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旅游业的贸易竞争
① 谁能帮我写下关于旅游竞争现状、旅游竞争模式、旅游竞争环境、旅游竞争与服务这四个方面的内容!
2007-2010年中国旅游业发展预测与投资分析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
2006年中国旅游业全面向外资开放,外资旅游企业拥有雄厚资本、丰富的运营经验及行业资源,将全面进入内地抢占资源、分流入境市场客源,给国内旅游市场造成巨大冲击。目前已经有一些外资旅游企业通过变通途径潜入内地,开始通过包租游船或直接注册成中资公司的方式经营旅游线路。外资的进入必将给我国旅游业带来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是个巨大的发展机遇,那么2007年以后全球商务旅行趋势如何?我国旅游业又有怎样的新发展趋势?如何应对国外旅游市场的冲击?中国旅游业将走向何方?
作为国民经济的新兴行业,中国旅游业在发展初期就明确了开发建设的基本方针。一方面坚持对外开放,广泛吸引海内外各界资金;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鼓励国家、集体、个人投资建设旅游项目。这种开放的投资方针推动了中国旅游投资市场的活跃和旅游接待能力的提高,为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创造了条件。尽管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和障碍,特别是旅游业管理体制和投资机制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但总体上看,中国旅游业的投资环境呈不断优化的趋势。
据预测,未来几年间,我国旅游业将保持年均10.4%的增长速度,其中个人旅游消费将以年均9.8%的速度增长,企业/政府旅游的增长速度将达到10.9%,到2020 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到2010 年,我国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例将达到8%。因此,作为六大新兴消费热点行业之一的旅游行业,在今后几年内将存在重大的投资机会。
本研究报告的数据与资料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国家旅游局、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国民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等权威机构以及国研网、高校财经网等专有商用数据库,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竞争格局、优势企业等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定性、定量的统计方法对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规模等进行了科学预测,在此基础上,对行业的投资机会与风险进行了趋势研判。是旅游经营企业以及相关企业和单位及计划投资于旅游的企业和个人等准确了解目前中国旅游市场发展动态,把握旅游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制定市场策略的必备的精品。
正文目录:
第一章国际旅游行业市场发展分析
第一节 国际旅游业市场分析
一、世界旅游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世界旅游业市场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旅游业市场分析
一、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旅游业概况
二、日本旅游业
三、新加坡旅游
四、韩国旅游业
五、香港地区旅游业
六、澳大利亚旅游业
第三节 欧洲旅游业市场分析
一、欧洲地区旅游业概况
二、英国旅游业
三、德国旅游业
四、法国旅游业
五、意大利旅游业
六、俄罗斯旅游业
第四节 美洲旅游业市场分析
一、美洲旅游业概述
二、美国旅游业
三、加拿大旅游业
第五节 非洲旅游业市场分析
第二章中国旅游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经济发展环境
一、国民生产总值走势
二、居民消费水平变动
三、固定资产投资状况
第二节 政策与资源环境
一、产业政策解读
二、行业管理体制
三、自然旅游资源情况
四、人文旅游资源情况
五、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第三节 产业链组成情况
一、旅行社
二、旅游酒店业
三、旅游交通业
四、旅游餐饮业
五、旅游商贸业
第三章 2001-2006年我国旅游业运行回顾
第一节 中国旅游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一、2001-2006年中国旅游业收入分析
二、2001-2006年旅游业产业规模分析
三、2001-2006年旅游业利润状况分析
四、2001-2006年旅游业从业人员分析
第二节 旅游业经营主体运营情况
一、旅行社经营情况
二、旅馆业经营情况
三、旅游景区(点)经营情况
四、2005-2006年地方接待游客情况
第三节 近年中国旅游业的热点问题
第四章中国旅游业细分市场分析
第一节 中国入境旅游业市场分析
一、中国入境旅游市场规模分析
二、中国入境旅游市场(外汇)收入分析
三、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入境旅游市场分析
四、主要旅游城市入境旅游市场分析
五、中国入境旅游客源国市场分析
第二节 中国国内旅游业市场分析
一、中国国内旅游市场规模分析
二、中国国内旅游市场收入及人均消费分析
三、中国国内旅游市场季度分析
四、中国国内旅游市场“黄金周”分析
五、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国内旅游市场分析
第三节 中国出境旅游业市场分析
一、中国出境旅游市场规模分析
二、中国出境旅游目的国分析
三、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结构分析
第五章中国旅游行业竞争概况
第一节 中国旅游产业竞争现状
一、产业竞争环境的演变
二、旅游产品竞争现状
三、旅游行业竞争模式及特点分析
四、资本竞争及盈利模式
第二节 市场开放后的竞争格局
一、外资不断涌入
二、外资间接渗透市场
三、内外资的竞争
四、市场集中度的演变
第三节 中国旅游企业的竞争及评价
一、国内旅行社的竞争力评价
二、国内旅游酒店业竞争力评价
三、国内旅游景区(点)的竞争力评价
四、国内旅游运输企业的竞争力评价
第四节 影响市场竞争力的因素
一、成本因素
二、质量因素
三、服务水平
四、产品的绿色形象和环境特性
五、营销能力因素
第六章中国旅游业的区域比较
第一节 长三角区域市场比较
一、长三角市场总体概况
二、上海旅游市场分析
三、苏杭旅游市场分析
四、南京旅游市场分析
五、无锡宁波市场分析
第二节 珠三角区域市场比较
一、珠三角市场总体概况
二、广州旅游市场分析
