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地区生态旅游发展
『壹』 为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世界各国采取了哪些行之有效的对策和措施
为促进生态旅游又好又快的发展,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都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对策和措施。主要做法有:
(1)立法保护生态环境。例如1916年,美国通过了关于成立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法案,国家公园的管理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在英国,1993年就通过了新的《国家公园保护法》,旨在加强对自然景观、生态环境的保护。自1992年里约会议以后,日本就制定了《环境基本法》。1923年芬兰颁布了《自然保护法》。
(2)制定发展计划和战略。美国在1994年就制定了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适应游客对生态旅游日益增长的需求。澳大利亚斥资1000万澳元,实施国家生态发展战略。墨西哥政府制定了“旅游面向21世纪规划”,生态旅游是该规划的重点推介项目。肯尼亚政府在制定的许多重要国家发展策略中,特别将生态旅游视为重点项目。
(3)进行旅游环保宣传。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很多国家都提出了不同的口号和倡议,例如英国发起了“绿色旅游业”运动,日本旅游业协会召开多次旨在保护生态的研讨会,并发表了“游客保护地球宣言”。
(4)重视当地人利益。生态旅游发展较早的国家肯尼亚,在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就提出了“野生动物发展与利益分享计划”。菲律宾通过改变传统的捕鱼方式,不仅发展了生态旅游业,同时也为当地人提供了替代型的收入来源。
(5)多种技术手段加强管理。许多国家通过对进入生态旅游区的游客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并不断监测人类行为对自然生态的影响,利用专业技术对废弃物做最小化处理,对水资源节约利用等等手段以达到加强生态旅游区管理的目的。澳大利亚联合旅游部、澳大利亚旅游协会等机构还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生态旅游的指导手册。此外,很多国家都实行经营管理的分离制度,实施许可证制度,以加强管理。
『贰』 苏北特色农家乐有哪些
苏北地区的农家乐
1.苏北休闲农庄 餐饮、采摘杨梅、土鸡
2.苏北茶满山庄回 茶、笋、土鸡
3.苏北生态旅游度假有限公司答 农业观光、采摘梨桃
4.苏北梅苑山庄 垂钓、烧烤、水上娱乐,餐饮,棋牌,杨梅采摘
5.苏北山娃子农庄 山娃子农庄建有20亩山地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已有7 只蔬菜被评为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农庄有特种养殖基地50 亩,养殖天鹅、梅花鹿、野鸭和营养土鸡等多种家禽、珍禽,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农庄还有1000 平方米观光大棚,种植南方植物和四季果树,让游客既可观赏,又可亲自采摘。同时农庄还建有垂钓、休闲和多功能厅,2007 年新建1600 平方米,新增住宿、会议室、多功能厅和农副产品展示厅娱乐等设施。
6.苏北猛虎野战俱乐部 真人CS,拓展培训,农家乐,烧烤,垂钓
『叁』 生态旅游和传统旅游发展的区别
传统旅游,提指旅游景区、游客、消费三者的互动并产生经济利益。
生态旅游,在传统旅游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安全、环保、可再生循还”的管理措施。
比如:参观故宫博物院、布达拉宫景点,过去的传统旅游,只要在开放时间内均可参观。近年国家越来越重视文物保护,主张“生态旅游”,每天参观的人数就开始设限。
还有,对于旅游景区开发的项目工程,政府为保护自然生态不受破坏,对一些可能会导致人为的环境污染,也会禁止开发。
『肆』 举例简述世界各国农家生态旅游发展和现状
(1)意大利。意大利是世界上旅游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在意大利的旅游业中,农业旅游属于新兴的生力军,是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的旅游产业。意大利在1865年便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形成了早期的农业旅游。经过了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期和90年代的成熟期,到1996年为止,意大利全国20个行政区,已全部开展农业旅游活动,其中尤以托斯卡那大区最为突出,每年接待国内外农业旅游者高达20万人次。
