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治理黄河中游下游
黄河的治理,近期主要是加强和改善现有防洪体系,充分发挥现有工程的作用。加速郑州铁桥一高村间宽浅游荡性河段的治理,通过控导主流、稳定河势的工程措施,变游荡性河道为流路固定的弯曲河道,是防止产生横河、斜河,确保大堤安全的必要措施。
修建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小浪底位于三门峡以下130千米处,是黄河干流上最后一个峡谷水库,兴建小浪底工程可以缓解三门峡拦蓄洪水的压力,控制三门峡与小浪底间洪水,小浪底可控制流域面积65万平方千米,按设计计算,小浪底工程可拦沙100亿吨,相应减少下游河道淤积77亿吨(相当于20年的总淤积量),可长期保持有效库容50亿立方米。此外,小浪底工程还可以担负20亿立方米的防凌任务。可基本解除下游凌汛威胁。每年可增加40亿立方米的供水量。水电站总装机156万千瓦,保证电力24—30万千瓦。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以防洪(包括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发电、蓄清排浑、综台利用为开发目标的大型水利工程,可减轻大堤和三门峡水库的压力,增加下游防洪的安全程度,并减少滞洪区的运用。
通过多种途径减缓黄河下游河床的淤积,逐步变地上河为地下河,是治黄的长远目标。水土保持是治理黄河的基本措施,再加以水库拦沙、蓄水调节水沙运行过程及增水冲沙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使黄河下游河床变淤为冲,从而实现根治的目标。
凌汛现象是指河水由低纬流向高纬,高纬地区河段冻结成冰,低纬河水流到时被冰堵塞,引起倒流。所以凌汛现象会发生在最冷月气温小于0度的温带地区。
在黄河的干流上,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是甘肃兰州到河套地区及河南郑州到山东河段。在这两个河段会发生凌汛现象。
Ⅱ 简述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并思考如何合理利用和治理黄河
就是黄河下游河道多次改道,合理利用黄河的话就要治理好黄河才行,要处理黄河的泥沙淤积问题。
Ⅲ 归纳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的旅游资源特征有哪几个方面
黄河中下游平原的交汇处,是黄河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早在五、六十万年以前,人类的祖先就在这里刀耕
Ⅳ 三国黄河时期黄河中下游发展如何
三国时期,黄河流域大批农民为逃避战乱,南迁长江流域,并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同江南人民一道劳动,使江南地区得到了初步的开发。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之所以由原来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转移到江南,这是当地所在自然环境与整个社会生产力之间辩证发展的必然结果。黄河流域地处温带,四季分明,而平原广阔,土质疏松;江南地区则气候湿润,雨量充沛,而地多丘陵,土质坚实。我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古代经济以农业为主。当上古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农业种植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不仅来得早,且发展得更为容易。因此,黄河中下游地区首先成为我国古代经济的重心。但秦汉以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再加上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频繁战争,使这一地区的经济遭到破坏,而江南地区相对处于比较安定的环境,这吸引了大批逃避战乱的北方人口,这为江南地区的开发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自唐代中叶以后,江南水稻的产量在全国粮食生产中的比重日益增加,从而有了“天下江淮为国命”之说。
Ⅳ 如何整合规划黄河中下游旅游资源
如何整合规划黄河中下游旅游资源?我觉得首先要建立网上的这个统一的部署,大家协同起来合作
Ⅵ 治理黄河,上中游及下游个采取什么措施
黄河水资源保护局总工程师:黄河水源安全形势严峻
记者:目前的水污染形势对黄河饮水安全构成多大威胁?
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总工程师连煜:可以说形势严峻。黄河是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最重要的水源。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水量的短缺也决定了流域大部分河流水环境低承载力的基本特性,使有限和宝贵的水资源更易受到污染的威胁,黄河以占全国2%的水量资源承载了全国接近10%的污染物量,致使多年来黄河水质状况急剧恶化,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黄河供水安全已构成严重威胁。黄河水污染趋势发展迅速。据统计,1980年黄河流域城镇工业和生活废污水排放量21.7亿立方米/年,流域主要河流总体水质状况良好,干流水质均可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三类标准的要求,河流污径比小于5%,河流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再生净化能力可得到基本维持。进入90年代以后,由于对黄河流域资源与环境保护工作重视不够,在流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造成了日趋严重的水污染问题。饮用水水源地功能难以得到保证。受河流上游污染影响,目前黄河干流石嘴山至河口镇、潼关至三门峡和花园口以下河段,几乎所有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都不合格。
记者:实现流域和相关地区饮水安全,在当前黄河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中处于什么地位?
连煜:采取综合手段控制黄河水污染,确保饮水安全,已成为目前黄河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目前我国许多河流水域已变成了废物倾倒的场所,导致了严重的河流水功能破坏和生态系统失衡。水是一种可循环再生的资源,生态圈中地表水、地下水和空中水的变化构成了水循环的完整周期,一旦这个循环的任何环节受到污染,则整个水循环体系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难以预计的破坏。污染的水必然会对水循环和人类饮水安全构成威胁。我们可以做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我们在环境中排入某种污染物,则极有可能会在我们的水龙头中也流出相同的污染物质。在一定程度上讲,保护水资源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保持水源的清洁也是维持黄河健康的基本条件。
记者:保护黄河水资源和河流生态难度有多大?
连煜:这个工作十分艰巨,这是黄河流域的基本特性决定的。黄河流域人口压力重、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低,黄河流域人类生存、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并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的保护构成影响。为此,我们应该对黄河生态和水环境保护的艰巨性有清醒的认识,在科学制定水功能区长远保护工作任务时,应针对工作重点把黄河省界和饮用水的保护列为近期工作重点。
记者:保障黄河饮水安全当前要采取哪些措施?
