还抓住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的机遇,对中低产田进行改造,耕地面积减少了60万亩,3年当中却增产粮食5亿多公斤,农民人均增收500多元。
阿荣旗霍尔奇镇有986户农民在1.2万亩退耕地里种植了黄芪、防风和黄芩等中药材,由河北华祈、呼伦贝尔哈慈等制药企业,提供籽种和技术服务,收益颇丰。
退耕后的日子火了,在“退”中得到真正实惠的农民笑了。
1996年,鄂伦春旗政府郑重宣布:禁猎。世世代代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人,为了保护生态,造福子孙,以博大宽厚的情怀,主动放弃世代相传的原始狩猎方式,放下手中的猎枪,成为大森林真正的守护神。
今年4月,几百只白天鹅栖息在二卡湿地生态自然保护区里,时而振翅高翔,时而掠水嬉戏,时而寻窝觅食,时而交颈情语,神态高贵安详又从容不迫,好一幅自然天成的美丽图画。可忙坏了拿着长焦相机的两位摄影爱好者。
经过十几年的禁猎和休养生息,呼伦贝尔重新成了野生动物的乐园。
狍子钻进羊圈,与羊共同起居生活;野猪领走家养的母猪,生出一窝野猪崽;刚出生不久的小犴和森林调查队“玩”熟了,竟在森调队宿营的地帐篷里住了好几天,直到母犴找来,才恋恋不舍地离去……这样的故事,在今天的呼伦贝尔已不是奇闻。
就连一度销声匿迹的马鹿、獐子、水獭、猞猁等珍稀野生动物也开始频频露面。
植树造林,构建祖国北疆生态屏障
1978年,我国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将在横跨北部13个省区市,全长7000公里,面积占国土42%的版图上,建设“绿色万里长城”——三北防护林体系。这项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工程。
在这场植树运动中,呼伦贝尔数十万林业职工在25万平方公里大地上摆开了战场,竖立起一座座“绿色丰碑”。
1998年,免渡河、乌奴耳、巴林、南木、柴河、红花尔基6个地方林业局被列入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范围。
此后的10年里,天保工程、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在呼伦贝尔第次拉开帷幕。
稳定减少森林采伐量,把森林采伐量从每年600万立方米降到200万,而生长量每年大于1000万立方米,实现了采育平衡,永续利用。
10年间,呼伦贝尔地方林业天保工程区森林面积增加了26.97万亩,活立木蓄积量增加了2114余万立方米,森林覆被率增加了0.75%,森林面积和蓄积实现了双增长。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蓄积量增长了6468.27万立方米,构筑起我国北方的绿色生态屏障。
推行林业分类经营改革,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利用市场机制和利益机制,吸引各种社会主体投资发展林业,全民义务植树常规化运作,各种社会造林模式层出不穷,“谁造谁有,合造共有”、“谁治理、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促进了资金、技术、劳力等生产要素向林业建设流动和聚集。
2007年,满洲里启动了“多元投资,亿元绿化”方案,动员全社会力量实施边防林更新改造、城郊林建设和城市绿化工程,累计投入1亿元,植树63.25万株。
说到植树造林,不能不提到莫旗塔温敖宝镇的一位普通农民——李振海。
1984年,当“环保”对很多人来说还有些陌生的时候,40岁的李振海却带着一家人搬进深山,搞起了荒山绿化。25年里,他为15000亩荒山披上了绿装,还带动起村里十几户村民加入到造林队伍中,他还无偿为学校、部队、机关提供了价值20多万元绿化苗木。为此,国家林业部、农业部、全国绿化委员会给他颁发了“全国绿色奖章”。
已经66岁的李振海依然雄心不减,他要在有生之年用树木营造起一座“绿色万里长城”。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胡锦涛总书记在我区视察时强调:“要切实保护好内蒙古这块辽阔草原,保护好大兴安岭这片绿色林海,为建设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做出贡献。”
