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旅游文化这会会标

旅游文化这会会标

发布时间: 2021-02-10 15:42:39

⑴ 我想求一个有关旅游文化的座谈会主持开场白……急用,谢谢大家……

云南欢迎您!

21世纪的旅游,地球缩小,通达九天,五大洲各个角落每天都有不同肤色的人群流连忘返。一个节日一个活动一段历史一道风景,会引起东西半球国度的人们蜂拥相至,国家间相互谅解友好,共建和谐世界。这一切,热爱旅游的人们功不可没,正是他们创造了一个富有意义、让人着迷的世界旅游图景,催生出世界第一大产业旅游。

中国的旅游业被世界誉称为高速行驶的“东方快车”。在这高速列车带动下,云南旅游开发和打造出许多世界级和世界顶级的旅游产品,为这列车挂上了最为精彩美妙的车厢。绮丽的自然风光、绚烂的少数民族风情、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良好的生态环境,构筑成云南旅游品牌的核心,并与世界旅游业紧紧相扣,让来自海内外的游客深深地沉醉在这气势宏伟的画卷里。

云南旅游业逐步成熟,旅游环境不断优化。云南结合本土资源优势为国内外游客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旅游形式:“观光旅游”彩云南锦绣风光风土人情,万千气象尽收眼底;“文化旅游”耳濡目染古滇国史诗,浸润古今文化长河,垂章于心;“体验旅游”走出户外尝试不同生活,品味经历细嚼过程;“休闲度假旅游”挥掉烦恼掸去疲倦,轻松释放闲情逸趣,奔放抒发豪情壮志;“户外探险旅游”挑战大自然挑战自我身心,磨砺生存极限激扬生命乐章;“生态旅游”奉献爱心亲近大自然,珍惜环境了解生态,认知人类责任;“宗教旅游”参拜圣地洗涤心灵,感悟宗教真谛祈愿世界和平;“商务旅游”轻松工作去掉铜臭的戾气,找回书卷气的儒雅……更有“春节”黄金周,合家团聚喜迎新春,北上看雪山千里冰封赏万里雪飘,南下观版纳原始森林阅春江花暖;“五一”黄金周,追忆历史与世界劳动者一起,绽放劳动的欢悦,更有“泼水节”、“火把节”等诸多少数民族节日带您步入狂欢的世界;“十•一”黄金周,举国同庆,颂歌祖国母亲伟大,庆共和国金秋累累硕果……进入彩云南,您会真切感受到这处处这款款体现以人为本的用心,云南已精心为您准备了宾至如归的温馨旅程。

您的到来:
用惊讶连接起喜悦:我们用对贵客临门的无限喜悦,迎接您对云南风貌的神往惊羡;
用率真连接起信任:我们用诚实守信的安排,精致细心的接待,带给您归家一样的愉悦和安心;
用丰富多彩连接起旅途:我们用云南旅游的博大悠长、奇幻珍稀、险峻浩瀚,质朴精巧、神圣平淡、雅致靓丽……使您旅途如醉如痴;
用热情服务连接起同心:我们用一声亲切的问候、一个温馨的牵挂,一个称心的服务和一个升辉的微笑,换来您赞许的目光和满意的首肯;
用心心相印连接起友情:我们衷心的祝愿,您的云南印象、中国印象,永年升辉!

国人古语:“天朗气清,惠丰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聘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这是说环境对旅游心理的影响。世人今言:“旅游是一个人对世界的多样性的需要的一个行为过程。”这是说旅游心理对环境的要求。
我们大声说:热情的云南人民欢迎您!

——文章格式大致如此!结合一下您当地的旅游特色和会议主题就可以了!

