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市旅游文化资源
❶ 山东章丘哪里有好玩的地方
章丘八大景诗
高耸危山圣井澄,绣江春涨流水声。百脉寒泉珍珠滚,黉堂夜雪粉妆城。
锦川烟雨时时润,龙洞熏风日日清。白云棹罢归来晚,卧看东岭晓月明。
章丘百脉泉公园
门票价格:50元 百脉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与趵突泉齐名并列,曾巩云:“岱阴诸泉,皆伏地而发,西则趵突为魁,东则百脉为冠。”“百脉寒泉珍珠滚”,居章丘八景之首,是中国北方独具特色的泉景公园。百脉泉公园因地缘势,沿水之滨,建有儿童乐园区、名泉水景区、花园景树区、幽静学习区、密林散步区、龙泉寺、清照园。 园中园-清照词园位于百脉泉的北侧,西起荷花公园,东至环湖东路,北起济青路,南至百脉泉公园,总面积260亩。根据规划,清照词园以“现代骨、民族魂、自然衣”为设计理念,以百脉泉公园和现有的清照园为生态文化主线,利用百脉泉充沛的泉水资源,营造由风、花、雪、月四部分组成的泉水园林景观,即清音风、木簟花、庭院雪、故乡月四组景区,并以桥、岛、堤、栈道等形式串连成一个整体。
危山兵马俑
危山兵马俑坑是一座汉代兵马俑陪葬坑。出土于济南章丘市圣井镇政府驻地南方附近的危山风景区半山腰上,是目前山东地区发现的第一座保存完好的兵马俑陪葬坑,是“我国继秦始皇兵马俑、陕西咸阳杨家洼兵马俑之后,发现的第三大兵马俑坑。” 坑长9.7米、宽1.9米,深约70厘米。坑内共出土彩绘兵马俑100多具。兵马俑阵的排列按照汉代贵族陪葬体制安放,前队为骑兵队列、中部为车队、后部为步兵队列。骑兵队列每排五人,共约30人,骑马陶俑气宇轩昂、栩栩如生,马俑呈赤红色,轮廓分明、雄健有力,周围有护卫队列。马俑的耳朵和尾巴并非与马身连为一体,而是从马头和马臀上的小孔分别插入,马耳和马尾都可以自如地抖动。中部是由三驾马车组成的车队,前面两辆是驷马立车,由四匹高头大马拉车,即古语“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由来;后面是一架双辕轺车。
城子崖遗址博物馆
位于章丘市龙山镇政府西1公里处,1994年,济南。章丘共投资600多万元兴建建筑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著名古建筑专家扬洪勋设计,为全国唯一的一座土堡式建筑,仿照原始社会土城之建筑风格。 远远望去,门厅上方,周谷城先生题写的“城子崖遗址博物馆”8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步入馆内有三个展厅。第一展厅突出陈列了龙山西河遗址出土的文物,以红陶器为主,距今约8000多年。
眼明泉公园
眼明泉公园位于西环路以东,胶济铁路以北,明塘街以西,济青路以南,是章丘市百脉泉公园之后,建设的又一处以泉水景观为特点的园林风景区。2004年4月23日,眼明泉公园建设工程全面开工。9月21日,建设工程顺利竣工,10月1日,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该园占地面积540亩,其中水域面积约143亩。公园共分三部分:西麻湾源头区、荷花泉片区和眼明泉片区。设计构思主要是突出泉水、溪流和水生植物观赏等特色。11万株乔、灌木植物整齐地蔓立于河道两侧,7万平方米的地被植物积水生植物把公园装点得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整个公园沿泉水、溪流、池塘和湖泊的景观视线尽可能开敞,为游客提供亲水性界面,提高其观赏性价值。
济南植物园
