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旅游景区发展问题
『壹』 论文求助 浅析我国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市旅游业自“九五”以来,我市的旅游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距离市委、市政府建设旅游支柱产业,建成极具活力的区域性旅游中心的要求来衡量,还有较大差距;与周边地区旅游业发展相比较,信用仍然比较滞后,丰富的旅游资源还未能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存在问题:
(一)、认识上不到位,建立政府主导型旅游业发展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
虽然市委、市政府把旅游业作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来定位,也成立了全市人文生态旅游产业协调领导小组,但是还没有引起各县(区)和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还未列入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缺乏认真的调查研究,还没有形成具体有效的政策导向和保障措施。旅游业具有涉及面宽、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特点,必须实施政府主导性发展战略,才能够突破体制局限,取得持续快速发展。实践证明,凡是政府主导有力,各级各部门配合紧密的地区,旅游业发展就快、效益就好。例如,宁夏、银川市的旅游业发展就是典型的例子,由于银川市政府主导有力,成立了跨区域、跨行业的“西北风情”旅游联合会,打出了大联合、大开发、大市场的路子,近年来在西部地区异军突起,收益颇丰。从我市的现状看,有的县对旅游产业定位不明确,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缺乏必要的办公场所,个别景区(点)连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无从保障,出现“抱着金饭碗到处讨饭吃”的现象。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观念在各级领导层还没有真正树立,建立政府主导型旅游业发展机制多是喊在嘴上,写在文件上,却没有落实在行动上。
(二)、规划不到位,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科学性
旅游发展规划是实现旅游业“六大”要素开发建设、协调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而目前我市还没有统一的全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正在编制之中),这样势必在指导旅游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功能完善方面缺乏指导性和科学性。造成盲目建设、重复建设,既浪费了资金又破坏了景区(点)整体形象,甚至造成生态破坏、资源浪费的现象。就我市目前而言,七县(区)均没有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有的龙头景区在区域旅游业发展规划上也不完善,缺乏科学的论证。县(区)之间,各自为战,没有把资源的整合开发纳入全市、全省乃至周边地区的大格局中来考虑。制定全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县域发展规划刻不容缓。
(三)、宣传不到位,旅游产品的知名度不高,市场开拓缓慢
在整合市内旅游资源,推介旅游精品线路,进行整体联动,宣传促销上缺乏理性的分析和认真研究。仅靠参加外省区举办的推介会、交易会等进行简单的散发材料式的宣传是很多不够的,各县(区)景点在宣传上各自为战、形不成合力,宣传手段简单、科技含量代低,使有限的资金,没有发挥最佳的效益,形不成握昆拳头、突出特色、一举成名的效果。加之旅游宣传促销相对投入资金大,我市财政有比较困难,仅靠政府主导出资开展全方位的宣传活动,只是杯水车薪。“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宣传机制在我市还未形成,造成在宣传促销上资金短缺乏、力度不大、科技含量不高、手段单一,覆盖面不广,市场开拓缓慢。以致很具有竞争力的特色旅游产品市场占有率低、形不成买点、知名度不高。
二、发展措施:
(一)、精心编制全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旅游业发展规划是指导区域旅游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纲领性文献,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只有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才能实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一是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使旅游“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合理配置、协调发展,以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有利于推进民族文化传播为出发点,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设施配套上,体现人性化特色和细微服务,使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二是要突出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是规划要体现的重要一环,要处理好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文化文物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坚持“合理开发与保护利用”并重的原则,在开发中保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利用中提升社会经济效益。三是要体现特色、发挥比较优势。通过对旅游资源的普查,要重点突出我市“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垄断性资源,以全力建设道源圣地崆峒山、西王母降生回中山、伏羲诞生地古成纪、神州祭祀古灵台、帝王祭天上下田寺和百万亩农业生态梯田以及皇甫谧陵园为重点,发挥资金的集约性作用,整合资源,块带结合,块带结合,打造精品产品,力争在较短的时期内,实现“一条龙”布局的腾飞。