⑵ 我国旅游文化未来发展趋势有哪些

未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趋势
一、旅游的多样化趋势 旅游目的的不同,使目前占统治地位的观光型旅游将向多样化发展,如休闲娱乐型、运动探 险型等。旅游者多样的个性化需求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多样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进入老龄 社会后针对老年人出游增多进行的特色旅游服务等。
二、旅游空间扩展的趋势 科技的进步,旅游的空间活动范围更加广阔,不但可以轻易地进行环球旅行,而且可以向深 海、月球或更远的宇宙太空发展,出现革命化的新的旅游方式。
三、远程旅游迅速发展 在未来2O年间,世界旅游业发展最显著的特点是远程旅游的增加,到2020 年区域内旅游 和洲际游的比例将从目前的82:18 上升为76:24,未来2O年洲际旅游平均增长速度将 达到5.4%,高于世界旅游平均增长速度一个百分点。
四、旅游大众化趋势 旅游不再是高消费活动而是作为日常生活进入了千家万户。旅游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人们的 工作、生活都可能是远距离的长途旅行方式,形成空前广泛而庞大的人群交流和迁移,传统 的地域观念、民族观念被进一步打破,旅游的淡旺季不再明显。
五、文化性是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 就旅游业的市场运作而言,第一个层次的竞争是价格竞争,这是最低层次的也是最普遍的竞 争方式;进一步是质量竞争;而最高层次则是文化的竞争。旅游本身的文化功能是内在的。 旅游企业是生产文化、经营文化和销售文化的企业,旅游者进行旅游,本质上也是购买文 化、消费文化、享受文化。在旅游开发、管理和经营的过程之中没有文化就没有竞争力。因 此,旅游业发展首先要注重文化内涵。无论是文化性、生态性、探险性还是度假性的旅游项 目,也无论是办旅行社,还是建饭店,都要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可以说,对文化内涵的注重 已经成为旅游业竞争的起点,起点高则发展余地大。其次要注重文化的形式。丰富的文化内 涵需要恰当的文化形式来表现,文化形式必须要和文化内涵紧密地结合。最后,还要注重过 程的文化性。旅游经营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活文化的经营,这种活文化的经营就必须注重过程 的文化性。如各地普遍组织的各类旅游文化节,从项目构思、总体框架到开展过程,都要充 分体现独具本土特色的文化内涵,才能形成特品。
六、形式与内容的多元化是旅游业发展的主旋律 在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主要以游览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为目标。但随着经济、文化和 教育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观山看水”,而更多地是要求在旅游的过程中获取知识 和体验生活。人们旅游需求的多层次发展势必迫使旅游业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均呈现 出多元化的特点。从形式上讲,自助游等旅游形式将越来越普遍;从内容上讲,工业旅游、 农业旅游、会展旅游等将会成为新的热点。所谓工业旅游,是指以工业企业的生产线、生产 工具、产品和厂区等为对象的专项参观活动。它起源于上世纪30 年代的法国,当时雪铁龙 公司让游客参观其生产流水线,欣赏其汽车生产工艺。后来,世界各国著名现代化工业企业 纷纷仿效,汽车、钢铁、飞机、酿酒、电器、石油、饮料、食品、陶瓷等行业先后开放生产 制作过程,让游客一览眼福。工业旅游不仅满足了游客对于工业企业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的 好奇心,还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农业旅游与工业旅游相比内涵更为丰富。它不 仅包括田园风光的游览、 村水乡的休闲度假,还包括农产品的自摘、自食享受,民风乡 情的体验等。可以说农业旅游是全方位、多层次综合性的休闲娱乐活动。此外。各类会展也 会吸引大批的参与者,他们尽管有不同的目的和意图,但都要在会展所在地进行购物、住 宿、餐饮和娱乐,于是便形成了会展旅游。在我国,会展旅游始于上世纪5O年代末6O年 代初,而商业性运作的会展旅游起步较晚,直到1990 年代后期才姗姗起步,但发展迅 速。最具代表性的如1999 年在昆明召开的“世界园艺博览会”,仅在半年时间内其旅游收 入就高达1 15 亿元,超乎许多人的意料之外。
七、旅游业将日益走向规范和法治之路 我国旅游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营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来 看,还显得不够成熟。特别是许多旅游企业还缺乏行业自律的自觉性,只考虑本企业的眼前 利益,不考虑整个行业的长远发展。如一些旅游企业竞相削价、恶性竞争就是一个突出的例 子。旅游企业集团化是解决我国旅游企业多、杂、散、乱等现象较好的方法,这是因为企业 集团有利于实现规模效益和产业结构优化,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在信息高度发达条 件下实现资源共享、对外宣传、开发客源市场和组接待。同时,在市场经济下,建立规范的 法治体系既是保障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旅游立法、旅游 执法的重点是提高旅游质量和整顿市场秩序。今后则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要保障市场 的全面规范和提升企业信用,即保障合法经营、保护合理竞争。
八、旅游服务逐渐向人性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 随着旅游业从经验管理走向科学管理,标准化服务的实施使服务质量有了很大提高。然而由 于旅游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等特点,标准化服务的弊端逐渐显露。因此,未来旅游服务将 通过人性化的服务满足不同游客的需要,努力使所有的游客满意。近几年,我国旅游业的服 务范围在不断拓宽,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做得很不够。发达国家基本上实现了旅游服务 社会化,它的服务对象包括旅游者、各类企业以及政府等。今后我国旅游服务的触角也将会 不断延伸,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方面通过开展度假游等继续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另 一方面通过积极开展商务游、会展游扩大对企业、政府的服务。通过承揽其他各种专项旅游 服务,真正实现旅游服务全面化、社会化。
九、旅游业科技化趋势日益突出 发达国家高科技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始于20 世纪70 年代,而且迅速得到了推广普及。高科 技在旅游业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以下3 个方面: 一是旅游资源开发的高科技化。近年来在各种高科技主题公园建设过程中使用高科技对各种 旅游环境的模拟已成为现实,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海底游、南北极游、太空游等旅游 方式已成为可能啕。 二是旅游服务的高科技化。各类旅游企业如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运输企业等可以利 用信息网络技术开展网上咨询、网上预定、网上在线付款等业务,并且形成各部门具有代表 性的信息系统,如: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计算机预订系统、饭店管理系统、开张与结算计 划等。信息网络技术在旅游业中广泛应用,能够极大地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三是旅游企业营销管理的高科技化。目前,国内旅游企业多采用传统的面销方式,各旅行社 存在小、散、弱、差的状况。这种局面要得到切实转变,必须调整旅游经营管理体系。旅游 企业只有转变传统的营销观念,积极触网,开展旅游电子商务,建立自己的内部业务处理和 管理信息系统,并与互联网高度融合,建设面向代理商的电子分销系统和面向游客的在线销 售系统,创建、巩固和发展自己的品牌,才能逐步实现规模化、网络化经营。传统旅游企业 与新兴的旅游网站之间的整合与战略联盟是大势所趋,是我国传统旅游企业与旅游网站的共 同出路与新的增长点。针对不同规模的旅游网站和企业,应有不同的选择:中小旅游企业可 以采取“人主市场”的方式,利用旅游代理商的知名度和资源优势开拓国内及园际市场;大型 的旅游企业可采用“网社合一”的方式,把旅游网站作为一种新渠道,投人资金和人力完善网 络服务,建立国际知名的品牌形象。

