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论中国旅游文化

论中国旅游文化

发布时间: 2021-02-12 18:20:15

㈠ 《走遍中国旅游文化漫谈》学习论文

浅淡武当山
摘要:世界自然遗产武当山风景名胜区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完好的森林植被享誉海内外。然而,由于在早期的旅游资源开发与建设过程中缺乏科学规划与严格管理,致使产生了局区域的较为突出的环境问题,这主要表现在水环境污染、森林植被破坏、违法乱占乱建等几个方面。因此,必须按照“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加强对旅游资源的管理与保护,合理地开发与利用旅游资源,以保证武当山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管理与保护 武当山 可持续发展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十堰市境内,属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是世界著名的道教圣地。以其历史悠久的道教文化、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饮誉海内外的武当武术、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而闻名于世。1982年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0年被建设部授予“全国文明风景名胜区”,被国家旅游局授予“4A级旅游区”,2001年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武当山古建筑雄伟玄妙。武当山古建筑群始建于唐贞观年间,明永乐年间进行了历时12年的大规模营建,嘉靖年间又增修扩建,形成了9宫、8观、36庵堂、72岩庙的古建筑群体系。现存古建筑53处,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建筑遗址9处,占地面积20多万平方米。古建筑群依山势而建,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充分体现了道教“天人合一”的思想。建筑风格古朴凝重,结构严谨,装饰精致,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成就的博物馆”。全山现已公布文物保护单位6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玄岳门、太和宫、南岩宫、紫霄宫、玉虚宫)。
武当山自然景观绚丽多姿。武当山貌以雄为主,兼有险、奇、幽、秀等多重特色。全山分布有72峰、36岩、24涧、11洞、3潭、9泉、10石等自然景观。
武当山道教文化底蕴丰厚。武当山被誉为“道教仙山”,皇天真武大帝的发祥地,曾是中国最大的皇家道场,千百年来香火鼎盛,伴随法事礼仪活动的道教音乐,融宫廷、民间、宗教音乐于一体,具有古雅闲适、神秘飘逸的独特风格。
武当武术玄妙奇绝,源远流长,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谓,是中华武术的一大名宗。相传由著名道士张三丰集其大成,创造出“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的内家拳派。“亘古无双胜境地,天下第一仙山”。武当山春秋旅社,如今更以其独特的魅力,宽博的胸怀,笑迎四海客,诚招五湖商。
一、风景名胜区环境问题
1重产值、轻环境
虽然中央反复强调环境的重要性,但对基层企业领导者和经营决策部门来说,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一直是个两难选择。在许多地区的旅游开发和发展中,以牺牲长期效益为代价来换取短期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2环保经费紧张
各级财政拨给的保环专项经费和业务费用相当有限,加之工作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许多该收的环保费没有按规定如数加以征收,再加上污染治理欠帐太多,导致许多环保治理项目没有资金保证,环保工作无法实施,形成恶性循环。许多旅游区的环保部门除了有一两台陈旧简陋的监测设施外,多数无钱添置其他基础性设施和配套设施。对于旅游区内排污情况难以进行常规分析,环境规划、环境趋势预测往往也因没有监测依据而无法进行。
3执法不严,监察不力
各级政府为保护好武当山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禁止在各风景名胜区内兴建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工程、设施。但由于各种人情、面子、关系的影响,造成执法不严,监督不力,管理不顺。许多旅游设施建设毫无章法,批少建多,批小建大,批此建彼。
4旅游区客容量超负荷问题远未从理论上和管理上得到解决。尤其是知名度较高的景点和景区,旅游旺季时,长期“人满为患”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旅游的渴求也越来越迫切,旅游业首先出现在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往往很看重旅游地的非经济价值;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人们则往往更看重旅游地的经济价值和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而忽视了旅游对风景区产生的负面影响。
二武当山山风景名胜区环境保护对策
1积极宣传引导,提高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意识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界的一个基本认识和态度,它既反映在人们对环境问题及其危害的认识态度上,又体现在人们保护环境的自觉行为上。可以说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是武陵源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为此,一是要加强对游客的宣传教育,在各个旅游景点的醒目处都要设立标语或广告牌,以增强游客保护环境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杜绝游客乱摘乱扔、乱涂乱画、随地大小便的不文明行为;二是要加强对从事各种旅游经营活动主体的宣传教育,让他们了解环境污染及其破坏的严重后果,产生忧患意识,产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紧迫感,真正认识到“你如要虎口拔牙,就要冒老虎醒后被咬伤的危险” ;三是要加强对当地群众的宣传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法制观念和保护环境的道德观念,改变人们自恃生态环境优良、淡漠环境保护的习惯,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行为,形成全社会保护环境的风尚
2大执法力度,严格以法办事
武当山环境保护要真正落实到实处,最终还是要走上法制的轨道上来,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特别是要严格以法办事,在环境保护执行过程中用足、用准法律法规,对乱占滥建、乱泼滥倒、乱捕滥杀、乱挖滥采等环保违法行为,要予以及时、狠、准的严厉打击,毫不留情,毫不手软。
3景区工作人员的素质问题的解决必须把文化素质放在首要位置
形象是给旅客的第一印象,素质的高低反映本区域知识层次。随着知识更新、游客水平大幅度提高,导游文化层次应该高于大众,要想达到良性循环,旅游部门应经常举办不同类型的培训班,开设普通话、演讲与口才、景区及沿途解说、社会知识及民间传说等方面专业,使旅游工作人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培训,让游客跟随一次导游能够耳目一新、受益匪浅。游客的年龄结构、处世哲学、审美观点参差不齐,游览景点、娱乐场所很难达到人人称心如意,当个别同志提出一些想法或呈现一些古怪面孔时,应耐心细致地进行说明或解释,争取和谐相处,达到互相尊重,共同拓宽视野的效果。旅游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旅游发展得以永续的前提和保证。保护和恢复我国旅游环境的良好状态,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要通过综合治理。

