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瑶族的旅游发展

瑶族的旅游发展

发布时间: 2021-01-13 16:57:45

A. 莫金山对瑶族历史文化的贡献

比较分析了金秀瑶族文化与其他地区瑶族文化的异同及其特点的基础上,提出“金秀大瑶山是专瑶族文化中心”属的观点。其主要理由是:金秀大瑶山是中国瑶族最典型的聚居地,瑶浯的使用面最广。对大瑶山瑶族社会性质提出新的见解和认识,对瑶族社会发展程度提出新的看法,从实地调查中收集到大量的新材料,从考据中求得新见解,从数量分析中获得新结论.

B. 南屏瑶族乡的旅游

南屏瑶族乡地处十万大山腹地,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这里有茂密的森林、飞泻的瀑布、千年的古树、清澈的流水、秀丽的风光和淳朴的民族风情。迷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人们回归大自然提供了好去处。南屏瑶族乡是继上思县开发十万大山森林公园旅游景观之后,有待扩大开发旅游资源的一块未被人们所认识的处女地。
风景名胜
1、平隆山林景 位于十万山腹地,华扶公路从平隆山谷老林中穿过,乘车慢行,沿途可观赏奇特的悬崖、飞泻的瀑布、清澈的溪流、鲜艳的山花、参天的古树、悦耳的鸟声和独特的瑶寨风情,令人赏心悦目。
2、基隆山风景 鸡笼山是防城港市最高峰。登上高峰,可纵览绵延壮丽的群峰、林海,县境内起伏的丘陵和茫茫的云海尽收眼底,山上时而狂风呼啸,云雾缭绕,细雨蒙蒙,时而风收云散,雨过天晴,霞光万道,气象万千。据有些地理先生说,基隆山是与宁明县那堪乡南执村的“龙为山”为姻缘公母山峰。
3、瑶寨风情 散布于十万大山的瑶寨,大多背靠高山,面临陡坡,各家各户的房舍以竹条结扎而成,瑶族妇女服饰上身蓝黑红边,下身是一块长布条裹到膝盖,头盖绣花布巾和珠串,显得格外朴实和华丽。青年男女谈恋爱有对歌的习俗。瑶族群众热情好客,并多以猎到的松鼠、竹鼠、山蛙和自酿的甜酒款待。瑶寨风情味浓厚的有米楠瑶寨、百马瑶寨等。几年来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00多批,2000多人次。此外,汪门瑶寨旅游景点亟待开发。
4、兰贝瀑布 位于灯草寨附近,瀑高30多米,宽8米,大雨山洪暴发,发出轰鸣,响彻四周,山下沿河村寨有忽闻瀑布声,片刻山洪到之说。
5、江坡法国村 江坡六细屯、江坡屯是二战期间法国军队进驻的根据地,同时也是十万山革命根据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天然人文资源,正在等待开发和利用。同时,重点开发汪乐-六榜-江坡-六细生态旅游景区,形成一村一景点的旅游布局。
6、天良山、溢良山原始森林景观 位于米强村最南端和东南端的天良山和溢良山,覆盖着5000多亩南屏最古老的原始森林。其境内,古木参天,怪石嶙峋,古竹绵延,河谷密布。站于高处远眺,林海茫茫,碧波万顷;坐行其间,水流飞瀑声,飞禽走兽声,四面涌来,给人笼罩着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春天细雨蒙蒙,云雾缭绕,竹笋遍地,夏秋飞瀑轰鸣,野果随处可摘;冬天晴空万里,鸟兽声彻,野香菇随处可见。上思最早的天主教堂米强天主教堂就坐落,距其5公里处的西面。南屏大部分最有名的土特产品如香菇,珍禽异兽如野鸡、果子狸等,珍奇树种如楠木等,珍贵药材如巴戟等均出于此处。
以上这些都是南屏巨大的旅游潜在资源所在,这是南屏瑶乡富饶而壮美的自然画卷观迎各方人士前来开拓,把这幅自然画卷点缀和描绘得更加美丽壮观。

