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旅游文化
① 云南昌宁游记800字高中作文
在一个平凡、宁静的小镇里,人们和和美美,那儿就是我可爱的故乡。
每当晨光熹微的时候,人们都早早的起来了,在滨河路边徘徊,呼吸着新鲜空气。老
人们、姑娘们在这儿练太极、舞剑、跑早操,各种各样的人做着各种各样的事情,好不热闹。当阳光一点一滴地洒向大地时,同学们已经陆陆续续地走进美丽校园,
从校园里传出朗朗的读书声,晶莹的露珠在草尖儿上滚来滚去,好像也听的津津有味呢!
太阳徐徐上升,霞光四射,这时,滨河路上的人寥寥无几,大多都在农贸市场。在农贸市场里,商贩们扯着嗓字吆喝着,想多招来一些顾客买自己的货物。消费者呢,左逛逛右瞧瞧,提着个菜篮子在市场里穿梭着。在这一片热闹非凡的吆喝声中,还夹杂着顾客们爽朗的笑声。
傍
晚,落日像喝醉了酒的红脸醉汉,跌到了河的那一边。把水映得一半红,一半黄,这真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啊!家乡的黄昏是恬静的,路边的花
草都在晚风中安静的睡着了;家乡的黄昏又是热闹的,在河边洗衣服的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一些老婆婆还在这里练腰鼓,“咚打咚,咚打咚”,清晰悦耳的腰鼓
声划破了夕阳的宁静。
太阳落下了山,夜幕来临,月亮高高地悬挂在深蓝的空中,星星眨巴着眼睛看着人们。每当这时,滨河路上华灯初上,五光十色的霓
虹灯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给美丽的滨河路披上了一件华丽的彩衣,使它显得更加美丽,更加迷人。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加五彩缤纷。
我爱我美丽的家乡。
② 昌宁县的旅游资源
昌宁县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有被誉为“天下第一自然偶塔”的鸡飞双塔,有世界上最大的万亩人工秃杉林,有全国少有的千亩高山湿地,有上万亩红色杜鹃林三月染红8万亩原始森林的奇观,有十里黄色杜鹃林带成走廊。
以湾甸为中心,主要景点景观有:明代孟波罗古战场遗址、湾甸热带水果经济园林开发区、尼诺茶生产加工基地、西桂林区、茉莉花种植基地、土司遗址、独树成林、湾甸崩龙田凉泉公园、古榕树上鹭鸶会、龙洞、长山苗族风情、明山水库、立木山原始森林、热水温泉沐浴区和花桥石城观赏区、马棒山、蝙蝠洞、湾甸大河、帕旭佛寺。
中部田园风光旅游区。以新田园城市为品牌,主要景区景点有县城滨河公园、龙潭寺、西山森林公园、观音山林场、烈士陵园、秧田洼水库度假区、河西水库、勐廷回族寨、世纪广场、迎宾广场、千亩生态竹园、清灵寺、千亩荷园、小桥温泉、大九甲溶洞群等。
北部生态旅游区。以澜沧江大峡谷为中心,主要景区景点有岔河码头、马拉等观江雾点、上寨观江点、大田坝、耈街仙人洞和战国青铜文化遗址、天堂山原始森林、高山湿地、昌宁林海、阿干山马缨花杜鹃林、光山猴群、剑齿类古生物化石群、黑惠江珠街码头、小湾电站、栗木河口水产养殖示范区、古茶树群、茶马古道、望江楼等。 1、昌宁至保山隆阳
昌宁至保山隆阳路程93公里;距保山机场69公里;有班车直达。
2、昌宁至昆明
昌宁至昆明路程591公里;有班车直达。
3、昌宁至下关
昌宁至下关路程310公里,有班车直达。
③ 云南省昌宁什么地方好玩
有人工湖(美丽的景色)、龙潭寺、澜沧江、沿江、宁和苑(是一个小区、专旁边有饭馆)属四方街超市(是购物地、也有儿童乐园)池塘(人工湖旁、大都是一片一片的荷叶荷花)天堂山、松子山(观赏雪地)鸿安架校、小桥、机飞(泡温泉)麻地河水库(观赏景色)
④ 昌宁县的地理环境
2007年,昌宁县生产总值达到22.09亿元,比2002年增加10.9亿元,年均增长10.9%,第一产业增加值由5.7亿元增加到了9.6亿元,年均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由2.3亿元增加到了5.4亿元,年均增长16%;第三产业增加值由3.2亿元增加到了7.1亿元,年均增长14.4%。三次产业比例由2002年的51.1:20.3:28.6调整为43.3:24.5:32.2。
2012年全年生产总值579087万元,同比增长12.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1772万元,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210241万元,增长16.9%;第三产业增加值137074万元,增长19.1%,三次产业分别拉动国民经济增长2.9、4.8和5.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6.8:27.1:26.1调整为40.0:36.3:23.7。 2007年,昌宁县实现现价农业总产值16.3亿元,年均增长7.1%。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实现总产14.87万吨,人均占有粮食达432公斤。