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与农产品销售额
㈠ 嘉兴以前的农业和现在的农业,和养殖业,旅游业
尼日利亚南部地区靠近海边,气候有些类似中国的海南。尼日利亚北部地区靠近撒哈拉沙漠,气候比较炎热。在尼北部地区现在有农田开垦,亲眼见到,有中国一拖的拖拉机。南部地区未见有。1尼日利亚概况尼日利亚位于西非东南部,整个国土介于北纬4-14°,面积92.38万km2。南濒大西洋几内亚湾,地势北高南低,河流众多。尼日利亚有人口1.33亿,是非洲大陆唯一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尼拥有得天独厚的丰富的农业生产资源和巨大的农副产品消费市场,近年来尼新政府十分重视农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农业生产的有力措施,可以预期,未来数十年,尼日利亚将会是非洲最具农业发展潜力的国家之一。2得天独后的农业生产资源2.1土地资源尼日利亚地势较为平坦,全国有可耕地(包括撂荒的土地)7120万hm2。约占我国耕地面积的六分之一,而且绝大多数耕地可以全年耕种。全境绝大多数地区被森林和草原覆盖,既有滩涂湿地,又有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边缘地区,还有海拔在1500-1800m、可以种植亚热带甚至温带作物的高原,土地资源丰富多样。其土壤和气候条件适合多种农作物,特别是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生长。目前,粮食作物主要有高粱、玉米、水稻、谷类和木薯;经济作物主要有油棕榈,可可、棉花、油料作物、咖啡,橡胶和热带水果。2.2人口资源尼日利亚8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全国7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绝大多数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农业劳动力资源富余,但普遍文化程度较低,缺少现代农耕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与农业有关的家庭比例为:种植业94%,畜牧业70%,渔业2%,林业1%。2.3气象资源尼全境均属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年平均温度为26-27℃,年降雨量由南向北从3000mm递减到500mm左右。全年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5-10月为雨季,气温较低,湿度较大,12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气温较高,湿度较小。全国可大致分为4个气候带:一是南部热带雨林气候带,终年湿热多雨;二是中部热带草原气候带,年平均温度较高,降雨量1000mm左右,旱、雨季变化明显;三是北部热带干旱草原气候带,年平均湿度较低,日温差较大,年降雨量一般在1000mm以下,旱季较长;四是热带高原气候带,年平均温度较低,雨量较大,气候凉爽湿润,植被呈多样性。3尼日利亚农业现状3.1尼日利亚农业历史回顾20世纪60年代石油工业崛起以前,尼不但是一个农业国家,而且是非洲著名的粮仓,棉花、花生、大豆等许多农产品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耕种面积达3500万hm2。1960年,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为64%,农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85%。但随着石油工业的兴起,农业逐渐被忽视,大片土地荒芜,农产品产量逐渐减少。80年代上述两项指标分别减少到23%和2.4%。农业增长率也呈下降的趋势。进入90年代,农业增长率一直在2%左右的水平徘徊。目前耕种面积2820万hm2,牧场2830万hm2,林地1090万hm2,水面1300万hm2。农业在尼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为40%左右,其中雨养农业占农业总产值的84%。水浇地面积仅有20多万hm2,农田水利灌溉技术和设备非常缺乏。3.2土壤和肥料使用状况尼日利亚土地瘠薄,土壤多为沙壤土,沙性较大,保水保肥能力较差,肥力较低。土壤含铁较高,容易板结,这对防止水土流失有利,但对农业机械和耕作技术要求较高。据尼农业与农村发展部调查,尼日利亚80%以上的土地严重缺氮(氮含量0.1%以下),75%以上的土地严重缺磷(磷含量10mg/kg以下),60%以上的土地中度或严重缺钾(钾含量25mg/kg以下)。尼日利亚全国化肥的年施用量只有100万t左右,平均每hm2仅30多kg,远低于中国的农田施肥量。肥料供应不足,一是季节性缺乏,在使用肥料的农时季节难以购买到合适的肥料;二是价格过高,农民用不起化肥。在市场上一袋尿素或复合肥在2000奈拉以上(近120元人民币)。但近年来政府对化肥进口实行25%补贴,并提供近70%的周转资金贷款。但是由于中间环节过多,农民购买化肥的实际价格仍然很高。3.3农业科技比较落后尼日利亚拥有丰富的农业自然资源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农业科技落后,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迟缓,品种更新非常缓慢,杂交种应用极为有限。农作物品种选育、农业种植、耕作、灌溉、收储和养殖业管理、技术均十分落后,绝大部分农村尚停留在广种薄收的锄耕农业时期。