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汕头发展旅游业有哪些优势

汕头发展旅游业有哪些优势

发布时间: 2021-01-12 22:46:28

⑴ 汕头有哪些发展

1、政治、商誉的负面影响逐步散去;
2、黄志光上任以来重视经济建设,大建设、大规划;
3、李峰以来央企眷顾;
4、股市2007年牛市,民资丰富的汕头得到较大的利益;
5、善于运用资本的汕头企业家,频繁上市;

⑵ 汕头发展的优势有哪些

1曾经的特区,开放的先锋,怎么说瘦死的骆驼还比马大,对于开放的理解还是内要比某些城市好
2交通容好:有国道、铁路、机场、港口
3海内外乡亲多,只要有合适的项目,不怕没人来投资
4省里面后台多,一般汕头做完官就能跑去省里了,呵呵
5汕头人聪明,非常有头脑,所以山头不会缺人才,缺的是聘请人才的资金和企业影响力
6有个保税区,呵呵,不过目前来说那个区有跟没没多大区别

旅游业的优势与劣势有哪些

优势:

1、促进城市之间的文化与交流

2、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3、促进了人专们思想观念属的转变

劣势:

1、给城市的交通带来巨大压力

2、对当地的环境造成破坏

⑷ 汕头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汕头前景可期,但需要多方面付出巨大的努力。
衡量一座城市是否宜居,是否具备潜力和发展力,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产业、教育、医疗、环境、基础设施及住房。
国内近几年城市之争日益激烈,北上广深自不用说,杭州,苏州,南京,武汉,成都、合肥等新一线城市都在各自在高科技、高端产业、人才等方面你争我夺,各自都“抢占”了各自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比如杭州找准互联网+电商产业和汽车制造业;南京抢占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华为、中兴、亚信三大通信软件巨头接连进入;武汉手握三大高端产业:通信产业、半导体产业和激光产业;成都布局新兴产业,在芯片和游戏产业上已经经营多年;合肥从家电业起步,到面板,再到芯片,目前在瞄准光伏- 智能电动汽车,已引进蔚来和大众。
这些新一线城市的发展秘诀其实很简单:产业+教育。具体的说:高科技产业+新兴产业+高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我认为这个才是汕头未来要发展要走的路。下面谈对于汕头未来发展的几个想法:
一、汕头可以学学合肥
汕头最近与深圳建立更深层次合作,汕头的学习团也到了顺德学习城镇发展制造业。然而几个新一线城市的发展轨迹中,我觉得最可以参考的是合肥。合肥在80年代仅仅是个小城市,但是在2019年,已经逼近了万亿。合肥的产业发展轨迹很简单:先是从引进格力、美的、海尔起步,后来神奇吸引到京东方落户合肥,做起了显示面板;接着发展半导体产业。家电、显示面板做起来之后,合肥又瞄准了芯片。家电、电脑、手机,都需要面板、也需要芯片。芯片的产业链,设计、制造(晶圆代工)、封装测试、设备、材料,个个都是硬骨头。芯片产业,代表人类信息制造业的顶尖水平。合肥选了什么做突破口呢?设计,需要大量科技人才,合肥的优势不及深圳、上海、北京,所以,做不了。封测,沿海好些城市都在做,这是芯片产业链里最辛苦的环节。设备、材料都很难,在产业链中的收入占比又不高。合肥于是瞄准了芯片制造 [1] 。2019年,合肥入局新能源,引进了蔚来和大众新能源项目。这个就是合肥腾飞的故事,我认为这是教科书式的故事。
汕头特区要重新出发,就需要学习合肥这样的城市。简单归纳学习合肥的什么呢:
1、引进新兴产业
2、规划一脉相承,代代坚持
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如何落户合肥的,合肥是怎样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突破口,引进国家科学中心,带动合肥工业大学和安徽大学发展的;是如何通过这3所高校,吸引华为等高科技公司入驻的。
二、汕头要尽快瞄准并引进高端产业或新兴产业
产业驱动城市,看城市,就看产业,看城市发展,就看产业增量、尤其新兴产业增量[2]。汕头未来要尽快找到适合自己当下实力和潜力能够发展的产业。汕头不论在人才、区域、资源等方面,都不具备优势。无论是芯片、半导体、激光等,汕头都极难实现。个人认为生命科学、医药健康、3D打印、装备制造是我们最接近能够引进的。当然如何引进,汕头市委市政府或者可以参考合肥。产业是根本,华侨经济文化试验区,作为汕头未来发展的重要引擎个人认为金融已经很难,也很虚,不如利用亚青会发展教育、会展经济、文化和体育产业和大型旅游项目。
三、要发展还要看教育
除掉产业的秘密,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几个新一线城市,都有什么共同特点:高等教育相当强。南京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两所985和双一流,更有南京师大、南京航空航天、南京理工、河海大学等211。合肥腾飞的另一个秘密其实就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汕头未来要发展,除掉最重要的引进产业外,就是大力发展教育,培养高质量人才。除掉依靠汕头大学和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两所高校外,如果有可能,更要尝试是否能引进中科院级别的“国字号”落户华侨经济文化试验区。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据说已经基本落地深圳特区,我们是否可能引进?如果没办法,是否可能引进国家级实验室或国家科学中心落户东海岸新城,与汕头大学一起打造高等教育中心。只有源源不断的涌现高质量、高科技人才,新兴产业及高科技公司才有可能选择汕头,长留汕头。我们不仅仅是要做粤东高等教育中心,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更应该打造广东终身教育中心、中学教育中心、学前教育中心。只有教育和人才是我们城市发展的源动力。

