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旅游业515战略

旅游业515战略

发布时间: 2021-02-15 01:24:26

⑴ 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应该怎么建

2015年临近尾声时,国家旅游局公布了青岛等20个市(自治州)、县(市)为我国首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作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提出的“515战略”深化旅游业改革开放的产物,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示范意义重大,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先行区的旅游管理体制要实现质的飞跃,旅游业发展速度和质量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改革发展成果要体现对经济和社会的综合贡献。”

当“领头羊” 发挥示范效应
首批20个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的名单分为两个级别,即“副省级和地级先行区”及“县级先行区”,前者的15个分布在11个省,其中,湖北、内蒙古、江苏、四川四省各有两地,山东、河北、吉林、浙江、安徽、江西、新疆则各有一地;后者的5个位于山东、河南、重庆、山西、甘肃。那么,这20市县何以从全国申评的37个市县中脱颖而出,成为地区改革创新的“领头羊”?
在深化旅游业改革创新工作中,河南栾川县顺势而为,率先设立县级旅游警察大队,成为全国首个设立旅游警察大队的县区,在探索县域旅游产业发展新思路和行业监管新机制方面有力地迈出了第一步。如今,栾川县正在着重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完善旅游警察各项制度,融入旅游市场监管大体系中;二是充实人员、落实岗位、落实好旅游管理警察办公条件和人员待遇,理顺与旅游、工商、物价等其他监管部门的职责分工,整合力量;三是加强对旅游警察大队进行培训,确保熟悉旅游业务,更好地开展旅游执法活动
在四川乐山所辖峨眉山市,为了向涉旅纠纷当事人提供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营造文明和谐的法制软环境,组建了旅游审判庭,并开展旅游巡回审判,实施一年时间,就已办理涉旅纠纷82起,其中判决15起,调解67起,无一起上诉或信访。据了解,峨眉山市法院还通过旅游审判专业化、司法保障信息化、服务群众便捷化、实现调解纠纷多元化、普法宣传常态化这“五化”并重来服务保障旅游改革创新工作。
位于山东沂蒙革命老区腹地的沂南县,在区域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按照“政府主导,文旅融合,统筹城乡,全域发展”的总体思路,发挥政府的积极主导作用,强化规划的系统引导价值,探索出了“多规合一”的规划发展模式,有效推动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城旅融合、多产融合,走出了一条旅游产业健康发展、产业融合带动效益显著、旅游产业率先起步带动各项事业协同进步的县域旅游发展路子,实现了一业多效、一业多能,被业内誉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沂南模式”。其负责人表示,“多规合一”是发挥旅游业综合带动功能、提升旅游综合治理与发展能力的主要举措,重点是解决好规划管理主体、规划编制机制和规划实施路径3个关键性问题。
重庆武隆则展现一个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生态实践,用生态旅游带动绿色GDP的探索等。“过去5年中,武隆县经济在快速增长,每年经济平均增长率是13%的速度。”武隆县县长贾建国说,武隆试图寻找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平衡,在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啃“硬骨头” 改革深化升级
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脱胎”于“综合改革试点”,早在2009年,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支持各地开展旅游综合改革和专项改革试点”的要求,桂林、成都等10个市县先后开展了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经过5年的改革和探索,各试点地区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旅游经济发展迅速,并在探索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旅游产业发展机制、政府职能转变和游客便利化等方面总结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近年来,随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愈加形成了有利于旅游业改革创新的环境,为下一步旅游管理体制改革走向深入,提高改革的系统性,推动改革的红利转化为百姓的福利打下了基础。
2015年开始,国家旅游局对旅游改革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要突出“改革创新”的主题,打造旅游业发展改革创新先行区。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先行区是对综合改革试点的深化升级。”
记者在《国家旅游局关于公布首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的通知》中看到,这里对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有着明晰的界定,即指以“创新统筹职能、创新政策措施、创新产业引导”为指引,以市县政府为改革主体,以旅游业体制机制为改革内容,以实现旅游目的地整体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旅游改革先行先试地区。
相较于此前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主要采取各地方零散上报,分别批复,各自探索的方式不同,国家旅游局对工作方式进行了调整,制定了《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工作方案》,提出在地方主动申报、国家综合统筹的前提下,通过3年时间,打造50个先行区,确保每个省(区、市)至少有1个先行区。采取了在国家统一部署和指导下,地方政府为主体积极开展改革实践的工作模式。
先行区工作形成了任务体系,有3个层面的“主要任务”,第一层是“规定任务”,改革创新集中在“旅游业产业定位”“旅游综合管理体制”“旅游业发展引导机制”“旅游公共服务体制”“旅游市场监管机制”五大方面,这也是所谓的“必选动作”,为先行区设定了一个统一的准入门槛。
第二层是与“规定任务”相对应的“商定任务”,这些问题多数比较复杂,在全国范围内推开有较大难度,还是要鼓励各地先行先试,积累经验后再推广。根据先行区报送的实施方案和改革重点方向,国家旅游局、省级旅游主管部门和先行区人民政府共同商定每个先行区开展1-2项商定改革任务。例如,改革创新“景区管理体制”“门票预约制度”“旅游投融资体制”“区域协调发展体制”“考核评价体系”“中介组织发展机制”等。
此外,先行区还可以在第三层的“自选任务”中探索创新旅游发展市场机制、拓展服务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旅游规划有效实施的机制、旅游目的地建设政策体系等方面推出其他有效举措。
积“正能量” 政策支持倾斜
“根据先行区的需求进行重点支持,根据先行区开展旅游体制改革过程中提报的重大情况和重要问题,协调相关部门给予政策支持。”谈及未来发展时,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先行区在推进过程中要给予他们政策上的支持,积聚起一股“正能量”,在全国树立好典型,形成可供复制的优秀经验。
政策支持中最重要的一项可谓支持先行区进行旅游用地改革。国家旅游局将率先指导先行区开展旅游用地改革,落实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三部门出台的《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用地政策的意见》;指导先行区开展旅游项目用地的分类管理,有效落实旅游重点项目新增建设用地,落实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用好未利用地、废弃地、边远海岛等用地政策,保障乡村旅游、自驾车房车营地、邮轮游艇、文化、研学旅游等旅游新业态的用地。
国家旅游局还将进一步协调放宽先行区的旅游市场限制,简化出入境手续,支持设有口岸的先行区城市实行落地签、过境免签等政策,便利游客来往,延长逗留时间;将在先行区优先复制自由贸易试验区旅游开放政策,优先推广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经验。
在支持先行区发展旅游基础设施及旅游项目建设上,2016-2018年,国家旅游局支持符合条件的先行区申报“国家旅游发展基金项目”,主要用于旅游厕所、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旅游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及现有社会资源二次开发的旅游项目;在支持先行区通过设立旅游产业基金等形式扶持旅游创业上,支持各先行区搭建旅游投融资平台,扶持新兴旅游业态发展,推动旅游领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先行区通过PPP模式投资、建设、运营旅游项目。
此外,依托中国旅游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中国旅游研究院专家智囊,国家旅游局还将采取讲座、培训、专门咨询等方式,对先行区改革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据了解,旅游改革创新先行区已经在政策利好中开始大跨步向前发展,安徽黄山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在2016-2019年全面推进各项改革,初步建立支撑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框架,基本形成健全的旅游协调发展机制、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和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综合产业综合抓”工作格局,建成一批重大旅游项目,旅游转型升级取得突破性进展,使旅游综合改革大见成效;到2020年,完成旅游改革的主要任务,建立完善的旅游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基本建成旅游经济强市,形成特色鲜明、示范性强的旅游发展“黄山经验”,为全国旅游业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⑵ 为什么说2016年是旅游ip元年