⑶ 旅游文化的定义

旅游文化——什么是旅游文化?

一、旅游文化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文化旅游正成为一种备受青睐、生机盎然的旅游形式。文化因素对现代旅游活动的影响,将会更加深刻和深远。要加快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就必须高度重视旅游文化建设。这首先是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的必然要求。

“现代旅游现象,实际上是一项以精神、文化需求和享受为基础的,涉及经、政、社会、国际交流等内容的综合性大众活动。"
(注:喻学才:“近七年旅游文化研究综述”[J],《旅游经济》,1997年第2期。)

文化因素渗透在现代旅游活动的各个方面,“文化是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渊薮,是旅游业的灵魂。"
(注: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青岛出版社,1998年。)

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是一种文化消费行为,其外出旅游的动机和目的在于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心理上的满足;而旅游经营者要达到盈利的目的就必须提供一种能满足旅游者文化享受的旅游产品。

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其要吸引和激发起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就必须具有魅力无穷、独具特色的民族、地方文化内涵,满足人们对科学、史学、文学、艺术和社会学等方面的不同需求。因此,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

其次,旅游文化是一个国家旅游业保持自身特色的决定因素。人们常说:“民族的东西是独特的,文化的流传是久远的。"
(注:孙玉波:“展示深厚的文化底蕴——北京胡同旅游带来的启示”[N],《经济参考报》,1995年6月17日。)

一个国家的旅游业若缺少了自己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底蕴,便失去了特色,不能反映出本民族独有的精神内涵,也便失去了强大的吸引力。实践表明, “举凡旅游业昌盛之国,莫不以旅游文化取胜。”

奥地利的旅游,几乎都与斯特劳斯等奥国音乐大师紧密关联。

巴黎街道的命名,每每蕴含法兰西民族的历史掌故。
(注:许宗元:“论茶文化在旅游文化中的地位”[J],转引自喻学才“近七年旅游文化研究综述”[J],《旅游经济》,1997年第2期。)

因此,旅游文化是一个国家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必然要求。再次,旅游文化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能。“旅游是以一国一民族独特的文化招徕旅客赚取外汇的文化经济”
(注:李刚:“宗教文化——重要的旅游资源”[J],《天府新论》,1990年第1期。)

