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梁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梁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发布时间: 2021-01-12 10:17:28

① 如何加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我国的旅游业正在慢慢转型,文化与旅游结合的需求越来越明显。现阶段实现旅游产业利益最大化和不断发展,关键在于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价值需求,从而提升产业价值,获得可持续发展。
但我国文化旅游业发展目前面临着一个主要难题:即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够,规划不当。
如何挖掘文旅资源?
我国是旅游古国,旅游文化是一笔珍贵的文化财富,包括国家的整体与区域地理环境、历史变革、风俗人情、遗址、审美观念、经济社会发展等。
在中国大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相对独特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理念、民族性格、道德风尚、审美趋向、情感模式、风俗习惯等。挖掘这些文化内涵、发挥其独特优势,显得非常紧迫。
明确旅游文化的重要地位,树立先进的发展理念,需要充分发挥中国整体文化、区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优势,创造整体性的文化氛围。
整合旅游文化资源,提升文化内涵,使人们能够体验、理解、领悟中国文化的独特内涵与魅力;进而形成中国整体文化、区域文化、民族文化各具特色、相得益彰的局面。
深入挖掘文化元素,打造旅游文化精品。从历史文化中提炼出具有较高艺术价值、人们喜闻乐见的元素,将其融入到旅游产业之中;结合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地形地貌,打造特色鲜明的旅游文化景观,丰建设旅游文化街区、文化创意旅游园区、旅游文化综合体。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国内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与城镇化建设的持续加快,必将会引起旺盛的旅游休闲需求!
抓住这一战略机遇期,发挥要素优势,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中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区域产业竞争力必将会大力提升。

② 如何推进文化创意与旅游融合发展

第一,首先要熟悉当地旅游文化与资源;
第二,其次要跟有设计和创意的机构、组织、公司等多方面积极合作开发有创意的好设计、好产品;
第三,在相关文化景点推广、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思维做大做强。

③ 文化与旅游融合需要注意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文化与旅游融合的作用、意义、必要性不少文章已经阐述的非常清晰,这里前瞻产业研究院浅议文化与旅游融合需要注意和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一、需要认清文化和旅游的性质,把握好融合的点和面,避免走入误区。文化是一个宽泛的大概年,至今还没有一个各方认可的确切定义,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文化带有传统性、民族性、地域性、唯一性特征,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
二、需要坚持一个方向。文化与旅游融合既是一个工作任务,也是长期坚持的努力方向。
三、文化与旅游融合需要一个突破口,切入点。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当今,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已进入新阶段,旅游产业依托文化魅力在快速发展,文化产业规模和种类也在不断的扩大、延伸,文化与旅游融合提法不如改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更现实、更科学、更具指导意义。
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需要一个强推力。中国有自己的国情,文化与旅游的融合,特别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一方面需要市场调节,一方面更需要政府的推动。

④ 如何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两个产业转回型升级提质增效答的重要途径,尤其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背景下,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是进一步强化融合即是发展的理念。一方面,根据旅游市场的需求,通过对文化资源、文化遗产和文化传统进行深入的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融入到旅游产品和服务当中,让游客在不断体验、感受和认知不同文化的过程中传播文化,有利于推动旅游目的地文化的交流和价值的实现,扩大文化影响力,增强文化软实力。另一方面,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是实现旅游产业提质升级的必然选择,只有将提升文化内涵贯穿到旅游发展的全过程,实现景点外观和文化内涵的统一,才能使旅游产业更具生命力、吸引力和竞争力。

⑤ 介绍梁平历史文化,美丽景色,特色物产,发展成就……的作文

美丽的梁平
谭涵梁平实验小学三年级二班
梁平是个美丽的地方,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人们也热情好客。
梁平的夜景非常美丽,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梁平就变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商店门口的彩灯像一只只萤火虫飞在天空,美丽极了!
梁平的特产有柚子和张鸭子,柚子的外壳黄澄澄的,金灿灿的,里面又软又脆,吃起来又香又甜。张鸭子不咸也不淡,吃起来特别香。梁平的三绝也非常有名:灯戏、年画、竹帘,其中年画是我们学校最拿手的。
梁平的人们也非常热情,如果你们到了梁平我们一定会热情招待你们。
梁平我迷恋“你”,将来我一定会把“你”建设得更加美丽。
老师评语:从文中可以看出你很热爱自己的家乡,的确,你的家乡很美,你观察仔细,是个生活的有心人。