㈡ 求一篇关于《走遍中国旅游文化漫谈》的学习论文、大概三千字左右。急!!

浅淡武当山
摘要:世界自然遗产武当山风景名胜区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完好的森林植被享誉海内外。然而,由于在早期的旅游资源开发与建设过程中缺乏科学规划与严格管理,致使产生了局区域的较为突出的环境问题,这主要表现在水环境污染、森林植被破坏、违法乱占乱建等几个方面。因此,必须按照“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加强对旅游资源的管理与保护,合理地开发与利用旅游资源,以保证武当山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管理与保护 武当山 可持续发展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十堰市境内,属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是世界著名的道教圣地。以其历史悠久的道教文化、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饮誉海内外的武当武术、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而闻名于世。1982年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0年被建设部授予“全国文明风景名胜区”,被国家旅游局授予“4A级旅游区”,2001年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武当山古建筑雄伟玄妙。武当山古建筑群始建于唐贞观年间,明永乐年间进行了历时12年的大规模营建,嘉靖年间又增修扩建,形成了9宫、8观、36庵堂、72岩庙的古建筑群体系。现存古建筑53处,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建筑遗址9处,占地面积20多万平方米。古建筑群依山势而建,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充分体现了道教“天人合一”的思想。建筑风格古朴凝重,结构严谨,装饰精致,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成就的博物馆”。全山现已公布文物保护单位6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玄岳门、太和宫、南岩宫、紫霄宫、玉虚宫)。
武当山自然景观绚丽多姿。武当山貌以雄为主,兼有险、奇、幽、秀等多重特色。全山分布有72峰、36岩、24涧、11洞、3潭、9泉、10石等自然景观。
武当山道教文化底蕴丰厚。武当山被誉为“道教仙山”,皇天真武大帝的发祥地,曾是中国最大的皇家道场,千百年来香火鼎盛,伴随法事礼仪活动的道教音乐,融宫廷、民间、宗教音乐于一体,具有古雅闲适、神秘飘逸的独特风格。
武当武术玄妙奇绝,源远流长,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谓,是中华武术的一大名宗。相传由著名道士张三丰集其大成,创造出“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的内家拳派。“亘古无双胜境地,天下第一仙山”。武当山春秋旅社,如今更以其独特的魅力,宽博的胸怀,笑迎四海客,诚招五湖商。
一、风景名胜区环境问题
1重产值、轻环境
虽然中央反复强调环境的重要性,但对基层企业领导者和经营决策部门来说,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一直是个两难选择。在许多地区的旅游开发和发展中,以牺牲长期效益为代价来换取短期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2环保经费紧张
各级财政拨给的保环专项经费和业务费用相当有限,加之工作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许多该收的环保费没有按规定如数加以征收,再加上污染治理欠帐太多,导致许多环保治理项目没有资金保证,环保工作无法实施,形成恶性循环。许多旅游区的环保部门除了有一两台陈旧简陋的监测设施外,多数无钱添置其他基础性设施和配套设施。对于旅游区内排污情况难以进行常规分析,环境规划、环境趋势预测往往也因没有监测依据而无法进行。
3执法不严,监察不力
各级政府为保护好武当山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禁止在各风景名胜区内兴建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工程、设施。但由于各种人情、面子、关系的影响,造成执法不严,监督不力,管理不顺。许多旅游设施建设毫无章法,批少建多,批小建大,批此建彼。
4旅游区客容量超负荷问题远未从理论上和管理上得到解决。尤其是知名度较高的景点和景区,旅游旺季时,长期“人满为患”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旅游的渴求也越来越迫切,旅游业首先出现在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往往很看重旅游地的非经济价值;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人们则往往更看重旅游地的经济价值和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而忽视了旅游对风景区产生的负面影响。
二武当山山风景名胜区环境保护对策
1积极宣传引导,提高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意识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界的一个基本认识和态度,它既反映在人们对环境问题及其危害的认识态度上,又体现在人们保护环境的自觉行为上。可以说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是武陵源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为此,一是要加强对游客的宣传教育,在各个旅游景点的醒目处都要设立标语或广告牌,以增强游客保护环境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杜绝游客乱摘乱扔、乱涂乱画、随地大小便的不文明行为;二是要加强对从事各种旅游经营活动主体的宣传教育,让他们了解环境污染及其破坏的严重后果,产生忧患意识,产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紧迫感,真正认识到“你如要虎口拔牙,就要冒老虎醒后被咬伤的危险” ;三是要加强对当地群众的宣传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法制观念和保护环境的道德观念,改变人们自恃生态环境优良、淡漠环境保护的习惯,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行为,形成全社会保护环境的风尚
2大执法力度,严格以法办事
武当山环境保护要真正落实到实处,最终还是要走上法制的轨道上来,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特别是要严格以法办事,在环境保护执行过程中用足、用准法律法规,对乱占滥建、乱泼滥倒、乱捕滥杀、乱挖滥采等环保违法行为,要予以及时、狠、准的严厉打击,毫不留情,毫不手软。
3景区工作人员的素质问题的解决必须把文化素质放在首要位置
形象是给旅客的第一印象,素质的高低反映本区域知识层次。随着知识更新、游客水平大幅度提高,导游文化层次应该高于大众,要想达到良性循环,旅游部门应经常举办不同类型的培训班,开设普通话、演讲与口才、景区及沿途解说、社会知识及民间传说等方面专业,使旅游工作人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培训,让游客跟随一次导游能够耳目一新、受益匪浅。游客的年龄结构、处世哲学、审美观点参差不齐,游览景点、娱乐场所很难达到人人称心如意,当个别同志提出一些想法或呈现一些古怪面孔时,应耐心细致地进行说明或解释,争取和谐相处,达到互相尊重,共同拓宽视野的效果。旅游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旅游发展得以永续的前提和保证。保护和恢复我国旅游环境的良好状态,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要通过综合治理。