(2)法国。法国既是欧洲第一农业大国,也是世界旅游业大国,这为法国的农家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20世纪70年代,法国国内掀起了建造“第二住宅”的风潮,并开辟人工菜园活动。各地农民积极响应,纷纷推出了农庄旅游,并组建了全国性质的联合经营组织。近年,法国人又推出了全新的“农庄旅游”业,将农业旅游彻底产业化,全国有1.6万户农家建立了家庭旅馆以供游客体验农家生活乐趣。1988年,法国设立了农业及旅游接待服务处,并结合此后法国农业经营者工会联盟、国家青年农民中心和法国农会与互助联盟等专门农业组织,联合成立了“欢迎您到农庄来”的联合经营组织,吸引众多的游客前来旅游。现在,这种农业旅游能够为法国农民带来每年700亿法郎的收益,相当于全国旅游收入的1/4。
(3)西班牙。西班牙是欧洲除瑞士之外山地最多的国家,发展乡村旅游有着良好的自然条件。西班牙的乡村旅游在1986年前后开始起步,1992年以后快速发展,目前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海滨旅游,成为西班牙旅游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西班牙人非常重视乡村旅游,有36%的西班牙人的假期是在1000多个乡村旅游点度过的。乡村旅游使西班牙的农村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也使农村的设施和环境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西班牙农民只占全国总人口的4%,但农业产值却很高。过去5年里,西班牙的乡村旅游增长了93%,其中89%的游客是西班牙本地人。这个数字意味着每年有超过200万的西班牙人远离城市到内地的农村旅游。
(4)美国。在美国,农业旅游业被称为是“乡村旅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之后,旅游业逐渐成为了世界上发展势头最强劲并且持久不衰的产业。而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乡村旅游就开始在美国长盛不衰。
这是由于一方面,美国政府发现乡村旅游与传统的工业相比,投入更少,收益却更大;不需要大量的破坏环境,甚至有助于环境的保护;对于员工的技术要求也相对较低。美国农村一直地多人少,开展乡村旅游不仅弥补了农业劳动力的短缺,还能帮助农场主就近推销农副产品。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了对于乡村生活的猎奇、回归大自然的心理,越来越多的游客不满足于对美国几个窗口城市的走马观花式的游览,他们更加想要深入了解美国内部地区的文化、历史、风光。再加上人口普遍老龄化,使得乡村旅游在美国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美国的农业旅游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振兴农业地区经济的重要手段。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农场主在乡村旅游的内容和项目上不断推陈出新,以吸引更多的游客。除了采摘果品、饲养小动物、垂钓比赛、露营野炊等传统活动,还新增了绿色食品展、珍稀动物展览、农场博物馆、乡村音乐会等活动,引来了源源不断的游客。
到了20世纪90年代,全美农业地区经济普遍下滑,但农业旅游成了唯一有所增长的领域。根据美国旅游行业协会的统计显示,46%的美国成年人在2005—2007年间曾参加过乡村旅游。在美国夏威夷,2005年全州有4800多座农场从事乡村旅游,其产值达到3500多万美元,其中38%左右来自农产品的直接销售。
(5)马来西亚。1985年,马来西亚根据农业部的计划,建立了一处农林旅游区,作为农林示范、农林生态保护,开展农业旅游参观。从1992年起,将7月2~9日定为一年一度的“花卉节”,以花卉为主题,发展农业旅游。随着花卉生产的兴起,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实现了花卉的基地化、产业化,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吸引了更多的游客,使马来西亚旅游业连年创下佳绩。1994年旅游业外汇收入达到90亿马币,成为排名第三的产业。1995年,马来西亚成功举办了国际花卉展销会,成为东南亚地区权威性的国际花卉展。
(6)日本。相对于欧洲,亚洲的农家生态旅游起步较晚。其中,日本的农业旅游发展相对较早。其特点在于各地的农场结合当地的农业生产特点,营造富有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设立贴心的富有特色的服务设施,以此吸引了大批的国内外游客。日本的农家旅游活动丰富多彩,旅行社组织游客参与春天下农田插秧、秋天收割、捕鱼捞虾、草原放牧、牛棚挤奶等一系列体验性极强的务农活动。参加的人员有研究人员、学生、职员、公司白领等。
在日本的岩手县有一座具有百余年悠久历史的民间综合性大农场,名为小井农场。自1962年以来,农场先后开辟观光农田40公顷。农场中分立了多个主题的区域,动物农场专门用来饲养各种家禽家畜以供人们观赏逗玩,同时也可以学习到一定的饲养知识;游客在欣赏完牧场馆挤牛奶的表演以及奶油的加工过程后,还能购买到新鲜出炉的奶制品;别具特色的农具馆,展示了各种各样新奇古怪的农业用具,从日本古代的耕作工具到现代化的机器工具都一一陈列于其中,游客们能够在这里了解到日本农业发展的历史。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展,在日本也兴起了很多的观光型农庄。人们只需要购买一张门票便能够在农庄内自由的观赏各种瓜果蔬菜、花草树木,同时也有一些农庄提供了采摘乐趣的体验活动,欣赏之余还能够带走自己采到的新鲜蔬果。
