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经验借鉴苏秦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经验借鉴苏秦

发布时间: 2021-02-08 04:36:01

① 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主要有哪几种模式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已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一些乡村旅游起步早、发展较为成熟地区的经验模式对于起步较晚的地区能够起到示范作用。前瞻产业研究院总结,目前我国乡村旅游有6种发展模式。
(1)田园农业旅游模式。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为旅游吸引物,开发农乡游、果乡游、花乡游、渔乡游、水乡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活动,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主要类型有:田园农业游、园林观光游、农业科技游、务农体验游等。
(2)民俗风情旅游模式。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等旅游活动,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主要类型有:农耕文化游、民俗文化游、乡土文化游、民族文化游等。
(3)农家乐旅游模式。即指农民利用自家庭院、自产农产品及周围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游客前来吃、住、玩、游、娱、购等旅游活动。主要类型有:农业观光农家乐、民俗文化农家乐、民居型农家乐、休闲娱乐农家乐、食宿接待农家乐和农事参与农家乐等。
(4)村落乡镇旅游模式。以古村镇宅院建筑和新农村格局为旅游吸引物,利用乡土建筑、民居庭院、街道格局、村庄绿化、工农企业来发展观光旅游、开发观光旅游。主要类型有:古民居和古宅院游、民族村寨游、古镇建筑游和新村风貌游等。
(5)休闲度假旅游模式。依托自然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怡人的清新气候、独特的地热温泉、环保生态的绿色空间,结合周围的田园景观和民俗文化,兴建一些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休憩、度假、娱乐、餐饮、健身等服务。主要类型有:休闲度假村、休闲农庄和乡村酒店等。
(6)科普及教育旅游模式。利用农业观光园、农业科技生态园、农业产品展览馆、农业博览园或博物馆,为游客提供了解农业历史、学习农业技术、增长农业知识的旅游活动。如广东高明蔼雯教育农庄、沈阳市农业博览园、山东寿光生态博览园等。

②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有哪些积极意义

发展乡村旅游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1、可以充分利用农村旅游资源,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拓宽农业功能,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较好的经济基础。
2、可以挖掘、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以农村文化为吸引物,发展农村特色文化旅游。同时,通过旅游可以吸收现代文化,形成新的文明乡风。
3、有利于保护乡村生态环境。旅游对于环境卫生及整洁景观的要求,将大大推动农村村容的改变,推动卫生条件的改善,推动环境治理,推动村庄整体建设的发展。

4、有利于实现“管理民主”的目标。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高旅游业在当地社区的参与度,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进行农村建设,提高当地农民的民主、法治意识,实现“管理民主”的目标。

③ 国外农家生态旅游政策体系完整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制定相关完整丰富的政策体系。在发达国家,拥有完整的农家生态旅游发展政策,如:农家生态旅游的宏观管理、行业管理、市场规模等。这些政策体系保证了农家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

(2)国外乡村旅游政策体系重视各种关系的管理协调。对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以及乡村旅游企业之间的关系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在政策上体现了对其关系进行调控、管理的机制。

(3)国外乡村旅游政策体系强调法律规范。国外乡村旅游发展较好的国家,都通过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乡村旅游企业在运营、游客服务、接待设施设备、乡村内外部环境以及安全和卫生等方面的行为,保障了乡村旅游的良好发展。

(4)国外乡村旅游体系强调业务指导。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政府要对乡村旅游业的经营者和当地居民进行教育和培训,既加强他们的环境生态意识,保护当地的文化,同时也要求采取措施积极避免乡村旅游开发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提高乡村旅游从业者的服务水平,促进乡村旅游的良好发展。

(5)国外乡村旅游政策体系强调规划管理。政府往往制定详细的农村地区旅游规划或乡村旅游规划,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前瞻性的指导,从政府层面确定各个地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方向。

④ 想了解国外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请详细说明下,谢谢!!