甘蔗、烤烟、香料烟、茶叶和核桃产业面积已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香料烟、茶叶和核桃产业位居全市第一位。2006至2007年榨季入榨甘蔗65万吨,创历史最好水平。收购烤烟19.4万担,实现产值9748万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51.5%和94%。收购香料烟8.8万担,实现产值4566万元,分别是2002年的3.7倍和3.9倍。生产干茶6877吨,比2002年增长63.7%;实现产值3.06亿元,是2002年的10.4倍。新植泡核桃24.2万亩,总面积达75万亩,是2002年的2.5倍;实现产量8100吨,是2002年的2.6倍。林业、畜牧、果蔬等产业快速发展,累计完成造林47万亩;畜牧业肉类总产3.9万吨,现价总产值3.9亿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70.1%和58.9%。整合各类资金2700万元,实施新农村试点建设72个,取得阶段性成效,田园勐廷等试点示范带动作用逐步显现。
2012年昌宁县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5730万元,同比增长7.1%。其中:农、林、牧、渔、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分别为206431万元、11419万元、135000万元、6550万元、6330万元,分别增长5.45%、1.98%、11.1%、1.46%、1.86%。茶叶、泡核桃,油菜籽等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
2012年主要农产品产量表 产品名称 粮食 烤烟 香料烟 甘蔗 茶叶 泡核桃 油菜籽 水果 蔬菜 计量单位 吨 吨 吨 吨 吨 吨 吨 吨 吨 2012年 188870 15000 5645 622100 15425 23003 4849 107791 119039 比上年±% 4.69 8.3 2.51 12.07 20.24 14.98 20.3 -9.7 15.7 2007年,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10.36亿元,年均增长19.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4.3亿元,年均增长17.8%;利润总额达4000万元,年均增长52%。行业整合和资源整合取得突破,成功引进了康丰、龙润、立得、兴牧、桦东等一批龙头企业,发展了恒盛、贞元、建星、映山等一批骨干企业。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取得实质性进展,贞元、盛吉、恒盛、康丰等企业相继完成了一批技改扩建和节能降耗项目。特色工业园区规划通过市级评审,木材加工园建设已经启动。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昌宁县个体私营户达11738户,比2002年增加7011户,其中私营企业345户,比2002年增加255户;上缴税金达9005万元,在2002年的基础上翻了两番。
2012年全年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529279万元,含小湾电站、电力公司,同比增长37.5%,实现工业增加值175200万元,增长15.3%,拉动经济增长3.3个百分点。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产值304430万元,增长53.4%;重工业产值224849万元,增长21.1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97951万元,比上年增长36.25%;实现利税20058万元,增长19.86%,在18户县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5户亏损。
2012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表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2011年比上年±%食糖 吨 70784 41.8 精矿含锡 吨 77 -22.22 水泥 吨 426796 426.67 工业硅 吨 17674 9.28 机制纸及浆板 吨 6540 -18.81 发电量 万度 12698 6.13 原煤 万吨 35.59 3.49 砖 万块 14946 -2.06 精制茶 吨 21416 52.2 酒精 千升 6895 70.25 2007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6218万元,比2002年增加6257万元,年均增长10.2%;基金收入427万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195万元,比2002年增加2828万元,年均增长7.