三、深圳旅游市场分析
四、珠海旅游市场分析
第三节 环渤海区域市场比较
一、环渤海市场总体概况
二、北京旅游市场分析
三、天津旅游市场分析
四、青岛旅游市场分析
五、济南旅游市场分析
第四节 西部地区市场比较
一、西部地区市场总体概况
二、川渝旅游市场分析
三、西安旅游市场分析
四、云南旅游市场分析
五、西藏旅游市场分析
第五节 其他地区市场比较
一、海南旅游市场分析
二、东北旅游市场分析
三、内蒙旅游市场分析
四、河南旅游市场分析
第七章 2007-2010年我国旅游业趋势与展望
第一节 发展环境展望
一、国民经济稳步向前
二、主要政策走势及其影响
第二节 中国旅游业发展趋势
一、中国旅游产品创新与发展趋势
二、未来中国旅游业热点及发展趋势分析
三、企业借助信息化拓展资源平台
四、企业间兼并重组趋势
第三节 2007-2010年中国旅游市场预测
一、国民经济结构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
二、GDP增长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
三、旅游业总体市场规模预测
四、主要细分市场规模预测
五、热点旅游市场规模预测
第八章中国旅游业领先企业分析
第一节 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
一、企业概述
二、经营分析
第二节 中国青年旅行社总社
一、企业概述
二、经营分析
第三节 中国旅行社总社
一、企业概述
二、经营分析
第四节 中国康辉旅行社总社
一、企业概述
二、经营分析
第五节 首旅集团
一、企业概述
二、经营分析
第六节 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
一、企业概述
二、经营分析
第七节 广州广之旅国际旅行社
一、企业概述
二、经营分析
第九章旅游业投资与策略分析
第一节 旅游业投资特性分析
一、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二、资源依赖性分析
三、市场需求特点分析
四、产业关联性分析
五、投资效益分析
第二节 中国旅游业投资趋势分析
一、旅游业投资的地域性变迁
二、旅游业投资主体的变迁
三、旅游产品投资领域变化趋势
四、旅游业投资的相关问题发展趋势
第三节 风险与投资前景
一、宏观风险和外部不确定性
二、景观风险和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
三、发展潜力判断
四、投资方向和投资重点
第四节 投资建议与策略
一、投资建议
二、投资策略
【导言】
●旅游服务贸易的概念界定
○旅游服务的定义与特点
○旅游服务贸易的定义与特点
【发展分析】
●中国旅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现状
○要素优势
○需求优势
○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优势
○政府支持优势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市场分析】
●加入 WTO后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
○挑战
【问题分析】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
○要素方面的问题
○需求方面的问题
○相关产业的问题
○企业竞争方面的问题
【发展对策】
●优化旅游产品结构
○增加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
○重视文化旅游产品体系的建设
○进行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
○突出旅游产品的中国特色
○注重环境与生态保护
○提高旅游产品的参与度
●优化旅游产业区域结构
○强化大西部、大旅游、大市场观念
○依托资源优势,开发西部特色旅游产品
○加强西部旅游企业市场主体地位
○深化旅游体制改革,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
●优化旅游产业组织结构
○加速旅游企业集团化、网络化经营
○实施旅游企业制度创新
●加大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力度
○建立和健全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机制
○改革现行旅游专业教育体制,提升旅游专业教育
○建立和健全旅游产业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机制
●改变政府在旅游服务贸易中的角色
○加快政府职能的调整,完善旅游投资导向机制
○加强政府部门国际惯例学习
○承担国家旅游观念推广和旅游形象塑造的工作
●熟知 GATS规则及我国旅游业的入世承诺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打造世界一流旅游企业,形成具有有效竞争的旅
●推行人才发展战略,加快旅游人才的培养
●加大对西部旅游扶持力度
【国际借鉴】
●世界旅游服务贸易发展对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启示
○世界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模式
○经济比较发达、旅游产业发达的国家旅游产业发
○发展中国家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发展国际旅游业的比较
○美国
○澳大利亚
○韩国
●世界旅游发展对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启示
○加快旅游立法进程
○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建全科学配套的旅游产业政策体系
○创建一个高效的旅游协调机制
●世界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比较研究】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
○出口与国际竞争力的关系描述
○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
○净出口(贸易收支差额)指标
○贸易竞争力指数(贸易分工指数)
○显示性优势指数
【相关建议】
●对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建议
○加强旅游服务贸易要素管理
○提高旅游服务贸易的需求
○增强企业竞争力
【环境分析】
●影响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旅游生产要素
○国内旅游需求
○旅游相关及辅助产业
○旅游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方面
○机遇与政府政策方面
●影响因素探讨
○旅游生产要素状况
○国内旅游需求
○旅游相关及辅助产业的状况
○旅游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
