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广西桂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广西桂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发布时间: 2021-01-20 11:12:00

㈠ 桂林历史文化有什么特色

1、桂剧

桂剧是广西主要的地方剧种。它有比较悠久的历史,约在明代中叶便开始发端。明末清初广西已有昆腔,后高腔和弋阳腔又相继传入,相互融合而形成以弹腔(即皮黄)为主的高、昆、吹、杂等五种声腔艺术的桂剧。2006年5月20日,桂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37。

2、桂林民歌

最普及、最有地方特色的是山歌和龙船歌。山歌曲调简单、朴实,节奏自由,在农村广为流行。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曲调。多为上山砍柴或田野劳动时,即兴编唱、有独唱,也有对唱。龙船歌流行于桂林江河沿岸,漓江一带流行套曲8首,即集人歌、出船歌、游船歌、扒船歌、连船歌、赢船歌、湾船歌、扯船歌; 而桃花江沿岸一带则有套曲13首。唱词多与悼念屈原、颂扬龙王、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有关。

3、桂柳话

广西的西南官话中向来以为桂林话、荔浦话流行最广,实际上,柳州话通行的范围更广。桂林话存在于桂林及兴安、灵川的一些城镇,其余广大地区,通用的官话都接近柳州话。在贵州省黔南州的罗甸县、平塘县、黔西南州的望谟、册亨等地的语言也属于桂柳话;还有原柳州铁路局管辖的贵州省都匀铁路地区及黔桂线沿线铁路职工、家属也说的是桂柳话。桂柳话细分又有桂林话、柳州话、郴州话、荔浦话 、平乐话等,其间有一些差别。

4、河灯歌节

每年的七月半(农历7月12日至14日)是资源县河灯歌节定期举办时间,资源各族人民云集县城,资江两岸三天三夜,歌声缭绕,整个县城笼入了歌海之中,十四日夜晚可领略“万盏河灯漂资江”的人间奇观。

5、零零落

零零落是广西代表性的曲艺之一,以桂林方言为演唱基础,流行于桂北一带的曲艺形式。它具有一人多角、轻便灵活、反映现实快等特点,深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桂林旅游资源优势

桂林抄旅游资源丰富,而且一年四季都适合旅游,都可以坐大船游漓江,看美丽山水风景等。一年四季突出的美景如下,春天看桃花油菜花、泡温泉,夏天看梯田(放水、插秧、长绿)、爬瀑布、玩漂流等;秋天泡温泉、赏梯田金色稻谷、看银杏、闻桂花;冬天泡温泉等。桂林四季游路线: http://www.0773cc.com/tourway/index.aspx

㈢ 阅读下面树料,按要求回答问题。桂林和百色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如桂林漓江、兴安灵

(1)“略”,言之成理即可。
(2)要求对所选景点、民俗、特产做比较具体的介绍,语言简洁生动。回民俗风情示例:“三月三”歌节、布洛陀文化艺术节、侗家服饰艺术、北路壮剧艺术节、跳坡节、火把节、黑衣壮文化、绣球文化等。(答不属于桂林、百色的不可)
(3)“略”,言之成理即可。

