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支持旅游业发展
A. 政府从哪些方面支持旅游业的发展
资金支持,景区项目建设,
政策支持,制定一系列有助于景区发展的政策
B. 浅谈金融业如何助推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考
在我国乡村旅游业起步较晚,但这种旅游方式顺应了人们注重休闲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被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所青睐,也使这种旅游方式成为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一些制约因素限制了金融资本的投入,不利于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笔者针对目前乡村旅游融资难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乡村旅游的发展起关键作用的两个因素一是乡村旅游资源,另一个是资本投资,投资可以发展乡村旅游市场的外部环境,提高竞争力,因此,金融资本的投入对乡村旅游发展的作用是毋庸置疑。近日,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加强和改进旅游业金融服务,支持和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意见》专门指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小型微型旅游企业和乡村旅游的信贷支持。对于融资相对困难的乡村旅游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因此,各涉农金融机构应积极采取多种有效信贷模式和服务方式,破解乡村旅游业发展的融资难题,努力满足乡村旅游业的资金需求。目前农信社仍是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角。一、当前制约金融业机构信贷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因素(一)、当前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总体上处于初级阶段,最初由一些来自农村的城市居民以“回老家”度假的形式出现,我们常常把这种传统的乡村旅游归类于探亲旅游,乡村旅游逐渐由过去的探亲旅游发展到现在依托农村旅游资源,以农业生产和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这种旅游方式顺应了人们注重休闲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被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所青睐。然而我国乡村旅游处于初级阶段,乡村旅游的开发大多是农户自营发展,文化层次较低,旅游产品单一,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不少地方没有将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纳入区域旅游开发,进行统筹安排,全面规划。目前乡村旅游现状“面广、点散”,季节性差异明显,尚未形成“片连片、村连村”的新型产业集群,缺乏乡村旅游龙头企业,旅游企业普遍实力较弱,旅游投资收益普遍偏低,这些都成为制约乡村旅游业投资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二)、当前金融机构信贷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 在信贷支持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1、信息不对称。我们金融部门对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关注度不够,对旅游项目的特征、数量、发展前景、以及国家扶持政策缺乏全面了解,对项目预期收益、风险程度难以作出准确判断。2、担保抵押较为困难。由于旅游项目资金投入大、建设时间长、回收率低,项目单位在申请贷款时很难找到价值足够大又能长期保值的抵押物,而多数农户的房产不符合贷款抵押条件,其他可抵贷资产少,因此得不到信贷资金的支持。3、贷款管理难。长期从事传统农业的农民普遍缺乏财务管理意识,经营“农家乐”的农民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旅游酒店的经营者多数都没有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账簿不健全,银行机构对其信贷资金的使用情况、经营情况及效益都无法做出准确的评价,从而无法控制贷款风险。二、金融业如何助推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业不仅是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是金融机构新的利润增长点。这应引起涉农金融机构的清醒认识,将其作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予以支持,在乡村旅游产业链上做好文章。要主动破解融资难点,创新符合乡村旅游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应适当降低旅游企业的贷款准入门槛,在利率、期限予以优惠,特别是要优先支持合理利用古村古镇、民族村寨、农业和农村景观资源发展观光、特色和休闲旅游项目和企业。(一)、不断探索乡村旅游融资渠道。一是支持乡村旅游企业或农户成立行业协会或其他自律组织,并加强与这些组织的合作,运用联保、担保基金和风险保证金等方式,积极探索发展满足这些信用共同体成员的金融需求。二是扩大有效担保品范围。