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1. !!结合湖南某地的民俗,写一份旅游开发策划,1000字左右的。
大湘西神秘古城,古苗疆“非遗”大观 湖南省吉首市乾州古城旅游策划案例简述
一、 背景
乾州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首府吉首市区内的万溶江畔,处在大湘西旅游的核心位置,交通便捷,拥有显著的区位优势。
乾州四周环山,中为盆地,有天星河、万溶江从中穿过,形成三陆横陈之势,状如乾卦。乾州古城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民俗风情独特,风景名胜众多,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自然景观方面,有万溶江画舫、九龟寻母等自然生态景观;建筑与设施方面,有青石板古街、古民居群、文庙等独具特色的民族建筑;人文活动方面,有陕甘总督杨岳斌、天津总兵罗荣光等抗击外侮的民族英雄、全国画马四杰之一的张一尊等历史名人以及四月八、游“春”会、巫傩绝技等民族节庆活动。其中,乾州“春”会是湖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烧龙”是乾州古城独有民俗,具有较强的区域影响力和游客吸引力。
二、规划思想
整合、优化、创新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以文化为灵魂,以民俗体验旅游为核心,以休闲度假旅游、购物旅游为主导,最终把乾州古城打造成为湘西神秘文化符号、湘西边城标志,建设成为高品位的、特色鲜明的、富有文化内涵的全省一流、国内知名的民俗体验与休闲度假胜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三、战略目标
1、总体目标(2011-2020)
将乾州古城建设成为省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打造传统文化产业最具竞争力、休闲旅游最美的国内知名的民俗体验与度假休闲胜地,并将其建设成为大湘西核心4A级景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2、阶段发展目标
近期(2011-2012)
以景点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建设核心起步区,使景区初具规模。利用民俗文化体验特色,将景区融入大湘西核心旅游线路。
中期(2013-2015)
将乾州古城打造成为“省内一流旅游目的地”、“4A级旅游景区”、湖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远期(2015-2020)
成为“国内知名民俗体验与休闲度假胜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四、发展战略步骤
近期(2011-2012)
重点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恢复原有城墙、古迹,将宣传重点集中到“神秘文化”“休闲度假”,借势凤凰,逐步打造一个以湘西民俗文化体验为核心,集休闲度假、美食娱乐、旅游购物多种元素于一体的大湘西核心景区。
中期(2013-2015)
丰富景区的产品体系,构建特色的休闲、体验、度假产品,吸引远程客源,通过大量的活动和宣传打造省内一流、中部地区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远期(2015-2020)
进一步完善旅游产品体系和服务体系,旅游方式由观光娱乐为主向休闲度假为主转变,实现旅游产业层级的提升,成为国内知名的集民俗体验与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五、旅游开发总体布局和功能分区
(一)布局立意——蝶舞飞扬
远景精心策划后的乾州景区,从地图上看恰似一只刚刚破茧而出的美丽彩蝶。它褪去了昨日灰暗的外壳,呈现出迷人的色泽和光芒。正以民俗文化为灵魂,借助民俗体验和休闲度假这对迷人翅膀,绕着用万溶江水凝成的翡翠玉带,翩翩起舞,向世人展现醉美的神秘乾州!
