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旅游发展新规划图
❶ 发展池州旅游产业相关具体措施
今年以来,池州市旅游业发展可谓是“好戏连台”:4月16日,池州市人民政府与正大财富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签署池州平天湖旅游度假区整体合作框架协议。按照协议,双方合作成立池州市财信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并将分两期投资共同开发平天湖风景区;7月16日,安徽省政府在黄山市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成立皖南旅游文化示范区,池州将与示范区内其它五市一县携手加快推进皖南地区的旅游国际化进程,把皖南地区真正建设成为安徽的旅游龙头,华东的旅游中心,中国的旅游名牌,世界的一流旅游目的地。
其实,这一幕幕上演的“大戏”不过是蓬勃发展的池州旅游业的一个片段。今年以来,虽然池州旅游市场遭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由于组织有方,应对及时,措施有力,旅游经济实现“逆势飘红”。1至6月份,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46.8万人次。其中,接待入境游客109818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8.14亿元,同比增长35.5%,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
高层推动 加快旅游产业化进程
池州境内,名山胜水不计其数,众多人文景观,底蕴深厚,独具风格。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连点成线,连线成片,与黄山、太平湖等众多景区遥相呼应,共同组成了皖南旅游经济圈。但在撤地建市前,池州旅游业发展步伐缓慢,产业化程度低,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没有转换成产业发展优势。
安徽省委、省政府对包括池州在内的大皖南国际旅游区的发展十分关心,及时作出了加快建设以黄山、九华山为重点的世界级旅游胜地,推进旅游国际化进程,促进皖南大开放的重要决策。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曾多次到池州考察,对以九华山为龙头的池州旅游经济发展寄予厚望,明确提出要“把九华山建设成世界级旅游胜地、国际性佛教道场,把池州打造成为皖江首选、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
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坚定了池州人民加快旅游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近年来特别是近三年来,市委、市政府以建设旅游强市为目标,全面实施“大九华、大旅游、大产业”发展战略,不断加快以九华山为龙头的全市旅游开发和建设,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进程,努力推进池州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的转变。
2001年,在安徽省政府编制的“两山一湖”旅游发展规划正式出台后,我市于2002年10月聘请同济大学编制《池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并于2004年初通过评审并经市政府批准实施。同时各县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及《九华山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修改稿)》先后完成,花台景区、牯牛降生态旅游、秋浦河景区、大王洞等各重点景区景点的开发规划也先后通过评审。2007年,我市制定了池州市“十一五”旅游产业振兴规划和2007年旅游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十一五”末,实现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1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30亿元;力争达到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80亿元;实现旅游收入对GTP的贡献率在25%以上。从总体规划到振兴规划再到年度行动计划,发展的目标越来越明确,任务分解越来越细化,政策保障和激励措施越来越完善,池州旅游业正一步一个脚印,以坚实的发展步伐朝着旅游强市目标迈进。
剪杂除芜 “龙头”焕发勃勃生机
池州景区景点犹如群星闪烁,而九华山就是最耀眼的“月亮”。如果说一个个景点就像一枚枚棋子,那么九华山正成为运筹帷幄的棋手;如果说一个个景点是龙身,那么九华山就是池州旅游当之无愧的龙头。
1979年,作为第一批全国重点风景名胜,九华山风景区正式对外开放,从而拉开了九华山旅游发展的帷幕。随着30年旅游市场的开发和发展,大量流动人口迁入,景区内擅自修建房屋现象变得突出,“莲花佛国”的清静逐渐被无序的市场喧闹所淹没,过度地开发已让九华山这个全市旅游业的“龙头”不堪重负。