济南植物园位于章丘市西南部,园区距济南市区35公里,东邻省道244线,北距309国道4公里,南与正在建设的第二条济青高速公路毗邻,距济南国际机场26公里,交通条件十分便利。总面积5000亩,园区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海拔高度最高点为223.1米,海拔高度最低点为127.2米.总体规划包含植物园、世界城、娱乐园、娱乐园、游乐城、名士园、度假区等六大主题园区及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预计建设期3至5年,总投资5亿元人民币,目前已建成了“半山堂”、“望云湖”、“韩国馆”等多处景区景点。是济南市园林局围绕“发展济南近郊游,填补济南无综合性生态园区空白”而投资兴建的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别墅度假等于一体的又一个大型生态旅游景区。
朱家峪民俗旅游区
“齐鲁第一古村,江北聚落标本”——朱家峪位于明水城东南5公里,胡山东北脚下,距省会济南40公里,从309国道(经十东路)南行1.5公里便到该村。
朱家峪原名城角峪,后改为富山峪,朱氏于明洪武四年(1371)入村,因朱系国姓,又将富山峪改名朱家峪。 据省内外专家考证,古村土台子出土陶器残片和斑鹿角化石,夏商时期有庐于此,距今3800年以上。自明代至今,虽经六百余年沧桑之变,但仍较完整地保留着原来的古门、古哨、古桥、古道、古祠、古庙、古宅、古校。
朱家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古以来尤为重视文化教育。自明末至建国前,先后有文峰小学、女子学校和山阴小学各一处,各类私塾星罗棋布,有近二十处 ,故人才济济,才人辈出。
白云湖
白云湖,又名刘郎中坡,因相传白云从湖中飘起而得名,犹如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章丘市明水西北19公里处,北临黄河,西南距济南35公里,距遥墙国际机场仅10公里。
白云湖形成于汉代,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的四时美景触动了历代名流仕宦的游兴情思,或在此饮酒赋诗,留下了许多风流佳句。“白云晚棹”自古就是章丘八景之一。明代诗人张舜臣曾用“青霞无断处,白鹭有时来”的诗句描述白云湖景色。白云湖所在地---章丘,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李开先的故乡,李开先曾捐资治理白云湖,并带领湖民反抗当地官府的横征暴敛,在当地传为佳话,而今,以其自然恬静的湖光美景,成为济南近郊享有盛名的旅游度假胜地。
❷ 章丘有哪些景点
景观1百脉寒泉
章丘泉水众多,素有“小泉城”美誉。以百脉泉为首,墨泉、梅花泉等构成百脉泉群。百脉泉群的水温常年保持在18℃,故称为“寒泉”。百脉寒泉,作为一大自然奇观自古居章丘八景之首。近年,百脉寒泉名声日隆,百脉泉喷珠吐玉,墨泉喷涌若轮……
景观2白云晚棹
据《章丘县志》载:“白云英英出其中,溪谷缕注,众水潴而为湖,湖因以名”,故“白云棹罢归来晚”很早就被列入“章丘八大景”。这里蓝天白云,柳绿红莲,鱼跃粮丰,果木葱茏;泛舟湖上,赏荷采莲,戏水观鱼。
景观3龙山陶韵
龙山文化距今已有4700多年历史,是世界公认的人类早期文明之一。章丘是龙山文化的发祥地和命名地,这里的东平陵城遗址是济南的前身,城子崖遗址博物馆记载了龙山文化的历史变迁。龙山黑陶作为龙山文化的典型代表,被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作”。
景观4古峪书声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朱家峪是目前山东境内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村落,被誉为“齐鲁第一古村、江北聚落标本”。朱家峪古村历来重视文化教育,曾有五人中过进士、举人。现保存有山东省第一所女子学堂、山阴小学、魁星楼、文昌阁、状元堂、进士故居等文化景点。
景观5奇峪三王