原文在这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是“515战略”的发力年,也是中国旅游业的变革年。5月,由中国政府和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共同主办、国家旅游局承办的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将在北京举行。这将是一场全球化、大战略、高规格的历史性盛会,也将是世界旅游业重量级的大事件,对旅游从业者来说,也应该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好好总结和回顾,整装待发,谋求新的发展。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话正在成为新时代旅游人群的宣言,这也预示着旅游新时代的到来。十多年来,中国旅游产业发展速度惊人,市场需求日趋庞大,人们的旅游观念也随之升级换代。如今的旅游早已不仅仅是提升生活品质的附属品,而成了一种刚需。正因如此,传统的团队旅游方式早已不能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自由行应运而生。当旅游市场步入散客时代,自助游、甚至自在游才是游客们最津津乐道的方式和目标。梁朝伟“打个飞的喂鸽子”的小资范儿不再只是调侃,而成为人们向往和追求的新旅游方式;一趟豪华惬意的头等舱航班、一家别具风情的格调酒店、一次优雅绝伦的英式下午茶、一顿本地味十足的饕餮晚餐,甚至一个有鸽子和许愿池的广场就可以构成一次新的无景点式旅游。

曾经,旅游只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而今,旅游已经成了常态化的生活选项,成了不可或缺的休闲必需品。曾经,旅游只是跟着团队走马观花,点到即止;而今,单一景点的边界正通过“全域旅游”的理念逐步被打破,旅游正在广度、深度、自由度、体验度等多维度发展。