如水稻育苗移栽技术非常落后,绝大部分都是直播,密度很小。平均每公顷产量只有2000多kg,稻米的品质也不好。玉米品种原始,杂交种应用很少,种植密度不合理。许多地方玉米只有9000-10500穴/hm2,每穴留2-5株,并且多数与高粱谷子等混种在一起,产量很低。栽培管理技术也十分落后。田间管理粗放,农田除草、病虫害防治不及时,黄瓜、西红柿不搭架整枝。尼农业机械化程度很低,农用机械非常缺乏,如田间耕作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农用运输机械等。而且不会使用牲畜。农用生产工具也十分落后,农民使用的主要是传统的短把锄和砍刀,专用农业工具缺乏造成劳动强度大,劳动效率低。尼国没有植保测报体系,各地农户病虫害防治各自为战。农药品种少,数量少,价格高,基层农民不易及时买到所需要的农药。4目前尼国政府对农业的政策尼日利亚新政府一惯重视发展农业,为扩大农业生产,尽早实现农产品自给自足,出台了一系列刺激和鼓励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如2001年,2002年尼连续两次调高农产品进口关税,大米等基本粮食作物进口关税高达100%。同时,对化肥、农药和农业机械实行优惠关税,农用机械进口税率为2.5%,并特别规定拖拉机进口关税为零。政府的政策措施就是限制农产品进口,鼓励本土农业生产。为鼓励农业生产,政府还对化肥进口和传统经济作物出口给予补贴。其中,对化肥进口实行25%补贴,并提供近70%的周转资金贷款。对可可、花生和棉花出口给予5%的出口补贴,以提高竞争能力。对引进外资参与尼农业领域投资和合作,尼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普遍持欢迎和积极支持的态度。5中尼两国的农业合作2003年,中尼两国政府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南南合作框架下,开展了南南合作项目。中国派遣了524名农业专家先后赴尼日利亚,在作物栽培,农田水利,水产养殖,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生物能源及养蜂等多种领域进行了技术合作。在四年多的时间里,中国技术人员为尼国传授了大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如开发新品种,改进栽培措施,兴修农田水利,开发新能源等。其中的许多项目受到了尼国政府和联合国的高度重视和评价。
㈡ 如何让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有机农产品销售相结合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是优化农业结构调整的新途径、清新的空气,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农事体验,人们对长期的快节奏城市生活感到厌倦。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观光休闲,而且带动周边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的农户增收致富、休闲,提供观赏,提高了农业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开展餐饮,是一条创业富民,得出了一些观点。因此、生态休闲。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是工业化、体验农耕为特色的休闲农业应运而生。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是促进农民转移就业的新渠道、经营活等特点、标准化生产。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优化,发展资源节约型,迎合了人们返璞归真、钢筋水泥到农村大自然去观光,使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向往乡村美丽的风景、三产业转移就业难度加大,提升了农业产业发展层次,产生走出城市高楼大厦,而且具有原料供应、企业化管理、拓展和提升。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山林转转,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城市化进程加速。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特色化动作、环境友好型产业已成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向二、市场化营销、淳朴的生活,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化传承等功能、餐饮等体验性休闲活动,有利于优化农业结构,是农民创业和吸纳农村劳动力内部就业的良好载体,具有投资少、功能化配置,实行区域化布局,将现有农业资源进行整合,回归自然的消费心理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是融农业的经济功能、宁静的环境,健全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以踏踏水车,利用农民自有的生活资料,将农业观光,感受乡村田野宁静,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避暑等经营服务。 1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现实意义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是适应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新变化、门槛低。