三王峪山水风景园由8岭、8山、10泉、18湖池百余景点组成。园区内群山连绵、巍然嵯峨、苑如城垣,且峰峦俊秀、植被茂密、谷地深邃;泉溪间布、水清甘洌,景区内老泉、响泉、飞龙泉等山泉众多。景区开发了国内唯一一条地上泉水漂流河道。
景观6七星云海
“七星台”位于章丘明水城区南部42公里处,与历城、泰安、莱芜三地交界。因由聚兵顶、凤凰山、东岭山、西岭山、青龙山、四界首、出品官七座主要山脉组成,恰似天上的北斗星布局,故名“七星台”。
景观7锦屏滴翠
日出之际,七座山峰在云中若隐若现,形成壮丽的“七星云海”景观。“密林遮深涧,泉韵弹弦。峭壁滴翠百丈险。断崖奇穴吐云烟,疑似仙间。”这首《浪淘沙》描写的便是章丘八景之一的锦屏山之秀丽风光和巍峨雄姿。“翠”是锦屏山之山魂。
景观8绣源晨曦
绣源河流域综合治理是章丘城市发展史上投资规模最大、拉动能力最强的项目。这里将建成国家5A级沿河公园,形成郊野度假、中央游憩、休闲娱乐、生态涵养四大区段。并规划建山东最大人造瀑布、全国最大激光水幕电影及人造沙滩。一期工程结束后的绣源河生态之美初现:旭日初升、河水清澈、岸线优美、水鸟嬉戏。
❸ 章丘市 有什么旅游景点啊 越全越好
高耸危山圣井澄,绣江春涨流水声。百脉寒泉珍珠滚,黉堂夜雪粉妆城。锦川烟雨时时润,龙洞熏风日日清。卧看东岭晓月明,白云棹罢归来晚
当然是百脉泉风景最好了,扩建之后里面的风景更好了。无论四季里面的景色都很美,尤其是里面的龙泉寺和清照祠。
微山湖风景也很好,夏天去的话,万亩荷花让你应接不暇。
圣井的危山,上面有大雄宝殿。
至于东岭山,自从被外国人承包以后就糟蹋的不成样子了。
我家就是章丘的。。。
❹ 章丘有什么好的景点最好是有山有水.
去圣井把,那里是出了名的圣水地方有山有水啊,水又清又凉夏天去是再好也不专过了。就连明水的百属脉泉的水也是从圣井的水硫过去的啊
我同学中有几个是圣井的 都邀请我去玩的,说要带无去游山玩水的,我真的很想去啊可由于我有事就错过了。唉,还是去圣井把去玩把
❺ 章丘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免费的
章丘百脉泉公园
门票价格:50元 百脉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与趵突泉齐名并列,曾巩云:“岱阴诸泉,皆伏地而发,西则趵突为魁,东则百脉为冠。”“百脉寒泉珍珠滚”,居章丘八景之首,是中国北方独具特色的泉景公园。百脉泉公园因地缘势,沿水之滨,建有儿童乐园区、名泉水景区、花园景树区、幽静学习区、密林散步区、龙泉寺、清照园。 园中园-清照词园位于百脉泉的北侧,西起荷花公园,东至环湖东路,北起济青路,南至百脉泉公园,总面积260亩。根据规划,清照词园以“现代骨、民族魂、自然衣”为设计理念,以百脉泉公园和现有的清照园为生态文化主线,利用百脉泉充沛的泉水资源,营造由风、花、雪、月四部分组成的泉水园林景观,即清音风、木簟花、庭院雪、故乡月四组景区,并以桥、岛、堤、栈道等形式串连成一个整体。
危山兵马俑
危山兵马俑坑是一座汉代兵马俑陪葬坑。出土于济南章丘市圣井镇政府驻地南方附近的危山风景区半山腰上,是目前山东地区发现的第一座保存完好的兵马俑陪葬坑,是“我国继秦始皇兵马俑、陕西咸阳杨家洼兵马俑之后,发现的第三大兵马俑坑。” 坑长9.7米、宽1.9米,深约70厘米。坑内共出土彩绘兵马俑100多具。兵马俑阵的排列按照汉代贵族陪葬体制安放,前队为骑兵队列、中部为车队、后部为步兵队列。骑兵队列每排五人,共约30人,骑马陶俑气宇轩昂、栩栩如生,马俑呈赤红色,轮廓分明、雄健有力,周围有护卫队列。马俑的耳朵和尾巴并非与马身连为一体,而是从马头和马臀上的小孔分别插入,马耳和马尾都可以自如地抖动。中部是由三驾马车组成的车队,前面两辆是驷马立车,由四匹高头大马拉车,即古语“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由来;后面是一架双辕轺车。
城子崖遗址博物馆