我们以“蝶舞飞扬”作为乾州旅游区的分区布局主题,既与规划后乾州旅游景区的实际地形特征相符合,也象征着乾州这片沉寂了千年的古域破茧成蝶,向世人展现出浓郁民族风情的华美蜕变,具有深厚的内涵和丰富的意蕴。
[attachment=523795]
(二)功能分区——一核一江六区四街
一核——即核心游览区,位于古城中部,包括文庙——胡家塘——校场坪——三门开等核心景点。
一江——即万溶江风光带,是优美的霓裳。沿万溶江两岸,主要以河南岸为主,包括码头、休闲绿地、滨水广场、人工沙滩、水上游乐项目等。
六区-----即六个功能分区:
入口综合服务区——古城西城门入口处,包括游客中心、停车场、休闲广场、杨家祠堂、主题雕塑等历史遗迹和景点。
民俗风情展示区——古城南部,包括城隍庙、天后宫、上河街以及河两岸景点、民居。
民俗休闲度假区——古城北部,包括杨岳斌故居附近民居、院落。
时尚美食娱乐区——古城中部,包括古钱庄、原有学校及周边民居等。
民族文化创意区——古城中部,包括百工坊、特色商品街等。
传统苗寨体验区——古城西南部,包括苗王城、璇潭等。
四街——即四条主题街:
民族文化展示一条街——上河街、下河街
传统商铺街——正街(解放路)
特色餐饮、休闲娱乐街——南门巷、北门巷(北正街)
六、乾州旅游整体形象定位
(一)乾州旅游形象基础分析(略)
(二)乾州主题定位
乾州——大湘西神秘古城,古苗疆“非遗”大观
1、梦里湘西倾城色,神秘多姿醉乾州。大湘西神秘古城乾州,在历史的进程中依然保有千年前的容颜,并以纯粹天然勿需雕琢的美丽,为我们构建起一个尘俗之外洁净本真的精神处所。
2、乾州是湘西神秘形象的斑斓呈现,也是集中展示苗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金色殿堂。神秘古城乾州恰如一个美丽的民俗大观园,朵朵“非遗”奇葩竞相怒放、斗艳争奇。
3、该定位以“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园”落户乾州为契机,对乾州古城特色进行了凝炼的概括,侧重展现乾州作为“湘西文化炼丹炉”的神秘边城色彩和深厚文化魅力,强调乾州“非遗”的市场排他性、资源集聚性与产品差异性,从根本上解决了乾州“是什么”,应该“传播什么”,给人“留下什么”的核心问题。
4、走进乾州,漫步“非遗”大观园,将神秘湘西尽收眼底;洗尽尘俗,回归梦中远去的故乡,沉醉于清幽美丽的世外仙境。
(三)乾州形象定位
苗疆魅影,神秘古城
1、魅,是一种极致诱惑色,是乾州带给游客的深层心理感觉。在碧水青山绘就的湘西仙境,在充满传奇色彩的世外苗疆,乾州古城如同一个具有别样风情的神秘魅影,令远方的游人忍不住走近,让走近她的人舍不得离开。
2、乾州之魅,不仅仅体现在神奇秀美的自然景观上,体现在风雨沉淀的历史遗迹里,更体现在浓浓的民族风情和独特的地方风物上,体现在大放异彩的“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园”内。
3、神秘魅惑,极致彰显。乾州,用“非遗”装点神秘风致,以魅惑俘获万千游客心,如红尘外一朵活色生香的花,令人心神摇曳,乐不思返。
4、“苗疆魅影,神秘古城”向游客传递的是乾州古城旅游资源的核心要素和独特亮点,能够唤起人们对湘西神秘文化的由衷向往与美好想象,从而产生对游览乾州的迫切期待感。
七、品牌营销整体策划
品牌营销策划方面采取将产品、价格和促销相结合的目标市场营销策略,运用突出主题、视角多样、形式丰富、四维一体的全方位手段进行整合传播,开展丰富多彩的节庆营销活动,以节庆会展树品牌,以营销活动聚人气,有效狙击目标游客市场,从整体上促进乾州旅游品牌形象的提升,推动景区的健康发展。
八、重点旅游项目概念性策划
[attachment=523796]
1、神秘古韵乾州城
通过恢复原有钱庄、城墙、城门、衙门、校场、传统商铺、民俗风情场所等古迹,从行政、军事、商贸、民居、宗教和教育等方面来展示乾州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和神秘的风情。
产品构成:乾州古城门(西城门)、建新街、乾州厅署(大老衙门)、乾州校场、古城墙、乾州怪街、乾州传统商铺街(老字号街)、古城水街、文庙——乾州风物馆、民俗影视婚庆基地、名人故居展厅、陈渠珍公馆。
2、胡家塘时尚休闲坊
产品构成:古井茶艺馆、胡家塘时尚名品街、胡家塘韵味酒吧群、胡家塘咖啡概念店、胡家塘珍奇古玩店、景观照壁。
3、东正街文化大宅院
产品构成:幽兰山庄、兵战文化广场、文化大宅院、重檐歇山过街楼。
4、上河街民俗大观园
产品构成:湘西民俗文化一条街、城隍庙、苗家对歌台、民俗艺术长廊。
5、下河街绝妙百工坊
产品构成:古酒飘香——酒文化展示区(酿酒作坊、酿具制造作坊、民俗酒家、醉湘西码头等)、旧坊溢彩——传统手工作坊区(竹木作坊、农家糕点作坊等)、传统手工业展示公园(水打伞磨坊、室外DIY手工陶吧创意坊、创意集市、百工坊等)。
6、万溶江水上游乐场
产品构成:万溶江水上流动大舞台、万溶江观光游船、沙滩浴场、水上攀爬区、泼水广场。
7、醉湘西水上老码头
产品构成:码头文化公园、乾州老码头、铁匠码头主题雕塑、万溶江龙舟节大看台、“印象湘西”系列壁画、“天天有爱”浪漫小径。
8、璇潭湾神秘吴王寨
产品构成:吴王寨、夫人池、梦幻苗疆演艺中心、吴八月起义古战场、水上粮仓、“苗家乐”原生态饭庄。
2. 关于大湘西旅游客源调查的课题研究