㈣ 我的家乡广西桂林兴安有什么名胜古迹,历史文化,风土人情

历史沿革兴安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春秋战国时期今县境属楚国疆土。[1] 兴安古属百越。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凿成灵渠后的第三年,即平定岭南,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在今全州县咸水乡设立了零陵县,由长沙郡管辖。当时,兴安境内东北部的湘江流域,全属零陵县治。而西南的漓江流域,则属桂林郡。[2] 公元前206年,刘邦建立汉朝。南海郡的龙川令赵佗却趁楚汉相争,无法顾及岭南,而夺下桂林与象郡,建立了南越国。赵佗势力延伸至越城岭地区,今兴安的西南部成为南越国的北方前线。赵佗不仅加固了位于溶江的古秦城,还在今兴安县城附近修建了越城。这就是后来古籍中提到的越城峤。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平定了岭南,次年南越灭亡。汉武帝将原来的南越国分为九郡,统归交趾刺使部。又在今临桂(包括桂林市)、阳朔、永福、灵川和兴安西南部等地设立始安县,属零陵郡,归荆州刺使部管辖。三国时期,始安县升格为郡,但仍归荆州刺使部。西晋,始安划归广州郡管辖,而兴安境内的湘江流域一带仍属零陵郡。[2] 晋永嘉元年(370年),荆州郡将今属全州、灌阳等地分出来,成立湘州,始安郡亦随之划归湘州。南北朝的梁武帝天监六年(507年),广州郡被分割,在桂林设置了桂州,始安郡划归桂州管辖。至陈朝,原来属零陵郡的今兴安湘江流域一带,被并入了始安县,兴安县的范围基本确定,并完全脱离了零陵郡,其地北至界首镇与全州相邻,南至高尚、溶江与灵川为邻,西至越城岭深处,包括大、小溶江流域的金石、华江,与龙胜、灵川、资源为界,东至都庞岭深山,与全州、灌阳为邻。隋朝统一中国后,始安县仍归始安郡管,兴安整个县境都归入了今日之广西。隋亡,唐帝国撤郡建州,增加了州县,使行政区划范围缩小,以便管理。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李渊派大将李靖击溃后梁皇帝肖铣,收降岭南五十余城,在始安县内划出了今日的兴安地区,设置了新的临源县(因兴安县是湘江、漓江的发源地),隶属桂州,县城设在城台岭上(今兴安中学、兴安二中校址)。[2]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桂州将领朱济时与广州番禺的冯崇道叛唐,朱攻下了周围10余座州县城池,而临源县内官民坚守,朱久攻不下。后朱济时被容管经略使王平定,唐代宗为表彰全县官民忠义,将县名改为“全义县”。所以,柳宗元歌颂吏治改革的名文《全义县复北门记》,已没有临源之名。唐末,湖南马殷趁农民起义之机,攻占桂州、贺州、柳州等多个州县,908年自称楚帝。此时后晋皇帝重贵虽已无法管理马殷占领的全义县,但他在开运三年(946年)仍然将全义县升为溥州,把县名改为德昌。直到后汉高祖刘知远乾佑元年(948年),马殷失败,德昌才归后汉管辖。至宋,宋太祖赵匡胤乾德三年(963年)撤消溥州,重将德昌恢复原名全义县,重归桂州管辖。976年,赵匡胤死,其弟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因为全义的“义”字犯了他的名讳,第二年(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他便下诏将全义县改为“兴安县”,取意为兴旺安定,仍归桂州辖治。兴安之名,一直沿用至今。元、明、清、民国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迄今都称兴安县。元属静江路,明、清时期属桂林府。民国2年(1913年)7月隶属漓江道,民国3年6月隶属桂林道,民国16年直属广西省政府,民国19年隶属桂林民团区,民国23年3月隶属桂林行政监督区,民国29年3月隶属桂林行政督察区, 民国31年3月直属广西省政府,民国33年5月隶属第八区,民国36年3月直属广西省政府,同年4月隶属第八区,直到临解放。解放后属桂林专区,1970年后属桂林地区。1998年9月8日 桂林市和桂林地区合并,兴安县属桂林市。[3] 而建在城台岭上的县城,后来因人口增加,狭窄的城台岭不适宜形势发展的需要,于明朝中叶,迁至西边一里之外的岳王台和凤凰台上,一直保持到今天。这就是兴安县城的“三台”。风景名胜编辑兴安的文物古迹颇为丰富,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即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灵渠,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桂北第一雄关”古严关、秦城遗址、石马坪汉代古墓群、界首红军堂等。主要旅游景点有灵渠、水街、乐满地休闲世界、猫儿山国家森林公园、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秦家大院古村、湘江源等。有涉外星级宾馆4家,其中五星级1家,全年接待游客300万人次。灵渠:建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古名秦凿渠,灵渠、陡河,近代又称湘桂运河、兴安运河,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人工运河,全长36.4公里,分南北二渠,沟通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北有长城,南有灵渠。”北渠入湘江,经湖南入洞庭;南渠入漓江,可经珠江达南海。它选址科学、设计奇巧、施工精当 ,与万里长城一南一北,同为中华瑰宝、世界奇观。