“呼伦贝尔是中国最美的草原,大兴安岭的主体在呼伦贝尔,落实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是270万呼伦贝尔人的责任和使命。”市委书记曹征海庄严表态。
5月的呼伦贝尔,春意盎然,月牙形沙丘上长出了一行行整齐的杨柴,去年干插的黄柳尖也钻出了嫩绿的新叶,远处一丛丛“中叶锦鸡儿”散开的黄色小花在沙海中摇曳。
在新左旗甘珠尔沙地,“飞播牧草示范区”、“保护草原青年促进会治沙区”、“围栏封育区”的牌子一块连着一块,千余名林业工人聚集在沙海中,边缘地带已经被他们用“Z”字形沙障固定住了,中间是人工播种机进行混播草籽作业后留下的一行行印迹。
市林业局造林科科长金维林告诉记者,由于地质、气候和历史原因形成呼伦贝尔沙地,由三条沙带和一些零星沙地组成,沙化面积达1957.8万亩。这无疑是呼伦贝尔所有绿色守望者最大的一块心病。
市一次党代会上,市委明确提出“生态立市和构建山川秀美呼伦贝尔”的发展战略。
2002年,在没有纳入国家投资范围的情况下,呼伦贝尔毅然启动实施了“沙地樟子松行动”,共栽植樟子松大苗近百万株,面积达1万多亩。
市二次党代会又进一步提出“有进有退、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的发展战略。
为此,市委、市政府重新编制了《呼伦贝尔市防沙治沙10年规划》。
近几年,呼伦贝尔每年都要召开全市防治草原沙化现场会和工作会议,市长罗志虎反复强调:“有效治理好沙地,彻底改变我市沙化地区面貌,应该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和首要工程来抓。要利用几年乃至更长时间,打一场彻底的沙地治理歼灭战”。
市委、市政府还与沙区各旗市区签订了防沙治沙“军令状”,从上到下统一认识,从下到上凝聚力量。
沙区各旗市在草场严重退化沙化区域实行项目整合,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打歼灭战,做到了治理一块,保存一块,见效一块。
一项又一项治沙工程在呼伦贝尔展开,一批又一批治沙青年熬成了老专家。
善待大自然,它会给人们丰厚的馈赠;
破坏大自然,它会给人们百倍的报复。
由于呼伦贝尔把生态建设作为又好又快发展的切入点和基础建设来抓,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整体遏制,局部好转”,荒漠化和沙化首次实现逆转。
在这场人与沙的较量中,呼伦贝尔已累计投入防沙治沙资金7000多万元,治理流沙面积40多万亩,封育沙地樟子松240多万亩,保护草场500多万亩。
许多昔日的荒滩、荒漠,重现草木葱茏、繁花铺地、流水潺潺的景象,沙丘穿上了“绿裙”,昔日沙进人退的地方出现了人工绿洲……
地区发展就像做人,人品做到极处,无有它异,只有本然。改革开放30年来,呼伦贝尔始终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每一个细节。没有向资源索取,没有向环境索取,没有向国家索取。
参加全国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的罗志虎市长在京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呼伦贝尔已把建设生态环境作为全市工作的头等大事,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大兴安岭林海,争取多向北京输送“绿色”。为保证北京的蓝天能多一些,呼伦贝尔正在下大力气进行“生态支持”。
守望绿色,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
2008,注定是一个不寻常的年份。万众瞩目的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之后,我们又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30年的变革都在我们的生活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
回眸呼伦贝尔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寻访呼伦贝尔守望绿色的足迹,它的真正意蕴是什么?