旅游客源地结构特抄征的研究对袭于旅游产品开发及其营销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大湘西"旅游客源地结构特征及其演变的过程,得出了入境旅游客源集中度高,国内客源集中度较低,客源吸引力在不断增强且呈现出波浪式发展演变的结论,从而为"大湘西"的旅游客源市场开发的营销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
3. 湘西深耕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怎么样
湘西深耕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是2014-05-23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专册地属址位于湖南省龙山县民安街道办事处长沙路(供销大厦对面)。
湘西深耕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33130397090381M,企业法人邓芳,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湘西深耕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民俗文化推广、农副产品经营、旅游产品开发(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湘西深耕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4. 黎族民俗文化可以开发成哪些旅游产品
海南岛是全国最大的黎族聚居地,黎族存在着许多民俗,三月三、版黎锦、对山歌、权竹筒饭、山兰米等都是黎族人民至今仍在过的节日和吃的事物,举例来说,黎锦被称为中国纺织史的活化石,有3000多年的历史,已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单,而黎锦全靠手织完成,织成的筒裙做工非常的精细且具有特色,这个从旅游文化开发的角度来说,就完全可以游客的体验项目,亲手体验这从古老年岁流传下来至今的手艺,相信对于外地游客来说是新鲜且值得一试的,进一步说,黎锦的小玩意,可以参考羌绣的做法。。。。这个只是举例而已了
5. 湘西旅游中的民族节日的开发的文章
湘西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区域,各市州之间有着紧密的地缘联系,同时也是一个多民族的省际边界地区。这里不仅拥有迷人的山水风光,而且有独特的人文景观,旅游资源相当丰富.而本文主要从湘西旅游及资源开发的现状出发,探讨了湘西旅游资源开发中所存在的问题,着重分析了湘西旅游资源开发的机遇挑战和实现如何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一)制定地区旅游开发总体战略规划。旅游业经营跨越省域展开,其开发本身要在高层次总体方案的指导下进行,才能保证区域经营的合理性。为此,必须站在战略高度,采取战略性的措施扶植旅游业,在充分利用天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文化的基础上,依托专门规划机构充分研究论证,紧密结合当地民族特色,制订一个地区旅游开发的总体规划。从资源普查到各地域的效益产生,都要通过区域规划落实到空间,实现旅游项目布局的科学性和计划性。
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布局内容应遵循“两个重点投入,三个重点倾斜”的原则。两个重点投入,一是重点布局风景名胜区和历史文化名城,二是重点设计和布局旅游黄金热线;三个重点倾斜,一是重点向市区及其附近的资源倾斜,二是重点向交通干线及其两则倾斜,三是重点向能纳入环形旅游圈的沿线、沿点及其附近的资源倾斜。总体战略规划不仅仅是景观现状的开发,还要规划到民族风情、民族节庆、民族风味、民族商品等内容。
(二)立足神秘湘西游定位,精心设计旅游项目。有特色才有竞争力和吸引力。发展旅游业的着眼点必须着眼民族特色,立足神秘湘西游的市场定位。一要积极发掘各种民族风情、传统习俗、民间艺术、宗教信仰、人物典故等优秀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使它们更具浓郁的民族性、地方性、区域性而展现在游人面前;二要在开发和建设旅游景点时,尽可能把各民族的传统艺术与民族特色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特别是人工建筑不能因刻意追求现代化而失去民族特色;三要在旅游业的经营上,积极组织旅游者参与并体验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活动项目,如安排游人参加各类民族节日活动,观赏少数民族的歌舞、盛会,从中体味湘西少数民族神秘多彩的生活;四要组织生产适销对路的带有民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和旅游用品,如金银首饰、提袋服装、地毯围裙、本地特产和那些印有风景名胜、有纪念意义的手帕、提包等小饰物。此外,在富有民族特色的交通工具、民族风味食品、传统手工艺品等方面,仍有相当的潜力可挖。同时,利用全州70%以上的旅客要在吉首市停留或中转的有利条件,积极开拓旅游购物市场,建设一座专业的旅游产品市场,销售老爹果王素、苗家银饰、土家腊味、乾州板鸭、河溪香醋等具有民族特色和个性化的旅游产品。