依托乡村旅游资源和整体开发思路,从探索扩大抵质押标的入手,按照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的原则,探索发展大型旅游生产设备、林权、水域使用权等抵押贷款,原则上,凡不违反现行法律规定、财产权益归属清晰、风险能够有效控制、可用于贷款担保的各类动产和不动产,都可以用于乡村旅游企业的贷款担保。(二)、金融机构应探索采取多种信贷模式,支持乡村旅游。首先要从区域支持“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发展,并促进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其次是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依托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开发具有影响力的旅游精品,增加文化内涵,扩大知名度。城市居民游客出游的目的之一是体验不同地域的文化。发展乡村旅游要深入挖掘历史和本地的乡土文化,做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统一。因此,信贷支持乡村旅游业发展要注重增加文化内涵。对于民族风情展示、民族产品开发等项目的资金需求要积极支持。各涉农银行机构将乡村旅游发展与农业紧密结合起来,支持餐饮服务业,促进“农家乐”的发展,“农家乐”的发展体现了一个地区乡村旅游的热度。要通过发放林权抵押贷款、门市房抵押贷款、联保贷款、农户信用贷款等多种信贷模式,为农民发展高效观光农业予以信贷支持。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来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同时,要进一步引导农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乡村旅游紧密结合,实现“以旅助农、以旅富农、以旅兴农”的目的。(平正分社苟锡波)
C. 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政策或措施去支持旅游业的发展,并举例说明
我们科技采取积极的政策去支持旅游业的发展,比如,对景点进行多方位的宣传。
D. 银行应如何帮助和支持旅游业发展
坚持区别对待、有扶有控的信贷原则,加强和改进对旅游业的信贷管理和服务。要根据旅游项目的风险和经营情况,创新发展符合旅游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和模式,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确保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获得方便、快捷的信贷服务。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小型微型旅游企业和乡村旅游的信贷支持。加强旅游景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行业和旅游景点金融服务便利性。对高尔夫球场、大型主题公园、城市水源地的观光农业等国家明令禁止或限制发展的旅游项目,应严格禁止或限制发放贷款。对于可能借旅游项目名义变相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应从严审查。
要加强产品创新和制度创新,拓宽旅游企业的多元化融资渠道;进一步改进旅游业支付结算服务,支持发展旅游消费信贷;完善旅游业外汇管理和服务,支持旅游企业“走出去”等。
E. 我国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有哪些
中国旅游业的现状及问题、新形势下中国旅游 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新形势下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对策.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相关对策:一、各级政府应高屋建瓴,制定更有利于新形势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及发 展规划,加强宏观管理.二、旅游产业要摒弃固有的个别利益观念,放弃恶性竞争,高瞻远瞩,做大做强,以适应新形势的挑战.三、从中国旅游业的弱项入手,积 极开展旅游商品的开发与研制,加大旅游购物收入在旅游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以适应旅游者对旅游商品需求差别化的新形势.四、树立中国良好的旅游形象,加大 旅游促销比例,扩大国际知名度
F. 我们应如何支持旅游业发展(政治问题)
方法:
1、通过立法确定 国家总体支持政策
政府应把旅游业发展放到更高的长一个层面上考虑。积极制定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有关法律,法规,从财政,税收,科技创新,教育培训,人才引进等方面给旅游业更多的支持。
2、利用财税手段给予旅游业的支持
努力拓宽旅游业融资渠道。当前旅游业贷款难和担保难问题比较突出。应当从机构,体制和政策措施等方面配套入手,综合予以解决。一是鼓励国有独资,控股银行扩大面向旅游业的信贷业务摸索适合于旅游业经营特点的贷款种类和方式。二是进一步改造城市合作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信用社和部分基金会,方宽民营银行的设立和市场准入条件。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多层次资本市场。我国现有的全国性交易所只有沪深两家,其中深圳交易所开办了中小企业版但远不能满足众多企业上市要求。应积极促进进入门槛较低的为中小企业[包括旅游业]融资的中小企业板市场满足这类企业的融资需要。鼓励和促进民间中小企业协会,商会行业协会的发展,与此同时全面改革现有的过去由国家主办的各种协会,商会,联合会等机构。将其彻底与政府部门脱钩,建立立足服务企业的中介组织。大力发展为中小企业[包括旅游业]服务的民办中介机构,如信息,技术,咨询,培训,会展,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和社会服务机构,规范其行为,严格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法律发规运作。