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2732万元,比2002年增加24114万元,年均增长18.1%。积极构建新型银政企合作关系,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作用不断增强。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6亿元,年均增长19.4%;贷款余额12亿元,年均增长7.9%。城乡消费持续活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8亿元,年均增长15.6%。零售物价总指数和消费品价格指数分别为106.3%和106.6%。实现旅游总收入3190万元。
2012年,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79799万元,同比增11432万元,增长16.72%。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2110万元,同比增10398万元,增长24.93%。完成财政总支出232157万元,同比增71364万元,增长44.38%。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15207万元,同比增64948万元,增长43.22%。昌宁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40870万元,比2011年增长15.2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51389万元,比年初增长20.0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26599万元,比年初增长12.76%。人均储蓄存款7242元,同比增1170元,增长19.27%。 2012年“欢乐乡村大家乐”文化创建活动彰显特色。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综合文化室、自然村文化院等与新农村建设、党建活动及农村“一事一议”奖补项目进行完全整合,并产生效益。文物保护得到加强,“四有”措施落实到位,完成了卡斯、大田坝两个变电站站址的文物调勘工作,编制完成了鲁道源故居、赵家老宅、姚家坡烈士陵园、明德锁水阁四个文物保护单位的中央补助地方文化体育与传媒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的项目申报工作。苗族服饰保护工作扎实推进,成果丰硕。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圆满结束,新注册成立昌宁杜鹃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文艺创作有所突破,已创作新节目26个。
昌宁苗族服饰。2006年5月26日,“昌宁苗族服饰”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12月21日,昌宁县耉街苗族服饰被正式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国苗族最古老的民族服饰“五色衣”在这里得到了完整保留。
一是完成了25万字的《昌宁苗族服饰》编撰工作。
二是完成了《昌宁苗族服饰图片写真集》的图片资料收集工作,拍摄、收集了“昌宁苗族服饰”3216幅照片。
三是建立健全了保护项目和传承人档案。
四是积极审批种植脱毒大麻,保证了服饰原料的供给。
五是建立健全了保护机构。
六是建立了昌宁土皮太小学苗族服饰传承点。
七是完成了“昌宁苗族服饰”口头文学诗歌122首,传说故事12万字的收集工作。
八是创作完成了大型舞蹈史诗《苗岭天风》剧目,被收录入《保山文化词典》。
九是完成了歌曲《五彩盛装》创作,并荣获保山市首届新农村剧目展演金奖。
十是完成了《五彩盛装》MTV拍摄,制作完成了“昌宁苗族服饰”宣传片。 昌宁县有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三大宗教,大都属少数民族群众信仰;还有大部分少数民族群众信仰原始宗教。全县有佛教寺庙20个,清真寺2个,基督教简易教堂一个。截至2002年末,有神职人员35人。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
2006年昌宁县世居的7种少数民族人口普查情况:
彝族
彝族是昌宁县人口较多,分布较广,主要分布在珠街彝族乡、耈街彝族苗族乡、柯街镇、卡斯镇、湾甸傣族乡等乡镇。昌宁县彝族人口20408人,占昌宁县总人口的6%,占昌宁县少数民族人口的56.5%。
傣族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土著民族,社会经济发展较快。总人口6336人,占昌宁县人口1.9%,占昌宁县少数民族人口21.3%。主要分布在湾甸傣族乡、柯街镇、卡斯镇和勐统镇等4个乡镇。
苗族