在旅游项目方面可广开思路设计游乐项目。如民族风情旅游项目:对歌、击鼓、骑牛等;民族历史旅游项目:如历史名人考察旅游、文化遗址考察旅游、古官道考察旅游等;民族宗教旅游项目:苗家祭祀考察旅游等;民族贸易旅游项目:利用三月三、四月八等民族传统节日,组织各种形式的物资、商品交流会等。
(三)拓展宣传促销的深度和广度。旅游宣传,要突出其特色和整体性,湘西州应集中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地区整体旅游形象的宣传。在宣传上要突出几个原则:一是唯我独有原则。本地独有的民族风情应大力加以宣传。在游客头脑中形成只有在这个地方才能领略到此种风情的印象。二是有的放矢的原则。旅游宣传必须注重针对性,因为旅游者中包括男女老幼,包括不同地域、国籍、阶层、职业、文化教养和宗教信仰的人,因此,宣传不能一刀切,要充分考虑游客的传统观念、审美情趣、欣赏习惯、思维方式的差异。三是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于所宣传的事物应采取客观的态度,不能夸大,更不能无中生有。对于本地优势的旅游景观、民族风情可以大力渲染,而对于服务质量、交通设施,饭店接待条件的宣传则要掌握分寸,如果宣传失实,就会造成游客的失望和不满,影响今后业务的进一步扩大。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正确处理好保护和开发的关系。一是各景区(点)要把保护放在首位,在保护中开发,通过开发促进保护。如德夯风景区要保护原生态的自然民俗景观,加快主游道的建设和民居的改造;乾州古城要加大修缮保护力度,挖掘历史文化财富。二是加快高档次接待服务设施建设。发挥吉首市作为湘西旅游中心城市的优势地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建设一批高档次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
(五)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一是加大综合执法力度。成立旅游综合治理办公室,从工商、交通、公安、卫生、物价等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综合执法,加强监管力度。二是成立行业协会,促进自律,引导旅游企业以旅客为中心,诚信服务,诚信经营。
6. 湖南湘西民俗旅游发展的现状
湖南民俗发展的现状
1、各具特色的服饰、饮食、居住习惯
湖南各民族服饰格式各异,有着独特的地方性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如湘西苗族女子的服饰艳丽多彩,精美绝伦. 苗家姑娘生来个个眉清目秀,丽质盈盈,饰以盛装,更加娇艳妩媚。盛装打扮的凤凰“苗家新娘”,头戴青帕银凤冠,苏山耳环吊两边,颈围银项圈,身挂银披肩,满襟绣花又滚边还配银铃银链银牙签。苗家女子喜佩的服装饰品——银饰,全由苗族银匠精心设计、手工制成,不仅造型精美,且种类繁多,各具特色。除耳环、项圈、手镯、戒指外,还有牙签、银披肩、银冠、针筒等。以牙签、银披肩最富特色。大而重者饰项圈,大项圈重约2公斤,四棱绕如螺旋,恰似青藤缠树。"有客到我家,不敬清茶敬油茶"是侗族的规矩。江华瑶族的糯米甜酒、苗族的过寨酒、苗歌苗舞无一不乘载着少数民族的热情与好客。。各地区的特色小吃也应有尽有:长沙的臭豆腐、邵阳的猪血丸子、益阳的擂茶、湘西的酸粑粑等等,也颇具特色。建筑的风格独树一帜,土家族风格迥义的吊脚楼,山野式"楼阳台"、单檐悬挑、屋面反翘、名"飞檐"、通风向阳、干爽清新。山寨吊脚楼掩映在绿树翠竹中,富有大自然风光美。如吉首峒河街,凤凰沱江沿岸、王村古镇、茶洞边城及龙山洗车河等,历来都引起中外旅游者极大兴趣。侗家人喜聚居干栏式房屋,每个村寨周围有寨门、凉亭、风雨桥、鼓楼,很有特色。目前,这些文化世俗也逐步被人们所挖掘出现在一些民族风情园中,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和认同,收到了理想的效益。
2、丰富的民俗旅游节庆
湖南是多民族聚居地,自古就有丰富的节庆文化。土家族的赶年、苗族的芦笙节、瑶族的盘王节、侗族的花炮节、回族的宰生节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有较高的开发和旅游价值。值得一提的是现已开发的浏阳国际烟花节、岳阳以及沅陵的龙舟节、怀化的歌会节、绥宁的中国四八姑娘节,石门的柑橘节等,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渗透着浓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这些现代节庆活动,在传播文化、促进旅游,扩大各地的知名度、树立各地的旅游形象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而深远的作用。