给你提供个专业、权威的。。。好的话加分哈!
据山合水易了解,在国外,很多学者都相当重视对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认为这涉及乡村旅游理论体系的构建,但目前对概念的界定尚未取得一致意见。在英语里,“乡村旅游”有两种替代名称,即agritourism(农业旅游)和rural tourism(乡村率哟),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传统上将旅游称为观光的国家和地区称之为“农业观光旅游”从介绍国外乡村旅游的文章来看,国外关于乡村旅游的定义有以下几种观点:
欧盟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将乡村旅游定义为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建立在乡村世界的特殊面貌,经营规模小,空间开阔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旅游类型。
有学者这样界定乡村旅游的:位于乡村地区;旅游活动能够是乡村的,即旅游活动建立在小规模经营企业,开阔空间,与自然紧密相连,具有文化传统和传统活动等乡村世界的特点;规模较小,即无论是建筑群还是居民点都是小规模的;④社会结构和文化具有传统特征,变化较为缓慢,旅游活动常与当地居民家庭相联系,乡村旅游在很大程度上受当地控制。
从以上各种不同的观点可以看出,由于乡村旅游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学术界对乡村旅游的相关概念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方式,是用以区别尘世旅游和界定乡村旅游的最重要的标志。
山合水易成功案例《云南开远凤凰谷乡村旅游总体规划》
《北京延庆县京西北乡村旅游综合体策划》
《西洼都市农业生态园提升策划》

⑤ 乡村旅游的类型有哪些

1、以绿色景观抄和田园风光为主题的观光型乡村旅游。

2、以农庄或农场旅游为主,包括休闲农庄,观光果园,茶园、花园,休闲渔场,农业教育园,农业科普示范园等,体现休闲、娱乐和增长见识为主题乡村旅游。

3、以乡村民俗、乡村民族风情以及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及乡土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

4、以康体疗养和健身娱乐为主题的康乐型乡村旅游。

(5)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经验借鉴苏秦扩展阅读

乡村旅游的设计要点:

1、乡村旅游要科学规划、合理引导,坚持宜发展就发展,不要盲目发展和恶性竞争,绝不能千村一面。而乡村千篇一律,到处都是一样的商业化、城市化氛围和人造景观,就会既失去了个性,也失去了乡村的魅力。

2、乡村旅游属于一种服务业,要在保持乡村独有田园风光和农家文化的基础上去引导需求。现在不少地方在发展乡村旅游中大拆大建,而且随着新楼一片片崛起,承载历史的记忆也同时被抹去。为了避免这种灾难性的发生,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乡村旅游

⑥ 国外农家生态旅游发展有什么有效措施

国外的农家生态旅游,在短时间内能够得到高速的发展,其中相当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各个发达国家都意识到农家生态旅游的重要性,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农家生态旅游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1)政府对农家生态旅游的干涉,制定相关政策有效辅助政策。国外农家生态旅游出现后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对乡村地区旅游、研究计划、政府政策和行动缺乏关注,农家生态旅游业发展制度和相关政策工具都较为缺乏。直到近几年,政府逐渐对农家生态旅游有了最直接的关注,并通过开发政策、土地和水资源管理计划、提供人力和财力管理三种方式干涉乡村的旅游业发展。如,德国在1919年就制定了《市民农园法》,确立了市民农园的模式,并于1983年进行了修订。法国在1941年首次制定了《工人农园法》,在1946年做了修订;1952年又制定了《家庭农园法》,在1976年进行修订并一直沿用至今。日本政府对乡村“民宿”的发展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希望通过“民宿”的发展带动乡村的经济,振兴农业。

(2)农家生态旅游参与区域结构调整。为了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欧盟对此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1975年设置“欧洲区域发展基金”;1992年与Maostricht签署的自主协议中第一次正式引入旅游业;1999年“单一市场和经济与货币联盟”成立,并将推动滞后地区的发展和结构调整、转变受产业滑坡影响较大地区的格局、减轻乡村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苦难、推动人口密度较低地区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四项重点工作,其中农家生态旅游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农家生态旅游与乡村社区的调整。1991年,美国国家旅游局的调查表明,60%的州正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50个州中有30个有具体的目标和发展计划,70%以上的美国居民参与了乡村旅游。1993年,英国每天接待乡村旅游者的人数为90000人,有84%的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乡村旅游。农家生态旅游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升温,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最重要的发展趋势就是旅游从风景名胜区渗透到各种乡村区域,深入小村镇,变得更加乡村化。然而,农家生态旅游的广泛化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人都平等地享有参与的机会和权利。以英国为例,约有25%的英国人经常到乡村参与乡村旅游,50%的人偶尔在假日去乡村度假,剩下的25%的人根本没到过乡村旅游。没去过的人很可能是因为不具备私人交通工具,而居住地附近又没有农家生态旅游的村庄。在农家生态旅游与社区发展的关系中,人们逐步意识到如果乡村旅游政策是以提高乡村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那么就更应该关注在公共政策中统一社会经济目标,合理地制定各个利益相关群体的分配机制和分配办法。

