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桂林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① 桂林旅游资源优势
桂林抄旅游资源丰富,而且一年四季都适合旅游,都可以坐大船游漓江,看美丽山水风景等。一年四季突出的美景如下,春天看桃花油菜花、泡温泉,夏天看梯田(放水、插秧、长绿)、爬瀑布、玩漂流等;秋天泡温泉、赏梯田金色稻谷、看银杏、闻桂花;冬天泡温泉等。桂林四季游路线: http://www.0773cc.com/tourway/index.aspx
② 桂林是依靠旅游业发展起来的吗
桂林的经济是向外型经济,旅游业是其支柱产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工业也占了很大的比重,配合农业和商贸已使桂林成为广西经济发达高新技术提升游客交织的地区。
③ 有谁告诉我桂林旅游业的现状
现在因为涨水,比如象鼻山 游漓江的项目都关闭了。
④ 深入分析和研究桂林旅游现状
由于桂林城市范围较小,所以旅游开发潜力已经不大了。所以以自然风景和人文气息来吸引游客,视乎不是很有优势了,因为现在各个地方的新兴小城都在电视上打旅游的广告,就连央视上都有很多了。前几个月,桂林市举行了一个动漫桂林的活动,就是为了开发新兴旅游空间。而且桂林的山水,也就那样了,没有从前的清秀了。
⑤ 桂林特色旅游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桂林凭借“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个殊荣盛名于世,或许在上个世纪还回能算是名副其实,星移答斗转,如今桂林的旅游业已是江河日下。顾名思义,桂林的特色旅游在于它奇特的山和柔美的水,因为山的奇特峭直,所以透射一种侠骨柔情之风,又因为水的柔美旖旎,所以情系江南小桥流水的佳韵,山中有水,水中有山,相得益彰。此外,值得一提的就是桂林的气候和那葱郁的桂树,四季如春,芳泽争艳,桂花香来传千里,神清气爽,畅快淋漓,或许可与陶瓮的桃花源相提并论。
然则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恶化,加上地方政府没有落实科学发展观,各届各自追求短促有效不科学的极端发展模式,一昧的向大自然挖掘索取,使已处疲态的大自然雪上加霜,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极度恶化等不良后果。举目四望,众山沮丧,漓江失颜,这便是对桂林旅游业的强有力的重撞。人是文化的载体,反映一个地域的思想道德水准,桂林在人文教育问题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待加强提高,这也是问题的源头。......
⑥ 桂林旅游业电子商务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桂林作为世界旅游名城,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了中外无数游客。20多年来,桂
林旅游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98年10月地市合并后,桂林旅游的发展空间更为广阔,整
体优势更加明显。大致体现在四个方面:(一)行政区域一体化,形成了加快旅游业发展
的合力优势;(二)地域广阔,资源丰富,形成了山水、历史文化、民族风情一体化的资
源整体优势;(三)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和建设,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市、县网络化的核
心优势;(四)桂林旅游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产业优势。但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景
区景点建设缺乏统一规划与系统开发、依法管理市场的力度不够等因素的影响,旅游企业
经济效益不佳,整体优势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旅游购物、旅游文化娱乐等项目的收入一
直处于低水平,制约了旅游业对全市财政的贡献。为了更好地发挥整体优势,促进桂林旅
游的发展,特提出几条对策与建议。
(一)进一步统一全市对旅游业发展全局的认识
1.必须充分认识国际国内的发展环境,以中共桂林市委《关于加快旅游业改革和发
展的决定》和《关于制定桂林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为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旅游立市、富市、强市”的观念,坚持观念创新、体制创新、产品创新和服
务创新,扎扎实实加快推动旅游产业的市场化、现代化和社会化进程。
2.树立发展桂林旅游业的全局意识,以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为准则,冲破既得利益、
部门利益、地区利益的束缚,全力推进我市旅游业的整体发展。
3.加深对旅游资源的认识,一是资源的国有、共有性质和整体性,确定了它必须统
一开发使用;二是旅游资源必须不断挖掘潜力,在创新中提高产品质量,从而使潜在的资
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资源优势。
(二)加强旅游发展的整体规划工作,搞好景点建设
1.抓好《桂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实施,用行政手段树立起规划的权威性,使
其成为全市旅游发展的法规。
2.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指导各县做好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严格按
规划搞好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保证旅游资源有序开发,合理利用,优势互补,避免重复
和滥开发。
3.注重利用各种先进手段对景区景点进行开发包装,提高其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4.挖掘、保护、修复、开发文物古迹和文化艺术景观,特别要注重开发建设具有深
厚文化底蕴的文物古迹和现代文化艺术精品,增强景区景点的观赏性、知识性。趣味性。
以市区为核心,重点推出几条不同类型的旅游精品线路。
(三)用好西部大开发政策,扩大对外开放,多方筹集资金,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景
区景点的建设
旅游发展的资金筹措渠道,一靠国家投入,二靠引进国内外资金和旅游业自身进行扩
