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菏泽牡丹文化旅游节开幕
1. 菏泽牡丹花会开幕式有哪些明星!
你是说昨天的开幕式上的演出吗?
周华健\刘和刚\费翔\林心如\刘亚津及空政歌舞团.
2. 菏泽牡丹文化有怎样独特的方面
菏泽牡丹文化是齐鲁文化的一个独特方面。它的内涵极为丰富。而且随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3. 菏泽牡丹花什么时候开
菏泽牡丹节时间:每年4月~5月(每年的4月16日定为每届牡丹文化旅游节开幕时版间)。
全市牡丹种权植面积达8万多亩,有9大色系,10大花型,1100个品种。曾多次在国内外花卉展评中获奖。在1999年昆明世博会上的110项花卉单项奖中,菏泽牡丹夺得81个奖项,充分显示了"菏泽牡丹甲天下"的实力。菏泽牡丹节时间http://wg365.org/html/xwzx/2494.html
4. 山东菏泽牡丹花会什么时候开
菏泽国际牡来丹花会是山东省菏源泽市一项重大旅游节庆活动,是由菏泽市人民政府主办,每届花会都举办大批的经贸文化活动。
自1992年起每年4月中旬举行,为期20天,至2011年4月15日已成功举办二十届,累计共接待中外游客3000多万人次,有570多位中央、国家部委的领导人到菏泽视察。经济贸易成交额达890亿元,签订利用外资合同近600项;对外合作领域涉及到一、二、三产业的40多个行业门类。
5. 菏泽国际牡丹花会的基本介绍
“菏泽国际牡丹花会”为中国著名牡丹旅游节庆之一,近年来,曾荣获“全国花卉类节庆十强活动”、“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展会”等称号,菏泽市也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优秀节庆城市”等荣誉称号。通过举办牡丹花会,不仅提高了菏泽牡丹的知名度,使菏泽成为享誉全国的“中国牡丹城”,而且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动了菏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2012年3月菏泽正式被中国花卉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牡丹之都”。
花会的宗旨是“以花为媒、广交朋友、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开发旅游、振兴经济”,充分体现菏泽“牡丹之乡”的特点。 菏泽古称曹州,菏泽市处于黄河下游南岸,齐鲁平原西南部,与水泊梁山毗邻,与苏、豫、皖三省接壤,位于北纬30°39″--35°53″,东经114°48″--116°24″。辖牡丹区、定陶县、曹县、成武县、单县、巨野县、郓城县、鄄城县、东明县一区八县及一个经济开发区,158个乡镇,134个居委会、6005个村民委员会。总面积12238.6平方公里。
现在观赏牡丹主要集中曹州牡丹园、古今园、曹州百花园等处。另外,整个牡丹乡,包括赵楼、李集、何楼、洪庙、王梨庄的农家田野都栽种了许多牡丹(包括药用牡丹),尽可欣赏。菏泽是我国主要的牡丹生产基地,良种繁育基地,以及游览观赏中心。
菏泽种牡丹全是大田种植,现有栽培面积12万余亩,有1237个品种。至2011年,每年一度菏泽牡丹会,已成功举办过20届。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菏泽举办了首届国际牡丹花会,特邀请朝鲜、日本、美国、法国、德国、荷兰、法国等十余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及花卉商人参加。同时,举办了大型的牡丹定货会,将中国牡丹推向世界。数万名中外来宾亲眼目瞩“花大盈尺”的菏泽牡丹,洽谈经贸合作。目前,菏泽牡丹已占国内销售份额的85%,菏泽牡丹昂首挺进了国际市场。