为此,世界上许多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先后实行了“文化经济”新战略。

美国洛杉矶文化旅游负责人罗伯特·巴雷说:“文化旅游大概是美国增长速度最快的旅游项目。因为各个城市发展文化旅游可以获得相当可观的收入。
(注:玉东:“美国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项目’——文化旅游”[N],《北京日报》,1997年6月26日。)”

意大利对文化遗产投入和产出经过全面系统计算,得出的结论是,国家每年对文化性参观旅游业征收的增值税收入是保护费用的27.5倍,并能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建筑、商业和交通运输,促进科学文化的发展。他们由此认为“文化遗产是该国最丰富宝藏,内中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能,是政府永不枯竭的财政来源,应视为战略资源和国家基本生产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自1985年,开始实行全国‘文化经济’新战略,以达到保护文化、宣传自己、经济受益一箭三雕的目的。
(注:游天:“新兴产业奏鸣曲”[J],《北京财贸学院学报》,1994年第5期。)”

韩国也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意欲将文化、旅游培育成21世纪的国家战略产业"
(注:秦玲:“文化旅游:下个世纪的国家战略产业——韩国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N],《科学时报》,1999年11月5日。)

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实践来看,“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已成为发展旅游业的一大特色和主要经验之一。

再次,文化是提高人的素质,提高管理水平的关键。旅游文化大量地体现在旅游业的管理者及其从业人员身上,其文化素质的优劣、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旅游者能否获得良好的审美享受和精神满足,直接关系到旅游资源能否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进而影响到旅游业的发展。

而未来的旅游业的竞争主要是旅游文化方面的竞争,人们对旅游资源、旅游服务的需求更趋向于文化性强、科技水平高、富于参与性的项目,因此,旅游业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必须相应地提高,才能与国际接轨,适应时代的要求,使中国的旅游业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文化是旅游业创名牌、提高竞争力的法宝。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易于满足,而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是一种高级而复杂的需求,很难得到满足,但又影响全局。

旅游企业若不能满足旅游者精神文化的需要,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同时由于文化具有地域性、民族性、传承性等特点,往往为一个国家和地区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因此,在竞争中就减少了可比性,具有垄断的地位,易形成强有力的竞争能力,也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名牌效应。名牌是旅游业竞争中的一种无形力量,更是促使旅游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

总之,中国旅游业要获得较大的发展,立于世界旅游强国之林,就必须高度重视旅游文化建设,深入挖掘旅游文化的内涵,营造旅游文化氛围,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文化体系,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服务和指南。旅游文化是中国旅游业不可缺少的文化底蕴和灵魂,是中国旅游业保持中国特色、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二、旅游文化内涵及分类

文化的本质在于创新,旅游文化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相加,也不是各种文化的大杂烩,它是传统文化和旅游科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

对于旅游文化来说,其他各种文化都是“原材料”。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头脑中原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特征、思维方式等文化因素与目的地的异质文化因素的相互碰撞与结合,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形态。

而旅游经营者经过潜心地研究本国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并进行适当的取舍,吸收一些外来文化,精心加工、组织和开发成为供旅游者观赏或享受的旅游文化产品,创造了旅游文化;旅游客体本身反映着人的智慧和力量,有相当的文化因素的成分,它是人们内心的价值观、审美观等精神因素的外在表现,其本身也是旅游文化的不可缺的组成部分。

因此,所谓旅游文化实际上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为依据,以行、吃、住、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依托,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介体和旅游研究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的,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业已形成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总和。它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

旅游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外延也相当宽泛。“既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饮食服务、园林建筑、民俗娱乐与自然景观等旅游客体文化领域;又涉及旅游者自身文化素质、兴趣爱好、行为方式、思想信仰等文化主体领域;更涉及旅游业的服务文化、商品文化、管理文化、导游文化、政策法规等旅游介体文化。“
(注:林永匡:“弘扬优秀文化,强化阵地意识”[N],《中国旅游报》,2000年1月17日。)

此外,还涉及到旅游学、旅游心理学、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管理学、旅游社会学、旅游文化学、旅游美学等对旅游活动进行研究的综合领域。

从旅游文化的结构体系来看,应包括最外层的物质文化,如建筑、园林、器物、工具、饮食、服饰等,这些都是有形的,有能被人的感知器官所能感受到的物质形态。

旅游文化的中间层次包括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两个方面。

制度文化是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关系的产物,包括旅游活动参与者应遵守的法律、规章以及职业道德等约束机制,它是旅游行为的定型化、程序化、道德化,主要由政府、集团、机构等运用强制手段制订和实施。

