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节庆旅游
A. 节庆旅游的节庆旅游的分类
我们通常将节庆旅游项目分为以下几类:
1.文化类
包括“三月三”、“那达慕”等传统民内俗容活动,“上海国际电影节·等艺术活动以及“龙虎山道教文化节”等宗教活动。
2.政治类
包括劳动节、国庆节等政治节目以及各种重大政治事件。
3.科教类
主要指的是名校周年庆典等。比如北京大学或清华大学的百年校庆等。
B. 传统节日的旅游开发的案例
这个算比较成功跟有名气的
西双版纳神奇美丽的热带雨林自然风光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交相辉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犹如人间仙境,令人如痴如醉。
概况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西南部,云南省南部边陲。地处99056’E—101050’E,21008’N—22036’N,属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湿润区。东北面与江城县、思茅市毗连,西北面与澜沧县接壤,东南部、南部和西南部分别与老挝、缅甸连壤,边界国境线长达966.29千米。全州辖景洪、勐海、勐腊1市2县,40个乡镇,驻有10个国营农场,7个中央、省属科研单位。
人口不多民族多———文化独特
西双版纳全州总人口不足百万,却居住着傣、汉、哈尼、拉祜、布朗、彝、基诺、瑶、壮、回、苗、景颇、佤等13种世居民族,其中傣族占总人口的34%,汉族占25%,其他少数民族占41%。基诺族是西双版纳独有的少数民族。
以傣族为主的10多种少数民族形成并保留了独具特色的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众多历史遗迹、佛塔、亭井、佛寺以及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和村寨、民族节日、宗教和民族风情,构成独特而多样的人文景观。
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活动令人神往。哈尼族的“嘎汤帕节”、布朗族的“桑勘比迈节”、基诺族的“特懋克节”、瑶族的“盘王节”、拉祜族的“扩塔节”,都体现了独特的民族风情,被誉为“东方的狂欢节”的傣族“泼水节”更是让人乐而忘返。
旅游开发起步早———知名度高
西双版纳的美名,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已蜚声海内外。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西双版纳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双版纳抓住机遇,依托州内两个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具有典型性和多样性热带雨林为代表的自然景观旅游产品,以傣族为主体的多种少数民族风情文化民俗旅游产品,大力发展旅游业,较早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景区,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全州共有东西南北7条国内外旅游热线,有景区、景点120多处,A级以上精品旅游景点10处,其中AAAA级景点3个(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傣族园、原始森林公园),AAA级景点2个(野象谷、热带花卉园),AA级景点3个(民族风情园、曼听公园、勐泐文化园),A级景点3个(曼飞龙笋塔、勐遮景真八角亭、打洛独树成林)。开通了中缅、中老旅游线路,正在建设水、陆、空并举的中、老、缅、泰四国旅游环线。
目前,西双版纳州正围绕形成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旅游产品这一核心,以实现旅游资源优势向旅游经济优势跨越的目标,倾力构筑“一个中心、三大旅游区、三级旅游点、四条旅游主线,七大旅游产品”的西双版纳旅游新格局。
边境线长口岸多———区位优越
西双版纳国境线长966.3公里,是我国连接中南半岛和南亚次大陆的枢纽,也是我国大西南和东南亚两大市场对接的结合部、窗口、前沿和基地。素有“东方多瑙河”之称的澜沧江•湄公河穿州而过,一江连中、老、缅、泰、柬、越六国。从景洪顺江而下可直达缅甸、老挝、泰国,不久可直通柬埔寨和越南。州内现有景洪港、磨憨口岸、西双版纳机场等水、路、空3个国家级口岸和一个省级口岸打洛,有6条主要过境通道直通老挝和缅甸,此外还有60余条边境通道。
西双版纳是我国进入东南亚最便捷的水陆通道。在西双版纳众多的口岸、通道中,磨憨口岸是中国与老挝的唯一国家级口岸,现有3条柏油路直通老挝北部3省。省级口岸打洛到缅甸景栋86公里,到仰光989公里。西双版纳机场航空口岸现已开通了成都、广州、上海、北京等9条国内航线和2条通往泰国曼谷、老挝琅勃拉邦的国际航线。
突出的区位优势,使西双版纳成为四通八达的对外开放地区。国内外客商齐聚西双版纳,对外贸易红红火火。中国的牛和梨、苹果、大蒜等农副产品,轻工产品源源不断地从西双版纳运往老、缅、泰等东南亚各国,泰国的热带水果、大米、海产品等,又从西双版纳纷纷发往内地,物流畅通,进出两旺。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西双版纳正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必将焕发出勃勃生机。西双版纳州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导,坚持科教兴州、开放活州、生物富州、旅游强州、依法治州的基本思路,提升优化粮食、橡胶、蔗糖、茶叶等传统产业,重点培育林业、旅游与文化、电力、畜牧、云麻、傣药等新的支柱产业,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配合上级加快建设昆曼公路、澜沧江•湄公河航道、航空专线、云电外送等四大国际通道,把西双版纳建设成著名热带雨林旅游度假区、自由贸易试验示范区、生物生态科研开发区、民族民间文化交流展示区。
C. 民俗节日对旅游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西南地区,火把节是彝族、白族、哈尼族、傈僳族、纳西版族、普米族等多个民族的传权统节日,以燃火把为节日主要活动内容而得名,其中以彝族和白族的火把节最为隆重,成为当地重要的民俗节日,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游人。
请讨论民俗节日对于旅游的重要意义。
D. 旅游节庆与节庆旅游有什么区别 急。。。
旅游节庆是抄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型旅游产业.国内学者在定义旅游节庆时.多借鉴西方定义,将其定义为事件,即直译"event",但通过仔细研究英语和汉语字典相关解释发现在中文里能准确、真实表达"event"的只有"活动".对于节庆的分类,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划分,但总有部分节庆未被包含或准确归类,而以节庆起源为依据的分类,可以很好地囊括所有的节庆类型.节庆旅游和旅游节庆是两个长期纠缠的概念,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节庆旅游是围绕旅游节庆,向其前后延伸的完整产业.