(4)农家生态旅游的统一合作。在美国西部,联邦土地是重要的旅游与游憩资源。1992年,美国土地管理局、鱼类与野生动物管理局、国家森林公园中心、森林委员会、国防部、美国旅行与旅游管理局的“备忘录”(MOU)形成了地方、区域、州政府在推进联邦土地发展旅游业中共同合作的框架。1993年亚利桑那州共同签署了联邦理解备忘录,包括了所有州联邦机构的代表、亚利桑那州旅游局、竞赛与鱼类管理局、州公园、土地、商业、交通、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护委员会、印第安人事物管理局等多个部门。“乡村旅游发展计划宣言”称共同的目标是唤醒国内和国际公众在联邦土地上开发旅游的意识,通过营销乡村旅游机会,重点支撑乡村社区的发展,在环境敏感的地区以独特的方式取得经济、教育和游乐等方面的利益。亚利桑那州旅游促进委员会正在执行州乡村旅游发展计划,通过统一机构支持乡村社区发展旅游。美国农业部运用该计划作为农业部“经济转型中非常重要”的政策保障。

芬兰在1995年成立了乡村政策委员会,包括了从政府部门到非政府机构的所有部门,委员会的工作任务包括协调乡村发展尺度,推进乡村资源的有效配置。委员会为了促进乡村的农家生态旅游发展,在其下设立了乡村旅游主题工作小组。工作小组的任务主要有:制定乡村旅游发展战略和合作行动计划;收集、分析区域层面上的乡村旅游发展项目的统计资料;制定乡村旅游的国家产品开发和发展规划;在国家乡村计划中编辑和收集欧盟发展计划;促进国内和国际乡村旅游市场的合作并促进形成乡村旅游的出口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农家生态旅游交流学习;为乡村旅游发展提出建议、主动解决影响乡村旅游的问题。

⑦ 国外农家生态旅游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根据旅游产品生命周期,将西方发达国家的农家生态旅游,也就是乡村旅游,划分为三个阶段。

(1)萌芽阶段。迅猛的工业化大潮,在解放人类社会生产力、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使得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产生了回归田园、体味乡村传统文化的热情和消费需求。1865年,意大利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其宗旨就是让城市中的居民到乡村去体味农家的自然风情和文化习俗,让市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使城市居民享受到别样的休闲放松。工业文明席卷欧洲,也使得乡村旅游在欧洲逐渐受到城市人的青睐。至20世纪30年代,到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了欧洲城市人休闲的主要方式之一。

此时,乡村旅游的发展还处于萌芽阶段,具体表现在没有明确的乡村旅游的概念以及命名,也没有建立相应的村庄旅游区域和组织方式,几乎全部的旅游活动都是由游客自发组织进行的。旅游者仅仅是利用乡村中农家的种植地、养殖区和农舍进行采摘、钓鱼、骑马等放松活动,食用新鲜的瓜果蔬菜和新鲜出炉的农副产品,借着村庄自然幽静的环境暂时躲避喧嚣、繁忙的都市生活。而对于很多的农村居民来说,也同样没有认识以此可以作为获取利益的机会,并将其转化为更大的经济收益。很多的村民把城里来的旅客当作是朋友的造访,只是适当地收取客人的食宿费用。

(2)发展阶段。20世纪中后期,乡村旅游在西方国家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一阶段,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到后工业化社会,城镇化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而与此相对的,农业人口减少,农业产业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化。农业生产在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同时,林业、渔业、果木、特色养殖等为辅同步发展。现代农业已初具规模,农业景观焕然一新。这一时期,开始出现组织各种乡村旅游的旅行社,同时农民也发现了乡村旅游带来的丰厚收益,出现了专门负责接待来客的农户。这标志着乡村旅游已区别于单纯的农业和单纯的旅游业,成为一个新兴的交叉性的产业。

观光成为了这一时期乡村旅游产品的主要形式。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乡村旅游的内容也日趋丰富,不仅包括观赏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及花、草、林、果、家畜、家禽等农村特有的产物,还新增了很多关于村庄传统文化的展示和欣赏活动,例如乡村聚落的欣赏、传统老式建筑的参观以及乡村特有服饰的展示等等。同时,购物、餐饮、游乐、住宿、参与地方节庆、体验民俗成为主要的活动。这一时期,世界各地的乡村因为各自的特点和发展情况不同,开始分化出各种不同特色和侧重点的乡村旅游,以吸引和满足不同的游客群体。