⑸ 汕头这个城市有发展的潜力吗

潜力是有的,但是腹地太小,跟珠三角较远,如果划入闽南一带的经济圈,应该还算不错的。特别是深厦高铁即将开通

⑹ 急!!!有没有人有一些关于汕头旅游业发展状况的资料

据汕头市旅游局的最新资料显示,除商务、会议客人以外,来汕观光、度假、休闲游客占总人数的比例为46.2%,没有达到全省47.57%的平均数。05年汕头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占全省7.6%和5.4%。由此可见,汕头市旅游资源发展缓慢。

值得注意的是2001年来汕观光、度假、旅游休闲的游客比例仅为27.3%,因此景区景点吸引已经逐步成长为汕头市旅游业发展的最重要动力。但是汕头缺乏具有国际知名度的观光景点。

潮汕文化和潮汕华侨是汕头最大的特色。虽然大家都说汕头市著名侨乡,但是没办法体现得了。例如华侨公园是全国唯一的一个以华侨来命名的公园,但是内涵不够。因此,发展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全世界知名的旅游景点能有力的推动汕头旅游业的发展。

⑺ 请问汕头的经济优势在哪里

很明确的告诉你,现在汕头的经济不行了。

为什么呢?因为1998年以后,由于汕头市在过去的发展中存在走私、偷逃关税、制贩假增殖税发票以及出口退税等一系列问题,中央及有关部门连续对汕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长期的查处工作。一批重大案件相继曝光并被依法处理。汕头经济遭受重创。据统计,自1999年后,汕头的经济发展几乎成为广东省的尾巴,失去了往日明星的光环。

而恰在这些年中,以珠江三角洲为代表的广东其他地区却抓住机遇,埋头苦干,成为全国及至于世界的经济发展奇迹。
汕头落后了,汕头被远远地甩在后面。 那汕头怎样才能在新一轮的竞争中迎头赶上,并保持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呢?

下面这些有的取自网络,有的是我自己的添加:

其一、在于打好“侨牌”,就是要发挥潮汕地区华侨众多的优势。
汕头之所以被定为特区,主要是考虑到汕头“因为东南亚国家潮洲人多”(见《邓小平文选》第三章366页),可见当初中央也是考虑到这一点,这也是汕头利用外资发展经济的最大优势。打好“侨牌”是发展汕头经济的重要一环。发展侨乡经济,要从过去主要靠华侨“捐赠型”投资转移到引导华侨向“产业型”投资上来。改革开放以来,汕头共接受侨胞捐资折合人民币20亿,今为止(以汕头市为例)全市批准4,100家三资企业,协议外资投资为36.8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4.29亿美元。这些投资无论是在数量、规模、档次、领域都与汕头“侨乡”地位不相符。利用华侨这条纽带,吸引更多的资本,并通过这条纽带把引资对象和引资领域扩大到欧、美、日、韩、澳大利亚,这是使侨乡经济上一个台阶的关键。

其二,转好“台球”,大力拓展与宝岛台湾的经济联系。
随着两岸关系的发展,大陆与台湾的经济依存度已经越来越高。台湾与汕头之间距离最近点只有100多海里,两个地区之间的贸易由来已久,交往也由来已久。但是,汕头对台贸易额仅1.5亿美元。对台小额贸易约2,000万美元。这一切都与两个地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搞好对台济工作,是汕头腾飞的又一关键所在。为此,就要率先打破“三不通”的局面,利用对台的地理优势,以及台胞众多的优势(南澳县人口只有7万人,而台胞就达十多万人)千方百计将台湾的资金、技术以及管理,率先吸引过来。同时,积极向中央申请,在南澳岛设立对台自由贸易区,人员来去自由。同时,争取汕头港对台“三通”港口,努力实现对台经济飞跃。

其三,针对汕头地区现状,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选准“朝阳工业”带动全区经济大发展。此外,汕头做为百年口岸,转口贸易由来已久,所处地理位置适中,发展高科技含量的第三产业,发展转口贸易、仓储服务、运输、相应发展房地产、旅游以及劳务输出,对外工程承包等。针对汕头的现实情况,应完善和充分发掘汕头保税区的功能,以及设施的完善和配套,以优良的内、外部环境,吸引国内外企业财团来区内投资、办厂,扩大保税区的知名度。