透过记者的眼睛,我们看到了退还政策给呼伦贝尔人民带来的喜悦和实惠,也切实感受到了发展生态经济的巨大潜力和光明前景。这不由得使人想起老子曾经说过的一段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说明在天地之间,只有遵循大自然的发展规律才是真正的和谐之道。
难怪许多人来到呼伦贝尔,都会情不自禁的跪倒在这至尊至美的大草原大森林面前。我想,面对这亘古的草原和林海,你不由得不被震撼、被感动、被净化,被再次唤起对于自然的无限敬仰和热爱。
当生命中最本质的追求,在极其特殊的环境中凸现出来时,就有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气势和无与伦比的感染力和感召力,成为超越时空的精神圭臬。
生态文明,体现的是人们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在呼伦贝尔备受推崇,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也被呼伦贝尔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
“GDP不是惟一的衡量指标,生态环境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保护不了生态环境,我们就是历史罪人!”市委书记曹征海的话掷地有声。
10年来,呼伦贝尔累计关闭小煤矿458座。
“十一五”期间,圆满完成列入自治区淘汰落后产能的钢铁、水泥、煤炭行业的关停项目。
2007年,淘汰落后产能钢铁10万吨、水泥15万吨、煤炭10万吨。
今年7月, 华能呼伦贝尔公司分别爆破拆除两座冷却塔,并计划到2010年,关停29.65万千瓦火电小机组。
呼伦贝尔在“择商选资”上也越来越挑剔——无论上什么项目,首先要过环保关,缺乏技术含量、投入产出比不高、高能耗高污染的外资,投资再大也绝不动心。
一择一选之际,金凤凰衔枝南来。淘汰掉了落后产能,腾出了环境容量,为可持续发展创造出环境空间。3家世界500强企业和50余家国内知名大企业先后入驻呼伦贝尔,为呼伦贝尔更好更快发展创造了先决条件。
“稍稍改变一下我们的生活方式,不食野生动物,拒绝使用一次性卫生筷子,不乱挖乱垦草原,处处讲环保,形成一种社会氛围,让人们听到呼伦贝尔就想起绿色,看到呼伦贝尔就想起纯净,吃在呼伦贝尔就想起健康。”这是市委常委孟松林的期待,也是全体呼伦贝尔人的追求。
人人参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率先在呼伦贝尔各级党政机关开始。节约,从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做起,机关办公用纸双面化,下班前电脑提前关闭,勤俭办会,勤俭办事,勤俭办文,勤俭办活动……
生态意识日益深入人心,普通市民也懂得了随手关灯拔插头,接受了“禁塑”,学会了垃圾分类……
上半年,全市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总量控制指标呈下降趋势,主要城镇环境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达95%以上。嫩江流域呼伦贝尔段、额尔古纳河流域水体水质基本保持稳定并有所改善。
2007年底,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发起的“圈点新天府”评选中,呼伦贝尔以第8的位次入选中国十大“新天府”。
前不久,华能伊敏煤电公司成为全区第一家也是惟一一家“国家环境友好企业”。
走进呼伦贝尔,撞入视野的是一望无际的水墨画似的绿色。你不必刻意去寻找,随时都有一种生命的悸动让你心跳。
在看似荒凉的沙地里,你会发现许多生命的奇迹。即使在严冬,路边一蓬蓬的沙生植物,任凭雪压风摧,始终倔强地站立着,既不昂首张扬,也不低眉自惭,只要你用心感受,就可以领略到她骨子里的那份对生命的追求和挚爱。有了她,再大的草原也不寂寞。走过草原,总觉得有伴相随,有另一种生命在草原上呼应。