苗族来昌宁定居有130余年历史。是一个勇敢剽悍的民族,性格温和,历史以来在与其它民族交往中能和睦相处。昌宁县境内苗族总人口5093人,占全县少数民族人口比例的第三位。
布朗族
布朗族主要分布在卡斯镇卡斯村的双龙社、二沟社、应柏社、小窝铺社;新谷村的谷板社、中寨社;邑林村的下寨社和更戛乡西米村的白草林社、大出水社。总人口1691人,占昌宁县总人口的0.49%,占昌宁县少数民族人口的5%。
回族
昌宁县境内的回族是客居民族,总人口968人,占昌宁县总人口的0.3%,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2.7%。大分散小集中在田园镇、湾甸乡和柯街镇三个乡镇中。
白族
白族主要居住在卡斯镇兰山村二道桥社。总人口829人,占昌宁县人口的0.2%,占昌宁县少数民族人口的2%。
傈僳族
昌宁县境内傈僳族系客籍民族,主要分布在珠街彝族乡谷满村曼富路社,羊街村李子园社和更戛乡米河上新寨、下新寨社。总人口429人,占昌宁县总人口0.12%,占昌宁县少数民族人口的1%。
⑤ 昌宁大田坝有哪些旅游地
大田坝西湖
⑥ 昌宁火塘创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怎么样
昌宁火塘创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2018-06-29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回册地答址位于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田园镇文昌社区云舒居57号商铺。
昌宁火塘创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530524MA6N9HQG0E,企业法人字一文,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昌宁火塘创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广告设计、制作、发布与代理;微电影策划拍摄、制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产品包装设计、制作;农业观光旅游及旅游项目策划服务;旅游纪念品及工艺品的开发与销售;文化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交流活动的咨询、策划、会展服务;企业形象策划、宣传;市场营销策划;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园林绿化工程;室内外装潢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舞台设计;婚礼策划、拍摄;电子产品、办公耗材、日用品批发零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昌宁火塘创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⑦ 怎么介绍昌宁旅游景点
昌宁县位于云南省西部,于1933年由保山永昌、顺宁凤庆析置设县,取两地名后一字为县名,属保山市。地势自西北向东南由高渐低,形成山坝南北纵列高山坝谷相间的地貌状态,最高海拔2875.9米,最低海拔608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有低热、温热、温凉、高寒4个气候带。境内年平均气温14.9℃,极端最高气温40.4℃,极端最低气温-6℃。年平均降雨1259毫米,无霜期253天,有右甸河、枯柯河、勐统河、更戛河、大田坝河、漭水河等八大水系。保山市隆阳区东南。
云南省昌宁县是一个年轻的多民族山区农业县,地处滇西大理、临沧、保山三地结合部,属保山地区,山区面积97.05%。昌宁县绝大部分地区适宜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生长。东部及中部约70%的温凉山区、半山区适宜种植茶叶、嫁接核桃。南部及西部20%的低热、温热河谷区适宜发展甘蔗、种植西瓜、香蕉、芒果等亚热带水果。全县林地面积为总面积的71.4%。森林覆盖率为39.42%。境内居住着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8%。
⑧ 保山市昌宁县怎么样
昌宁是一个待开发的县城,里面有很多值得开发的点。
比如旅游业,昌宁县是千年茶乡,茶文内化算是有悠久的容历史了。有当地的品牌 树根地
基本上每个乡镇都有温泉,并且昌宁的温泉有治百病的效果,昌宁温泉算是小有名气,每年寒假都会吸引很多隆阳区,昆明等地的人去泡温泉。
酒也算小有名气吧,昌宁有自创品牌的酒 耇酒。。。又便宜又纯。
山清水秀,澜沧江流经昌宁县。县城是田园城市,绿化也很好。
虽然人均这个县城并不是很富裕,但当地的人们文化素质都非常高,很少发生刑事案件
最高气温在32度左右,最低气温在7度左右.年平均气温22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