3、精彩纷呈的民间歌舞
湖南土家摆手舞、白族仗鼓舞、苗族猴儿鼓、土家薅草锣鼓、茅古斯舞、八宝铜铃舞和傩戏等堪称"地方民族戏活化石",“茅古斯"是土家族最古老的舞蹈,被中外的戏剧界称为是人类戏剧文化的"活化石"。曾培养出著名歌唱家宋祖英的湖南省民族歌舞团对古老民族歌舞文化进行发掘和整理,彭昌兴、胡明珠、杨天解、麻晓玲等著名民族艺术家经过长期艰苦的再创作,于2005年排演出大型民俗旅游歌舞《土风苗韵》。<<土风苗韵》通过"祈福篇"、"风情篇"、"婚俗篇"再现土家族、苗族人民爱家乡、爱生活、热情好客的赤子情怀。其中"祈福篇"精选"梯玛舞"、"圣女取火舞"、"茅古斯舞"、"咂酒舞"等原生态舞蹈,演绎大湘西悠久的历史、图腾、祭祀和习俗。《风情篇》选取《打粑粑》、《抢头水》、《背山》、《苗族恋歌》等生活场景,展现大湘西民族气质。《婚俗篇》则完整演示土家族、苗族独特婚嫁习俗,哭嫁、骂媒、扮娘、迎亲、颠轿、跳筛、圆婚、祝福,妙趣横生。整台节目苗歌、祭祀歌、无词歌、恋歌、婚嫁歌、敬酒歌音乐自然流淌,令现代人心驰神往。
7. 湘西宇荣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怎么样
湘西宇荣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是2017-10-16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注册成回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答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湖南省泸溪县武溪镇朝阳社区建设路167号一单元201室。
湘西宇荣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33122MA4M6J5R1W,企业法人宋淑梅,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湘西宇荣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湘西宇荣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8. 民俗歌舞文化资源开发成旅游产品有何见解
近年来,随着民族文化旅游的兴盛,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也日益凸现。不合理的旅游开发会给旅游地的民族文化带来许多消极影响和负面效应,如民族文化的表面化、庸俗化、商业化等。强调在保护中开发,结果是既开发不好也保护不了,强调在开发中保护,结果是只开发不保护。在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如何与旅游结合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慎重对待的问题,既要考虑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又要有利于旅游的经济开发。因此,为了进一步探讨贵州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这一问题,有效解决贵州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贵州世居民族研究中心和贵州省民族研究学会于2005年9月25日在贵阳花溪共同举办了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研讨会。
出席这次会议的人员有贵州民族学院、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贵州省旅游局、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贵州省文化厅、黔东南州旅游局的领导,贵州世居民族研究中心和贵州省民族研究学会有关专家,贵州单一民族研究学会的代表共80余人。与会的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畅所欲言,紧扣民族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采取专家发言、专家点评的方式,活跃研讨会的气氛,多角度地为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问题献计献策。现将此次研讨会的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一、存在问题
研讨会上,各专家学者认为,贵州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贵州省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存在若干误区