据此,我们可以找到人类与自然对话的许多语言,她会无声地告诉我许多关于生命的秘密,有关草原的命题会在用心感受中折射出许多新的亮点。
绿色,寄寓更多的也许是一种生命的渴望。
今天,生命的绿色依然在呼伦贝尔蔓延,让每一个呼伦贝尔人由衷地欣慰。
因为有了这样的绿色,我们可以听见小鸟的鸣唱,可以看到天光在流水中荡漾,可以呼吸带着草木清香的空气,可以感受岁月四时的轮转和变化。
在这蔓延的绿色中,有呼伦贝尔人的气魄,有呼伦贝尔人的智慧,也有呼伦贝尔人对梦想的追求。
生态文明不断刷新着人们的呼伦贝尔印象,因为呼伦贝尔留住了绿色的基脉。
“在欧亚大草原中,内蒙古东部仍是最好的草原”国际草地大会专家说。
“它是我国品质最优的天然草原,也是世界上保存较完整的顶级草原群落。可以建成我国最好的现代草原畜牧业生产基地。”这是中科院院士刘兴士的呼伦贝尔印象。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希望,生活在这片草原上的人们能够形成一种共识,呼伦贝尔大草原是我们的命根子,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她。
曾经在呼伦贝尔插队的北京知青、著名词作家克明这样推荐呼伦贝尔:“我不知道哪一座城市能够拥有8万平方公里的天然草场。站在高处你的目力所及之处都是一望无际的青草,绿到天边,绿到极至,成了蓝。这是中国最宁静的城市。
我不知道哪一座城市能拥有11万平方公里原始森林。山岭之巅,你极目远眺,让你感受到无边无际的沉静和安宁。这是我们这个越来越干渴的星球上最富足的城市。
我不知道哪一座城市竟能拥有3000多条河流,500多座湖泊,它们密匝匝地缀满在圣洁的大地上。
在这座城市里,天鹅为什么竟如此大胆,见到骑马的牧人从不惊慌,也不躲避?儿童为什么从小就不伤害一朵野花?老人为什么要向天鹅祭洒乳汁?蒙古包搬迁后,大地上为什么不留一丝痕迹?这是因为,这里每个人都对大自然怀有深深的敬意。
朋友,别以为呼伦贝尔是个天堂,其实她是魔镜。在你没想好之前,千万不要踏上这片大地,因为,你一旦走进这座城市,你的一生中,将再也无法把这片绿色抹去。就像长调,永远刻在你的灵魂里……”
“呼伦贝尔的发展来势很好,发展前景广阔。特别是‘美丽与发展双赢’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要求,体现了科学发展的内涵。”这是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对呼伦贝尔的最高褒奖。
这是一首改天换地的史诗。
这是一曲动人心魄的乐章。
呼伦贝尔生态示范区建设蓝图已经铺开——到2010年,50%以上的旗市区要达到全国生态县创建标准,其余旗市达到80%以上的创建指标。到2015年,努力把呼伦贝尔建成国家级生态市,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区前列。
㈣ 巅峰智业在《呼伦贝尔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获得了什么样的成绩
《呼伦贝尔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全国公开招标中,巅峰智业在激烈竞争内中拔得头筹,荣获全国竞标第容一名。
本次项目开标会议受到了呼伦贝尔市高度重视,呼伦贝尔市长张利平、副市长牛振声,众多国内资深旅游专家学者、以及呼伦贝尔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出席了评标会
㈤ 去呼伦贝尔旅游,消费者该注意有哪些陷阱
在呼伦贝尔旅行时,我们应该观察哪些陷阱?呼伦贝尔草原可能是内蒙古最漂亮和最完美的地方。只要很多人有足够的假期,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选择在这里旅游。去呼伦贝尔旅行时,我们应该注意都哪些陷阱?
