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旅游的发展
『壹』 中国历史文化对旅游业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旅游资源,其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有助于吸引游客。
『贰』 文化旅游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仲量联行认为,文化旅游市场已然告别过去粗放型、同质化的开发阶段,逐步走向以旅游为本质、培育健康发展模式为目标的新阶段,并将迎来八大发展趋势:旅游社群化、 业态国际化 、IP本土化、 “旅游+“产业融合、文化自信建设、数字技术应用、跨界资源整合、商业模式创新。
『叁』 中国旅游文化项目的发展现状
当前,中国的旅游业正在慢慢转型,文化与旅游结合的需求越来越明显。全国各地文化旅游业发展如火如荼:湖北省大力整合省内旅游资源,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并出台了“2009-2020年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规划”;四川在地震后为复苏旅游业,把文化旅游作为其发展方向;而在安徽,2009年以来文化旅游项目广泛受到投资者青睐;2010年、2011年湖南省和云南省相继设立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基金。
现阶段实现旅游产业利益最大化和不断发展,关键在于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需求,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建立产业良性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发展关系,从而提升产业素质,获得可持续发展。文化旅游是一项充满憧憬、创意的文化活动,必须以观念创新推动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在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要按照全面创新的战略要求,用新的思维认识、开发和管理文化旅游产品。
21世纪中国旅游的方向直指向文化旅游,文化旅游产品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相当的发展规模和精深的人文底蕴独占鳌头,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产品。
『肆』 文化对旅游发展的积极意义
文化旅来游是挖掘地方文化、完善旅游源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撬动地方经济腾飞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关介绍:
文化旅游产业是一个跨行业的朝阳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对经济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扩大对外开放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4)中国文化旅游的发展扩展阅读
文化旅游的过程就是旅游者对旅游资源文化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这也是文化旅游产业的主要功能之一,它给人一种超然的文化感受,这种文化感受以饱含文化内涵的旅游景点为载体,体现了审美情趣激发功能、教育启示功能和民族、宗教情感寄托功能。
旅游文学在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历数千年发展,成就斐然。古代旅游文学深受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产生了一些相对稳定并不断延续的特征,我们称之为古代旅游文学创作的重要传统。
『伍』 中国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实践表明,发展旅游业是推动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领域,是统筹经济社会以及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也是满足人们生活需求、落实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因为旅游直接就是为人服务的,大家也知道,从中国的旅游业,过去不知旅游为何物,到现在认为旅游是高端消费,旅游业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国人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这个也说明了旅游业的发展是深深植根于民众之中的一种需求
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点,是入境旅游,持续稳定增长。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持续上升、国际影响不断的扩大、市场拓展更加深入,入境旅游持续稳定增长。
第二个表现是国内旅游,国内旅游持续全面增长,国内旅游是旅游量最大、潜力最深、基础性最强的,国内旅游良好的成长性能和强劲的带动功能继续蓬勃发展,居民出游人数持续增长,国内旅游首先是把入境旅游放在首位,应该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国内旅游越来越显得重要。
第三个表现是出境旅游,出境旅游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公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以及出国旅游目的地不断的增多,我国国民出境旅游,保持快速增长的速度,出游范围更加宽广、出游方式更加灵活、出游规模日益扩大。
从国内旅游来说,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中国拥有13亿人口,这里把中国旅游业的现状做了简单的介绍。
中国旅游业发展趋势:
第一个,从政治上看,当前国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国内立足改革与发展,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国际立足和平发展,整体塑造文明大国形象,而作为旅游业,从本质上来说是符合构建以人为本、循环经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国策取向,作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地位也不断的得到提升,从1985年,中央首次明确旅游产业的地位,到1992进一步明确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点,再到1998年将旅游业列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直到十一五期间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加大培育,从这个发展的历程来看,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环境全面优化,地位越来越显得重要。