21世纪初起,散客比例迅速增长,自由行、自驾游、亲子游、主题游、定制游……个性化旅游时代已然开启。吃、住、行、游、娱、购的组合越来越丰富多元,“旅游+”的多层次体系不断完善,旅游要素的内涵外延不断拓展。旅游社群经济已经快速形成,游客不再满足于基本需求,旅游变成了一群人出去“作”;不满足于导游只是介绍景点,他们需要导游带领他们拍照摆pose、带他们疯;不满足于住宿只是三四星级,需要特色;不满足于吃盒饭,需要当地美食;不满足订购只是人与机器的对话,需要人与人面对面的温度。

为什么会这样?如果用1个词来形容未来的旅游发展趋势和旅游最核心追求,那就是IP(Intellectual Property)。什么是IP呢?所谓IP,直译过来就是知识产权,它是一种无形的财产权,也称智力成果权。通俗地讲,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也正因如此,IP代表着个性和稀缺性,它体现商品的核心价值,能够化解同质化的价格战。

IP与旅游结合,在国际上已有先行者。比如熊本熊红遍亚洲,就是通过动漫IP+虚拟明星+旅游的结合打造区域知名度,2年内给当地带来1200亿日元的经济效益。迪士尼也是通过电影、动画片等超强IP传播与旅游乐园、吉祥物的结合,支撑产业化运作,取得巨大成功的。

目前,我国旅游行业仅仅处在通过IP营销阶段,处于最开始的状态。未来IP一定会逐渐深入到产品、服务,甚至旅游的每一个环节,包括导游、景区、酒店、商店购物、餐饮等等。

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选择在北京举办,本身就是对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肯定和信任。当前,中国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人次和国内旅游消费、境外旅游消费均已成为世界第一,是世界旅游发展的重要发动机。与此同时,大会在北京的举办,必将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与世界各国分享交流全球旅游发展经验,促进国际旅游合作,探讨未来旅游的发展模式。

景域集团也将珍惜这一平台,取长补短、寻找机遇。当前,景域已将IP打造纳入了发展战略之中。十几年来,景域已初步形成了以旅游规划、品牌营销、电子商务、景区运营管理、自有品牌投资及帐篷客酒店等为核心的旅游O2O一站式服务生态圈格局。2016年是景域的IP年,将强化旗下三大类IP品牌:渠道IP品牌,驴妈妈;服务IP品牌,奇创营销、景域旅发;自创IP品牌,帐篷客等。

2016年将是旅游IP元年,得IP者得天下。未来,景域集团的视野将进一步延伸到快乐产业和幸福产业当中,全方位对接IP,创造新的IP,唤醒沉睡中的资源,为游客源源不断地输送幸福感。在世界旅游发展大会的春风之下,景域愿与旅游业界携手,在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浪潮中更好地输出智慧和能量,共同打造出中国旅游的强大IP。

⑶ 建设什么样的简单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中国旅游业将达到世界旅游强国水平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随着“515战略”、“旅游+”战略、“全域旅游”回战略、“一带一路”答旅游合作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中国将迎来提质增效发展阶段,世界将充分分享中国巨大的出境旅游、投资市场、人才引进和资本输出。中国将与世界开展更多深层次的合作,借鉴世界经验,也与世界旅游分享更多的发展机遇,贡献更多的发展红利。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中国旅游发展模式转变开辟了广阔天地,旅游业的战略性地位日益凸显,供给侧结构改革为旅游发展提供重要机遇,旅游政策红利正在加快释放,爆发式增长的旅游消费提供了巨大发展动力,全国各地发展旅游、企业投资旅游和人民群众参与旅游的热情前所未有,中国旅游发展未来几十年处于发展黄金期。

⑷ 旅游业发展呈现了全球化的趋势吗

据报道,自“十三五”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的战略产业,目前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全球化趋势明显。

未来十年,将有更多的国际品牌加快中国布局,国内旅游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也将加快,中国旅游产业全球化趋势更加明显。为此,中国旅游企业要主动融入国际分工体系,成为中间的一环,从渠道到目的地都要加速资源掌控,争夺国际分工话语权。