建有灵渠公园,公园内景点主要有铧嘴、大小天平、分水塘、临源阁、灵源寺、南陡阁、状元桥、郭沫若题词碑、秦文化广场、四贤祠、飞来石等,是大桂林旅游圈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与四川的都江堰、陕西的郑国渠并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1988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 水街景区:兴安水街景区是指灵渠穿过县城一段两岸的街区,长约1公里。整个水街景区由秦汉建筑文化、古桥文化、古雕塑文化、灵渠历史文化、岭南市井风俗文化五大部分组成。具体景点有秦文流觞景区、娘娘桥、万里桥、马嘶桥、古戏台、湖广会馆、水街亭台廊榭、百米雕塑长廊、古石雕群、民俗风情区等。秦文流觞,景区是兴安水街的入口,也是第一个重要的景点。它紧倚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滨临灵渠,占地约3000平方米。首先是重建的兴安古城北门,景区内以一品居、三槐第、九井坊三条古街的形式,充分体现出秦代建筑的风韵。[21] 娘娘桥,位于秦文流觞景区上游约100米,又名天后桥、沧浪桥,始建于康熙七年(1668年),2004年重修,桥上建有双亭,桥名为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所题。万里桥:位于娘娘桥上游约100米,唐宝历元年(825年)桂管观察使李渤所建,因传说距唐朝京城长安水路1万里而得名,是广西境内最古老的石拱桥,迄今已整整1200年历史。历史上被称为“楚越要津”,2004年重修桥亭,桥的南岸立有明代吴玉所写《万里桥记》一文和“万里如归”题词两块石碑。马嘶桥:位于万里桥上游约100米灵渠与双女井溪相交处,传该处最初为小木桥,当年马援率部南平交趾时,其坐骑至此扬蹄嘶叫,不愿过桥,马援下马发现该桥已朽,乃募捐修桥,传为千古佳话,此桥因而得名。原为与灵渠水街南北路并行的两座桥,2004年改建,增加了一座横跨灵渠的连桥,形成了“三桥跨二水”的奇观。桥亭为汉代建筑风格。[21] 古戏台:又名天韵阁,位于县城中心广场与水街交会处,高12米,分上下两层,上面唱戏,下面行人,为徽派建筑风格。该戏台与万里桥遥相呼应,是居民休闲看戏的好地方。湖广会馆:位于灵渠水街中段,建于清朝初年,系旧时旅居兴安的湘南、湖北同乡聚会议事、供奉先贤、唱戏娱乐的场所。内设有大堂、戏台、先贤祠和花园。具有典型的荆楚文化风格。水街亭台廊榭:位于娘娘桥至马嘶桥之间约200米的灵渠水街旁,依街傍水,均为实木结构,青瓦盖顶,下有石板路相连,掩映在绿树丛中,是人们休闲观光、吟诗赏景的绝佳去处。北街里:位于万里桥北,是一条传承千年文化的古巷,宽不过5米,长约300米,两边是清一色的明清建筑,让人体会到浓浓的桂北市井风情。水街民居 位于灵渠水街两岸,鳞次栉北,绵延近1公里,均为青瓦白墙,木雕花门窗,具有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之岭南风韵。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位于县城西南2公里。碑园占地120亩,气势恢宏,其红军群雕是全国最大的纪念性群雕,园内还建有红军突破湘江纪念馆。是全国10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与巍巍老山界、界首湘江战役遗址构成了兴安独具特色的红色之旅。红军堂:原名“三官堂”,位于县城以北约23公里古镇界首境内的湘江畔,当年红军长征突破湘江渡河和湘江战役的指挥所,朱德、周恩来、彭德怀等红军高级领导人曾在此指挥渡江和战斗。2006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老山界:位于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山势险峻雄伟,周围是茫茫原始森林,景色美不胜收。是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难走的高山,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陆定一的同名散文而闻名,上有陆定一亲笔题词的老山界碑亭。猫儿山:位于兴安县西北部的华江瑶族乡,距县城80公里,因峰顶形似俯卧的巨猫而得名。主峰海拔2141.5米,为“五岭绝首、华南之巅”,是漓江、资江、浔江的发源地。2004年被正式列为国家级重点自然保护区。区域面积300平方公里,景区内原始森林一望无际,被称为第四纪冰川“活化石”的铁杉林郁郁葱葱,共有植物(毛竹等)800余种,珍禽异兽112种,其中国家一类保护动物5种,二类保护动物30余种。主要景点有“华南之巅”、神仙柱、仙愁崖、铁杉公园、杜鹃林(杜鹃花)、原始森林、漓江源、老山界碑亭、美军二战失事飞机纪念碑等。世纪冰川大溶洞:又叫“灵佛洞”,位于县城西南约6公里的桂黄公路西侧约500米处,洞幽石美,水路旱路交替游览约1小时,洞内奇石千姿百态,更有一尊天然石佛,堪称洞景一绝。白石天生桥群:位于县城东南25公里处湘江源头的岩溶峰丛洼地中,属于典型的岩溶地貌景观。白石的天生四桥,集中于短短的一公里之内,它们由连成一串的天然溶洞组成,堪称世界级的地质奇观。漠川观音洞:景区坐落在距兴安县城28公里、离漠川乡政府800米的钓鱼山下,三级柏油公路依傍着秀丽的漠川河从洞口经过,交通十分便利。观音洞全长约2500米,分上下两层,贯通形成孺子牛图形的环状游览区。洞内石柱、石幔、石花多姿多彩,天然艺术长廊出神入化,古生物化石、莲花天梯堪称稀见,神秘的石壁天书蕴藏玄机,送子观音,还有神龙见首、包公升堂、坐井观天、三藏晒经、双狮护宝等景观都十分迷人。古严关:位于县城西南7公里处的严关镇境内,国道322线西侧约300米处,两山对峙,关隘雄伟,号称“桂北第一雄关”,相传为秦戍五岭时所筑。[22] 秦城遗址:位于县城西南约25公里的溶江镇境内,灵渠与漓江交汇处,是秦戍五领时的屯兵之所。2006年4月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乳洞岩位于县城西南约6公里的龙蟠山下,自唐代以来即为游览胜地,被誉为“胜绝南州”、“湘南第一洞”。