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论旅游城市的发展

论旅游城市的发展

发布时间: 2021-01-17 17:33:34

A. 论城市在旅游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城市是以一定城镇体系和相应的乡村背景、以及山川农田等风光组成的市域,旅游,现在对于人们也不陌生了,但人们对其的理解还多限于通过景区良好的景观建设,特别是环境卫生、安全保卫以及相关的服务和管理工作等,给予旅游者正面、美好的印象和感受。这种观点仅仅是对旅游形象的表面理解,而将城市旅游形象提升到战略的高度加以系统认识的新观念尚未普及。事实上,国际旅游发达的地区斥巨资研究、设计、推广国家、省(州)或城市的旅游形象的实例不在少数。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等地旅游形象推广工程已经影响到我国,“无限的新加坡,无限的旅游业”、“魅力香港,万象之都”等形象口号渐渐为人所知。城市旅游形象设计悄悄地在我国一些旅游城市兴起,广州、北京、上海、深圳及“珠三角”、“长三角”等一批经济发达、城镇密集的区域也都开始着手设计自己的城市旅游形象。
现代旅游实际上是背离现代城市而产生的,工业化城市的迅速发展所导致的诸如环境污染、工作紧张、身心疲惫等所谓“城市病”的传播,推动着人们逃离城市,寻找乡村、绿野、海滨、温矿泉休疗养地……,追求天然的绿色、久远的古迹、明媚的阳光、碧蓝的海水和松软的沙滩。因此,留在人们心目中的旅游地不会是高楼林立、水泥充斥、汽车喧嚷的现代城市。城市的旅游功能退居于工业、居住、商业、交通等城市基本功能之后,城市旅游只在某些特殊城市得到重视和发展,如山水城市、历史古都、文化名城等地。即使在这些旅游城市,旅游者也仅仅被其天然赋予的桂林式山水或西安式古迹吸引,而不是因为它们城市的属性而前往旅游观光。
进入90年代以来,旅游市场最突出的变化之一是,由于已经有了多样化的旅游可能,一般化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特别是以单一形态出现的一般化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有所下降,而且这一趋势在可见的未来必将越来越明显。即即便是人造景点都要坚持有旅游吸引力和参与性,并且必须是精致和高品位的,才能有客源市场。
来自旅游市场的种种迹象也都表明,越来越多的旅游者不仅愿意选择那些更“独特”、更“奇异”、更“新颖”的旅游景点,而且,他们特别看好那些具有综合性特征的旅游地和旅游项目(即奇异独特的自然景观能同特定的人文景观融为一体),从而在一次确定的旅游过程中获得集知识性、娱乐性、体验性、享受性等为一体的多重满足。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变化,同各种旅游资源在总体上不断得到新的开发,各种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和人们休闲生活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使旅游者对旅游地和旅游项目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一些新型传媒的出现,又使很多人足不出户却已能对很多旅游景点获得大致的了解。
此外,由于假日的增多,特别是实行了大礼拜制,加上高速公路的发展、特快旅游列车的开通、电讯交流的便捷、城市郊区(近郊与远郊)旅游与城市周边旅游和短线区域旅游重合,以城市为中心的辐射旅游区大大扩大了范围,使各界外出休闲、特别是团体、亲朋、家庭、情侣、单身汉等外出旅游日益增多。休闲生活的越来越受重视,休闲方式的多样化使得很多人对旅游线路旅游项目的选择都越来越“精挑细选”,传统旅游动机中以“到过某名山名水即可为荣”的心理满足已经有所弱化,越来越多的人现在想要寻求的是旅游过程中的真正乐趣了。虽然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乃至不同年龄、性别的旅游者,对上述满足指向会有一定的差异侧重,但希望在其旅游过程中能同时获得多重满足的需求却是一致的。此外,旅游行为的普遍化,城市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平均出游次数增多等,也是旅游者对综合性旅游项目的需求期待越来越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旅游行为的实施过程中,人们普遍期望在单位时间和一定经济支出内能够获得尽量多一些收益。
二十世纪以来,在国内旅游需求兴旺、城市经济日渐开放和发达的背景下,平凡无奇的中、小城镇和复杂成熟的综合性大城市不约而同地重新审视旅游业这一朝阳产业,并试图将之纳入城市经济的动力机制。其中以创造人工旅游景点、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会议展览等商务旅游为核心策略的城市有以深圳和“珠三角”等中小城市为代表,而像广州、上海、北京等大都市则正迈向区域性国际旅游中心的发展目标。这批城市的旅游发展逐渐接近世界其它城市的旅游发展模式,即都开始追求将城市整体而非若干独立景点作为旅游吸引因素推向市场。城市旅游发展的核心是建立独特、鲜明、有招揽性的旅游形象,依靠形象吸引游客前来旅游。从此,旅游形象成为当今城市旅游发展的新领域,而且毫无疑问,没有鲜明旅游形象的城市是难以长久吸引旅游者的。总之,城市旅游发展需要全面实施旅游形象战略。

