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旅游历史发展分为
① 纵观世界旅游史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它们是
划分为三个阶
② 世界旅游历史发展大致可分为哪几个时期近代旅游与古代旅游相比较,有哪些不同特征
(一)世界(以欧美地区为主)旅游历史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参照世界历史的分期,可将世界旅游历史发展大体分为:
古代(1840年以前)、近代(18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现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3个时期。
(二)现代旅游的特征
1.游客的大众性
所谓大众性(这里并非指“大众旅游”模式),一是指旅游者阶层的广泛性,尤其是普通民众的积极参与,成为现代旅游的主力军,使旅游从贵族化向平民化发展;二是指规模性,即参加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从一生一次到每年一次甚至每年多次出游,因而形成大规模旅游的态势;三是指群体性,即多数以有组织的团体旅游,尤其是远程的洲际性旅游。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游客大众性,说明原来只有小数权贵和富有人士才能享受的旅游活动,已变成普通劳动阶层的人民也能积极参与的社会活动。
2.地区的广泛性
旅游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所以,近代旅游和旅游业首先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世界经济的普遍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人民也逐渐有条件参加旅游活动,先是国内,再到国外。例如中国。不仅国内旅游发达兴旺,如今已成为亚洲一个新兴的旅游输出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旅游业经受世界多次经济危机的冲击仍然兴旺不衰,显示出它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发展前途的朝阳产业,因而受到世界各国的看好,发展中国家也普遍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当今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地区)经营国内、国际旅游业,有100多个国家(地区)参加联合国的世界旅游组织。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区旅游业的普遍发展,使得现代的旅游者几乎可以无处不到,区域或边远地区旅游的局限性正在逐渐消失,像新几内亚、澳大利亚腹地乃至南极洲都有旅游、探险者光顾。
3.发展的不平衡性
现代旅游虽然具有地区的广泛性,但同时也严重地存在着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性。纵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旅游的发展,无论是从旅游者的人数上,还是从旅游者的消费额上,欧洲一直占着绝对优势,而非洲与中东所占比例很小。
4.增长的持续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经历了许多曲折和起伏兴衰的变化过程,尤其是西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都经历了多次经济危机的冲击。惟独旅游业一花独秀、经久不衰,至今发展方兴未艾,成为永远不知“夕阳产业”为何物的产业。
5.影响的双重性
古代旅游因限于小数人的自发活动,对社会还不足以产生影响。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兴起虽然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一定刺激作用,但因影响力不大,尚未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而现代旅游和旅游业的普遍快速发展,不但创造了旅游经济奇迹,而且对于促进异质文化的交流和不同价值观的沟通与谅解而增进友谊等方面也作出了突出贡献;但同时,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以及对社会文化、伦理道德等方面的负面影响也不可低估。因此,如何才能使旅游和旅游业持续健康地发展,以造福后代,将是21世纪的人类面临的一个严峻的共同课题。
6.运作的综合性
现代旅游与为旅游提供全方位一体化服务的旅游业已发展成为需要众多产业部门、政府机构、全社会参与并具有特定经济、文化功能的市场综合体。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都无法独立地发展国际或国内旅游业。因此,现代旅游业将是旅游者与旅游服务提供者之间构成的一个相互依赖和影响的统一体。由此决定,现代旅游业又具有高度开放性和交叉性特征。
③ 世界旅游历史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时期近代旅游与古代旅游相比较有哪些特征
本书对跨越人类四个社会形态、长达数千年的世界旅游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对历史上出现过的有影响的旅游活动、旅游事件作了精心的考证,从旅游交通与设施、旅游活动的类型,旅游景点的建没与开发,旅游中介机构和旅游组织、旅行家和旅游文献等多维的角度向人们展求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世界旅游史画卷。同时,作为国内第一部世界旅游史研究的著作,本书对“旅游产生于何时”、“工业革命之前有没有旅游”、“世界旅游史如何分期”、“世界旅游史研究的范畴是什么”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该书对推进世界旅游史研究、构建世界旅游史理论框架,...
④ 世界旅游历史发展大致可分为哪几个时期
世界旅游历史抄发展大致袭可分为哪几个时期?近代旅游与古代旅游相比较,
有哪些不同特征?