洞内开阔处可容千人,洞中有洞,分上、中、下三洞,宋尚书左丞相李邦彦曾写了《三洞记》一文,南宋大诗人张孝祥题写了“上清三洞”四个大字。漠川“三大”:位于县城东南约40公里的漠川乡境内,有广西最大的古樟,有规模宏大、置有石人石马等石雕的古墓,清代留传的巨型石拱桥依然屹立。五里峡景区:即五里峡水库景区,位于县城东约10公里处,水库水面8000亩,蓄水1亿立方。[22] 高尚银杏林:在县城南30公里,湘江发源地附近,桂兴公路两侧。此地方圆10平方公里,银杏林成片,其中流兰银杏林园3000余株。湘江源:湘江源旅游景区位于广西桂林市兴安县白石乡境内,座落在以湘江之源白石河为中心的约20平方公里范围内,西北距兴安县城22公里,有二级沥青路相连,景区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其精华景点有:湘江源头:在湘江源头碑立碑处,一尊8米多高,惟妙惟肖的天然毛主席石像坐于旁边,旁边还有一块天然的“天子玉玺”。周边还有观音石、乌龟石等。 天生桥群:在湘江源白石河上,并列着4座由地下水雕刻而成的大自然艺术品——天生桥,桥下有岩洞——大龙王岩,桥洞分别高达40—100米不等,跨度分别达30—60米不等,桥桥相连相交,高低有序。秦家大院:秦家大院位于广西兴安县白石乡水源头村,村内有一占地17000平方米的“秦家大院”,始建于明洪武年间,院内遗存有三组明清时期建筑群,其主次轴线分明,依轴线层层深入,左右对称,梯进布局,高墙窄巷,古民居多为三开二进型,青砖黛瓦,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刻字铭文。街巷纵横,平坦整齐,青石铺就,清爽宜人。历代以来,村中先后出过十三位文进士和三位武举人,有“进士村”之美誉。[22] 解放前,城镇乡村均设有寺庙,据清道光《兴安县志》所载,有26座。主要有:文庙:始建于隋代,在今县城看守所处,庙内有孔子、观音等塑像、状元桥。解放后塑像被毁,状元桥移到灵渠公园里。金峰殿:在县西三里处,殿堂内供奉观音、五谷真仙、岳武穆、齐天大圣等塑像。解放后,殿堂及塑像均被毁。鸡笼殿:在今普头村附近,殿内设有“黑帝天公”。中华圣公会教堂:全县共有5所,地址分别在今兴安镇、界首镇、溶江镇、湘漓乡东桂屯(东坡山)、崔家高泽村。解放后,教堂都已不存在。天主教堂:在今县城漓滨街即灵渠北路的饼干加工厂处。此外,还有高尚乡的秀峰寺、双泉寺,湘漓乡的近明寺、长寿庵、鹫峰庵,兴安镇的宝塔寺、观音庵,界首镇的宝峰庵,护城乡的桑树庵、石磊庵,溶江镇的太和庵,华江乡的千家寺、回龙庵。民俗风情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兴安是湘方言与西南官话的交汇之域。居民交际通用语言为带有湘方言口音的西南官话和湘方言,少数地区使用汉语土话和瑶语。兴安民间较注重的传统节日有立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立夏、六月六、七月半(鬼节)、中秋等。民间风俗有春节贴春联、放鞭炮、拜年、舞狮,元宵吃汤元,清明扫墓祭祖,端午划龙船、插菖莆,农历六月六尝新米、七月半祭祖先,中秋吃月饼、插柚香,结婚娶媳唱贺郎歌、闹洞房,丧葬时“闹丧”(包括请鼓乐班子奏哀乐、唱孝歌、出殡喊祭等等)。[17] 米粉节兴安桂林米粉节于2007年开始举办,至今已经举办四届了,计划是每年的“五一”黄金周开幕,由于2008年的节假日改革,所以,2007年的第一届米粉节是4月30日—5月7日,2008、2009、2010年第二、三、四届米粉节都是从4月28日—5月3日。第五届米粉节于2011年6月9日至12日举行。第四届米粉节活动内容共26项。兴安县城将用米粉制作2只大型“米粉神福虎”和百米“米粉巨龙”向游客及市民展示。近20家著名米粉店和各种小吃云集米粉美食一条街。5天的米粉节期间,将举办广西山歌大王争霸赛、古乐演奏大赛、吃米粉喝啤酒大赛、受市民欢迎的彩调专场,米粉世家才艺大比拼、桂林米粉现场制作演示及历史文化展、秦城珍藏品系列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两千二百多年前,秦始皇为成就一统天下的霸业,在兴安开凿了灵渠,同时顺应北方士兵的饮食习惯缔造“桂林米粉”。今天,“桂林米粉”早已享誉海内外,成为中国最响亮的饮食品牌之一,经过专家考证米粉发源于兴安。[18] 葡萄节以盛产葡萄出名的南方吐鲁番兴安每年举办一次葡萄节,第一届葡萄节于2009年8月11日—8月30日举办,第二届葡萄节于2010年8月18日至8月30日举办。第二届葡萄节以“牵手葡萄盛会,相约魅力兴安”为主题,其间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有葡萄节开幕式暨相约文化新城大型明星文艺晚会、中国创意农业暨南方葡萄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果蔬经贸洽谈、百名中小学生同绘百米葡萄长卷、葡萄仙子评选、网上葡萄节、吃葡萄比赛等16项主题活动。兴安县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引种巨峰葡萄品种,经过20多年的摸索、实践、总结,打造出了一个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葡萄产业,2004年、2007年兴安巨峰葡萄两次获得“广西农产品名牌新产品”称号,2008年6月,兴安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全国优质葡萄生产基地”。种植技术先进,葡萄种植面积达10万亩,总产量11.2万吨,年产值6.62亿元,兴安因此享有“南方吐鲁番”之美誉。[19] 饮食文化兴安人热情好客,饮食文化十分丰富。饮食风味受湘菜、粤菜和岭南少数民族风味影响,以湘菜风味为主。代表性的美味佳肴有香芋扣肉、清水炖鸡、白果炖老鸭、酸辣禾花鱼、冬笋炒腊肉等等。佐餐开胃的腌菜有酸辣椒、剁椒、酸豆角、酸生姜等,令人垂涎。传统小吃有桂林米粉、粑粑、油茶等。兴安酒文化亦较发达,不仅出产广西驰名的“秦堤三花酒”、村村皆酿米酒,而且喜欢以酒待客,席间劝酒,部分地区办红白喜事时还以“喊席”助兴。[17]