这里有许多私人的草原、山丘或湖泊。从远处看过去真是太好了,会有一些旅客进去拍照。一般来说,如果写着私人牧场是禁止进入的,但许多客人看不到附近有人看管或把守。如果你私自进去,你将受到惩罚。每个草原都会有一些篝火晚会,他卖给你一些烧烤,一些饮料,这是正常的价格,所以你所要做的就是遵循市场规则去买它。
㈥ 呼伦贝尔大草原旅游攻略
在祖国的最北方,有一片中国最大的草原——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 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最著名的三大草原之一,这里地域辽阔,风光旖旎,水草丰美,3000多条纵横交错的河流,500多个星罗棋布的湖泊,组成了一幅绚丽的画卷,一直延伸至松涛激荡的大兴安岭。 31个少数民族,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珍贵的历史文物古迹,回味无穷的地方风味,又为美丽富饶的呼伦贝尔增添了色彩。 这里夏季气候宜人,空气净透,是避暑度假的胜地;冬季银装素裹,白雪皑皑,一派北国风光,是滑雪、打猎和冰上运动的好去处。额尔古纳河流域是蒙古族的发祥地,也是成吉思汗叱咤风云过的古战场。 在被誉为“中国第一曲水”的莫日格勒河畔,有一个“金帐汗蒙古部落”,是呼盟惟一以游牧部落为景观的著名旅游景点。这里是中外驰名的天然牧场,历史上许多北方游牧民族都曾在此游牧,成长壮大,繁衍生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曾在这里秣马厉兵,经过与各部落的争雄,最终占据了呼伦贝尔草原,他利用这里的资源和无数骁勇的骑士,完成了统一大业。金帐汗部落的布局,就是当年成吉思汗行帐的缩影和再现。 每逢夏季牧民们便在这水草丰美的地方放牧,这里形成了以游牧部落为主体的美丽图画。 蓝天白云、弯弯河水、茵茵绿草、群群牛羊、点点毡房、袅袅炊烟,呼伦贝尔是世界少有的绿色净土和生灵的乐园。茫茫无际的天然牧场,清新宁静,置身在美丽的大草原之中,令人心胸豁然开朗。围着红彤彤的篝火跳起安带舞,那嘹亮悠扬的蒙古长调伴你直至夜深……7月正是去呼伦贝尔的好时候。 在草原深处,有最原始、最淳朴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鄂温克、巴尔虎、布里亚特蒙古族兄弟姐妹将以特有的豪爽、奔放与深情厚意迎接你的到来。穿越吉布胡朗图,你将能品味飞鸟成群、水天一色、气势磅礴的呼伦湖和新开湖;住进自己搭建的蒙古包,品尝亲手宰杀的牛羊,喝一杯醇香的奶茶和美酒,吃一顿鲜嫩的手扒肉,让朝霞般的篝火点燃你无限的热情和美好的希望;体会草原牧民赛马、套马、驯马表演、蒙古博克、角力擂台赛、祭敖包……当一回蒙古人,做一天牧民! 线路规划 建议行程:全国各地--哈尔滨--满洲里--呼伦湖--海拉尔--金帐汗--呼和诺尔--莫尔格勒河--北山遗址--万人坑--凤凰山庄--兰屯--哈尔滨--全国各地 D1:从其他地方到达哈尔滨。空调快车N91次,晚19:50自哈尔滨站出发(19:12自哈尔滨东站始发,终到站满洲里),到满洲里硬座120元,硬卧216元(中铺)。(若决定先到海拉尔,硬座103元,硬卧185元。) D2:历时14时38分后(到海拉尔则为11个小时),上午10:05到达满洲里,途经大庆、扎兰屯、牙克石、海拉尔等,全程954公里。找好住处,吃饭,之后在市内登国门一览俄罗斯村庄景致,参观中俄互市贸易区,购物,夜宿满洲里。 D3:早起后退房,从边贸市场门口乘车到呼伦湖,车费约20元。到呼伦湖可以在湖上泛舟,惬意十足。中午在湖畔的饭店里品尝“全鱼宴”,下午乘车去海拉尔,这样不用再返回满洲里。夜宿海拉尔。(或前一日找好车辆,租车前往,这样比较自由,但回程时可能要返回满洲里。可视情况决定是否租车。) D4:早起后乘车去金帐汗或者去呼和诺尔(可自己决定去哪里,去其中一个地方即可),观赏草原风光,品尝地道的手把肉,欣赏热烈奔放的蒙古族歌舞。晚上参加篝火晚会,夜里住在蒙古包中。 