菏泽国际牡丹花会一般在每年四月中旬开幕,然后大型文艺演出、牡丹艺术展、牡丹形象大使选拔赛、人发风情节、书画名家作品展等各类文化活动相继展开,将中国牡丹城、书画之示得淋漓尽致。主要活动地点是牡丹区体育馆,林展馆市博物馆,菏泽大剧院,曹州牡丹园等。目前菏泽牡丹黑、红、黄等九大花色1237个品种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源产地标记注册认证。 曹州牡丹园 位于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牡丹办事处,紧靠220国道,距市区三公里(市内乘3路公交车到牡丹园下车),建于1982年,总面积73hm2,是菏泽牡丹的主要观赏游览区。园内牡丹100余万株,1237个品种,间植芍药、碧桃、夏莲、秋菊、腊梅、月季、玫瑰等数百种花木,竞相比美。每年四月中旬至五月上旬,百万株牡丹竞相开放,五彩缤纷,千姿百态,争奇斗研。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形成“花四海,人如潮”的壮观场面。曹州牡丹园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园内牡丹曾多次运往北京植物园、中南海、故宫、上海、南京、洛阳等园林风景区栽植。还远销日、美、英、法、德、俄、加拿大、荷兰、泰国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为日本岛根县建立了“中国牡丹园 ”。 曹州牡丹园内景点繁多。南北两座彩色牌坊门楼,高达十余米,檐出角翘,雕梁画柱,古朴典雅,金碧辉煌。坊门正中的“凤凰戏牡丹”彩色图集下,上书“曹州牡丹园”鎏金横匾,是时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舒同书写。园中采用生产与观赏相结合的布局方式,建有亭台楼阁,以石铺的道路相连,便于游人游赏和憩息。“观花楼” 、“天香阁”是园内主体建筑,新颖别致,古朴典雅,登楼眺望,园中景色尽收眼底。观花楼为仿明代建筑,坐落在曹州牡丹园南观赏区,楼内有牡丹展室,供游人进一步了解牡丹的栽培历史和牡丹文化,楼前有溥杰手书“天下第一香”和舒同手迹“曹州牡丹甲天下”的石碑。有蒲松龄笔下的人物--葛巾、玉板两个花仙的塑像,有自然奇石组成的碑苑等小品建筑。还有一株枝干虬曲的大木香树,花开时节馨香扑鼻,平添雅趣。天香阁坐落在曹州牡丹园北观赏区,该建筑古香古色,雕梁画柱,古朴典雅,16个红木大柱擎起巍峨壮观的三层阁楼,红砖琉璃瓦外汉白玉石栏,似纱裙围楼,脊檐之上飞禽走兽,神态各异。室内用现代灯光音响营造出快乐温馨的气氛;名人书画件件是赏牡丹、咏牡丹的佳作。音乐声中登楼鸟瞰牡丹,花海人流尽收眼底。在天香阁南面,数十棵已逾百年的牡丹,已长成牡丹树,茎粗根茂,花大映尺,粉中透红,芬芳扑鼻。还有江北第一柏廊之称的龙柏走廊,数百株龙柏高两丈以上,株株苍翠欲滴。天香阁两侧的玉兰花和木香各具特色,玉波浪浑然一体,散发出浓欲的园林香气。桂陵之战遗址坐落在曹州牡丹园的东区,有桂陵纪念碑亭,有千年桂陵古井,让游人联想起当年兵家孙膑曾在此创下了“围魏救赵”的光辉战例。该园多年从事牡丹新品种选育工作,曾育出‘粉中冠’、 ‘冠世墨玉’、 ‘紫瑶台’、赵粉、等著名品种。该园除广植牡丹外,并植有芍药和多各花灌木,使游人流连忘返。牡丹是菏泽的市花。每当花开季节,连阡接陌,五彩缤纷,争奇斗艳,令人目不暇接。每年4月18日至5月5日被定为“菏泽国际牡丹花会”,有上百万的国内外游人慕名前来赏花。 自隋唐以来,城都或乡间的赏花活动,逐渐形成了一种集中观赏形式——牡丹花会。