㈤ 对桂林(或百色)的旅游资源或者民俗风情从整体上作简单介绍(PS 语文题目- - 速度啊)

这个还得让你自己去总结,俺说一下桂林好玩的景点和线路,看能否给你一点关于桂林旅游的信息。

桂林好玩的旅游专线汇集(旅游专线和酒店汇集:http://0773cc520.blog.163.com/blog/static/94590555201162711233678):
1、桂林市内玩一天(包车或拼团游览,好玩的景点套票都是:芦笛岩、王府、刘三姐大观园、四个内湖或十大名山水上游。)

2、漓江和阳朔陆地景点玩一天(经济型、豪华船、或兴坪精华游,建议坐兴坪游船游览,价格比前两者便宜),下午返回桂林市内住,方便第二天游古东冠岩。

3、桂林古东冠岩玩一天(穿草鞋爬古东瀑布;游览桂林最好玩的岩洞--冠岩)。先游览获得两项吉尼斯记录的冠岩地下河,坐电梯、小火车、船、步行观赏地下暗河,非常震撼,里面也是避
暑的好去处,然后去古东森林景区,在里面可以对山歌,穿草鞋爬瀑布,走斜谷索道,坐滑车坐溜索,走白道黑道等。下午返回桂林市内住。

4-5、桂林龙胜龙脊梯田玩两天(在金坑红瑶梯田上住一晚,6-10月梯田最好看,在上面住一晚,很浪漫)或者只参加梯田一日游(游平安壮寨梯田),抑或参加龙胜龙脊梯田+龙胜温泉(住龙福山庄或中心酒店)两日游。