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九华山风景区管委会在山下开发建设柯村新区,并对山上九华山单位进行搬迁,对建筑进行拆迁:首先搬迁山上的管理机构,接着是职工,最后是居民、驻山单位和接待服务设施。目前,九华山风景区党工委、管委会及公检法、财政、城建、税务、工商、金融等管理机构已全部下迁到山下柯村。同时根据规划,先后拆除芙蓉庄、祗园城两个集中个体经营的市场、百岁宫至肉身宝殿沿线、凤凰松至天台沿线摊点、商棚,结合接客市场的全面规范,致使核心景区的个体工商户数量锐减,使景区行业布局趋于合理。今年,九华山在总结前几年拆迁整治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山上拆迁整治工作力度。肉身殿北大门地段是九华街的核心地段,但该地段建筑拥挤不堪,影响景观效果。今年7月,九华山正式启动肉身殿北大门地段环境整治,到目前为止,该地段房屋基本拆除完毕,不久这里将建设一座广场。
山上做减法,山下做加法,让九华山这个全市旅游发展的“龙头”剪杂除芜,强身健体,焕发出勃勃生机。2007年,九华山进入首批国家级5A风景区行列,并荣获中国十大“佛教文化旅游胜地”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两项殊荣。2009年3月,九华山风景区被命名为第二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今年,虽然遭遇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九华山旅游经济却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上半年,九华山累计接待游客172.4万人,实现旅游收入16.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31%和12.65%。
共打“九华”牌,全市旅游资源开发如火如荼
池州境内,名山胜水不计其数,以九华山、牯牛降、升金湖、蓬莱仙洞等为代表的众多自然景观,特色浓郁,品位较高;以莲花佛国、杏花村、秋浦仙境为代表的众多人文景观,底蕴深厚,独具风格。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连点成线,连线成片,形成了一个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市。
但是由于交通限制,这些资源在以前并没有给池州带来多少好处。随着沿江高速、合铜黄高速、安景高速、铜九铁路及沿江城际铁路完工或开工建设,九华山旅游机场、池州长江大桥筹建,池州的区位优势初步显现,发展旅游正当其时。近几年来,个体、外资、联户、国企等各类资本蜂拥而至,在池州大地形成了旅游资源大开发热潮和全社会大力发展旅游、发展大旅游的氛围。
2008年,东至县香隅镇农民汪实华瞄准了大景高速开通后带来的市场机遇,在火车站站前区选择了上千亩荒山、渔场,将前些年做生意赚的钱全部投入其中,建设了一个现代农业观光、休闲旅游、禽类水产养殖、生态园林建设为一体的农业综合开发可持续发展的度假村———清水湖畔,并于2009年5月1日正式开业。
汪实华的清水湖畔仅是我市旅游业大发展的一个缩影。匈牙利籍华人詹晓荣慕名池州杏花村古迹胜地,在城西复建杏花村;浙商苏文明、牟国量在城东开发平天湖旅游度假区;九华山管委会与安徽省投资公司、嘉润集团签署协议,分阶段对环九华山风景区的交通等基础设施进行战略投资;东至县通过招商引资由南京梅花饮料食品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的仙寓山·南溪古寨旅游区已成为该县又一热点。
做大旅游业,需要有一个品牌作为切入点,而作为池州旅游业“龙头”的九华山,无疑是各县区发展旅游业需借助的一张“王牌”。青阳县主动与九华山核心景区对接,突出佛教文化、生态风光、人文景观等特色,对县内景区进行了开发包装,推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精品”。同时,以打造皖南重要旅游接待基地为目标,强力推进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近两年来,青阳县共实施市政建设项目40余个,目前城区面积已经扩至6.5平方公里,较5年前扩大了一倍;贵池区按照“立足主城区,对接九华山,发展城乡游”的工作思路,坚持以旅游产品建设为中心,景区开发取得重大进展。九华天池、石门高、杏花村二期、秀山门博物馆二期、华丽现代农业旅游观光园五大旅游产品建设快速推进,除石门高景区外,其他四大景区年内有望实现对外开放。九华山旅游集团还实施“走出去”战略,收购贵池区秋浦胜境景区,对景区实行控股经营。九华山还就势联合了周边一些景区的旅游资源,打通景区间旅游通道,串点连线,使过去分散的力量强强联手,形成整体优势,逐步改变九华山“佛强景弱”、“山强水弱”现状。
目前,池州市旅游项目列入全市“583”重点工程的共42个,总投资86亿元,列入省“861”行动计划项目23个,总投资50.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4.3亿元。九华山风景区大铜像工程、花台索道,平天湖旅游度假区、杏花村文化园、九华天池、九华河旅游观光带、秀山门博物馆二期工程等旅游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九华山中心大酒店、大王洞索道已建成运营,龙溪山庄、平天湖明珠大酒店等6个高级酒店建设正在积极推进。