位于章丘市龙山镇政府西1公里处,1994年,济南。章丘共投资600多万元兴建建筑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著名古建筑专家扬洪勋设计,为全国唯一的一座土堡式建筑,仿照原始社会土城之建筑风格。 远远望去,门厅上方,周谷城先生题写的“城子崖遗址博物馆”8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步入馆内有三个展厅。第一展厅突出陈列了龙山西河遗址出土的文物,以红陶器为主,距今约8000多年。
眼明泉公园
眼明泉公园位于西环路以东,胶济铁路以北,明塘街以西,济青路以南,是章丘市百脉泉公园之后,建设的又一处以泉水景观为特点的园林风景区。2004年4月23日,眼明泉公园建设工程全面开工。9月21日,建设工程顺利竣工,10月1日,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该园占地面积540亩,其中水域面积约143亩。公园共分三部分:西麻湾源头区、荷花泉片区和眼明泉片区。设计构思主要是突出泉水、溪流和水生植物观赏等特色。11万株乔、灌木植物整齐地蔓立于河道两侧,7万平方米的地被植物积水生植物把公园装点得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整个公园沿泉水、溪流、池塘和湖泊的景观视线尽可能开敞,为游客提供亲水性界面,提高其观赏性价值。
济南植物园
济南植物园位于章丘市西南部,园区距济南市区35公里,东邻省道244线,北距309国道4公里,南与正在建设的第二条济青高速公路毗邻,距济南国际机场26公里,交通条件十分便利。总面积5000亩,园区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海拔高度最高点为223.1米,海拔高度最低点为127.2米.总体规划包含植物园、世界城、娱乐园、娱乐园、游乐城、名士园、度假区等六大主题园区及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预计建设期3至5年,总投资5亿元人民币,目前已建成了“半山堂”、“望云湖”、“韩国馆”等多处景区景点。是济南市园林局围绕“发展济南近郊游,填补济南无综合性生态园区空白”而投资兴建的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别墅度假等于一体的又一个大型生态旅游景区。
朱家峪民俗旅游区
“齐鲁第一古村,江北聚落标本”——朱家峪位于明水城东南5公里,胡山东北脚下,距省会济南40公里,从309国道(经十东路)南行1.5公里便到该村。
朱家峪原名城角峪,后改为富山峪,朱氏于明洪武四年(1371)入村,因朱系国姓,又将富山峪改名朱家峪。 据省内外专家考证,古村土台子出土陶器残片和斑鹿角化石,夏商时期有庐于此,距今3800年以上。自明代至今,虽经六百余年沧桑之变,但仍较完整地保留着原来的古门、古哨、古桥、古道、古祠、古庙、古宅、古校。
朱家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古以来尤为重视文化教育。自明末至建国前,先后有文峰小学、女子学校和山阴小学各一处,各类私塾星罗棋布,有近二十处 ,故人才济济,才人辈出。
白云湖
白云湖,又名刘郎中坡,因相传白云从湖中飘起而得名,犹如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章丘市明水西北19公里处,北临黄河,西南距济南35公里,距遥墙国际机场仅10公里。
白云湖形成于汉代,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的四时美景触动了历代名流仕宦的游兴情思,或在此饮酒赋诗,留下了许多风流佳句。“白云晚棹”自古就是章丘八景之一。明代诗人张舜臣曾用“青霞无断处,白鹭有时来”的诗句描述白云湖景色。白云湖所在地---章丘,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李开先的故乡,李开先曾捐资治理白云湖,并带领湖民反抗当地官府的横征暴敛,在当地传为佳话,而今,以其自然恬静的湖光美景,成为济南近郊享有盛名的旅游度假胜地。