⑸ 如何建设和发展我国旅游数据体系

一、体系统一
指标体系要统一。旅游数据的指标体系必须是全国统一的,这样才能切实反映整个旅游行业和各地方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如果各省市采用的指标体系不一致,数据将无法进行加总,也就不能反映全国的整体情况,且也无法基于统计数据进行各省之间的横向和纵向比较。例如,如果四川实行一套数据指标体系,湖南实行另一套,北京再实行一套别的指标体系,各个体系互不相同,就不可能兼容。各省区市的数据体系互相打架,势必直接导致各省区市之间不能进行横向比较,更谈不上测算全国整体的旅游业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了。
统计指标的名称、内涵和外延要一致。这就像铁轨一样,越南铁路轨道是只有1米宽的米轨,而我国是1.435米宽的国际标轨,由于我国和越南的铁轨标准不一样,我们跟越南的铁路运输便无法直接接轨,过境的时候就要卸货、换车,耽误事情不说,还容易出错。统计指标类似铁路的轨道标准,如果不同省市的标准不一致,相互之间就没办法进行有效对接。铁路尚且可以换轨,但不同标准得出的数据则难以整合。如果31个省区市加兵团各建立一套自己的数据指标,相互之间口径不同,数据采集的组织方式各异,得到的数据就难堪大用,甚至可能是垃圾数据。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下午就要进行全国培训。我们要通过培训,让大家认识和理解,并最终建立统一的统计指标。
上上下下必须切实认识到旅游数据的重要性和数据体系统一的必要性。各省市开展旅游数据工作的情况不尽相同,存在明显的不均衡现象。有的地方工作基础比较好,例如四川旅游委,也有些省市基础薄弱。有的地方对旅游数据的重要性认识尚不到位,认为可有可无,无足轻重。在这种情况下做好新时期旅游工作是很难的。家底不清,情况不明,干到哪里算哪里,那就是一支盲目的队伍,而盲目的队伍是断然不能取胜的。我们要认识到旅游数据的重要性,同时要理解数据体系统一的必要性。这是我们这次培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二、科学适用
指标设置要科学规范。统计指标设置应当有理论支撑。单纯的数字是枯燥的,甚至是无意义的,数字要想成为有生命力和有意义的数据体系,离不开理论的指导。这些理论来自于经济学、社会学以及其它的一些学科,尤其是经济学。以GDP为例,这一指标是在二战以后经历了漫长的、复杂的过程,从国民收入到国内总收入一步步演变而来的。这不是名词简单的更替,而是伴随经济学的演进而带来的指标更新。旅游数据同样需有经济学基础,脱离了经济含义的数据是不可想象的、无意义的。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统计学是经济学的分支。数据是理论的产物,同时也是理论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数据生产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因此,国家旅游局把数据中心放在旅游研究院,就是希望借助这个理论研究基地,实现从数字到数据的飞跃、达到理论和数据的结合。
指标构建要符合现实需求。数据指标有理论支撑固然必要,但仅有理论是不够的,数据还要能够说明和解释现实,不能与现实脱节。目前西方经济学界的理论模型搞得越来越复杂,堆砌了各种数学模型,甚至需要数学和物理学博士转过来做经济学,研发模型。理论模型是足够复杂,足够神秘了,却无法解释华尔街的很多金融现象,这就失去了模型应有的价值。几年前,一些美国著名高校的经济专业学生抵制经济学,部分原因就在于其过于复杂、玄而又玄的经济学模型距离经济现实越来越远。旅游统计体系的建设要以此为鉴,既要源于理论,但又不能过于理论化,一定要贴近现实,适应现实需要。
旅游统计指标选取要适当适度,既不能过宽也不能过窄。过于宽泛导致无法实际执行,就像检查人的身体一样,一次性全身所有器官所有部位都检查当然是好的,可有没有这个条件和必要?非要全面检查的话,用什么工具和手段来实现都是问题。同时,过宽的指标可能会带来过泛的描述,难以呈现旅游经济较为细微的方面。反过来,统计指标也不能过窄,过窄的统计指标无法反映产业宏观状况,不利于宏观决策、不利于部门对旅游产业的全局把握。
三、方法创新
实事求是地说,很少有人会将创新联系到统计领域,许多人认为创新只是科技活动。其实不然,数据领域恰恰需要创新。长期以来,由于统计工作在旅游部门不受重视,认为数据可有可无,数据工作处于边缘化的位置,导致该领域的创新滞后。其实,数据中心相当于总参谋部的眼睛,事关战事的成败。各级旅游部门一定要真正认识到,统计不是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也不是一项只用简单加减乘除就能完成的工作,而是一项需要在观念、方法、手段等方面不断创新的系统工程。
统计观念创新。统计和数据并不仅仅是称谓的不同,后者还包含在内涵、方法等在内的创新进步。41年前,也就是1975年,我作为人民公社的一名统计员,也是最基层的统计岗位,开始从事统计工作的。那时候我国需要从基层了解的经济社会统计至少有一百多个指标,统计指标设置非常细,可以说包含了当时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公社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的细胞,什么指标都有,鸡、鸭、鹅、猪、禽、蛋全部涉及,甚至有一段时间革命大批判文章也在统计范畴。以插秧为例,插秧报表分旬报和月报。8月1日以前在长江流域要完成插秧的任务,再晚就误了农时。有的公社注意到瞻前顾后,报表符合逻辑。有的公社则不然,只顾表现工作积极性,不看实际进度,7月10日前就把插秧的田亩报完了,闹出笑话。秧其实还没插完,报表就报完成了,这种统计就是拍脑袋出来的。当然,那时的统计是时代的产物,整个理论和方法基础以及统计手段都是很初级的。过去只讲统计,不讲数据,两者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后者在理论和方法上有了很大创新。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将国家旅游局的统计工作部门命名为数据中心,而不是统计中心。显然,过去的那套只讲统计、不讲数据的统计体系在新时期已不再适用。