❷ 池州市在未来有可能会跨江发展吗
池州市在未来有可能会跨江发展。我在这里分析一下(全部是自己手写的,个人观点,希望对您有一个参考)。
一、从历史沿革来讲,池州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在古代政治上虽然不是中心,但在地方也是比较不错的。另外,其文化底蕴是非常悠久的。
二、从旅游发展、生态环境发展来看。池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市区生态环境良好,比起工业城市环境要好的多,适合宜居。尤其是九华山这座著名的国际佛教圣地,是安徽两山一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安徽省呼声仅次于黄山的著名自然风景区,2010年九华山旅客量已经超过黄山2倍,成为安徽省旅客量最大的自然风景区,在安徽省的旅游经济中,占了重要的地位。与全国风景区相比,九华山排名也是非常靠前的,在宗教文化中是非常重要的道场。
三、从区位优势来说。近几年,安徽省政府搞了不少的政策,提出要发展安徽长江沿岸几个港口城市。过去一段时间,安徽省政府一直把经济中心放在省会合肥(合肥并没有什么独特的资源,但是它毕竟是省会,在政治上的干预和领导下经济必然会优先发展,这个没有办法,不然合肥也不会发展的这么快,其区位优势、空间格局不如芜湖)以及北方的几个工业城市。近几年合肥在迅速发展,但是北方几个城市发展速度依然比较缓慢,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也反应安徽省政府对安徽城市发展的定位也有一定的欠缺,忽略安徽长江流域几个港口城市的发展实乃错误之举。从区位优势来说,安徽长江流域的几个港口城市(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明显比安徽北方几个城市的区位优势要明显的多,在空间发展格局上优越比较大。同时,池州市靠近长三角,是泛长三角、参与长三角经济转移协作的核心城市之一。
四、交通运输建设方面。池州市是皖江城市、长江中下游西边的中心,也是安徽省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拥有长江天险、滨江港口,通航可东至南京、上海,西至九江、武汉,成为航运黄金水道的连接点,分散点。目前,池州市正在大力建设各类一级、二级港口,其中船舶制造行业在迅速发展。池州是的高度公路网已经铺开。池州市的长江公路大桥已经开工建设,规划与安庆枞阳县地域对接,也是济祁高速公路(济宁-池州-景德镇)的组成部分,是池州市与长江北岸连接的重要快速通道,加强了池州市与合肥市以及安徽北方工业城市的交通对接、经济贸易的快速联系。另外也是池州市跨江发展的重要举措。九华山飞机场已经开通运营,机场按4D级规划,目前按4C级建设,保留建设为国际大型机场。拟开通北京、广州、厦门、海口、烟台、哈尔滨、西安、成都等区域中心城市航线,适时开通韩国、马来西亚、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包机。铜九铁路(武汉-九江-池州-铜陵-南京-上海)已经开通运营,它是连接东部与中西部的又一重要快速公路网通道。宁安城际铁路(安庆-池州-南京-上海),全长257公里,设计时速250km/h,规划运输能力为日发送旅客列车125对。工程投资估算总额257.02亿元,池州至南京、上海旅行时间可分别缩短至1小时和2小时,大大缩短了沿线及长三角各中心城市间的时空距离,对完善地区交通运输结构,密切各城市间及对外交流合作,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池州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五、从国家政策来说。池州市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级)核心成员之一,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轴线,是我省目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增长极城市之一。其中,江南产业集中区是参与泛长江经济协作转移的试点区,是池州市及安徽经济发展的龙头经济区之一。另外国家级池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池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级前江工业园区等经济发展较快。
综合以上,池州市还没有理由要跨江发展,这里要补充一下。池州市尽管有以上的优势,但是池州市是山区城市,管辖的面积大,但是市区可发展的空间比较小,在大发展、大建设的前提下,土地的利用是相当迫切的。参照南京,上海,武汉,哪个城市不是跨江而治?既然修建了长江公路大桥,必然会跨江发展的,这是必然也是趋势,只不过时间没到,先要看池州市长江南岸发展的如何。我相信未来,池州市必然会发展成为二线城市,不久的将来也会成为一线城市。不仅是经济发达,而且生态环境依然良好、城市建设水平都相当的高端化、国际化。
❸ 池州大渡口未来规划
把大渡口划分给安庆都说一百年了 ,还是这样 ! 什么时候划分给安庆在谈规划
❹ 池州市贵池区、秋江街道未来规划如何
秋江那边暂时估计不会有大动作!