旅游行为文化,则主要是指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在旅游活动中的约定俗成的习惯定势行为,如礼俗、礼仪、民风、民俗、行为举止和服务方式等。它实际上是旅游者或旅游经营者的个体的自发性行为,是其内在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因素在其行动中的表现。

旅游文化的核心层是精神文化或叫心态文化,它是旅游活动参与者的文化心态及其在观念形态上的表现,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由价值观念、审美追求、道德情感、思维方式等主体因素构成。

这四者之间的关系是由客体到主体紧密相连、不可或缺的关系。物质文化是旅游文化的外在显现或外在的物化,能够直接为人所感知,也因其有形故易于模仿和创造,但要真正具有魅力必须在物态化的背后体现出创造者的一种精神、观念和追求。

心态文化是旅游文化的核心,必须有意识地外化于物态,才能为人所感知,为人所了解,从而使自己的观念、追求、情趣、情感等能引起他人的共鸣。因此,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互为表里地对立统一于整个旅游活动中。

而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则是由物态到心态的中间性的过渡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旅游层次,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具有保证方向和指南的意义。

而行为文化对于提高旅游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保证服务质量、增强竞争力等方面也是不可缺少的。旅游服务人员标准、优雅的服务,能使旅游者感到旅游的莫大快乐;旅游者良好的行为举止,既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也能减少和接待地居民间的不必要的冲突。

正确而深刻地理解旅游文化的内涵,并对其进行科学的分类,是我们加强旅游文化建设的前提条件,它将使旅游文化建设更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实际操作性。

⑷ 征集关于旅游文化节方面的宣传标语口号 急用 拜托了

水缘古韵秀青浦"振翅欲飞的绿蝴蝶
这是青浦的

还有一些

2006年,旅游日口号:让世界受益(Tourism Enriches)。

历年世界旅游日的主题口号

1980年:Tourism's contribution to the preservation of culturalheritage and to peace and mutual understanding

1981年:Tourism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1982年:Pride in travel: good guests and good hosts

1983年:Travel and holidays are a right but also a responsibility forall

1984年:Tourism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peace andcooperation

1985年:Youth tourism: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heritage for peace andfriendship

1986年:Tourism: a vital force for world peace

1987年:Tourism for development

1988年:Tourism: ecation for all

1989年:The free movement of tourists creates one world

1990年:认识旅游事业,发展旅游事业 (Tourism: an unrecognized instry, a service to be released)("the hague declaration on tourism")

1991年:通信、信息和教育:旅游发展的动力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and ecation: powerlines oftourism development)

1992年:旅游促进社会经济一体化,是各国人民相互了解的途径 (Tourism: a factor of growing social and economic solidarityand of encounter between people)

1993年:争取旅游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和谐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wards alasting harmony)

1994年:高质量的服务、高质量的员工、高质量的旅游 (Quality staff, quality tourism)

1995年:通过负起责任而受益 (WTO: serving world tourism for twenty years)

1996年:旅游业:宽容与和平的因素 (Tourism: a factor of tolerance andpeace)

1997年:旅游业:21世纪创造就业和倡导环境保护的先导产业 (Tourism: aleading activity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for job creation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1998年:政府与企业的伙伴关系:旅游开发和促销的关键 (Public-privatesector partnership: the key to tourism development andpromotion)

1999年:旅游业:为新千年保护世界遗产 (Tourism: preserving worldheritage for the new millennium)

2000年:技术和自然:21世纪旅游业的双重挑战 (Technology and nature:two challenges for tourism at the start of the 21st century)

2001年:旅游业:为和平和不同文明之间对话服务的工具 (Tourism:instrument at the service of peace and dialogue betweencivilizations)。

2002年:经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Ecotourism, the key to sustainabledevelopment)。

2003年:旅游业:一种消除贫困、创造就业与社会和谐的驱动力 (Tourism: a driving force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job creationand social harmony)

2005年:旅游和交通——从儒勒·凡尔纳的幻想到21世纪的现实。其目的是为了纪念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去世100周年。凡尔纳的作品曾激发了世界各地读者和旅行者的想像。在凡尔纳时代,跨国旅行仍然是冒险行为,如今他的作品中大多数幻想都已经变成了现实。

2006年,旅游:让世界受益(Tourism Enriches)。

⑸ 谈谈对中国旅游文化的理解会的帮帮忙啊.万分感谢!!

