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如何发展旅游电子商务
Ⅰ 海南旅游业的发展
从自身做起,提高旅游目的地的综合素质,让人敢来,来玩好,来住的安全回,行的安心。这是答第一。第二,建议改进海南旅游资金分配问题,改导游底薪为小费,做好充分的内部调整!第三,是真的没看到事情的现状吗,是真的没预见如何可以变得更好吗?还请领导同志多做实事。第四,琼北地区旅游,似乎赶不上琼海,三亚发展的快,但是效仿别人永远在别人的屁股后面。只有做好自己才是正道!海口完全可以利用自身历史人文景点,保护文化古迹,从而做好自身特色。(以上仅供参考)
Ⅱ 海南旅游商品为何会发展如此迅速
据报道,在2017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中,海南选送的70套(件)旅游商品从全国15000余件商品中脱颖而出,斩获9项金奖、10项银奖、18项铜奖,以37个奖项的数量排名全国第一,旅游商品发展“逆袭之路”的背后是海南省对旅游商品不断创新开发的探索。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旅游习惯和旅游观念的转变,旅游商品早已不局限于纪念品、工艺品、农副产品,旅游过程中的消费品都可成为旅游商品,关键是看什么样的旅游商品能让游客乐于消费。
希望旅游商品可以促进海南旅游市场的发展!
Ⅲ 旅游电子商务到底应该如何做
基于网络电子商务模型平台的建设,网络旅游产业应该更加定位于一种符合游客自助游模式和服务要求的商业形态。逐步培育和展现系统的消费服务能力,便于游客更大网络消费的自由和自主性。
旅游产品同时具有很强的数字化商品交易的特征,无论是交通的席位、机票,还是酒店的房间以及景区的门票,都具有很强的时间价值效应,可以用来广泛地进行商务交换和消费价值的兑现。因此组建一个特殊的旅游数字化商品的交易方法和交易平台就成了建设网络旅游消费模型的基础。
同时,旅游行业是充分体现服务链经济的一种模式,从游客的组团、从居住地到目的地然后再回到居住地,这本身就形成了旅游服务链。因此,在这个商业模式中,应该提供更为牢固的服务链经营形态。营造一个系统和网络产业经营的范围、建立旅游网络交易的消费规则和管理方法同样是建设这个商业模式的重要表现。
1、旅游电子商务经营方法
最有效的方法是结合某种旅游产品,如特色游、主题游、商务游、近郊游等,把一系列旅游方法表现在网络界面上。我们前面提到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把经营的线路发布做成都能与各个服务网点、旅游资源进行页面链接的方法,也就是说通过一系列的链接,可以完全了解这个线路产品所有的旅游细节和服务内容。
其实,这样做的结果是完整地实现信息商品的即时性、真实性和支持性,通过会员制网络消费权限的体现,消费者和游客就可以完全按照自助游的旅游方式得到服务和支持。通过前面所说的三个经营特点,游客在这个线路所产生的消费服务、支持、利益完全能够按照网络旅游商业结构的利益分配原则有效、有序地进行。
要做到充分满足游客自助游的需求,首先是要建设网络界面的旅游气氛。因此,怎么实现游客的“网上游”、为拉动和激励游客最现实的实地观光行为就是网络旅游的第一步。这需要网络层面的旅游风景介绍用更为丰富和详细的特色功能和技术展现出来。
2、旅游电子商务经营特点
从现行的旅行社经营方式中我们可以看到更多旅行社的经营就像铁路警察一样各管一段,这种经营方式使得旅行社的盈利点被限制在一定空间内。同时,这种方法本身不能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跟踪式服务,收费和服务分离,而且没有在一个有效的网络交易规则中实现管理,这样旅游投诉显然会占到很大的比例。这种旅游投诉从另外一方面也体现了旅行社经营能力被限制在一点上,也就是说,这条服务链的各环节都要从这个跟自己关系不是非常密切的游客身上争取到最大限度的利润。
因此,网络商业模型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变了旅行社的经营形式:
(1)、盈利点随着线路回归。通过自身组团而形成的游客在体验了这种网络消费形式以后,对会员制的网络消费方法和利益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回到居住地以后提高了在网络系统中特约商户消费的几率,这样就使得旅行社很窄的经营点与游客在当地的日常生活消费发生了关联。这种利益的回报也促使了网络经济建设的合作者和旅行社广泛地对网络消费环境的维护,不断改善与客户的服务关系。
(2)、有效地开展本地旅游的收益。各地的旅行社很难挣到本地居住的游客重复性的在本地旅游休闲场所消费的利益。其实这一部分的收益要远远大于游客在外地的旅游消费的能力。
(3)、旅行社的盈利点沿着旅游线路延伸。也就是说组团旅行社不光是收取了游客的组团费而结束,而是以沿着游客的旅游线路所提供的多方面的消费服务得到了延伸,游客在风景地得到的所有消费服务都与这个旅行社有关系,他们结成了一个网络旅游的协作、合作和支持模式。
这样做的最大改善就是,参加网络旅游商业模型建设的各种服务商家都把有效改善自己的服务能力、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改善与游客交流的环境作为经营重点,而不是把相互之间争夺游客作为一种方法,营造的完全是一种资源共享服务、协同的商业模式。
有效改善网络旅游的经营方法和信息商品经营模式的同时也极大刺激和满足网络浏览者在点击页面时趣味性的需要,他真正实现了点击信息所带来的乐趣和消费利益。前面已经提到,有效进行网络旅游产业的经营所带动的服务链价值不仅仅表现在旅游行业,很有可能为景区的经济发展、特色商品的流通取得商机和服务能力。
Ⅳ 如何提升海南旅游产业发展质量与水平
海南旅游其实还算可以了,休闲度假走在全国前列。去过海南,唯一的回感觉是文化太答少,泛休闲过多。。要提升海南旅游产品,软硬都要抓,软件指服务,服务要提升,政府层面来说要加大监管,要出台旅游行业的服务标准,要让所有旅游人有服务的意识,硬件指旅游配套,需要多元化大型主题乐园以及旅游综合体进行补充,满足游客的需求。
Ⅳ 海南是如何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的
据报道,赏千亩稻田花海、看田野狂欢大型实景演出、品原生态“稻田盛宴”…专…今年1月正式开园的三亚属水稻国家公园成为三亚一个新的旅游热点,海南开始全力打造全域旅游。