❺ 说一说安徽池州的资源,区位优势和经济发展前景
池州不需要引进任何的工业生产线 池州的亮点就是在它的城市生态环境上区位优势 池州离浙版江一带很近权 靠水 航运应该有能力发展 还有其附近的牯牛降 九华山 等景点 都可以带来无尽的旅游资源当然所有的优势 我认为最 吸引人的 就是它的城市环境安徽将把池州打造成 第2个 杭州~
❻ 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规划
【东部经济园区】
总体规划控制面积40平方公里,规划建设面积26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完备,已实现“九通一平”。 区内拥有长江岸线20公里,建有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池州新港区,常年可停靠万吨级船舶,并设有海关、边防检查、出入境检验检疫等口岸联检机构。已逐步形成电子信息、新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集群。
【西部集中示范区】
位于济祁高速两侧,宁安城际铁路以北,秋浦河以西,西北至长江。规划建设面积75平方公里,起步区15平方公里。
❼ 安徽池州近几年发展如何
几年,池州的发展让人震惊,相比过去,一个小县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等城市框架内已拉开容了,可以说是日新月异。许多国字牌的冠冕落到了我们池州,象国家旅游城市、中国最具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城市、中国第四批金融生态城市等桂冠。我作为一个池州人,感到自豪和骄傲。为池州有这样一个能干的市长感到高兴.最近又听说,九华山机场项目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批准,城际铁路也立项建设了,还有东九高速公路已立项了,相信池州未来的发展更加美好,我们共同努力吧,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同时我想向市长大人提一个建议:要大力度地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多引进一些能形成经济增长点的工业大企业、大项目,为池州又好又快发展谋取更大的空间。
❽ 安徽池州以后的发展大吗是个什么样的城市
要看哪个方面了。
池州如今是以旅游为发展中枢的城市,因其有九华山、大王洞等一系列风景区,素有千载诗人地的美称。特别是九华山为佛教名山,吸引了国内外的大批游客。
工业相较而言比较落后,池州的工业区少,里面额企业更少,不过随着东部产业转移,我想,池州还是会发展一些工业的,只是这些工业多半是有污染性的。
而农业也只是人工的精耕细作,再加上人口不多以及山地较多,顾不能成就大农业的发展趋势。
就现在而言,池州的第三产业居多,大家熟知的也就是些大酒店、大超市等服务性行业。而工业产值在政府财政收入里占的比例不大。
总得来说,池州是个有发展前景的地方,最近十年的变化非常大,而且来池投资的企业也越来越多。加之池州以九华山为中枢,大力发展旅游业。要是政府能够合理的区域划分,配置资源,那么旅游业将带动这个江南城市稳步前进。
单从城市而言,我觉得池州环境还算可以,我在池待了四年,觉得这是个可以生活的地方,环境好,空气清新,小城市,相较于北京上海多了份宁静,在城区生活,要是有份安稳的工作,有点小钱,那就真的是安逸不得啊。
总结:池州,江南小城,环境好,风景秀丽,城区中间就有条清溪河贯穿其中,堤岸杨柳依依,工农业现在发展甚少,但服务业发展迅猛(旅游、酒店为主)。但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经济会越来越好。
简单介绍这么多,有需要再帮您解决。谢谢。
❾ 贵池区高龄拆迁规划图
今年以来,池州市旅游业发展可谓是“好戏连台”:4月16日,池州市人民政府与正大财富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签署池州平天湖旅游度假区整体合作框架协议。按照协议,双方合作成立池州市财信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并将分两期投资共同开发平天湖风景区;7月16日,安徽省政府在黄山市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成立皖南旅游文化示范区,池州将与示范区内其它五市一县携手加快推进皖南地区的旅游国际化进程,把皖南地区真正建设成为安徽的旅游龙头,华东的旅游中心,中国的旅游名牌,世界的一流旅游目的地。
其实,这一幕幕上演的“大戏”不过是蓬勃发展的池州旅游业的一个片段。今年以来,虽然池州旅游市场遭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由于组织有方,应对及时,措施有力,旅游经济实现“逆势飘红”。1至6月份,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46.8万人次。其中,接待入境游客109818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8.14亿元,同比增长35.5%,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