⑥ 如何实现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两个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尤其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背景下,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是进一步强化融合即是发展的理念。一方面,根据旅游市场的需求,通过对文化资源、文化遗产和文化传统进行深入的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融入到旅游产品和服务当中,让游客在不断体验、感受和认知不同文化的过程中传播文化,有利于推动旅游目的地文化的交流和价值的实现,扩大文化影响力,增强文化软实力。另一方面,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是实现旅游产业提质升级的必然选择,只有将提升文化内涵贯穿到旅游发展的全过程,实现景点外观和文化内涵的统一,才能使旅游产业更具生命力、吸引力和竞争力。

⑦ 现在的重庆市梁平区发展得怎样有没有什么好景点

重庆市梁平区基本区情
梁平位于重庆东北部,幅员面积1892平方公里,辖33个乡镇(街道),268个村、75个社区,总人口93万,是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
历史悠久,人文厚重。梁平史称梁山,西魏元钦二年(公元553年)置县,1952年取“高梁山下有一平坝”之意更名为梁平。存有西南佛教禅宗祖庭—双桂堂、全国5大竹海之首—百里竹海、千年古驿道—蜀道难·百步梯、全国第二高石塔—文峰塔等自然人文景观。梁平军用机场,是二战时期飞虎队第一作战机场、大西南空中防线。有梁平竹帘、梁山灯戏、梁平木版年画、梁平癞子锣鼓、梁平抬儿调等5项国家级非遗项目,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资源富集,地理优越。巴渝第一大平坝—梁平坝子,沃野千里、碧田万顷,素有“四面青山下,蜀东鱼米乡,千家竹叶翠,百里柚花香”之美誉,有“小天府”之称。陆游有诗赞曰“都梁之民独无苦,须晴得晴雨得雨”。梁平是“中国名柚之乡”“中国寿竹之乡”,有巴渝传统菜式—百年张鸭子,已探明天然气(页岩气)储量2700亿立方米。梁平自古为交通南北、东出西进的陆路要道。距重庆主城180公里,到万州机场、万州港和忠县港均半小时车程,境内渝万高铁、达万铁路、沪蓉高速、张南高速、G318国道、G243国道等陆路干线交汇。
发展健康,基础良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培育集成电路、生态塑料、智能制造、绿色食品加工等特色产业集群,是国家功率半导体封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中国西部塑料生态产业园,正全力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因地制宜发展梁平柚、生态鱼(鳅、鳝)、优质粮菜等特色效益农业,坚持农旅文旅融合,正全力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物丰人美,民风淳朴。梁平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尚法治,自古为“文明礼仪之乡”。梁平人民勤劳善良,孕育形成了“仁贤厚德、礼让包容,务实担当、创新图强”的梁平精神。培育了新形势下基层干部的杰出典型、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优秀楷模—全国“双百”人物邓平寿和“中国太空第一人”杨利伟。

⑧ 重庆市梁平县经济活动发展布局的区位条件,包括优势和劣势.

梁平县,原名梁山县,始设于西魏元钦二年(553年),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拥有梁山灯戏、梁平年画、梁山竹帘等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南宋后期,梁山县筑有著名军事要塞赤牛城,英勇抗元。抗战时期梁山机场作为飞虎队的主基地,闻名海内外。航天英雄杨立伟也来自梁平机场。梁平县境内有西南佛教禅宗祖庭--双桂堂,名优土特产品有梁平红羽土鸡、梁平竹帘、梁平柚、虎城尖柚誉满全国。梁平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东邻万州区,西连四川省大竹县,地理位置优越,为出入四川、直达成都的沪汉蓉快速通道的必经之地。 梁平县,原名梁山县,现为重庆市辖县,位于重庆市境北部,东邻万州区,南接忠县、垫江县,西、北与四川省达州市的大竹县、达县、开江县接界。东西长52.1千米,南北宽60.35千米,总面积1892.13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4.85万公顷,林地面积5.55万公顷,森林覆盖面积4.73万公顷。辖8个乡、25个镇,有315个村、2519个村民小组、23个社区居委会。
2010年末人口91.2万,其中非农业人口15.19万人,农业人口75.92万人。其地处高台,平均海拔450米。境内山、丘、坝兼有,以丘陵为主。主要山脉有东山、西山和中山,在东山与西山之间有渝东第一大坝——梁平坝子,面积100.73平方公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地理环境梁平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平行峡谷区,界于东经107°24′-108°05′、北纬30°