第二个,从经济环境分析,经济环境表现为强力支撑和转型跃升,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化合作进一步加强,这就为中国发展旅游提供了稳定的市场,经济全球化,国际环境越来越宽松,对于入境旅游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环境,中国经济正在实现向全面小康经济发展转变,按照预测,未来10年将保持7%的稳健增长的态势,国民人均GDP也将大幅度提升,国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总体上得到满足以后,消费结构将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旅游人口、出游率、旅游花费及结构正处在转型升级的拐点。而且刚才讲了,旅游从目前来说已经成为国民生活的必要内容之一,这些经济环境将呈现富裕居民出境游、城镇居民休闲游、农村居民观光游三足鼎立的局面,这样我们说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经济环境是强力支撑着转型升级。
第三个,从社会环境来讲,因为大家知道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中国大力创造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人居环境、民生经济、和谐社会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流,中国作为全球最安全的旅游地国家的形象,以及出境入境旅游的双向互动效应,能为发展旅游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在提高国民收入增加闲暇时间和提供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汇集全民的基础上,旅游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动力之一,理应也肯定应当成为人类共享、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休闲旅游消费也正在逐步进入国民生活领域,休闲权、旅游权,如同劳动权和受教育权一样,是人类全面发展应该享受的权利。这是从中国的旅游发展来看,从传统的观光游正在向休闲、度假发展,所以这样中国发展的社会环境是以人为本、共享成果。
第四从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文化环境,表现为文明大国、文化旅游共融大国,大家知道中国文化正在实现伟大的复兴崛起,中国年系列文化生活,以及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加上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程的实施,进一步增强中国旅游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丰富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提升中国旅游产业的形象。也就是说中国的旅游业经过30年的发展越来越注重文化内涵,越来越注重文化与旅游的关系,因为文化因旅游而传承,旅游因文化而繁荣,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所以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文化环境是文明大国,文化旅游共同繁荣。
第五个,科教环境,科教兴国创新发展,随着科教兴国方略的实施,信息科技化、装备科技化、交通科技化,在旅游业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运用,这些科教兴国方略实施,科技的增强是促使了旅游业开发的手段、经营方式、发展空间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也有利于中国旅游业直接面向世界,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与此同时,国民教育的普及化、国民教育旅游的教育功能,更加有利于提升国民素质、旅游环境和旅游意识,也可以极大的增强游客的旅游品质和旅游创新,因为科教的兴起,旅游业的发展极大的提高了素质,包括产权酒店和分时度假,这里涉及到国民的素质问题以及受教育程度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涉及到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这几个因素的影响,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大发展,中国旅游业从事业型,过去中国旅游业是事业型或者外事接待型,到产业型的转变,也实现了从资源经济到要素经济,再到产业经济两次质的飞跃,未来的10年将是中国旅游业战略转型期发展的新时代,中国旅游业将进入强国旅游时代、全民旅游时代、休闲旅游时代、品质旅游时代,而中国经过研究判断,经过这次金融危机的洗礼之后,中国的旅游业因为有改革开放30年发展的基础,又由于旅游是深深植根于民众之中的需求。所以风雨过后,中国旅游业必将迎来发展的拐点,实现新一轮质的飞跃,
『陆』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我给你一个我当记者采访伊春伊春时的稿件吧,或许对你有参考作用。
建设园林城市,发展生态旅游
——记祖国林都伊春 桐 源
在峰峦叠嶂的小兴安岭腹地,苍莽的林海之中,有一座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城市。这里四季分明:初春花团锦簇,生机盎然;盛夏千山滴翠,绿浪起伏;仲秋层林尽染,林果飘香;隆冬千里冰封,银妆素裹。这就是祖国林都、红松故乡、恐龙故乡伊春。
伊春市地处黑龙江东北部,纵贯小兴安岭山系,地域辽阔,幅员广大,行政区划面积3.3万平方公里,林业施业区面积400万平方公里。伊春的现行管理体制为市政府和林管局合一的方式。辖1市、1县、15个区和17个林业局。境内有汉、满、回、朝鲜、蒙古、鄂伦春等22个民族,全市132总人口万。自1948年大规模开发以来,共为国家生产木材2.3亿立方米,相当于国有林区建国以来为国家提供木材的六分之一。