一方面乡村旅游内容逐渐丰富,品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两地的文化差异越发明显,农村对城市人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农村干净的水源、清新的空气使得游客开始不满足于短期暂时性的游玩,他们更愿意把周末和假日安排在乡村中度过,全身心地投入到自然的怀抱,完整地享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式生活。为了顺应这一需求,在生态环境较好的村庄,农户们利用自己闲置的房屋,将其改装成具有乡村气息的旅店来接待过夜游客。一时间,乡村成为周末度假、老人休养的最佳选择。同时,越来越多的游客不满足于旁观式的欣赏游玩,更要求积极加入到农村劳作的体验生活中去。于是,乡村旅游增加了丰富多彩的操作性活动项目,不仅满足了游客的需求,而且也拓宽了乡村旅游的经营模式。在很多国家,游客想要参与到农活中去,不但不会得到酬劳,反而要交纳一大笔费用,这已经成为了旅游价值的一种新取向。这一时期,很多的乡村度假小屋以酒店旅馆的经营方式运作,经营管理以家庭为单位,农村妇女成了管理者的中坚。

(3)成熟阶段。无论是度假旅游还是参与式的活动抑或是体验乡村传统文化,都能让游客既获取愉悦的心情,又能够学到一些知识,所以乡村旅游在更大的范围中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而在成熟阶段,乡村旅游的经营者和管理者为了寻求区域整体的良性发展,开始注重农村整体环境的营造,重视非物质文化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更加强调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当地社区居民生活改善,乡村旅游开始具有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的特点。

国外旅游农业的发展对我国发展农业旅游有什么借鉴

一、引言

旅游农业是一种新型旅游产业,是借助农业优势和农业资源开发的旅游项目,它是旅游业和农业的交集,也是我国旅游业和农业发展的新途径、新领域。目前,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使建筑设施越来越多,而人们的活动空间在逐渐减少,有限的公园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在这种形式下,人们更希望返璞归真,回归自然,于是旅游农业萌芽并发展期来。相对而言,我国的旅游农业发展速度较慢,在旅游农业的政策保障、项目开发、产业带动、推广宣传、管理经营都呈现落后状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尽快提高我国的旅游农业发展速度,这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分析国外旅游农业特点

在国外,美洲和欧洲旅游农业的发展史又上百年历史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旅游,也更多钟情于纯绿色的环境旅游。意大利专门成立了“绿色农业旅游”企业,吸引了万名以上的本国和外国休闲度假者。在西班牙国家中海滨度假旅游效益要低于农业旅游的效益,西班牙的农业旅游已经成为西班牙旅游业的中流砥柱。开发农村旅游有着自然环境的优势,使人们能够走近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可见农业旅游是个有发展潜力的旅游项目。

(一)国外农业旅游有政策优势

国外旅游农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或者行业协会的组织。特别是行业协会能够根据农业资源的优势,以农业旅游内部为立足点,使农业发展能够在旅游业的协同下得到全面发展和良性发展。行业协会还有对旅游业约束行为,使旅游业和农业能够完美结合在一起,形成特色旅游。

追溯历史,欧洲在十九世纪就开始了有组织的开发农业旅游,意大利在1865年就有了全国旅游协会组织机构,这个机构专门为旅游业服务。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法国是盛行农业旅游,并成立了全国性质的旅游组织,并打造了农业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四分之一的记录。美国是在1962年开始快速发展农业旅游的,由于美国政府的政策支持,农业旅游业才逐步发展起来,政策中规定了农业旅游要确保农业的良性发展细则。而在日本,很久以前就已经开始了农业旅游,成了了行业协会,打造田园风光旅游和配套的服务设施。西班牙国家还制定了农业旅游的立法,使农业旅游在西班牙国际占据一定的地位,而且,西班牙国家还制定了许多旅游标准,这些带有强制性的标准使西班牙的农业旅游蒸蒸日上。