1979年,日本大分县前知事平松守彦先生提出的以“立足本地,放眼全球,自立自主,锐意创新,培养人才”为基本理念的一村一品运动,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振兴了大分县的农村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这项运动中,很多村庄都将自己的传统风俗文化作为特色品牌大力宣传和弘扬,吸引了大批的游客慕名而来。
近年来,务农旅游在日本也逐渐升温。东京一家旅行社每年以春天的插秧和秋天的收割为中心,组织游客去农村体验农民生活,直接享受大自然的恩惠。去沿海地区的旅游团还可以参加捕捞虹鳟鱼和采集、加工海带等活动。
(7)韩国。韩国的乡村旅游起步比较晚。近几年,在一些大城市周边的渔村出现了很多“观光农园”和“度假乡村”。这些农园提供城市居民可以休闲、体验、收获的活动,满足了城市人放松身心的需求,农民也从中获得了可观的收入。有特色的是,在一些渔村中有规定20人以上的团体游客在村内的食堂用餐,而零散的游客则会被分配到经过专业培训的农户家中去享受农村式的聚餐,让游客吃得开心、吃得健康。这些观光农园最初多是农民自发组建的。随着韩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年轻人都进入城市寻找工作,农村劳动人口下降,仅依靠种植粮食获得的收入也不断减少,而很多农户的一些房屋被闲置。于是,在这样的契机下,一些农村居民搞起了农家乐一类的乡村旅游,让城里人来农村吃吃饭、参与劳动,之后收取客人一定的费用。没想到,这样的农家旅游一下受到了城市居民的热烈欢迎,周末或节假日来农村进行这样休闲旅游的人越来越多。由于生意的红火,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效仿这种形式的农家旅游,经营着自己的农庄。不久之后,韩国的农业部门也发现了这种旅游模式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道路,于是大力提倡和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韩国农村经济研究院提供的资料表明,韩国农村观光和民俗市场的规模,2001年约为28400亿韩元,到2005年达到了51100亿韩元。
『伍』 目前国内外生态旅游发展有哪些新研究和新实践
有一种分类:文化型生态旅游,科普型生态旅游,生活型生态旅游,自然保护型生态旅游
『陆』 生态旅游资源的发展过程
在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以上的国家和地区都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主要做法有:(1)立法保护生态环境。例如1916年,美国通过了关于成立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法案,国家公园的管理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在英国,1993年就通过了新的《国家公园保护法》,旨在加强对自然景观、生态环境的保护。自1992年里约会议以后,日本就制定了《环境基本法》。1923年芬兰颁布了《自然保护法》。(2)制定发展计划和战略。美国在1994年就制定了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适应游客对生态旅游日益增长的需求。澳大利亚斥资1000万澳元,实施国家生态发展战略。墨西哥政府制定了“旅游面向21世纪规划”,生态旅游是该规划的重点推介项目。肯尼亚政府就制定了许多重要的国家发展策略,其中特别将生态旅游视为重点项目。(3)进行旅游环保宣传。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很多国家都提出了不同的口号和倡议,例如英国发起了“绿色旅游业”运动,日本旅游业协会召开多次旨在保护生态的研讨会,并发表了“游客保护地球宣言”。(4)重视当地人利益。生态旅游发展较早的国家肯尼亚,在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就提出了“野生动物发展与利益分享计划”。菲律宾通过改变传统的捕鱼方式不仅发展了生态旅游业同时也为当地人提供了替代型的收入来源。(5)多种技术手段加强管理。在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的许多国家都通过对进入生态旅游区的游客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并不断监测人类行为对自然生态的影响,利用专业技术对废弃物做最小化处理,对水资源节约利用等等手段以达到加强生态旅游区管理的目的。澳大利亚联合旅游部、澳大利亚旅游协会等机构还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生态旅游的指导手册 。此外,很多国家都实行经营管理的分离制度,实施许可证制度加强管理。