㈢ 以宗教角度谈谈对中国旅游文化的认识

佛教:1、佛教的抄产袭生和发展
2、佛教文化艺术
3、佛教名山古刹
道教:1、道教的兴起与发展
2、神仙传说与道教旅游文化
3、道教名山
4、道教宫观建筑艺术

基督教:1、基督教在中国
2、基督教教堂
3、基督教的利益和节日

伊斯兰教:1、伊斯兰教建筑
2、宗教节日与穆斯林的生活习俗
可按照以上思路来写
此外,可参考沈祖祥著《旅游宗教文化》

㈣ 中国旅游文化的内容有哪些

中国来的旅游文化源包括中国旅游文化传媒、中国历史文化、中国宗教文化、中国的世界遗产、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中国艺术、中国旅游文学、中国饮食文化、中国历史文人界、中国古代考古界和中国象征文化等。
旅游文化能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理解旅游活动的社会影响,处理好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和谐统一,从理论认识上提高自觉性,从而减少在实践活动中的盲目性,更有效地按照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经营和管理旅游业。比如井冈山等革命老区的红色旅游,不仅放松旅游者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还能使旅游者更深刻认识历史,传承先烈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大无畏精神。

㈤ 中国旅游文化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旅游文化绝对不是那种抽象的、形而上学的东西,而是包括旅游者、旅游从业者、旅游资源、旅游生活设施和接待地环境等在内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它一方面包括具体的、客观的内容,如:人、财、物等;另一方面还包括不可见的文化成分,如旅游者如何使用他的钱、财、物,旅游业如何开发资源、增添设备、提高质量以满足旅游者的各种心理动机和需求,这种从酝酿到实施完毕的过程,莫不带有文化传统、民族习惯之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和制约。而旅游者玩 购 娱,的结果以及从中可以看出的明显动向,旅游从业者为旅游者开发的旅游资源、提供的各种服务设施本身,则更物化的体现了种种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和制约。
旅游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有其特定的内涵和相应的外延。广义的理解,旅游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全过程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旅游文化的理论基础是那些鲜明地反映着旅游经济和旅游活动特殊需要的部分,如旅游学、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教育学、旅游社会学、旅游文学、旅游美学、旅游营销学、旅游管理学、旅游资源学、旅游发展史、旅游服务艺术、导游艺术以及各种复合旅游特点的娱乐形式等。除理论基础之外,旅游文化还有更广泛的外延成分。它涉及文学、艺术、哲学、博物学、考古学、民俗学、宗教学、体育学、饮食学、建筑学、生态学、园艺学、色彩学、公共关系学等学科中与旅游相关的部分;它更体现在旅游浏览、旅游娱乐、旅游食宿、旅游服务、旅游购物、旅游环境,以及旅游专业队伍建设等具体的旅游诸形态中。一言以蔽之,旅游文化渗透在与旅游有关的吃、住、行、游、购、娱诸多要素及相关的服务各方面

㈥ 我想要一篇关于中国旅游文化的论文,内容是对中国旅游文化的推广与介绍的,最好两千字

如果你是为应付了事,网络一下,很多类似的截取一些就行了。如果专业性一点的...5分也提不起那些高手的兴致。2000要写推广和介绍真的有点麻烦。

㈦ 论述中国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这里有篇相关的文章可以参考:http://wenku..com/link?url=m8uySbN39aVQdeYM2hcD5jTctADD_n8BAG2XKJ3HlPBLMeSu5G9P_-uLxiajFvZl35yEvUp5Vm,打开就能看到。希望可以帮到你,望采纳我的回答。