l、对贵州省民族文化总的家底不清楚,许多搞贵州省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专家各有一大套,但都是不甚了了,知其然而已。2、对贵州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中,什么是可以开发的民族文化资源,什么是不能开发的民族文化资源,什么是要讲究方式方法才能开发的民族文化资源,什么是应该严格禁止开发的民族文化资源,大多没有弄懂。3、贵州省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所谓市场运作。这是商人的智慧,在这种商人的智慧中,不论什么民族,什么文化,什么保护,只要政府给他特许权,只要可能,都可以进行交易。4、为了旅游开发,对贵州省民族文化进行所谓的包装。对民族文化事象乱取名字,乱作所谓商品性的解释,把这种包装称为所谓的“创意”。5、伪民俗现象严重。有几种表现:第一,是基层的文化人从根源上制造出伪民俗。第二,是为了迎合旅游者的口味,在原有的民俗的基础上“瞎编”的伪民俗。第三是所谓的开发者为了降低成本,自己想当然的编造。第四,是为迎合某些旅游者猎奇的心理和低级趣味,有意夸大民俗文化中某些部分,如性、暴力、血腥、奇婚异俗等等。6、掠夺性开发。一个地方“热”了,旅游团队一来,吃了,喝了,住了,看了,玩了,最后走了。一个旅游过程完成,村民们以自己的民族文化作为这场“生意”的资本投进去,与旅游组织“合伙”做这场“生意”。民族文化可以说是这场“生意”的基本本钱,但村民们却拿不到利润的10%,可以说这是对民族文化的掠夺。7、扶贫性开发。有时侯,贵州省的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是打着“扶贫"的旗号来进行的,看某个地方穷途末路,没什么指望,就搞一下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这种指导思想下的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投资的基础是同情,而不是正常情况下的理性认识。结果是“自己热闹”一阵完事,既浪费了金钱,也影响了旅游开发的形象。8、干涉性开发。在贵州省的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过多地干涉当地的民族文化的正常进行和旅游地民众的生存和发展权利。9、理不顺开发与保护的关系。面对一个民族文化事象,弄不清楚它的文化性质,也弄不清楚它其中能开发什么,不能开发什么,自然也就理不顺正常的开发与保护 的关系。
(二)原生态文化保护模式的局限性
l、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的局限性:现行法律、法规没有保护原生态文化的规定,也没有现成的法律保护体系。2、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保护模式的局限性:保护面较宽,有17个方面。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要求,又成为圈地式的保护,不利于与外界的交流。3、生态民俗文化区保护模式的局限性:城市化现象严重,民族文化特征不突出。4、生态博物馆保护模式的局限性:凝固、定格与发展相冲突。5、民俗民间习惯法保护模式的局限性:仅对社区内的人起制约作用,对社区以外的人起不到制约作用。6、旅游开发保护模式的局限性:开发者、管理者缺乏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知识的了解,政府有关部门往往也是想当然。
(三)民族旅游开发给民族社区带来的负面影响
l、古雅淳朴的民俗民风商品化。2、社会价值观的改变。3、社会道德风尚的退化。4、流失了某些传统技能及工艺品设计图案包含的意义。
二、对策建议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研究,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在可持续发展、文化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旅游等思潮的影响之下,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学术研究,都会面临许多机遇和挑战。如何使旅游业的发展和当地社区的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相一致?如何使旅游业的发展和当地民族社区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如何通过保护民族社区的传统文化和自然环境资源以促进旅游业在该社区得以持续发展下去?这是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因此,结合贵州实际,与会的专家学者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一)很好地认识民族传统文化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