田园风光
25′-30°53′。地貌由于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和岩性的控制,以及受水文作用的影响,呈现“三山五岭,两槽一坝,丘陵起伏,六水外流”的自然景观,形成山、丘、坝兼有而以山区为主的特殊地貌。境内有东山、西山和中山,均呈北东走向,平行排列,互不衔接。山区海拔500—1221米,面积606.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2%。东山(黄泥塘背斜)和西山(明月峡背斜)因山顶出露的嘉陵江组灰岩被水溶蚀成为狭长的槽谷(在东山为城南槽、在西山为百里槽),两翼须家河组沙岩相对成为陵峡的山岭,故为“一山两岭一槽”型。中山(南门场背斜)顶部未出露嘉陵江灰岩,无溶蚀现象,仍保持“一山一岭”型。在“三山”之间分布着许多起伏不平的丘陵,东南和东北为深丘,中部和西北部为浅丘。面积1184.9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62.9%。在县境中部,东、西两山之间,有一块由古代湖泊沉积而成的平坝,地势平坦而开阔,面积100.73平方公里,在全县总面积的5.4%,它被称为川东第一大坝,即梁平坝子。县境内的地势高出邻县,高滩河、波漩河、新盛河、普里河、汝溪河和黄金河等六条主要河流迂回于平坝浅丘之间,河床狭窄,分别流入万州、忠县、垫江、开江和达县。 资源梁平县已发现的矿种有煤、石灰岩、石膏矿、天然气、铁、泥炭、绿豆岩、砖瓦用页岩、陶瓷土、砂岩、建筑石料用灰岩、水泥用灰岩、电石用灰岩、矿泉水、地热等10多种。已开发利用的有10种,即煤、天然气、矿泉水、陶瓷土、砖瓦用页岩、砂岩、建筑石料用灰岩、石膏矿、水泥用灰岩和电石用灰岩。天然气、煤、石膏矿为优势矿种,天然气储量达2000亿立方米,煤的基础储量达5000多万吨;石膏矿的基础储量达2.76亿吨,是重庆市石膏矿的主要产地。 全县固体矿产资源赋存特点总体上是:中小型矿床多,大型矿产少;能源矿产、非金属矿产多,金属矿产少。 煤主要蕴藏在背斜冀部出露的三迭系上统须家河组地层,东、西、中山的香溪群煤系地层厚度为338~480米,分为6个亚层,其中1~5层有煤可采,一般煤层厚0.3~0.5米,最厚可达1.5米。全县海拔200米以上地层的煤蕴藏量为4600万吨,可开采量为3900万吨。西山比东山的煤质好,适用于工业锅炉用煤,结焦性好,宜炼焦。西山煤炭一般水分在1~1.57%,挥发份19.75~42%,灰份7.18~23.29%,固定炭44~79%,发热量5000~6000大卡。 煤炭分布于西山的北西翼,南起福利咀,北至水碾子,全长30余公里,煤层分布较广,层数较多,大部份为缓倾斜。煤层有外大龙、独连、大炭、沙炭,一般厚度0.3~0.8米,背脉、硬炭、双连、三夹连、岩炭,一般在0.15~0.7米,分布在七星、下安丰、上安丰、龙胜、楚家等乡的山村。地质储量1604万余吨。南东冀,南起鹞子岩,北至黄鼓楼,全长50余公里,以急倾斜状产出。煤层有外大龙、小龙、内大龙、铜炭,一般厚度在0.3~0.5米,其中铜炭走向较正常,贯穿南北全境;还有石夹、四脉等煤层,一般厚度0.1~0.2米左右,分布于回龙、青杠、腰塘、梨子、天生、聚奎、礼让、新华、明达、天台、龙门、新盛等乡的山村,有地质储量1222余万吨。东山以内大龙为主要煤层,北西翼南段,南起大堰沟,北至高家垭口,走向较稳定,一般厚度0.2~ 0.4米。其次是灰脉,南起高家垭口,北至圣音堂,地质储量984万吨。另有广脉、二脉、三脉煤矿,走向极不稳定,仅局部可采。中山的煤层走向变化大,煤层仅0.1~0.4米左右,可采储量仅20余万吨。泥炭储量230万吨,分布在任市向斜的礼让、新华、明达等乡的部分平坝沿河地带。 石膏俗称花石膏,以白色为主,带浅灰色,含泥质较少,细中粒状结构,硬度为1.5度。主要蕴藏在近背斜轴部三迭系嘉陵江组,产于后期堆积物之下部,黑泥色至深灰色,具粘性泥土为主要找矿标志,厚度可达20~30米,平均20米,全县总储量2.76亿吨。主要分布在青木冈乡左家坝至上安丰乡白果坝,走向30余公里,地质储量约2亿吨。 石灰石主要为三迭系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中厚层状夹薄层状石灰岩,全层厚约300米,出露面积大,沿背斜轴部成层状分布;其次为侏罗系自流井之大安寨石灰岩,沿背斜两冀分布,连续性好,呈青灰色、灰色、粗结晶体结构,厚20~70米.一般厚40米左右,总储量约10亿多吨。在西山约有储量7亿吨。经采样分析,氧化钙(CaO)50.33~54.87%,氧化镁(MgO)0.2~0.83%,二氧化硅(Si02)0.75~1.69%,可用于冶炼电石、水泥和其他建筑原料。 铁矿梁平以薄层状菱铁矿为主,分布于煤系地层中,共有5~10层之多,厚度在0.02~0.3米,沿走向常尖灭,多呈扁豆状透镜体产出,地质储量371万吨。分布较稳定的地区有圆木沟、邵沟、左家坝、王家沟。全铁含量为19.1~37%,一般品位25左右。矿体较薄,分布稀疏,品位较低,经济价值不大。 钾矿产于背斜轴部三迭系雷口坡组的下部,常为雷口坡组与嘉陵江组分界的区域标志层,黄泥塘背斜轴部的钾矿层位稳定,呈似层状或连续透镜体产出,因受构造变动影响,也有呈角砾状产出者。地质储量35万余吨。厚度一般在0.6~0.8米,最厚达1.3米。一氧化二钾(K2O)含量在7.9~12.5%之间,一般在10%左右。全县土地面积189213.33公顷,毛耕地92133.33公顷,园地2486.66公顷,林地30400公顷,疏林草地8666.66公顷,草山草坡13533.33公顷,水域7160公顷,其它土地34833.33公顷.在毛耕地中,净耕地77140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40.77%.在净耕地面积中,水田33346.66公顷,占耕总面积的57.2%.全县土壤共有四个土类、六个亚类、十七个土属、六十个土种、以灰棕紫色水稻土、红棕紫色水稻土、老冲积黄泥水稻土、灰棕紫泥土和红棕紫泥土五个土属为最多,约占86.12%.耕地 有机质为1.55%,全氮0.096%,全磷0.078%,全钾2.14%,碱解氮86PPM,速效磷4PPM,速效钾84PPM,PH值平均数是6.9o,林地和草地有机质及氮、磷、钾含量略高于农耕地。属暖湿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春季气温不稳定,初夏多阴雨,盛夏炎热,多伏旱,秋多绵雨,冬季温和,无霜期长,湿度大,云雾多。年平均气温16.6?C、0?C以上积温6088?C,10?C以上积温5267?C,太阳总辐射能83.5千卡/平方厘米·年,生理辐射能42.6千卡/平方厘米·年,年均无霜期279天,年均降雨1262.1毫米,历年降雨多集中在5--10月份,平均985.9毫米,占全年的78%,特别是6--8月份,雨量更集中,平均516.9毫米,占全年的41%,有"雨热同季"的特点,年均日照1336.4小时,多集中在4--9月份,为942.3小时,占全年的70.5%;全县以灰棕紫泥土为主,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养分高,宜种性广. 工农业经济发展五个梁平 农业稳县 工业强县 商贸活县 旅游物产农作物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县。经济作物主要有果品、蚕、茶叶、油菜、花生、甘蔗、苎麻。土特产名优土特产品有梁平红羽土鸡、梁山柚、虎城尖柚、梁平大米、奕虹豆筋、精中筋豆筋、袁驿豆干、双桂啤酒等。景区 名寺有全国重点寺庙:由西南禅宗鼻祖“破山海明”禅师所创的西南佛教禅宗祖庭双桂堂,东山国家森林公园,市级风景名胜区百里竹海,还有风景秀丽的小峨山-眉山寺,全国第二高石塔文峰塔,蟠龙洞古驿道等。景点梁山八景“梁山八景”为:石马归云、福利钟文、万石春耕、垂云北观、赤牛卧月、高梁耸翠、崖泉瀑布、古洞蟠龙“梁山八景”是梁平县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自然人文景观。1938年10月开始,日寇飞机对梁平县城、梁平空军机场及部分乡村进行了长达6年的大轰炸,“梁山八景”中的5处名胜古迹先后被毁。近几年以来,梁平县投资60万元,在石马山的一块石壁上,开凿浓缩了的“梁山八景”超大型浮雕,以此警醒后人。东明湖景区东明湖景区原为沙坝水库,位于梁平县梁山镇,紧邻国家级森林公园的东山林场。该湖距县城3公里,水域面积700余亩,是县城主要的饮用水源,兼具灌溉、防洪、旅游等功能。 东明湖呈掌状,