6. 菏泽国际牡丹节的发展由来
菏泽国际牡丹花会是山东省菏泽市一项重大旅游节庆活动,是由菏泽市人民政府主办,每届花会都举办大批的经贸文化活动。自1992年起每年4月中旬举行,为期20天,至2011年4月15日已成功举办二十届,累计共接待中外游客3000多万人次,有570多位中央、国家部委的领导人到菏泽视察。经济贸易成交额达890亿元,签订利用外资合同近600项;对外合作领域涉及到一、二、三产业的40多个行业门类。
菏泽古称曹州,菏泽市处于黄河下游南岸,齐鲁平原西南部,与水泊梁山毗邻,与苏、豫、皖三省接壤,位于北纬30°39″--35°53″,东经114°48″--116°24″。辖牡丹区、定陶县、曹县、成武县、单县、巨野县、郓城县、鄄城县、东明县一区八县及一个经济开发区,158个乡镇,134个居委会、6005个村民委员会。总面积12238.6平方公里。
现在观赏牡丹主要集中曹州牡丹园、古今园、曹州百花园等处。另外,整个牡丹乡,包括赵楼、李集、何楼、洪庙、王梨庄的农家田野都栽种了许多牡丹(包括药用牡丹),尽可欣赏。菏泽是我国主要的牡丹生产基地,良种繁育基地,以及游览观赏中心。
菏泽种牡丹全是大田种植,现有栽培面积12万余亩,有1237个品种。至2011年,每年一度菏泽牡丹会,已成功举办过20届。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菏泽举办了首届国际牡丹花会,特邀请朝鲜、日本、美国、法国、德国、荷兰、法国等十余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及花卉商人参加。同时,举办了大型的牡丹定货会,将中国牡丹推向世界。数万名中外来宾亲眼目瞩“花大盈尺”的菏泽牡丹,洽谈经贸合作。目前,菏泽牡丹已占国内销售份额的85%,菏泽牡丹昂首挺进了国际市场。
菏泽国际牡丹花会一般在每年四月中旬开幕,然后大型文艺演出、牡丹艺术展、牡丹形象大使选拔赛、人发风情节、书画名家作品展等各类文化活动相继展开,将中国牡丹城、书画之示得淋漓尽致。主要活动地点是牡丹区体育馆,林展馆市博物馆,菏泽大剧院,曹州牡丹园等。目前菏泽牡丹黑、红、黄等九大花色1237个品种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源产地标记注册认证。
7. 2012菏泽牡丹花会开幕式
时间:
从菏泽市旅游局获悉,2012菏泽国际牡丹花会开幕式暨大型文艺演出将于4月16日上午在菏泽演武楼举行,演出内容将充分体现菏泽地域特色。 2012菏泽国际牡丹花会开幕式暨大型文艺演出由杭州名星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策划,最终方案将于近日确定。演出将签约一批当今知名演员加盟;舞台设计采用先进设备和先进电子科技手段,使整个舞台充满动感效果;演出内容充分体现菏泽地域特色。近期,菏泽市将在央视和省级电视台宣传推介菏泽旅游形象和牡丹资源。 牡丹花会组委会办公室近日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征集各单位和团体在牡丹花会期间(4月10日—5月10日)举办的各项活动,以丰富今年牡丹花会的活动内容,充分体现全市各行各业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参与意愿。
票价:
4月1日至4月8日早开期40元/人次,4月9日至4月26日盛花期50元/人次,4月27日至5月10日败落期40元/人次;
团购:
好像网上应该可以团购了!具体细节请留意官方信息!反正要比单买便宜些!只是文艺演出的开幕式票价交规,票源更紧张,最好要在菏泽的朋友及时代买!