统计手段创新。我们从技术上经历了从算盘到小计算器,到计算机,再到互联网的过程。现在已经不是互联网的初级阶段,而是“互联网+”的时代了。伴随计算手段的不断进步,我们在统计手段上也应该有相应的创新。国家旅游局建设的中国旅游产业运行建设平台,数据采集不是像过去靠一样一家一户的问,而是靠手机信号来测定,这就是新时代的旅游数据采集的一种方法。这种大数据可能无法精确到小数点后面多少位,但确实反映了宏观发展趋势,是有很高参考价值的。必须看到,现在的方法也非尽善尽美,随着实践的发展,必然提出新的问题,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新形势。
基础理论创新。我们的数据体系要有理论支撑,这就是基础理论。实际上基础理论更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关于中国旅游对于国民经济的贡献,按照统计局给出的数字只有百分之四点几,不到百分之五。但世界旅游与旅行理事会(WTTC)给出的数据超过10%。国际平均水平是10%左右,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难道连平均水平都不到吗?这说明我们的相关统计理论很滞后,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那种初级阶段的统计思维和理论水平上。那时在产业之间没有出现深度融合,而现在经济高度发达,产业融合程度不断加深,依据传统的统计思维和统计理论,核算出的统计数字已经不再适用当前的发展实际。以乡村旅游为例,农业和旅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产出不应单方面仅归于农业或旅游产值。工业旅游、体育旅游、教育旅游等等,都是如此。类似这种情况都需要我们在相关统计理论上进行创新。
四、合作接轨
前面谈到现代产业经济的各种融合,必然要求旅游统计和旅游数据要与其他产业接轨,比如要与农业、林业部门的数据接轨,与交通部门的航空、铁路、公路及水运数据接轨。工业旅游离不开与工业的合作,搞科普旅游基地离不开科研系统,旅游数据收集和加工需要与这些相关部门接轨、建立合作关系。有的省市旅游产业经济贡献率比较准确,而有的则不然,原因就在于没有做好数据建设的接轨工作。乡村旅游数据不仅仅作为农业产值,其中一部分应该归为旅游业产出,这就需要旅游业和农业进行数据接轨。面向产业融合的旅游数据统计中,没有一套原封不动的统计体系和统计方法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尤其在当今社会分工如此发达的情况之下,更是如此。我们今天推动建设旅游数据体系一定要从基础工作做起,尤其需要与相关产业的统计体系建立联动工作机制。
五、世界眼光
要与世界数据体系对接。目前有些同志尚未认识到旅游数据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数据建设任重道远。我们的数据工作不仅需要在国内建立统一的体系,更要从一开始就要考虑与国际接轨,否则我们的数据无法在国际舞台上交流和对话,人家听不懂咱们说的,咱们也不懂人家说的。在建设旅游数据体系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特殊性,更要考虑国际旅游数据的一般性,才能实现全球层面的无障碍交流和国际比较。进而扬长避短,更好地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并不断提高我国旅游业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要变被动为主动。国际对接不仅仅是为了要无障碍交流和国际比较,更重要的是变被动为主动。我们应当有这个雄心,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要在世界旅游数据领域发出中国的声音,在指标体系建设上掌握话语权。为此,要有相应的规划和保障,其中,很重要的是不仅分析我们自己的数据,还要收集、分析甚至发布世界各国的旅游数据,我们正在酝酿成立一个非政府国际旅游组织,针对各国的旅游数据建立收集、分析、发布机制,借此学习国际经验,同时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国家和地方的旅游数据中心建设好了,这项工作就有基础了。尽管目前看来,此项工程难度巨大,距离实现这一目标路途遥远,但我认为只要努力努力再努力,用心用心再用心,要不了多久就可以做得到。我们一定要有这个雄心和信心!
六、人才保障
以上说了这么多现实的需求和理想的期待,最终都要靠人才来实现。旅游数据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人才始终是第一位的。首先,我们的人才队伍需要大大加强,虽然星星之火成为燎原之势还需时日,但这支人才队伍要有全国旅游数据建设者的雄心,同时还要有影响全球旅游数据的壮志。其次,要有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做支撑。去年开始的“515战略”中,有一项万人旅游英才计划,可以拿出一定的比例,用于数据人才的培养,为其提供财力、智力和工作平台,等方面的支持。现在要有明确的目标去培养一批专业人才,从本科、硕士层面就开始培养未来五年、十年、二十年所需要的相关人才,可以选取几个大学进行试点,有目的地培养旅游数据建设方面的专门人才。