㈧ 结合历史谈谈中国旅游文化的特点

旅游的文化属性
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活动。无论是旅游消费活动还是旅游经营活动都具有强烈的文化性。只有挖掘出文化内涵,它才会具备吸引旅游者的魅力。正如孙尚清指出的,“旅游在发展的一定阶段是经济———文化产业,在发展的成熟期是文化———经济产业。”此言透彻地阐明了旅游与文化关系的密切程度。
1.旅游主体的文化本质
旅游作为一种跨时空的消费活动,它的广泛出现是经济发展驱使的结果,但一个人能否成为旅游者更需要内在的动因,正如先秦思想家墨子所讲的,“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人类在基本生存需求满足之后,随着收入的增长,必然追求更高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但是,旅游活动更是文化驱使的结果。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看,经济发展固然为社会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社会发展最根本的是社会文化与观念的革命。二战以后世界范围内旅游活动的兴盛,从客观条件看,是全球经济恢复、繁荣的结果,从深层次看,它是文化观念转变的结果。
2.旅游客体的文化含量
旅游资源按基本成因和属性,大而言之可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大类。人文旅游资源,无论是实物形态的文物古迹还是无形的民族风情、社会风尚,均属于文化的范畴。由各种自然环境、自然要素、自然物质和自然现象构成的自然景观,只有经过人为的开发利用,才能由潜在旅游资源变为现实的旅游资源。即使是自然美,也必须通过鉴赏来反映和传播,而鉴赏是一种文化活动,因此,自然旅游资源同样也具有文化性。
3.旅游媒体的文化特征
旅游者以追求精神享受为目的,可以说是文化消费者。因此,旅游业的核心产品只能是文化产品或文化含量高的产品,旅游经营者只有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才能从交换中实现盈利的目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资源的开发者不仅要了解旅游资源本身的特征和功能,还必须了解游客所追求的文化特征,开发出满足各类旅游的文化旅游产品。旅游业的文化特征还渗透在各旅游部门的运行过程中,如现代旅游饭店,不是简单地提供膳食的场所,而是集膳宿、社交、娱乐、审美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因此,一个优秀的饭店,有必要不断提高餐饮、客房、娱乐等环节的文化品位,有必要培养和提高服务人员的文化素质,有必要提供有情调的个性文化服务。

㈨ 论述中国旅游文化的封闭性特点

中国信息文化的封闭性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30年了,市场开放促成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我们同时也看到中国在很多领域内改革动作的迟缓与阻力之大,显示了封闭社会在中国所拥有的保守力量,仍旧在历史进程中阻碍着中国的进步。就拿2007年本已经定案的“港股直通车”政策来说,其最终被迫无时间表延后开通期限,表明资本开放力量在资本管制力量面前,仍旧显得弱小。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当中,中国的信息文化带有普遍的保守性、封闭性,就丝毫不显得奇怪。我们在当今所有需要改革的领域,几乎都可以听到要提高“信息透明度”的呼吁。是的,没有信息,如何监管?没有信息,又如何监督?所以当像国家统计部门等诸多政府机构,以纳税人的钱来获取数据,最终却不公开,甚至还以此谋取额外收益,这让所有中国纳税人所不齿。
时至今日,中国政府在信息公开上也不是毫无进步。自2000年安邦分析师与中国研究信息法的权威、北京大学信息 管理系教授周庆山博士讨论信息公开法的问题之后,已经8年了,中国政府的有关法规终于姗姗来到。今年,国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这一条例将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显然将成为中国社会信息透明度提高的重要推动力,但我们仍旧对中长期内整个社会的信息透明度提高,并不抱有太高的期望。其理由在于,中国根深蒂固的权力思想和“官本位”,从根本上违反了信息的自然规律——系统论。
“官本位”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权力总是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占有事实上最高的位置,因为没有权力这颗大树,就很难审批,要不就是事情办不成,要不就是效率太低、成本太高。通过权力来获取信息,已经成为领导们最习以为常的做法。不过很多领导却同时忽略了另外一个问题,拥有权力的最终目的是控制,而控制却必须通过释放信息来加以实现,而不仅仅是通过行政权力或自己制定法律、规定的权力来实现。
就拿国家发改委来说,如果真的希望控制钢铁行业的投资增长速度过快,难道就真的只有通过权力关停小钢厂一个办法吗?事实上,这些小钢厂都是企业家自愿投资的,因为他们预期钢价会继续上涨,他们愿意自负盈亏。如果发改委这个价格监管部门能够在统计信息上多下点功夫,提供更全面的价格统计信息,同时提供全面的投资信息,或许投资者自己就能够发现:现在投资太热了,将来恐怕要供给过剩导致亏损,因此就不投资了。
由于庞大的信息需求满足不了,所以中国的官员就会一年花费3000亿元在吃喝上,3000亿元要花在旅游上。这些成本,除了因为权力膨胀造成的享乐需求驱动而增加之外,从根本上来说,这些吃喝、旅游的活动,其真正的目的在于获取信息。我们不让外国人进来提供服务,那么我们的官员就要出去花钱获取信息;我们的领导不知道向下共享信息,我们下面的公务员就要想方设法请领导吃喝,以获得信息。我们的政府不提供信息,我们的企业也治好想尽各种手段来获取信息,吃喝就因此成为中国经济社会最大的爱好和消费。
事实上,要想实现控制,要想避免如此大的信息交易成本支出,系统控制论早就已经给了我们答案。“控制”就是赋予信息;提供信息,就是控制;保证信息透明度就是控制。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英国一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国家,经历了无数次经济危机的国家,因为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就保持良好的金融市场透明度,其结果是在其后的140年时间里,在今年的北岩银行事件之前,都没有一家银行面临挤兑倒闭危机。
如果分析一下当前流行的概念和时髦用于,就会发现“系统”一词在统计表上名列前茅。这个概念已经遍及一切领域,并渗透于大众思想、专业行话和舆论工具之中。从企业、武器装备,到论题深奥的纯科学领域,系统思维方式在广阔的范围内起着显著的作用。目前被称作系统涉及、系统分析和系统工程一类的行业和工作已经成为新技术和技术统治的核心。就连全球最有钱的比尔·盖茨,也将自己的头衔改为了首席(系统)架构师。
此时的中国如果忘记系统论所能在社会上产生的作用,那么就会如著名生物学家、一般系统论之父贝塔朗菲在“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之中所言,封闭系统不断运动的最终结果,只能是沿着既定的规律走向无序平衡,并导致系统的“死亡”。而如果是一个开放系统的话,它就一定会遵循“异因同果性原理”。贝塔朗菲这是在告诉我们,只要成为一个开放社会,即便道路、方式和手段不同,最终的结果也将是一样的:向更有序和更高的组织状态前进。因此,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再去争论“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只需要保持稳步的“开放”就足够了。

