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我国目前智慧旅游发展趋势

我国目前智慧旅游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 2021-01-24 21:23:26

㈠ 我国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旅游行业将向着智能化,定制化,跨界结合的方向发展
1,人工智能向旅游服务广泛渗透
人工智能在2018年赚足了眼球,旅游行业也开始研究在营销与服务中应用AI技术再造流程、优化体验。在目的地营销、智慧化管理、客户画像、在线销售、线下迎宾、游客互动等多个领域,人工智能都有广泛应用的空间。同程旅游已经率先开启智能机器人在旅游行业的运用,可以实现迎宾接待、微信购票、游客互动等多项功能;技术大牛的去哪儿网的火车票搜索页面,只需简单一句话,10秒钟即可出现车次;携程还宣布有3个与签证相关的技术与服务创新,已获得国家专利发明;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旅游服务的更多环节都将迎来AI的渗透。
2,定制旅游向细分市场深耕
细分市场是定制旅游市场逐渐成熟的必然要求,改变目前定制旅游概念混乱、良莠不齐的状况。但这也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一种细分市场都需要整合不同的资源,培养相应的定制师等人力资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教育部、国家旅游局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进入实操层面,并完成对中小学的渗透式市场启蒙,2018年研学旅行必将迎来井喷。表征之一就是北京从2018年起将初中学生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成绩计入中考成绩,预计更多城市将出台类似政策,研学旅行爆发势头不可阻挡。细分市场对精细化管理的要求甚高,只想蹭热点炒概念的做法怕是行不通了。
3,跨界融合加剧
在大的格局上,旅游与生态建设、美丽乡村、基础设施提升、新型城镇化、产业转型升级、脱贫攻坚有完美的结合点,特别地方政府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为旅游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小的方面,旅游与个体的消费升级息息相关,从简单的满足观光需求,到休闲放松、亲子娱乐、家庭度假、蜜月婚纱、接受教育、培养兴趣、满足爱好、陶冶情操等,旅游的功能得到极大扩展,在提升生活品质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目前,各种“旅游+”还仅在初级阶段,不管是大的格局,还是小的方面,仍有极大的发展空间,跨界融合的趋势还将长期持续。
大市场催生出新的人才需求,抓住旅游行业新趋势的企业对于人才需求非常强烈,纷纷给出高薪抢人,比如,在线旅游巨头同程,大多数产品运营和技术类岗位给出的年薪都在30万左右~

㈡ 怎样看待智慧旅游发展前景

智慧旅游强调的是在于资源如何转换为服务 ,而现在人们的服务过多的是依赖于信息技术提供的,不是人情味的真实体现。
过多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其实也是在破坏生态,只有当人们不再感到到各种信息技术提供所谓的服务的时候,而是真正的融入景区环境中,智慧旅游就真正做好了。

㈢ 智慧旅游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腾讯、高德进军旅游业,智慧旅游未来该如何发展?
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智慧旅游理念的深入,智慧旅游由一个点向四处不断扩散,其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多样,涉及领域也越来越广。但归纳来说,智慧旅游所有的分支都体现在智慧服务、智慧管理和智慧营销三个方面,层层递进,纵深发展。
无论是腾讯、高德还是飞猪,都在围绕游客,从不同的方面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比如,“长隆一键智慧游”的动态排队功能,让游客可以实时了解到各个游玩项目的排队时间,合理安排游玩顺序。“长隆欢乐世界一键智慧游”还可以直接查看表演时间、时长、演出介绍,距离演出开始前15分钟,游客可通过高德地图展示的演出提醒,及时前往,避免错过演出。
在智慧服务方面,VR、AR、5G等技术的渗透更能满足游客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通过3D、4D、虚拟现实、仿真技术、轨道的动感交通技术等,颠覆现有体验模式。如深圳欢乐谷最近在国内开启5G+主题乐园的模式,今后将逐渐实施园内自动驾驶,随车智能导览播报、智能机器人、体验式导览等。
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大数据等技术也便捷了涉旅企业的管理者,实现智慧管理。如梦旅程票务系统开通线上渠道购票,线下闸机检票,不再需要纸质票和人工售检票;数据自动生成、财务数据自动统计,不再需要花费人、财去管理;游客画像生成更是为管理者提供营销决策依据,避免出现“费力不讨好”的供需不对称的现象。
至于智慧营销,其实早已涵盖在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之中,三者相辅相成、相互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智慧旅游。智慧营销包括旅游资源展示、游客资源分析、互动营销、精准营销、品牌推广、智能优惠券等方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无论是票务系统还是导览系统,都分为前端和后台,前端为游客提供服务,后台则为管理者服务。相似的是,这些智慧软件都很好利用了大数据技术,将涉旅企业的经营状况用数据、图表的形式呈现。一目了然,直击痛点,针对性地作出营销策略。
除开数据驱动营销,旅游+技术、旅游+社交平台的方式也为涉旅企业吸了不少粉。比如,腾讯与故宫合作举办“Next Idea × 故宫” 腾讯创新大赛,推出《穿越故宫来看你》的H5邀请函,仅上线一天访问量就突破300万。2016年,徐州汉文化旅游节采用名人IP+创意新媒体营销,以H5为载体,衍生帝王刘邦系列表情包,在腾讯新闻、朋友圈等平台上定向传播,整个旅游节获得了2亿人次的曝光量。
可以说,在智慧旅游理念的支撑下,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依托下,在用户品质旅游不断强化的需求下,旅游行业的智慧化在不断延伸和扩展。最初的智慧旅游可能更具体,主要表现为智慧景区,追求景区业务的智能化,如无人售检票、景区导览导航等。但是随着智慧旅游的发展和成熟,智慧+旅游涵盖的内涵更多,比如旅游+文化、旅游+技术、旅游+其它行业等。
目前,梦旅程已经提出全域智慧旅游的概念,在智慧旅游的基础上整合区域资源,为职能管理部门、景区、 旅游企业建设“多位一体”的智慧旅游体系。所以说,我们很难预测智慧旅游未来发展的具象,但想必会更加包罗万象。

