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垣县旅游文化
① 花垣茶洞镇(即边城镇)有什么旅游景点
花垣茶洞镇是一个古镇,因为沈从文的《边城》而成名,现在已经改名为边城镇。小镇景点不算很多,主要是体验那种山水相依古朴纯粹的乡土风情,主要风景有翠翠岛、边城碑、吊脚楼、白河行舟等,一天时间差不多可以粗游,如果想深度体验民俗民情也可以在此居住一晚。
花垣茶洞镇(边城镇)简介:
边城镇原名茶洞镇,2005年7月改为边城镇,以沈从文所写《边城》小说名称命名。
边城镇位于湖南省花垣县西北部,距县城25公里,与贵州省松桃县的迓驾镇和重庆市秀山县的洪安镇隔河相望,自古就有“一脚踏三省”的美誉,是湖南省的西北大门和湘西四大闻名古镇之一。
从湘西自治州首府——吉首出发,越过矮寨公路天险,经花垣县城,再西行20多公里,便到达湘、川、黔三省交界的一个边境小镇,小镇名叫茶峒。茶峒是苗语地名,“茶”是指汉人,“峒”是山中盆地的意思,意译成汉语,就是汉人居住的地方。
茶峒镇很小,却是湖南通四川、贵州的必经之地。水路则上通松桃,下达沅陵、常德。
如果说酉水的舒缓宽阔荡漾了整个湘西的梦,那么环绕茶峒的白河则是边城一首永远宁静祥和的歌。
位于湘、黔、渝三省(市)交界处的茶峒镇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叶,就因为沈从文先生的小说《边城》而声名远扬。的确,与中国的其他地方相比,那个混乱年代里的茶峒人安宁自足的生活无疑是令人羡慕的,他们依山靠水而居,用木船连通外面的世界,下运桐油、川盐和染色的五倍子,上运棉花、棉纱以及布匹、杂货、海味等。长途的贩运模式加集市贸易的经济结构,使这座占地仅两平方公里的小镇很自然地成为了近代湘西边界上的一颗明珠。
② 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有哪些
中国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有五个,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范围内,在中央政府集中统一领导下,遵循国家宪法的规定,各少数民族以聚居区为基础,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利,享有当家作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内部事务的自治制度。 少数民族自治区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建立起来的自治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1947年5月1日,中共政权在蒙古族地区第一次成立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内蒙古自治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开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全面推行民族区域自治。
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1958年3月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最初名称为广西僮族自治区,1965年10月12日改为现名)。
1958年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
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成立。
截至2003年,中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即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此外设立有1173个民族乡、1个民族苏木和数量庞大的民族村等基层的民族自治组织。
根据2000年中国大陆第五次人口普查,其划定的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建立了自治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1%,民族自治地方面积约占全境面积的64%。
(2)花垣县旅游文化扩展阅读:
提出者
民族区域自治是列宁在1913年为了实现共产主义想出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方法。
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由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已经结成了政治利益共同体。
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使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少数民族之间的政治利益共同体关系得到强化。
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推行的少数民族自治政策,在这类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政策的一部分。
我的偏好是历史文化和自然风景,所以比较推荐的景点如下:
长沙,湖南版省博物馆权,马王堆的文物都在里面;
长沙,岳麓山,毛老人家求学的地方,岳麓书院也是四大书院之一;
湘潭,韶山,毛老人家故乡;
张家界,名气很大就不多说了,风景值得一看;
衡阳,南岳衡山;
岳阳,岳阳楼,反复重修的,也就追随《岳阳楼记》去打个卡;
凤凰,名气大,不过有点过度开发,黑料不少。其实真要追随沈从文《边城》的脚步的话,应该是去同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的茶峒镇,现在已经改名叫边城镇了;
怀化,芷江,喜欢抗战史的人必须一游,飞虎队重要驻地,抗日战争结束的地方(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同年8月21日至23日,侵华日军投降代表今井武夫代表日本政府在湖南芷江向中国政府洽降),也是抗战最后一次打战役湘西会战(雪峰山会战)的核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