3、制定休假制度 为旅游提供便利
政府增加了我国传统节日的假期,一方面宣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为人们出行旅游创造条件
4、实现低门栅政策,包括低门栅入境和低门栅收费
为鼓励更多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其意义和中国货币合理贬值是一样的
G. 促进旅游业发展意见的相关政策有哪些
你好,量价骄阳解答 有2009 年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2012年2月,《关于金融支持版旅游业加快发展权的若干意见》 ;2012年7月《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旅游业的实施意见》; 2013年《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2014 年 《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2015 年《 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报告》;2015 年7月《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
希望有帮助吧。
H. 为什么国家政府积极支持本国国际接待旅游业的发展
1、旅游效应的统筹调控问题
在20世纪后期的20年里,中国旅游业基本处在经济目的的思想统治之下。尽管学界引荐了源于西方的旅游容量理论和主客关系理论,但对奉行“发展是硬道理”的业界并未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进入21世纪之后,不当的旅游开发对资源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反对旅游的声音多了起来,旅游的环境效应才逐步引起了舆论界的重视。最近两年,随着建设和谐社会的国策出台,旅游的社会文化效应也开始被人们关注。但是,通过观察当下各地的旅游实践,可以发现,地方政府和投资商对旅游效应的真实理解与学界仍有很大的差异,经济效应依旧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自然保护区、城市水源地被侵扰,历史文化遗产被破坏,以及社区利益被严重忽视的现象屡屡发生。
关于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的实证研究表明,有多种主要的经济和社会力量综合作用决定着旅游地的演进过程,其中包括反对旅游业或旅游开发的环境主义者和其他公众,支持或反对旅游业发展的政府、政治和约束性团体的力量。结合近年来消费市场的自然倾向和本真追求,可以肯定,对多种旅游效应进行统筹调控,不只是“终极关怀”的需要,也关系着旅游地经济的稳定发展。进而能够推定,未来的旅游业必然要“真实地”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担当更多的环境伦理和社会责任。
我们可以认同环境保护主义者美好的出发点,但是我们也有充分的理由反对把景区视作“禁区”;我们可以颂扬人本主义者对绝对公平的追求,但是我们却不得不承认资本的巨大威力;我们深知资本具有无可比拟的影响力,但我们也明白资本的力量必须受到约束,否则它就会成为洪水猛兽摧毁我们的精神家园。旅游的效应可以被人为地分解为几个方面,但是其发生却是有机统一的。作为中国旅游业转型发展的首要问题,旅游业的功能由经济统治转向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多功能的统筹调控,意味着对旅游效应的研究必须从单一方面的研究走向多元研究。当我们把旅游经济效应与环境效应或社会文化效应放存一起考虑的时候,研究者就必须具有多学科的理论分析能力。当我们要把几个方面的影响统筹研究的时候,显然只能依靠一个强人的团队来解决它。可见,对旅游效应的统筹研究任重而道远。可惜的是这种有益的尝试并未得到政府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一方面是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思想的快速普及,另一方面是不当旅游开发现象的频仍发生以及由此引发的反对旅游业的喧嚣,说明对旅游实践活动的效应统筹和行为规制已变得刻不容缓,不可能等待相关理论研究的缓慢成熟。因此,从实践的角度看,旅游效应的统筹研究必须尽快在技术层面有所突破,比如,旅游环境影响评估方法的改进、社区参与路线的设计、利益相关者分配关系的均衡、综合性评价体系的初步探索等。在观念变革、技术进步的过程中,自然会引发制度的重新安排。制度变革进一步会起到观念固化、技术优化的作用,从而在根本上保证旅游业的转型发展。
I. 政府支持旅游业发现的表现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对旅游业的支持:
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作为一种提法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但此前作为一种发展的实践,已经客观存在,并在政府支持的力度、涉及的方面上更为直接。在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旅游业也没有排斥发挥市场渠道的作用,虽然那时市场化机制的作用和范围是有限的,但它表明市场化手段在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由来已久,并不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才出现的;至于到了全行业都在大张旗鼓地贯彻“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时,政府对旅游业的投资实际已由最初的直接投资演变成为十分有限的导向性投入,而外商投资和市场化融资已经占据了主导性地位。因此,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没有拒绝过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手段,这是讨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支持旅游业发展模式所应搞清楚的一个背景。
二、“政府主导型”是对政府支持旅游发展模式的概括:
我国旅游界引入政府主导型的概念,并把它作为一种“发展战略”加以推动时,我国就已经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这说明,当时旅游主管部门主要考虑的是发展模式,而不是从国家经济体制上来考虑的。那个时期,全国正在大力宣传云南等省市党委、政府重视发展旅游的经验,开展以政府推动为龙头的优秀旅游城市创建工作,“政府主导型”的理念便很快在全行业得到认同和推广。此后,这一理念在旅游行业上升为一种发展战略和指导思想。因此,不能说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主导型”讲的是一种“型”、一种模式,单独把它割裂出来并论述它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我们姑且不论是否断章取义,但的确足以引发歧义和误解。
三、政府作用与市场作用的分工是明确的:
政府主导型作为推动旅游发展的一种模式是有明确内涵的,它一不是排斥市场,二不是政府包办一切,三不是政府与市场之间没有分工。因此,政府主导型不等于政府包办一切,也不等于以行政手段、计划方式来配置资源,也得不出逆市场经济的发展潮流而动的结论。
政府作用与市场作用在旅游发展实践中的分工,应该是比较清楚的。一般来说,旅游业在发展规划制定、基础设施建设、整体形象宣传和市场环境优化等方面,要充分依靠和发挥政府的作用;在旅游投资、产品开发、市场价格和服务质量等方面,要充分运用和发挥市场的作用。这种分工并不是单纯理论和形式上的,而是表现在旅游业发展的具体实践中,就以人们普遍关注的旅游投资而论,政府很早就已不是旅游投资的主体,除了一些大型旅游项目的导向性投入外, 99% 以上的资金投入都是通过市场渠道筹措。此外, 90 年代中期以来,全行业就取消了主管部门定价的做法,地市以上旅游部门也陆续与直属企业实现了脱钩,这与民航、铁路、交通等行业相比,旅游业的市场化程度是明显走在前列的。当然,也应该看到,旅游行业中还存在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例如,地方旅游的壁垒、变相的行政干预价格、强行搭售旅游线路、阻碍外地企业进入等,都反映了市场化机制尚未健全,但是解决这些问题并不能完全依靠市场化手段,而需要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两种手段并用,否则就要经历一个十分漫长的时间,有可能丧失大好的发展机遇。
四、政府作用与市场经济模式是相适应的 :
世界上搞市场经济的国家有很多,但从来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该如何发挥作用、该发挥多大的作用,是与市场经济的模式相一致的。就现在世界各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三种观点:一是基本不干预型,政府仅限于影响宏观稳定和市场失灵状态的干预;二是政府干预型,即以行政的干预替代市场的作用;三是市场促进型,即政府积极地参与发展,但主要方式是支持非政府组织(企业、金融、农业社区等)的发展及协作。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看,政府的作用尚未达到第一种类型那样的“无为”,也不属于第二种主导一切的情况,而应该属于或接近第三种类型。采取第三种类型的国家一般是处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经济尚处于不甚发达的程度,市场化水平不是很高,一些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不够。显然,我国旅游业的“政府主导”也不是政府干预型的那种模式,而更接近于市场促进型的发展模式。
市场经济的特征是在资源配置中由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但并不是发挥所有的作用,至于是否可以在旅游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这要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机制发育的程度。如果单从旅游投资来看,这种主导作用是成立的,而且在所谓的“政府主导型”模式下就已是如此了,但影响旅游发展的远远不仅是投资一个方面。现阶段政府在旅游发展中应发挥的作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政府的旅游发展战略、整体形象促销、危机应对措施,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缺少的。 例如,埃及卢克索、中国千岛湖、印尼巴厘岛袭击旅游者的惨案,中国曾流行的 SARS疫情,都是危害旅游形象和旅游环境的事件,最终都是由政府出面尽快消除不良影响的;以旅游形象的宣传为例,目前包括发达国家在内也没有完全脱离政府的作用,例如,美国为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克林顿总统曾专题召开了1500人的白宫旅游会议;亚洲金融危机以后,香港特区政府拿出上亿元港币成立了盛事基金,通过举办大型促销活动加快复苏旅游业;在WTO谈判、在双边政府间的谈判中,发达国家更是把旅游服务贸易列为重要议题。