⑹ 什么是全域旅游三步走战略三步走战略上那三步

2015年,我们提出“开辟新常态下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新天地”,实施“515旅游战略”版;2016年,我们提出“从景点旅游走向权全域旅游,努力开创我国“十三五”旅游发展新局面”;2017年,我们提出“积极实施‘三步走’战略,奋力迈向我国旅游发展新目标”,分三步推进我国到2040年建成高度集约型世界旅游强国。。“新天地”“新局面”“新目标”称为中国旅游“三步曲”。三步走”战略本身就是发展理念的创新,也是发展模式的创新,是旅游转型升级的新方向。共享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三步走”战略是释放旅游业综合功能、共享旅游发展红利的有效方式、路径。北京方圆水木对全域旅游有过深入分析研究。

要点可概括为四点:

一、实施“三步走”战略,是对五大发展理念的深入贯彻落实

二、实施“三步走”战略,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要求

三、全域旅游是实施“三步走”战略的有效途径

四、“三步走”不是“齐步走”

“十三五”期间,我们的目标与任务是扎扎实实地走好第一步,由粗放型旅游大国发展成为比较集约型旅游大国。

⑺ 中国旅游业未来十年有哪些发展趋势

在前景向好的大环境下,中国旅游产业将呈现七大发展趋势:

一、旅游产业,资本逐鹿。
过去三十多年间,中国经济增长率达到平均7.4%,从全球经济体排位第八到今天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未来十年,中国依然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而旅游业将是最值得投资的产业。
为什么这样讲?因为我国正在进入旅游消费市场与旅游投资要素市场双向互动、良性循环的新阶段,旅游投资的空间和潜力巨大。旅游业作为全球较大的产业之一,仅依靠存量资源优化配置是不够的,需要依靠增量资源的有效投入。
未来十年,大型非旅资本将加速进军旅游业,跨行业投资态势愈发明显。同时,旅游企业并购重组和“走出去”的步伐加快,旅游资源将深度整合。

二、“旅游 ”,跨界融合。
融合性是旅游业的本质属性。旅游业的综合性特征,决定了只有依托多个产业,才能向旅游者提供包括行、住、食、游、购、娱等在内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旅游业的关联性特征,既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又拓宽了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旅游业的综合性和关联性特征,也决定了旅游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具备融合发展优势的战略性产业。
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旅游 正在与各个行业不断融合。“十三五”期间,旅游与国民生活及乡村、健康、养老等重点领域的“ ”将成为新的发展热点。

三、“ 互联网”,全产业链渗透。
国家促进旅游业发展的系列政策出台,正在破解旅游生产要素优化组合配置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土地、资金、体制、机制、组织、技术、人力资源、品牌等。

同时,引导旅游业与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农业、教育、医疗、金融业互相促进发展,使旅游业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

四、产品供给,从“资源 土地”到“投资 情怀”。
大众旅游时代已经来到,旅游正在成为老百姓常态化的生活方式。然而,现阶段的旅游产品还存在着“不配套”的问题。
目前的旅游产品中,传统供给供过于求,新型供给供不应求;观光产品供应过剩,休闲度假养生养老等产品供应不足,导致需求外溢、市场外溢、投资外溢、效益外溢,旅游业迫切需要推进供给侧改革。在传统的资源主导和土地增值主导的盈利模式下,“小情怀”等“看不见的投资”开始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热门“小情怀”项目使精品乡村游和非标准住宿走俏。
因此,未来十年,旅游资本要注重“情怀”打造,旅游产品供给将在新业态、新体验、人性化配套等方面得到强化。不论项目投资的大小,都应更加重视情怀投入。