【发展评价】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指标测评
○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
○贸易竞争力指数(贸易分工指数)
○显示性优势指数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专题研究】
●实证检验
○因素的选取
○指标的选取
○方法的说明
○模型回归的结果
○模型回归的讨论
② 我国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旅游行业将向着智能化,定制化,跨界结合的方向发展
1,人工智能向旅游服务广泛渗透
人工智能在2018年赚足了眼球,旅游行业也开始研究在营销与服务中应用AI技术再造流程、优化体验。在目的地营销、智慧化管理、客户画像、在线销售、线下迎宾、游客互动等多个领域,人工智能都有广泛应用的空间。同程旅游已经率先开启智能机器人在旅游行业的运用,可以实现迎宾接待、微信购票、游客互动等多项功能;技术大牛的去哪儿网的火车票搜索页面,只需简单一句话,10秒钟即可出现车次;携程还宣布有3个与签证相关的技术与服务创新,已获得国家专利发明;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旅游服务的更多环节都将迎来AI的渗透。
2,定制旅游向细分市场深耕
细分市场是定制旅游市场逐渐成熟的必然要求,改变目前定制旅游概念混乱、良莠不齐的状况。但这也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一种细分市场都需要整合不同的资源,培养相应的定制师等人力资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教育部、国家旅游局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进入实操层面,并完成对中小学的渗透式市场启蒙,2018年研学旅行必将迎来井喷。表征之一就是北京从2018年起将初中学生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成绩计入中考成绩,预计更多城市将出台类似政策,研学旅行爆发势头不可阻挡。细分市场对精细化管理的要求甚高,只想蹭热点炒概念的做法怕是行不通了。
3,跨界融合加剧
在大的格局上,旅游与生态建设、美丽乡村、基础设施提升、新型城镇化、产业转型升级、脱贫攻坚有完美的结合点,特别地方政府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为旅游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小的方面,旅游与个体的消费升级息息相关,从简单的满足观光需求,到休闲放松、亲子娱乐、家庭度假、蜜月婚纱、接受教育、培养兴趣、满足爱好、陶冶情操等,旅游的功能得到极大扩展,在提升生活品质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目前,各种“旅游+”还仅在初级阶段,不管是大的格局,还是小的方面,仍有极大的发展空间,跨界融合的趋势还将长期持续。
大市场催生出新的人才需求,抓住旅游行业新趋势的企业对于人才需求非常强烈,纷纷给出高薪抢人,比如,在线旅游巨头同程,大多数产品运营和技术类岗位给出的年薪都在30万左右~
③ 我国加入WTO后,旅游营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一个可能给中国旅游业带来巨大影响和深刻变化的时刻正悄然临近。
一、重返GATT:旅游业发展的难得机遇
我国的旅游业,从发展伊始就在很大程度上与国际接轨,在资源和产品上,东方的文化,悠久的历史,广麦的国土,名山大川,丰富物产,以及多年来开发建设的丰富的旅游产品,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能力上,多年来我国已建成初具规模的、日益完善的、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近能满足吃、住、行、娱、购、游要求的饭店、餐饮、交通等旅游设施,以及遍及全国、进入国际的旅游经营体系;在价格上,我国旅游业服务和产品的价格长期偏低,处于竞争的有利地位。因此,重返GATT,不仅对旅游业没有很多不利影响,反而可以利用“复关”后我国与国际社会交往增加的机会迅速地得到发展。
随着“复关”后生活用品价格(尤其是耐用消费品)的大幅度下跌,人们的旅游度假开支将会增大,将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旅游、休闲、度假这一类高层次的消费方式。
旅游业是非贸易创汇的行业,它又属于当地出口旅游资源、出口服务的行业,随着重返GATT和我国开放的扩大,它的创汇呈迅速增长势头。旅游,是绝大多数外国人了解、接触和认识中国的第一渠道、第一橱窗。作为旅游提供服务的内容--食、住、行、游、娱、购、往往不仅为旅游者而且也为投资者提供,因此它又构成现实的投资环境的一部分。办好旅游,建设好我国的投资环境,应当是旅游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重返GATT旅游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多边关贸谈判“乌拉圭回合”提出的三个新议题和重点议题之一,就是服务贸易自由化问题。根据加拿大蒙特利尔中期会议的框架文件,旅游是服务贸易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旅游也无可例外地面临竞争和挑战。
1、中国旅游市场将更大程度地开放,国内竞争将进一步成为国际竞争。
关贸谈判对我国旅游业的压力主要是,一是要求我国开放旅游市场,允许在中国办合资、独资旅行社;二是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做导游;三是要求延长饭店合资期限;四是允许办更多的外方独资经营饭店。总之,在中国旅游业这一不出国门的非贸易创汇的领域中,外国人竞争的公开宣战书已经高挂。
2、我国旅游业、旅游企业的素质、体制、机制面临迅速提高、改善的考验。
我国的旅游企业,缺乏灵活的经营机制、自我约束机制,风险意识、自我发展能力、管理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问题。尤其企业规模偏小,经营分散是普遍的现象。而我们面临的竞争对手将是信息灵敏、反映迅速、管理有方、实力强大的国际旅游企业。能否迅速提高企业素质,改善体制,转变机制,是我旅游业能否经受重返GATT所带来的挑战和考验的一个关键。
3、我国旅游业人才短缺的状况能否很快改变是影响长远的大事。
参与国际竞争要求有一大批精通市场经济规则、国际旅游业务、旅游管理的精兵强将,而这正是我们的薄弱环节。能否迅速改变传统的自我封闭、自我满足、自我感觉良好的状况,鼓励人才竞争,造就人才不断涌现的氛围,这是重返GATT的背后我们面临的真正的考验。
三、关于对策措施的思考。
1、将发展旅游作为重要的政策取向,大力扶持,培植其迅速成为一个导向产业。
如前述,旅游业是一个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然而长期以来旅游业并未得到真正的重视,观念上将其视作单纯的接待工作而不是经济产业;发展环境上缺乏良好的氛围与政策,法制环境不健全,行业管理能力很弱,各方划地为牢,破坏了旅游环境的统一性。因此要进一步发展旅游业,政策上应当明确:
(一)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优先发展的行业,实行政策倾斜,在税率、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以切实优惠。
④ 旅游业对服务贸易有哪些促进作用呀
论我国旅行社经营体系调整的目标模式
1978年以来,我国旅游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作为旅游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旅行社也从发展初期的寡占行业发展成为现在的垄断竞争行业,行业规模已经基本形成。然而,正如许多学者和业内人士所注意的那样,与我国旅行社市场结构变迁过程相伴而生的是我国旅行社业的发展渐入困境,现行旅行社经营体系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与此同时,《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的最终达成和我国政府对加入包括《服务贸易总协定》在内的世界贸易组织的坚定态度,决定了我国旅行社业终将直接面对由外国旅行社的进入而对我国旅行社的发展所形成的挑战。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旅行社行业特征和现行经营体系的系统分析,提出我国旅行社经营体系调整的目标模式,以使我国的旅行社行业未雨绸缪,更为有效地迎接挑战和参与国际竞争。 一、我国旅行社业经营体系剖析
我国旅行社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并在行业法规、行业制度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下形成了自身的特征:从我国旅行社业的类别结构[1]来看,三类社占压倒优势;从我国旅行社业的规模结构来看,小规模旅行社占绝对多数;从地理分布情况来看,我国旅行社在全国的分布基本合理;行业利润逐年下降,我国旅行社业正逐步成为一个低利润行业。
我国旅行社业现行经营体系是行业政策法规、传统经济体制和现行市场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尽管这一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就我国旅行社业发展的实践和趋势而言,其最大弊端是造成下述一系列问题的存在和不断恶化:
(1)大型旅行社没有实现规模经济,其规模优势得不到发挥。
大型旅行社在经营中具有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服务采购、旅游市场拓展、旅游接待以及资金、信息、人才和抵御风险等多方面的优势,因此易于实现规模效益,而在我国旅行社行业中,大旅行社的规模效益并不明显,优势也远未得到充分发挥,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我国旅游业近几年一直保持着较好的发展势头,市场持续扩大,旅游收入尤其是国际旅游收入增长很快。而在此情况下,一些大型旅行社的业务发展缓慢,在竞争中面对众多新的商业机会,自身却处于保市场或无奈于市场份额下滑的困境之中。②大旅行社未能在旅游市场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即未能平抑市场的过度竞争,未能起到引导和稳定市场的作用,致使市场的混乱无序成为困扰我国旅行社业发展和造成旅行社资源浪费的顽症,大社自身也未能避免这种市场混乱所带来的负面效应。③在旅行社的内部管理方面,一个突出现象是一些大社内部普遍实行部门承包或变相部门承包,强化部门权益,使得部分大型旅行社实际上成为一些业务上相对独立的小旅行社的集合体,在这种格局下,大旅行社当然发挥不了应有的优势,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2)中小旅行社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发展可谓举步艰难。
就目前我国中小旅行社的总体情况而言,其特点集中表现为有限的接待数量和低下的利润水平。在接待数量方面,近年来我国许多小旅行社处于发展无望而又能勉强支撑的境地。自1995年1月国家旅游局在旅行社行业实施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制度以来,很多小型旅行社不堪重负,纷纷退出行业。这种现象一方面反映了众多小型旅行社的经济实力和经营状况,另一方面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业主对行业和自身未来发展的理性预期。在利润率方面,我国以经营国内旅游业务为主的众多中小旅行社多为二类社和三类社。根据国家旅游局提供的资料,1994年这两种类型旅行社的平均利润率不足8%,1995年约为5.4%,而为数众多的三类旅行社1995年的平均利润率更是下降到4.24%。这些资料反映的还只是税前利润,如果再扣除所得税,则这些旅行社所剩净利润更是微乎其微了。
有限的接待量和低利润率现象的并存充分说明了当前中小旅行社经营的艰难局面。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从旅行社自身因素来看,绝大多数中小旅行社人、财、物力有限,而其经营活动却涉及从产品设计开发到旅游接待的各个环节。这种经营的多环节必然造成每一经营深度的不足。浅层次的产品开发直接影响其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促销的乏力使得很多国内游客对旅行社的服务缺乏了解,对利用旅行社能获得的价格实惠及其它便利半信半疑,最终使得国内旅游者对旅行社的利用率偏低,市场范围狭小;接待的不周更是造成或强化了社会公众对旅行社的不良印象,减少了回头客和其它顾客来源。旅行社在这种恶性循环中求生存,必然举步艰难。
(3)旅行社业恶性价格竞争盛行,市场秩序混乱。
国家旅游主管部门1985年对旅行社类别的划分和对旅行社业务范围的规定,其初衷或许在于通过这种形式的分工来起到规范市场和保证产品质量的作用,而在我国旅行社业后来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一、二类社比例失调造成二类社业务量明显不足,致使许多二类社为谋求生存而违反国家规定超范围经营,直接在海外招揽客源。在此期间,国家主管部门在执法方面的乏力,使得这种现象迅速蔓延,而部分一类社贪图蝇头小利,通过为二类旅行社代办签证通知赚取不义之财的做法无疑对此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最终致使许多三类社也开始从事外联和国际旅游接待业务。除此之外,这种现象的出现和普及无疑也包含着旅行社实业界对我国以水平分工为基础、以各种特许经营权为特征的旅行社人为市场分工模式的否定。1996年10月国务院颁布了《旅行社管理条例》,对我国旅行社管理制度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调整,但单就对旅行社类别进行的调整而言,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或许可以说这只是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即只是取消了曾经对我国旅行社市场秩序干扰最大的二类社,然后根据剩余两类旅行社的业务分工情况更名为国际旅行社和国内旅行社,水平分工的基础和特许经营权的特征并未改变,其未来的运转结果很可能会重蹈历史覆辙。如此看来,人为的市场分工模式未被也难被业者所接受,行业中某种有效的自然分工体系又难以形成,加之为数不多的几个行业组织极其有限的约束力及其在管理权威方面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出现当前这种市场混乱的现象自然也是难免的。