2、由于经济还不发达而需由政府组织实施的公共和公益性建设,例如,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黄金周期间的旅游供应,以及 社会治安、环境卫生、购物环境、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等,这些大多属于公共产品或公益事务,不仅单靠市场力量无法做到,就是旅游部门、旅游企业全力去做也有难度。当然, 如果经济和社会发展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政府这方面的职能可以有所弱化和减少。
3、由于市场经济秩序尚不完备而由政府出面解决的问题,例如,旅游市场的无序竞争、旅游运行的地方壁垒、旅游服务的非规范化等,由于旅游产品 带有明显的综合性特征,旅游消费是否满意往往受制于较多因素,不仅涉及了旅游六大要素,而且具有地域上的关联性,还包括了有形产品与无形产品的结合。因此,市场手段、市场作用只可解决旅游发展的部分问题,而并不能解决上述方面的绝大多数问题 。这些问题在我国现阶段到底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旅游业发展,不是一个轻易就能回答的问题,但这是所有试图对由“政府主导”、还是由“市场主导”给出结论的人不能忽视的。
五、政府与市场推动旅游发展的作用不可一概而论:
综上可以看出,我国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以后,旅游业发展是否应由“政府主导”转向“市场主导”,不仅是一个发展理论和指导思想的问题,而且更是关乎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给予客观评价的问题。不论是实行“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其表面的意义并不重要,重要是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旅游业发展的现实更需要哪一种的支持。目前,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个别党政领导认为,由于当地政府难以直接拿出钱来“主导”旅游发展,就觉得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不了,还是交由市场去主导吧。这种看法,不仅是对“政府主导”发展模式的误解,而且把市场作用与政府义务对立了起来,属于思维和认识上的一种简单化,与“既然已经搞市场经济了,就应该由市场主导”的观点一样简单。以政府的作用来取代市场的作用,是错误的;
同样,寄希望于让市场的作用来替代政府应尽的义务,也是不对的。从现实情况看,在基础设施较差的情况下,希望通过招商引资来解决建设资金的短缺,真正“市场化”的投资商也不可能去冒这个风险,只有在必要的基础设施具备以后,开发商、投资商看到赚钱的成本或风险不是太高了,才有可能进行实质性的投资,这说明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也不是无条件的。一些欠发达地区旅游招商引资效果不明显、或根本就没有人来投资,问题就出在本该由政府设法解决的问题,政府没有能够去解决它。因此,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来说,希望通过“市场主导”解决一切问题的观点,是经不起旅游发展实践检验的。
发展是硬道理。当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到底是应由谁来主导或者谁都不主导,最关键的不是字面上的争论,而是区分清楚哪些应该由政府负责解决,哪些可以通过市场来解决,如果以此作为各方立论的基础,其间的分歧应该不会是很大的,只要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发挥好各自的作用,就有利于推动旅游业的加快发展。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发展模式可以暂且回避由谁主导的问题。
目前的现实是,一些人质疑“政府主导”的说法,另一些人也不认可“市场主导”的提法,如果从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发挥的作用看,似乎可以考虑只讲“政府促进”、“政府引导”一个方面,对于市场作用可不予提及,以减少不必要争论所引起的思想混乱。至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应承担的责任有何变化,我认为与几年前相比仅仅是量上的变化;但就全国的旅游发展情况而言,政府与市场应该发挥的作用不可一概而论,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地区,可适当弱化政府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功能,而经济欠发达和市场化程度不高的西部地区,则还是要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并兼顾市场功能。如不充分考虑地区发展的差别,泛泛而谈什么发展模式,不仅无助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反而会对旅游业发展贻害无穷。
J. 经济发展离不开第三产业,未来旅游业比金融业更吃香吗
未来的旅游行业肯定比现如今的金融行业更加有发展前景,因为大家生活越来越好了更加注重自己内心的这种精神支柱或者说对于自己身体健康也是比较看重,有时候每个人都希望去自己喜欢的地方然后旅游几天能够散散心情,我们对于这样的做法也是比较期待的。
所以说金融行业持续了一定的时间,肯定又会被其他行业所代替的,旅游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肯定会有很多人去慢慢的接受,因为现在人们大多数追求的都是让自己心情舒畅,更加注重生活品质还有身体的健康状态,这就是未来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