(二)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全力培育精品产品
要把跑项目、争项目、立项目作为提升旅游景(区)点档次,完善配套服务功能,推动建设精品旅游产品的重要途径,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狠抓项目建设。一是要加快旅游项目库建设。按照区域旅游业发展规划,紧紧抓住国家投资导向,筛选一批具有带动性强、关联度大,具有开发前景和一定基础条件的大项目,调研论证搞好前期工作,建立起市县(区)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库。积极向省、国家有关部门推介。目前我市要紧紧抓住国家旅游局实施红色旅游的投资导向,加快论证申报红色旅游项目,抓住省政府实施“陇东交通会战”的机遇,加快申报旅游景区(点)断头路的项目,提高景区(点)的可进入性。二是大加招商引资力度,建立多渠道投融资机制。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仅靠政府投资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规范管理”的筹资机制,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采取出让所有权、出上经营权、实行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吸引外资和民营经济参与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目前,首先制定全市统一的政策导向,其次要筛选拟定招商引资和民营经济开发建设项目库,再次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建设。三是要提高文化内涵,培育精品产品。旅游景点的建设和产品的开发,要注重文化内涵,彰显地域特色,要树立“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的观念,融文化寓景点、产品之中,增强景点和旅游产品的生命力。如我市崆峒文化、西王母文化、皇甫谧文化、积淀深厚、源远流长,可成立崆峒文化研究会、崆峒武术学校、西王母文化研究会、皇甫谧文化研究会等形式,加强对区域文化的挖掘整理,提高旅游景区(点)的文化含量,以文化的提升与传播推动产品上档次、上水平。
(三)、多方协作,强化宣传,努力提高平凉旅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宣传推介是提高旅游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重要手段,是推动旅游经济产业实现文化传播和经济繁荣的重要载体。在对外宣传上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大力发展入境旅游,规范发展出境旅游,全面提升国内旅游”的方针,按照“稳近拓远,细分市场,整体联动,重点突破”的营销理念,努力开拓三大旅游市场。
一是要细分市场,有的放矢,集中资金,重点突破。要认真研究分析主流客源市场,瞄准目的,有的放矢,集中有限的资金全力突破主流客源市场,力求发挥较大的效果。可以采取在我市主要旅游景点、宾馆(饭店)和旅行社,对来平游客进行综合问卷调查,分析主流客源市场,了解接待服务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做到掌握客源市场,瞄准主攻方向有的放矢量,全力开拓主流客源市场。二是要创新理念,提高手段,多方联合,整体推进。要采取跨行业联合,跨区域联合等多种形式,创新宣传促销理念;制作装帧精美、文化涵量丰富、科技含量高的宣传画册、光盘和富有地方特色的工世品、纪念品。目前重点要借助全省旅游重点宣传规划和“西北风情”旅游联合会提供的宣传平台,采取电视、媒体、节会网络等多种形式,整合市内旅游产品,瞄准市场,提高手段,集中资金重点突破,力求在主流客源市场取得轰动效应。三是要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旅游市场和宣传推介要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这样既作到了主题突出、内容丰富,也达到了资源区享、效果显著的目的。要能够把有限的资金集中起来使用,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实施依法治旅,全面提升旅游综合素质
旅游业是关联度高的新型经济产业,要实现健康有序快速发展,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营良好的旅游环境,努力实现经营有序,市场良好的格局。
一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旅游业发展有利于传播祖国优秀文化,提高民国素质,要通过旅游这个载体,全面提升服务质量,通过文明服务,优质服务,人性化服务和细微服务,提升全行业的文明程度。通过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满足游客的根本利益。二是树立环境意识。旅游就是环境,旅游就是服务,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正确处理好营造环境与保护发展的关系,通过保护环境推动发展,通过发展更好的保护旅游环境,促使建立优美环境、优质服务、优良秩序的行业风尚。三是要诚信经营,依法规范市场秩序。通过大力开展市场整顿、大力宣传行业法规,在全行业推动“守法诚信经营”活动,倡导诚信经营、游客明白消费、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达到“秩序、质量、环境、效益”的双丰收。四是要加快人才培训,提高旅游队伍整体素质。旅游人才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石,而高级旅游管理人才就更是旅游业发展的中流抵柱。要通过参加举办各类形式的培训班,加大对旅游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现有旅游队伍人员素质,并通过多种方式引进人才,提高旅游业管理水平,以适应大旅游、大市场、大开发、大发展的需要。
『贰』 你认为我国旅游业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个人觉得产业整体水平较低。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缺少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同时,旅游盈利主要靠景区门票和土地收益,综合型盈利链条尚未形成,大地产小旅游甚为普遍,旅游盈利的科学性和持续性不足。