旅游文化
一、旅游文化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文化旅游正成为一种备受青睐、生机盎然的旅游形式。文化因素对现代旅游活动的影响,将会更加深刻和深远。要加快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就必须高度重视旅游文化建设。这首先是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的必然要求。

“现代旅游现象,实际上是一项以精神、文化需求和享受为基础的,涉及经、政、社会、国际交流等内容的综合性大众活动。"

(注:喻学才:“近七年旅游文化研究综述”[J],《旅游经济》,1997年第2期。)

文化因素渗透在现代旅游活动的各个方面,“文化是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渊薮,是旅游业的灵魂。"

(注: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青岛出版社,1998年。)

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是一种文化消费行为,其外出旅游的动机和目的在于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心理上的满足;而旅游经营者要达到盈利的目的就必须提供一种能满足旅游者文化享受的旅游产品。

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其要吸引和激发起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就必须具有魅力无穷、独具特色的民族、地方文化内涵,满足人们对科学、史学、文学、艺术和社会学等方面的不同需求。因此,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

其次,旅游文化是一个国家旅游业保持自身特色的决定因素。人们常说:“民族的东西是独特的,文化的流传是久远的。"

(注:孙玉波:“展示深厚的文化底蕴——北京胡同旅游带来的启示”[N],《经济参考报》,1995年6月17日。)

一个国家的旅游业若缺少了自己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底蕴,便失去了特色,不能反映出本民族独有的精神内涵,也便失去了强大的吸引力。实践表明, “举凡旅游业昌盛之国,莫不以旅游文化取胜。”

奥地利的旅游,几乎都与斯特劳斯等奥国音乐大师紧密关联。

巴黎街道的命名,每每蕴含法兰西民族的历史掌故。

(注:许宗元:“论茶文化在旅游文化中的地位”[J],转引自喻学才“近七年旅游文化研究综述”[J],《旅游经济》,1997年第2期。)

因此,旅游文化是一个国家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必然要求。再次,旅游文化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能。“旅游是以一国一民族独特的文化招徕旅客赚取外汇的文化经济”

(注:李刚:“宗教文化——重要的旅游资源”[J],《天府新论》,1990年第1期。)

为此,世界上许多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先后实行了“文化经济”新战略。

美国洛杉矶文化旅游负责人罗伯特·巴雷说:“文化旅游大概是美国增长速度最快的旅游项目。因为各个城市发展文化旅游可以获得相当可观的收入。

(注:玉东:“美国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项目’——文化旅游”[N],《北京日报》,1997年6月26日。)”

意大利对文化遗产投入和产出经过全面系统计算,得出的结论是,国家每年对文化性参观旅游业征收的增值税收入是保护费用的27.5倍,并能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建筑、商业和交通运输,促进科学文化的发展。他们由此认为“文化遗产是该国最丰富宝藏,内中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能,是政府永不枯竭的财政来源,应视为战略资源和国家基本生产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自1985年,开始实行全国‘文化经济’新战略,以达到保护文化、宣传自己、经济受益一箭三雕的目的。

(注:游天:“新兴产业奏鸣曲”[J],《北京财贸学院学报》,1994年第5期。)”

韩国也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意欲将文化、旅游培育成21世纪的国家战略产业"

(注:秦玲:“文化旅游:下个世纪的国家战略产业——韩国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N],《科学时报》,1999年11月5日。)

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实践来看,“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已成为发展旅游业的一大特色和主要经验之一。

再次,文化是提高人的素质,提高管理水平的关键。旅游文化大量地体现在旅游业的管理者及其从业人员身上,其文化素质的优劣、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旅游者能否获得良好的审美享受和精神满足,直接关系到旅游资源能否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进而影响到旅游业的发展。

而未来的旅游业的竞争主要是旅游文化方面的竞争,人们对旅游资源、旅游服务的需求更趋向于文化性强、科技水平高、富于参与性的项目,因此,旅游业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必须相应地提高,才能与国际接轨,适应时代的要求,使中国的旅游业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文化是旅游业创名牌、提高竞争力的法宝。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易于满足,而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是一种高级而复杂的需求,很难得到满足,但又影响全局。

旅游企业若不能满足旅游者精神文化的需要,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同时由于文化具有地域性、民族性、传承性等特点,往往为一个国家和地区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因此,在竞争中就减少了可比性,具有垄断的地位,易形成强有力的竞争能力,也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名牌效应。名牌是旅游业竞争中的一种无形力量,更是促使旅游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

总之,中国旅游业要获得较大的发展,立于世界旅游强国之林,就必须高度重视旅游文化建设,深入挖掘旅游文化的内涵,营造旅游文化氛围,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文化体系,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服务和指南。旅游文化是中国旅游业不可缺少的文化底蕴和灵魂,是中国旅游业保持中国特色、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二、旅游文化内涵及分类