连煜:要达到保障黄河饮水安全的目标,只有采取综合措施。
首先要健全我国和黄河的水法规与标准体系。国家要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保护范围的界定、行政管理职责与部门工作协调、水资源开发利用原则、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要求等方面的要求进行确定;尽快制定和颁布《黄河法》,依法保护黄河水资源,为确保黄河饮水安全提供法规保障;要完善饮用水保护的相关标准。
其次要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型社会。多年来,黄河流域忽视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制约作用,大量资源高消耗、技术低水平和污染高产出的建设工程得以重复建设,流域资源流失、生态破坏及产生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流域各级政府应在经济建设与水资源管理中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政府对资源利用、保护和配置的管理,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型社会。
其三要切实加强水污染治理和环保监督。目前向黄河干流直接排污的入河排污口稳定达标率不足50%。究其原因,一是企业治污成本远高于生产成本,企业治污设施形同虚设;二是目前环境保护监管工作乏力、环保行政处罚的警示作用极为有限;三是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第四是要形成水利和环保等部门“团结治污”的工作配合机制。水利、环保等部门应对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监测,并实现管理和监测基础信息的资源共享,建立起以流域和区域管理相结合、水利和环保管理相配合为基础,多部门分工合作的水环境保护体制和工作机制。
第五要构建完善的水功能区管理体系。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强化对河流水域纳污能力使用和入河排污限制总量的监督管理。流域管理机构要对流域各省(区)污染源治理和排污总量的消减与控制任务进行监督核查,力争实现重点水域省界水资源质量状况的根本好转,有效控制和改善流域性污染的恶化局面。建立黄河流域省(区)际水质责任考核体系,并纳入地方政府主要行政首长的责任考核工作。
第六要重建黄河生态平衡。确保河流生态平衡是维持和提升河流水质净化能力的重要基础。在污染源达标基础上开展流域生态和废水土地处理系统建设,是目前世界各国河流保护中的一项重要经验。建议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及河南等有条件的省区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在重点工业污染源和城市污水治理基础上,根据陆域和河道管理的要求,构建黄河生态修复计划,有效减控入河污染,确保黄河水源地的水质安全。(记者 王海)
Ⅶ 黄河的上游、中游、下游的问题和治理措施
1、黄河上游的问题主要是荒漠化、凌汛。
措施为建立生态保护区、退耕专退牧还林;爆破、属飞机轰炸排凌汛。
2、黄河中游的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
具体措施有:工程措施——固沟、保塬、护坡.农业技术措施——平整土地、栽培种植、田间管理、增施肥料,以及轮耕套种、选育良种、地膜覆盖、喷灌滴灌、科学施肥等.生物措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大力种草植树,实行乔、灌、草结合。
3、黄河下游的问题主要是泥沙淤积、地上河以及凌汛、冬春水量不足。
措施有:水库调水、调沙,加固堤坝,冬春工程排凌汛。

(7)黄河旅游如何发展扩展阅读: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若把祖国比作昂首挺立的雄鸡,黄河便是雄鸡心脏的动脉。
它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伟大的发展。黄河流程达5464千米,流域面积达到752443平方公里,上千条支流与溪川相连,犹如无数毛细血管,源源不断地为祖国大地输送着活力与生机。
Ⅷ 对黄河下游应如何治理
黄河下游堤河治理工程
堤河是指靠近堤脚的低洼狭长地带。黄河下游两岸滩地存在着专大量串沟、堤河、洼属地等自然地貌,据1998年黄委勘测设计院统计,黄河下游共有堤河649.15km,涉及面积12696.6万平方米,有的常年积水,已无法耕种。堤河的存在一是破坏了堤身临河侧的防渗层,减少了渗径长度,加大了渗透坡度;二是一旦滩区串沟过流,有可能形成顺堤行洪,威胁大堤的安全。仅仅依靠滩区现有不完善的避水台,还远远达不到防御各类洪水情况下滩区群众的避洪要求,滩区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很难得到保障。
Ⅸ 黄河沿线的旅游线路
你的路线安排非常奇怪,一会儿走黄河,一会儿又跑到长江(江西),到底你是游黄河还是逛长江?还只有五天时间,从宁波走长江到成都尚且勉强,更遑论跟着黄河到成都了。
只能略提一下沿途的景点和方向,详细可以买本交通旅游图看看,事实上你真的需要这本书来看看才确认路线在5天内能否可行。Tis is Mission Impossible!
从宁波出发,必须往北上过长江后往西北走、穿越半个安徽后达河南的郑州,就算马不停蹄都得2天2夜了吧?(3天2夜比较适合实际情况),这时候才到达黄河边上。
反正时间是不够的了,只能给你介绍一下沿途的主要景点。
1、郑州西去先到嵩山少林寺,游完少林后歇洛阳,翌日游龙门石窟和关林,然后过黄河北上至神农山,游近段时间较火的白松岭,然后折向西走,途经解州时可以游关羽故里。
2、继续北上,至临汾向西走,到吉县黄河壶口瀑布(山西很少高速,做好心理准备),过壶口后到延安约3小时后至延安。游延安附近景点后南下,经桥山游皇帝陵,最后抵达西安。
3、西安市主要游大雁塔及碑林,然后去临潼看兵马俑和华清池,继续东去,上华山,晚上上山,白天下山。
4、返回西线,经咸阳到宝鸡歇一宿,南下一天至四川广元,游剑门蜀道,再一天即可抵过成都。
全程8-10天左右吧
Ⅹ 黄河的上中下游应该发展什么
上游:水能 中游: 煤炭 下游:石油 水力发电阿 黄河都断流了,还发什么电?煤炭与生物资源(秸杆、树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