『叁』 我国旅游景区发展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景区发展面临重大挑战
1.旅游需求快速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GDP已经从1978年的不足美元增至2010年的4000多美元,旅游需求快速增长,2010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已达21亿人次,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旅游也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生活的基本内容。同时,我国公众假日、休息日(不含带薪休假)等休息时间共115天,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目前我国每年人均出游次数只有发达国家的七分之一左右,市场发展空间巨大。预计到2015年我国人均GDP将突破6000美元,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区域的一大批中等以上城市的人均GDP则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1.5%,城镇人口将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这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历史大国和人口大国,是划时代的历史转折。由此,必将带动旅游需求的强劲增长,预计到2015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33亿人次,到2020年将达到50亿人次,以现有大大小小2万家景区的规模和接待能力而言,景区供给不足的局面将长期存在。
2.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一是国家层面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十二五”时期,国家旅游局将计划投入20多个亿的资金重点用于景区厕所、游客服务中心、标识系统等方面的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旅游局正在编制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也将旅游景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作为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的重点内容之一。农业、文物、林业等部门的相关投入,也都将直接或者间接地改善景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二是地方层面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据统计,2011年仅各省级旅游部门用于旅游项目的资金就达20亿元,其中至少60%用于景区的投入。如山东、湖南、河北等省旅游局联合省交通部门完成了省内高速公路对4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标识设置。河北省单列4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对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的单位进行奖励,南京市江宁区对于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的奖励达1500万元等。三是金融层面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国家旅游局先后与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均把景区作为支持的重点;仅中国农业银行“十二五”时期对旅游项目的授信额度就达5000亿元。各地金融部门也明确将4A级以上景区列为重点支持的对象。据了解,河南等一些省旅游局也与本地银行签署了金融支持协议。证券部门也在加大对景区企业上市融资的支持力度。
3.交通出行更加便捷
到2015年,将新建铁路营业里程2万多公里,新建高速公路3万多公里,农村公路40多万公里,民用机场50多个,沿海港口深水泊位500多个,投资总量达上万亿元。届时,我国将基本建成国家快速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初步形成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快速铁路实现对5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基本覆盖,高速公路实现对2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基本覆盖,民航实现对全国83%人口的覆盖。同时,以景区为重点依托的支线公路和支线机场也将加快发展。交通设施的持续改善为国内外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舒适的旅游旅行条件。
4.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将面临外需疲软,内需不振,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等不利挑战,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压力进一步加大。景区作为绿色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领域,整个社会发展旅游、开发景区的热情高涨。近期,山东省召开了全省旅游重点项目现场会,其中绝大部分是以景区为主的综合类项目;江苏省常州市启动了“510行动计划”,重点推进包括旅游在内的五大类58个项目,旅游项目以景区项目为主;甘肃省新近了成立公路航空旅游投资集团,将景区作为投资发展的重点。据初步统计,今年1-10月份全国旅游景区投资快速增长,共完成投资247亿元,居各项旅游投资的首位。以主题公园为例,近三年全国主题公园计划投资800亿元,涉及173个项目,其中,总投资额上亿元的项目有104个,上10亿元的项目有20个。
『肆』 求问:21世纪我国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市的旅游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距离市委、市政府建设旅游支柱产业,建成极具活力的区域性旅游中心的要求来衡量,还有较大差距;与周边地区旅游业发展相比较,信用仍然比较滞后,丰富的旅游资源还未能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存在问题:
(一)、认识上不到位,建立政府主导型旅游业发展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
虽然市委、市政府把旅游业作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来定位,也成立了全市人文生态旅游产业协调领导小组,但是还没有引起各县(区)和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还未列入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缺乏认真的调查研究,还没有形成具体有效的政策导向和保障措施。旅游业具有涉及面宽、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特点,必须实施政府主导性发展战略,才能够突破体制局限,取得持续快速发展。实践证明,凡是政府主导有力,各级各部门配合紧密的地区,旅游业发展就快、效益就好。例如,宁夏、银川市的旅游业发展就是典型的例子,由于银川市政府主导有力,成立了跨区域、跨行业的“西北风情”旅游联合会,打出了大联合、大开发、大市场的路子,近年来在西部地区异军突起,收益颇丰。从我市的现状看,有的县对旅游产业定位不明确,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缺乏必要的办公场所,个别景区(点)连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无从保障,出现“抱着金饭碗到处讨饭吃”的现象。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观念在各级领导层还没有真正树立,建立政府主导型旅游业发展机制多是喊在嘴上,写在文件上,却没有落实在行动上。
(二)、规划不到位,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科学性
旅游发展规划是实现旅游业“六大”要素开发建设、协调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而目前我市还没有统一的全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正在编制之中),这样势必在指导旅游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功能完善方面缺乏指导性和科学性。造成盲目建设、重复建设,既浪费了资金又破坏了景区(点)整体形象,甚至造成生态破坏、资源浪费的现象。就我市目前而言,七县(区)均没有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有的龙头景区在区域旅游业发展规划上也不完善,缺乏科学的论证。县(区)之间,各自为战,没有把资源的整合开发纳入全市、全省乃至周边地区的大格局中来考虑。制定全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县域发展规划刻不容缓。
(三)、宣传不到位,旅游产品的知名度不高,市场开拓缓慢
在整合市内旅游资源,推介旅游精品线路,进行整体联动,宣传促销上缺乏理性的分析和认真研究。仅靠参加外省区举办的推介会、交易会等进行简单的散发材料式的宣传是很多不够的,各县(区)景点在宣传上各自为战、形不成合力,宣传手段简单、科技含量代低,使有限的资金,没有发挥最佳的效益,形不成握昆拳头、突出特色、一举成名的效果。加之旅游宣传促销相对投入资金大,我市财政有比较困难,仅靠政府主导出资开展全方位的宣传活动,只是杯水车薪。“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宣传机制在我市还未形成,造成在宣传促销上资金短缺乏、力度不大、科技含量不高、手段单一,覆盖面不广,市场开拓缓慢。以致很具有竞争力的特色旅游产品市场占有率低、形不成买点、知名度不高。
二、发展措施:
(一)、精心编制全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旅游业发展规划是指导区域旅游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纲领性文献,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只有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才能实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一是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使旅游“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合理配置、协调发展,以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有利于推进民族文化传播为出发点,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设施配套上,体现人性化特色和细微服务,使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二是要突出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是规划要体现的重要一环,要处理好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文化文物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坚持“合理开发与保护利用”并重的原则,在开发中保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利用中提升社会经济效益。三是要体现特色、发挥比较优势。通过对旅游资源的普查,要重点突出我市“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垄断性资源,以全力建设道源圣地崆峒山、西王母降生回中山、伏羲诞生地古成纪、神州祭祀古灵台、帝王祭天上下田寺和百万亩农业生态梯田以及皇甫谧陵园为重点,发挥资金的集约性作用,整合资源,块带结合,块带结合,打造精品产品,力争在较短的时期内,实现“一条龙”布局的腾飞。
(二)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全力培育精品产品