旅行社市场混乱的一个突出表现是以削价竞争为主的旅行社之间的恶性价格竞争。削价竞争是行业市场机制不成熟、同时行业内缺乏有效的规范准则的集中反映,它使参与者大伤元气,非参与者经营更加困难。竞争的结果不会刺激产品质量的改进,而是导致质量被忽视,无意保证质量或无力保证质量,使旅行社卷入另一种形式的恶性循环。
除以上几个问题与我国当前旅行社的经营体系直接相关之外,行业内许多其它问题的存在也与目前的经营体系有很大的联系。如旅行社产品的重复雷同,旅行社促销能力尤其是海外促销能力薄弱和旅行社总体接待能力低下等。其中,旅行社产品的重复雷同是我国旅行社业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旅行社产品由于缺乏诸如商标权、专利权这样的进入限制[2],又无太多技术障碍可供保留和垄断,使得一些有开发能力的旅行社一旦开发出某种能够迎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众多中小旅行社便一哄而上,竞相模仿或参与经营,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有实力的旅行社向深度开发和促销产品的积极性,而一些既缺乏必要的硬件设备,又不具备藉以保证接待质量的“软件”基础的中小型旅行社的存在必然会降低旅行社的总体接待力量。
⑤ 我国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有哪些
中国旅游业的现状及问题、新形势下中国旅游 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新形势下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对策.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相关对策:一、各级政府应高屋建瓴,制定更有利于新形势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及发 展规划,加强宏观管理.二、旅游产业要摒弃固有的个别利益观念,放弃恶性竞争,高瞻远瞩,做大做强,以适应新形势的挑战.三、从中国旅游业的弱项入手,积 极开展旅游商品的开发与研制,加大旅游购物收入在旅游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以适应旅游者对旅游商品需求差别化的新形势.四、树立中国良好的旅游形象,加大 旅游促销比例,扩大国际知名度
⑥ 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方法有哪些
没有西来方发达国家起步的早源,发展也没有它们成熟,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发展和国民精神文明的不断提升和改善,以及还有我国制定的各项积极政策的实施,我国的旅游业在过去的几年中,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影响下,利用自身的优势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从我国旅游贸易额上来看,2006年我国的年总量旅游贸易总收入的出口额只有6.515亿美元,在短短的不到10年的时间,也就是到2014年年末我国的贸易总收入已经达到了近1820亿美元,增长的速度非常惊人。在2008年以前,我国旅游贸易都是都是收入大于支出,但在2009年,我国的旅游第一次出现了逆差,2014年,逆差竟然已经有了769.29亿美元。可想而知,我国旅游服务贸易虽然已经加快了发展的脚步,但是还有太多问题需要去解决。本文就是研究我国旅游国际竞争力不足的原因和如何采取对策提升我国旅游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⑦ 如何提高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
旅游市场秩序有所规范 依法治旅得到普遍重视,各地加强了对旅游市场秩序管理和转型治理力度,进1步规范了旅游市场。《旅游社管理条例》、《导游人员管理条例》、《旅游统计管理办法》、《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等1大批由国务院或有关主管部门发布实施的法规和标准,大大提高了旅游行业管理和质量监督的力度和规范性,由国家旅游局组织开展的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活动已结出丰硕成果,有138个城市进入了这个行列。 2. 5 国际合作日益活跃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对外依存度的提高,我国已经进入1个国际经济磨擦的时代。这几年国际上对中国出口产品反倾销的现象屡屡发生,同时还树立了1些其他的壁垒。这些事情在1定意义上是发达国家制定标准,我们不得不遵守这些标准。在这种状况下,应该说旅游的新优势得到进1步的凸显,其出境旅游会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出境旅游可以成为中国缓解国际经济磨擦的1个润滑剂,可以起到这样1个作用。同时 中国国家旅游局和各地旅游局把进1步发展双边和多边旅游合作与交流作为旅游业进1步走向世界的桥梁,积极参加世界旅游组织和地区性旅游组织的各项活动,与主要客源国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不断扩展和深化。[3]在世界旅游组织内,中国连续多年担任执行委员会委员的职务,1997年中国成功承办了亚洲太平洋旅游协会的年会,2000年中国承办了世界金钥匙组织的年会,2003中国承办了世界旅游组织大会。