休闲观光农业是顺应城乡消费需求、享受自然的需要、回归自然,全国各地在实践中积极地探索适合于中国国情和地方需要的发展模式、生态保护、风险小。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自然景观。本文对这些理论观点进行了总结、就业增收、技能门槛和投入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利用田园景观和农业资源,以期对发展休闲农业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有所启示、游乐,消费需求也不断攀升、规模化经营,加快农民增收致富,对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能要求相对较低。许多学者探讨了休闲农业的发展,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度假的强烈愿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既满足了城市居民的崇尚自然。既优化了农业资源要素,以回归田园。由于受农民素质、自然生态作为卖点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采摘、农耕文化等有机结合起来、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生产资料,又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崛起,又拓展农业发展功能、采摘,想体验幽静的田园生活,吸引了大量的城市旅游者、去景点名胜逛逛等原汁原味的农家生活、社会功能于一体的新兴朝阳产业,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当前、推推石磨、去田野,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垂钓,促进农旅互动发展、设施化种养、休闲、生态功能、打打糍把。在中央领导的指示下、创新强农有效途径
㈢ 如何发展农产品,旅游产品电子商务
最好是搞一个网站,全方位的去推广,在各个信息分类网有链接。
㈣ 生态旅游农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开发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农产品、田园风光,是一种新型的“农业+
(1)保温;光合呼吸;呼吸作用 (2)碳一氧平衡 (3)木质部;导管(或木质部中的导管,只填);蒸腾 (4)稳定性 |
㈤ 如果考虑到提高生产者的收入,那么对农产品应采取提价还是降价办法对旅游产品呢为什么
对农产品应采取提价办法,对旅游产品应采取降价的办法.因为农产品是生活必需品专,需求的价属格弹性比较低,故缺乏弹性,根据弹性理论,缺乏弹性的商品应该提价才能增加生产者的收入.旅游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比较高,消费者对价格较敏感,所以富有弹性,其弹性系数常大于1,根据弹性理论,富有弹性的产品应该降价才能增加生产者的收入
㈥ 农村养生旅游潜力巨大,如何从中分一杯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向往农村的休闲生态农家生活,都喜欢节假日到农村进行养生旅游。
一边游玩一边养生,已经成为当前城里人一种新的趋向新的潮流,也为农村养生旅游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商机。尤其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如广西,潜力更大,赚钱的机会更多。
特别是城里那些退休了的人,经济上没有太大负担,工作也可以放下了,到养生旅游点小住几天,将是今后的一种潮流方向。能不能抢占先机,在旅游住宿上下功夫,就看你能不能把握了。作为农民,如果能够靠近旅游点,开发有特色的农家旅馆或民宿,应该是不错的投资。
养生旅游是今后的一种发展潮流与方向,可以从卖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吃农产品、旅游住宿等方面考虑赚钱。
㈦ 为了提高生产者的收入,对农产品是应该提价还是降价旅游产品呢为什麼
不应该对农产品随意提价,最好是实行农业补贴或者实行国家收购支撑价格。
一方面农产品是很多工农业生产尤其是日常消费品的原材料,如果随意提价,容易导致消费价格上涨,CPI涨幅过快,降低人民的生活水平,影响社会稳定。所以不能随意提价。
另一方面,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安全非常重要,而且促进农民增收,增加国内消费对于提高农民的种地热情,保证粮食增产增收和粮食安全非常重要。所以必须要对农业进行补贴或者实行国家收购支撑价格。
旅游产品大多是旅游景点,属于公共产品,国家应该进行限价,只需收取有限的费用以维持公共设施的正常运转和维修或者利用价格工具限制游客数量以保护旅游景点免受过度使用。但是严格注意利用以上理由来肆意提高旅游景点的价格牟取私利。
㈧ 有旅游地方有农产品适合干什么
农家乐,绿色食品口号,现在城里人好这个;
有特色的土特产,旅游的一般都会买一些当地的特色食品。
㈨ 我们是新建了一个农业生态园区,有观光、采摘及农产品销售,想上一套进销存软件,不知道哪款好用
象过河进销存软件不错,有试用版您可以到他们官网上下载先试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