㈣ 智慧旅游的发展中有哪些机遇

目前,支撑智慧旅游的技术及基础设施建设逐渐成熟和完善,相关政策环境日益优化,智慧旅游正迎来蓬勃发展的好时机。总的来说,有以下三个机遇:

(1)基础设施条件成熟

物联网进入建设新局面;

全网营销形成规模;

3G,4G时代的到来,以及即将到来的5G,极大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2)智能终端设备普及

至2016年,中国市场智能终端数量超8亿台;

互联网用户突破7.3亿,并且仍然保持迅速增长趋势。

(引用来源:《旅游行业分析报告-智慧旅游行业的未来机遇(九天达股份发布)》)

(3)政策环境支持

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2011年,国际旅游局提出要实现国家旅游业发展战略目标;

2014年,国家旅游局将其定为“智慧旅游年”。

㈤ 5G背景下智慧旅游的前景如何

智慧旅游正升级

包括云旅游在内的智慧旅游在旅游业升级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早在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已明确指出:强化智慧景区建设,促进旅游与现代技术相互融合。

根据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旅游经济继续保持高于GDP增速的较快增长。国内旅游市场和出境旅游市场稳步增长,入境旅游市场基础更加稳固。全年,国内旅游人数60.06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8.4%;入出境旅游总人数3.0亿人次,同比增长3.1%;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6.63万亿元,同比增长11%。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10.9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5%。旅游直接就业2825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87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31%。



疫情来袭,加速了智慧旅游的发展。近期,山西积极构建智慧旅游云服务体系,面向旅游消费者、旅游企业、政府打造智慧旅游“新引擎”。安徽将积极推广5G在智慧旅游典型场景的示范应用。贵州日前推出了“一码游贵州”全域智慧旅游平台。

携程日前发布了业内首个“景区智慧云平台”整合方案,针对景区购票、入园、游玩和售后四个环节提供技术解决方案,支持景区实现“全渠道、全场景、全业态”的实名预约。目前,携程门票预约已覆盖海内外1.8万多家景区,其中首批采用智慧云平台的已有黄鹤楼、德天跨国瀑布等近百家景区。携程副总裁、全球玩乐平台CEO喻晓江认为,中国景区实现在线预约制、进行智慧化升级已刻不容缓。这应该成为中国旅游行业“新基建”的重要部分。

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秘书长金准认为:今日的旅游业,已从科技应用的中后排逐步前移,5G、虚拟现实等均在旅游业中较早地形成应用。新基建的前瞻性特征需要旅游业在科技选择中进一步前移,与更为前沿的技术相结合,推动旅游服务和体验的升级。建议充分利用中国国内游60亿人次形成的复杂需求,扩大新基建的落地应用,构建更有效的大规模应用场景,形成精准的新型旅游动能。