答:参照世界历史的分期,世界旅游历史可分为古代旅行和旅游、近代旅游和现代旅游三个时期。
1、古代旅行和旅游(1841年以前)的特征:⑴古代的旅行、旅游动机更多的与物质功利、宗教以及政治目的相联系。因而,古代旅行、旅游活动往往与通商贸易、宗教旅行以及奴隶主、封建帝王的巡游活动相结合,其中,宗教朝圣占远行游历的较大比重⑵以欧洲人为代表的探险、考察旅行相对发达,但具有物质占有和殖民文化倾向。
2、近代旅游(1841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具体特征:⑴旅游者人员构成的多层次。
⑵旅游动机中消遣娱乐成分增多。
⑶旅游活动空间的拓展。
⑷随着旅游业的问世,在旅游保障制度层面上也开始全面推进。
⑸旅游业产生了一定的关联带动效应。
⑤ 世界旅游历史大致可分为哪几个时期
(一)古代旅游\x0d原始社会时期的人\x1e类迁徒行为,是出于谋生的目的了,或者出于自然原因(如此争的威助)被迫离开常居地,在新的地方定居下来.\x0d人类有意识外出的旅游活动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它是伴随商业活动的兴起而产生的.随着商品生产和需求情况,要到其他地区去交换的地域地范围不断扩大、人们需要了解其他地区的产生了旅行经商或外出交挽产品的需要.这种旅行在奴隶社会得到了迅速发展.\x0d这个时期也相继开展了各种非经济目的旅行活动,如帝王将相的巡游、文人墨客的漫游丶贵族子弟的求学丶宗教信徒的朝圣和科学探险旅行但由于参加者人数很少、不具有普通的社会意义
⑥ 世界旅游可以分为那三个阶段
旅游从人来类早期的生自产活动开始到现代全球性的人类活动,大致经历了古代旅游、近代旅游和现代旅游三个发展过程。
人类的迁徙活动——古代旅行(是从原始社会末期到工业革命初期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的旅游活动)——近代旅游(从工业革命到二战结束【1945年】,这一时期真正标志着近代旅游产生的具体事件,则是1845年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托马斯·库克旅行社的建立)——现代旅游业(从二战结束至今。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大众旅游,旅游方式也极为丰富多彩。)
⑦ 世界旅游业发展历程
旅游从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开始到现代全球性的人类活动,大致经历了古版代旅游、近代旅游权和现代旅游三个发展过程。
人类的迁徙活动——古代旅行(是从原始社会末期到工业革命初期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的旅游活动)——近代旅游(从工业革命到二战结束【1945年】,这一时期真正标志着近代旅游产生的具体事件,则是1845年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托马斯·库克旅行社的建立)——现代旅游业(从二战结束至今。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大众旅游,旅游方式也极为丰富多彩。)
⑧ 世界旅游发展史的内容提要:
本书对跨越人类四个社会形态、长达数千年的世界旅游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对历史上出现过的有影响的旅游活动、旅游事件作了精心的考证,从旅游交通与设施、旅游活动的类型,旅游景点的建没与开发,旅游中介机构和旅游组织、旅行家和旅游文献等多维的角度向人们展求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世界旅游史画卷。
同时,作为国内第一部世界旅游史研究的著作,本书对“ 旅游产生于何时”、“工业革命之前有没有旅游”、“世界旅游史如何分期 ”、“世界旅游史研究的范畴是什么”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该书对推进世界旅游史研究、构建世界旅游史理论框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⑨ 1'世界旅游历史发展大致可分为哪几个时期近代旅游与古代旅游相比较,有哪些不同特征 2'第二次世
选修旅游地理?课本都有的,查下做吧,没有的发这里大家集思广益
⑩ 旅游的发展史及世界旅游史该如何划分
旅游概论教学基本要求
(36课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主要任务是:通过介绍旅行和旅游现象的产生、发展及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分析构成旅游活动和旅游业的各基本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旅游活动的基本规律,为理解我国的旅游方针、政策和发展旅游事业服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 了解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2. 理解旅游及旅游业的基本概念。
3. 理解旅游市场的概念、分布及特点。
4. 掌握旅游活动和旅游业的构成。
5. 掌握生态旅游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 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良好的旅游从业意识,对旅游市场的开拓精神和竞争意识。