在科技政策中,国外的农牧业主人可以享受政府提供的科技培训和旅游知识辅导,让当地农牧业主人在旅游中发挥自己优势的同时也要有意识保护自己的资源。通过旅游知识的培训,当地农民有了保持环境卫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为游客提供了无污染、纯天然、环境优雅的旅游服务;在整体宣传方面法国式各个国家的典范,在法国,通过各种媒体、网络大力传送农业旅游信息,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休闲度假,体验返璞归真的田园生活。法国的这个网络宣传包括了教学农场、探索农场、骑马农场、农产品农场、点心农场、露营农场、暂住农场、狩猎农场,此外还有农场客栈对外服务。法国政府为了达到宣传的目的,还影印了指导手册和宣传手册,极力塑造法国农业旅游形象;在农地管制方面大力提倡政府财政支持,同时放松管制,促进农业旅游发展。日本的四贺村的村民就是在乡土上建造住宿小屋,形成特色,来吸引观光旅游之人。新西兰的彩虹农场是个面积很小的农场,然而牧场主确匠心独具的打造了欣赏珍惜种羊、赶羊入圈,剪羊毛、挤羊奶、喂羊羔系列旅游项目,每年都要大批量接待国内外旅游者,创收了客观的经济效益;在经济政策方面,政府给予农业旅游低息贷款、投资、补贴、减免税收等。在阿根廷国家中,无论个人还是团体都可以享受旅游弄业贷款,而且政府还给予一定的补贴;在随意休闲方面瑞士做出了示范,瑞士的稻草之旅可以参观农场,可以夜宿农场,也可以享受农场美味,参与旅游的还可以有游客的宠物。总之,国外的旅游模式各有千秋,并且都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

(二)国外旅游内容分析

在国外,农业旅游内容繁多、模式独特。在欧洲国家,农业旅游最为常见的就是农业旅馆,他们的农业旅游旅馆按照需求分为两类。其一是农牧业主人出租自己的平房,游客自己料理炊事,在租来的小平房中宾至如归,进行请享受田园风光主人的乐趣;其二,同农家人生活在一起,享受最简单的农家服务。在欧洲的各个国家中,多元化的农业旅游越发兴盛起来。以休闲娱乐为主的骑马农场、教学农场、露营农场、探索农场等,还有以美食为主要特色的农场饭店。在奥地利、芬兰、英国农村、法国等国家,农场既提供住宿业,又提供旅游休闲活动。而且,农场内部设有足球场、钓鱼场、园林、赛马场供游者娱乐。在美国,还开通了乡村文化遗产旅游,在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的感染下吸引来很多游客。马来西亚整合本国花的优势开辟了花卉旅游,花展、花赛、花车,项目齐全,打造各种花的主题,吸引国际游客。

三、国外农业旅游经验

国外农业旅游形式多样,凭借科技水平、民俗文化、资源禀赋,收获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这些效益的取得与国外的行业协会、政府、乡村旅游机构分不开的。

1、行业协会的支撑作用。政府和农户之间的业务关系是行业协会来联系的,他是二者之间的业务纽带,是经营者和农业旅游主管横向交流的组织者。行业协会的建立为农业旅游提供项目交流服务和技术服务,可见行业协会对农业旅游发展起到一定作用。在美国,国家旅游基金协会在推广项目、执行计划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提高了美国休闲广场和联邦旅游的在农业旅游界的知名度。

2、开发农业旅游产品,整合旅游优势。国外农业旅游有一定的主动性,主动协调上下游之间、旅行社和旅游景点之间的关系,还有酒店、科研单位等企业单位,组成一个联盟,互惠互利,大力开发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同时利用电台、电视、网络、报刊等渠道进行整合营销。

3、发动居民创造和谐的社区环境。农业旅游的主要资源来自农村的生活环境,这些资源的经营者是农民本人,所以国外发动居民,共同提高农业旅游意识,打造和谐的社区环境。在国外,政府鼓励居民组建旅游社或者旅游团体,以旅游业作为副业来发展经营,攫取农业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同时,居民、社区农民在旅游中让游客尽情享受具有浓郁风情的乡野风光,避免与游客发生冲突,构建和谐的农业旅游区。

4、协调旅游功能,收取农业旅游效益

国外农业旅游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很关注农村旅游环境的保护,也十分注意旅游给农村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见国外农业旅游收取效益的同时用品牌塑造形象,而且十分关注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5、政府给予农业旅游以政策鼓励和资金扶持。在国外的农业旅游发展中,政府具有一定的管理和调控机能。政府出买呢制定一些和旅游相关的政策法规,这些法规里包括了安全、环保、建筑、经营等。在这方面日本国做的很到位,它的农业旅游法律体系很健全。此外,1999年美国加州也制定实施了农场家庭住宿法,再者,法国在信贷上给予农业旅游以一定支持。而英国以专项拨款方式促进农业旅游发展。