五、从小旅游向大旅游转变。
在旅游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发展的重点主要是建设,建景点、景区、饭店和宾馆,这是一种“景点旅游”的发展模式。然而,旅游业发展到现在,已经到了全民旅游和自驾游为主的全新阶段,作为综合性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更加广泛,时代赋予旅游业的责任也明显加强,传统的以抓点方式为特征的景点旅游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大旅游的发展需要,国内许多地方已经开始探索。
所谓“全域旅游”,简单说就是把一座城市当作一个旅游景区来规划和建设,从单一产业向综合产业转变、从小旅游向大旅游转变,最终实现全域资源、全面布局、全境打造、全民参与的一种发展模式。从当前国际、国内旅游产业的发展形势来看,全域旅游已经成为未来旅游产业发展的大趋势。

六、全球化趋势明显。
中国是一个旅游大国和消费大国,但是要想成为旅游强国,还需要提升本国的供给能力,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旅游行业全面贯彻“515战略”,推进旅游业深化改革、提质增效,实现“初步小康型旅游大国”到“全面小康型旅游大”的决定性时期。
未来十年,将有更多的国际品牌加快中国布局,国内旅游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也将加快,中国旅游产业全球化趋势更加明显。为此,中国旅游企业要主动融入国际分工体系,成为中间的一环,从渠道到目的地都要加速资源掌控,争夺国际分工话语权。

七、旅游双创大有可为。
一项调查显示,从全球范围看,69%的游客将在2016年计划新的旅程,各个年龄层的游客都在寻求新的旅游体验。未来十年,随着旅游经验的丰富,越来越多的国民将对新型的旅游方式产生兴趣,比如游轮、房车、背包旅行、探险旅行等。这类新型的旅游需求也将在未来十年内催生旅游装备制造业持续发展,“双创”必将激发旅游市场新的活力。
综上所述,在国民经济发展增速的“十三五”时期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旅游政策利好诸多,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方式及途径多元,机遇颇多。但同时,非旅资本的涌入以及现有旅业资本的雄厚,亦将加剧行业竞争,新一轮优胜劣汰将继续上演。而当百花争鸣、群雄割据后,多足鼎立的旅游“大时代”终将在未来十年到来。

⑻ 乡村旅游产品的特征

市场需求“五味”趋势

有“情味”:少商业化气息,多旅游环境的伦理道德建设。

有“土味”:保留老村精华,营造新村意象。

有“人味”:通过农民的生产、生活活动,让游客和居民间发生文化互动,保证村居、村民、村景的统一,实现游客的体验与参与。

有“雅味”:对村居环境的设计、保持和村民素质的高品质要求。

有“村味”:拥有相对封闭的村域环境,打造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的村庄图景,营造“心远地自偏”的心境与意境。

环境变化趋势

政策指向改变:鼓励错峰休假和弹性作息,形成“2.5天大周末”;将发展乡村旅游纳入促进“三农”发展大战略;我国旅游业发展实施“515战略”。

交通发展迅猛:交通建设信息化,道路交通体系完善;机动车、私家车快速增加,租车、拼车等交通方式的出现;绿色交通成为交通发展新角色。

社会发展进步:适逢经济发展新常态;适逢国内市场潜力进一步释放,生产要素综合优势进一步彰显的活跃期;适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潮期。

思维理念革新:互联网思维;目的地思维;“旅游+”思维;生态思维;品牌思维;用户思维。

产品重塑与再造

产品形态一:酒店度假类

乡村度假庄园/酒店

是一种提供高品质田园生活方式,基于乡村优势农业产业之上的田园休闲综合体 。乡村酒店是介于农家乐和商务酒店之间的一种新型酒店,是高于农家乐的服务标准,既沿袭了农家乐的乡村农家特色又借鉴了商务酒店的标准规范而成一体的酒店。

【产品特点】通过大型企业资本导入,发展庄园经济,形成“产业+庄园”双驱动;以庄园品牌塑造、庄园综合功能扩展和庄园产业模式设计为主,提供独特的庄园生活体验。

【适用条件】适合现代农业基础良好,有建设大型农业庄园的场地条件,交通可达性强的村落。

【打造要点】庄园度假酒店+庄园体验经济+弥补目的地功能

1、主体:本质上是庄园形式的度假酒店,采用标准化管理经营模式,强化本地特色文化元素。

2、外围:庄园环境,庄园农业经济,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工农贸”紧密结合的整体产业化模式,农民受雇于庄园主,借助庄园品牌发展外围互补型产业或提供配套服务。

产品形态二:文化艺术类

乡村博物馆/艺术村

乡村博物馆/艺术村是一种集中体现乡村文化历史的旅游产品,它涉及到传统乡村生活的所有领域,从实物形态、方言到工作和生活习俗等每一个细节。艺术村主要为艺术家创作研究提供时间、空间支持,让艺术家进入一个充满鼓励和友谊的环境。