激进的开放性与封闭性共生共存
如果没有美,就无所谓丑。中国社会的信息文化在改革开放原则的指引下,也引入了开放性,并对封闭性文化造成了强大的冲击。从某种程度来说,正是因为根深蒂固的封闭性信息文化需要被打破,所以激进的开放式信息文化就有了生存的空间。由于对待信息“只进不出”的官本位思想,导致了信息不透明成为中国信息文化的基础性特点,而新进出现的网络暴力信息文化,则是中国信息不透明体制下的压力发泄途径。
相较数千年历史而言,在短短30年的时间,外来信息瞬间充斥中国社会,很自然就使得我们很多人对信息来不及辨别就加以吸收了。这在中国讲究“效率优先”的前三十年改革开放中,能够带来效率提高的IT技术领域,表现极为突出。当中国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将几乎所有的情报研究所改为科技信息研究所之后,这种对西方泊来的IT技术、管理思想的盲从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例如在信息技术的市场上,西方发达国家已经给我们的中国企业提了太多的建议,以至于信息技术领域内的概念每年都要更新一波,让国人应接不暇。我们中国企业接受了如此多的概念,每年在信息技术设备和服务上消费成千上万亿资金。名义上,这些钱都让自己的软件企业、系统集成商、硬件商赚走了,但实际上,中国的这些企业统统都需要向国外的公司交上一笔不菲的“税”——从硬件中各种各样的IP,到软件中各种各样的数据库和中间件的“许可费用”。
思想驱动行为——接受了国外各种各样信息化管理思想的人,造就了中国企业的信息化消费行为。可是发达国家既然封锁尖端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设备对中国的出口,他们就会将最优秀的信息管理理念传播给中国企业吗?天真的人会说,思想无国界。但更多的情况却是,国家冲突的深层矛盾往往是文化和思想的冲突。我们如果要企业家相信,竞争对手会主动把自己的管理经验告诉他,他一定不会相信。那为什么我们要对国外竞争对手传播过来的信息化理念,就那么深信不疑?
拿现数年前极为流行的“ERP”来说,在汽车行业的ERP系统就被大肆鼓吹为降低成本的秘诀。合资企业的外方也纷纷建议中方全力建设ERP。不过存在一个简单的问题是:外国企业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建好了ERP,现在建ERP系统对于我们中国自己汽车企业的竞争来说,有什么战略性的决定意义吗?即使我们把ERP做得再好,能靠它超过对手吗?
这些案例在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在市场竞争中,如果你彻底被西方信息化管理思想所征服,而不是批判地吸收,那你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儿。当然,我们完全无意否定泊来的信息技术能够对效率的提升作用,但我们更应该知道的是,西方泊来的管理思想毕竟是他们已经实践过的总结,它代表的是过去或者现在,但它不一定意味着是我们的未来。