其四,农业上以发展海洋经济为突破口,建设“三高”农业,创造“立体农业”、“创汇农业”。
汕头向来人多地少,人口密度大约为1,800人/平方公里,人均耕地汕头为0.22亩,是全国人口最稠密,人均耕地最少的地区之一。面对这种局面,建设“海上汕头”,发展海洋经济已迫在眉捷。大力发展养殖业以及中远洋捕捞业是加快汕头经济发展重要一环。在有限土地上,利用其所处气候优势,以及距港澳台相对较近,发展高附加值农业产品,搞“立体农业”、“创汇农业”。

其五,组建跨国企业集团,向国际大市场进军,让“大开放、大流通、大手笔”三美并臻。
据《潮州志》记载:“ 潮人善经商,屡空之子,只身出洋,皮枕衾以外无长物。受雇数年,稍稍谋独立之业,再越数年,几无一不作海外巨商矣。”由此可见,潮汕人会经商由来已久。现在的许多闻名遐迩的巨商富贾多系潮汕人士(例如李嘉诚)。因此,应发挥潮汕人富于经商且海外潮人多的优势,走出国门,真正走向国际大舞台,参与国际竞争。地方政府应积极支持组建跨行业、跨部门的企业集团,立足港澳,幅射东南亚,创造条件对欧美市场渗透。

其六,人才是经济腾飞之本,发挥地区“人杰地灵”的优势,并着眼“外脑”的引进,两手并用,开发人力资源。
汕头的优势在于人杰地灵。在大力培育人才的同时,还应“广纳百川”,引进智力,广引人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对于汕头的腾飞犹为重要,应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孔雀东南飞”。在广纳国内人才的同时,还应积极吸引港、澳、台、东南亚以及美、日、韩、欧等到国家和地区的人才,借鉴其知识、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我所用。

其七,根据区位优势,多因素和全方位地营造区域经济一体化,活化粤东、闽西、赣南大三角经济区的发展。
汕头位于粤东、闽西、赣南的龙头,历史上就是交通枢纽,进出口岸和商品集散地。这一区域总面积约10万多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800万人,拥有丰富的水电、矿产、森林、土地和人力资源。随着京九铁路、广梅汕铁路、深汕高速公路的开通,汕头海湾大桥的峻工,汕头新机场也已动工在即,汕头广澳深水港码头的建成,粤东、闽西、赣南大三角经济区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发挥汕头区位优势,发挥“龙头”和“通道”的作用,依托广阔的腹地,带动粤东、闽西、赣南大三角经济区的经济发展,共同繁荣。

其八,力争中央政策倾斜,使汕头在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对台经济工作中发挥其巨大优势,营造对台经济新特区。
鉴于汕头重要的地理位置、人文特征,以及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国家应把汕头的经济发展放到一个新高度上来加以认识。建议在南澳县(岛)设立对台自由贸易区,通过有效途径,促使台湾当局先期试开通南澳高雄的定期客货轮,为避免台湾同胞往来汕头经港澳中转的麻烦,对南澳实行特殊政策。例如:台胞进出南澳只须持有效证件,不须签证,出岛旅游观光、探亲,享受72小时免签证,到潮汕地区经商、旅游、探亲、观光、实行落地签证。

其九,开拓港口,汕头有天然的良港,这个我感触最深,因为我本身就是做航运业的。所以汕头要发展,还得靠广澳深水港,港口带动经济。还有周边的三百门,海门,惠来等也是天然良港,潮汕地区要发展,还是得靠这些。

纵观汕头的地区经济发展,汕头只有优先发展侨乡经济、海洋经济、商贸经济以及区域经济,同时,积极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汕头经济才能够在新一轮经济角逐中迎头赶上。
面对着世界经济的挑战,汕头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

⑻ 汕头旅游资源特色是哪五特色谁知道!!!

中山公园 神山景区 陈慈簧故居 汕头礐石 汕头妈屿岛等等 。。。。。。。

⑼ 发展旅游业的好处

提高人们的物来质文化生源活水平
由于大量本地居民从事旅游业或相关行业,个人和家庭的收入大大增加;另一方面,旅游业发展促进了设施建设和环境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生活环境不断改善。大量旅游者的来访和城市市民的大量出游,开拓了眼界,丰富了地理、文史和风俗民情等知识,提高了对生活的要求。旅游业的发展往往会带来城市居民素质和文化素养的提高。旅游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其发展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对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国民文明素质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⑽ 大家觉得广东汕头的总体发展前景怎样

汕头只是一个中小城市,同是经济特区;就旅游来讲,比不上珠海,就工业来讲,比不上深圳。但这并不代表汕头差,主要现在汕头缺少投资,虽然汕头很多有钱人,但大家宁愿砸钱去其它地方投资也不愿回汕头。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