可供参考的哈,具体的也差不到哪去,我菏泽东明县的,我uohai没有去过呢,好丢人哦
希望对你有帮助
8. 今年的菏泽牡丹花会是什么时候
2015年菏泽牡丹节也是定于4月16日正式开幕,2015年山东菏泽牡丹节牡丹花期为4月1日-5月10日,如果大家内准备容来菏泽参加菏泽牡丹节的话,建议大家在4月中旬过来玩,这个时候是菏泽牡丹开的最好的时间。
9. 菏泽牡丹花会的历史
菏泽市牡丹栽培历史悠久,明代已负盛名。蒲松龄在其《聊斋志异》里就有“曹州牡丹甲齐鲁”之说,并写下了葛巾玉版的神话故事,后又有“菏泽牡丹甲天下”之称。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富有历史传统的曹州牡丹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目前,我市牡丹种植面积已达5万多亩,品种多至600余个。历史上形成的包括药物学、植物学、园艺学、地理学、文学艺术、戏剧曲艺、民俗学等多科在内的牡丹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菏泽成立了牡丹研究所、天下第一香学会、国花研究会,系统研究开发、利用牡丹资源,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建设。自1992年起,我市举办了“以花为媒、广交朋友、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开发旅游、振兴经济”为宗旨的菏泽国际牡丹花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五届。
每至花会,各种商贸活动、文艺活动珠联璧合,游客如织,商家云集,带来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牡丹产业已成为一方经济的支柱产业,花随人意,四季常开,美化着人们的生活,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并远销世界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牡丹已成为菏泽人的骄傲,并为菏泽的经济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牡丹的栽培历史
牡丹产我国,原系野生,分布在我国西北高原的陕甘宁盆地,巴郡山谷,秦岭一带,散生于 海拔1500米左右的山坡和林缘。我国牡丹的种植可追溯到二千曹州引进牡丹品种。薛凤翔的《亳州牡丹史》中记载一种“金玉光辉”的品种,说是“曹州所出。为第一品”。又有“忍济红”、“萍宝红”两种,也产于曹州。他如《曹南牡丹谱》亦云:“至明曹南牡丹甲于海内。”“曹牡丹产我国,原系野生,分布在我国西北高原的陕甘宁盆地,巴郡山谷,秦岭崐一带,散生于海拔1500米左右的山坡和林缘。我国牡丹的种植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崐,1972年甘肃武威东汉圹墓中发现的医简已有牡丹入药的记载。 牡丹作观赏植物始自南北朝,文献上多有记载。刘宾客《嘉话录》说:“北齐崐杨子华有画牡丹”,牡丹既已入画,其作观赏的对象已确切无疑。谢康乐更具体指崐出种植的具休情况:“永嘉水际竹间多牡丹。”(《太平御览》)近代生物学先驱达尔文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写的《动植物在家养情况下的变异》一书中说,牡丹在中国已经栽培了一千四百年,这和中 国牡丹的种植历史大体相符。 及至隋代则规模更大,《玉海》记载:“隋炀帝辟地二百里为西苑,诏天下进花卉,易州进二十箱牡丹......”。《隋志素间篇》中说道:“清明次五日牡丹华”。 唐代(公元618-907年)牡丹栽培开始繁盛起来。开元中盛于长安。洛阳有个名叫宋单父的应唐玄宗李隆基之召,到郦山种牡丹一万多本,颜色各不相同(《龙城录》崐)。李白作“清平调”三首咏牡丹:“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扶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等。长安牡丹盛况空前,诗人多有佳作:“庭前芍崐药妖无格,池上芙蕖争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崐赏牡丹》)“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贵贱无常价,酬值看花数: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白居易:《买花》) 宋代(公元960-1279年),中国牡丹的栽培中心,?