B. 你觉得我国旅游城市的发展前景如何

从全球经济体排位第八到今天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未来十年,中国依然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而旅游业将是最值得投资的产业。未来十年,大型非旅资本将加速进军旅游业,跨行业投资态势愈发明显。同时,旅游企业并购重组和“走出去”的步伐加快,旅游资源将深度整合。

C. 论旅游城市的文化建设

得个分真不容易给你找两小时
文化市场是指以商品形式进入流通和消费专领域的文化产品和文属化娱乐活动所形成的市场。文化市场是由文化产品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相互作用促成的,文化需求的大众化和文化工作者队伍的分化导致了当代文化大市场的生成。文化市场的生成,工业化、市场化的文化产品生产和流通方式,以及大众传媒、科技产品的全民共享现实,对城市文化市场的建设与管理工作有着深远地影响。

D. 谈谈你对中国旅游发展的认识

国内旅游市场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我们不仅要面对旅游产业愈来愈受到重视的时代,同时旅游消费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市场化的态势已完全呈现出来,而且城市之间旅游产品同质化趋势非常严重,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唯一的选择就是差异化,而定位正是在战略上达到差异化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经营城市与经营企业一样,应有品牌意识和名牌战略打造城市的个性和特色,要求突出重点、规模适度、增强特色、强化功能,根据城市自身的资源状况、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基础、文化历史背景,确立有利于城市的独特发展战略。 构筑城市旅游品牌形象理念,是城市旅游品牌建设的中心问题,它的作用是整合城市旅游形象因子,将城市旅游形象信息综合地表现出来,呈现在受众面前,使目标受众对城市旅游产生清晰、明确的印象,引起目标受众注意,并产生美好联想。由此,引起目标受众对城市进行深入了解、深度感知、深度参与的欲望,从而导致对城市的心理情结。城市经营将为城市旅游创造出独特的品牌资产,使城市拥有了一种垄断性旅游资源,能够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对城市旅游形象和城市旅游品牌的重视,是城市旅游营销的开始,也是城市旅游发展定位和未来战略的宣示。城市旅游品牌一经形成,对城市旅游发展也将产生巨大的作用,这种作用具有隐蔽性、长期性、延续性等特点。此外,城市旅游品牌的作用更多的是通过间接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城市的旅游产业和城市的加速发展、城市旅游品位提高等方面表现出来,因此对城市旅游品牌不仅要建设,更要进行强有力的管理。

E. 辩论:旅游城市应该注重经济发展还是环境保护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并行,如果只注重经济,城市乌烟瘴气,还能有人来旅游吗?反之,经济发展跟不上,服务就跟不上,所以,两者要并行

F. 旅游城市的经济怎么发展

旅游城市的建立,硬件上,要有旅游六要素配合,软件上,要提高前线从业员的道德、素质等水平为游客提供贴心服务。

G. 城市旅游的发展历程

巴黎
1400年
华盛顿
200多年
班加罗尔
几十年
莫斯科
900多年
所以,选d

H. 旅游经济的发展如何促进城市的发展

旅游经济发展使得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得以快速发展,首先当然是带动就业,提高收入水平,促进当地经济结构调整,增强城市魅力,扩大城市知名度,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进入,比如房地产,金融业等都带动起来了,城市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现在大城市都有较强的旅游产业,比如北京故宫,鸟巢,杭州西湖,上海东方明珠,深圳世界之窗等等。中小城市也在极力发掘旅游文化产业,如云南香格里拉,湘西凤凰古城及几大名山所在地等等。旅游业是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