『柒』 苏南、苏北旅游业发展现状
苏南苏北之间的长江是天堑,不是你们浙江的小沟沟,不是搭个木桥就过去了的!再者,苏北腹地是水乡,交通不是很方便。要说交通改善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而且和苏南之间的通道依旧没有全面打开,新长铁路建成这么长时间了,还没有过江大桥! 苏北有过政策?除了当初的沿海开放城市中有了个连云港、南通,而且给南通、连云港政策,但重点发展的却是江南,那这个政策也就可有可无了! 好比旅游业,同样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大省,皆已成了浙江管辖的各城市的主要产业之一。而江苏,除了苏南,苏北8市的旅游业开展最好的除了是靠老祖宗遗留的财产支撑的扬州,其他7市皆不可与浙江各市所比肩。差距在哪里?难道真的是浙江旅游资源比苏北的旅游资源丰富吗?还是浙江的确是清山秀水,而苏北的则是穷山恶水?其实苏北的文化并不比苏南和浙江的底子薄,但难道是苏北几千年来属兵家必争之地,而江南一带则被唐诗宋词所歌颂太多的缘故?其实都不是,苏北欠缺的只是包装和宣传。 如果说以前的苏北欠缺的是交通,那现在高速公路畅通,铁路航空发达的情况下,欠缺的究竟是什么呢?其实苏北不缺旅游资源,也具备了相当层次的交通标准,但欠缺的就是商计。都说上海是华东乃至全国的向标和龙头,浙江人就抓住了这一点,在上海大做广告,结果浙江的景点人头攒动,一到黄金周都是讲“阿拉”的上海人,上海人高密度的光临,全国人也就闻风而至了 建构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三级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测度江苏省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并采用锡尔I(O)系数方法对旅游产业竞争力水平差异进行分解,从市场、效益、贡献、资源、设施、人才、经济、交通和环境9个细分指标揭示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差异。分析发现,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间差异明显,地区内部城际差异相对较小;苏南地区的整体旅游产业竞争力较强,而苏中和苏北地区相对较弱,苏南与苏中、苏北的旅游发展整体水平差距大,苏中与苏北的差距相对较小;江苏旅游产业竞争力的空间分异特点是“南强北弱”、“沿江强沿海弱”。提出重点打造四大旅游板块并构建跨区域旅游板块的“板块旅游”模式区域发展战略,旨在实现苏南、苏中和苏北旅游产业的相对均衡协调发展和旅游产业竞争力水平的整体提升。
记得采纳啊
『捌』 盐城旅游行业发展现状
盐城旅游虽起步晚、底子薄,但近年来发展较快。“十二五”期间,全市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均较“十一五”末翻了一番;4A级以上景区数量增长了三倍,中华麋鹿园在苏北率先创成国家5A级景区;A级景区数量由全省第十二位跃升至第五位;省级旅游度假区数量苏北第一;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数量全省第二、江北第一,乡村旅游发展位居全省前列。生态湿地旅游建设内容已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大丰区荣获“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称号,与东台市、盐都区等先后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盐城先后获得“最美中国·生态旅游、特色魅力目的地城市”、“美丽中国之旅十佳绿色生态城市”等称号。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2017年,盐城市旅游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2933.29万人次,同比增长13.73%;实现旅游总收入320.07亿元,同比增长17.9%。
『玖』 苏北的发展定位
沿海城镇轴
按照“港城联动,多核带动,临海突破,生态约束”的原则,将沿海城镇轴建设成为江苏新型工业化地区,全面融入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
沿东陇海城镇轴
按照“产业带动,极核驱动,城港联动,东西互动”的原则,将沿东陇海城镇轴建设成为全省新兴工业化地区、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主要出海通道。
点状发展地区
按照“城镇优先、效率优先、生态优先、一三(产业)优先”的总体思路,将苏北水乡湿地地区建设成为区域环境优美、空间特色鲜明、城镇点状发展、人民生活安康富裕的城镇化地区。 城市发展定位功能引导徐州 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淮海经济区商贸物流中心,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 积极推进徐州老工业基地振兴,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打造重要的能源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物流基地和商品集散地。