由唐之长安而转移到了洛阳。牡丹的品种更多,欧阳修说:“洛阳家家有花,而少大树,尽其不接则不佳。” 北宋末年,战乱不断,洛阳牡丹开始衰退,陈州牡丹取而代之。张邦基撰《崐陈州牡丹记》云:“洛阳牡丹之品见于花谱,然未若陈州牡丹之盛且多也。园户种花如种黍粟,动以顷计。” 南宋,四川天彭(在今四川省彭县境内)栽培的牡丹,为蜀中第一,号称“小西京”。诗人陆游在蜀中做官,亲往游赏,并撰《天彭牡丹谱》。 明代(公元1368-1644年),牡丹的栽培中心,转移到了安徽亳州。夏之臣《崐评亳州牡丹》云:“吾亳州牡丹,年来浸盛,妖容三变,尤在季孟之间。等此而上,崐有天香一品,石榴红,妖容,宫红袍,琉璃贯珠,新红种种不一,杂红最后出,颇称难得。又有大黄一种,轻腻可爱,不减三变。佛顶青为白色第一。大抵红花以花子红,银红、桃红为上。”又云:“草堂数武之步,种时殆遍,率以两色并作一束,红白异状,错综其间,又以平头紫,庆天香,先春红三色插入其花束,间集而成文章,他时盛开灿然若锦”。此实开中国插花艺术之先河。 在明代,亳州牡丹虽有盛名,但曹州牡丹也发展起来了。 至于曹州牡丹始于明代何时,从何地引进,志书多略而未载,仅云由来已久。根据当地逐代相传的说法,曹州牡丹始于嘉靖(1522-1566年)间,从赵楼村开始,当时有个叫赵瑞波的,情喜好花,终身行医,到过西北,路过秦岭采集药材,得红、白、紫、粉四色牡丹,以此为母,得以繁衍。到了万历年间,赵瑞波又亲去洛阳,寻得姚黄、魏紫、二乔等十数种归,从而曹州牡丹开始繁盛起来。 如今,曹州还保有“帮宁紫”这一品种。“帮宁紫当地农民公认是赵帮宁用种子育成的。赵帮宁系嘉清初人。可见曹州牡丹栽培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 即使是明代种植牡丹有盛名的亳州,也曾从州一士人家,牡丹有种至四十亩者,......多至一,二千株。”(《五杂俎》)。 清代(1644-1911年,)曹州牡丹的栽培就更盛了,取亳州而代之。《曹县志》云:“牡丹非土产也,初盛于锥下,再盛于亳州,彼时已六七百种,分五色排列,崐叙至于今,亳州寂寥,而盛事悉归曹州。”“曹州园户种花如种黍粟,动以顷计,尽连畦接畛也。”(《曹州牡丹谱》)。蒲松龄在他写的《聊斋志异》一书中,?也曾有“曹州牡丹甲齐鲁”的记述。曹州东北各村,有以养花为业者,成园成圃者很多,其中尤以王李庄、洪庙、毛庄、赵楼各村为冠。道光年间赵玉田在村北建花园,专崐养牡丹、药药,集本村之大成,园之周围树之以桑为篱,名曰“桑篱园”。著有《桑蓠园牡丹谱》,称:“山左十郡二州,语牡丹则曹州独也。曹州十邑一州,语牡丹在菏泽独也,菏泽为郡为裹者,不知其几,语牡丹之出惟有城北一隅,鲁山之阳,节堤之外,连延褒不能十里。”其后有《绮园牡丹谱》云:“谷雨后往观,见姹紫嫣红,含蕊皆放,交错如锦,夺目如霞,灼灼似群玉之竞集,煌煌若五色之相宜。”当时栽培面积已达500多亩, 每年输出十余万株,运往广州、天津、崐北京、汉口、西安、济南等地出售。其中,运往广州者为最多,收益亦大。当地农崐民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谚:“种果树莫若木瓜、柿子、养花木还是牡丹、芍药”。牡崐丹的观赏价值,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加上曹州的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曹州牡丹久盛不衰。目前曹州牡丹采用了科学的种植和管理方法,发展了牡丹种植业。过去,这里只靠分株繁殖,现在发展用嫁接、畦种、扦插、压条多种方法;过去牡丹只靠天然交杂,结实很少,目前采用人工杂交,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使原来一些不结种子或结种子少的重瓣花,也结了种子。这不但加速了牡丹栽培面积的扩大,而且也促使花色品种的迅速增加。每年四月二十日“谷雨”前后,曹州举行“牡丹花会”。方圆数十里大小牡丹园里万紫千红万枝牡丹争奇斗艳,确是名扬中外的牡丹之乡。
10. 菏泽有什么玩的,吃的
菏泽现为山东省的一个地级市。“菏泽”原系天然古泽,为“菏山”和“雷泽”简称,遗址在菏泽市定陶县东北,古代济水流经时汇聚而成,向东流出成菏水,与济水相接。以水名称县,始于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曹州升州为府,设附郭县,赐名菏泽。1949年8月,平原省建立,划境内西北部为菏泽专区,治菏泽县。“菏泽”又成为专区或地区级地方名称。菏泽市被评为中国牡丹城。菏泽已更名为“牡丹区”菏泽具有“菏泽牡丹甲天下”之美称。