大再生产投入。桂林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一决主要靠国家、地方投入,而景区景点开发
建设和办旅游企业应该以引进国内外资金和旅游业自身进行扩大再生产投入为主。当前进
一步拓宽旅游融资渠道,一是要用好西部大开发政策。广西属西部大开发之列,桂林是全
国旅游重点城市和广西发展旅游的龙头,我们应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争取到更多的资
金或项目来加快城市、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县区景点的开发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二
是要进一步优化投资政策,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投资机制。积
极实施“以资源换技术、以产权换资金、以市场换项目、以存量换增量”的举措,加快资
本市场融资步伐。三是要充分发挥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的融资作用,利用上市公司股票
发行的作用,融集更多资金。四是要积极争取有较好经济效益的旅游企业进一步创造条件
尽早上市发行股票;积极争取贷款对旅游业的投入;积极争取国家旅游局对特色景区景点
(如龙脊梯田、兴安灵渠等)的投入;积极支持本地大型企业参与旅游开发建设等。通过
多方努力,多方筹措到更多的旅游发展资金,全面提高桂林旅游产业的国际国内竞争力。
(四)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有人认为,桂林旅游产业的发展仍然缺乏面向新世纪的具有国际战略眼光和富于创新
精神的高级管理人才和设计者,这话有一定道理。为此,还必须:(1)创造更为宽松的
软环境,制定更为优惠的政策来吸引并留住高层次的管理人才。(2)加强旅游从业人员
的教育培训,组建培训网络及教育培训队伍,形成大培训格局,把培训发展成为产业,争
取桂林成为全国旅游教育培训基地之一,促进旅游教育培训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现代
化。(3)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解决旅游大县的人才问题。市里可有计划地选
出一些管理人员到县里挂职、任职,县里的同志也可到市旅游部门或企业挂职,通过交流
,帮助县里培养旅游管理干部;也可以派人到县里办班或县里派人到市里的旅行社、饭店
等进行培训或实习,帮助各县提高旅游经营管理素质和水平。(4)加大旅游宣传力度,
营造全民关心、支持旅游发展的舆论环境。同时,可开展争创微笑景区、微笑城市和争当
万名优秀市民等活动,以提高市民的旅游意识和整体素质,为桂林发展旅游提供一个良好
的社会环境。
(五)深化改革,提高旅游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1.深化旅游行业的体制改革
一是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大对国有旅游企业的改组、改制和改造力度,做
到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要以产业化为目标,逐步培植大型旅游企
业集团,实行一体化管理,一条龙服务,提高规模经济水平。要优化旅游企业结构,切实
发挥旅行社的龙头作用。积极引导旅行社业向品牌化、集团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切实发
挥旅游业的龙头作用。二是逐步开放旅行江市场,打破行业垄断,允许和鼓励具备条件的
多种经济成份和多种所有制形式开办旅行社。从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旅游市场发展趋势
来看,桂林旅游产品已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桂林要想招徕更多的客源,进而扩大
和推动吃、住、行、游、购、娱各项旅游消费,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开放旅行社市场
。通过组建中外合资旅行社,利用外商的资金、人才和客源组织渠道为桂林招徕、组织客
源服务。吸引区内外大集团公司加盟桂林旅行社业,以此带来商机和客源。允许和鼓励具
备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开办旅行社。
2.加强管理,规范市场
要按照市场规则,对各种所有制形式和经济成分的旅游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通
过市场竞争逐步形成适应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的经营机制,建成一个开放、竞争、有序的
旅游企业市场体系。要依法规范旅游业。严格执行国家已发布的法律法规,尽快制定出《
桂林旅游管理办法》。旅游行业管理要尽快从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从微观管理转向宏
观管理,从管理旅游企业转向管理全市旅游市场,研究旅游发展战略、制定规划、完善政
策、搞好行业间的监督协调和服务上来,以适应未来旅游业发展的新要求。
3.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目前,我市虽然成立了相应的行
业管理协会,但有名无实。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必须赋予行业协会一定职权。可借鉴美
国、日本、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加强行业协会建设。采取协会与企业签订合同
的办法,规定和约束企业必须在协会的行业规则下经营,形成行业自律。
⑦ 请问桂林旅游业何时发展起来
现在不是在变革弄文化旅游吗?现在好像在发展空中旅游。现在好像有专高铁旅游,还有航空旅属游,然后桂林不是在建设那个什么国际……旅游城市,好像到2020年完成,2023年为远景发展,好像为了打破阳朔等的单一旅游路线,又在各个县发展高速公路自己高铁动车来着,还有市区好像要搞商业旅游,万达城好像也开始了
⑧ 帮我写份桂林旅游的概况,1000字左右。
桂林自古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是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有着被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重点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两顶桂冠,被誉为国际旅游明珠。桂林风景秀丽,以漓江风光和喀斯特地貌为代表的山水景观,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之誉,是中国自然风光的典型代表和经典品牌。“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景在城中,城在景中,是桂林城市独具魅力的特色。