——更多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㈥ 智慧旅游迅猛发展有什么错

智慧旅游,就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借助手机、电脑等便携设备主动感知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及时安排和调整工作与旅游计划,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其主要包括在线服务、网上查询、网络营销、网上预订、网上支付等智慧旅游服务。
以往游客要了解一个景点信息需要通过电脑和纸质宣传品等媒介,既不方便携带而且随地乱扔的宣传单又破坏了生活环境。智慧旅游系统则可以自动将历史遗迹介绍、名人故居简介、特色商家盘点等景区信息以点对点的方式传输给游客;通过“智能云网系统”将该区离游客最近并有空房的宾馆信息传输给游客;通过“路侧停车场物联网应用系统”传输是否有停车位信息;游客还可以通过“摇一摇”功能寻找适合自己口味且离自己最近的饭店、茶馆等信息,通过这一系列程序真正做到由游客找服务转变为景区主动送服务。
智慧旅游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契机。当前以物联网技术、
3G移动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给我们的产业格局、经营模式、生活方式带来根本性变化。中国旅游目前已进入散客时代,自助游、个性游成为主流,人们对旅游信息的便捷化、个性化、智能化有着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人们习惯于网上支付、网上查询,而互联网及新技术的应用能够为散客群体提供其所需的旅游服务。因此,智慧旅游是完善城市旅游功能的有效方式,是当前旅游市场的迫切需要。
提高重视程度,坚持规划先行。“智慧旅游”是国家旅游局提出的新概念,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方面。各地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制定“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坚持规划先行,寻找专业素质强的第三方机构编制“智慧旅游”总体方案或规划,确定实施部门,明确职能责任,科学高效地推进“智慧旅游”项目建设。
整合信息资源,准确选立试点。在智慧旅游的具体实施方面,政府要做好统筹资源、引导助推作用。旅游管理部门要统筹协调,分析各级旅行社、酒店、宾馆、商城等信息资源,并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分析游客行前行中行后需求,开展智慧营销、智慧服务、以及智慧管理的整体策划。同时,鼓励和引导旅游企业做好信息化建设,推进更多智慧旅游服务厂商投入公共服务领域,选择试点地区,先行先试,积累建设经验后再铺开建设。

㈦ 旅游业发展趋势 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是个什么方向

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的发展为为传统旅游业运行带来机遇,新型旅游业通过信息化改变其经营管理模式,通过现代化革新旅游服务理念,通过国际化扩宽旅游发展渠道与规模,智慧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指出,旅游行业将呈现下面四大发展趋势:

一、全面物联,智慧旅游的智能化体现在通过互联网使物与物之间进行信息沟通和交换,进而在智能终端上进行智能识别、定位、监督和跟踪等操作,全面物联是智慧旅游发展的必要前提。
二、强大云计算,云计算作为一种网络应用模式,其主要目的是解决、处理物联网信息交换中带来的巨大数据和信息,智慧旅游的发展与建设需要云计算作为平台与应用的依托。
三、实时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是物联网的一种连接方式,它确保了移动智能终端在智慧旅游中的各种应用,为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游客体验效果提供了重要保障。
四、实用人工智能,利用计算机模拟人进行数据分析、处理、预测;人工智能作为智慧旅游的核心科技,它将极大地应用于人流量、突发事件预测、游客满意度评价等方面。
找资料不容易,望采纳,谢谢!

㈧ 智慧旅游在西藏发展前景于困难分析

总体来说前景大于困难,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智慧旅游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智慧旅游以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移动终端等关键技术无缝衔接为基础,智能化收发信息,满足现代旅游者对信息化和个性化旅游的需求,促进旅游业各环节高效有序进行,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旅游资源,转变人们的生活和出行观念,乃至促进地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西藏作为即将建成世界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胜地,在时代发展潮流中,该如何应对建设信息化、智能化明显的智慧旅游,地方政府行为选择对西藏发展智慧旅游会产生哪些差异性影响。报告采用文献综述、实地调查等方法,基于行为决策理论和政府角色理论,结合产品生命理论和市场生命理论,从影响政府行为的四大因素(即政府意识、政府目的、政府角色和政府组织结构)着手,分析政府行为对西藏建设智慧旅游的倾向性影响。通过从政府行为倾向和市场参与度的两个维度建立简单模型,分析四种情况下政府行为对西藏发展智慧旅游产生的差异性影响,得出无论市场参与度如何,政府行为选择倾向不同对西藏智慧旅游发展都会造成明显的差异性影响。政府行为在对待智慧旅游建设发展方面应该采取积极态度和行为。政府可以通过积极制定引导性发展政策、大力促进基础设施完善、努力培养和引进专项技术高素质人才并构建智慧旅游建设运营保证体系四大积极行为,促进智慧旅游在西藏生根发芽,为西藏地区旅游产业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动力。

㈨ 智慧旅游的发展前景如何

近日,国家旅游局发布了《关于印发2014中国旅游主题年宣传主题及宣传口号的通知》,将2014年旅游宣传的主题确定为“美丽中国之旅——2014智慧旅游年”。该通知指出,各地要结合旅游业发展方向,以智慧旅游为主题,引导智慧旅游城市、景区等旅游目的地建设。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智慧旅游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分析指出,目前国内大多数城市在智慧旅游建设资金投入方面还比较保守、规划方案制定缓慢、组织体系还不够健全。
从当前国内智慧旅游城市发展情况来看,主要呈现出以下三大特点:
第一,城市大小与智慧旅游城市建设发展关联性不大;
第二,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智慧城市建设比其他地区起步早,速度快,智慧旅游城市需要嗅觉灵敏和富有远见的领导者,需要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产业基础;
第三,大部分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设基本设施己开始动工,试点示范减少失败、注重顶层设计规划先行的意识逐步加强。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智慧旅游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分析认为,各地在智慧旅游建设过程中,应确立更加开放、更加高远的指导思想,始终坚持体现城市特色的创新发展思路,注重形成完善的政策体系,加强组织保障,提高认同度,扎实有序推进。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