6、桂林乐满地玩一天(游乐场),乐园里的娱乐项目有轰天雷、惊涛骇浪、海盗船、过山车、碰碰车、蹦极、旋转木马、鬼屋等。

另外,
桂林特产:白果、罗汉果、龙胜辣椒、龙脊梯田水酒、马蹄、柚子、竹笋、三花酒、各种糕点、桂花等。

桂林美食:啤酒鱼、桂林米粉、酿菜、拔丝芋头、芋头扣肉、凉菜等

㈥ 是从旅游资源的特点分析桂林市发展旅游业的优势特点。

(来 1 ) 1 多样性特点:桂林自市有山峦、岩洞、寺庙等旅游资源( 1 分),种类较多且各类资源数量较多( 1 分); 2 地域性特点:石林、溶洞等喀斯特地貌、壮族少数民族文化习俗等旅游资源( 1 分)在桂林市大规模分布,且密度大( 1 分); ( 2 ) 1 大量开发石林、溶洞、温泉,导致地质灾害多发( 2 分); 2 人造景点建设过多,导致生态破坏严重( 2 分); 3 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进驻,导致风景区环境污染明显( 2 分)。(选两点,得 4 分)

㈦ 广西适合发展什么文化特色为什么

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侗族的楼被誉为八桂民族风情之“四绝”,而“唱、跳、吹、斗、踩”五大元素,则共同构筑了广西魅力非凡的民族风情画卷。这些都是广西最独特、最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
专家认为,民族文化是旅游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发展旅游业时应当充分利用。把民族文化特色旅游打造成为广西旅游的一个核心品牌,是我区发展特色旅游需要着重做好的一门功课。
民族文化特色旅游初具规模
“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真正开始的,经过近30年的发展,目前的广西民族文化已初具规模。”业内专家认为,广西必须要在现在的基础上继续深挖,把民族文化特色旅游打造成广西旅游的一个核心品牌。

目前,广西的一批民族旅游景区景点已经建成,如龙胜龙脊梯田、融水贝江苗寨、三江程阳八寨、那坡黑衣壮村寨、桂林刘三姐风情园等。基本形成了桂北、红水河、中越边境三条旅游带,并以此为依托形成了广西少数民族风情游、世界长寿之乡休闲养生游、中越边境览胜游三条精品旅游线路。
桂北民族文化旅游带以桂北山地民族生态旅游为特色,包括龙胜、三江、融水、罗城、环江、南丹等县,这条民族文化旅游带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如龙胜龙脊梯田、三江程阳风雨桥、融水苗族节庆、广西独有的仫佬族和毛南族风情以及特色鲜明的南丹白裤瑶风情等。
红水河流域是我国大西南地区一个重要的民族走廊,红水河民族文化旅游带以瑶族、壮族文化为特色,包括南丹的白裤瑶文化、东兰的铜鼓文化、巴马的长寿文化、忻城的土司文化以及天峨等县的蚂拐文化等,这些民族文化为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最具人文气息的特色旅游资源。
中越边境民族文化旅游带以边境民族风情、山水风光和历史文化为特色,既有防城的大板瑶、那坡的黑衣壮、龙州的天琴、靖西的绣球街等民族风情,也有宁明花山壁画、凭祥友谊关、龙州小连城等历史文化,更有大新德天跨国瀑布、靖西通灵大峡谷等自然山水奇观,被誉为“中越边境旅游画廊”。
增强民族文化项目互动性
“广西虽然有着庞大的民族文化资源,但还未能发挥出强大的吸引力,如果一个地方的传统文化、节庆活动能吸引游客慕名而去,并呆上三五天甚至更长时间,那才是真正的成功。”一位业内人士说,现在很多到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游客大多是走马观花,印象并不是很深刻,如何发挥民族文化的吸引力,让游客愿意几次三番的到达一个地方,是当前旅游业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其实,我们现在到省外或国外的一些民族地区,都很希望能看到当地居民‘原汁原味’的生活,体验和了解当地的文化,如云南傣族的泼水节就很吸引人,不少人都冲着这个节日而去。”南宁市民黄小姐说,广西的民族地区也应打造出一批这样的品牌,让民族文化成为旅游的主线,而不是旅游的点缀。
记者了解到,广西目前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如三江侗族的“百家宴”就做出了品牌。游客进入侗寨前,会被一帮穿着民族服饰的侗哥侗妹们“拦”住,不唱歌,不给进寨。外地游客张先生说,让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百家宴”,吃饭时,寨子里摆上多列长长的方桌,各家各户摆上自己的拿手菜,大家先是坐着吃,后站着吃,再后就是走着吃,不亦乐乎。“拿菜来的都是当地的居民,很多还是老爷爷老奶奶,感觉真是很不一样”张先生说:“如果菜品由餐厅的服务员送上来,那就没了味道。”
专家们认为,“百家宴”只是少数民俗文化中的一个缩影。通过这种互动参与的形式,让游客加深了对侗族民俗的印象,提升了侗族文化的感染力。很多游客或许在多年以后,已不记得看过的侗族风光,但一定会记得“百家宴”,这就是民俗文化的渗透力和吸引力。
深度挖掘打造核心品牌
近日,自治区政府正式确定“壮族三月三”全区放假2天,并要求相关部门以此为契机,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在全区不用区域,重点打造多个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推动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
统计显示,广西12个世居民族中有2700多万人采取不同方式欢度“三月三”,占全区总人口的54%。自治区有关部门认为,“三月三”这个品牌很好,一定要总结经验教训,避免过度商业化打造,让歌节“变了味”。要通过节日,选出壮族的“歌王”,让壮族的山歌广为传唱,真正做出民族的品牌。
据了解,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有效地激活了民族文化旅游市场,涌现了一批场面宏大、制作精美、演绎精湛、格调高雅的民族文化旅游演绎作品,如《印象·刘三姐》《坐妹》《梦·巴马》《锦宴》等。以铜鼓、坭兴陶、壮锦、绣球等为代表的民族文化旅游商品也越来越受到游客的喜爱,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提升了广西民族文化特色旅游的整体形象。