高层推动 加快旅游产业化进程
池州境内,名山胜水不计其数,众多人文景观,底蕴深厚,独具风格。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连点成线,连线成片,与黄山、太平湖等众多景区遥相呼应,共同组成了皖南旅游经济圈。但在撤地建市前,池州旅游业发展步伐缓慢,产业化程度低,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没有转换成产业发展优势。
安徽省委、省政府对包括池州在内的大皖南国际旅游区的发展十分关心,及时作出了加快建设以黄山、九华山为重点的世界级旅游胜地,推进旅游国际化进程,促进皖南大开放的重要决策。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曾多次到池州考察,对以九华山为龙头的池州旅游经济发展寄予厚望,明确提出要“把九华山建设成世界级旅游胜地、国际性佛教道场,把池州打造成为皖江首选、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
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坚定了池州人民加快旅游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近年来特别是近三年来,市委、市政府以建设旅游强市为目标,全面实施“大九华、大旅游、大产业”发展战略,不断加快以九华山为龙头的全市旅游开发和建设,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进程,努力推进池州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的转变。
2001年,在安徽省政府编制的“两山一湖”旅游发展规划正式出台后,我市于2002年10月聘请同济大学编制《池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并于2004年初通过评审并经市政府批准实施。同时各县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及《九华山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修改稿)》先后完成,花台景区、牯牛降生态旅游、秋浦河景区、大王洞等各重点景区景点的开发规划也先后通过评审。2007年,我市制定了池州市“十一五”旅游产业振兴规划和2007年旅游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十一五”末,实现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1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30亿元;力争达到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80亿元;实现旅游收入对GTP的贡献率在25%以上。从总体规划到振兴规划再到年度行动计划,发展的目标越来越明确,任务分解越来越细化,政策保障和激励措施越来越完善,池州旅游业正一步一个脚印,以坚实的发展步伐朝着旅游强市目标迈进。
剪杂除芜 “龙头”焕发勃勃生机
池州景区景点犹如群星闪烁,而九华山就是最耀眼的“月亮”。如果说一个个景点就像一枚枚棋子,那么九华山正成为运筹帷幄的棋手;如果说一个个景点是龙身,那么九华山就是池州旅游当之无愧的龙头。
1979年,作为第一批全国重点风景名胜,九华山风景区正式对外开放,从而拉开了九华山旅游发展的帷幕。随着30年旅游市场的开发和发展,大量流动人口迁入,景区内擅自修建房屋现象变得突出,“莲花佛国”的清静逐渐被无序的市场喧闹所淹没,过度地开发已让九华山这个全市旅游业的“龙头”不堪重负。
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九华山风景区管委会在山下开发建设柯村新区,并对山上九华山单位进行搬迁,对建筑进行拆迁:首先搬迁山上的管理机构,接着是职工,最后是居民、驻山单位和接待服务设施。目前,九华山风景区党工委、管委会及公检法、财政、城建、税务、工商、金融等管理机构已全部下迁到山下柯村。同时根据规划,先后拆除芙蓉庄、祗园城两个集中个体经营的市场、百岁宫至肉身宝殿沿线、凤凰松至天台沿线摊点、商棚,结合接客市场的全面规范,致使核心景区的个体工商户数量锐
很高兴回答楼主的问题 如有错误请见谅
❿ 安徽池州市的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池州市的大发展发展已是必然。我在这里分析一下(个人观点,希望对您有一个参考)。
一、从历史沿革来讲,池州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在古代政治上虽然不是中心,但在地方也是比较不错的。另外,其文化底蕴是非常悠久的。包括李白、陶渊明等人都感叹赞扬池州市的山水、文化历史等。