文化的本质在于创新,旅游文化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相加,也不是各种文化的大杂烩,它是传统文化和旅游科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

对于旅游文化来说,其他各种文化都是“原材料”。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头脑中原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特征、思维方式等文化因素与目的地的异质文化因素的相互碰撞与结合,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形态。

而旅游经营者经过潜心地研究本国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并进行适当的取舍,吸收一些外来文化,精心加工、组织和开发成为供旅游者观赏或享受的旅游文化产品,创造了旅游文化;旅游客体本身反映着人的智慧和力量,有相当的文化因素的成分,它是人们内心的价值观、审美观等精神因素的外在表现,其本身也是旅游文化的不可缺的组成部分。

因此,所谓旅游文化实际上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为依据,以行、吃、住、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依托,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介体和旅游研究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的,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业已形成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总和。它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

旅游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外延也相当宽泛。“既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饮食服务、园林建筑、民俗娱乐与自然景观等旅游客体文化领域;又涉及旅游者自身文化素质、兴趣爱好、行为方式、思想信仰等文化主体领域;更涉及旅游业的服务文化、商品文化、管理文化、导游文化、政策法规等旅游介体文化。“

(注:林永匡:“弘扬优秀文化,强化阵地意识”[N],《中国旅游报》,2000年1月17日。)

此外,还涉及到旅游学、旅游心理学、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管理学、旅游社会学、旅游文化学、旅游美学等对旅游活动进行研究的综合领域。

从旅游文化的结构体系来看,应包括最外层的物质文化,如建筑、园林、器物、工具、饮食、服饰等,这些都是有形的,有能被人的感知器官所能感受到的物质形态。

旅游文化的中间层次包括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两个方面。

制度文化是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关系的产物,包括旅游活动参与者应遵守的法律、规章以及职业道德等约束机制,它是旅游行为的定型化、程序化、道德化,主要由政府、集团、机构等运用强制手段制订和实施。

旅游行为文化,则主要是指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在旅游活动中的约定俗成的习惯定势行为,如礼俗、礼仪、民风、民俗、行为举止和服务方式等。它实际上是旅游者或旅游经营者的个体的自发性行为,是其内在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因素在其行动中的表现。

旅游文化的核心层是精神文化或叫心态文化,它是旅游活动参与者的文化心态及其在观念形态上的表现,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由价值观念、审美追求、道德情感、思维方式等主体因素构成。

这四者之间的关系是由客体到主体紧密相连、不可或缺的关系。物质文化是旅游文化的外在显现或外在的物化,能够直接为人所感知,也因其有形故易于模仿和创造,但要真正具有魅力必须在物态化的背后体现出创造者的一种精神、观念和追求。

心态文化是旅游文化的核心,必须有意识地外化于物态,才能为人所感知,为人所了解,从而使自己的观念、追求、情趣、情感等能引起他人的共鸣。因此,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互为表里地对立统一于整个旅游活动中。

而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则是由物态到心态的中间性的过渡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旅游层次,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具有保证方向和指南的意义。

而行为文化对于提高旅游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保证服务质量、增强竞争力等方面也是不可缺少的。旅游服务人员标准、优雅的服务,能使旅游者感到旅游的莫大快乐;旅游者良好的行为举止,既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也能减少和接待地居民间的不必要的冲突。

正确而深刻地理解旅游文化的内涵,并对其进行科学的分类,是我们加强旅游文化建设的前提条件,它将使旅游文化建设更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实际操作性。

回答者:luoiu - 助理 二级 10-10 14:37

文化的本质在于创新,旅游文化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相加,也不是各种文化的大杂烩,它是传统文化和旅游科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

对于旅游文化来说,其他各种文化都是“原材料”。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头脑中原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特征、思维方式等文化因素与目的地的异质文化因素的相互碰撞与结合,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形态。

而旅游经营者经过潜心地研究本国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并进行适当的取舍,吸收一些外来文化,精心加工、组织和开发成为供旅游者观赏或享受的旅游文化产品,创造了旅游文化;旅游客体本身反映着人的智慧和力量,有相当的文化因素的成分,它是人们内心的价值观、审美观等精神因素的外在表现,其本身也是旅游文化的不可缺的组成部分。

因此,所谓旅游文化实际上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为依据,以行、吃、住、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依托,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介体和旅游研究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的,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业已形成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总和。它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