㈧ 桂林山水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资源

千百年来,桂林一直是人们旅游观光的宝地。现在,一个以桂林市为中心,包含周围12个县的风景区已经形成。这里有浩瀚苍翠的原始森林,雄奇险峻的峰峦幽谷,激流奔腾的溪泉瀑布,天下奇绝的高山梯田......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着壮、瑶、苗、侗、仫佬、毛难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大桂林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深深地吸引着中外游客以及国家元首纷至沓来,流连忘返。
1982年定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桂林风景资源十分丰富,尤以山水取胜。唐朝诗人韩愈的“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句,是桂林山水的最佳写照。而簪山、带水、幽洞、奇石,历来被誉为桂林风景的四绝,其山水洞石浑然一体的景象组合,举世无双。烟雨、光影、植物、动物、田园、村舍、名园、古迹,则被称为桂林风景的八胜。这些胜、绝的风景因素融合成各具特色的16个风景区和数百个风景点。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有着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山多有洞,洞幽景奇,瑰丽壮观;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满目,于是形成了“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绝”,而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誉。

㈨ 桂林有哪些民俗风情

资源七月半河灯歌节
资源县农历七月半河灯歌节(七月十三日—十五日),历史悠久,是当地民间一年一度民族风俗传统节日。每到七月半,以唱歌放灯寄托缅怀先人,消灾避祸的情思。人们自发携灯,沿河漂放,夜幕下灯光辉煌,形成“万盏河灯漂资江”壮景。节庆期间,地方特产、民间小吃琳琅满目,经贸洽谈,形势多样,有顶竹竿、舞狮、舞龙、大象拔河、斗鸡、斗羊、羊鸟等古朴的民间体育、娱乐活动。“七月半”莅临资源县城可饱览桂北山区的乡土民情。
龙胜红衣节
龙胜县是多民族的自治县,红瑶是龙胜瑶族的一个支系。红瑶妇女爱穿自己编织的红衣衫,故称红瑶,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或四月初八是泗水乡红瑶同胞的会期、亦称红瑶同胞一年一度的红衣节。
民间对歌
阳朔居有汉、壮、瑶、苗等11个民族,各民族除有自己的习俗、节日外,一个共同的特点便是擅长对山歌。不论婚丧嫁娶,还是逢年过节,每每摆起歌台,一比高低,直至通宵达旦仍不肯散去。这些山歌有谈情说爱的,有倾诉生离死别、崇尚忠孝的,也有谈古论今叙事的。唱者少则三、五人,多则几十人,歌声或激越高昂,悠扬动听;或深沉委婉、如泣如诉;或轻呤浅唱、闲适洒脱……尤以壮乡高田的中秋节对歌、福利龙尾瑶民的“歌堂愿”会最富特色。