二、从旅游、生态环境发展来看。池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市区生态环境良好,比起工业城市环境要好的多,适合宜居。尤其是九华山这座著名的国际佛教圣地,是安徽两山一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安徽省呼声仅次于黄山的著名自然风景区,2010年九华山旅客量已经超过黄山2倍,成为安徽省旅客量最大的自然风景区,在安徽省的旅游经济中,占了重要的比重。与全国风景区相比,九华山名气也是非常靠前的,在宗教文化中享有较高的声誉。所以池州市可以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多渠道增加旅游财政收入。
三、从区位优势来说。近几年,安徽省政府搞了不少的政策,提出要发展安徽长江沿岸几个港口城市。过去一段时间,安徽省政府一直把经济中心放在省会合肥(合肥并没有什么独特的资源,但是它毕竟是省会,在政治上的干预和领导下经济必然会优先发展,这个没有办法,不然合肥也不会发展的这么快,其区位优势、空间格局不如芜湖)以及北方的几个工业城市。近几年合肥在迅速发展,但是北方几个城市发展速度依然比较缓慢,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也反应安徽省政府对安徽城市发展的定位也有一定的欠缺,忽略安徽长江流域几个港口城市的大发展实乃错误之举。从区位优势来说,池州市是安徽省南端的大门、咽喉之地。安徽长江流域的几个港口城市(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明显比安徽北方几个城市的区位优势要优越,在空间发展格局上优越性比较大。同时,池州市靠近长三角,是泛长三角、参与长三角经济转移协作的核心城市之一。
四、交通运输建设方面。池州市是皖江城市、长江中下游西边的中心,也是安徽省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拥有长江天险、滨江港口,通航可东至南京、上海,西至九江、武汉,成为航运黄金水道的连接点,分散点。目前,池州市正在大力建设各类一级、二级港口,其中船舶制造行业在迅速发展。池州市的高度公路网已经铺开。池州市的长江公路大桥已经开工建设,规划与安庆枞阳县地域对接,也是济祁高速公路(济宁-池州-景德镇)的组成部分,是池州市与长江北岸连接的重要快速通道,加强了池州市与合肥市以及安徽北方工业城市的交通对接、经济贸易的快速联系。另外也是池州市跨江发展的重要举措。九华山飞机场已经开通运营,机场按4D级规划,目前按4C级建设,保留建设为国际大型机场。拟开通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厦门、海口、烟台、哈尔滨、西安、成都等区域中心城市航线,适时开通韩国、马来西亚、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包机。铜九铁路(武汉-九江-池州-铜陵-南京-上海)已经开通运营,它是连接东部与中西部的又一重要快速公路网通道。宁安城际铁路(安庆-池州-南京-上海),全长257公里,设计时速250km/h,规划运输能力为日发送旅客列车125对。工程投资估算总额257.02亿元,池州至南京、上海旅行时间可分别缩短至1小时和2小时,大大缩短了沿线及长三角各中心城市间的时空距离,对完善地区交通运输结构,密切各城市间及对外交流合作,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池州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五、从国家政策来说。池州市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级)核心成员之一,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轴线,是我省目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增长极城市之一。其中,江南产业集中区是参与泛长江经济协作转移的试点区,是池州市及安徽经济发展的龙头经济区之一。另外国家级池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池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级前江工业园区等经济发展较快。
综合以上,池州市尽管有以上的优势,但是池州市是山区城市,管辖的面积大,但是市区可发展的空间比较小,在大发展、大建设的前提下,土地的利用是相当迫切需要的。参照南京,上海,武汉,哪个城市不是跨江而治?既然修建了长江公路大桥,必然会跨江发展的,这是必然也是趋势,只不过时间没到。我相信未来,池州市必然会发展成为二线城市,不久的将来也会成为一线城市。不仅是经济发达,而且生态环境依然良好、城市建设水平都相当的高端化、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