C. 去西双版纳旅游想了解瑶族文化是如何的

每年阴历10月16日是西双版纳瑶族传统的节日-盘王节(盘王生日)。
瑶族认为盘王是在历史上回曾经做出伟大贡献答的英雄,是能为本民族排忧解难的神。传说在远古时达到的卯年,长江以北大旱3年,土地干裂,树木干得起火。瑶族无法生存下去,只得扶老携幼地来到南方求生。他们在海里漂流了7天7夜还不能到达岸边,多数船只翻沉了。在危难之中,有人急中生智,祈祷盘王保佑大家。人们爱祈祷之后,船只果然顺利地靠了岸。活下来的人心里想着向盘王还心愿,但那时连自己吃穿都成问题,到哪去筹措祭牲呢?于是他们就用挖陷阱、置弩机、下网扣等方法捕捉禽兽做祭牲还愿。从此,凡是遇到大难时,人们就祈求盘王保佑平安,每年都要杀牲畜来祭盘王。
近年来,盘王节来临时,瑶家除了杀牲祭盘王外,还开展文艺、体育和物资交流活动,气氛十分热烈。

D. 恭城瑶族自治县为什么发展旅游业

这个问题就大了。

可以从恭城有什么开始说。
恭城,瑶族自治县,有民族特色,文庙武庙保存回良好,还有答个会馆,,包括后面的月柿节,桃花节,还有草原,都是旅游资源。之前还因为交通有点问题,不过高铁一通,就好很多了,县领导还是有些前瞻性。
而其他行业,恭城还是先天不足,矿没有什么,房地产也发展不起来,旅游业是不错的选择

E. 瑶族文化简介 瑶族的语言是怎样的一种文化

瑶族是中国一支古老的民族,是古代东方“九黎”中的一支[1] ,是中国华南地区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世界上最长寿的民族之一[2] ,是中国最长寿的民族之一[3] 。瑶族是盘瓠和妻子三公主(汉族)的后裔,三公主为帝喾之女,故盘瓠是黄帝(汉族祖先)的孙女婿。
瑶族源自中国,原始社会时期生活在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擅长制作瓦器、陶罐,故最早的瑶族先民称为“窑民”;后来陶罐坯料制作由手工发展为旋转摇动制坯,窑民改称“摇民”;瑶族先民四大姓之一雷氏,来源于发明养蚕缫丝的黄帝之妃方雷氏,故瑶民善养蚕,又衍生出“繇民”一称;后蚩尤(中华早期文明杰出贡献者)率领三苗和摇民历经夏、商、周征伐,部分成劳役,称之为“徭役”或“傜役”;至宋代又有“莫徭”之称;现统称瑶族。
随着瑶民不断迁徙,如今足迹已越过国境,延伸到亚、欧、美、澳等各大洲,成为世界性的民族。
瑶族主体分布于中国,人口超过5万还有美国、泰国、越南。中国瑶族人口为285.3万,其中广西171万,湖南70.5万,广东20.3万,云南19万,贵州4.4万,人口最多为广西,广西有7个瑶族自治县和48个瑶族乡国土总面积约为2.93万平方公里约占广西国土总面积13%,湖南永州江永县瑶族人口占比63.2%为全国瑶族人口占比最高县;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瑶族人口34万,为全国之最,被誉为神州瑶都[4] 。
广义瑶族:包括瑶族和畲族,都有盘王图腾及盘、蓝、雷、钟四大姓,相同,一些语词相同,而且自古来畲族也自称山瑶、瑶家、瑶人等。
中文名
瑶族
起 源
中国
人 口
285.3万(2010年)
分 布
广西、湖南、广东、美国、泰国等
语 言
瑶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
广义瑶族
瑶族和畲族
最相关民族
畲族,苗族
拼 音
Yao Zu

F. 广西瑶族风情旅游推荐

广西瑶族风情旅游,可以去两个地方,推荐给你自己选择: 一:广西巴马县东山乡卡回桥村三位答瑶族老者在粮食丰收后拿出好酒,敬祖、敬天地。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不仅是世界著名的长寿之乡,而且民族风情也多姿多彩,如东山乡的瑶族风情有铜鼓舞、斗鸟、瑶歌对唱、服饰展示、好酒敬天地、射弩比赛等。 二: 金秀瑶族民间活动内容丰富,五个支系均有自己盛大的节日,如盘瑶的《还盘王愿》、茶山瑶的《功德节》、花蓝瑶的《游神节》、坳瑶的《浪坪节》及山子瑶的《度戒节》等。《度戒节》是金秀瑶山人民专为男子举行的成年礼,接受度戒以后的男性青年,才能取得公众的信任,方可结婚成家。每当举行度戒活动,方圆几十里的瑶民便函会聚集到这个村寨,祝愿受戒者,受戒成功。在热烈锣鼓、炮竹和鸟枪的宣闹声中,受戒者要接受过火海、上刀山、咬碗、吞筷条、足踩烧红的犁头等考验,从而形成千古流传的绝技。