【产品特点】乡村环境为基底,艺术文化置入,侧重对于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表现形式为古民居、古村落、古街巷的活态文化展示。

【适用条件】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环境艺术价值较高的村落。

【针对市场】成熟的旅游目的地及周边,针对文化科普市场、艺术家市场等专项人群。

【打造要点】文化保护传承+文创业态激活+社区民宿改造

1、本地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博物馆的形式典藏,选定古街区,古民居,古村落进行整体保护。

2、引入文创产业,更新业态,形成旅游餐饮、购物、居住休闲体验空间,以实现文化活态展示。

3、村落社区改造,重点发展民宿等业态。

产品形态三:科普教育类

教育农场(园)/高科技农园

教育农场(园)与高科技农园都是立足农业产业优势,利用农业生产、自然生态、农村生活文化等资源,以科技化、智慧化的项目,或展示在科技引领和示范下现代农业的发展,或设计体验活动及进行教育解说,主要集生态教育、休闲体验、户外教学等为一体。

【产品特点】高效农业+科普寓教于乐的产品形式。

【适用条件】有一定的产业壁垒,需要设施农业、高效农业等农园形态,温室是主要活动空间。

【针对市场】青少年科普人群,非周末由学校代领,第二课堂;周末由家长带领,寓教于乐。

【打造要点】高效农业基础+寓教于乐,“发现自然,唤醒好奇。”

1、将农业生产和科学教育相互结合,农园中栽种的作物、饲养的动物、配备的农具设备及所采用的生产工艺和耕作技术等。

2、可设置简单的博物馆,陈列反映当地种植、养殖业生产历史和现状的农畜产品或图片、农具、介绍生产工艺的资料等,并可以在园内设置演示区,情景再现。

⑼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的监督机制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是公认的旅游景区的最佳品牌,也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国家旅游局对5A级景区的管理一直是严格的和动态的。未来将通过摘牌、警告等手段,督促景区始终坚持以游客为本,不断加强管理,改进服务,提高品质。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5﹞62号)和旅游业发展“515战略”,依法整治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环境卫生、管理服务存在的突出问题,净化旅游消费环境,2015年9月份以来,特别是十一假日期间,全国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质量评定委员会局对旅游投诉较多的部分5A景区开展了服务质量暗访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结合十一假期景区暴露出的重点问题,依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全国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质量评定委员会做出警告或严重警告、限期整改(限期3到6个月整改)、摘牌或降级。
2015年4月2日,国家旅游局通报,从2014年四季度到2015年一季度,山西忻州五台山、南京夫子庙秦淮河观光带等9家5A景区被警告,限期整改,否则可能面临摘牌或降级。44家A级景区被摘牌,包括邢台临城丰乐园景区、南昌宝葫芦农庄两家4A级景区,南通城隍庙等20家3A景区。沈阳植物园景区受严重警告处分。
2015年10月9日,国家旅游局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规划财务司司长彭德成通报了近期5A级景区核查情况。1家景区被取消5A级资质,6家5A级景区被严重警告;国家旅游局同时通报,经整改验收,撤销2015年4月被通报的对1家的严重警告处分和对9家5A级景区的警告处分。

被严重警告5A旅游景区
辽宁省沈阳市植物园(撤销)
云南省丽江市丽江古城景区
广东省佛山市西樵山景区
江苏省南通市濠河景区
浙江省杭州市西溪湿地旅游区
上海市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
北京市明十三陵景区
被警告的9家5A级旅游景区
河北省保定安新白洋淀景区(撤销)
山西忻州市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撤销)
黑龙江哈尔滨市太阳岛公园(撤销)
江苏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景区(撤销)
浙江杭州市千岛湖风景名胜区(撤销)
山东枣庄市台儿庄古城景区(撤销)
河南洛阳市龙潭大峡谷景区(撤销)
陕西渭南市华山景区(撤销)
广东清远市连州地下河旅游景区(撤销)
被摘牌5A级旅游景区
河北秦皇岛山海关景区
摘牌原因是:一是存在价格欺诈。强迫游客在功德箱捐款现象普遍,老龙头景区擅自更改门票价格。二是环境卫生脏乱。地面不洁、垃圾未清理,卫生间湿滑脏乱,清洁工具、施工材料随意堆放。三是设施破损普遍。设施普遍老旧,电子设备、寄存柜、展品等损坏严重,长时间无人维修。四是服务质量下降严重。导游、医务等岗位人员缺失严重,保安、环卫人员严重不足。依据国家5A级景区标准和评分细则,山海关景区已不具备5A级景区条件,并存在严重服务质量问题,全国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质量评定委员会决定取消其国家5A级景区资质。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