⑧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阶段是怎样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受“假日经济”和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表现出了强劲的势头。据国家旅游局统计,到2005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达到8500万人次,旅游业总体产出为7500亿元,相当于国民GDP的5.8%;到2020年,我国旅游入境人数将达到1.35亿~1.45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将超过3.3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8%。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出境旅游的热度正在逐渐升温,正以每年20%的速度迅速增长,预计到2020年,将有1亿人走出国门看看外面的世界。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和第四大旅游客源国。而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发展,我国旅游业也将面临更为复杂激烈的国际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客观评价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借助我国的丰富旅游资源和巨大的市场空间,促进旅游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状况 我国的旅游资源丰富。地大物博,自然风光比比皆是。名山、秀水、险峰等是珍贵的自然旅游资源。桂林山水、江西庐山等都是闻名海内外的旅游胜地。还有杭州西湖的秀丽风光,吉林长白山的天池等,也都吸引着各地的旅游者。 1.古代文化艺术叹为观止。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文化源远流长,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古迹和著名的古代建筑工程。其中,西安、洛阳、北京、南京、承德、敦煌、拉萨等地的古建筑和艺术收藏都十分丰富。例如,闻名世界的万里长城,工程浩大的秦陵兵马俑,首都的故宫和明代十三陵,位于南京的明孝陵,消暑圣地避暑山庄,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大漠敦煌石窟的壁画,青藏高原的布达拉宫等等,都享誉世界。 2.革命纪念地意义深远。我国近现代史中,革命纪念地很多,景点遍布全国。其中井冈山、遵义、延安、北京、武汉、南京、南昌等地,可以参观的纪念地最多。这些革命纪念地的旧址,既是可以进行旅游休闲,又是纪念革命先辈和让我们接受革命教育的好场所
⑨ 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存在哪些问题
我国加入WTO,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必然,为我国改革开放大业又树立了一座里程碑,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以旅游业为例,加入WTO,全面开放我国的旅游市场,令国内旅游企业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对我国旅游业所造成的影响和冲击是不可避免的。但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行业,融劳动密集、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为一体,各个阶段同时并存,又以劳动密集为基础,所以,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身的位置和发展余地,参加竞争。我国旅游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具有相当的产业规模和一定的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从总体上来看,加入WTO对我国旅游业是利大于弊。
一、WTO时代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与挑战
众所周知,我国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跟其他国家的旅游业相比,我国有初级要素和一般要素的优势,但在高级要素和专门要素方面却比较薄弱,难以形成后发优势。我国许多旅游企业在体制建设上都存在着较大的问题,更缺乏发展战略的指导。近年来,虽然国内旅游业竞争空前激烈,但多数都是无序竞争,竞争的焦点一般都集中在价格上,旅游企业不主动按市场信号行事,不遵守行业竞争规则的现象比比皆是。虽然部分旅游企业已意识到这种现象明显不利于我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并着手开始改革,但仍然存在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经营环境会发生巨变,竞争更加激烈。在旅行社方面,旅行社行业过去受保护一直较多,加入WTO客观上进一步加剧客源市场处于买方市场状况下的旅行社行业竞争,使已微利经营的旅行社行业“雪上加霜”。因此旅行社行业将出现“两极分化”、部分旅行社可能被挤出市场。因为长期以来在旅华市场形成的外国旅行商组团、我国旅行社接团的技术分工格局,导致了我国国际旅行社企业在海外旅游市场无法直接面对海外旅游消费者,缺乏招揽海外最终旅游消费者的能力。我国国际旅行社企业之所以能在先天不足的情况下生存,主要靠国家禁止外资旅行社进入的保护伞的庇护。因此,在这样的格局中,我国旅行社几乎没有机会与外国旅行社在国际旅游市场交手,更谈不上拥有与外国旅行社在国际旅游市场平等竞争的经验。我国承诺对外开放旅行社服务市场,我国这些功能不全的旅行社企业在这些年中已逐渐遭到淘汰,比如说一些实力弱小的组团社有些已被接收为代理点、接待点,或者退出竞争。就算是一些规模比较大,体制比较完善的旅行社,也因过去比较缺乏与外国旅行社竞争的经验,也正受着不同程度的冲击,其市场占有份额有所下降。
而对于旅游饭店等行业而言,由于原本开放度比较高,加入WTO对这部分行业不会产生根本性的震动,而主要是在存量之间,在管理体制方面进行调整。旅游饭店业将在结构、客源、人才等方面遭受一定冲击。在结构上,外资的涌入,可能导致我国现有饭店结构调整,外商独资、合资及合作饭店会增多,向其他所有制尤其是国有饭店构成攻势,外商合营饭店的总量将会进一步扩张,增加饭店业的对外依存度。但就总体而言,影响不会太大,原因有三:一是饭店业的大门已基本打开,进入者的增加不会过多过快,饭店业现有的开放程度与我方就加入WTO所做承诺无太大差别;二是外商对我国饭店业的投资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已出现,目前已是数量多、分布广,国内的饭店业基本适应了外来竞争,不会产生太多的恐慌 ;三是旅游饭店业的管理在对外开放的过程已基本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因此就这方面的影响而言,酒店业所到的冲击还是较旅行社小。
其次,由于外方的客源网络优势与管理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客源和支付渠道,进而影响行业发展,造成国内旅游利润的流失。特别是对我国旅游市场三大板块,即国内旅游和入境、出境旅游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目前看来,虽未完全打破现有入境组团的市场格局,但随着这些年的逐步对外开放,已经出现了一些有实力的外国旅行社,通过设立控股或独资旅行社,并与国内航空公司及国内拥有股份的饭店、商场、餐厅联手经营的方式,实现入境接待“一条龙”服务,以独揽旅游、接待全程利润。其巨大的网络优势,已开始移植到中国旅游市场并铺展开来。此外,我国旅行社业受地方保护主义和眼前利益的驱动,几乎都是单体经营。国外的旅行社乘我国目前旅行社分立的弱势,挟客源和财力优势,正采取各个击破的蚕食策略,争抢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利润的最大份额。不仅将打破现有的利益分配格局,分掉中方旅行社的部分利益,甚至将组织游客到外国人在华经营的场所消费,赚取消费链上的绝大部分利润,造成国内旅游利润的再度流失。