G. 塔山瑶族乡的旅游

塔山瑶族乡来自然环境优美,瑶源汉风情古朴浓郁,旅游经济长足发展,西江漂流已成为湘南地区重要的旅游品牌,天堂山观光旅游已家喻户晓。教育、卫生事业蓬勃发展。招商引资有重大突破,先后引资兴建了七个小水电站、一个大型竹木加工厂、一个高规格茶叶加工厂等。
所属县境内有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龙虎山规划的马祖岩、洪五湖景区,还有山清水秀香炉峰、幽静飘渺樟树谷、号称“常宁第二峰”的吉泉峰,水随岩情、岩随湖走的“天鹅湖”,都是旅游观光的好地方。“送瘟神纪念馆”、“果喜星宫”、“邹韬奋塑像”等人文景观,更是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推进“旅游旺乡”战略,乡财政投资5万元,维修了船蓬,增设了更衣室和冲凉房,搞好了漂流区的绿化。明确禁止漂流带乱采,乱伐,加强了景区内的生态环境保护。着力开发新的旅游景点和项目,2006年年底已初步完成塔山滑草场,野战基地的定点勘测工作,有望2012年内启动设施建设。是继续营造招商引资、企业发展的宽松环境。
依托发源于塔山的西江,塔山的旅游业也日渐红火。2011年,西江漂流接待各方旅游逾35万人次,还带动餐饮等服务行业,1200余名瑶胞在家门口就了业。

H. 大境瑶族乡的旅游资源

桂林大野神境景区位于桂林市区东南面的灵川县大境瑶族乡境内。距桂林市区45公里,景区专内的大野河是风景属秀丽的漓江两大支流之一,河床蜿蜒曲折,河石五彩斑斓,河水清澈见底,奔泻之下。景区内的大野瀑布高达80余米,水量充沛,气势雄伟壮观,令人叹为观止。瀑布的水流经过金刚峡内,更是充满惊险神奇。景区内沟壑纵横,山峦叠翠,群山连绵起伏,千变万化,植被丰富茂盛,郁郁葱葱,林中古木参天,珍禽异兽自由奔走,野花野果随处可见,一派美丽的原始森林风光。大野河全长30多公里,已开发于漂流的河道8公里,落差达100多米。
大境瑶族乡临近桂林市,交通方便。乡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现有新寨一大境漂流旅游线11公里;洞大公路两侧农业综合开发,种植水晶梨、杨梅、西红柿,观光型旅游农业粗具规模;松江百丈瀑布、飞水崖瀑布、溶洞等正待开发。乡政府制定出招商引资、开发旅游的优惠政策,促进大境瑶族乡的经济发展。

I. 瑶族的介绍

瑶族是中国一支古老的民族,民风淳朴且彪悍,人口多居住在山区,因此有“无山不有瑶”之说。瑶族自称“勉”、“金门”、“布努”、“炳多优”、“黑尤蒙”、“拉珈”等。中国的瑶族人口为285.3万(2010年),其中广西(171万),湖南(70.5万),广东(20.3万),云南(19万),贵州(4.4万)。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瑶族人口占比63.2%,为全国瑶族人口占比及密度最高的县,但至今还未成立瑶族自治县;湖南省江华县的瑶族人口25万多,为全国之最,被誉为神州瑶都。瑶族跨境而居,在越南、老挝、泰国北部也有广泛的分布。是越南的54个民族之一。越南瑶族人口在80万以上,是越南第9大民族。在东南亚国家排华的年代里,部分还飘洋过海移民到美国、法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地。瑶族的分支众多,语言差异大,有勉语、布努语、拉珈语等多种语言。1982年,中央民族大学的专家,以26个拉丁字母形式,创造了瑶文,用拉丁字母来拼写勉语。现在已通用汉语。很多人能同时操壮语、苗语等语言。历史上,瑶族和苗族有密切的亲属关系,同源于秦汉时的“武陵蛮”部落。瑶族人的长寿、美容与医术均有极高造诣水准。瑶医在治疗癌症、妇科病、风湿病、红斑狼疮、跌打骨折及毒蛇咬伤等病的效果,历来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瑶族多信奉道教和巫教,少数山区的极少数部分瑶民还擅长茅山巫术。广义瑶族:包括瑶族和畲族,都有盘王图腾及盘、蓝、雷、钟四大姓,相同,一些语词相同,而且自古来畲族也自称山瑶、瑶家、瑶人等。