D5:早上起来看草原日出、敖包、中国第一曲水——莫尔格勒河畔、牛群、羊群,在清晨的薄雾下,远远近近的牛群、羊群,在广阔的草原上,很漂亮。有机会的话可以到牧民家中去做客,切实体会一下异族风情。之后可在草原上纵马驰骋,有兴致的话,可以乘坐内蒙古特有的交通工具——勒勒车在草原玩耍。下午返回海拉尔,在海拉尔城中转转,沿伊敏河走走,有时间可去西山公园。夜宿海拉尔。 D6:早起后去侵华日军海拉尔要塞北山遗址(和万人坑)。之后返回,可坐汽车或火车去牙克石,两地相距约80公里,车次较多,约1到1个半小时可到。到达后去凤凰山庄,其地靠大兴安岭。夜宿凤凰山庄。 D7:坐车去扎兰屯,历时4小时左右,中午前后到达。下午选择吊桥公园、秀水、断桥风景区中的一到两个,体验塞外苏杭的意境。夜宿扎兰屯。(也可乘当晚2:07的N92次车,次日早上7:05到哈尔滨,历时5时02分,这样可以节约时间在哈尔滨多呆一天,但是会比较累;或者乘坐当晚20:46的1302次车,凌晨1:50到哈尔滨,历时5时07分。这些车全都是从满洲里过来的,硬座票价均为62元。) D8:上午在扎兰屯市内,中午吃完饭后略为休息,乘从满洲里过来的4192/3次车,下午15:56从扎兰屯出发,晚21:42到哈尔滨,历时5时49分,硬座票价31元。夜宿哈尔滨。 (以上行程中,若时间不足,可放弃牙克石或扎兰屯其中的一处,可以至少减少一天时间。) 另附:呼伦贝尔草原民俗五日游 第一天:蒙古族牧民家庭 早餐后,乘车前往呼伦贝尔草原牧民家庭(距海拉尔市区38公里,车程40分钟), 感受隆重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欢迎仪式——下马酒,由牧民教客人学习骑马,牧羊等知识。客人亲自参与蒙古族传统的杀羊、煮手扒肉等家务劳动。体验蒙古族牧民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豪情。席间有蒙古族姑娘敬酒献歌献哈达,晚餐后观草原星空,真正的感受到纯正的蒙古牧民的生活,热情好客、淳朴善良的主人,一望无际的呼伦贝尔草原会让你留恋往返不虚此行。晚餐后入住酒店。 晚宿海拉尔 第二天:海拉尔—满洲里 早餐后,乘车前往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边城满洲里(距海拉尔198公里,车程3小时),途中游览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呼伦湖,午餐品尝风味餐——全鱼宴,午餐后游览呼伦贝尔最大的室内滑雪场——满洲里滑雪场,让您在金秋的季节就能感受到北国冰雪的柔情。晚餐后入住酒店。 晚宿满洲里 第三天:满洲里—阿尔山 早餐后,参观国门,中俄第41号界碑合影留念,登国门,俯瞰俄罗斯后贝加尔斯克小镇, 后乘车前往神泉雪城阿尔山市(距满洲里520公里,车程6小时左右),途中参观呼伦贝尔地区最大的喇嘛庙——甘珠尔庙,甘珠尔庙建于清乾隆年间,建成后乾隆皇帝赐名“寿宁寺”。当年占地面积200余亩,香火最旺时有喇3000多名,是我国唯一一处大型的建立在草原上的藏传佛教寺庙,可与五当昭、席力图昭、拉仆楞寺齐名。此外还有草原盛会那达慕会场,沿乌尔逊河边至乌兰泡湿地旅游区,成群的候鸟(这里有几十种鸟类)、轻轻的芦苇荡、静静的湖水,这里是人间仙境,鸟的乐园,午餐后参观玫瑰峰旅游景区,品尝五里泉水,晚餐后入住酒店。 晚宿阿尔山 第四天:阿尔山 早餐后,参观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距阿尔山市区110公里,车程1小时30分钟),山堰塞湖泊——杜鹃湖, 亚洲最大的火山岩溶地貌——石塘林,中午国家森林公园用午餐,午餐后参观中国第三大天池——阿尔山天池, 水流湍急、景观壮丽的三潭峡观光。晚餐后疗养温泉洗浴(自费)。 晚宿阿尔山 第五天:阿尔山—海拉尔 早餐后,乘车赴草原之都——海拉尔,途经呼伦贝尔草原最重要的牧业四旗之一的鄂温克草原,这里是《吉祥三 宝》的小演唱者英格玛的家乡,途中参观反映我国三少民族之一的鄂温克族发展演变史及民俗生活的鄂温克博物 馆。晚餐后返回温暖的家园,结束愉快的行程!
麻烦采纳,谢谢!