激进的后遗症是“忘记自己”
当接收外来最新思想成为“激进”信息文化的代表行为之后,“忘记自己”就成为很自然的后遗症。“忘记自己”最严重的表现是,忘记了我们自己还有信息分析和处理的能力。在如今一些完全接受了西方管理思想的人士看来,如果一篇研究报告没有图表,一篇经济学论文没有数学模型,那就根本不值得一看。难道分析就只意味着图表和数学模型?
毋庸置疑的是,数学模型的优点是:无含混性、严格推到的可能性、可用观察数据来检验。而且这些特点,借助了所有人对数学这门基础学科的认识,使得人所共知。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轻视或者拒绝使用日常语言来表达的模型。一种语言模型毕竟比全然没有模型或者强加给现实和歪曲现实的数学模型要好。我们更应该知道的是,数学模型总有必备的假设前提条件,而这往往与现实相去太远。我们还应该知道是,所有人更习惯语言模型,更容易理解它,而不是数学模型;数学这门学科最大的进步也是最近这两三百年的事情,而语言沟通技能则是所有人使用了上百万年经验累积,已经成为人所共有的基本思维模式。语言分析能力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后来才出现的、只涉及个别经验材料或者一小部分经验材料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数学模型构想。还有一个更简单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对于所有人都知道,要先找到问题,然后才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一个解决问题的三步曲,一个很简单的语言模型,无需证明。可如果让数学模型来说明一点,写上几本书也未必能够讲得清楚。
忽视了我们自己的语言分析能力的后果是极为严重的。我们可能已经看到的市场机会,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拿走还不自知,最后等到别人回过头来教我们。著名IT评论人姜奇平就在其博客文章“《黄帝内经》是最早ERP的物理证据”中指出,“我本人并不看重美国人的理论,但我看到,对我们这个行业内许多人来说,IT方面的‘真理’,经过美国人嘴里说出,他们比较相信。最近的例子是,体验理论基本概念的提出者卡尼曼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后,国人对我们这些体验经济的鼓吹者宽容多了。所以,我要把我的观点,借对岸人之口,再讲一遍,以引起人们重视。康有为时代宣传现代化,要借助古人,说孔子如何说过,这种战术的学名叫“托古改制”,今天,宣传信息化意义上的现代化也很困难,所以要发展成“托洋改制”,俗称“出口转内销”,算与时俱进罢。
姜奇平到底发现了什么,要再借外国人的口再说一次?原来在2006年底的美国著名杂志《新闻周刊》封面文章“另类医学”中,西方人将惊奇地发现,《黄帝内经》与企业信息化的内在关系是如此紧密。美国人说:两千多年前根据《黄帝内经》发展出来的中医科学,其中许多行之有年的疗法确实有效,现在才开始受到西方科学的证实。文章提到:针灸经络学一直不被西医采纳的主要原因就是气脉或穴道没有解剖学的根据,如今美国的研究发现,穴道通常位于“连接组织”最密集处所在。佛蒙特大学的蓝吉分博士说:“连接组织形成一个网络,遍布全身,每个连接组织也含有神经终结点,这就是右手受到针刺,针灸会对身体造成医疗效果的道理。” 姜奇平认为,如果把《黄帝内经》中的经络“换算”成企业信息化中的概念“流程”,整个《黄帝内经》读起来,就成了一部ERP式的企业信息化原理指南,或网络哲学。因为,流程是职能的连接,如果非得把流程从它联接的职能中分离出来看,流程通常就位于“连接组织”最密集处所在。流程重组,不就是针灸、打通经络吗?
事实如此,当我们忘记自己之后,连自己文化的继承都谈不上,还谈什么发展?2007年网络上对中医存废问题的激烈争议,不得不让我们认识到,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至今仍具有极为现实的意义。在这一问题上,笔者也效仿一下姜奇平,且“托洋改制”一下。在如今的医学领域,西医几乎独霸了中国所有的资源投入,中医体系真的快被我们自己忘记了。
而在谈及“中医如何走向世界”时,比利时人阿诺语出惊人:“如果世界不欢迎你,你何必去?”阿诺认为中国同行试图让中医西化得到西方承认是很错误的想法。中医和西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系统,西方科学把自己宣传成唯一的科学,所以反而说中医是不科学的。其实和中医相比,西医仅仅是个小孩子。中医体系要比西医成熟很多,完善很多,先进很多。西药是实验室做出来的,而中医是顺应自然,怎么能让实验室标准来衡量自然的东西呢?成熟的体系向不成熟的体系妥协,难道就是“走向世界了”吗?阿诺认为他和中医同行最重要的事情在于把中医整套体系推广到西医世界,而不是改变中医自身去向西医妥协。
这些话从老外嘴里讲出来,会别有一番味道,特别是一个从事医学研究的西方人。如果我们立足系统论来看待这一问题将非常简单:如果我们不了解自己,我们将无法创造信息,也就无法有序系统外释放信息,因此也就无法影响世界、无法获取有效的反馈和信息输入,同时又无法有序提高我们自身的组织状态。
最后总结一句:在开放中了解自己,将是中国信息文化的必然走向。

㈩ 谈谈对中国旅游文化的理解会的帮帮忙啊.万分感谢!!

旅游文化
一、旅游文化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文化旅游正成为一种备受青睐、生机盎然的旅游形式。文化因素对现代旅游活动的影响,将会更加深刻和深远。要加快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就必须高度重视旅游文化建设。这首先是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的必然要求。

“现代旅游现象,实际上是一项以精神、文化需求和享受为基础的,涉及经、政、社会、国际交流等内容的综合性大众活动。"

(注:喻学才:“近七年旅游文化研究综述”[J],《旅游经济》,1997年第2期。)

文化因素渗透在现代旅游活动的各个方面,“文化是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渊薮,是旅游业的灵魂。"

(注: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青岛出版社,1998年。)

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是一种文化消费行为,其外出旅游的动机和目的在于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心理上的满足;而旅游经营者要达到盈利的目的就必须提供一种能满足旅游者文化享受的旅游产品。

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其要吸引和激发起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就必须具有魅力无穷、独具特色的民族、地方文化内涵,满足人们对科学、史学、文学、艺术和社会学等方面的不同需求。因此,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

其次,旅游文化是一个国家旅游业保持自身特色的决定因素。人们常说:“民族的东西是独特的,文化的流传是久远的。"

(注:孙玉波:“展示深厚的文化底蕴——北京胡同旅游带来的启示”[N],《经济参考报》,1995年6月17日。)