J. 瑶族,瑶族的聚居地区,风土人情和名族习惯

瑶族居住地区多为亚热带, 海拔一般多在1000至2000米之间,村寨坐落周围,竹木叠翠, 风景秀丽。因其生产方式、居住,服饰 和经济生活、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又有“盘瑶”、“山子瑶”、“顶板瑶”、“花篮瑶”、“过山瑶”、“白裤瑶”、“红瑶”、“蓝靛瑶”、“八排瑶”、“平地瑶”、“坳瑶”等称谓之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为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湖南、云南、广东、贵州等省。瑶族分布的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主要居住在山区。瑶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支系比较复杂,各地差别很大,有的甚至互相不能通话。通用汉语或壮语。历史上没有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汉文,1982年中央民族学院语言研究所苗瑶语教研室盘承乾、邓方贵、刘保元等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并根据1957年12月,国务院讨论通过的《关于少数民族文字方案设计字母的五项原则》,设计了一套瑶族勉语的文字方案(草案)。美国等一些国家的瑶族,在1983年也以拉丁字母形式创造了瑶文。但与我国的瑶文字母略有些不同,于是在1984年4月底5月初,美国、泰国瑶族曾经派了一个代表团来华,与我国瑶语文工作者商讨统一瑶文字母问题,并取得了一致意见。现在中国、美国、法国、加拿大、泰国等有不少瑶族会使用统一的瑶文互相通信往来,进行文化交流。于是瑶文已成为世界性的瑶族(勉语)文字了。但瑶文还处于试验阶段,还有待于普及和推广。 瑶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由于长期与汉、壮、苗等族接触,各地瑶族一般又兼通汉语,部分兼通壮语和苗语。 线粒体mtDNA只随母系遗传。人类线粒体mtDNA分两大类,一类是N型,一类是M型。西方白人几乎全部是N型。中国人是由古亚洲人和新亚洲人混血构成。一般认为古亚洲人(典型的为蒙古族人和泰国印尼柬埔寨土著)线粒体是M型,新亚洲人是N型。瑶族是中国N型比例最高的民族,达90%以上。其次是壮族。
民族历史
关于瑶族的来源,说法不一,或认为源于“山越”,或以为源于“五溪蛮”,或认为瑶族来源是多元的。但大多数人认为瑶族与古代的“荆蛮”、“长沙武陵蛮”等在族源上有渊源关系。 秦始皇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后,采取迁“谪戍”民于边疆民族地区的政策,从中原派大批汉人进入长沙、武陵蛮地区,带来了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这些地区生产的发展。西汉时,武陵蛮地区的蛮人按丁计税,到了后汉仍对蛮族征收“徭税”。永和元年(136),由于“徭税”过处重,包括瑶族先民在内的武陵蛮纷纷起义。 南北朝时,瑶族先民已分布到“东连寿春(今安徽寿县),西通上洛(今陕西商县一带),北接汝颍(今河南东部及安徽西北部)”的广大地区。这一时期瑶汉经济文化交往密切。唐代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及广东、广西境内,史称莫徭蛮。