E. 节庆旅游的节庆旅游的重要意义
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旅游地越来越需要节庆活动来支撑。以往旅游区、风景风不太注意节庆旅游,但由于竞争日趋激烈,各种节庆活动及文艺表演与日俱增。以前许多城市将节庆活动只作为“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一个手段,或以此来实现招商引资的目的。但近几年来,各地已开始将节庆活动作为专项旅游产品来开发、培育,甚至将它与地区形象、城市形象的塑造连成一体。因而,节庆旅游越来越重要。概而言之,它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
1.节庆活动可迅速塑造旅游地的形象
节庆活动作为特殊的旅游产品与其他旅游产品迥然不同的是,它能在较长时间内引起公众的关注,甚至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公众注目的焦点。这会使旅游地的形象得以迅速提升。如“大连国际服装节”经过多年的举办,在公众心目中将“服装节”与大连的城市形象等同起来,使大连市在公众中的形象成为美丽、浪漫、精彩纷呈的象征。
同时,通过举办节庆旅游活动,可促使旅游地的环境不断改善,使旅游地在游客心中的形象不断提升。如城市绿化面积的增大,档次的提高,市政管理的加强,城市的形象标志逐步形成,景区的软、硬件环境得到改善等。
2.节庆活动最终将塑造旅游地的精神,使旅游地具有文化使命感
节庆活动不仅会成为旅游地的特殊吸引物,更重要的是,长此以往,它将成为旅游地的象征,成为当地居民的精神寄托,是当地居民的骄傲。同时,节庆活动使当地居民具有文化使命感,他们会自觉地保护、传承民族文化或地方文化以及民间工艺。从根本意义上看,节庆活动非但不会破坏当地的传统文化,反而使当地传统文化得以流传下去。
3.节庆活动可增强竞争实力
由于节庆活动具有独特性,一般情况不会在一个区域内重复,它是民族文化或地域文化的合理延伸,因此多数节庆活动具有惟一性、排他性、垄断性。所以,旅游地通过节庆活动的营销,可以增强旅游地的形象,使自己的形象比其竞争对手更易被旅游者所识别,从而增强了竞争实力。
F. 南京举办过什么节庆旅游
比较有规模的
中国南京国际梅花节,96年首届,每年的2月下旬至3月中旬举办;
南京首届雨花生态休闲旅游节2008年10月18日;
江心洲葡萄节;
南京雨花“春牛首”踏青节,06年4月4日首届;
高淳油菜花节;
中国南京夫子庙民俗旅游节 7月 夫子庙……
附个全表参考一下吧:
1 “桨声灯影”秦淮旅游文化大使系列活动 1月 夫子庙
2 第四届“江上人家新春乐”旅游节 1—2月 江心洲
3 2006年中国南京国际梅花节 2—3月 梅花山(主会场)等
4 溧水梅花节(南京国际梅花节分会场) 2—3月 溧水傅家边
5 2006中国南京夫子庙灯会 2月 夫子庙
6 长江三角洲南京旅游交易会 2月 南京市规划建设展览馆
7 湖南路旅游时尚节 2月 湖南路
8 南京1912时尚风情节 2月 南京1912休闲街区
9 百万人游新南京活动 3月 建邺区各景点
10 “百年高淳”民俗文化展示节 3月 高淳老街等
11 中国第四届帐篷野营大会 3月底 八卦洲沙漠风情园
12 雨花“春牛首”踏青节 3—5月 世外桃源农业旅游村等
13 南京妈祖文化旅游节 4月 静海寺天妃宫历史文化景区
14 油菜花海踏青节 4—5月 高淳县
15 海棠花卉节 5月 莫愁湖公园
16 江宁横溪西瓜节 5月 江宁横溪
17 端午节龙舟大赛 5月 莫愁湖公园
18 第三届新街口商圈旅游节 5—6月 新街口
19 首届中国南京夫子庙民俗旅游节 7月 夫子庙
20 江心洲葡萄节 7月 江心洲
21 南京第三届中国情人节 8月 八卦洲沙漠风情园
22 溧水采摘节 7—9月 溧水傅家边、白马镇
23 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 9月 待定