一个国家的旅游业若缺少了自己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底蕴,便失去了特色,不能反映出本民族独有的精神内涵,也便失去了强大的吸引力。实践表明, “举凡旅游业昌盛之国,莫不以旅游文化取胜。”

奥地利的旅游,几乎都与斯特劳斯等奥国音乐大师紧密关联。

巴黎街道的命名,每每蕴含法兰西民族的历史掌故。

(注:许宗元:“论茶文化在旅游文化中的地位”[J],转引自喻学才“近七年旅游文化研究综述”[J],《旅游经济》,1997年第2期。)

因此,旅游文化是一个国家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必然要求。再次,旅游文化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能。“旅游是以一国一民族独特的文化招徕旅客赚取外汇的文化经济”

(注:李刚:“宗教文化——重要的旅游资源”[J],《天府新论》,1990年第1期。)

为此,世界上许多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先后实行了“文化经济”新战略。

美国洛杉矶文化旅游负责人罗伯特·巴雷说:“文化旅游大概是美国增长速度最快的旅游项目。因为各个城市发展文化旅游可以获得相当可观的收入。

(注:玉东:“美国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项目’——文化旅游”[N],《北京日报》,1997年6月26日。)”

意大利对文化遗产投入和产出经过全面系统计算,得出的结论是,国家每年对文化性参观旅游业征收的增值税收入是保护费用的27.5倍,并能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建筑、商业和交通运输,促进科学文化的发展。他们由此认为“文化遗产是该国最丰富宝藏,内中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能,是政府永不枯竭的财政来源,应视为战略资源和国家基本生产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自1985年,开始实行全国‘文化经济’新战略,以达到保护文化、宣传自己、经济受益一箭三雕的目的。

(注:游天:“新兴产业奏鸣曲”[J],《北京财贸学院学报》,1994年第5期。)”

韩国也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意欲将文化、旅游培育成21世纪的国家战略产业"

(注:秦玲:“文化旅游:下个世纪的国家战略产业——韩国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N],《科学时报》,1999年11月5日。)

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实践来看,“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已成为发展旅游业的一大特色和主要经验之一。

再次,文化是提高人的素质,提高管理水平的关键。旅游文化大量地体现在旅游业的管理者及其从业人员身上,其文化素质的优劣、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旅游者能否获得良好的审美享受和精神满足,直接关系到旅游资源能否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进而影响到旅游业的发展。

而未来的旅游业的竞争主要是旅游文化方面的竞争,人们对旅游资源、旅游服务的需求更趋向于文化性强、科技水平高、富于参与性的项目,因此,旅游业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必须相应地提高,才能与国际接轨,适应时代的要求,使中国的旅游业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文化是旅游业创名牌、提高竞争力的法宝。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易于满足,而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是一种高级而复杂的需求,很难得到满足,但又影响全局。

旅游企业若不能满足旅游者精神文化的需要,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同时由于文化具有地域性、民族性、传承性等特点,往往为一个国家和地区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因此,在竞争中就减少了可比性,具有垄断的地位,易形成强有力的竞争能力,也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名牌效应。名牌是旅游业竞争中的一种无形力量,更是促使旅游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

总之,中国旅游业要获得较大的发展,立于世界旅游强国之林,就必须高度重视旅游文化建设,深入挖掘旅游文化的内涵,营造旅游文化氛围,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文化体系,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服务和指南。旅游文化是中国旅游业不可缺少的文化底蕴和灵魂,是中国旅游业保持中国特色、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二、旅游文化内涵及分类

文化的本质在于创新,旅游文化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相加,也不是各种文化的大杂烩,它是传统文化和旅游科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

对于旅游文化来说,其他各种文化都是“原材料”。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头脑中原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特征、思维方式等文化因素与目的地的异质文化因素的相互碰撞与结合,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形态。

而旅游经营者经过潜心地研究本国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并进行适当的取舍,吸收一些外来文化,精心加工、组织和开发成为供旅游者观赏或享受的旅游文化产品,创造了旅游文化;旅游客体本身反映着人的智慧和力量,有相当的文化因素的成分,它是人们内心的价值观、审美观等精神因素的外在表现,其本身也是旅游文化的不可缺的组成部分。

因此,所谓旅游文化实际上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为依据,以行、吃、住、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依托,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介体和旅游研究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的,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业已形成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总和。它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

旅游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外延也相当宽泛。“既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饮食服务、园林建筑、民俗娱乐与自然景观等旅游客体文化领域;又涉及旅游者自身文化素质、兴趣爱好、行为方式、思想信仰等文化主体领域;更涉及旅游业的服务文化、商品文化、管理文化、导游文化、政策法规等旅游介体文化。“

(注:林永匡:“弘扬优秀文化,强化阵地意识”[N],《中国旅游报》,2000年1月17日。)

此外,还涉及到旅游学、旅游心理学、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管理学、旅游社会学、旅游文化学、旅游美学等对旅游活动进行研究的综合领域。

从旅游文化的结构体系来看,应包括最外层的物质文化,如建筑、园林、器物、工具、饮食、服饰等,这些都是有形的,有能被人的感知器官所能感受到的物质形态。

旅游文化的中间层次包括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两个方面。

制度文化是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关系的产物,包括旅游活动参与者应遵守的法律、规章以及职业道德等约束机制,它是旅游行为的定型化、程序化、道德化,主要由政府、集团、机构等运用强制手段制订和实施。