渝万高速公路横跨其间,日里披满阳光,夜里缀满星辰。来到景区,迎面就是巍峨的大坝。沿陡峭的石梯拾级而上,登临坝顶顿时豁然开朗。湖似妆镜、清澈湛蓝,水道幽深,九曲十八弯。水库旁就是气势雄浑、海拔1000多米高的菩萨顶山峰,峰巅云雾环绕,峰峦隐现,气象万千,把秋日的东山扮装得极为神秘。行走在东明湖景区,绿荫苍翠、清雅怡人,湖山共存,山水媲美。倘佯其间,犹如人在画中行,让人引发思古之幽情。百里竹海市级风景名胜区,集竹林、山水、人文于一体,融“雄、奇、险、秀、幽、绝”于一身。因2009年前后,县长戴晓红(女)提出“文旅兴县”,有人即改“百里竹海”为“观音竹海”,有老百姓即认为女县长有关,观音再世了。竹海有20万亩成片竹林、竹类品种37个,面积119平方公里,为西部最大,重庆库区唯一大竹海,被誉为“竹类博物馆”2007年被重庆市授予“寿竹之乡”称号。景区内有明月湖、百竹园、观音洞、农村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天星塘、竹丰天池、小峨眉山、猫儿寨革命老区、狐狸嘴等50余个景点。李光华、王维舟、旷继勋、蔡奎等带领四川工农红军第一路军、第三路游击队在百里竹海进行过游击战斗和党的地下活动,景区竹林茂密、锋峦多姿、山形奇瑰、湖中野鸭飞舞、绿竹倒影、景象万千、风光迷人。自然景观与“竹文化”和人文景观相结合,密布于百里槽,形成天人合一、刚柔相济的“桃花园”风光。 观音竹海市级风景名胜区地处我国西部自然人文过渡带,长江中上游经济旅游带、川渝黔滇风景密集区类型境域互补区和岩溶发育中程区。与宜宾“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南川“金佛山风景名胜区”一道成为我国西部三个重要的以“竹”文化为特色的风景名胜区,并以其竹海绵延百里的规模,两山夹一槽的独特地形,山、水、林、洞、瀑、石齐全的景观资源而极具开发潜力。双桂堂,我国著名佛教禅院,被尊为“西南佛教禅宗祖庭”,在我国及东南亚佛教界都具有重要地位。历经三百五十多年,气象恢宏,香火鼎盛,世谓之“西南丛林之首”、“第一禅林”、“宗门巨擘”。 双桂堂之所以是“堂”,而不以“寺”、“庙”命名,只因这里系西南禅宗之“大学堂”,“教”出一批方丈与住持。当地负责人表示,双桂堂创始人破山,一生培育弟子一百余人。后来,这些弟子分赴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等省市甚至东南亚地区,中兴了许多毁于战乱的寺院,成为西南汉传佛教的主体,故有“云贵川禅宗祖庭”之称,并尊其为“堂”[3]。“非遗”传统的梁山灯戏、梁平年画、梁平竹帘被誉为“梁平三绝”。 曾被誉为川东奇葩,2000年被评为巴渝十大民间艺术之一。梁山灯戏是梁平县的地方小戏,被誉为“艺苑奇葩”,是全国的稀有剧种之一,距今已有近500年历史。

