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羊头山炎帝文化旅游区票价

羊头山炎帝文化旅游区票价

发布时间: 2021-01-18 06:58:11

Ⅰ 羊头山炎帝文化旅游区的主要景点

羊头山又名首阳山,位于泽、潞二州交界处,横跨高平市与长子县、长治县。因山顶北魏四面造像塔基的巨石似羊头而得名,顶峰海拔2000米,危峰秀拔,势凌霄汉。羊头夕照为高平古八景之一。
羊头山为炎帝神农传说中心之一,又是高平市的旅游区之一。山顶旧有神农城,山下有神农井和五谷畦。北魏时还在山顶留下了造型精美、内容丰富的石窟与造像塔。山顶四面造像塔建于北魏初期,距今已1500余年则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石塔之一。石塔四面造像,均刻一佛二菩萨,塔身之上为四坡水式塔顶,基座为罕见的羊头状。此外还有两座唐塔和其它景致、文物。 神农城位于羊头山西山巅,明代《羊头山新记》:上有古城遗址,谓之神农城,城内旧有庙,今废。后魏《风土记》:神农城在羊头山。神农城建于何时,毁于何时均不说,但现存有石柱、石阶、石质井架,原建筑轮廓大致可辨。神农井与五谷畦:在羊头山神农城下60步有白、清二泉,左泉白,右泉清。泉侧有井,谓神农井。二泉南流20步相合而南。《寰宇记》:神农尝五谷之所,上有神农城,下有神农泉。
清、白二泉下30米处还有五谷畦,又称井子坪。后魏《风土记》:神农城在羊头山,其下有神农井,皆指此地也,地名井子坪,有田可种,相传神农氏得嘉谷于此,始教播种,谓之五谷畦。 庄里村五谷庙,又称神宵殿。位于高平市神农镇庄里村,庄里村原名装殓村,因传说炎帝死后在这里装殓而得名,后以谐音改称庄里。庄里五谷庙分上下两院。上院原有正偏三门,东西有钟鼓楼,正殿三间,始建年代不说。院中有已伐古柏树根盘,周长6.2米,生长期当达二三千年。据此可知此庙建筑年代甚早。现存正殿为明代建筑物,屋脊琉璃砖上刻有炎学神农殿及大明嘉靖门年字样。殿中梁上有清代修缮的记载。殿中原有长1.5米、高1米的暖阁。正中为炎帝塑像,两边为后妃、太子,现塑像已毁,但座台仍存。东西两壁的精美壁画,毁于文革期间。有数截断碑,已无法连贯。正殿东西的钟楼、鼓楼,建筑均很陈旧。东厢房即为炎帝陵碑所在。下院的东、西厢房已毁,戏台为后来所建。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为五谷庙庙会。旧时庙会盛大。主办庙会的首领从七村八社中推举。逢会之日,人们要敲锣找鼓,由社首端着炎帝塑像到七村领先去出巡,场面热闹非凡。所以,民间流传有走扬州,下汉口,不如五谷庙里当社首之说。 从庄里村西行,过一条小河,就是炎帝行宫所在地故关村。故关炎帝行宫原名黄花馆,占地面积不大,建筑也较为普通。在朝东偏开的门首石匾上刻有炎帝行宫四字。行宫古朴典雅,风格别具。正殿五间,坐北朝南建于石台之上,正殿西游记木雕图案和雕花石础,堪称雕刻之精品。