必须基于对文化内涵及文化特性的最充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根据文化具有消减性、传承性、变异性等特征,清醒地认识到文化保护的两条基本途径:一是对于那些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即在现代化过程中很可能消减的文化质因素,应该对其实行静态的保护方式,也对这些文化质因素加以挖掘、收集、整理,然后以文字、文物、图片、遗址、录音录象带等形式保护起来;二是对于那些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文化质因素则应对其进行动态的保护,即对其加以整合,并在专家、政府有关部门的引导下,用现代的主体价值观之一——市场,来生成一种基于传统又有所发展创新的文化。科学合理的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就是对民族文化的动态保护。这两条途径必须同时并举,否则文化的保护就是残缺的、不完全的,未来的人们也很难从立体的角度去全方位地认识一种文化,更难体会到文化多样性的历史韵味。
(二)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保护和传承民族原生态文化
1、对于那些脆弱的原生态文化要采取积极的保护措施。要全面贯彻执行《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并落实到旅游开发的每一项环节,实行保护为主、合理开发的原则。
2、旅游开发要多发掘多渗透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尽可能让都市服饰和现代歌舞远离各个民族风情旅游景点,还这些景点传统的民族风情旅游。3、强化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让那些远道而来的游客真切感受到各民族人民朴实善良、热情友好。
(三)正确处理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与一般的开发项目不同,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投资大,投资论证评估难,开发涉及政府、投资商、民族文化主体以及科研等部门的方方面面,这些方面缺一不可,因此一定要摆正主次关系。政府的角色应该主要在于旅游景点的宏观布控,在于给予资金项目支持、政策引导、媒体宣传以及动用其职能有效地协调各方面的关系等;投资商则是出开发资金,并对景区的开发和利用进行管理;民族文化主体是开发的关键因素,应该主动自觉地配合好政府、科研部门和投资商挖掘、开发本地区本民族文化质因素;科研部门则应充分利用自己文化研究的优势,对开发对象进行论证并给予科学的定位,在开发、经营过程中继续观察指导,在理论上进行适时的修正并指导开发经营活动。
(四)正确认识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面对现代文明的强烈冲击,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备受人们的关注。现代化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一种过程,因此不存在要不要“现代化”的问题,现代化是传统文化必然的存在形式;由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是变化着的,产生于特定生存环境的民族文化也就不可避免地要随之产生变异,要想“原汁原味”地加以保护既不可能也不应该,只能保留它的神韵。虽然出现了旅游业开发到哪里,哪里的传统风貌会急剧改变,从而令旅游者大失所望的现象,但也应该认识到,当地的居民趋于现代化的生活方式、趋同现代化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并非是人为能改变的。不能因为开发民族文化旅游,就要求所有的社区居民一律保持传统面貌,希望其生活方式永远守旧。但是,通过旅游业合理、科学的开发,既可保持民族文化特色,又能满足现代人旅游的需要;文化的现代化必须以民族文化为基础,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剔除其糟粕,在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
与会者认为,旅游发展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如何减少旅游者的进入对旅游地民族文化的剥蚀,民族社区的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示范效应和憎畏感的演化过程,以及其他旅游人类学问题,都需要着手进行认真的适度超前的研究。因此,作为从事民族研究的科研工作者,需要建立特定的概念体系,来规范涉及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和管理的学术研究,使各自独立的研究能够交流到更加广泛的领域,并发挥其更大的应用效益,同时增加民族学、旅游学、资源学等学科的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