远在明正德年间(1506——1521),梁山灯戏就从民间的“玩灯”和“秧歌戏”母体脱颖而出。清代中期是梁山灯戏发展的鼎盛时期。有竹枝词云:“唱灯随处是歌楼,曲子无腔易转喉。传说官班明日拢,开场先看小包头。”每逢节日盛会,各乡筑台竞演,梁山灯戏逐渐成熟成型,在音乐、舞蹈、表演等方面形成了较为稳定、独特的艺术风格。特别是梁山灯戏的主干音乐“胖筒筒调”(也称“梁山调”),旋律优美简洁,易于传唱,并渗透到湖南花鼓灯、江西采茶戏等十一个省市数百个县的地方剧种的音乐中。湖北《宜昌府志》、《汉皋竹枝词》和乾隆30年《辰州府志》等历史文献均有记载。20世纪80年代以来,梁平对梁山灯戏进行抢救、挖掘、整理、研究,湖南、湖北等省从事戏曲研究的专家学者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并发表论文,出版专著,在国内戏曲、音乐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其优秀剧目《送京娘》、《抢财神》、《招女婿》、《卖驴》等先后30余次荣获重庆市首届乡村文艺汇演金奖、全国计划生育文艺调演“天利合杯”银奖、文化部第11届“群星奖”金奖等奖项。 梁平年画曾被誉为“天府之国”三大年画之一。