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行政区域总面积27809平方公里。辖5城区和12个县,总人口495.11万。境内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四周山地环绕,地势由西向东依次降低,漓江和义江自北向南流经辖区。桂林有浩瀚苍翠的原始森林、雄奇险峻的峰峦幽谷,激流奔腾的溪泉瀑布,天下奇绝的高山梯田
桂林旅游资源数量多、景区广、地域组合好,由市区和灵川县构成的城市旅游板块,以阳朔为中心,荔浦、恭城、平乐组成的南片旅游板块和以兴安为中心,龙胜、资源、全州、灌阳组成的北片旅游板块构成了大桂林旅游圈,形成了漓江、百里小康生态文明长廊两条黄金旅游带,构筑了山水观光、 休闲度假、商务会展、历史文化、红色旅游、民俗风情、城市旅游等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
桂林旅游资源丰富,并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特点和优势:一是山川秀丽独特。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赋予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山水风光,素有“甲天下”的盛誉;二是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浑然一体。漓江、芦笛岩、象鼻山、龙脊、八角寨、灵渠、桂海碑林、王城等景区(点)各具特色;三是城市与景区交融,推窗、出门就能见景,且景观分布适当,旅游可达性好;四是景观分布的空间层次多,且各具特色,便于多种旅游线路的组合与分期分区开发;五是多数景区有城镇做依托。部分景区已有一定的开展基础,适宜开展多功能、多层次、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增强可游性。近年来,桂林市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和开发力度,大力推出了两江四湖、乐满地、印象刘三姐、愚自乐园、龙胜温泉、银子岩、秦城水街等各具特色和高品位的旅游精品。
一 历年旅游数据
2004年旅游直接影响行业的税收收入为1595669元,带来的规费为697786元,两项合计为旅游直接影响行业对财政的贡献2293455元,对财政的贡献度10.19%。2006年桂林共接待中外游客1337.9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68.75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1.03%和18.63%,旅游收入增长高出旅游人数增长7个百分点。 2007年,桂林市接待国内外游客 1530.6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14.4%,实现旅游总收入85.51亿元,增长 24.4%。2008年旅游形势严峻,历经坎坷,桂林全市旅游接待人次仍然达到了1600万,同比增加5.5%;接待境外游客125万人次,与2007基本持平;特别是旅游总收入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超过100亿元,比上年的80多亿元增长了18%,2009年春节黄金周期间,桂林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2.45万人次,同比2008年增长92.93%,同比历年春节黄金周最好水平的2007年增长12.3%。全市实现旅游收入2.65亿元,同比2008年增长96.3%,同比历年春节黄金周最好水平的2007年增长21%。由此可见,旅游对桂林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旅游对财政收入总的贡献度(此段和后面旅游对社会就业的贡献作于2004年,望考虑时间因素)
旅游消费所带来的总的财政收入应该是旅游直接影响行业、旅游间接影响行业和旅游引致影响行业带来的财政收入之和。某一旅游间接或引致影响行业所带来的财政收入等于该行业的财政收入系数乘以各个旅游直接影响行业的旅游总产出所引起的该行业的完全投入。最后加总所有旅游相关行业(包括直接、间接、引致行业)所带来的财政收入,除以全社会财政收入总量即为旅游对财政收入总的贡献度。
3.旅游业对社会就业的贡献
根据旅游活动的内容以及旅游业的特点,旅游为社会就业所做的贡献应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旅游直接提供的就业岗位。这些就业岗位在旅游直接影响的行业中为“食、住、行、购、游、娱”六大旅游要素服务的直接从业人员,旅游对社会劳动就业的直接贡献为旅游直接影响的就业人数与全社会就业人数之比,其中旅游直接影响的就业人数等于各个旅游直接影响行业的就业系数(单位产出直接需要本部门的就业人数)与本行业因旅游消费而带来的产出额的乘积。2004年桂林市全社会就业人口为1459800人,旅游直接影响的就业人数为43795人,旅游对全社会就业的直接贡献率为3%。因为旅游直接影响的行业大部分为第三产业,则旅游对第三产业就业岗位的贡献率达到11%。第二部分是为旅游间接或引致行业提供的就业岗位。这些就业岗位包括与旅游直接影响行业直接相关或间接相关的行业中因旅游活动而导致的就业岗位。测度旅游对社会劳动就业的贡献,不仅需要考虑旅游所直接带来的就业效应,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全面考虑旅游所完全带来的就业效应,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展示旅游业在创造就业机会方面的作用和影响力。桂林市2004年由旅游直接与间接提供的就业岗位达101580个,占全社会就业岗位的7%。这意味着全市总就业人数的1/14以上是与旅游活动密切相关的。
⑨ 是从旅游资源的特点分析桂林市发展旅游业的优势特点。
(来 1 ) 1 多样性特点:桂林自市有山峦、岩洞、寺庙等旅游资源( 1 分),种类较多且各类资源数量较多( 1 分); 2 地域性特点:石林、溶洞等喀斯特地貌、壮族少数民族文化习俗等旅游资源( 1 分)在桂林市大规模分布,且密度大( 1 分); ( 2 ) 1 大量开发石林、溶洞、温泉,导致地质灾害多发( 2 分); 2 人造景点建设过多,导致生态破坏严重( 2 分); 3 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进驻,导致风景区环境污染明显( 2 分)。(选两点,得 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