菏泽是闻名遐迩的“武术之乡”。菏泽牡丹名扬天下。菏泽武术历史悠久,自古名人辈出,如孙膑、宋江等。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武术事业有了较好的发展,武术组织、社团越来越多。以国家、集体、民办公助、集体与个人联办、个人自办等形式,组建有各类武术组织几及社团23个,其中学员在百人以上的武术馆校12处。 菏泽是饮誉海外的“书画之乡”。菏泽书画源源流长,名士名画不胜枚举。清乾隆年间画家赵树屏见大旱连年,饿殍载道,毅然画《饥民图》,配以诗,并携画进京为民请命,于是轰动一时。观存碑碣中至今仍有不少名家笔迹:清代邓树屏编写的《书法心得歌》影响甚大。近代较知名的书画家有田伯平、李眉川等,现代的有晁楣、何方华、张的蒂、鲁风等 。 菏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古称“天下之中”(史记货殖列传)。相传尧、舜、禹等著名氏族部首领都曾在这一地区活动,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孙膑、吴起,农学家氾胜之、经济学家刘晏、文学家温子升等大批圣贤,都出生在这里,商汤时期的三朝元老伊尹、春秋时期的“一门三贤”冉耕、冉雍、冉求、“商界鼻祖”范蠡经商、刘邦登基称帝、曹操成就霸业、黄巢起义、宋江聚义等都发生在菏泽。境内仍保留着永丰塔、尧王墓、蚩尤冢、陈王台、范蠡湖、孙膑故里、秦王洞、宋江故里、左伯桃羊角哀合葬墓 、红枪会思墓碑等100多处名胜古迹。是我国著名的牡丹城、书画之乡、戏曲之乡和武术之乡。被称为“三乡一城”。 地区特产:曹州耿饼、牡丹、曹县烧牛肉、单县羊肉汤、鄄城青山羊、猾子皮、金堤大金蝉。
牡丹之乡
菏泽市牡丹栽培历史悠久,明代已负盛名。蒲松龄在其《聊斋志异》里就有“曹州牡丹甲齐鲁”之说,并写下了葛巾玉版的神话故事,后又有“中国牡丹之乡”之称。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富有历史传统的曹州牡丹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目前,该市牡丹种植面积已达5万多亩,品种多至600余个。历史上形成的包括药物学、植物学、园艺学、地理学、文学艺术、戏剧曲艺、民俗学等多科在内的牡丹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菏泽成立了牡丹研究所、天下第一香学会、研究会,系统研究开发、利用牡丹资源,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建设。 自1992年起,我市举办了“以花为媒、广交朋友、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开发旅游、振兴经济”为宗旨的菏泽国际牡丹花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八届,是继洛阳牡丹花会后的全国第二大牡丹节会。每至花会,各种商贸活动、文艺活动珠联璧合,游客如织,商家云集,带来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牡丹产业已成为一方经济的支柱产业,花随人意,四季常开,美化着人们的生活,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并远销世界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牡丹已成为菏泽人的骄傲,并为菏泽的经济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目前菏泽牡丹黑、红、黄等九大花色1156个品种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源产地标记注册认证! 菏泽牡丹园是菏泽牡丹最多的地方,来菏泽不可不去牡丹园。2000年,菏泽被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中国牡丹之乡”。2006年,菏泽被评为“中国牡丹城”。 我国书法协会名誉主席,著名书法家舒同曾为菏泽牡丹挥毫题下“曹州牡丹甲天下”。溥杰先生也曾经为菏泽牡丹留下过“天下第一香”的墨宝。菏泽牡丹还曾经被新闻界拍成电视、电影。新闻记录片《泰山南北》中盛赞:“菏泽牡丹甲天下,天下牡丹出菏泽。”每年4月中旬,牡丹花盛开时,菏泽都要举办“国际牡丹旅游文化节”。
书画之乡