I. 试分析城市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城市是以一定城镇体系和相应的乡村背景、以及山川农田等风光组成的市域,旅游,现在对于人们也不陌生了,但人们对其的理解还多限于通过景区良好的景观建设,特别是环境卫生、安全保卫以及相关的服务和管理工作等,给予旅游者正面、美好的印象和感受。这种观点仅仅是对旅游形象的表面理解,而将城市旅游形象提升到战略的高度加以系统认识的新观念尚未普及。事实上,国际旅游发达的地区斥巨资研究、设计、推广国家、省(州)或城市的旅游形象的实例不在少数。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等地旅游形象推广工程已经影响到我国,“无限的新加坡,无限的旅游业”、“魅力香港,万象之都”等形象口号渐渐为人所知。城市旅游形象设计悄悄地在我国一些旅游城市兴起,广州、北京、上海、深圳及“珠三角”、“长三角”等一批经济发达、城镇密集的区域也都开始着手设计自己的城市旅游形象。
现代旅游实际上是背离现代城市而产生的,工业化城市的迅速发展所导致的诸如环境污染、工作紧张、身心疲惫等所谓“城市病”的传播,推动着人们逃离城市,寻找乡村、绿野、海滨、温矿泉休疗养地……,追求天然的绿色、久远的古迹、明媚的阳光、碧蓝的海水和松软的沙滩。因此,留在人们心目中的旅游地不会是高楼林立、水泥充斥、汽车喧嚷的现代城市。城市的旅游功能退居于工业、居住、商业、交通等城市基本功能之后,城市旅游只在某些特殊城市得到重视和发展,如山水城市、历史古都、文化名城等地。即使在这些旅游城市,旅游者也仅仅被其天然赋予的桂林式山水或西安式古迹吸引,而不是因为它们城市的属性而前往旅游观光。
进入90年代以来,旅游市场最突出的变化之一是,由于已经有了多样化的旅游可能,一般化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特别是以单一形态出现的一般化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有所下降,而且这一趋势在可见的未来必将越来越明显。即即便是人造景点都要坚持有旅游吸引力和参与性,并且必须是精致和高品位的,才能有客源市场。
来自旅游市场的种种迹象也都表明,越来越多的旅游者不仅愿意选择那些更“独特”、更“奇异”、更“新颖”的旅游景点,而且,他们特别看好那些具有综合性特征的旅游地和旅游项目(即奇异独特的自然景观能同特定的人文景观融为一体),从而在一次确定的旅游过程中获得集知识性、娱乐性、体验性、享受性等为一体的多重满足。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变化,同各种旅游资源在总体上不断得到新的开发,各种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和人们休闲生活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使旅游者对旅游地和旅游项目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一些新型传媒的出现,又使很多人足不出户却已能对很多旅游景点获得大致的了解。
此外,由于假日的增多,特别是实行了大礼拜制,加上高速公路的发展、特快旅游列车的开通、电讯交流的便捷、城市郊区(近郊与远郊)旅游与城市周边旅游和短线区域旅游重合,以城市为中心的辐射旅游区大大扩大了范围,使各界外出休闲、特别是团体、亲朋、家庭、情侣、单身汉等外出旅游日益增多。休闲生活的越来越受重视,休闲方式的多样化使得很多人对旅游线路旅游项目的选择都越来越“精挑细选”,传统旅游动机中以“到过某名山名水即可为荣”的心理满足已经有所弱化,越来越多的人现在想要寻求的是旅游过程中的真正乐趣了。虽然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乃至不同年龄、性别的旅游者,对上述满足指向会有一定的差异侧重,但希望在其旅游过程中能同时获得多重满足的需求却是一致的。此外,旅游行为的普遍化,城市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平均出游次数增多等,也是旅游者对综合性旅游项目的需求期待越来越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旅游行为的实施过程中,人们普遍期望在单位时间和一定经济支出内能够获得尽量多一些收益。
二十世纪以来,在国内旅游需求兴旺、城市经济日渐开放和发达的背景下,平凡无奇的中、小城镇和复杂成熟的综合性大城市不约而同地重新审视旅游业这一朝阳产业,并试图将之纳入城市经济的动力机制。其中以创造人工旅游景点、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会议展览等商务旅游为核心策略的城市有以深圳和“珠三角”等中小城市为代表,而像广州、上海、北京等大都市则正迈向区域性国际旅游中心的发展目标。这批城市的旅游发展逐渐接近世界其它城市的旅游发展模式,即都开始追求将城市整体而非若干独立景点作为旅游吸引因素推向市场。城市旅游发展的核心是建立独特、鲜明、有招揽性的旅游形象,依靠形象吸引游客前来旅游。从此,旅游形象成为当今城市旅游发展的新领域,而且毫无疑问,没有鲜明旅游形象的城市是难以长久吸引旅游者的。总之,城市旅游发展需要全面实施旅游形象战略。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