旅游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外延也相当宽泛。“既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饮食服务、园林建筑、民俗娱乐与自然景观等旅游客体文化领域;又涉及旅游者自身文化素质、兴趣爱好、行为方式、思想信仰等文化主体领域;更涉及旅游业的服务文化、商品文化、管理文化、导游文化、政策法规等旅游介体文化。“

(注:林永匡:“弘扬优秀文化,强化阵地意识”[N],《中国旅游报》,2000年1月17日。)

此外,还涉及到旅游学、旅游心理学、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管理学、旅游社会学、旅游文化学、旅游美学等对旅游活动进行研究的综合领域。

从旅游文化的结构体系来看,应包括最外层的物质文化,如建筑、园林、器物、工具、饮食、服饰等,这些都是有形的,有能被人的感知器官所能感受到的物质形态。

旅游文化的中间层次包括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两个方面。

制度文化是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关系的产物,包括旅游活动参与者应遵守的法律、规章以及职业道德等约束机制,它是旅游行为的定型化、程序化、道德化,主要由政府、集团、机构等运用强制手段制订和实施。

旅游行为文化,则主要是指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在旅游活动中的约定俗成的习惯定势行为,如礼俗、礼仪、民风、民俗、行为举止和服务方式等。它实际上是旅游者或旅游经营者的个体的自发性行为,是其内在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因素在其行动中的表现。

旅游文化的核心层是精神文化或叫心态文化,它是旅游活动参与者的文化心态及其在观念形态上的表现,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由价值观念、审美追求、道德情感、思维方式等主体因素构成。

这四者之间的关系是由客体到主体紧密相连、不可或缺的关系。物质文化是旅游文化的外在显现或外在的物化,能够直接为人所感知,也因其有形故易于模仿和创造,但要真正具有魅力必须在物态化的背后体现出创造者的一种精神、观念和追求。

心态文化是旅游文化的核心,必须有意识地外化于物态,才能为人所感知,为人所了解,从而使自己的观念、追求、情趣、情感等能引起他人的共鸣。因此,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互为表里地对立统一于整个旅游活动中。

而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则是由物态到心态的中间性的过渡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旅游层次,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具有保证方向和指南的意义。

而行为文化对于提高旅游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保证服务质量、增强竞争力等方面也是不可缺少的。旅游服务人员标准、优雅的服务,能使旅游者感到旅游的莫大快乐;旅游者良好的行为举止,既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也能减少和接待地居民间的不必要的冲突。

正确而深刻地理解旅游文化的内涵,并对其进行科学的分类,是我们加强旅游文化建设的前提条件,它将使旅游文化建设更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实际操作性。

⑹ 红叶文化旅游节会标的寓意

创意说明:
会标图案是以“悟”为主创元素,经演变成三片多情的红叶、飞翔的内凤凰和灵秀的山水形态塑造容,充分体现了大悟地域特色和红色文化旅游节的形象象征。
图案以红叶为核心,展示出大悟得天独厚的红叶旅游文化,突出了“红叶寄情、山水养生”的主题;三片红叶组成腾飞的凤凰,象征美丽、多情和吉祥。描绘出寄情红叶、放飞心情的意境,彰显大悟红叶文化旅游事业飞速发展的态势;灵动的山水相连,体现出山水人文大悟、养生宜居新城的魅力;整个图案将诸多元素融为一体,勾勒出一幅优美多情的画卷,令人滋生无限遐想,心驰神往。
详情请看链接http://www.1zhengji.com/sjjx/bz/hd/20130420/22134.html

⑺ 中国旅游标志

中国旅游标志是马踏飞燕。

之所以它能成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有三个原内因。

第一容,它象征着中国旅游天马行空,前程似锦。

第二,马在我国从古至今是非常重要的工具,有奋进的象征,旅游者可在中国尽兴旅游。

第三,它在青铜器中的绝世地位,也象征着中国数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历史。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

(7)旅游文化这会会标扩展阅读:

中国旅游标志的文物原型到底是什么马,主要有四种说法。一说是“天马”。中国考古中发现的早期马造型一般都是蒙古马形象:头大,颈粗,躯长,四肢短壮,但骑行速度相对不快。雷台汉墓出土的铜奔马则不同,它体型高大,腾空飞驰,与汉武帝时从西北引进的“天马”很像。

二说是“神马”。神马又叫“天驷”,骑行神速。唐代诗人杜甫《魏将军歌》称:“星缠宝校金盘陀,夜骑天驷超天河。”“天驷”本指天上二十八星宿之东方苍龙七宿中的第四位星,名“房”,亦称“马祖神”。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