福利五月八节
阳朔县福利民间的传统节日,中国农历每年的五月初八前后,由民间组织在福利镇上开展的民间文艺、体育及祭祀活动。

㈩ 广西的旅游资源有哪些

广西的旅游信通资源:
广西的园林各具特色,南宁市的公园、植物园以南亚热带风光为特色,桂林、柳州的公园多以中亚热带风格为主体,因地制宜,利用当地自然景观(如岩溶景观、水体景观等)和古建筑构成各具特色的园林艺术。如柳州龙潭公园。
世界地质公园: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漓江风景名胜区、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宁明花山风景名胜区。还拥有隆安龙虎山风景名胜区、贵港南山一东湖风景名胜区、百色澄碧湖风景名胜区、陆川谢鲁山庄风景名胜区、三江的林溪一八江风景名胜区、鹿寨的香桥岩风景名胜区、北流的勾漏洞风景名胜区、容县的都峤山一真武阁风景名胜区等29处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有7处国家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即桂平的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旧址、容县经略台真武阁、三江的程阳风雨桥、合浦县的大士阁、宁明的花山崖壁画、兴安县的灵渠、中国工农红军红七军司令部及红八军司令部右江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另有220处自治区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有1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即北海的冠头岭国家森林公园、桂林国家森林公园、南宁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柳州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桂平龙潭国家森林公园、龙胜温泉国家森林公园、上思和防城的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融水元宝山国家森林公园、八角寨国家森林公园、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大桂山国家森林公园、北流大容山国家森林公园,容县森林公园和天堂山自然保护区,有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即北海银滩旅游度假区。
南宁是广西旅游的集散地,市区内有扬美古镇、伊岭岩、青秀山风景区、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大明山旅游区、人民公园、南湖公园等市内公园;九龙瀑布群森林公园、金伦洞原始石漠山洞、大龙洞景区、龙虎山自然保护区以及昆仑关景区等。
柳州是广西重要旅游目的地,拥有国家A级以上景区排在广西第二位,仅次于桂林市。市区有大龙潭风景区,柳侯公园,江滨公园,立鱼峰景区,百里柳江,都乐岩风景区等公园景区,北部的三江,融水等县域旅游资源丰富,有三江程阳风雨桥景区,贝江景区,丹洲古镇,大侗寨景区,鹿寨香桥岩景区,柳城知青城,大良石门仙湖景区等。
桂林是著名旅游城市,与柳州市构成桂北山水民俗旅游风景区,旅游资源丰富。有:七星景区、芦笛景区、世外桃源旅游区、象山景区(象山公园、滨江公园)、冠岩景区、愚自乐园艺术园、两江四湖、银子岩旅游度假区、古东瀑布、兴安灵渠、丰鱼岩旅游度假区、龙胜温泉、雁山园、经典刘三姐大观园、蝴蝶泉、穿山景区等。
广西公园胜景繁多,如莲花瀑布、试剑石、望夫石、磨菇石、仙人床、情人树、海豹采果、人工草坪,有被称为活化石的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植物桫椤(树蕨),花中之王金茶花,还有悠久漫游的千年龟、欢腾的五爪金龙和活泼嬉戏的猴群,主峰莲花山是桂东南第一峰。 景点地区 景点名称 景点类别 门票(元) 地址 南宁市 动物园 公园 50 西乡塘 柳州市大龙潭风景区生态民俗免费柳州鱼峰区桂林市 七星公园 溶洞地貌 55 桂林市区 北海市北海银滩海滨度假免费北海市银滩大道钦州市 三娘湾野生海豚观旅游区 亚热带海滨 30 钦州市犀牛角镇 防城港市白浪滩(又名大平坡)海滨度假免费防城港市江山半岛月亮湾西南侧6公里处南宁市青秀山风景区公园20南宁青山路19号靖西县通灵大峡谷峡谷地貌90靖西县城东南部32公里的湖润镇新灵村柳州市柳侯公园文化古迹免费柳州城中区 中国最高的单体仿古式建筑——玉林云天文化城
中国最大的观赏石景园--柳州奇石园(42800平方米)
广西最有人文内涵的公园--柳州柳侯公园
广西最著名的风雨桥--三江程阳风雨桥
广西最长的内河大桥--藤县西江大桥
广西现存最好的明代四排楼--合浦大士阁
广西最精巧的名楼--容县经略台真武阁
广西获皇帝赐御书最多的古寺--贵港南山寺
宋代“楚南第一名刹”--全州湘山寺广西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庙--恭城孔庙
广西最著名的龙母庙--梧州龙母太庙
广西最大的私家园林--陆川谢鲁山庄
广西现存最完好的建于明代的山寨遗址--合山思光山寨
广西楹联第一村--灵山大芦村
中国最具旅游价值古村落--灵川江头州村
广西保存最好的古镇--昭平黄姚古镇
广西保留最好的古代县城--富川旧城
广西现存规模最大最完好的土司衙署--忻城莫氏土司衙署
广西最具匠心的石刻--永福百寿岩“百寿图”石刻
广西最具丰富内涵的独字石刻--阳朔碧莲峰“带”字
广西石刻分布最集中的地方--桂林桂海碑林
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城池石刻平面图--《静江府城池图》
广西现存最好的明代藩王城--桂林王城
中国现存明代藩王墓数量最多的墓群--桂林明靖江王墓群 广西最大的陨石--昭平陨石(当地人称为:银牛)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