伊春境内水系发达,有670多条河流,是黑龙江、松花江两大水系的重要源头,东南西构成三江平原的天然屏障,北部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边境线长249.5公里。嘉荫国际客货一类口岸是伊春连接俄远东地区的黄金通道和实施“南联北开”战略的重要门户,对俄边境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具有十分便捷的区位优势。
由于远离喧嚣的都市,这里空气清新,水质洁净,环境静谧,置身其中,会让人深切的体会到回归自然的感觉。
伊春森林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森林覆盖率82.2%,拥有亚洲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红松原始林。五营丰林自然保护区和带岭凉水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五营国家森林公园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在小兴安岭林海中,生物群落丰富多样,有1390多种植物、300多种野生动物。伊春地文景观奇特,小兴安岭经过亿万年的地质变迁,在大森林中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奇岩怪石:汤旺河林海奇石、朗乡石林、嘉荫茅兰沟、南岔仙翁山已成为中国北方罕见的地质奇观。在“恐龙之乡”嘉荫县,挖掘出我国第一具恐龙化石—黑龙江满洲龙,被称为“神州第一龙”。伊春冰雪旅游资源丰富,受气候影响,降雪量大,雪质好,雪期长,是黑龙江省重点开发的三大冰雪旅游线之一。伊春空气清新,大森林每年可以吸纳二氧化碳2400吨,吐出氧气3300吨。空气中含有丰富的负氧离子和植物芳香气,被誉为“天然氧吧”。
生态旅游——绿水青山任我行
小兴安岭是一座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丰富的森林资源,孕育了各种珍贵的野生动植物:红松籽、榛子、山葡萄、猕猴桃、都柿等山野果漫山遍野,刺嫩芽、猴腿、蕨菜等山野菜别具特色,还有东北虎、马鹿、黑熊、犴、猞猁等珍惜动物出没于林海雪原之中,巨大的宝藏等待着伊春人民开发。
目前,伊春的各类旅游景点初具规模,现已拥有桃山国际狩猎场、五营国家级森林公园、丰林自然保护区、日月峡滑雪场、汤旺河林中奇石园、美溪回龙湾、金山屯大丰河漂流、嘉荫茅兰沟、朗乡万松岩、上甘岭溪水森林公园等20个风景区,建成了闻名中外的恐龙地质公园、东北抗联遗址、火山岩地质公园、小兴安岭资源博物馆、小兴安岭恐龙博物馆、小兴安岭石苑、木雕园等一批人文景观。每年接待大量游人到这里参观、度假。
伊春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牢牢抓住国家实施“天保工程”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契机,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培育,优先发展,全面提升旅游业的产业地位,力争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十五”期间预计全市共实现旅游总收入15.5亿元,接待旅游人数626.4万人次,旅游直接就业人数达到6500人,使旅游业成为全市国民经济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十五”期间,以“中国林都——伊春”为整体品牌形象,全市旅游宣传促销工作力度不断加强,先后承办4届中国黑龙江森林生态旅游节和1届中国黑龙江五花山观赏节。并结合伊春旅游资源特色举办了漂流节、冬季摄影节和杜鹃花观赏周。积极组织旅游企业参加国际、国内旅游交易、展览活动和国内主客源市场产品推介活动。
为进一步规范旅游行业,伊春市制定出台了《伊春市旅游区(点)开发建设管理办法》、《伊春市旅游家庭旅馆评定标准》等7个规范性文件、标准。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法规、规定,全市旅游管理部门大力开展旅游市场整顿和监督检查工作,严厉查处非法、违规经营旅游业务的行为,有效地维护了旅游市场秩序,保护了旅游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伊春的旅游建设工作赢得了世人的认可,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被黑龙江省定为重点建设的三条精品旅游线路之一。
城市建设:与大自然水乳交融
生态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园林城市的建设,生态旅游为园林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经济后盾,园林城市的建设又会刺激生态旅游的蓬勃发展,这是一对相辅相成的孪生兄弟。 伊春市委九届十二次全会对中心城区建设提出了“山在城中、林在城中、水在城中、景在城中;城在山中、城在林中、城在水边、城在景中”的建设理念,并描绘了伊春、乌马河、翠峦、友好四区连片的建设蓝图,力争2010年使中心城区面积达到20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50万,发挥辐射牵动作用,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聚集效应,把中心城区建设成为品位高雅、风格独特、功能完善、景观优美的生态园林城市。
伊春的地貌特征为“八山半水半草一分田”,城市建设要充分体现人造景观的自然和谐,人与大自然的融合贯通,所以提出了“依山就势造风景、就地取材建园林的”建设方法。这种做法既可以节省建设资金,又可以避免重复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地形地貌,尽量保留湿地、林地,使自然景观纳入中心城区,达到生态环境与园林建设的有机结合,展现森林环抱、绿荫遍地的秀丽画卷;按动静分设的原则,在已形成或即将建设的道路两侧统一考虑设置主商业区、副商业区、居住区、别墅区、工业园区、养殖加工区、绿化区以及健身休闲等功能区,居住区内以五层建筑为主,点缀以适当的高层建筑,体现高低错落、景观别致的美景。同时树立建筑是形,文化是魂的科学理念,将建筑富与不同的文化内涵;将中心城区原有的代表性、标志性建筑翻新,精雕细琢,提升档次,使之成为人们休闲观赏的新景观;在中心城区边缘依山种植四季常绿树种,突出红松故乡的特色生态,并在中心城景区内仿北京香山移植规模比较大的达子香林,增加旅游景观,形成以街路绿化为骨架,以庭院小区绿化为基础,以公园、广场、园林绿地为景点的点线面环相结合的园林绿化体系。
为了有效积累建设资金,实现园林城市建设的宏伟蓝图,伊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在保证人均用地、城市建设用地的基础上,将剩余土地通过竞争的方式出让使用权;将中心城区的户外广告牌经营权及路、桥、广场、雕塑的冠名权转让、租赁和拍卖,盘活资产,筹集建设资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伊春人民的辛勤耕耘下,林都伊春必将成为祖国北方一道靓丽的风景。
『柒』 中国旅游文化产生和发展
这个问题需要专业人士回答啊,但我可以给你推荐个不错的景区,万仙山不错,值得一游!