㈦ 我有一个旅游业项目,急需资金20万元,
我觉得你这样还不如找家旅行社挂靠自己搞,别人投资的可能性不大
自己挂靠的话 费用相对比较低
第一:20万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了 投资者也会去衡量这个风险
第一个10万虽说是没风险 但是毕竟放太久 你开多久就得放多久 人家未必肯
第二:我个人认为在呼伦贝尔旅游的人虽然越来越多 但是也有一定的季节局限性。而且那么多的开发商以及旅行社,你是否已经找到了可开发的优势
那么需要做一个商业计划出来
第三:开发旅游点 费用不小 不是儿戏更何况是否开发出来后有市场卖点 也未知
我建议你还是找一家社挂靠 做一个分社 差不多10万自己就可以搞起来了 如果来人进来做风险大是一回事 而且还有个太长的回成本周期。
㈧ 呼伦贝尔经济开发区的发展现状
依据市域资源、区位、市场等综合条件,开发区产业发展定位为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在市政府扶持资金的有力推动下,开发区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截止目前,基础设施建设已累计投资15亿元,开发区26平方公里规划区域内已初步具备电力、道路、通讯、给水、供热、排水、铁路专用线“七通一平”基础设施条件,基础设施平台优势已经凸显。
截至目前,开发区共入驻项目40项,产值规模达到150亿元,初步形成有色金属工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和现代物流业五大主导产业发展基础,产业聚集态势逐步显现。
有色金属产业,驰宏铅锌冶炼项目一期工程正在建设中,总投资33.98亿元,一期年产6万吨铅、14万锌;中金10万吨铜冶炼项目,投资21.79亿元,已经自治区发改委备案,项目正推进中。
装备制造业,河北隆生隆金属制品集团有限公司压缩空气动力汽车项目正在推进中,投资30亿元,年产年产压缩动力汽车21万辆。还有重型载重汽车项目、工程机械项目正在推进,已有乐佳暖气片、蒙天钢构、强力水泥等机械加工制造企业形成产业基础。
高新技术产业,同联药业集团生物制药基地项目正在推进中,项目投资67亿元,建设可利霉素生产线2条,硫氰酸红霉素生产线5条,利福霉素S—Na盐生产线、螺旋霉素碱生产线、洛伐他丁生产线、吉它霉素生产线各1条。
新能源产业,金骄公司一期工程已投产运行,年产菜籽油11万吨,菜籽粕18万吨,产值11亿元,二期年产6万吨生物润滑油项目正在推进中。
现代物流业,公路物流,海拉尔货物转运站建成,运能300万吨;铁路物流,开发区铁路专用线、金骄支线已开通运营,铁路物流基础已经形成。
2009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5.9亿元,增长64%,;完成工业增加值22.3亿元,增长74%;完成财政收入13053万元,增长35.9%。
主导产业
呼伦贝尔经济开发区重点推进有色金属工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现代物流业等五大主导产业发展,突出发展有色金属工业,打造呼伦贝尔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基地,最终发展成自治区最大的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基地。同时,结合市域资源能源条件和市场因素,抓住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机遇,按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条件,具有一定投资规模和产业附加值的较高要求,选择性发展新型建材业、化工产业、生物制药业、旅游业等适宜发展的产业,努力把开发区打造成呼伦贝尔新的经济增长极。
㈨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发展怎么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业、林业、工业、交通、邮电、商业、采煤和社会各项服务业,以及机关事业单位,汉族都是主要从业者。家庭副业生产,岭东岭西一样,耕种园田,种植瓜果蔬菜,饲养奶牛、猪、鸡、鹅、鸭等。80年代以前主要为自用,80年代以后,已有相当一部分到城镇或集市上出售,以改善自家生活。90年代以后至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继续实行,出现了一些大型的个体农场,农业机械化水平已经全面普及,如喷灌技术、大型的农业机械(收割机、播种机、插秧机),一些地区以农家乐为特色开设旅游点。工业上,快速的发展以轻工业为主要发展方向,成为了呼伦贝尔的财税主要收入,如海拉尔啤酒集团、呼伦贝尔巴特罕啤酒集团、三元乳业呼伦贝尔分公司、扎兰屯淳江油脂公司等。由于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信息业也已经为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提供了便利,遍及了交通、邮电、通讯事业。移动电话的普及率迅速提高达到了65%,网络已经进入了居民家中。网络已经成为了千家万户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这里有水草丰美的草原,松涛激荡的大兴安岭林海,纵横交错的河流,星罗棋布的湖泊。这里的草原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草原”。这里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多民族聚居区。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珍贵的历史文物古迹,回味无穷的地方风味,为美丽富饶的呼伦贝尔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在由中央电视台举办的“CCTV2006年度中国魅力城市展示”活动中,荣获“CCTV2006年度中国最佳民族风情魅力城市”奖。这里还是一块资源丰富、具有极大开发价值和发展潜力的宝地。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粮食、林业、畜牧业生产基地。这个昔日“幽静的历史后院”,已成为祖国北疆改革的前沿。呼伦贝尔人崇拜历史的辉煌,更注重创造明天的辉煌。呼伦贝尔人站在历史的新台阶上,重新寻找着向前发展的历史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