24 南京农业嘉年华 9月 白马公园
25 中国南京雨花石艺术节 9月 雨花台风景区等
26 第五届郑和节 9月 郑和主题公园
27 老山森林节 9—10月 老山森林公园
28 高淳“固城湖”螃蟹节 9—10月 高淳县
29 第六届龙袍蟹黄汤包节 9—10月 六合龙袍
30 浦口生态旅游节 10月 珍珠泉旅游度假区
31 莫愁烟雨文化节 10月 莫愁湖公园
32 灵谷桂花节 10月 中山陵
33 阅江楼第四届文化艺术节 10月 阅江楼
34 第五届茉莉花音乐文化节 10月 六合金牛湖
35 江心洲江鲜美食节 10月 江心洲
36 金箔艺术节 10月 金箔集团
37 将军山秋季烧烤节 10—11月 将军山旅游风景区
38 中国南京第五届八卦洲芦蒿节 11月 八卦洲丽岛
39 湖熟板鸭节 11月 江宁湖熟镇
40 中国南京第六届秋栖霞红枫艺术节 11—12月 栖霞山
41 “迎新年听钟声”活动 12月31日 栖霞寺
G. 作为一种旅游文化产业、节庆旅游应该通过什么样的销售渠道进行销售
直接营销渠道和间接营销渠道
1.直接营销渠道
直接营销渠道就是所谓的零级渠道,是指旅游产品生产者或供给者直接向旅游者出售其产品。这是最古老的销售方式
直接营销渠道的优点是:(1)直接交易。
(2)便于控制价格。(3)及时掌握市场信息。(4)加快资金的周转。(5)减少佣金开支。(6)有利于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改善企业的形象。
1.直接营销渠道
直接销售渠道的缺点
(1)供给者承担了产品销售的全部工作及有关费用。
(2)当销售面广,顾客分散时,供给者难以把产品全部出售给顾客。
(3)在销量小或销量不稳定时,供给企业的销售成本增加,经营风险较大
2.间接营销渠道
旅游产品的间接营销渠道是指产品生产者通过中间商经销、代理或帮助销售,向旅游者销售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流通途径。
对旅游产品生产者而言,能直接销售给最终消费者,单位利润相对较高,而且对渠道能进行直接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当然是不错的选择。那为何生产者还愿意把部分甚至绝大部分销售工作委托给中间机构呢?
中间机构的存在的必要性
1)许多生产者缺乏进行直接营销的财力物力资源,需要借助中间机构的力量
2)间接销售的效果优于直销的效果
3)可获得无需支付管理费的销售队伍
4)简化交易过程,便于产品转移
5)中间机构具有强于生产企业的营销能力
6)在销量小或不稳定的情况下,风险分摊,供给者相对承担的风险较小
H. 节庆民俗旅游讲解服务要领是什么
民俗旅游属于文化旅游范畴,具有神秘性、参与性和苦乐性等特点。因此,内民俗旅游者在进行容异域民俗旅游活动时,常常会表现出明显的文化背景特征和行为取向等特征。 (1)文化背景特征 民俗旅游者参与民俗旅游活动,不仅是为了感受异域自然风光的奇特...
I. 怎样对节日民俗进行旅游发展
文化主题:要以风趣的方向来简述文化,不要以枯燥的介绍概括全集;要深入一些大众感兴趣的文化风俗,主要的是有趣;
饮食民俗:介绍旅游胜地的美食,不要去无人知晓的国家或内地地区;旅客的地方比较吸引人,可以很好地吸引旅客,美食与饮食方式是饮食最重要的,例如:印度人吃饭用洗过的干净的手抓;
游艺民俗:艺术品、文化包括深厚的工艺品等等;
其实重点在于大众的喜好,建议弄一张调查表(网络也包括),让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填写,这样对收视率很重要。
J. 节庆旅游是如何影响旅游地视觉文化的
现在人天天上班也就放假那几天可以出去玩,就造成了节庆旅游的人特别的多,出去玩你会发现到处的人,人山人海的,动都动不了,出去游玩本来想看的是文化风景名迹,最后都是看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