(三) 思想教育目标
1. 使学生初步了解旅游业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
2. 激发学生对旅游事业的热爱和爱国热情。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旅游意识和服务意识。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 旅游概述
教学内容
1. 旅游的概念:定义;旅行与旅游的区别;内容。
2. 旅游的特点:广泛性;综合性;参与性;季节性。
3. 旅游的属性:本质属性;社会属性。
4. 旅游的类型: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划分。
5. 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组织;我国旅游组织。
教学要求
1. 了解旅游的属性、旅游组织。
2. 理解旅游的定义和内容。
3. 理解旅游的特点。
4. 掌握旅游的类型。
(二) 旅游简史
教学内容
1. 世界旅游简史:古代;近代;现代。
2. 中国旅游简史:古代;近代;现代。
教学要求
1. 了解世界旅游历史发展的概况和各时期旅游的特点。
2. 了解中国旅游历史的沿革及其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联系。
3. 理解世界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4. 理解我国近代旅游的特点。
5. 掌握我国发展现代旅游业的方针。
(三) 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教学内容
1. 旅游者:概念;必备条件;类型;基本要求。
2. 旅游资源:概念;特点;类型;主题公园;开发与保护。
3. 旅游业:概念;性质;特点;地位;作用。
教学要求
1. 了解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2. 理解旅游资源的类型、旅游业的特点和作用。
3. 掌握旅游者的概念、必备条件和基本要求。
4. 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
5. 掌握旅游业的概念。
(四) 旅游业的构成
教学内容
1. 旅行社:概念;类型;作用;职能和业务、质量保证。
2. 旅游交通:概述;作用;类型;旅游者的选择。
3. 旅游饭店:概述;类型;等级;旅游者的要求。
4. 旅游景区(点):概述;等级;旅游者的要求。
5. 旅游商场:作用;类型。
6. 旅游娱乐:概念;作用;现代旅游娱乐方式及设施。
7. 旅游会展业:概念;作用。
教学要求
1. 了解旅游商场的作用。
2. 了解旅游娱乐的作用。
3. 理解旅行社质量保证。
4. 理解旅游者对旅游饭店的基本要求。
5. 理解旅游景区(点)的概述和等级情况。
6. 掌握旅行社的基本概念、类型、职能和业务。
7. 掌握旅游饭店的等级和类型。
8. 掌握旅游交通、旅游商场和旅游娱乐的类型。
9. 掌握旅游会展业的作用。
(五) 旅游市场
教学内容
1. 旅游市场的概述:概念;形成的条件;旅游者流动规律。
2. 旅游市场的划分:概念;标准。
3. 我国的旅游市场:入境旅游市场;国内旅游市场;出境旅游市场。
教学要求
1. 了解旅游者流动规律。
2. 理解旅游市场的概念。
3. 掌握旅游市场形成的条件、旅游市场的划分。
4. 掌握我国客源市场的分布和特征。
(六)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教学内容
1. 生态旅游的定位:生态旅游的概念;对生态旅游的认识。
2. 国际比较与生态环境游:生态的区分;中外生态现状比较;生态环境游的意义。
3. 旅游可持续发展:完整的产品体系;严格的管理体系;新型的绿色体系。
教学要求
1. 了解生态的分类。
2. 理解生态环境游的意义。
3. 掌握生态旅游的概念。
4. 掌握旅游可持续发展概念。
(七) 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
1. 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更加方便、快捷和舒适;方式日趋多样化、个性化和文化化;流向继续向东亚及太平洋地区转移。
2.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树立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完善的产业结构;促进协调的区域发展;完成集约式增长方式的转变;开创国际化发展模式;大中华旅游圈的兴起;假日旅游。
教学要求
1. 了解世界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2. 掌握我国旅游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前景。
四、学时分配建议
序 号 课 程 内 容 课 时 分 配
1 旅游概述 4
2 旅游简史 3
3 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8
4 旅游业的构成 8
5 旅游市场 4
6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3
7 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2
机 动 4
合 计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