要把跑项目、争项目、立项目作为提升旅游景(区)点档次,完善配套服务功能,推动建设精品旅游产品的重要途径,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狠抓项目建设。一是要加快旅游项目库建设。按照区域旅游业发展规划,紧紧抓住国家投资导向,筛选一批具有带动性强、关联度大,具有开发前景和一定基础条件的大项目,调研论证搞好前期工作,建立起市县(区)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库。积极向省、国家有关部门推介。目前我市要紧紧抓住国家旅游局实施红色旅游的投资导向,加快论证申报红色旅游项目,抓住省政府实施“陇东交通会战”的机遇,加快申报旅游景区(点)断头路的项目,提高景区(点)的可进入性。二是大加招商引资力度,建立多渠道投融资机制。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仅靠政府投资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规范管理”的筹资机制,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采取出让所有权、出上经营权、实行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吸引外资和民营经济参与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目前,首先制定全市统一的政策导向,其次要筛选拟定招商引资和民营经济开发建设项目库,再次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建设。三是要提高文化内涵,培育精品产品。旅游景点的建设和产品的开发,要注重文化内涵,彰显地域特色,要树立“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的观念,融文化寓景点、产品之中,增强景点和旅游产品的生命力。如我市崆峒文化、西王母文化、皇甫谧文化、积淀深厚、源远流长,可成立崆峒文化研究会、崆峒武术学校、西王母文化研究会、皇甫谧文化研究会等形式,加强对区域文化的挖掘整理,提高旅游景区(点)的文化含量,以文化的提升与传播推动产品上档次、上水平。
(三)、多方协作,强化宣传,努力提高平凉旅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宣传推介是提高旅游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重要手段,是推动旅游经济产业实现文化传播和经济繁荣的重要载体。在对外宣传上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大力发展入境旅游,规范发展出境旅游,全面提升国内旅游”的方针,按照“稳近拓远,细分市场,整体联动,重点突破”的营销理念,努力开拓三大旅游市场。
一是要细分市场,有的放矢,集中资金,重点突破。要认真研究分析主流客源市场,瞄准目的,有的放矢,集中有限的资金全力突破主流客源市场,力求发挥较大的效果。可以采取在我市主要旅游景点、宾馆(饭店)和旅行社,对来平游客进行综合问卷调查,分析主流客源市场,了解接待服务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做到掌握客源市场,瞄准主攻方向有的放矢量,全力开拓主流客源市场。二是要创新理念,提高手段,多方联合,整体推进。要采取跨行业联合,跨区域联合等多种形式,创新宣传促销理念;制作装帧精美、文化涵量丰富、科技含量高的宣传画册、光盘和富有地方特色的工世品、纪念品。目前重点要借助全省旅游重点宣传规划和“西北风情”旅游联合会提供的宣传平台,采取电视、媒体、节会网络等多种形式,整合市内旅游产品,瞄准市场,提高手段,集中资金重点突破,力求在主流客源市场取得轰动效应。三是要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旅游市场和宣传推介要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这样既作到了主题突出、内容丰富,也达到了资源区享、效果显著的目的。要能够把有限的资金集中起来使用,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实施依法治旅,全面提升旅游综合素质
旅游业是关联度高的新型经济产业,要实现健康有序快速发展,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营良好的旅游环境,努力实现经营有序,市场良好的格局。
一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旅游业发展有利于传播祖国优秀文化,提高民国素质,要通过旅游这个载体,全面提升服务质量,通过文明服务,优质服务,人性化服务和细微服务,提升全行业的文明程度。通过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满足游客的根本利益。二是树立环境意识。旅游就是环境,旅游就是服务,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正确处理好营造环境与保护发展的关系,通过保护环境推动发展,通过发展更好的保护旅游环境,促使建立优美环境、优质服务、优良秩序的行业风尚。三是要诚信经营,依法规范市场秩序。通过大力开展市场整顿、大力宣传行业法规,在全行业推动“守法诚信经营”活动,倡导诚信经营、游客明白消费、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达到“秩序、质量、环境、效益”的双丰收。四是要加快人才培训,提高旅游队伍整体素质。旅游人才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石,而高级旅游管理人才就更是旅游业发展的中流抵柱。要通过参加举办各类形式的培训班,加大对旅游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现有旅游队伍人员素质,并通过多种方式引进人才,提高旅游业管理水平,以适应大旅游、大市场、大开发、大发展的需要。
『伍』 我国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有哪些
中国旅游业的现状及问题、新形势下中国旅游 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新形势下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对策.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相关对策:一、各级政府应高屋建瓴,制定更有利于新形势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及发 展规划,加强宏观管理.二、旅游产业要摒弃固有的个别利益观念,放弃恶性竞争,高瞻远瞩,做大做强,以适应新形势的挑战.三、从中国旅游业的弱项入手,积 极开展旅游商品的开发与研制,加大旅游购物收入在旅游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以适应旅游者对旅游商品需求差别化的新形势.四、树立中国良好的旅游形象,加大 旅游促销比例,扩大国际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