院内立有青石香台一座,有石碑数通,均系明、清两朝重修炎帝行宫之始末和炎帝的有关历史掌故。现存完整石碑二通,皆为重修碑记。一通立于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一通立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碑文中记述了神农功绩与重修经过。始建年代则因肇建太古,无文考验。碑文还言及(神农)祠在换马村东,见有坟冢,祠与宫其相去几七百余步。此宫亦为祭祀炎帝所建,建地又在神农城与炎陵之间。院内南面是戏楼,东西配殿是楼阁式两层建筑。 清化寺在高平市神农镇境内,有上、中、下之分。上清化寺即《羊头山新记》中所说的清化寺,在羊头山正东稍南1.5里,建自后魏孝文帝太和之岁,初名定国寺,北齐改宏福,隋末寺废,唐武则天天授二年重修,改今额,有碑,乃唐乡贡明经牛无敬撰并书。其略曰:此山炎帝之所居也。现寺已不存,废墟有石碑一通,为明正德二年(1507年)所立,碑文中亦记有神农游履于羊头山尝谷于此等语。
中清化寺又名六名寺,位于羊头山山脚中段,相传建于唐贞观六年(623年),由上下两院组成。上院有正殿五间,已坍塌,砖墙、石柱犹存。院中有一水池,名莲花池。水自石制龙嘴中流出,经化验为优质矿泉水。庙前四尊石狮,为石雕精品。下院巨石上刻一空字,为该寺院的明显标志。此寺距上清化寺约200多米。按迷信说法,是于一夜间由上清化寺搬来的。搬寺那一个夜间,周围七村领先社,凡有牲畜的人家都曾梦见有人借牲畜使用。第二天一早发现各家的牲畜大汗淋漓,上山一看,原来的清化寺已被搬到了现在中清化寺所在的地方。
下清化寺是现神农镇政府院内。上、中、下清化寺皆为佛寺,都在神农镇境内,而且都与炎帝神农的传说有关。1995年6月在团池一古墓中发现的墓志铭上刻有泽州高平县神农乡团池村的字样,刻石时间为宁元符二年(1099年),说明这里很早以前就是神农传说的集中地区。 高平炎帝庙有高庙、中庙和下庙之分。高庙位于羊头山中段马鞍形山岭之上,羊头石西南170步。原有正殿五间,塑有神农及后妃、太子像,后庙、神像俱毁,仅留遗址。
炎帝中庙在高平市神农镇下台村,建设规模较大,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为三进院。下院南为戏台,旧戏台已毁。现戏台为近年新建。西厢为禅房,东厢为看楼。中院建有太子祠,是元代修建的无梁殿。建筑风格别致。左右两侧分别为药王殿和蚕姑殿。后院为炎帝正殿。东西配典分别供关帝、高谋。炎帝殿内现存较早的碑碣为清康熙九年(1670年)所立之《重修炎帝庙并各祠殿碑记》碑文中说:吾泫(泫指泫氏,高平古称)有上、中、下庙,在换马者为上,在县之东关者为下,而余乡(下台村)由其中也。奉敕建立其来久矣,创兴之始杳不可考,重修则于至正元年。院中东侧另有清宣统三年(1911年)所立之《重修炎帝庙暨村中诸神殿碑记》。碑文中亦称:神农炎帝为万民生成之主,开百代稼穑之源,……本邑(指高平)北界羊头山有高庙,城东关有下庙,下台村建庙未知创自何代,称为中庙.
炎帝下庙位于高平城东关.据清康熙三十三年(1693年)《重修东关炎帝庙碑记》所言,是因是庙(指炎帝上庙)去县治几四十里,祭之期恐远不逮焉,爰附东郭立庙,今所谓下庙是也。但问庙之建,无有能言其创始者。其重修则自宋元以迄,明诸碑记悉载之。据此可知,下庙之建当在宋或宋之前,中庙、高庙之立庙时间当更早。可惜上庙不存,下庙已毁。现存只下台中庙而已。
高平市神宵镇境内有炎帝文化古迹遗址景点40余处,高平境内祭祀炎帝兴建的庙宇遍布全市,有数十处之多,如桥北、箭头、永录、伯方、贾村等地均有炎帝庙保存至今,这在全国实属罕见,是高平市特有的炎帝文化景观。我们相信,只要各级党政领导充分重视,社会各界大力支持,高平的炎帝文化旅游开发事业一定会顺利发展,一定会把这块土地建成炎黄子孙铭记始祖功勋,振奋民族精神而寻根问祖、瞻仰朝拜的胜地。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