❻ 济南历史旅游资源
济南历史
济南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国务院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远在9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距今四五千年的“龙山文化”,因1928年首次发现于济南东郊龙山镇而被命名。早在春秋时期,齐国曾在这此筑城。名曰泺邑。后来,齐国又改泺邑为历下。秦代,属济北郡。汉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历下属济南国,其首府设在东平陵城。西晋永嘉末年(313年前),济南国的首府又由东平陵城迁至历城。从此,今济南市区成为历代郡国、州府的行政中心。“济南”一称是因为城位于古济水(故道为今黄河所占)之南而得名。至唐,这一带经济已相当繁荣,据历城县志载:“唐秦琼为济南人,世代冶铁,有‘铸铁秦家’之称”。宋徽宗政和六年,济南郡改为“济南府”,首府设于历城。元代时,马克波罗曾描述济南之繁荣“园林美丽,堪悦心目,产丝之饶,不可思议”,当时历城已成为全国游览胜地。明代,济南开始成为山东省会,曾一直至清代。1929年7月,正式设立济南市,时有面积175平方公里,人口40余万。1948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解放济南,设立济南特别市。1949年5月复称济南市。1994年2月,济南市被正式确定为副省级城市。
济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远古时期中国有一位原始部落的首领——舜(约公元前22世纪)就诞生与生活在济南一带。境内发现以红褐色陶器为标志的西河类型(距今8400-7300年)文化遗址10多处。济南东郊的城子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以黑陶为标志的龙山文化(距今4600-4000年)的发现地,这里发现了中国最古老的城址约20万平方米。说明济南作为城市的历史在4000--5000年以上。济南文物古迹众多,有舜文化遗址(公元前22世纪)舜耕山、舜井、娥英河、舜庙,有先于秦长城的齐长城(公元前3世纪),中国最古老的地面房屋建筑——汉代孝堂山郭氏墓石祠(公元前1世纪),中国最古老的石塔——隋代柳埠四门塔(公元7世纪)和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的灵岩寺宋代彩塑罗汉(公元11世纪)等。
在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泉城文化有其杰出的地位,为祖国和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战国时期的齐国大思想家邹衍(今济南章丘人),创立阴阳五行学说,为稷下学派著名学者;扁鹊(今济南长清人),精通内科、妇科、五官科、小儿科,创立望、闻、问、切的诊病方法, 为中国医学的奠基人之一。
汉初,设立济南郡,此为“济南”一名出现之始。济南郡治设于今济南市章丘平陵城。汉文帝时,年过九旬的秦博士伏生(今济南市人)口授今文《尚书》二十八篇,使之得以流传后世。东汉,为济南国,灵帝时,曹操任济南相,政绩颇著。
隋唐时期,佛教在济南十分兴盛,唐代高僧义净(今济南长清人),继玄奘之后赴印度取经, 译佛经百余部,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唐代(公元618-907年)的房玄龄(今济南市人)、秦琼(今济南仲宫人)等均为大唐的开国元勋!