旅游行为文化,则主要是指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在旅游活动中的约定俗成的习惯定势行为,如礼俗、礼仪、民风、民俗、行为举止和服务方式等。它实际上是旅游者或旅游经营者的个体的自发性行为,是其内在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因素在其行动中的表现。

旅游文化的核心层是精神文化或叫心态文化,它是旅游活动参与者的文化心态及其在观念形态上的表现,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由价值观念、审美追求、道德情感、思维方式等主体因素构成。

这四者之间的关系是由客体到主体紧密相连、不可或缺的关系。物质文化是旅游文化的外在显现或外在的物化,能够直接为人所感知,也因其有形故易于模仿和创造,但要真正具有魅力必须在物态化的背后体现出创造者的一种精神、观念和追求。

心态文化是旅游文化的核心,必须有意识地外化于物态,才能为人所感知,为人所了解,从而使自己的观念、追求、情趣、情感等能引起他人的共鸣。因此,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互为表里地对立统一于整个旅游活动中。

而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则是由物态到心态的中间性的过渡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旅游层次,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具有保证方向和指南的意义。

而行为文化对于提高旅游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保证服务质量、增强竞争力等方面也是不可缺少的。旅游服务人员标准、优雅的服务,能使旅游者感到旅游的莫大快乐;旅游者良好的行为举止,既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也能减少和接待地居民间的不必要的冲突。

正确而深刻地理解旅游文化的内涵,并对其进行科学的分类,是我们加强旅游文化建设的前提条件,它将使旅游文化建设更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实际操作性。

回答者:luoiu - 助理 二级 10-10 14:37

文化的本质在于创新,旅游文化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相加,也不是各种文化的大杂烩,它是传统文化和旅游科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

对于旅游文化来说,其他各种文化都是“原材料”。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头脑中原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特征、思维方式等文化因素与目的地的异质文化因素的相互碰撞与结合,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形态。

而旅游经营者经过潜心地研究本国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并进行适当的取舍,吸收一些外来文化,精心加工、组织和开发成为供旅游者观赏或享受的旅游文化产品,创造了旅游文化;旅游客体本身反映着人的智慧和力量,有相当的文化因素的成分,它是人们内心的价值观、审美观等精神因素的外在表现,其本身也是旅游文化的不可缺的组成部分。

因此,所谓旅游文化实际上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为依据,以行、吃、住、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依托,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介体和旅游研究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的,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业已形成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总和。它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

旅游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外延也相当宽泛。“既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饮食服务、园林建筑、民俗娱乐与自然景观等旅游客体文化领域;又涉及旅游者自身文化素质、兴趣爱好、行为方式、思想信仰等文化主体领域;更涉及旅游业的服务文化、商品文化、管理文化、导游文化、政策法规等旅游介体文化。“

(注:林永匡:“弘扬优秀文化,强化阵地意识”[N],《中国旅游报》,2000年1月17日。)

此外,还涉及到旅游学、旅游心理学、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管理学、旅游社会学、旅游文化学、旅游美学等对旅游活动进行研究的综合领域。

从旅游文化的结构体系来看,应包括最外层的物质文化,如建筑、园林、器物、工具、饮食、服饰等,这些都是有形的,有能被人的感知器官所能感受到的物质形态。

旅游文化的中间层次包括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两个方面。

制度文化是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关系的产物,包括旅游活动参与者应遵守的法律、规章以及职业道德等约束机制,它是旅游行为的定型化、程序化、道德化,主要由政府、集团、机构等运用强制手段制订和实施。

旅游行为文化,则主要是指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在旅游活动中的约定俗成的习惯定势行为,如礼俗、礼仪、民风、民俗、行为举止和服务方式等。它实际上是旅游者或旅游经营者的个体的自发性行为,是其内在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因素在其行动中的表现。

旅游文化的核心层是精神文化或叫心态文化,它是旅游活动参与者的文化心态及其在观念形态上的表现,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由价值观念、审美追求、道德情感、思维方式等主体因素构成。

这四者之间的关系是由客体到主体紧密相连、不可或缺的关系。物质文化是旅游文化的外在显现或外在的物化,能够直接为人所感知,也因其有形故易于模仿和创造,但要真正具有魅力必须在物态化的背后体现出创造者的一种精神、观念和追求。

心态文化是旅游文化的核心,必须有意识地外化于物态,才能为人所感知,为人所了解,从而使自己的观念、追求、情趣、情感等能引起他人的共鸣。因此,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互为表里地对立统一于整个旅游活动中。

而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则是由物态到心态的中间性的过渡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旅游层次,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具有保证方向和指南的意义。

而行为文化对于提高旅游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保证服务质量、增强竞争力等方面也是不可缺少的。旅游服务人员标准、优雅的服务,能使旅游者感到旅游的莫大快乐;旅游者良好的行为举止,既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也能减少和接待地居民间的不必要的冲突。

正确而深刻地理解旅游文化的内涵,并对其进行科学的分类,是我们加强旅游文化建设的前提条件,它将使旅游文化建设更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实际操作性。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