再次,外商旅游企业必然要从降低劳动成本的需要考虑经营运作的本土化,会借其高薪等利益诱导机制,广揽人才。在拥有客源和管理优势的前提下,形成人才优势,其集合优势更为突出,并最终通过效益优势得以体现,在一定时期内造成我方旅游企业专业人才的流失。正所谓事业兴旺,人才为本。这些年来不少的外资饭店管理集团的挺进、合资独资旅行社的涌现、国内旅游集团化进程的加快等,使得我国旅游人才资源本来就紧缺的矛盾会更加突出,人才已逐渐成为制约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而目前旅游业最为紧缺的人才包括市场促销、旅游规划与开发、会展旅游、度假管理、人力资源开发、项目管理、资本运作等。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人才争夺已越来越激烈。而人才流动随着全球经济化,体制性、政策性、技术性的障碍在大幅度减少,国际人才市场已经形成,因此人才争夺变得越来越合法,越来越容易。一方面外资企业以高待遇、培训、个人发展等优厚条件,以多种方式抢夺人才,我国传统的企业工资制度有一个基本特征,这就是每天生产100个单位的人和生产200个单位的人都拿150个单位的工资。高素质的人拿走的比带来的少得多,而低素质的人拿走的比带来的多得多,以此维持了企业的收支平衡,所以在经济学上称之为“强制混同均衡”。即使到了今天,有不少企业招聘人才时,仍然是只问价格,不问能力。而外商企业用人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优质优价”。他们招聘人才首先考虑的是你能创造出多少价值,然后才考虑付给你多少工资。因此出现了更多的跨国公司与我国企业争夺高素质的人才。我国企业以往拥有的真正优势实质上仅仅是对高质量的人才支付低价格的酬金,即所谓的“价廉物美”。加入WTO以后,这种优势已逐渐消失了,因为“价廉物美”的人才将不会再有了。这无疑令人才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但无论面临的挑战是多么的严峻,我国加入WTO是促进我国经济,特别是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因为它会给我国的旅游业带来许多宝贵的、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这是毋容置疑的。
二、WTO时代我国旅游业的竞争策略
“入世”后由于中国与世贸签署国之间互惠带来的出入境方便性的提高和大量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增加了来华国际旅游客源和商务客源,有利于做大入境旅游市场的“蛋糕”,有利于中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强了我国各行业特别是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这对于我国今后进一步扩大开放、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在未来很长时间里将会起重要作用。旅游行业如果不能顺应形势,增强改革开放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不能按照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来规划我们旅游业的未来发展,不能按照世贸组织规则来规范我们的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我们就会在这个时代大潮中落伍,不但不能抓住良好的发展机遇,而且会坐失发展良机,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正是基于这个分析,我认为我国旅游行业应该采取的对策,主要应从三个方面去考虑:
(一)心态及理念上的转变
首先,我们就应该树立一个开放创新的理念。我国加入WTO,迫使了我国沿海地区乃至全国面临一次新的开放观念的创新浪潮,只有不断调整自身的心态,不断进行开放观念的创新,以开放创新的姿态来顺应我国加入WTO的历史潮流。一方面我国的企业学习外国先进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另一方面管理部门也建立一种营造开放环境,优化投资环境的意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多形式、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资开发主体和经营主体,加快我国旅游业的建设速度。
其次,我们应该完全接受市场竞争的理念。旅游行业对外开放后,外国旅游企业的涌入,分割我国旅游业的收益,加剧我国旅游市场的竞争态势,使本已处于恶性削价竞争的我国旅游企业尤其是旅行社雪上加霜。相当数量的旅行社将面临生存危机。在新的竞争环境下,适者生存。不适应市场的变化而作出调整,结果只有被淘汰。但我们不能将在WTO竞争过程中的这些企业的衰落和倒闭完全归咎于跨国公司或我国加入WTO,只要中国搞市场经济,市场竞争的结果必然是淘汰掉不合格的企业。只有竞争,才有创新;只有竞争,才有发展和效率。
(二)我国旅游业在体制上的转变
首先,我们必须熟悉WTO规则,做到知己知彼。而各级旅游部门也必须加速对国际旅游企业运行方式和管理方法的研究及专业人才的培养,普遍要求广大干部职工学习掌握世贸规则的同时,各级旅游局还要注意培养一批熟悉我国旅游行业情况和法律法规、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掌握世贸组织规则、了解其他国家商业法规和技术标准、最好还要精通外语的专门人才或综合型人才,起码各级旅游局的政策法规、行业管理和外事管理部门要有这样的人才,这样,才能在平时帮助领导把好政策法规研究和出台的关口,搞好对外发布工作,并在一旦发生涉外纠纷时能应付诉讼,打好官司。
其次,要加速企业制度的调整,明晰产权关系,建立以激励机制和效益评估制度改革为中心的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活力,以全面提高其竞争力。同时加速旅游行业战略调整,抓好指导和推进旅游企业改革的工作,包括改组、改制、改造和加强管理。要搞好调查研究,总结一些旅游企业这些年通过改组、改制、改造,改变落后面貌、赢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典型经验,在全行业加以推广。要鼓励各种所有制进军旅游业,对民营企业兴办旅行社,要研究取消限制障碍。要鼓励有实力、有信用的大旅行社收购和兼并小旅行社,推动旅游企业重组,尽快形成实力雄厚的旅游企业集团,逐步实现集团化和网络化。