莫徭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宋王朝对瑶族地区采取“以夷制夷”的政策加以控制,部分瑶族地区在土官或土酋的统治下,加速了封建化的进程。 在瑶族的历史上,有一次重要的迁徙。元朝时期,官员派人前来征税,当地瑶民热情款待,以至官员忘了回衙,衙门误以为瑶民杀了前来征税的官员,故派兵前来剿杀,瑶民被迫迁徙分转各地,临前将牛角分成十二节由十二姓掌管,相约千年之后再回故地。 元、明、清时期,瑶族的分布已遍及广西、广东以及湖南西南部和云南、贵州的部分山区,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发展较快的地区已接近汉族地区的水平,而偏远地区的瑶族“随溪谷群处”,甚至不从事农耕,以猎山兽为生者,一部分尚处于原始社会发展阶段。由于封建王朝剥削、征剿屠杀,明末清初,部分瑶族逃至越、老、泰等国边境。至20世纪70年代,在越、老、泰等国的部分瑶族分别迁徙到美、法、加拿大等国居住。 历史上,瑶族和苗族有密切的亲属关系,同源于秦汉时的“武陵蛮”部落。大约在隋代,居于现在湖南、湖北 一带的瑶族和苗族已分化成两个族群。云南的瑶族是明、清以后分别从两广和贵州迁入文山境内的。以后又分迁到红河流域和墨江、勐腊等地。云南的不少瑶族不仅会说本民族的语言,还兼操汉语、壮语和苗语,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风俗习惯重要节日
瑶族居民的主食以玉米、大米、红薯等为主。日常菜肴有黄豆、饭豆、南瓜、辣椒和家禽家畜等·广西金秀大瑶山瑶族利用“鸟盆”捕捉候鸟,腌制为酢,是款待贵客的美味佳肴。桂北地区的一部分瑶族盛行“打油茶”,即以油炒茶叶煎汤,佐以生姜、辣椒、食盐调味,趁势冲泡炒米、炒豆、米花之类同饮,具有特殊的风味。瑶族住房有竹舍、木屋、茅房和小部分泥墙瓦屋。房屋一般是一栋三间,中为厅堂,两侧房前部为炉灶或火塘,后部为卧室,屋前屋后,分设洗澡棚或猪牛栏。 瑶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几个省区的山区,是中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他们以务农为主,实行轮耕,兼营狩猎、捕捞与采集,手工业较发达;聚居区出产优质红米和药材。 过去,瑶族常在米粥或米饭里加玉米、小米、红薯、木薯、芋头、豆角等。有时也用"煨"或"烤"的方法来加工食品,如煨红薯等各种薯类,煨苦竹笋、烤嫩玉米、烤粑粑等。 居住山区的瑶族,有冷食习惯,食品的制作,都考虑便于携带和储存,故主食、副食兼备的粽粑、竹筒饭都是他们喜爱制作的食品。劳动时瑶族均就地野餐,大家凑在一块,拿出带来的菜肴共同食用,而主食却各自食用自己所携带的食品。 常吃的蔬菜有各种瓜类、豆类、青菜、萝卜、辣椒,还有竹笋、香菇、木耳、蕨菜、香椿、黄花等。瑶族地区还盛产各种水果。蔬菜常要制成干菜或腌菜。云南的一些瑶族喜欢将蔬菜做得十分清淡,基本上是加盐白水煮食。有的直接用白水煮过之后,蘸用盐和辣椒配制的蘸水,以保持各种不同蔬菜的原味;肉类也常要加工成腊肉。 瑶族人喜爱吃腌制食品。"鸟酢",是瑶族独具风味的著名食品,用鸟肉腌制而成。将捕获的鸟去毛洗净、晾干,拌以米粉及食盐,放入一个小口瓦坛内,用芭蕉叶封住坛口,数日后即可取食。瑶家人常用"鸟酢"来招待贵客。有时,还用这种方法腌制猪、牛、羊肉等。 瑶族人也喜欢吃虫蛹,常吃的有松树蛹、葛藤蛹、野蜂蛹、蜜蜂蛹等。