菏泽市历史上书画名人众多,宋代晁补之、李昭己、何氏家庭、曹氏家庭都为书画艺术留下了宝贵历史遗产。较知名的近代书画家有牛千古、李眉川等,现代有晁楣、田伯平、何方华、张得蒂、包备五、鲁风等。真正群众性的书画热活动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兴起的。近年来发展较快,习书画者众多,书画热遍及城乡,各级各类书画展览活动不断,书画队伍逐渐壮大,老作者宝刀不老,后起之秀接连涌现。全市成立有各类书画协会、书画研究会等20多个,全国书协、美协会员5人,省级美协、书协会员200多人,每年举办各类书画比赛、展览、笔会等活动上百次,建有各类书画、美术专业脱产( 业余)校(班)近百处。全市书画营销门市300多个,从业人员2000多人,形成了一个产、供、销一条龙的文化产业大军。目前,菏泽的书画产业已形成城市、乡村于一体的网络,如菏泽城内的马海书画产销一条街、曹县邵庄农民书画之乡已初具规模,巨野县被中国文联授予“中国巨野农民绘画之乡”的称号,该县农民书画作者近2000人,年书画产值达2000多万元。曹州书画院作为全国地市级最大的书画院,建院以来已举办书画展览200多次。
戏曲之乡
菏泽市戏剧活动历史悠久,剧种繁多,异彩纷呈,享有“戏曲之乡”的美名。是山东梆子、柳子戏、两夹弦、枣梆、大平调、大弦子戏、四平调的发祥地,现有传统地方戏剧种山东梆子、柳子戏、两夹弦、枣梆、大平调、大弦子戏、曲剧、四平调和豫剧;曲艺有山东花鼓、山东落子、莺歌传书、山东琴书和河南坠子等。其中枣梆系全国仅有的,有“天下第一团”之称。 菏泽戏剧历史辉煌,五彩缤纷 。1954年郓城县工农剧社参加了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其出演剧目《黄桑店》等获演出奖,主要演员也分获演员奖。同年,郓城县工农剧社调菏泽为地区柳子剧团。1959年又上调省,成为山东省柳子剧团。 菏泽是山东梆子前身曹州梆子的故乡,巨野大姚班和定陶大兴班等古老山东梆子科班都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其中大兴班解放后来到菏泽,定名为“菏泽专署人民剧社”,1958年调省,成立了山东省梆子剧团。 牡丹区(原菏泽市)大平调剧团先后被山东省人事厅、山东省文化厅授予“全省先进剧团”和“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剧团创作演出《张三李四》、《法魂》等大型现代戏在全省全国荣获多项大奖,特别是《张三李四》进京汇报演出后,受到国家领导人和戏剧界专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并荣获“全国人口文化奖”;《法魂》在1995年荣获山东省“五个一精品工程”奖,填补了菏泽地区没有“五个一精品工程”奖的空白。 1959年10月毛泽东主席观看了定陶两夹弦《三拉房》剧目,1964年春,朱德委员长观看了柳子戏《向阳人家》等剧目,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刘少奇、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看过菏泽的地方戏,并给予很高的评价。有些剧目如山东梆子《老羊山》、《墙头记》、柳子戏《孙安动本》等,还被拍摄成电视、电影。地方戏曲在历届全国、全省戏剧汇演评比中,多次捧回大奖。 九十年代,郓城县山东梆子剧团于1995年参加了省第五届艺术节戏曲汇演获9项奖;1996年排演的现代戏《龙门渡口》(马家振编剧)获山东省“五个一”精品工程奖,并在全省地方戏邀请赛上获12项奖,同时摄制成电视艺术片;巨野县山东梆子剧团改编、排演的传统剧目《老羊山》,被山东省电视台摄制成电视艺术片,并在全国发行。 菏泽市戏剧院创作演出的山东梆子现代戏《山东汉子》,取材于菏泽单县农民孟昭良脚蹬三轮车行程三千里,义送土家族残疾女返回湖南老家的真实事迹。2003年8月进京汇报演出,荣获第十一届中国人口文化奖戏曲金奖及最佳编剧、导演、 音乐、舞美、男、女最佳演员6个单项奖;2004年9月参加第七届中国艺术节,获文华新剧目奖及文华剧作、导演、音乐设计、表演奖;10月,赴京参加庆祝建国55周年献礼演出;2006年,参加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展演。《山东汉子》还曾荣获山东省“五个一”精品工程奖;第八届山东文化艺术节大奖及导演、编剧、音乐设计等8个单项一等奖;2005年该剧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30台初选剧目。 菏泽市枣梆剧团演出的《包公卖官》参加全省第七届文化艺术节演出,并获得九项大奖。戏剧事业的发展,培养造就了一大批社会认可、颇有影响的著名演员,如任心才、刘君秋、刘桂荣、刘桂松、李京华、张文英、朱桂芹、王凤云、何西良、马金凤、崔兰田等。 