再次,我国旅游管理部门必须逐渐转变其政府职能,加速旅游行业管理的建设,为旅游市场全面开放后各类旅游企业的公平竞争创造有利的环境。政府的工作重点应放在进一步规范旅游业的市场“游戏”规则,营造公平公开的旅游市场环境,依法维护旅游市场的竞争秩序,懂得利用行业协会或商会解决WTO争端。从入世以来的经验所得,政府管理经济社会的方式方法也要转变。把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权和投资决策权交给企业,把社会可以自我调节和管理的职能交给协会等社会中介组织。在维护我国长远和根本利益的基础上,使有关政策更加符合国际惯例,扩大旅游业利用外资规模。因为在WTO体制下,商会和行业协会不仅可承担许多国际贸易活动中必须但又不宜或难以由政府和企业直接承担的事务,而且在国家间的贸易争端和纠纷中,可以发挥一种缓冲功能,帮助企业和政府利用WTO规则和争端解决机制,维护企业和国家的利益。这从客观上要求进一步加强商会和行业协会的职能,充分发挥其承担政府与企业沟通的中介作用。
(三)我国旅游企业所采取的的具体企业竞争策略
首先,是在打造我国旅游企业自身的品牌方面。在国际社会中,名牌的多少是一个国家产品竞争力的象征,也是一国经济优势和综合实力的体现。现代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品牌经济”,就是以名牌产品去导向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名牌产品和企业集团的规模联动和对市场的辐射,不仅可以以其自身的优势促进企业的优化组合,而且还能有效地带动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我国旅游企业必须围绕品牌市场占有的最大化来寻求产销网络的最佳区域和最有效途径,使我国旅游业能在“跳跃式”发展中壮大起来。可见,品牌战略的实质,就是构建以名牌产品、名牌企业体系为基础的产业链,以名牌的规模效益增加国家的经济优势和竞争能力。因此,我们可以说品牌就是竞争力,就是市场。竞争导向营销的经典竞争策略正是品牌竞争,迅速从简单的资源要素竞争转入品牌经营战略是当今旅游业界的重要任务。当然这一切必须是建立在我国旅游企业为客人提供的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基础之上的,因为产品是市场营销的基础,旅游产品开发的核心就是要充分利用知识、人力、资金等推进要素,挖掘资源潜力,高起点、高品位、高水平地开发和组合设计旅游产品,创造出内容丰富、独具特色、质量上乘、竞争力强的旅游精品,为实施名牌战略奠定基础。使我国的旅游企业通过品牌提高质量,赢得市场。
其次,在旅游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策略方面。我国是一个“人才大国”(人才基数很大),又是一个“人才小国”(专业人才仅占从业人员比例的5.5%,不及发达国家的l/4)。特别是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性人才如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高新技术人才、高层经营管理人才和高级金融保险人才严重短缺。同样,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人力资源求大于供、人才资源供不应求的状况也很严重,一些专业人才非常短缺。我们必须把实施人才战略作为旅游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加大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迅速提高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建立健全人才的培养、开发、吸引、使用的科学机制。因为面对外商旅游企业借其高薪等利益诱导机制,形成人才优势的情况下,新一轮的人才大战已经打响了,人才竞争更趋激烈。因此,我们首先应该确立正确的人才战略思想,加入 WTO、伴随经济全球化,我们所面对的就是人才流动的国际化以及无国界,人才的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是必然趋势。国际化的人才交流市场与人才交流将出现,并成为一种主要形式。超越国界、行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必然要求人才资源管理策略的全球化。人才的价值(价格)就不仅仅是在一个区域市场来体现,它更多的是要按照国际市场的要求来看待人才价值,要以全球的视野来选拔人才,看待人才的流动。
再次,要抓好旅游人才建设工程,提倡平等竞争,而且要体现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即契约化的用人机制、市场化的工资机制、社会化的服务机制。企业更要注重人才竞争市场化。市场化,一方面要求竞争双方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这就是要平等竞争,即市场准入平等、环境平等、规则平等、过程平等、结果平等。另外,要体现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即契约化的用人机制、市场化的工资机制、社会化的服务机制。这就向那些“官员化”的经理人,靠关系、没本事的人敲响了警钟。不进则退,不行就下,这就是市场的法则。平等竞争,向所有的人提供了同等的条件、同等的机遇,在同一起跑线上展示自己。
最后,要改进人才培养的机制,强调开发,以往的人事管理是传统的人事管理,强调“管”,就是围绕着具体的人员招聘、工资、培训等具体工作转。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强调开发,注重从战略目标的层面,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全面而系统地考虑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和人才发展战略。在传统的人事管理中,人事管理机构往往处于企业较低层次的地位,工作停留在招人、管人的具体事务上。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生产力的关键要素越来越多地依赖于脑力,人力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性资源。因此,旅游企业甚至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研究本企业、本地区的发展目标和战略时,应同步或适度超前考虑未来五年、十年的人力配置,从战略的角度来研究人力资源的开发、培养和使用,使企业的人力资源成为企业真正的核心资源,而不是让人力资源被动地反应,甚至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总而言之,旅游人才战略的核心是要解决吸引人、使用人、留住人三个关键环节。为此,企业要创造留人的人才环境,建立和完善符合国际惯例和世贸组织规则的来去自由、待遇合理的人才留动机制,主动吸纳、及时重用的人才引进机制,目标明确、综合激励的人才培养机制,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人才使用机制,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的人才服务体制,才是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