『捌』 中国古代旅游文化发展的过程
在中国古代,游山玩水是士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山水之乐”被认为是读书人应有的爱好,彰显出“君子”特有的清高品格和文化品位,其意义远远超出单纯的旅行或娱乐。这一旅游文化现象的形成及其价值的提升,是儒家与道家思想互补交融的结果。
道家崇尚“见素抱朴”(《道德经》)、“法天贵真”(《庄子·渔父》),“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天道》)。山水景物代表自然与天工,与人为斧凿的庙堂都市恰成鲜明对比,“山林欤!皋壤欤!使我欣欣然而乐焉”(《庄子·知北游》)。东汉末年,道家思想的影响渐增,有人即指出旅游之乐合乎老庄悟道之旨,仲长统《乐志论》曰:“蹰躇畦苑,游戏平林,濯清水,追凉风,钓游鲤,弋高鸿。讽于舞雩之下,咏归高堂之上。安神闺房,思老氏之玄虚;呼吸精和,求至人之仿佛。”迄魏晋南朝,玄学盛行,老庄之道上升为士大夫阶层的流行信仰,山水游览随之风靡。其时士人习惯将观赏自然风光与回归人的自然本性联系起来,如陶渊明的名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等。由于视山水为自然之道的体现,也就视玄理与山水如同一物,戴安道《闲游赞》内有一段经典的论述:“昔神人在上,辅其天理,知溟海之禽,不以笼樊服养;栎散之质,不以斧斤致用,故能树之于广汉,栖之于江湖,载之以大猷,覆之以玄风,使夫淳朴之心,静一之性,咸得就山泽,乐闲旷,自此而箕岭之下,始有闲游之人焉。……彼闲游者,奚往而不适,奚待而不足?故荫映岩流之际,偃息琴书之侧,寄心松竹,取乐鱼鸟,则淡泊之愿于是毕矣。”在当时的文人创作中,山水与玄理的结合很常见,两者相互渗透,使山水景物升华为士大夫可以恣意遨游的一方自在、自得的天地,旅游活动从而获得了返璞归真、追求逍遥自得的象征意义。
山林既然在樊笼之外,于是变成隐逸的代名词。这样,便掺杂了入世和出世(处与出)的矛盾。在儒家传统中,原本存在仕与隐的对立,所谓“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孔子对隐士们的评价是“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由此可见,隐逸包含着强烈的不满和反抗现实的意味。但玄学家们努力调和“名教”与“自然”(即儒家与道家)的关系,提出朝隐说:“夫隐之为道,朝亦可隐,市亦可隐。隐初在我,不在于物。”(《晋书·邓粲传》)有人甚至断言:“大隐隐朝市,小隐隐陵薮。”(王康琚《反招隐诗》)著意于林泉之下、脱略形骸的隐者不过是格局狭窄的“小隐”,而恣意所适、安闲朝市的才算“大隐”。在入世与出世的关系上,儒家与道家从矛盾一变而为互补交融,郭象诠释《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一段时强调:“夫神人即今所谓圣人也。夫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尽管在乱世与衰世,隐居山林仍然具有不合作乃至抗争的意蕴,但鱼与熊掌兼得的逻辑从此占据士文化的主流,居官入仕享受世俗的成就,同时纵情山水获取精神上的满足,入世而又出世。山水之乐不再是消极避世的选择,而是与功名富贵并行不悖的另一种精神追求。游风兴盛之下,还出现了一种奇特的柏拉图式精神旅游——“卧游”。始于晋宋间的名人宗炳,其人“好山水,爱远游”,晚年时将一生游历过的山水风光“图之于室”,“澄怀观道卧以游之”。这一纸上行游的精神娱乐变成著名典故,为后世众多士大夫所效仿。
唐宋时期,朝隐说进一步发展为吏隐说,谓不以利禄萦心,虽居官而犹如隐者。回归自然的旅游之乐是吏隐者的精神寄托,在文人作品中屡见不鲜,如白居易《江州司马厅记》云:“江州左匡庐,右江湖,土高气清,富有佳境……苟有志於吏隐者,舍此官何求焉?”宋王禹偁《游虎丘》云:“我今方吏隐,心在云水间。”白居易还提出中隐说,阐发官居闲职的生活风味,“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中隐》)。他历数中隐的种种乐趣,首先就是旅游之乐,“君若好登临,城南有秋山;君若爱游荡,城东有春园。”