四、吸纳外国农业旅游的成功经验

和国外比较,我国的农业旅游发展速度缓慢,然而,我国却是个农业大国,有很多可以开发的农业旅游资源,无论是农林牧渔还是生态环境空间都具备很大的潜质。我国首次尝试农业旅游的是上海市举办的南汇桃花节,这项活动为我国的农业旅游拉开了帷幕,迎来了序曲。继而北京、广州、程度等地相继开发了农业旅游。1998年我国国家旅游局举行了一次住农家院、吃农家饭、看农家景、做农家活的华夏旅游,2001年我国把农业旅游纳入发展的重点。可见几年间,我国的农业旅游发展势头好,资源底蕴丰厚。然而,无序的空间布局、不明的市场定位、不足的文化保护、严重的环境破坏、过低的中和效益,没有做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统一筹划,均衡发展。所以,结合我国当前发展现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为己用。

1、重视环境保护。我国的农业旅游过于人工化、城市化,而且为了追求利益,无顾于环境的破坏,这种舍本求末,夸张农业旅游功能的做法既约束了农业旅游本身的发展,使其失去原本应该有的特色,也破坏了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旅游应该带动农村发展,而且要合理开发和利用,使有效的土地创出更大的利益。在开发的同时要首先考虑到环境保护问题,使之良性发展。

2、培育旅游旅游特色。我国的农业旅游大多项目雷同,缺乏个性,加之单一的营销方式和薄弱的宣传都制约了农业旅游发展。应该凭借资源优势打造品牌特色,塑造形象旅游,扩大宣传力度,使之产生良性效应。

3、注重农村旅游的协同效应。在发展农业旅游的同时要关注绿色产品的生产和农特产品的推广,既满足人们的旅游观光的需求,也激活人们对农产品的购买欲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农为本、以旅促农的发展目标。打造出农产品的品牌特色,做到农业旅游和农产品促销的双重效益共赢,进而加快农业现代化的速度,提高我国农业的竞争能力,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基础。同时,还要依托政府的优惠政策和资金补助,大力发展农业旅游。

五、结论

通过对国外农业旅游的探析,并结合我国农业旅游的发展现状,发现国外农业旅游的许多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只有向发达国家看齐,凭借我国农业资源的优势,建立适合我国的农业旅游模式,大力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为拉近我国城乡距离奠定基础。

⑨ 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一)国外发展历程
1.萌芽—兴起阶段,在19世纪初,城市人开始认识农业旅游价值,并参与了乡村农业旅游,如法国、意大利。
2.观光—发展阶段,在20世纪中后期,乡村观光农业发展,形成农业和旅游相结合的新产业,如西班牙、日本、美国;
3.度假—提高阶段,在80年代以后,观光农业由观光功能向休闲、度假、体验、环保多功能扩展,如日本、奥地利、澳大利亚。
(二)国内发展历程
1.初创阶段(自发阶段)1980年代中后期-1994年
农家乐兴起
1986年,成都“徐家大院”的诞生标志着“农家乐”旅游模式拉开了乡村旅游的序幕。
1989年4月,“中国农民旅游协会”正式更名为“中国乡村旅游协会”
1994年,“1+2”休假制度颁布并实施。
2.全面发展阶段1995-2001年
乡村假日经济
1995年5月1日起实行双休日,1999年又将春节、“五一”、“十一”调整为7天长假。
2000年,国务院46号文明确了“黄金周”的概念。
1995年“中国民俗风情游”旅游主题与 “中国:56个民族的家”宣传口号带游客深入少数民族风情区;
1998年“中国华夏城乡游”旅游主题与 “现代城乡,多彩生活”宣传口号吸引大批旅游者涌入乡村。
3.纵深发展阶段2002-2006
助力“三农”问题解决
2002年,我国颁布了《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试行)》标志着我国乡村旅游开始走向规范化、高质化
2006年,明确提出“中国乡村旅游年”,将乡村旅游的角色提到了更突出的位置,“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时尚”全面推动乡村旅游提升发展。
2006年8月,国家旅游局发布了《关于促进农村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乡村旅游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重要途径。
2005年国家开始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2006年我国健全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
提升转型与
4.可持续发展阶段2007年至今
产品转型,产业升级
2007年国家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2008年健全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克服了乡村旅游发展受土地制度制约。
2007年,“中国和谐城乡游”和“魅力乡村、活力城市、和谐中国”的提出带动了农村风貌大变样。
2007年,国家旅游局和农业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通知》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2008年,三次长假调整为“两长五短”模式及带薪休假制度法制化。
2008年,《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使乡村旅游的经营模式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和多样化。
2009年,《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乡村旅游富民工程。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