梁平年画起源于清初,已有300多年历史。它用浪漫主义手法,大胆的艺术提炼,以驱邪纳福、喜庆吉祥、历史故事等为题材,造型独特、精美,人物形象生动活泼,机智幽默,充满强烈的乡土气息,技术上具备了动画、剪纸和漫画的效果,其画面饱满简洁,造型古朴粗犷,神态生动,构图完整,对比强烈,从视觉上给人以强烈的形式美,作为套色木刻版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其丰富的人文内涵,久看不厌。 梁平竹帘制作工艺已逾千年历史。具史料记载,早在北宋年间,就被列为皇家贡品,饮誉天下,素有“天下第一帘”之称。

梁平竹帘采用当地盛产的慈竹为原料,运用传统工艺,并结合书画、刺绣、植绒等多种表现手法,制作出各种形式的挂帘、屏风、装饰画及实用工艺品。它色泽典雅、工艺精细,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自然风韵。

⑨ 文化和旅游未来如何深度融合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但并非所有文化都可以拿来做旅游,也并非随随便便就可以转化为回有文化影响力、有市场答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和品牌。前瞻产业研究院指出,文化做旅游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首先,文化要有足够影响力。文化影响力有多大,市场吸引力就有多大,当然还有一个前提,这个人物是有正面导向作用的。
其次,文化要便于活化为产品。文化转化为产品有三种路径,文化需要从书本中走出来,从历史中走出来,从传说中走出来,这是一个文化物态化、活态化和业态化的过程。
深入挖掘文化元素,打造旅游文化精品。从历史文化中提炼出具有较高艺术价值、人们喜闻乐见的元素,将其融入到旅游产业之中;结合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地形地貌,打造特色鲜明的旅游文化景观,丰建设旅游文化街区、文化创意旅游园区、旅游文化综合体。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