经过儒道思想的互补交融,追求山水之乐的旅游活动跻身主流文化,成为读书人风雅清高的一个标志,以及文人创作的重要题材。山水画论代表作《林泉高致》(北宋郭熙著)生动阐述了“君子”的山水癖:“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也;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因此,士大夫阶层中流行一种姿态,即不时表露对功名的蔑视和对仕宦的厌倦,希望挣脱名缰利锁,脱去尘俗之气,归隐田野,留连于佳山秀水之间,过自由闲适的生活。即使王安石这样的大政治家也会在登临之际表白:“游者如可得,甘弃万户封。”(《次韵游山门寺望文脊山》)古代“士”的旅游,与现代的大众旅游迥异。其在本质上是小众化、精英化的,刻意与“众人”保持距离,目的是暂离名利场上的激流险滩,躲避城市的喧嚣嘈杂,从山水中汲取自在逍遥的精神愉悦。
山水不仅是旅游观赏的对象,更是“士”的精神家园。它的意蕴虽以道家的自然为主,也融入了儒家的比德观。儒家有托物言志的传统,《诗经》善用比兴,籍物抒情。孔子周游列国,历览名山大川,以山水比德(“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出自《论语·雍也》),用自然景观的特性比喻人格意义和社会属性,借以言志。随着士大夫游览山水之风的兴盛,这一传统得以发扬光大,如松柏、莲花、“四君子”等,相继成为士大夫品格的象征。清康熙帝曾谈到自然景物的比德意义:“至于玩芝兰则爱德行,睹松竹则思贞操,临清流则贵廉洁,览蔓草则贱贪秽,此亦古人因物而兴,不可不知。”(《钦定热河志》卷25《行宫一》)因此,游览山水又称“仁智之乐”,被认为是继承了圣贤之心。历代大儒往往酷爱旅游,朱熹“每经行处,闻有佳山水,虽迂途数十里,必往游焉。携樽酒,一古银杯,大几容半升,时引一杯,登览竟日,未尝厌倦”(罗大经《鹤林玉露》丙编卷三《观山水》)。明代王守仁常说自己“生平山水是课程”,偶尔还发点道家的感慨:“尘网苦羁縻,富贵真露草。不如骑白鹿,东游入蓬岛。”(《登泰山五首》之四)
放意林泉、流连山水的旅游文化,对中国古代的雅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派生出中国独有的文化财富——山水诗、山水画、盆景以及“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私家园林,而且塑造了富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审美观,即反对人工斧凿的痕迹,追求朴拙自然之美,向往人与自然的和谐。
更为重要的是,“寄傲山水”的旅游文化完善了士大夫的文化性格。余英时先生认为士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一个相对的‘未定项’,所谓‘未定项’即承认‘士’有社会属性但并非为社会属性所完全决定而绝对不能超越者”。他主要从阶级立场和社会功能立论,但“士”的超越性还体现在超脱世俗的追求上。诚然,一般的士大夫多以山水之乐、出尘之想妆点风雅的门面,但又不宜简单视之为虚伪做作,因为庙堂和山林的互补交融是士的理想人格,激励士在心理上与世俗成就保持一定距离。特别是当仕途疲倦或官场失意时,山水旅游之乐永远是士大夫的精神寄托。正如余英时先生所言:“也许中国史上没有一位有血有肉的人物完全符合‘士’的理想典型,但是这一理想典型的存在终是无可否认的客观事实;它曾对中国文化传统中无数真实的‘士’发生过‘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鞭策作用。”
『玖』 求中国文化旅游业发展现状的资料!
这是由于我们的社会文化决定的. 主题是功利和商业炒做.体现现代人对金钱权势的贪婪.中国的文化正处于半沙漠状态,缺少沙漠甘泉一样的慰藉人们心灵的东西.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