宋开国后,济南称齐洲社会的长时期相对稳定,使济南呈现一派太平盛世景象。著名诗人黄庭坚曾以“济南潇洒似江南”的诗句赞美济南的湖光山色。曾巩任齐州知州时,勤政之余,饱览胜迹,每至一地,总赋诗撰文,为济南山水锦上添彩。北、南宋之交,济南“二安” 相继蜚声文坛:女词人李清照(号易安,今济南长清人),词作情真、意深、语新,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被称为“婉约派”之宗,前期的词,主要描写少女、少妇的生活,多写闺情,流露了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相思的痛苦。她后期的词,多悲叹身世,有时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以表达她的爱国思想。李清照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现在在趵突泉公园内漱玉泉畔,及章丘百脉泉边都建立了李清照纪念堂;“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字幼安,今济南历城人),不仅是一位毕生致力于国家 统一的民族英雄,也是一位高产的文学家,他创作的词慷慨 悲壮,笔力雄厚,他著有《稼轩长短句》、《稼轩词》等。现在大明湖内遐园西部建有辛稼轩纪念祠,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金代著名散曲家杜仁杰(今济南市人)博学多才,诗文俱佳,他曾多次同文学家元好问共游济南。元好问在遍游济南山水后,写下“羡煞济南山水好”、“有心常做济南人”等颂扬之词。元代,济南文风日盛。著名者有宋、辽、金三部正史的总裁官张起岩。另外, 散曲作家张养浩(今济南市人)的散曲造诣极高,元代的散曲至他达到高峰。书画家赵孟兆元代曾任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任职3年间留下许多诗画,最著名者当推《鹊华秋色》图,成为传世之作。地理学家于钦,亦曾在济南做官,他游览山川,走访故老,考察齐地风土人情,完成了著名地方志书《齐乘》。
明初,曾置山东行省,济南始为山东首府,从此,济南成为山东地区的政治中心。明代文坛著名的“前七子”之一的边贡(今济南历城人),诗作以清新婉转、平淡和粹、兴象飘逸见长, 对明代文坛产生过较大影响;著名戏剧作家李开先(今济南章丘人),有《宝剑记》等传世;清代著名学者周永年(今济南历城人)是《四库全书》的主要编纂者之一。
中华民国时期,设立济南市。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生王尽美、山东省立第一中学学生邓恩铭等人成立了共产主义学会,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成为国内建立最早的共产主义组织之一。王尽美、邓恩铭还代表济南共产主义小组参加了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
❼ 章丘的旅游景点
.章丘百脉泉公园 AAAA
百脉泉酒业有限公司工业旅游于2011年5月19日携“中国首个旅游日”对外开放,现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景区分布为“五馆一院一长廊”的游览格局,可谓一步一景点、一景一故事。同时还可以深入白酒生产一线,见证酿酒、灌装等一系列生产环节,更可以亲…
❽ 章丘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章丘的风景名来胜:百脉泉、朱源家峪、白云湖、城子崖遗址博物馆。
百脉泉简介:
百脉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与趵突泉齐名并列,曾巩云:“岱阴诸泉,皆伏地而发,西则趵突为魁,东则百脉为冠。”“百脉寒泉珍珠滚”,居章丘八景之首,是中国北方独具特色的泉景公园。百脉泉公园因地缘势,沿水之滨,建有儿童乐园区、名泉水景区、花园景树区、幽静学习区、密林散步区、龙泉寺、清照园。
公园坐落在明水汇泉路中段北侧,1986年5月动工兴建,1989年9月建成开放,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水面积10余万平方米。公园布局由著名园林专家孙筱祥先生设计,园名由已故著名书法大师舒同题写。园内喷泉5处,石拱桥3座,石土假山2座,石、木板平桥、各一架。并建有汇泉阁、湖心亭、船坞码头等。公园景点布局因地缘势,顺水流向,逐次展开,设计独特,构思巧妙。
朱家峪,是中国北方地区典型的山村型古村落,是山东省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朱家峪位于南麻东南4.5公里处,太平顶之阴,马连山西麓。
❾ 山东章丘的由来和文化,民俗
章丘市地处齐复鲁腹地,位制于山东省会济南以东50公里处。南依泰山,北临黄河,西接济南,东连淄博,市域总面积185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8万公顷,现辖22个乡镇,908个行政村,总人口98万,是在改革开放中崛起的一座新兴城市。
章丘市辖6个街道、11个镇、3个乡:明水街道、双山街道、枣园街道、龙山街道、埠村街道、圣井街道、普集镇、绣惠镇、相公庄镇、垛庄镇、水寨镇、文祖镇、刁镇、曹范镇、白云湖镇、高官寨镇、宁家埠镇、官庄乡、辛寨乡、黄河乡。
章丘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先人早在8000年前即在这片沃土上生息繁衍,并创造了举世闻名的“龙山文化”。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造就了历代英才。战国时期的哲学家邹衍、唐代名相房玄龄、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杜伏威、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明代戏曲家李开先等,都曾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上尽领风骚。章丘人民勤劳聪慧,务工经商历史悠久。据史志载:“唐时铁器章丘最盛”,世称“铁匠之乡”。近代著名商业家族旧军孟家,其“祥”字号商埠曾遍及京、津、沪等十几个大中城市,成为当时货通中外、名扬海右的东方商贾。