瑶族人还喜欢利用山区特色自己加工制作蔗糖、红薯糖、蜂糖等。 瑶族人大都喜欢喝酒,一般家中用大米、玉米、红薯等自酿,每天常喝2、3次。云南瑶族喜用醪糟泡制水酒饮用,外出时,常用竹筒盛放饮时对水。 瑶族还喜用桂皮、山姜等煎茶,认为这种茶有提神、清除疲劳的作用。很多地区的瑶族喜欢打油茶,不仅自己天天饮食,而且用油茶招待宾客。逢清明节时,各家各户都要做染色花饭吃。 宴客有号称"瑶家三礼"的"敬茶洗澡接风酒;全寨公宴贵宾的"碗酒串肉";山珍野味杂陈的"献鲜";以名珍"水龙肠"接风的"龙肠席"等。此外,还有调解民事纠纷的"上门挂红酒",宣布断交撵人的"炒豆煮蛋"。 其中,不少食俗颇有意趣,例如求婚带一包肉和两葫芦米酒,女方同意便收肉不同意则刺破葫芦;择婿常有"埋蛋"之举,视其变化决定取舍;姑娘出嫁向乡邻分赠焦黄豆;离婚仪式为"破竹筒",离婚双方各提一筒酒,交换饮毕砍破竹筒后就此和气分手。 崇拜盘瓠的瑶人禁食狗肉和龟肉;崇拜密洛陀的瑶人禁食母猪肉和老鹰肉;绝大部分瑶人禁食猪肉和蛇肉;产妇分娩后头几天禁食猪油;祭神忌用狗、猫、蛇、蛙;猎兽后必须先祭奠山神才可分割食用。 瑶族一般不与外族通婚,招赘习俗较为普遍。男女青年婚前恋爱较为自由,利用节日、集会和农闲串村走寨的机会,通过唱歌形式,寻找配偶,双方合意,即互相赠送信物,“各自配合,不由父母”;也有需征求父母同意,请媒说合,方可结婚的。 瑶族的丧葬因地区和支系不同而异。如“勉支”大都行土葬。“布努支”过去兴岩葬,现行土葬。“拉珈支”瑶族成年人行火葬、未成年人行土葬、婴儿行挂葬。连南八排瑶人死后,行尸体绑于椅子上。出殡时,抬轿似地将尸体抬至墓穴入棺,人们称为“游尸葬”。 瑶族的节日较多,有大节日、小节日之分。大节日有盘王节、春节、达努节、中元节、社王节、清明节等,小节日几乎每月都有。广西都安瑶族的达努节比较隆重,相传是纪念先人反抗土司斗争的节日。盘王节,俗称“跳盘王”、“还盘王愿”。每隔三五年举行一次,时为农历十月十六日,一般由一户、数户或一村进行。主要仪式由师公跳神祈祷,唱盘王歌,跳长鼓舞,祷告盘王(盘瓠)保佑赐福。盘王节,一般是自称“勉支”的瑶族的节日,十分隆重。 瑶族自己的节日有盘王节、祭春节、达努节、耍歌堂、啪嗄节等。节日里因为人多,饭一般不用铁鼎锅煮,而用木甄蒸,这种饭香气更浓。每逢节日。瑶族人家还要做粑粑。节日菜肴主要是鸡、鸭、鱼、猪肉、豆腐、粉丝以及各种蔬菜。五岭山脉的瑶族,节日里喜作豆腐圆,包“荷包扎”。盘王节每隔若干年才举行一次。过去过盘王节时,都要大量宰杀牲畜,进行祭祀。祭春每年都要进行,一般都选在农历三月,届时青年男子要上山围猎,下河捉鱼;妇女则要包粽粑,蒸五色糯米饭。花篮瑶在除夕晚上要先以一块肉和一团粑粑给狗吃,名为祭狗,然后家人才能进餐。他们认为谷种是狗带来的,先祭狗是预祷五谷丰登。节日菜肴要丰富多彩,除鸡肉外,还有河鲜和捕猎的山禽野味及豆腐。 有的地方瑶族四月八节还要煮乌米饭。在湖南江水县的瑶族姑娘,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过“野餐节”时要吃花蛋,制作花粑粑,吃花糖。姑娘们在吃花蛋、花糖和花粑粑时,小伙子不许偷看,违者还要受罚。耍歌堂是连南排瑶祭祀祖先、庆祝丰收的大型娱乐活动,多在农历十月十六日以后进行,时间的长短各种不一,约为3—9天。届时家家备有水酒、糯米粑粑招待客人,许多瑶族男女青年都借耍歌堂机会进行择选意中人,一旦男女情投意合,双方的家长就可通过媒人去说亲,并以猪肉和酒为礼品。举行婚礼时,都要大摆筵席,按传统习惯,婚宴上必须要请寨老参加,新郎新娘饮交杯酒。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