山东梆子著名表演艺术家任心才先生1956年参加山东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他在《闯幽州》中饰杨继业,荣获演员一等奖。此外他还多次在省市会演中获奖。中年演员朱桂芹还夺得了第十六届全国戏剧“梅花奖”。青年演员刘翠芳夺得河南“香玉杯”戏剧大赛金奖。孙鸿雁、李俊山等9名青年戏剧工作者勇闯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戏剧擂台赛,并多次捧回大奖。目前,全市现有县区剧团11个,各类民间演出团体200多个。
武术之乡
历史上曹州为中原重镇,菏泽市人民历来崇文尚武,人才辈出,清朝科举中武状元2人,武进士30多人。流传的武术拳种如梅花拳、洪拳、猴拳、少林拳、太极拳等达39个之多。解放前菏泽各县大都建有国术馆。 建国后,优秀传统武术艺术得到了弘扬,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的武术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武术组织、社团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以国家、集体办、民办公助、集体与个人联办、个人自办等形式,组建有各类武术及社团1828个,其中学员在百人以上的武术馆校36处,较有影响的宋江武术院、曹州武术馆、东明县东方武术学校等招生都在千人以上。单县、郓城、巨野、牡丹区 、鄄城等五县区被国家体委命名为“武术之乡”;郓城宋江武术院、单县民族武术馆、东明东方武术学校被评为全国百处优秀武术馆(校);群众武术活动遍布城乡,全市有80%的乡镇,40%的行政村开展有武术健身活动,全市有30多万人参与武术运动,男女老幼习武者到处可见。 近年来,武术馆(校)办学水平逐渐提高,优秀人才成批涌现。 从菏泽走出较有影响的武术、体育明星有全国武术全能冠军张玉萍、现代中国武状元陈超、举重运动员马文广和篮球健将穆铁柱等。特别是郓城宋江武术院的武术舞蹈“狗娃闹春”闹响了全国,跳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还有 曾获得过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 第一名的薛飞。
编辑本段交通运输
菏泽市交通十分便利。菏泽是区域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之一,京九铁路与新石铁路在这里
十字交汇。菏泽公路四通八达,全市通车里程4500公里,105、106、220、327四条国道通贯全境,18条干线和127条县乡级公路纵横交错。市区距济南机场220公里,距郑州新郑国际机场230公里,距嘉祥机场仅75公里。 菏泽地处中原,四省交界,和济南、郑州、开封、新乡、商丘等大中城市距离较近,是我国承东启西,引南联北的接力站和桥头堡。京九铁路南北纵贯5个县区,新石铁路东西横穿4个县区,境内铁路总长272公里,地方物资专用线23.2公里。有县级站8处,日通过客车19对;四条国道纵横交错,公路通车里程7649公里。 菏泽市区内现有出租汽车2千多辆,有公共汽车线路18条,乘车非常的方便,能够满足市民和游客的的出行需要。
编辑本段矿产资源
菏泽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是全国著名的优质粮棉林畜生产基地、全国三个农区畜牧大市和首批四个平原绿化达标地区之一。境内煤炭储量281亿吨,正在开发建设的巨野煤田是华东地区目前最大、最好的一块煤田;最近又在曹县发现一处已探明资源量在20亿吨以上的大型焦煤煤田。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别为5625万吨、273亿立方米,已成为中原油田重要的生产基地。产业基础较好,现已形成以电力、机械、化工、医药、食品、纺织、林产品加工为主,门类比较齐全、配套协作能力较强的工业体系。与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化工产品、裘皮服装、果蔬食品、木制工艺品等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菏泽已被山东省确定为重点发展的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能源化工基地和商贸物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