分析人士表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2016年1月,海南被确定为中国首个全域旅游创建示范省,通过对全域旅游的探索,为中国旅游业转型升级提供经验。
Ⅵ 海南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有哪些
楼主,你抄好,海南的嘻游挺不错的,“嘻游商城”是海南嘻游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专业打造的集吃、喝、玩、乐、游、时尚购物于一体的海南最大电子商务平台。倡导“用鼠标点亮生活,畅游品质新购物”的现代生活理念,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专注为时尚、前瞻、自主、注重生活品质的消费者服务,提供能够彰显个性、物超所值的优质商品,并坚持只卖品质优良的商品,让消费者能“用最低的价格,体验最优的产品”,充分享受“足不出户,坐享其成”的便捷。
Ⅶ 海南岛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1、有热带的自然景观,热带旅游资源丰富,苗族黎族等民族风情,人文资源丰富。
2、距离经济发达地区近,客源市场广阔
3、交通便利
4、基础设施完善
Ⅷ 海南的电子商务发展的怎样您怎么看待
首先,电子商务囊括了太多的类目..
要是狭义的电子商务来说的话,海南的电子商务发展不行,因为没专有太属好的电子商务平台,海南主要是旅游业,以及本土材料的纪念品加工,要是这些拿到网上交易的话,可能会需要长一些时间的发展才能形成一个较规模的体系..
而要是广义的电子商务的话,海南还行,因为海南这边除了狭义的电子商务不太行之外,客户服务,客户管理,产业链,物流,还有一些营销都还是可以的..而且海南人比较喜欢接受新兴事物,这点还是比较好的!!!
这就是我对海南的电子商务最大的感觉,因为我本身就是学电子商务专业的,回到了海南,多有感触,呵呵,希望能相互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Ⅸ 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如何
很好,现在国民素质全民提升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越来越多的人学会享受生活了。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旅游,就能看出来。这个前景非常好
Ⅹ 海南旅游业发展的怎样
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海南经济增速达到22%,远高于2009年同期的9.3%,位居全国前列,其中有六项经济指标居全国第一。借建设国际旅游岛之势,海南大力发展服务型、开放型、生态型经济,目前,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结构正在形成。2010年以来,海南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其中一是旅游业呈强势。由于近年来海南加快实施旅游要素的国际化改造,目前已具备3000万人次的年接待能力。以三亚市为例,全市共有180多家星级酒店,2009年共接待国内游客近1000万人次,国外游客百余万人次,旅游业收入占全市总收入七成以上。而农民自办的“农家乐”也成为农民经济的重要来源,一个“农家乐”平均年收入都在近万元。二是金融服务业看好。通过搭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农村信用社为农民实行小额贷款,组建村镇银行、成立农村商行等等举措,海南金融业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大增,2010年上半年,全省银行体系资金净流入677.49亿元,彻底改变了以往资金净流出的局面。三是在国际旅游岛的大背景下,随着大量岛外居民来岛购房,海南房地产业形成了候鸟式占房、长居型定户、度假型暂住的新业态,以2010年一季度为例,海南房地产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倍,对GDP增长贡献率达35.1%,其中对服务业增长贡献率为48.9%,成为推动服务业加速发展的主要动力。“绿色青山资源有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剔除粗放发展,走节约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之路。”这是海南人的共识。海南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建设了光伏产业基地和7个风电场;利用生物质能发展沼气产业,建设了日产20万立方米特大型车用沼气工程,到2015一年使全省适宜用沼气的60万农户全部用上沼气。水泥生产是高污染的代名词,海南昌江华盛水泥有限公司的高科技生产线,,既改写了生产水泥尘灰飞扬、浓烟四散的历史,又开了利用废气余热发电的先河。中海石油化学有限公司利用二氧化碳生产可降解塑料、华能海口电厂烟气脱硫环保设施改造、中航特玻12兆瓦余热发电、金海纸浆回收利用碱液等一系列循环经济项目,发挥了经济和环保双赢的功效。海南省工信厅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省已在企业、区域、社会三个层面,以及工业、建筑、交通运输、能源、旅游等行业和公共机构中扎实推进循环经济各项工作,为全面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和生态省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值得一提的是,打上绿色经济烙印的大棚农产品是海南设施农业的骄傲。海南多为坡地和旱地,农业生产受到自然条件限制,大棚这一农业设施的推广运用尤其重要。目前,海南大棚设施面积已达15万亩,年均增加超过1万亩,其中大棚设施农业销售收入达到15亿元,交易远远超过传统农业。大棚不仅改变了农民靠天吃饭的命运,而且像一道屏障,阻隔了病虫害,减少了农药使用率,还能节水和减轻农业气侯灾害。根据海南省农业厅规划,“十二五”期间海南每年将新增大棚设施5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