通过增强徐州集聚人口和经济的能力,壮大城市综合实力,推动徐州都市圈和沿东陇海城镇轴的建设。 连云港我国沿海中部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现代化的港口工业城市和海滨旅游城市,区域性国际物流枢纽。 发挥地处国家沿海廊道和陇海兰新沿线廊道交汇处的优势,以港口和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为突破口,培育区域商贸职能,形成东陇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窗口。并作为我国东部沿海开发与中西部内陆开发的接力点和纽带,在区域经济中发挥衔接、传承、聚集作用,推动沿海和沿东陇海城镇轴建设。 盐城东北亚特色物流转运基地、长三角新兴的工商业城市、沿海湿地生态旅游城市。 依托空港、海港两个一级开放口岸,发挥物流产业集聚效应,确立盐城在区域物流中转重要节点地位。主动接受上海及苏南的辐射,建设成为区域性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制造业加工基地、产业转移扩散基地。通过城市综合实力提升,推动沿海城镇轴的建设。 淮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生态旅游城市、长三角北部地区交通枢纽和先进制造业基地、苏北重要中心城市。 加强大型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和交通枢纽的建设,强化区域交通枢纽职能。依托外来资本集聚和本地产业创新双轮驱动的产业发展战略,建立具有根植性的本地产业集群。保护湿地生态资源,协调工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关系,建设宜居城市。通过淮安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带动苏北水乡湿地点状发展地区的发展。 宿迁以轻型工业为主导、现代旅游休闲服务业为特色的生态园林城市。 强化现状优势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积极发展以旅游业、商贸物流等为重点的服务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拾』 生态旅游有哪些特点如何发展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旅游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包括: 0将对环境的冲击减到最小,不损坏自然环境,维护生态的永续; 0以最尊重的态度对待当地文化,以最大的经济利润回馈地方; 0给参与游客最大的旅游满足;
0通常出现于相对少受干扰的自然区域或文化区域; 0游客应成为对自然环境保护、管理的正面贡献者; 0以建立一套适合当地的经营管理制度为目标。 Butler(1990)指出生态旅游还有以下的特点: 0规模小;
0通常由当地居民开发;
0在相对未受破坏的自然区域观赏、学习享受自然和当地文化; 0以保护环境和维护当地居民的福利为目的; O有适当的管理。
上述概括较为笼统,笔者认为生态旅游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五个性”:
(一)自然性
指旅游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原始自然性。它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3
第一,指旅游者所到的旅游区域具有独特的自然生态风光,人口相对稀少,由于受工业化影响程度较低,保存着生态环境的相对原始状态;
第二,是指在这个区域内具有独特的历史和现实的文化,其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保留纯自然原始状态的系统,对于旅游者具有心理文化上的吸引力。因为使旅游者选择去某地旅游的共同心理特征是了解、观察、体验有别于他们本土文化模式的异域文化;
第三,指在上述两个内容的基础上设计的特种旅游项目和线路,要体现特定的旅游生态环境特征相对集中、自然地理条件与人文条件和谐相存的要求,项目和线路能够使旅游者体验到过去未曾体验到的心理感受。 (二)保护性
和传统的旅游活动相比,现代生态旅游的最大特点就是其保护性。和产业革命以前的旅游活动相比,当时的旅游只是少数人参与的一种活动,旅游并没有对旅游对象及其环境造成破坏,因此,当时不可能提出保护的问题。
和产业革命后的大众旅游活动相比,大众参与的传统旅游由于参加人数之多、旅游热潮来势之猛,使旅游业中的旅游开发和旅游管理均为没有成熟的理论指导下的应急行为,在旅游经济效应的推动下,开发和管理都是粗放性的,旅游活动影响甚至破坏环境的现象随处可见。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影响下,人们不得不再次省悟,若再不注意保护,旅游将消耗掉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残留下来的最后的人类自然和文明将丧失贻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