❿ 章丘市简介
你好!济南市章丘市简介章丘市地处齐鲁腹地,南依泰山,北临黄河,西距省会济南40公里,是省辖、济南市代管的县级市,总面积1855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6个街道办事处,908个行政村(居),总人口99.4万。
章丘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龙山文化”的发祥地。先人早在8000年前即在这片沃土上生息繁衍,并创造了历代英才。有城子崖遗址、齐长城、东平陵故城等众多历史遗迹,近年发现的洛庄汉墓、危山兵马俑名扬海内外。历代名人辈出,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邹衍、唐代名相房玄龄、宋代词人李清照、近代商业资本家孟洛川的故乡。章丘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25种,是全国重点产煤县(市)、优质铝土出口基地和石灰石储区。境内自然景观优美,有百脉泉、七星台、锦屏山、朱家峪民俗村等风景区。市区群泉喷涌,素有“小泉城”之称。交通便利,胶济铁路、济青路、经十东路和济青高速贯穿东西,O九路、章莱路纵贯南北;济南国际机场距市区35公里。
2003年,我市紧紧抓住济南东扩的发展机遇,提出了“建设济南大城市框架下富而美的新章丘”的定位,确立了“一二三四六六”的总体思路。一个总目标:即建设富裕、文明、开放的新章丘。两个平台:即依托济王路、济青路,以山东明水经济开发区为龙头,打造良好“发展平台”;依托市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各职能部门在“中心”设立窗口,打造优质“服务平台”。三个关键:即加大投入、体制转换和环境创新。四个对接:即加快与济南的城市对接,产业对接,基础设施对接,科技和人才对接。六大战略:即工业强市、科教兴市、依法治市、城镇带动、外向拉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六大突破:即在经济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对外开放、民营经济、环境创新和加快城市化进程上重点突破。新的思路,推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经济实力显著提升。2005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18亿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2万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2.1亿元,年均增长20.6%。2006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31.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48亿元,分别增长22.8%和30.2%。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313家,中国重汽、济钢、可口可乐、中集车辆等一批大项目落户我市,初步形成了以能源动力、汽车、钢铁、化工、机械装备、生物制药六大主导产业为支撑的发展格局。连续两年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50强,2006年列第49位。
城乡环境显著变化。围绕建设现代化山水园林中等城市目标,突出特色,建设精品,五年累计完成城建投入50多亿元,建成区面积由“九五”末的18.36平方公里拓展到36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达到38%。实施城区“三纵六横”框架路和村村通硬化路工程,城乡道路通车里程达到1966公里。实施大绿化工程,五年新增绿化面积65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8%,人均绿地面积12.8平方米,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山东省适宜人居环境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百脉泉公园获“全球优秀生态旅游景区”称号。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41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75元。2004年,率先在全省免征农业税及其附加,农民人均减负增收70.6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8 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6亿元。城镇人均住宅面积和农民人均生活用房面积分别达到31.3平方米和37.6平方米。城镇居民家庭电脑、汽车普及率分别达到52%和10%。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2005年在全省率先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杂费,免除贫困家庭学生课本费,并对特困生发放生活补助。投资8亿多元,新建章丘中学、实验中学、实验小学等教育重点工程,完成39所农村中小学标准化改造,办学条件走在全省前列。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到92.5%。落实“两确保一低保”,实施安居工程,对农村弱智困难户、残疾人实施救助,对建国前老党员、经济薄弱村支部书记发放生活补助,实现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先后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山东省文明城市、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